常用食物中的脂肪酸及其含量

合集下载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排行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排行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排行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排行(每100克):(一)沙拉油沙拉油不仅口感轻柔,而且是迄今为止具有最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植物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为99.6%,每100克含量接近100克。

(二)橄榄油橄榄油在食用油中享有盛誉,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绿色食用油中最高的,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非常高,每100克含量为75-83克。

(三)葵花籽油葵花籽油是一种格外受欢迎的饮食油。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丰富,每100克可达到68克,是人们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物。

(四)大豆油大豆油是大豆中含有最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48- news 70%,每100克含量约为58克。

(五)玉米油玉米油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每100克含量约为50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六)花生油花生油是花生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48-53%,每100克含量约为50克。

(七)芝麻油芝麻油不但口感醇厚,而且营养价值也非常丰富。

比起其他的植物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非常丰富,每100克含量约为46克。

在食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食物营养价值和健康指标的重要衡量标准,所有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不相同。

沙拉油是植物油中含量最高的,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接近100%,每100克含量为99.6克;橄榄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绿色植物油中含量最高,每100克含量为75-83克;葵花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每100克含量约为68克;大豆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特别高,每100克可达到48-70%,每100克含量约为58克;同样玉米油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每100克含量约50克;在花生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非常丰富,每100克含量约为50克;而芝麻油最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为46克。

所以,我们可以从上面看出,不同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所以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应当多加关注,选择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可以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多的健康保障。

大豆油饱式脂肪酸含量

大豆油饱式脂肪酸含量

大豆油饱式脂肪酸含量
大豆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它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它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研究,每100克大豆油中含有约16克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长链脂肪酸,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适量摄入饱和脂肪酸对于保持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大豆油中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

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总的来说,大豆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但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适量摄入对于维持身体健康是有益的。

在饮食中,建议适量摄入大豆油,并结合其他类型的油脂,保持膳食均衡,以获得全面的营养。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审批稿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审批稿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

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括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

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常用之油炸油。

07、花生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花生油因为含有特别的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可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不同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

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

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产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脂肪酸含量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脂肪酸含量

我国食物成分表 (6th edition) 是一部权威且全面的食物成分数据库,对于研究者、营养师和相关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中,脂肪酸含量是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指标,因为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基本单元,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学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我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中关于食物脂肪酸含量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一、数据来源《我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收录了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63个城市和郡的1134种食物的成分数据。

其数据来源于多次监测和调查,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二、脂肪酸含量的分类根据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肥胖症的风险,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对健康有益。

三、主要食物中脂肪酸含量根据《我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的数据显示,不同食物中的脂肪酸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以常见的一些食物为例:1. 植物油类植物油中主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等。

而不同种类的植物油中这些脂肪酸含量也有所不同,例如:大豆油中富含亚油酸,而橄榄油中则富含油酸。

值得注意的是,在植物油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饱和脂肪酸,如棕榈油中的棕榈酸。

2. 坚果和种子类坚果和种子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核桃、杏仁等。

而其中的α-亚麻酸更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3. 肉类和禽类肉类和禽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如谷氨酸和牛肉中所含的硬脂酸。

四、需注意的问题在使用《我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中的脂肪酸含量数据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数据的更新性:食物的成分数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品种、生长期、生长环境等,数据需要不断更新。

2. 数据的获取:《我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涵盖了大量的食物种类,但仍然无法覆盖所有食物,一些特殊的食物成分数据需要在其他来源中获取。

3. 数据的解读:脂肪酸含量数据的解读需要结合食物的摄入量、饮食结构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考量。

各种食用油脂肪酸含量比较表

各种食用油脂肪酸含量比较表
0%
豆油
10%-13%
20%-25%
50%-55%
7%
花生油
17%-18%
50%-68%
22%-28%
0%
玉米油
10%-13%
23%-30%
56%-60%
1%
猪油
30%-40%
23%-30%
56%-60%
0%
棉籽油
23%-22%
15%-40%
50%-55%
0%
菜籽油
5%-10%
70%-80%
5%-10%
各种食用油脂肪酸含量比较表
各种食用油脂肪酸含量比较表
品名类别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ω—9(油酸)
ω—6脂肪酸
ω—3脂肪酸
(亚油酸为主)
(a亚麻酸EPA、DHA)
优仙亚麻籽油
10%
23.1%
15.2%
56.5%-64%
深海鱼油
20-30%
20%-45%
1%-7%
20%-26%
沙棘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8%
0%
葵花油
21%
19%
59%
1%
食疗效用
引起血脂升高
对人体不产生动脉病变,既不明显升高血脂,也不明显降低血脂
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体内自动转化花生四烯酸(动物必须脂肪酸)
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
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90%,其中a-亚麻酸占50-60%,a-亚麻酸又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属于ω—3系列脂肪酸,亚麻是迄今为止植物资源中可作为食用油生产的含a-亚麻酸最高的植物。
27.5%-38.6%

各鱼类ω-3脂肪酸含量

各鱼类ω-3脂肪酸含量

各鱼类ω-3脂肪酸含量
鱼类是人类摄取ω-3脂肪酸的重要来源,不同种类的鱼含有不同含量的ω-3脂肪酸。

以下是一些常见鱼类的ω-3脂肪酸含量:
1. 三文鱼,三文鱼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之一,每100克三文鱼中含有约2克的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2. 鳕鱼,鳕鱼也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每100克鳕鱼中含有约0.8克的EPA和DHA。

3. 鲭鱼,鲭鱼是另一种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每100克鲭鱼中含有约1克的EPA和DHA。

4. 鳗鱼,鳗鱼也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每100克鳗鱼中含有约0.5克的EPA和DHA。

5. 鲑鱼,鲑鱼是另一个富含ω-3脂肪酸的选择,每100克鲑鱼中含有约1.1克的EPA和DHA。

除了上述列举的鱼类,其他油脂含量较高的鱼类如鲈鱼、鲷鱼、鲈鱼等也都含有一定量的ω-3脂肪酸。

总的来说,鱼类是一种非常
好的ω-3脂肪酸来源,适量食用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和促进大脑
发育。

当然,对于ω-3脂肪酸的摄入,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需求和
健康状况来合理选择食材。

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也越来越关注。

而在各类食物中,坚果特别受到研究者和营养师的青睐,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坚果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坚果在健康饮食中的重要性。

1. 杏仁杏仁是一种受欢迎的坚果,不仅味道美味,而且营养丰富。

杏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大部分是油酸。

油酸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每100克杏仁中,含有约27克脂肪,其中约20克是不饱和脂肪酸。

2. 核桃核桃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一种必需脂肪酸,对维护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核桃还含有石碱酸和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水平和促进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每100克核桃中大约含有45克脂肪,其中约63%是不饱和脂肪酸。

3. 腰果腰果是一种常见的坚果,其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

腰果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与杏仁类似。

油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

此外,腰果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是一种营养均衡的坚果。

每100克腰果中含有约47克脂肪,其中约67%是不饱和脂肪酸。

4. 榛子榛子也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

它含有大量的油酸,油酸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保护心血管健康。

此外,榛子中还含有亚油酸和棕榈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每100克榛子中含有约61克脂肪,其中约79%是不饱和脂肪酸。

5. 松子松子也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主要是油酸。

油酸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此外,松子还含有一定量的亚油酸和棕榈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每100克松子中含有约55克脂肪,其中约74%是不饱和脂肪酸。

总结: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非常重要。

在常见的坚果中,杏仁、核桃、腰果、榛子和松子都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脂类营养素

脂类营养素

CH3-CH2-CH=CH-CH=CH-[CH2]n-COOH
3
脂肪酸(按空间结构分类):
1.顺式脂肪酸 2.反式脂肪酸
HC-CH2HC-CH2- 顺式
HC-CH2-CH2-HC 反式
LDL HDL 心肌梗塞的危险性
4
5
6
类脂类
类脂是:一类性质类似于油脂的物质. 在营养学上特别重要的是 磷脂(卵磷脂、脑磷脂、神经磷脂) 糖脂 固醇类(如胆固醇); 脂蛋白等化合物。 它们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合成
(3)保护皮肤、免受射线损伤。 新组织的生长和受损组织的修复都需要
亚油酸之故。
(4)有利于妊娠和授乳。 缺乏时可引起动物不孕或哺乳困难。 人类中,婴儿易缺乏必需脂肪酸,若缺乏,
婴儿生长缓慢,并可能出现如皮肤湿疹、皮 肤干燥、脱屑等皮肤症状。 成人很少缺乏,除非患长期吸收不良综合症, 或静脉注射无脂肪制剂时有所见。
摄取能量的1%以下。
加拿大
从2005年12月12日开始,除部分中小企 业外,作为原则须在食品营养成分中标 示反式脂肪酸数量(缓冲期两年)。
2008年6月最终规定: 植物油和人造奶油中反式脂肪酸为总脂
肪量的2%以下;
其他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为总脂肪量的5% 以下(反刍动物的肉、奶中的除外)。
丹麦
高度饱腹感。 脂肪还可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如油炸食品的美味感,没有脂肪是不可以的。
二、脂肪酸与必需脂肪酸
自然界中约有七八十种不同的脂肪酸。 特点是:绝大多数是偶数碳原子。 只有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酸中有相当数量
的奇数脂肪酸; 还有少数含环的脂肪酸和极少数带侧链
的脂肪酸,但这些不能被人体吸收。
(5)合成先列腺素的前体
(6)精子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食物中的脂肪酸及其含量
饱和脂肪酸
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大部分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

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及乳脂中,这些食物也富含胆固醇。

故进食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也必然进食较多的胆固醇。

实验研究发现,进食大量饱和脂肪酸后肝脏的3- 羟基-3- 甲基戊二酰辅酶
A( HMG-CoA ) 还原酶的活性增高,使胆固醇合成增加,植物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有椰子油、棉籽油和可可油。

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其余为单键。

单不饱和脂肪酸是属于不必需脂肪酸,可以在体内合成,常见的这类脂肪包括棕榈烯酸及油酸,是橄榄油的最主要成分;而芥花籽油、花生油、菜籽油、果仁及牛油果均相对含有较多这类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体状。

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有多个双键。

它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故称为必需脂肪酸。

常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麻油酸及次亚麻油酸。

红花籽油、粟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及果仁均相对含有较多这类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体状。

动物脂肪与植物油
人们在日常饮食中离不开动物脂肪与植物油,应如何去认识和应用呢?油脂的营养价值并不在于它的来源。

人们常认为动物脂肪就是饱和脂肪,就不好,而植物脂肪就是不饱和脂肪,所以就好,其实这并不确切。

譬如,鱼肝油是动物脂肪,但不饱和脂肪酸很多,而椰子油是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却很多。

因此,衡量动物脂肪与植物油的好坏,关键在于它本身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及其饱和程度、维生素含量、消化率的高低、储存性能等。

下面比较动物脂肪(猪油、牛油、羊脂、黄油、奶油)和植物油(芝麻油又名香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
米油、葵花籽油、茶油)的特性与作用。

(1)必需脂肪酸及胆固醇含量:植物油富含必需脂肪酸,不含胆固醇,相反,动物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含量很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较高。

必需脂肪酸有降血脂作用,而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则有升高血脂的作用,所以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角度来看,一般说来植物油比动物脂肪好。

(2)
(3)脂肪的消化率:与它的熔点有关。

脂肪中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熔点越低,消化率越高,植物油消化率几乎为100%。

牛、羊脂肪消化率为80%-90%。

(4)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动物肝脏、奶和蛋类中的脂肪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植物油则富含维生素E,这些维生素对维持人体健康都是不可少的。

不饱和与饱和的区别
在食用油里,橄榄油是最贵的,也被认定是最好的,橄榄油的特殊就在于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这一成分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与之相对的是,那些吃起来很香的动物油,价格便宜的棕榈油,之所以不招人待见,都是因为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后者有加剧血管硬化的特点。

“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化学结构中有一个或者多个“碳碳双键”还没有饱和,这个不“饱和”就增加了它的可塑性,一旦加热时油温过高,或者反复煎炸,“不饱和”
的碳碳双键就会因为加氢而成为“饱和”,“不饱和脂肪酸”会变成一直被医学家诟病的“反式脂肪酸”,也叫“人造黄油”或“人造奶油”,之前的优点迅即变成致命的缺陷,“变节”后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伤害,远远超过“饱和脂肪酸”。

也就是说,“人造黄油”比天然黄油对人体的不利还要多,在我们热油炒菜的过程中,越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越有生成“反式脂肪酸”的空间,越有被“人造”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上说,那些“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反倒显得比“不饱和脂肪酸”要“坚贞不屈”了,它们已经饱和了的氢键没留给“反式脂肪”生成的机会,自然没留下被进一步“污染”的空白,这也是为什么油炸方便面和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煎炸品,会使用棕榈油,而不使用橄榄油的原因。

因为棕榈油是植物油中含“饱和脂肪酸”最多的一种,因为“饱和”,所以没有变形的余地,经得起反复煎炸,不像“橄榄油”那样因为“不饱和”而容易“变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