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 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第三讲(中国古代哲学)
• 以上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相生:水——木——火——土——金 相克:金——木——土——水——火
• (2)《周易》以八卦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 的关系。
②把握“理”的方法: 前者主张“格物致知”; 后者主张内心反省,致良知。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 自觉达到理想人格 的建树,也强化了 中华民族注重气节 和德操、注重社会 责任与历史使命的 文化性格。 如古代一些名将名 相。
宋明理学在元明清 七百年里都是官方 的哲学,对中国乃 至东南亚产生深远 的影响。
哲学与人生境界
各种于此 种现各图 现象种说 象。预明 。两测易
相。经 结能中 合用的 可于八 能解卦 解释能 释各用
• (3)阴阳: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表示事物的 两个对立面的哲学范畴,殷商和周代已有 了原始的阴阳概念,最初的概念是指日光 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古代的思 想家看到一切都有正反两个方面
• 《易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1139—1193)是南
宋理学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的代表、心学开创者。他提出
了“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他认为
“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
不用学习也能体会。因此提出
陆九渊
“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求
“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这与朱熹格物致知的
的方法发生分歧,1176年,双方在江西信州鹅湖
道家追求是精神的超脱解放,如果执着于外在的物 欲、功名利禄,束缚于名教名言,那就会被物所主 宰,故而庄子要化解物形,求精神之逍遥自由。
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3 一、人与天的关系:天人合一
(二)人与天地不同 人虽为天地所化育,但人又与天地、自然万物截然 不同。人类社会要延续与发展,人就不得不发挥自身 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和利用自然。这也就使得人类 不得不与自然处于对立之中,从而将人与自然、天地 相分离。
历史上最早建立起“天人相分”的思想体系的, 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
24 一、儒家
7.“五四”的衰落 近代太平天国运动,是对儒学最早的公开冲击。洋务运动则使儒学的实际地位遭到削弱。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一批有识之士认识到,当时的中国正面临“四千年未有之变局”和 “四千年未有之强敌”,而仅凭传统儒家的“治平”之道已无法应对这千古未有的强敌。 因此必须学习西方“借法自强”。 随着西学影响的扩大及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入,革命风潮日益高涨,到20世纪初遂出现了 公开的批儒反孔思潮,孔子和儒学的地位进一步被动摇。虽然清廷试图扼制这股公开的批 儒反孔思潮,但却是徒劳的。其后的白话文运动到“五四” 运动,以及国人高喊着“打倒 孔家店”的口号,否定了统治中华两千多年的儒学,儒学最终走向衰落。
25 二、道家
(一)道家起源 道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泰古二皇时期。《汉书·艺文志》记载:“道家者流,盖出 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 君人南面之术也。”即道家是从史官所记录的成败、存亡、祸福的历史中总结发展而来 的。他们从中知道君王之道就是要抓住要点和根本,以清心淡泊、谦卑高洁来自守自持, 这也是教导君王谦虚治国的大道。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 道家思想,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这种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的正式形 成,道家学派得以创立。
16 一、儒家
(二)儒家学派的发展历程 儒家学派的发展历程,大致包括春秋时期的初创,战国时期的发展,西汉的兴起,魏晋南 北朝、隋唐的冲击,宋代的转折,明清的批判和“五四”的衰落7个阶段。
《中国传统哲学》课件
佛教思想代表人物
龙树菩萨:提出中观学派,强 调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和智慧的 解脱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主张 众生平等,提倡慈悲、智慧和 修行
鸠摩罗什:翻译大量佛教经典, 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 要贡献
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教育 的重要性,提倡 “有教无类”的教 育理念,对中国古 代教育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中国社会价值观 的影响:儒家思想 强调“仁爱”、 “礼义廉耻”等社 会价值观,对中国 的社会道德观念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政治制度的 影响:儒家思想强 调“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等政 治观念,对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指导 作用。
中国哲学发展历程
起源: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石 形成:汉唐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哲学体系 发展:宋明理学,强调天人合一,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转型:明清之际,西学东渐,中国哲学开始与西方哲学交流融合
中国哲学特点
强调整体观念:中国哲学注重整体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推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发展 促进中西哲学的交流与融合 推动中国哲学的国际化发展 培养更多具有哲学素养的人才
Part Nine
总结与思考
总结本次课件内容
中国传统哲学 的起源与演变
核心思想与价 值观
主要流派及其 代表人物
对现代社会的 意义与影响
思考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
继承与创新:在保持传统哲学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与文化进行创新,推动中 国哲学的现代化发展。
注重实践:中国哲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世界。
中国哲学史PPT课件
中. 國哲學簡史
6
中國哲學精神
以人为本 基本的哲学类型:人生哲学
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 “爱人者必人爱之” 4.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5.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6. “无为而无不为” 7. “治大国者烹小鲜”
中國哲學簡史
中 國 哲 學
1
中国哲学精神
中. 國哲學簡史
2
中國哲學精神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中国哲学跟其
他民族的哲学都不一样,有其特有的民族性。它浓缩的反映出中 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 方式,认知结构等等。中国哲学的民族性也就是中国哲学区别于 其他民族哲学的特质,这种特质构成中国哲学独特的精神风貌。
国也化家古陬名 人
人是的、代邑丘
。
,
中. 國哲學簡史
20
儒家學派
孔子三大思想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 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中. 國哲學簡史
4
中國哲學精神
实事求是 知识论态度
实事求是与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相一致。《左传》把”实事”概括 为为三条,叫”正德”,”利用”,”厚生”。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不同,哲学家并不从纯粹的理论兴趣出发 探求知识,而是把”求是”,即探求知识通”实事”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主张为”实事”而求知识。
➢ 西方进化论的传入,与中国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传统哲学
相结合,促进了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涵。
➢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中国的思想资源进一步丰富,使中国哲学获得新
中国哲学史PPT课件
中. 國哲學簡史
36
哲学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大体可归纳为以道为实体的本体论、“万物 齐一”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并由此引发出其独有的主观唯心 主义倾向和相对主义诡辩倾向。庄子的哲学提倡破除“肉身 我”与“认知我”,追求超然物外的审美态度,于事于物不 着痕迹。
中. 國哲學簡史
中. 國哲學簡史
17
儒家
中. 國哲學簡史
18
儒家學派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 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 孔子学说,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 形态。
它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 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
中国哲学家有覃思精察、析入毫芒的头脑,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
怀。他们善于发扬本民族哲学的优良传统,也善于取他山之玉攻自家之
石,学习、借鉴、吸收、融会外国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并且进一步发
展中国哲学,使之获得新的理论形态。
➢ 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传入多年以后,发展成了我们中国的佛教。
➢ 基督教和西方近代科学传入,它促使中国哲学出现了一种新的思维。
中. 國哲學簡史
10
第一是阴阳家
他们讲的是一种宇宙生成论。它由“阴”、“阳”得名。在中 国思想里,阴、阳是宇宙形成论的两个主要原则。中国人相信,阴 阳的结合与互相作用产生一切宇宙现象。
中. 國哲學簡史
11
第二是儒家
这一家在西方文献中称为“孔子学派”。他们与别家的人不 同,都是传授古代典藉的教师,因而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保存者。 至于孔子,的确是这一家的领袖人物,说他是它的创建人也是正 确的。不过“儒”字不限于指孔子学派的人,它的含义要广泛些。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儒释道 ppt课件
1.4.5.克己复礼的修身之道
❖ 孔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 孔子还曾经提出克己的三大目标指向: ❖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
探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能
不能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呢?
❖ 可以的。比如,儒学中“为政以德”、“以民为本”
的政治思想对我国的民主建设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儒学中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同样有一定的指导作 用。如“三人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温故 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 创始人是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提“道法自 然”的思想。
❖ 集大成者庄子则提出“不刻意”的命题来阐发 之。
❖ (2)道家的衰落与复兴
❖ 道家在几经曲折之后具有复兴的趋势。林语堂 把道家的智慧称为“自然”的智慧。“新道家” 在美国及欧洲的兴起。
❖ 中国未来的命运:“自由就是无为而治”
2.2、道家思想核心
❖ 以道家、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 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的观念与做法,而是 竭力主张在“敬天”、“畏天”的基础上追求 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 尤其是道家的思想,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天道无为,任物自然。”
❖ 李约瑟:道家智慧的实质是禁止反自然的行 为。
佛: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
❖ 南怀瑾: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 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 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 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中国古代哲学史》课件
探索中国古代哲学的奥秘,揭示思想的智慧与深度。从两汉到现代,了解中 国文化的精髓与演变。
中国古代哲学的定义
1 触类旁通
古代哲学思想拓宽了人们的思维范围,提供了通往其他学科领域的思考方法。
2 崇尚和谐
古代哲学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道德准则。
3 追求真理
介绍外来的科学和哲学思想,启发了中国现代化的探索。
2
反思传统
一些思想家对传统思想进行批判、反思,主张变革和创新。
3
文人哲学
融合文学艺术与哲学思考,体现个体情感与精神追求。
现代化以后的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中国革命思想的重要来源, 带动了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
民族意识
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念,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道路。
1
玄学
强调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追求超越感官认识的真理。
2
佛教
传入中国后,融入了道家和儒家思想,对个人修行和悟道起到了重要影响。
3
道教
发展出独特的修身养性和炼丹术,探索灵魂的转生和超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隋唐五代哲学思想
唐宋理学
重视经世致用的实践,注重 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契合。
禅宗佛学
强调体悟和内心的静默,寻 求独特的觉悟和解脱之道。
现代主义思潮
引入西方现代哲学思潮,反 思传统并寻求新的思维方式。
Neo-Confucianism
继承儒家思想,与佛教和道 教相辅相成,强调心性和尊 崇理性。
宋明理学
朱熹思想
整合儒、道、佛三家思想,提倡 心学和理学,强调理性和道德修 养。
刘基心学
强调人性善良,注重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
宋明理学
• 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
• 张横梁、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派(“气” 为核心概念) • 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念)
•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概 念)
图片来自
程朱理学
• 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 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
先秦哲学
老子
宇宙观:“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 化,宇宙万物来自与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 人的生与死。 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相互转化,既是阴阳转化。
图片来自
先秦哲学
庄子
返璞归真:现实的行为只是一种符合道德规范、符合物质发 展规律的行为轨迹,不需要自行去阻拦什么、抵 挡什么,突出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大知逍遥:万物的量是没有穷尽的,时间是没有止期的,得 失是没有一定的, 世界总是不断变化的。 万物一齐: 世上万物,无不既是彼方又是己方,彼 出于此,此也出于彼。彼、此是同生共存的。
• 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刺猬分殊。 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 • 格物致知论,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 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来看,知轻行重。 而且执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愈 明”;
图片来自
明清实学
二百数十年中它经历了三个阶段:(1)明清之际 以“经世致用”、倡导实学为主要特征的实学思潮的 兴盛时期;(2)乾嘉时期实证学风的高度发展;(3) 道、咸时期实学思潮的再度高涨;这一思潮所涉及的 范围由学术而遍及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领 域。它中介了宋明理学的长期统治,冲击着旧礼教、 旧传统的束缚,闪烁着早期启蒙思想的色彩。为迎接 近代准备了某些思想条件。
中国哲学课件 ppt
教育理念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礼义”
01
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尊重师长、友爱同学的美德。
道家思想中的“自然无为”
02
提倡顺其自然,尊重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
墨家思想中的“兼爱非攻”
03
强调和平与和谐,反对欺凌和暴力,建立良好的校园氛围。
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学派
总结词
道家学派强调自然、无为和道法自然, 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其自然,反对 过度的人为干预。
VS
详细描述
道家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人物,主张 "道法自然",认为万物皆有道,应该顺应 自然规律和天道,以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境界。道家思想强调个体自由和独立, 反对过度的人为约束和强制,对中国文化 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03
知识体系
价值观
西方哲学通常以学科为单位划分 知识领域,而中国哲学则更注重 整体性和相互联系。
西方哲学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意 志,而中国哲学则强调集体主义 和社会和谐。
与印度哲学的比较
宗教色彩
中国哲学较少涉及宗教色 彩,而印度哲学与宗教紧 密相连。
思想流派
印度哲学流派众多,包括 佛教、印度教等,而中国 哲学则以儒家和道家为主 。
道法自然
总结词
道法自然是中国哲学中的一种自然观,强调万物都有 其自身的规律和法则,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行事。
详细描述
道法自然思想认为,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法则,这 些规律和法则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 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不要违背自然法则。同时, 人类也应当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规律,来认识和把握事 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 思想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是人类认 识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古代哲学-第二讲 天人合一
西方文化
中华文化
西方文化更多的诉求“征服” 中华文化更多的诉求“亲近”
了解自然 认识自然 融入自然
第二讲 天人合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 有任何一种文化像中国文化那样,人和自然有着如此谐和的亲 和关系。
古老中国一直在探究的哲学命题
天人合一
第二讲 天人合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
“程 天颐
、 地 、 人 , 只 一 道 也 。 ”
第二讲 天人合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
“礼之用,和为贵”的人生准则 “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生活态度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崇尚 《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华医学 《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军事思想 《文心雕龙》为代表的古典美学莫不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
第二讲 天人合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
与此同时,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吕不韦的 《吕氏春秋》、孙子的、荀子的都从不同侧面探究了天 人合一思想。
沿着先秦思想家们的足迹,后世的董仲舒、张载、 程颢、朱熹、王阳明等人分别创立了“经学”、“理 学”、“心学”等,尽管学说侧重点不同,但殊途同归, 分别对“天人合一”思想做了进一步完善,
依赖 农业生产方式 眷念 土地 渴望 与天地自然和睦相处 沉淀 一种民族心理 贯穿 中华文化繁衍发展历史进程中
农耕社会
第二讲 天人合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
天人
许慎在《说文解字》
“天”为“颠”,即人的头顶,人类头顶上的 空间就是“天”。
“人”是天地间最重要的存在,是天地之心。
第二讲 天人合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
——人们只要尽心养性,就能够认识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中国古代哲学史》课件
汉朝的道家思想
总结词
汉朝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强调自然法则和天人合一 ,认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 和谐。
详细描述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 包括老子、庄子等。汉朝时期,道家思想在某些时期受 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哲学和社会思潮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社会的干 预,让人民自由发展。同时,道家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 谐相处,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 和精神的超越。
《中国古代哲学史》ppt课件
目录
• 中国古代哲学史简介 • 先秦哲学 • 秦汉哲学 • 魏晋南北朝哲学 • 隋唐哲学 • 宋元明清哲学
01 中国古代哲学史简介
哲学史的起源与背景
起源
中国古代哲学始于先秦时期,以诸子 百家的兴起为标志。
背景
当时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01
03
儒家哲学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概念和思想,如“ 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礼乐文化”等,对中
国古代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4
儒家哲学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价 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和社会的 和谐稳定。
道家哲学
01
02
03
04
道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 另一重要流派,其核心思想 是“道法自然”,强调自然 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他学派哲学
除了佛教、道教和儒教之外,隋唐时 期还有其他学派哲学,如法家、名家 、墨家等。
这些学派哲学在隋唐时期也有一定的 影响和发展,丰富了隋唐哲学的思想 内涵和多样性。
06 宋元明清哲学
大学中国哲学史PPT教学课件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3
4
❖ 哲学主要指一种对智慧的追求的活动,具有实践 的品格。在不断变化实践中,人们对宇宙、人生的 理解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此,从来没有一个确定 不移的哲学知识体系供人们去学习、模仿。智慧不 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他是人在具体的生存境遇实践 中感悟出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哲学更主要指对智慧的不间断的追求活 动。学习哲学,不是学习哲学知识,而是智慧追求 的训练,因此,学习哲学要和自身的宇宙觉解、人 生追求的实践活动起来。
2020/12/10
2
❖ 哲学、宗教、科学
❖ 哲学:以人观物
❖ 宗教:以神观物
❖ 科学:以物观物
❖ 人不能认识自己时,是以神观物;当认识自己时,是以 人观物;当发现自己的理性时,是以物观物。
❖ 当我们每一个人走进神庙时,我们都没有认识自己,都 不能左右自己。苏格拉底几千年前就告诫人们:认识你自己。 当人们开始自己认识自己时,哲学就产生了。
2020/12/10
5
❖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yi)我大瓠(hu) 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 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pou)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 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 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 夫!”
2020/12/10
6
❖ 3、何谓哲学史? ❖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 ❖ 哲学就是哲学史 ❖ 不同区域的人在不同时代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
文化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对世界的看法、理解、诠释, 形成了他们当时的哲学。当后人对前人的哲学进行 梳理、反思、继承、践行时,就形成了哲学史。 ❖ 哲学史就是人类智慧逐渐呈现的历史;是不同 时期不同地域的哲学家凝练人类智慧的历史。
《中国古代哲学》专题讲座PPT课件(含详细教案)
《中国古代哲学》专题讲座PPT课件(含详细教案)中国古代哲学专题讲座PPT课件(含详细教案)简介本PPT课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思想和代表人物。
通过本次讲座,听众将能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讲座大纲1. 中国古代哲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2. 儒家哲学- 孔子与“仁”的概念- 孟子与“性善论”- 荀子与“性恶论”3. 道家哲学- 老子的“道”与“无为”- 庄子的“逍遥游”与“齐物论”- 道家的现代意义4. 墨家哲学- 墨子的“兼爱”与“非攻”- 墨家思想的社会影响5. 法家哲学- 商鞅与法家的“法治”- 韩非与“法”、“术”、“势”6. 名家哲学- 名家与“名实之辨”- 惠施与公孙龙的辩论7. 玄学与哲学- 魏晋玄学与“清谈”- 的传入与影响8. 宋明理学- 周敦颐与“濂溪先生”- 朱熹与“格物致知”9. 的心学- 王阳明与“知行合一”- 陆九渊与“心即理”10. 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价值- 古代哲学与现代社会-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教案1. 中国古代哲学概述-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定义与特点,掌握其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
-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2. 儒家哲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儒家哲学的基本思想,理解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3. 道家哲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道家哲学的核心观念,探讨其现代意义。
-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4. 墨家哲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墨家哲学的基本原则,分析其社会影响。
-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5. 法家哲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法家哲学的主要思想,评价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6. 名家哲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名家哲学的基本观点,欣赏其辩证法思想。
-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7. 玄学与哲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玄学与哲学的特点,理解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PPT课件]
(1)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所谓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这是构成世界最基 本的事物,古代思想家用上述五种 物质说明世 界万物的起源是多样统一的,五行相生的关系是: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克土,土能堵住水,所以土克水。水能扑灭燃 烧的火,所以水能克火。火能熔化金属,所以火 克金。
以上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相生:水——木——火——土——金 相克:金——木——土——水——火
总的来看,五行生克表示的是物质基本形 态的变化,五行相互作用,产生万物无穷 的变化。在事物的相互关系中,基本作用 的方式是相生(促进)与相克(抑制), 这是一对矛盾,矛盾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 两方面,即:“我生”“生我”“我 克”“克我”四种变化。
(1)认识论:老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 的事物,他认为道是宇宙间永远存在的、 绝对的,他不会因为外物的变化而消失, 它是永远运动的或变化着的事物。他不同 于时空中的具体事物,它是无限广大的, 不能用具体名词来限定它。
(2)在人生论上,在处世之道上,老庄主 张自然无为。
(2)在人生论上,在处世之道上,老 庄主张自然无为。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四书集注》被明清两代定 为教科书,他的集注是标准答案,集中讨论了理气的关系 与心性关系问题, “天地间,有理有气,即阴阳二气” 他认为理先气后,气是从理出来的,他强调道德理性对人 的情感欲望的制约,人心必须服从道心,“人欲”必须服 从“天理”,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心包万理, 万理居于一心”。为了涵养心性,他要求人们“居敬”、 “穷理”。居敬就是专心一致。“穷理”就是深入研究。 还要求人们“格物致知”,即“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 通世故”向天理和社会学习。
王阳明又叫王守仁,是明代理学家。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课件
以气血为例,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故气虚 亏损,持续发展,则常可使血液生化不足而表现为 气血两虚;相反,若补气,促使气旺出血,则又可 使气血有所恢复。前者则是“阴阳皆消”的过程, 后者则为“阴阳皆长”的过程。
说 的 主
原来含义朴素,指日光向背。如《吕氏春秋》说: “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
要
内
阴阳概念逐渐超出了朴素的理解,发展到认为
容 阴阳本身实际代表着两种相反的物质力量,且彼
此之间发生着作用,从而导致了自然变化。
当人们对众多的矛盾现象观察积累到一定的程 度,则对阴阳的认识也就升华到一个更为高级的 水平,成为一种标示两种抽象属性的哲学范畴, 用以概括一切具有这些属性的矛盾事物。
医 学
素问:阳胜则热(实热),阴胜则寒(实 中
寒)”。
的
阴阳偏衰:虚弱不足的生理状态
应
素问:阳虚则外寒(虚寒),阴虚则内热 用
(虚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二
阴
阴 阳说明病理变化
阳 学 说
在
中 医
阴阳互损及转化
学 中
的
中医病机学认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应 机体阴精阳气任何一方亢盛或虚损到一定的程度,用
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母子关系: “生我”和“我生” 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相生关系又称之为“母子关系”。、 如水为木之母,木为水之子。
五行相克
关 其转化的前提,而阴阳的转化,则是
中国古代哲学(上)
中国思想史主要是讨论天人关系的,但人 是主体,所以讨论人的问题主要就是心性 问题。 ① 朱熹将心体的状态分为两个阶段或状态, 思虑未萌时心的状态为“未发”,思虑萌 发时心的状态为“已发”。未发指“性之 静”,已发指“情之动”,性情之间是体 用关系。 ②朱熹在《知言疑义》中又提出了“心统性 情”,心统属性、情,心也主宰性情。由 于有了心的管辖和节制,避免了走向“泛 情”主义,灭掉多余的人欲。
B、禅宗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 罪,念佛求生何国?”(慧能《坛经· 疑问 品》) 顿悟成佛 ,关于成佛的路径,是一个内求 的过程。所以顿悟成佛的前提是佛在心中, 如果在外是不能成佛的。
内在超越成佛,这种宗教性跟儒家的“内 在超越成圣人”,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佛教的理论诉求:放的下。 A、不要执着,去掉对小我的执着,有超我 的追求; B、改变人的心态,树立佛的心态; C、保持平常心,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四、宋明理学
Neoconfucianism 新儒学:
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围绕着理事关系 的话题展开的。理就是本体,事就是人事。 其实也是天人关系这个基本问题的变形。 程朱理学——理在事先,亦在事中。 陆王心学——理在心中,亦在事中。 张王气学——理在事中,事在理先。
(1)程朱理学——理在事先,亦在事中。 “未有天地,毕竟得有一个理在这 里。”——朱熹 所以在处理理事关系时,理既在事先,是 先验;理在事中,是经验。 既然理在事先,规律、法则在具体的事物 之先。所以,也就可以说道德理性对于跟 血肉之躯相连的情感欲望有制约。
“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庄子。 庄子,小社会也不要,人直接回到自然中。
《中国哲学简史》课件
教育哲学
01
儒家教育哲学
儒家教育哲学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修养的人才,主
张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教育内容,注重人文教育和实践
能力的培养。
02
道家教育哲学
道家教育哲学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主张通过启发式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注重思维训练
02
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
天人合一
总结词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 相协调。
详细描述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变迁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 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天人合一思想也强调人类应当追求内在的精神 境界,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哲学面临的机遇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国哲学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空间, 如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 ,需要积极把握和利用。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哲学在全球化中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为中国哲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同时也 带来了挑战和竞争,需要中国哲学不断自我完善和创新。
中国哲学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哲学的传统与创新
01
中国哲学应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文明成果,进
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02
中国哲学需要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以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
道家思想对东亚文化的补充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法则和无为而治,对东亚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艺术创作产 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课件
佛教核心思想的介绍
四大真理:生、老、病、死, 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 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 正定。
五、中外哲学的对比
中国古代哲学
儒家注重人伦礼仪,道家崇尚无为自然。 中国古代哲学推崇自我修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 谐。
西方哲学
希腊哲学倡导理性和逻辑思维。 西方哲学关注个体的自由和人权。
结束语
儒道两家的区别和联系
儒家重视人伦,道家强调自 我,两者在人生观和社会伦 理上存在差异,但都注重修 身养性。
儒道两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追求和谐取舍,道家崇 尚自然无为。
四、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的引入和传播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深入 人心。
佛教思想与中国哲学的 融合
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交 融,形成独特的佛教哲学体 系。
1 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思考与认识 2 推荐书目
深入思考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与价值。
《道德经》、《论语》、《庄子》等。
3 Q&A,提问答疑
让学习变得更加互动和有趣。
二、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的背景
乱世思潮涌动,各家学说纷 呈。
诸子百家的表人物
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
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以仁爱为核心,道家推 崇自然,墨家注重公平与爱, 名家重视言辞,法家追求治 理,纵横家注重实用,兵家 着眼战略,奴家强调自由。
三、儒道两家
儒道两家的起源和发展
儒家和道家都追溯至春秋战 国时期,是中国古代两大主 要思想流派。
《中国古代哲学》PPT课 件
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本课件将带你领略中国古代哲学的深远影 响及其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一、概述
什么是哲学
探讨人生意义和宇宙真理的学科,是人类思想的精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克:金→木→土→水→火
五行相克(相胜)的关系也不难理解,古人以镰刀和斧子 之类的金属工具伐木,所以金克木,用木作成工具来耕地翻 土地,所以木克土,土能堵住水,所以土克水。水能扑灭燃 烧的火,所以水能克火。火能熔化金属,所以火克金。
总的来看,五行生克表示的是物质基本形态的变化,五 行相互作用,产生万物无穷的变化。在事物的相互关系中, 基本作用的方式是相生(促进)与相克(抑制),这是一对 矛盾,矛盾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两方面,即:“我生”“生 我”“我克”“克我”四种变化。
离开,分离。凡八纯卦互为依托帮助,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 虽比和,但内有冲突,谋事可成,却有周折,目疾,心脏疾 病,高血压,肺虚症。
艮(gèn)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 艮卦山外有山,山相连。不动,静止,停止,克制,
沉稳、稳定,止其所欲,重担。两桌、两床相连,上下铺 位,床上、桌下。测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归。癌症, 青春痘,痧菲子,肿瘤,疮块,脾胃病,肾病,结石症。
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 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 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 (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6)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
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 衰于四季;
哲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思想 核心。中国传统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 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国哲学把宇宙看作是一个对立统一、变化不息 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生生 不已日新月异的创化过程,而且是人类道德精神与 天道融合,不断升华的发展过程。中国哲学视生命 的创造历程为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强调天人同性 共德,万物一体,从而达到内外和谐、天人合一的 精神境界;认为人的道德理想高于一切,把哲学与 政治伦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注重个体道德意识 的完善,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较为注重客观 辩证的认识世界,表现出了唯物而辩证的思维传统。
巽(xùn)巽为风卦像:上巽下巽八纯卦; 巽卦“柔而又柔,前风往而后风复兴,相随不息,柔
和如春风,随风而顺。”巽顺,顺从,进入而下伏。重巽 申令,气功,双床双桌相并连,作生意可获三倍之利,头 发稀少,草木丛生。活跃,坐不住,静不下来,测事比和 吉。肝胆疾病,坐骨神经痛,股部疼痛,风湿中风,脾胃 欠佳。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与流变
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之际,产生于生产实践和社会 生活中人们对自然及自身的积极思维之中。
(一)先秦哲学思想 1、《尚书·洪范》中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
认为物质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相生相克矛盾运 动建构的。 (1)五行相生的关系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
一、哲学是文化的思想核心
对宇宙奥妙的探索
哲 学
对人生至高境界的追求 (一)文化核心——
}通过哲学来
对丰富生活意义的探讨 实现
是 传 统 文
对理想价值信念的树立
化
的
传统哲学中“天人合
思
一”的宇宙观, (二)思想基础 ——道德理想高于一切的
}是传统文化的
想 核
思想基础
心
价值观,
辩证而系统的思维方 式,
坤(kūn)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 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
疆,有顺畅之像。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 害、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归。人物表示小人(由天 大地小而取)。
震(zhèn)震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纯卦; 震卦重雷交叠,相与往来,震而动起出。震动,
震惊鸣叫,惊惕,再三思考,好动。建功立业,声名 大振。森林,树林。八纯卦,吉顺而有波折,肝旺易 怒,惊恐,肝病,抽筋,伤脾胃。
坎(kǎn)坎为水卦像:重坎八纯卦; 坎卦为二坎相重,阳陷阴中,险陷之意,险上加险,
重重险难,天险,地险。险阳失道,渊深不测,水道弯 曲,人生历程曲折坎坷。绝颠聪明,“心诚行有功”。 比和卦,谋事顺畅可成,但内中有波折。肾,泌尿系统 疾病,血病,妇科病,视力差,心脏病。
离(lí)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 离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离散,
。
(2)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
七,坤八。
(3)八卦方位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
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后天八卦:震东,兑西,离南,坎北,
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4)八卦所属 乾、兑(金);震、巽(木);坤、
艮(土);离(火))生震、
2、《周易》中的阴阳八卦说
《周易》古经以阴爻和阳爻两种符号演变为八卦(乾、坤、 震、艮gen、离、坎、兑、巽xun)
(1)与自然界的对应关系:
乾、坤、震、 艮gen、离、坎、兑、巽xun
天、 地、雷、山、 火、水、泽、风
乾(天)————坤(地) 震(雷)————巽(风) }都是对立的统一 艮gen(山)————兑(泽) 离(火)————坎(水)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 节的后一个月)
(7) 八卦分阴阳 乾、坎、艮、震、四卦,属阳卦 其中 艮为少男
坎为中男 震为长男 (震、坎、艮中阴多阳少,表示阴从阳,故为阳
卦) 坤、兑、离、巽四卦,属阴卦 其中:兑为少女 离
为中女 巽为长女 (兑、离、巽中阳多阴少,表示阳从阴,故为阴
卦)
(8)卦象解析 汉朝时道家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等创出
了无数的术数。--《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 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
乾 (qián)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 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 园,圆满、亭通,成功、重大。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 像。人物表示为上级、领导、当官的,执法者,有钱而 富贵者,司机。
图示: 相生:水→木→火→土→金
五行相生关系反映了古人对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的生成 关系的朴素直观的经验。金属熔化后成了液体,所以金生水; 树木获得水分后才能生长,所以水生木;木能燃烧起火,所 以木生火,许多物质燃烧后留有灰烬,所以火生土。金属矿 物都在土里,所以土生金。
(2)五行相克的关系:金克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