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
带状疱疹后遗症针灸治疗50例体会
带状疱疹后遗症针灸治疗50例体会1 病因病机带状疱疹主要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往往是在一定的诱因刺激下而发病,如机体免疫力下降、心理压力大、身体疲劳、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患者、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等易诱发。
该病毒通过人体的鼻腔粘膜侵入人体后,多呈休眠状态,平时不发病,当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后,特别是人体正常免疫机制遭受破坏或受侵袭时,激活了该病毒,使病毒进一步活动繁殖。
2 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在未出现疱疹之前,仅感觉身体局部不适、刺痛,检查时仅发现在皮肤表面出现散在的小丘疹,也往往不注意随后出现许多簇集成群的丘疹,直径在3~5mm左右,疱疹的疱壁透明光亮,周围红晕色泽红紫不一,多以胸胁腰神经分布为特点,分布于乳头周围,也有侵袭四肢表面、颜面部,进一步发展部分人群会引起面瘫。
也有侵袭头皮、耳廓内外,眼睛周围,再发展引起三叉神经疼痛。
特别是许多急性带状疱疹患者,在使用西药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治疗后,皮肤表面看上去仅留有色素沉着的疤痕,由于疱疹病毒侵袭了神经根,大多患者留下了神经痛的后遗症。
在来我院诊治的50例患者中,疼痛一般都有数月,最长的迁延时间为十二年,虽采取过许多方法治疗,但效果甚微。
其中,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44岁,平均年龄58岁。
绝大多数患者感觉疼痛难忍、苦不堪言,夜不能寐。
据临床统计,90%左右的急性带状疱疹患者会有疼痛,60-70%会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自发性的有刀割样、闪电样、放射样和蚁行样等不同的感觉。
3 治疗方法选用0.3×50规格的针灸针在疱疹周围进行围刺,加上电针,采用连续波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时,以人体能够接受的强度为宜,进行“交流脉冲”达到激活被侵袭的神经。
一般的病人一周左右可以见效,最快的治疗后,当天夜间患者即能入睡,病程特别长的,治疗时间相对长些,但是治疗效果会随着治疔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轻。
对急性期皮肤表面有感染者,可以配合中医中药治疗。
治则: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
围针联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1月第32卷第1期版社, 1994:31.[4]张鑫.孙氏腹针治疗高血压(阴虚阳亢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5]Klocek M, Kawecka JK.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arterialhypertension.Part II:The effect of clinical factors [J]. Przegl Lek, 2003, 60(2):101-106.[6]齐冲, 姚美英, 高玉霞.不同居住方式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38(22):5 579-5 581.[7]王宇洁, 高江峰, 吴云, 等.失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0(5):511-514.[8]张诗晨, 于丽君, 王军, 等.不良生活方式和睡眠质量的交互作用与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关联[J].中国健康教育, 2018, 34(9):779-783.[9]王之虹, 于天源.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37-42.[10]Field T, Reif MH, Diego M, et al.Cortisol decreases and serotonin anddopamine increase following massage therapy [J]. Int J Neurosci, 2005, 115(15):1 397-1 413.[11]尹爱良, 肖春光, 傅承桦, 等.抚触及穴位按摩对脑卒中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2):110-112.[12]刘蔚, 覃葵丽, 刘美莲.按摩自护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报, 2008, 15(8):55-56.[13]张莉琴.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干预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14):1 946-1 948.(收稿日期:2019-03-22)编辑:万崇毅30例南昌……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PHN )的疗效及安全性。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中针灸治疗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法)、42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法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从中医角度来看,该疾病属于“痹症”的范畴,主要是患者体内湿热邪毒引起的,这种湿热之气长期堆积在患者内脏气管中,极易使患者出现机体气血不畅的症状,由此会降低患者免疫力[1]。
相关研究表明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法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针灸治疗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4例,均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2);对照组男女人数比为22:23,年龄最小35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2.32±3.14)岁;观察组男女人数比为23:22,年龄最小、最大分别为36岁、76岁,平均年龄(43.21±3.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性较高。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法,主要对患者口服维生素B1 30 mg,维生素E50mg,25mg消炎止痛药,3次/d。
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法,采用酒精消毒对治疗区域皮肤进行消毒,采用远处循经为主,局部取穴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穴位针刺。
不同病变位置的患者,在针刺时针对的穴位也有所不同。
针刺联合督脉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4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神经性疼痛,在疾病痊愈后发病位置依旧处在神经敏感的状态,易产生神经性疼痛,疼痛症状有时候可能会持续终生[1-2]。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与正气不足、余毒羁留所致的气血瘀滞、经络堵塞有关。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主要方法为中药内服配合梅花针、火针、拔罐、放血疗法等[3]。
本研究采用针刺联合督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8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4例。
甲组男24例,女20例;病程1个月~1年,平均(4.02±0.11)个月;年龄22~57岁,平均(31.38±2.12)岁。
乙组男23例,女21例;病程2个月~1年,平均(4.14±0.10)个月;年龄24~58岁,平均(31.01±2.89)岁。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疼痛症状发生于胸部、腰部、背部及腹部等躯干部位;②年龄18~80岁。
排除标准:①眼睑带状疱疹、顿挫型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型脑膜脑炎等特殊类型带状疱疹;②充血性心力衰竭、眼科疾病以及糖尿病。
方法:⑴甲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以普瑞巴林进行治疗,75mg/次,2次/d,疗程1个月。
⑵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实施针刺联合督脉灸治疗。
①针刺疗法:根据患者疱疹部位选择坐位或卧位,暴露针刺部位,明确疼痛区域,观察色素沉着、瘢痕位置,以疼痛局部或疼痛反应点(有酸、麻、胀、痛、重或斑点、色变、硬变、肿胀等反应)作为针灸治疗部位的腧穴(阿是穴)。
对阿是穴实施常规消毒,采用不锈钢毫针(0.25mm×40mm)刺入,在针刺时注意不可刺入过深,应以针尖皮肤凸起呈小丘状,毫针悬吊而不易脱落为宜。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42例疗效分析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42例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6-09-05T14:05:08.7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作者:赵连琴[导读]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生毒。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中医院 161500摘要: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生毒,循肝胆经外发而成;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外溢肌肤,感受外邪,搏结化毒而发。
治疗当以通经、活络为主。
针刺肝俞、太冲、血海、阿是穴等,能疏通经络,透毒外出,疏肝理气,养血止痛。
中药制剂通络止痛。
针药并施,络脉通早,局部营卫输布、转化、代谢气血津液的功能恢复正常;络脉得养,邪无所居,则病愈。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症;针刺疗法;辨证施药中医治疗带状疱疹一般需要辨证论治。
最常见的证型是肝经湿热,治疗以清泻肝经实火、清热解毒为主,多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但一定要注意患者自体的体质情况,如果身体较弱,则可能是脾虚夹湿、阴虚火旺等证型,那么临床上需要进行一定的个体化治疗[1]。
我院近年用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可能。
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2年9月-2016年1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带状疱疹病例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2-77岁。
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
其发病急骤,皮疹呈痘疹样泛发,或伴有高烧,头痛,心烦不寐,甚至神昏谵语。
2.辨证论治:本症多因心肝风火、肺脾湿热内结,复感时令毒邪,相搏于肌肤发为红斑、疱疹,故治当清热利湿或健脾除湿。
若因湿热阻遏经络,气血凝滞,疼痛不止者,则宜活血理气为主。
心肝风火证:本证因心肝之火内积,故主证为红斑、水疱明显,局部感热如烧灼,其皮疹多发于胸胁部。
针灸疗法结合穴位注射药物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体会
作剧 烈疼 痛 , 受 累 的皮肤 常 出现发 红/ 发 紫/ 或褐 色 。 常 有苍 白色的 疤痕 。 有时, 病 程较 长 的病例 也无 疤痕 而有非 常严 重 的疼痛 。 ② 患 区常有感 觉 减退 或 感 觉缺 失 , 而皮 肤 常 有痛 觉 超敏 ( 触诱发痛) , 并有 痛觉 过 敏 , 即对 伤 害性刺 激 的疼痛感 觉 增强 。 ③疼 痛性 质 。 可 出现两种 类 型 的疼 痛 : 一 种是 出现 持 续 的烧 灼样 疼 痛 , 另一 种 是 阵 发性 刀割 样疼 痛 , 用 力按 压 皮肤 常 可减 轻 疼痛 , 而轻 触皮 肤 常 不 能耐受 。④ 感觉 异常 。患 区不能 忍受 的发 痒 , 蚁 行感 或 感觉 迟 钝 。⑤患 者对 疼痛恐 惧 , 心理 负担 沉重情 绪 低落甚 至 对生 活 失去
信 心有 自杀倾 向。
【 病 因病机 】 P H N的病理改变表现为神经元和相应神经纤维 炎 性浸润 / 沃勒变 性/ 出血性 坏死 及神 经脱髓 鞘 改变 。尸体解 剖发 现 ,其背 根神 经节呈 卫 星状态/ 淋 巴细胞 浸润 和节 细胞 退行 性变/ 局 部软脑 膜 炎 , 节 段 陛脊 髓炎 等 。在 中枢 神 经系统 也可 发生 类似 变 化 。P H N患者 可表现 为特 异 的脊髓 后角萎 缩 。 ( 一) 触 诱发 痛 : 触 诱 发痛 的机 制 目前 存 在两 种 观点 : ① 感 觉 传 人神 经纤 维传 导 阻滞 引起 神经 系统 重 塑 。P H N患 者 可伴 有一 级 传人 感觉 神经 元 的坏 死 , 可 引起 中枢 端 突触 末 梢 的变 性 , 导致 脊髓 神 经元 失去 这 些 突触 , 形 成感 觉传 人 纤 维传 导 阻滞 , 并 使非 伤 害感 受 的大神 经 传人 纤 维有 机 会和 中枢 疼 痛传 导 神 经元 间形 成新 的突触 , 从 而导 致异 常性 疼痛 。 ② 感觉 传人小 纤 维( 包 括伤 害 感受 器 ) 的活性 增高 / 异 常放 电引起 中枢 的过 度兴奋 。 当大量 的这 种神 经 电冲 动传人 中枢 神经 系统 ,就会 造成 中枢神 经 系统 敏感 , 继 而小 的/ 无 痛性 的机 械刺激 就可 以引 起异 常疼痛 。 ( 二) 自发性 疼 痛 : 背根 神 经节 的一 级 传人 突触受 损 后 , 可引 起去 传人 阻滞 ,使脊 髓神 经元 细胞 产生 自发性 的癫 痫样 放 电 , 从 而 引起 自发疼 痛 。主要是 其背 根 的损伤 导致脊 髓神 经元 ( 尤 其是 抑制 性 中间神 经元 ) 的坏 死 , 胶 质细 胞变 性 , 疤 痕增生 或 其他 结构 和 生化 改变 , 造 成剩 余 神经 元 的敏 化现 象 , 出现 自发 性癫 痫 样放 电, 从而产 生 自发性 疼痛 。因此 白发 性疼 痛也 可能是 病 毒在 背根 神经 节神 经元 内复制 引发 的异 常 的神经 电冲 动造成 。 1 临床 资料 1 . 1 一般 资料 : 8 2例带 状疱 疹后 遗神 经 痛均 来 自我 院疼 痛科 和针 灸科 , 按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2 例, 其中男性 2 5 例, 女性 1 7 例, 最 大年 龄 7 0岁 , 最小年龄 1 7岁 。对 照组 4 0 例, 其 中男性 2 6例 , 女性 1 4 例, 年龄最大 6 7岁 , 最小 1 6岁 , 两组病程 l ~ 1 5 天, 平 均病 程 5 . 5天 。 两组 一般 资料经 统计 学处 理 , P > 0 . 0 5 , 差 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具有 可 比性 。 1 . 2 临床 表现 :①急 性带 状疱疹 临床 治 愈后 患 区仍存 在持 续 或发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7例临床观察
组 。治 疗组 5 7 例, 其 中男 2 8例 , 女2 9 例; 年 龄最 小 2 0
岁, 最大 6 3岁 , 平均 3 6 . 3岁 ; 病程最短 3 O天 , 最长 6
月, 平均 2 . 0 2月 。对 照 组 5 5例 , 其 中男 2 7例 , 女 2 8 例; 年 龄最 小 2 2岁 , 最大 6 4岁 , 平均 3 6 . 4 岁; 病程 最短
予清 肝泻 火 、 清热 利 湿 等 药 物 治 疗 , 易攻 伐 太 过 , 致 邪
除正 伤 , 脉 络失荣 , 造 成“ 至虚 之 处 , 便 是 留邪 之地 ” ; 又 或患 者后 期久 服 活 血 化 瘀 之 剂耗 气 伤 血 , 因 而 带 状 疱
疹后 遗神 经痛 可 出现 余 毒 未 尽 , 肝血 、 阴津亏虚等证。
表 1 两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2 . 1 治疗 组 : 局部 疼痛 区治疗 : 梅 花 针疗 法 : 将 针 具及
皮损 疼痛 区常规 消毒后 , 针 头 对 准皮 损 疼痛 区 , 操 作 时
注: 与 对 照组 比较 , *Pd o . 0 5。
4 体 会 本 病 常见皮 疹 缠 腰 , 色红如丹 , 属 于 祖 国医 学 “ 缠 腰火 丹” 范 畴 。一般带 状疱 疹 后遗 神 经 痛 的治 疗 以“ 宛
1 1 2 例 带状疱 疹 后 遗 神经 痛 患 者 均 为 近十 年 来 就
诊 于我 院 门 诊 的患 者 。均 根 据 中 医药 管 理 局 发 布 的 《 中 医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 L 1 ] 明 确 诊 断 。随 机 分 为 两
毫火针点刺联合温和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的影响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纳入标准 符 合 «现 代 皮 肤 病 学 »中 带 状 疱 疹 的
相关 诊 断 标 准 [3];符 合 «中 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中 相
关 诊 断 标 准 [4];带 状 疱 疹 皮 损 消 失 后 ,后 遗 神 经 痛 持
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3
3 统 计 学 方 法 采 用 SPSS25
0 统 计 软 件 处 理 数
据.计量资料以 均 数 ± 标 准 差 (
.
All Rights
Reserved.
2
2 观察 组 采 用 毫 火 针 点 刺 联 合 温 和 灸 治 疗. 取
穴:局部取阿是穴,找出局部疼痛点,于疼 痛 点 周 围 1~
患者采用毫火针点刺联合温和灸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
减轻患者疼痛,缩小疼痛范围,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
2 例.对
照组男 28 例,女 24 例;年 龄 26~74 岁,平 均(
50
17±
5
72)岁;病 程 2~34 个 月,平 均 (
17
42±3
68)个 月.
观察组男 29 例,女 23 例;年龄 27~73 岁,平均(
49
82±
5
64)岁;病程 3~32 个月,平均(
0
3g)口服治疗,第 1 日 每 次 0
3g,每 日 1 次;第 2 日
每 次0
6mg,每日2 次;第3 日每次0
中药热烘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皮肤病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中药热烘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皮肤病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受累区域仍遗留有疼痛的一种慢性神经性疼痛综合症,是皮肤科和疼痛科临较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年老体弱患者,加之病程较长, 难愈,故治疗上较为棘手.2010 -01-2011 -12,我们采用中药热烘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 例,并与盐酸利多卡因治疗30 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1. 1. 1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确诊.1. 1. 2 纳入标准①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近2 周内未使用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药物; ②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 ③25 ~ 78 岁门诊患者,性别不限; ④愿意接受本治疗方案.1. 1. 3 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②孕妇、凝血功能障碍及皮损局部感染者; ③不同意或不能配合治疗者; ④有神经阻滞禁忌证者.1. 2 一般资料全部60 例均为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 32 例) 、西安医学第二附属医院( 21 例) 及陕西省中医医院( 7 例) 皮肤科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按1∶ 1比例随机分为 2 组.治疗组30 例,男16 例,女14 例; 年龄29 ~78 岁,平均( 54 0. 4) 岁; 病程4 个月~ 6 年,平均( 1 0. 2) 年; 发病部位: 头面部4 例,胸背肋部11 例,腰腹部10例,四肢 5 例,均为单侧发病.对照组30 例,男13 例,女17 例; 年龄25 ~ 71 岁,平均( 51 0. 2) 岁; 病程3 个月~ 2年,平均( 1 0. 3) 年; 发病部位: 头面部4 例,胸背肋部13例,腰腹部6 例,四肢7 例,均为单侧发病.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1. 3 治疗方法1. 3. 1 治疗组予中药热烘联合梅花针叩刺.方法: ①嘱患者取舒适体位,皮损区充分暴露,操作人员先用梅花针在皮损区轻叩 3 ~ 5 遍,以皮肤潮红但不出血为止.②在皮损区外涂消肿止痛膏( 主要由大黄、黄柏、天花粉、姜黄、胆南星、全蝎、地龙、冰片等10 余种中草药粉碎成细末所成) .③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TDP) ( 型号CQ -BSB,重庆中芝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输入电压AC 220 V50 Hz,功率230 W,距离皮损处15 ~ 20 cm 照射10 min.④在无菌纱块均匀涂上3 ~5 mm 厚消肿止痛膏,直接敷贴于疱疹疼痛部位,用绷带或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 次.1. 3. 2 对照组在皮损处直接予盐酸利多卡因乳膏( 紫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466) 适量外涂,每日早、晚各1 次.1. 3. 3 疗程2 组均连续治疗4 周为1 个疗程,治疗3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 4 疗效标准以疼痛缓解程度作为疗效判断的主要指标,指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对治疗前后疼痛进行自我评估.疼痛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尺评分( VAS 评分) : 0 ~ 1 分为无疼痛,2 ~4 分为轻度疼痛,不影响日常活动和休息;5 ~ 7 分为中度疼痛,发作时影响正常活动; 8 ~ 10 分为重度疼痛.疼痛评分改善率= [( 治疗前总评分-治疗后总评分) /治疗前总评分] 100%.痊愈: 疼痛评分改善率75% ; 显效: 疼痛评分改善率50% ~ 75% ; 有效: 疼痛评分改善率25% ~50%; 无效: 疼痛评分改善率25%[3].2 结果2. 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 例,痊愈11 例,显效10 例,有效7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93. 33% ; 对照组30例,痊愈 6 例,显效19 例,有效9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80. 00% .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 2 不良反应治疗组有1 例患者在治疗2 d 后皮损区出现潮红瘙痒,减轻梅花针叩刺力度,缩短照射时间后,不适症状缓解,未影响治疗效果.3 讨论中医古籍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相关病名记载,因其是由带状疱疹( 中医学称为蛇丹) 失治误治迁延而来,现代医家牛德兴将其名为蛇丹痛,并认为其病因为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搏结,阻遏经络,气血不通则痛,并指出此病属于络病[4].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于年老体弱患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认为久痛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王清任亦提出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不荣则痛.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我们认为疱疹期是患者机体气血聚集以抗病,后遗神经痛期为外邪入里化热,加之自身湿热余毒未尽,邪正交争,热盛肉腐,经脉失疏,气滞血瘀,精气不宣,不通则痛.故治疗中运用梅花针主要是通过多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刺激机体内部的生理应激系统,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痛阈提高,免疫功能加强,同时促进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分泌,产生镇痛作用; 梅花针刺还能使炎症病灶的血管通透性降低,抑制炎性物质渗出,从而起到治疗作用[5].再采用中药热烘疗法,外涂消肿止痛膏,其方黄、黄柏、天花粉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散结的作用; 姜黄、延胡索、胆南星消肿止痛; 冰片有清热解毒止痛之效,其气辛香走窜,能引其他药气入皮肉,其用于肌肤有明显的清凉感觉,患者易感舒适; 全蝎、地龙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力.诸药配伍,共奏活血舒筋、消肿止痛之功.再利用TDP 治疗仪的热传导作用,使皮损深层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改善皮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同时照射使局部温度升高,联合梅花针叩刺,显着增强消肿止痛膏的透皮吸收功能, 增强了消肿止痛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能.另外,TDP 治疗板是由特别选定的多种元素作为涂层制成,对生物体具有广泛综合的生物效应,具有提高机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促进机体对各种缺乏元素的吸收、修复和疏通微循环通道的作用[6].对照组所用的盐酸利多卡因乳膏主要成分为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是一种能穿透完整皮肤的有效表面麻醉剂类药物,其机制是通过释放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到皮下层和皮层,通过皮层感受器和神经末稍处积聚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而达到皮层麻醉作用,两者通过阻滞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所需的离子流而稳定神经细胞膜,从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7].该治疗方法对局部皮肤灼痛或痛觉过敏的患者效果好,对阵发性刺痛、跳痛效果次之,对持续性深部疼痛效果稍差,这可能是与外用药物渗透位置较浅有关.综上所述,运用中药热烘疗法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 3 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13.[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44.[3] 谭冠先. 疼痛诊疗学[M]. 3 版. :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8,36.[4] 牛德兴,牛瀚医. 带状疱疹治疗学[M]. :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70 -74.[5] 孙鹏. 梅花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J]. 中医临床研究,2012,4( 8) : 49.[6] 景慧玲,吴卫平. 中药热烘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33 例[J].中医中药杂志,2012,5( 9) : 787.[7] 刁雨辉,袁荣刚,周建平.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体外透皮吸收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33( 6) : 489 -491.。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探讨
·中医中药·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探讨刘瑞玲(山东德州联合医院,山东 德州)摘要:目的对针刺配合中药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取我院于2016年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成两组,40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40例实施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V AS分值下降,实验组降幅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针刺联合中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疼痛。
关键词:针刺;中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中图分类号:R246.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103.1290 引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为疱疹愈合后4周到6周,皮损位置出现长时间疼痛的一种后遗症,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或者中老年群体,其发生率更高。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因脊髓后角细胞受破坏所致,在胸肋部、面部、颈部、腰腿部等均可发生。
我院就针刺配合中药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
详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取我院于2016年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有44例患者为男性,有36例患者为女性。
年龄为20-68(48.2±1.2)岁。
患者病程均大于1个月。
患者无局部疱疹,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后遗性疼痛。
分成两组,40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40例实施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
比较患者的信息资料,确定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取消炎痛25毫克口服,每天3次;同时取弥可保注射液500μg肌注,每天1次,持续治疗28天。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中医中药39康复网医源世界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中医中药39康复网医源世界【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法;对照组42例,采用口服西药治疗。
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6%、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良好。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针刺疗法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而其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和学习。
其主要临床表现有疼痛较剧,感觉异常,稍有刺激即可诱发,并伴夜寐不安,精神疲惫,治疗较为棘手。
2002年10月~2004年4月期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并与西药治疗42例进行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4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50~60岁17例,60~70岁25例;疗程2日~1年6个月;病变位置:胸胁背部23例,腰腹背部18例,头部1例。
对照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51~60岁18例,60~70岁24例,疗程3日~1年7个月;病变部位:胸胁背部22例,腰腹背部19例,头部1例。
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1.3.1 治疗组取穴循经远取为主,辅以局部取穴,病变在头部取患侧风池、攒竹、四白、下关、曲池、合谷、外关,同时患处围刺,针尖向围圈斜刺。
病变在胸胁背部取其肋间同侧的夹脊穴,患侧曲池、支沟、合谷、阳陵泉、太冲,疼痛较显著取阿是穴;同时患处疱疹分布带围刺,针尖向围圈中心斜刺。
病变在腰腹背部取同侧相应夹脊穴;同时取患侧足三里、血海、三阴交,疼痛较严重者取阿是穴;同时患处疱疹分布带围刺,针尖向围圈中心斜刺,针用提插泻法得气后留针45~60min,皮损处麻木不温者将红外线神灯照于患处上方。
火针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
火针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带状疱疹,也叫做带状病毒性皮炎,是由水痘-带状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
在带状病毒感染后,病毒依旧可潜伏在人体中长达数年,等待着任何机会而再度爆发,之后就会出现带状症状。
带状疱疹感染往往会在第一周出现皮肤上的疹子和痛苦感,这两种症状往往可持续多达三四周。
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则是指在疱疹痊愈后,依旧出现神经疼痛且持续时间长达数月。
当传统药物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不显著时,一种非常流行的治疗方式即是中医疗法。
中医的疗效在过去几年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火针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获得了重视。
火针和针刺是中国传统医学最具代表性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火针治疗中,一根非常细的银针首先被插入到皮下组织中,最后一个小火炬则会点燃在银针上,使其热度传递到身体的正常组织中。
当然,手法很重要:一个好的采纳方法应该要快速地进行,以免多余的热量扩散到正常组织中,从而导致副作用。
而在针刺治疗中,马达被使用以跳动一串针头,这样的针头可以穿透皮肤甚至一些类型的骨骼,以刺激身体的多个穴位,干扰特定神经的传输,最终缓解疼痛。
事实上,针刺和火针一起使用已经成为了传统中药治疗方案中非常流行的一部分,通常采用不同的前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火针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正是采用这种方法,从而产生了显著的疗效。
一些专家认为,火针和针刺结合的优势在于这个针刺的同时能够消除许多不良反应,而不仅仅是减轻神经痛的症状。
同时,该方法还有能够帮助恢复各种病理损伤,包括肺的结构损伤以及过敏反应等等。
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这些疗法的研究,发现火针配合针刺的疗效十分令人惊叹。
在治疗期间,许多患者感觉到疼痛程度逐渐减轻,身体的耐受力明显增强。
疗程过后,许多患者的神经痛大大减轻,恢复更加迅速。
总之,这种非常受欢迎的治疗方案已获得极高的成功率,很多病人不再以药物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式选择中医。
在大多数医生看来,使用火针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分为治疗组(电针艾灸组)和对照组(药物组),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5.7﹪,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电针配合艾灸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组,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电针、艾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Observation abou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on the 56 Patients with 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 of Herpes Zoster People’s Hospital Farong town Hunan Province 414200Ding Xiao-dan【Abstracts】Aim: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 of herpes zoster. .Methods:56 patients were devided in two group randomly: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accepted the treatment of the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while the control group taking drugs.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is 100%,while the control group 85.7%,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is better than the treatment of taking drugs ,and it can be worked and controlled easily .【key words】electro-acupuncture; moxibustion; herpes zoster; post herpetic neuralgia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急性带状疱疹(AHN)皮疹痊愈后沿周围神经分布区的持续性或间断性剧烈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广东省中医院王新民患者,男性,76岁,湖北黄石人,经我院孙泽琴护士长介绍由女儿陪同来求诊。
自诉左侧胁肋部及左侧背部疼痛3年2月,当时在湖北黄石诊断为带状疱疹,经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后带状疱疹消失,但遗留下后遗神经痛,患者说这种疼痛非常难受,不停的痛,衣服触碰一下也疼痛难忍,有时扯一下衣服也非常疼痛,感觉局部皮肤绷紧,像抓起来一样疼痛,全身皮肤瘙痒难耐,晚上因疼痛心烦严重影响睡眠,3年多来,先后4次住院治疗,打针,吃西药,中药也吃了200多剂,多处求医,疼痛未见改善,体重下降20多斤。
用患者的话说,如果不是儿女孝顺,早就跳长江死了。
初诊:2013年4月19日:针灸左侧照海,太冲,行间,公孙,右侧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丘墟,鱼际,自诉针灸后局部疼痛减轻了,心没那么烦了,人觉得舒服些了,拔针后,患者能弯腰穿袜子了,他说以前一弯腰也非常疼痛。
与中药调理,处方:党参15 大枣10 黄芩10 白芍30 桂枝10(后下)干姜10 生地黄30淮山15 牡蛎30(先煎)熟附子10(先煎)薄荷10(后下)春砂仁10(后下)5剂日一剂水煎温服二诊:4月22日:自诉当天针灸后回家,左侧胁肋部及背部疼痛明显减轻4小时,大便较以前多了些,晚上症状反复,整体上疼痛较以前少许改善,但不明显。
继续针灸:左侧照海,太冲,行间,公孙,右侧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丘墟,双侧尺泽,自诉针灸后局部疼痛明显减轻,嘱回家继续中药调理。
三诊:4月23日:自诉昨天针灸后,一直到今天局部疼痛减轻了,晚上睡眠好点了,患者非常开心,说3年多了,能睡个觉也是否非常难得啊,继续针灸双侧尺泽,阴谷,右侧丘墟,针灸后感觉局部疼痛明显减轻。
继续中药调理,处方:党参15 大枣10 黄芩10 白芍30 桂枝10(后下)干姜10 生地黄30淮山15 牡蛎30(先煎)熟附子10(先煎)春砂仁10(后下)蜈蚣1条桃仁10 炙麻黄5 荆芥5 3剂日一剂水煎温服四诊:4月24日自诉局部疼痛好多了,晚上的睡眠好多了,问他好了多少,他说疼痛好了4-5成,全身瘙痒也好了8成了。
210993662_热敏灸联合隔药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体会
瘀血这一病理产物,最终导致络脉不通,不通则痛.赵
炳南先生指出,疱疹余毒未净,留滞络脉,气机受阻,血
行不畅,发为 PHN. 一 方 面 毒 邪 来 势 汹 汹,另 一 方 面
PHN 患者多为年 老 体 弱 之 人,素 体 气 血 亏 虚,加 之 久
潜伏在人体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中,当
中医认为带状 疱 疹 一 方 面 可 因 肝 气 郁 结,久 而 化
“蛇串疮”“缠腰火 丹” .带 状 疱 疹 皮 损 痊 愈 后 神 经 痛
[
1]
持续 1 个月及以上者可称为 PHN[2],中医病名为“蛇丹
愈后痛”.临床上,多种疗法已广泛应用于 PHN 的临床
化.刻下症:右 侧 胸 背 部 疼 痛. 既 往 史 无 特 殊. 专 科
应”,在敏化腧穴 处 施 以 热 敏 灸 可 以 高 效 疏 通 络 脉;第
气得疏,气血得行,络 通 痛 止
.热 敏 灸 治 疗 PHN 多
[
5]
干,小便正常,舌 暗,苔 薄 黄,脉 弦,体 质 量 未 见 明 显 变
查体:右侧前胸、后 背 皮 肤 可 见 散 在 点 片 状 色 素 沉 着.
所,气行则血行,可 以 开 结 导 滞,解 除 络 脉 绌 急;第 二,
精神一般,否认恶寒、发热,否认胸闷、心悸,否认腹痛、
敏化腧穴阴阳失 衡,对 外 界 刺 激 表 现 为 “小 刺 激,大 反
腹泻,否认尿频、尿急、尿痛,胃纳尚可,睡眠欠佳,大便
三,热 敏 灸 治 疗 过 程 舒 适,有 助 于 患 者 调 畅 情 志,使 肝
病耗气伤血,更加无力抗邪于外,使病邪长期留滞于络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顽固性神经痛42例
【 图分 类 号 】 R2 6 7 中 4 . 【 献 标 识 码】 A 文
Ac p n tr et n f4 sso n r ca l u agaS b e u n o He p sZo tr u u cu eTra me to 2Ca e fI ta tbe Ne r li u sq e tt r e se
自 19 9 6年 以 来 . 者 用 刺 络 拔 罐 法 和 排 刺 法 交 笔
mi n即可 。隔 日. 第 2次治 疗 . 作 即在 疼痛部 位选 用 0 3 . 5mm×4 0mm~5 0mm 毫 针 , 与皮 肤 成 l 5~
3。 度进 针 , 皮 透刺 , 针 相距 2 0角 沿 每 0mm~ 3 5mm ,
刘 琪
( 海 市 长 宁 区 无 山 中 医 医 院 ,0 0 1 上 205 1
【 要】 目的 摘 观 察 针 刺 疗 法 治疗 带状 疱 疹 后 顽 固性 神 经 痛 的 临床 疗效 方 法 按 照 随机 分组 分 为 治 疗组 4 例 , 照 组 4 2 对 O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9 , 照 组 为 8 0 对 5
c lrijc ino iB O n i O 2 u a ne t fVi 1 0mga dVi Bl . amg,O C al.Reu t n o cui n Th oa fe t ert s9 i o 1 2 H ed i y s l a d C n lso s ettl fc v a ewa 0 e i n
麦粒灸联合针刺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
215
·中医中药·
麦粒灸联合针刺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0 例
临床观察
张小君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理疗科,重庆 400037)
摘要:目的 探索麦粒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于 2014 年 3 月至 2017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带状 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选出 80 例中老年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 受麦粒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程度等。结果 治疗 1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100.0%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7.5%,且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 6 个月的复发率对比差异不明显, P>0.05。结论 麦粒灸联合针刺促进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且远期效果好,不易复发,值 得推广。 关键词:麦粒灸;针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38.112 本文引用格式:张小君 . 麦粒灸联合针刺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0 例临床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38):215,218.
对 照 组:选 穴:选 择 后 溪 穴、三 间 穴、太 白 穴、太 冲 穴、局 部阿是穴以及发病侧神经节和上下节段对应的夹脊穴,根据 患 者 的 选 穴 选 择 合 适 体 位,局 部 消 毒 后 按 照 相 应 的 手 法 针 刺,除阿是穴外,其余穴位采用常规进针后留针 20min,阿是 穴则采用围刺手法,患者取健侧卧位,暴露局部病区,根据疼 痛程度以及部位沿着神经干走形以 2 寸左右距离等距离选 择阿是穴,常规消毒后一 25° 角向病灶方向平刺,持续捻转得 气后,留针 20min。隔日 1 次,连续 1 个月。观察组:在对照 组 的 针 刺 治 疗 基 础 上 给 予 麦 粒 灸 治 疗:取 适 量 的 艾 绒,制 成 0.3cm×0.4cm 的麦粒状圆锥型艾绒。针灸结束后即刻开始 麦 粒 灸 治 疗,选 择 发 病 侧 神 经 节 和 上 下 节 段 对 应 的 夹 脊 穴, 于穴位处涂抹少许清水标记后,放置艾柱,用檀香点燃,当艾 柱燃烧至 2/3 时,患者感到灼热感明显时,则用镊子夹去艾 绒,此为 1 壮,每穴 8 壮,结束后清洁皮肤,局部消毒,隔日 1 次,连续 1 个月。 1.3 疗效评估标准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杜艳;吴海标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2009(31)7
【摘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虬的并发症之一。
我们运用针灸治疗PHN 42例,并与常规药物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总页数】2页(P1042-1043)
【作者】杜艳;吴海标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针灸科,广西,南宁,530011;广西中医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5.05;R752.106
【相关文献】
1.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8例临床观察
2.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3.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4.不同灸量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5.阿是穴联合夹脊穴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4例,依据不同治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镇痛镇静、营养神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0.9%,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起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对照组为14.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价值显著,可以有效的调理患者体内经络的运行状态,稳定患者的病情,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减少该病症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4例,依据不同治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2例患者。对照组有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为43~7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5.9±6.1)岁;病程为5~15个月,平均病程为(8.1±4.6)年。观察组有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为44~7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7.8±6.7)岁;病程为3~17个月,平均病程为(10.4±4.9)年。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获得批准,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皆具知情同意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展开研究、比较。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价值较高,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7月江西省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其疗效。
结果4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3%。
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简便,疗效确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前景,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标签:针刺;热敏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最常见的并发症,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超过1月者,好发于体质虚弱者和老年人[1]。
该病以剧烈的烧灼样、电击样、撕裂样疼痛为临床特征,缠绵难愈,严重损害患者的情感、睡眠和生命质量[2]。
其治疗方法较多,但治愈率低。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PHN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7月江西省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皮肤性病学》[3]中PHN的诊断标准,受试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有心、肝、肾等系统严重疾病者及精神疾患者。
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45~75岁,病程1个月~3年。
1.2 治疗方法
患者侧卧位,取疼痛区相应脊椎神经节段的夹脊穴,配合皮损部位围刺。
穴位常规消毒后,夹脊穴直刺,皮损部位取朝疱疹皮损方向平刺,针距约1寸~2寸;酌情加取足三里、合谷、太冲穴、膈腧等穴,得气后留针30 min。
在针刺的基础上,施行回旋灸和雀啄灸探查出所有热敏腧穴后选择2个热敏反应最显著的穴位施以定点温和灸,灸至患者热敏灸感消失为度。
以上操作1次/d,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进行评分。
显效:临床疼痛消失,V AS为0分;有效:患者临床疼痛症状改善,疼痛改善分数>2分;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加重趋势,疼痛程度降低分数<2分。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42例患者中18例显效(42.85%),22例有效(52.38%),2例无效(4.76%),总有效率为95.23%。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后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当机体免疫力低下、失治误治、皮损面积过大时,带状疱疹愈后容易遗留PHN。
现代医学治疗在疗程和疗效方面优势并不显著,同时因病程较长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用药,而有些药物存在较大副作用,导致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而被迫停药[4]。
本病当属中医““蛇串疮”、“缠腰火丹”范畴。
中医理论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郁化火,脾虚蕴湿化热,肝火湿热相搏粘滞不去“不通则痛”;加之正气不足,气阴两虚“不荣则痛”。
在皮损疼痛区采取围刺可通利经气、调和气血;针刺夹脊穴助督脉之阳,通膀胱之气,調和局部气血,疏通局部经络。
夹脊穴附近分布着脊神经后支,其深层则分布交感神经干,针刺相应神经节段分布区域之夹脊穴有助于改善相应神经节段的感觉障碍,兴奋交感神经节,调节周围植物神经,改善脊神经根处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缓解PHN患者的疼痛感[5]。
热敏腧穴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对艾热高度敏化的疾病反应点[6]。
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7]。
热敏灸疗法主要是通过激发人体经气的感传,使得气至病所,从而提高其临床疗效的一种新型艾灸疗法[8],具有行气止痛,通经活络,扶正驱邪,调整阴阳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PHN安全简便,疗效确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前景,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志森,杨勇,李若瑜,等.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39(6):393-394
[2] 于生元,万有,万琪,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03):161-167.
[3]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
[4] 倪家镶,樊碧发,薛富善.临床疼痛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义献出版社,2003:375.
[5] 吴强,张议文,王健,等.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用穴思路探讨[J].吉林中医药,2017,37(2):191-194.
[6] 陈日新,康明非.一种新类型的疾病反应点—热敏点及其临床意义[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29-30.
[7] 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的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7(03):199-202.
[8] 陈日新,康明非,付勇,等.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