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人世界狐鬼神世界的和谐与冲突

合集下载

《聊斋》人狐恋的故事形态学研究

《聊斋》人狐恋的故事形态学研究

《聊斋》人狐恋的故事形态学研究《聊斋》人狐恋的故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著名的鬼怪故事之一,讲述了人与狐狸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也被多次改编成文学作品、戏剧和电影。

本文将从形态学的角度对《聊斋》人狐恋的故事进行研究,探讨其故事结构、情节发展和主题内涵。

故事结构分析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聊斋》人狐恋的故事具有典型的三幕式结构。

第一幕是故事的开端,主要是人狐两个主要角色的相遇和初次交往。

第二幕是故事的发展,主要是人狐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

第三幕是故事的结局,主要是人和狐的爱情注定不能终成眷属,最终以悲剧结局告终。

第一幕中,故事的开端是男主角与女主角相遇的场景,通常是男主角偶然间发现了女主角的真实身份,如狐狸精、狐狸仙等,故事开始从此展开。

在《聊斋》人狐恋的故事中,男主角许宁在山上遇到了一只白狐,这一幕揭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

第二幕中,故事的发展是人狐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

男主角与女主角之间产生了爱情,但又因为女主角的真实身份和人狐之间的差异引起了种种矛盾和冲突。

在《聊斋》人狐恋的故事中,女主角白素贞化身为人形,和男主角许宁相爱,但最终因为狐狸本性难改,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第三幕中,故事的结局是以悲剧告终。

人狐之间的爱情注定不能终成眷属,最终导致了悲剧性的结局。

在《聊斋》人狐恋的故事中,白素贞最终被迫回归狐狸身份,与许宁之间的爱情以悲剧收场。

情节发展分析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聊斋》人狐恋的故事呈现出一种跌宕起伏的发展轨迹。

故事中的情节发展不断上升和下降,产生出强烈的情感冲突和心理碰撞,最终达到悲剧性的高潮。

主题内涵分析从主题内涵的角度来看,《聊斋》人狐恋的故事涉及了多个深刻的主题,如爱情与命运、人性与狐性、真实与虚幻等。

这些主题贯穿于整个故事之中,使得故事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意义。

爱情与命运是《聊斋》人狐恋的故事中最主要的主题之一。

故事中展现了人狐之间跨越种族、性别、身份等障碍的爱情,同时也表现了命运的残酷和无情。

论《聊斋志异》中的“异境”

论《聊斋志异》中的“异境”

论《聊斋志异》中的“异境”《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小说集,共收录了四十多篇短篇小说,以神怪为主题,讲述了各种奇幻的故事。

其中不少小说刻画了神怪世界的异境,构建了一个鬼神妖怪的异世界,本文将从“人与鬼神相处”、“离奇古怪的场景”、“幻境与梦境”、“时空扭曲”四个方面来探讨《聊斋志异》中的“异境”。

人与鬼神相处:《牡丹亭》中的梦幻花境是经典的例子。

在梦中,执迷不悟的潘金莲被借绣像仙子的神力救出,来到一个美丽的花世界,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的真命意中人唐伯虎。

然而,这个禁地里却有一门禁忌,一旦违背就会不幸。

潘金莲在梦中不断追求唐伯虎,最终离开了这个异境,醒来后她却无法从梦境中醒来,只好自杀了。

从中可以看出,《聊斋志异》中的异境不仅美丽、神秘,也十分危险。

人越是贪心好色,越是容易迷失在异境中。

离奇古怪的场景:《镜花缘》中的“镜花水月”场景极为神秘。

在这个异境中,阴阳两界交汇,人可以看到自己和别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它的美德不在于美丽,而在于它的不可描述。

唐伯虎在幻境中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然而,当他醒来时,发现那个女子只是一个影子。

这个场景与现实并不相同,它的存在是为了提供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

《镜花缘》中的此类场景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超脱现实的感觉,它让人看到了另外一种不同的世界。

幻境与梦境:《聊斋志异》中很多场景是发生在梦境或幻境之中,界限十分模糊。

《莺莺传》中的“梦塔”场景中,莺莺进入塔中,不断地陶醉于梦中的美景中,她与唐伯虎相识,相恋,然而这并非现实的事情,当她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唐伯虎所爱上。

梦境中的场景更多地是一个人无意识的表达,它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因而它也更有可能引导人们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呼应人们内心的需求和欲望。

时空扭曲:《聊斋志异》中的异境虽然充满奇幻的感觉,但它毕竟还是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时间和空间中。

然而,在某些小说中,这个稳定的时间和空间似乎被扭曲了。

比如《画皮》中的情节便是如此。

《聊斋志异》探索人性与鬼怪的边界

《聊斋志异》探索人性与鬼怪的边界

《聊斋志异》探索人性与鬼怪的边界提起《聊斋志异》,多数人的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那些光怪陆离的鬼怪形象和奇幻迷离的故事情节。

然而,这部作品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在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背后,隐藏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与鬼怪边界的独特探索。

《聊斋志异》中的鬼怪并非单纯的恐怖存在,它们往往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性特征。

有的鬼怪善良、正直,有着比人类更高尚的品德;有的鬼怪狡猾、邪恶,尽显人性中的丑陋一面。

这种对鬼怪的人性化塑造,打破了我们对于鬼怪的固有认知,让我们重新思考人性与鬼怪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比如,在《聂小倩》这个故事中,聂小倩原本是被恶鬼驱使害人的女鬼,但在与书生宁采臣的接触中,被他的正直善良所打动,从而心生爱意,决定改邪归正。

小倩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即便是身处黑暗的鬼怪,也有着向往光明、追求真善美的内心。

这不禁让人反思,所谓的人性,是否只存在于人类之中?而那些被视为邪恶的鬼怪,是否就完全没有了善良的可能?再看《画皮》中的恶鬼,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披上美丽的人皮,欺骗并残害无辜之人。

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人性中的贪婪、狡诈和凶残。

它提醒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邪恶之心,或许比直观的鬼怪更加可怕。

因为我们往往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而忽视了内在的危险。

从这些故事中不难发现,《聊斋志异》通过鬼怪的形象,将人性的善恶美丑放大并呈现出来。

它让我们明白,人性的复杂并非简单地能用人类或鬼怪的身份来划分。

一个人的善恶,取决于其内心的选择和行为,而不是其外在的形态或身份。

同时,《聊斋志异》也探讨了人性在面对鬼怪时的种种表现。

在许多故事中,人类面对鬼怪时的恐惧、贪婪、勇敢、善良等情感和行为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有些人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或者荣华富贵,不惜与鬼怪勾结,出卖自己的灵魂,最终落得悲惨的下场。

这种贪婪和短视,让他们在面对诱惑时失去了人性的底线。

而另一些人,在面对鬼怪的威胁时,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准则和善良本心,勇敢地与之抗争。

聊斋志异玄幻与现实的交融

聊斋志异玄幻与现实的交融

聊斋志异玄幻与现实的交融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所写的一部以神鬼妖怪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瑰宝之一。

作品中的故事充满了玄幻的色彩,细腻地描绘了妖魔鬼怪与人类世界的交织。

然而,聊斋志异不仅仅是一本神魔小说集,它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思考,并通过玄幻的形式传递出深刻的现实意义。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情节多以人与妖魔之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为主线,展现了人性的善恶、欲望的冲突以及道德观念的较量。

可以说,这些故事虽然发生在玄幻的背景下,却通过妖魔与人的互动,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比如《牡丹亭》中的李靖与杜丽娘,他们的爱情故事揭示了人类欲望与道德的冲突,以及社会伦理规范对人性的束缚。

在这个故事中,蒲松龄通过玄幻的手法,将现实中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点巧妙地渗透进小说中,让人读来既有奇幻的刺激,又能领悟到深层次的现实意义。

聊斋志异的玄幻元素并非单纯的虚构,而是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超越和批判的象征。

它既是对传统社会秩序的反叛,也是对神话故事与现实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

在聊斋志异中,许多故事都以普通人与妖魔的交往为主题,通过表现妖魔的哀怨、痛苦和渴望,折射出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这种玄幻元素的运用,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更是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直抵读者的心灵深处,让人从中感受到现实社会的冷暖与荒诞。

同时,聊斋志异也让人们思考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边界。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难题,有时候甚至感到束手无策。

而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却给了我们一种奇妙的解脱方式,让我们在虚构的世界中找到对抗现实困境的勇气和力量。

这种行走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边界,让人们在普通的生活中感受到无限的可能性和希望。

总之,聊斋志异的玄幻与现实的交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

通过玄幻的形式,蒲松龄深刻地展现了人性的善恶、现实社会的问题以及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关系。

聊斋志异不仅仅是一部神魔小说集,更是一本揭示现实意义的文学巨著。

《聊斋志异》中狐鬼世界的内涵

《聊斋志异》中狐鬼世界的内涵

《聊斋志异》中狐鬼世界的内涵一、创作的抒情表意性。

(一)贴近社会人生:大部分篇章里,与狐鬼花妖发生交往的是文人,发生的事情与文人生活境遇相关或在其所关注的社会领域内,表现出既宽广又集中的视角。

(二)蒲笔下的狐鬼故事大多由他个人生活感受生发出来,凝聚着半生苦乐,表现着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憧憬,因此《聊》是言志抒情的。

二、科举失意的心态。

(一)这个特点以写科举失意、嘲讽考官的篇章最明显。

如《叶生》抒其科场失意之悲愤,同其词《大江东去·寄王如水》《水调歌头·饮李希梅斋中》一致。

(二)批判科举弊端,特别是考官的昏庸,如《司文郎》《贾奉雉》。

三、落寞生活中的梦幻:《聊》众多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多是蒲落寞生活中生发出的幻影。

(一)情节较单纯者,如《绿衣女》《连琐》《香玉》可认为是他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补偿,将自遣寂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事。

(二)一些故事中狐鬼花妖的出现不只让书生解除了寂寞,还使书生得到鼓励,事业上获得上进,为之编织出种种理想的梦,如《爱奴》《凤仙》。

四、现实伦理与精神超越:狐鬼花妖形象可不受伦理道德约束,蒲借这种自由写出众多冲破男女大防的女性,也写出为道德理性所禁忌的情爱,这除作为现实的补偿对照外,还蕴含对两X关系的企望和思索,突出精神和谐,如《白秋练》《娇娜》。

五、刺贪刺虐和道德理想。

(一)刺贪刺虐,如《席方平》《续黄粱》《公孙夏》《促织》等。

(二)讥刺丑陋现象、颂扬美好德行。

1.大约由于立意在于劝诫,这类篇章多直写现实人生,少用幻笔,且以现实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美刺原则;当讥刺失德现象的时候笔锋犀利;树立道德楷模的时候,如《张诚》《曾有于》却失之迂阔。

2.《珊瑚》《邵女》等精心塑造现实妇女的典型,但有落后的一面。

3.实际感受突破传统道德观念,对人生的某些问题有独特的思索,如《乔女》。

4.写社会交往的《田七郎》表现对“义”的思考、质疑,可称之为思想觉醒。

六、由于非做于一时,内容复杂,思想境界不一,崇高与庸俗并存。

浅谈《聊斋志异》中的和谐思想

浅谈《聊斋志异》中的和谐思想

浅谈《聊斋志异》中的和谐思想浅谈《聊斋志异》中的和谐思想作者:李辅子摘要《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全一书共有短篇小说520篇。

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像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作者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身中和协调,人与社会和谐共融的和谐思想,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勾勒出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画卷。

关键词聊斋志异和谐思想Abstract The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referred to as the "ghost", the name "ghost fox biography", is China's Qing Dynasty famous novelist Pu Songling wrote a short story in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The book has a total of 520 short stories. The theme is very wide, very rich in content, with high artistic achievements. Work successfully created many typical characters of art, vivid images, bizarre plot twists and turns, structure layout clever, concise, delicate description, is the peak of Chinese classical short stories. The romanticism creation technique, personified things, socialization will flower Fox and the nether world,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self and coordination, harmony and social harmony, the author places the longing for a better life, sketched a picture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picture.Keywords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harmoniousthought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与人世迥异而又趋同的狐、鬼、怪、神仙世界。

鬼怪与人类的和谐共处

鬼怪与人类的和谐共处

鬼怪与人类的和谐共处鬼怪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民间故事还是文学作品中,鬼怪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鬼怪作为超自然存在的代表,常常与人类产生冲突与矛盾。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鬼怪和人类也可以和谐共处。

本文将探讨鬼怪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某些时候是如何实现和谐共处的。

首先,鬼怪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传说中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鬼怪被描绘为拥有超自然力量和智慧的存在。

他们有时会以各种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帮助或者伤害人类。

这种关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恐惧、敬畏以及对未知的渴望。

然而,鬼怪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敌对和矛盾的。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鬼怪被描绘为具有感情和善良的存在,他们与人类相互依存、相互帮助。

例如,《聊斋志异》中的“管乐仙”和《封神演义》中的“夜叉”都是鬼怪形象的代表。

他们与人类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共同面对世上的困难和挑战。

这种关系展现了鬼怪与人类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无法证实鬼怪的存在,但是鬼怪的形象在许多文化中仍然存在。

诸如中国的鬼节、日本的鬼神信仰、西方的万圣节等习俗和民间故事,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人们对鬼怪的想象。

这些习俗和故事的延续,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和精神寄托,也反映了人们对未知力量和未知世界的探索。

鬼怪与人类的和谐共处还可以在电影、动漫、文学等艺术形式中找到。

以近年热播的韩剧《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为例,该剧以浪漫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鬼怪和人类之间的感情纠葛,讲述了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和谐共处。

这种通过艺术形式表达的和谐共处,使人们对于超自然存在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产生深思。

虽然我们很难定义鬼怪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但是无论是在传统文化、虚构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鬼怪与人类的和谐共处是可能存在的。

通过文学作品的描绘、传统习俗的延续以及艺术作品的创作,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理解鬼怪与人类之间的互补和相互依存。

《聊斋》中人狐相恋故事模式精神分析

《聊斋》中人狐相恋故事模式精神分析

《聊斋》中人狐相恋故事模式精神分析《聊斋》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民间故事集,其中的人狐相恋故事模式是其中一个经典的情节。

这种故事模式在揭示人性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类欲望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在《聊斋》中,人狐相恋的故事经常出现,这些故事中,人与狐的相恋往往是秘密的、不被社会所认同的。

精神分析学认为,这种关系暗示着人性中隐藏的欲望和冲动。

狐狸在东方文化中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被认为是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生物,与欲望和魅力有关。

而人类与动物的相恋则暗示着欲望的释放和冲动的追求。

这种关系可以被视为人类内心深处对禁忌欲望的探索和满足,同时也是人类对原始冲动的表达。

聊斋故事中的人狐相恋,往往涉及到一个普通人与一只具有人类形态的狐狸之间的爱情。

狐狸通常会使用妖术迷惑人类,进而与其产生感情。

这种关系显示了人性中对美的渴望和追求。

狐狸以其美丽的外貌和迷人的魅力吸引着人类,而人类则被狐狸的美丽所迷倒。

这种爱情关系经常被视为一种忠诚和真诚的爱情,并对人类世界的虚伪、利己主义产生了批判。

然而,在这种关系之中,一方往往被另一方的力量所迷惑。

狐狸往往是用妖术和迷幻的魅力来迷惑人类,使其失去理性判断能力。

而人类往往为了满足欲望而无视狐狸背后的真实本质。

这种关系暗示着人性对于欲望的追逐和为了欲望而舍弃理智的倾向。

聊斋故事中的人狐相恋,不仅仅是对欲望和冲动的探索,也是对人类道德观念的思考。

故事中的人类与狐狸之间的关系往往不被社会所认同,甚至被视为禁忌和邪恶。

这暗示了人类社会对于与传统道德观念相悖的爱情关系的排斥和压制。

这种关系引发了对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念的质疑,同时也反映了对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体系的挑战。

总的来说,《聊斋》中的人狐相恋故事模式反映了蒲松龄对人性欲望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这种故事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的欲望和冲动,同时也反映了对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念的挑战。

这些故事通过狐狸与人类之间禁忌爱情的展开,探索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道德规范的质疑。

以鬼神狐怪传人情世态———浅析《聊斋志异》的主要思想内涵

以鬼神狐怪传人情世态———浅析《聊斋志异》的主要思想内涵

以鬼神狐怪传人情世态———浅析《聊斋志异》的主要思想内涵作者:袁加鹏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5期摘要:《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小说中描写了大量奇趣而深刻的故事,尤其刻画了众多深入人心的神怪妖精形象。

虽然表面写妖怪,但其实旨在表现当世,所以谓之以鬼神狐怪来传人情世态。

本文就从一些经典故事来谈谈它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内涵(积极方面),总的来说就是反对封建毒瘤和歌颂人的精神。

关键词:《聊斋志异》思想内涵反封建精神《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蒲松龄描写的一部奇异故事的文言小说,其中刻画了一大批形象生动的神怪妖精。

而作者不写出真实的人物,甚至很多笔墨都不放在“人”的身上,一则是这些故事多为虚构想象,再者这样不写人而以非人的形象来传达思想情感,有时还以鬼怪反衬人,则更显得意味十足,引人深思,达到“言他物”以传情之意。

这部作品因其独特的魅力,历来受到众多学者和读者的好评。

清代学者冯镇峦评点《聊斋》,称其“当代小说家言,定以此书第一”。

当代学者郭沫若在蒲松龄故居题写了一副对联,其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不仅因为作品以狐怪写了众多奇异有趣之事,更是因为其背后所体现出的深刻思想内涵。

小说反映了当时很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既有对封建统治阶级和制度的揭露与批判,也有对反对封建礼教的斗争精神的歌颂,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一、反映社会黑暗,抨击封建罪恶《聊斋志异》虽是一部鬼怪小说,但其志却不在借鬼神以自娱,也非宣扬鬼神观念,这与以“实录”来“发明神之道不诬”的《搜神记》不同。

不论是如何离奇的鬼怪之事,所反映的也都是人世常态,不过是换个角度叙写,则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作者本就和地方官府有所接触,也关注政治民情,再加之他人的见闻,其对于统治阶级的腐朽黑暗则更是深有体会。

因此,作品才会是“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让人触目惊心。

聊斋志异鬼怪与人间百态

聊斋志异鬼怪与人间百态

聊斋志异鬼怪与人间百态聊斋志异:鬼怪与人间百态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以鬼怪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通过描述超自然现象和人与鬼之间的交互关系,展示出人间百态的丰富多样。

本文将从鬼怪、人性和情感三个方面来探讨聊斋志异所展现的人间百态。

一、鬼怪:超越世俗束缚的存在聊斋志异中的鬼怪形象多种多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特点。

这些鬼怪既是虚构的存在,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类内心的欲望、恐惧和渴望。

通过这些形象,蒲松龄将超越世俗束缚的存在展示给读者。

在《青楼梦》中,蒲松龄描述了一位鬼女子与主人公的爱恋故事。

这位鬼女子的美丽和迷人充满了诱惑力,使男主人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她超越了人类的束缚,展示了鬼怪独有的魅力和神秘感。

二、人性:善恶两难的选择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通过描绘人性的善恶之间的挣扎和选择,展现了人间百态的复杂性。

在《牡丹亭》中,主人公崔莺莺经历了一个虚拟的梦境,她在梦中与一位鬼女子相爱。

当她醒来后,她面临着选择,是继续她与鬼女子的感情,还是回到现实与现实中的丈夫共度余生。

这个选择既涉及到她的个人幸福,也涉及到她作为一个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责任。

这个抉择所展示的是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对个体的束缚。

三、情感:爱恨交织的人间故事聊斋志异以其复杂而丰富的情感描写而闻名,这些情感故事展现了人间百态中的爱恨交织、悲欢离合。

在《聂小倩》中,聂小倩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是聊斋志异中最为著名的故事之一。

聂小倩是一位狐妖,而许仙是一个普通的书生。

他们之间的爱情被社会所不容,他们面临着爱情和责任之间的残酷选择。

这个故事通过描写他们彼此的爱恨情仇,展示了情感的复杂性和人类对爱情的追求与抉择。

总结:聊斋志异通过描绘鬼怪、人性和情感,展现了人间百态的多样性。

通过鬼怪的形象,我们看到了超越世俗的存在;通过人性的挣扎和选择,我们看到了人间善恶的复杂;通过情感的交织故事,我们看到了人间爱恨的辗转。

聊斋志异在描述鬼怪与人间百态的同时,也向读者传递出一种启示,那就是在鬼怪与人间的边缘,人性与情感的纠结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复杂性和世界的多样性。

《聊斋志异》中狐鬼世界的构建

《聊斋志异》中狐鬼世界的构建

《聊斋志异》中狐鬼世界的构建作者:庄平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8期《聊斋志异》总共近五百篇,体式、题材、作法和风格多种多样,思想和艺术境界是不平衡的。

大部分篇章叙写的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有的是人入幻境幻域,有的是异类化入人间,也有人、物互变的内容,具有超现实的虚幻性、奇异性,特别是作者精心塑造的花妖狐媚世界更是摇曳生姿、引人入胜。

《聊斋志异》里的神仙狐鬼精魅故事,连同其中的神仙、狐、鬼、花妖,都是出自他个人的心灵的创造,个中便有所寄托、寓意。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狐梦》篇,他自述其友人毕怡庵读了先期作成的《青凤》,羡慕篇中书生耿去病与孤女青凤相爱的艳福,心向往之,于是也发生了梦遇狐女的一段姻缘。

有趣的是狐女临诀别时,向毕怡庵提出一个要求:“聊斋与君文字交,请烦作小传,未必千载下无爱忆如君者!”作者最后还现身自云:“有狐若此,则聊斋之笔墨有光荣矣。

”这篇带有谐谑情趣的故事,绝不意味着毕怡庵真的做了那样的梦,而是作者为那位天真的友人编织了那样的梦,借以调侃、逗趣而已。

他可以假孤女故事以游戏,自然也要寄托严正的题旨。

《聊斋志异》结构故事的一种模式是人入异域幻境,其中有入天界,入冥间,入仙境,入梦,入奇邦异国。

在宗教文化及受其影响的志怪传奇中,天界、冥间、仙境是人生的理想归宿和善恶的裁判所,具有神秘的权威性,令人敬服、恐惧、企羡;梦是人与神灵交往的通道,预示着吉凶祸福。

在《聊斋志异》里,这一切都被形式化,多数情况是用作故事的框架,任意装入现实社会的或作家个人心迹的映象。

仙人岛上并没有成仙得道的仙人,在那里上演的是一幕轻薄文士被一位慧心利舌的少女嘲谑的喜剧。

(《仙人岛》)在《罗刹海市》里作为前后对照的两个海外国度,大罗刹国不重文章,以貌取人,而且妍媸颠倒,必须“花面逢迎”;海市国里推重文士,能文的游人便获荣华富贵。

这都不过是在怀才不遇、处世艰难的境遇中的作者心造的幻影《聊斋志异》故事结构的另一模式是狐、鬼、花妖、精怪幻化进入人世间。

_聊斋志异_中人世界_狐鬼神世界的和谐与冲突_何亮

_聊斋志异_中人世界_狐鬼神世界的和谐与冲突_何亮

第26卷第1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6,No.12010年1月Journal of Gansu Lianhe Universit y(Social Sciences)Jan.2010=收稿日期>2009206220=作者简介>何亮(1980-),女,湖南益阳人,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小说研究。

5聊斋志异6中人世界、狐鬼神世界的和谐与冲突何 亮(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摘要>蒲松龄在5聊斋志异6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与人世迥异而又趋同的狐、鬼、怪、神仙世界。

他通过对狐、鬼、怪、神仙世界与人类世界和谐与冲突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向往的理想世界的范型,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愤恨、不平,也体现了他为弱小者利益呼喊的心声。

=关键词>聊斋志异;人世界;狐鬼神世界;和谐;冲突=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07X(2010)0420047204Discussion on the Har mony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 Human Worldand Foxes,Ghosts &Immortals Wor ld in Str ange Tales f rom a Lonely StudioH E Liang(School of Litera ture ,S outh China Nor ma l Univer 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Abstr act:Pu Song 2ling has given us a very differ ent but convergent dead fox,ghost,immortal world f rom human world.Through describing the har mony and conf lict between the foxes,ghosts and immortals world and human world,he por 2t rayed the hands of his own yearning for the par adigm of t he idea l world,expr essed his resentment and injustice of the real world,,and also reflected his voice for the inter est s of the small and t he weak people.Key words:Str a ng e T ales f r om a Lonely Studio;human wor ld;fox,ghost and immor tals .world;har mony;conflict金圣叹曾说:/天下莫易于认鬼,而莫难于说虎。

《聊斋志异》读后感3000字 因果循环往复善恶必报

《聊斋志异》读后感3000字  因果循环往复善恶必报

《聊斋志异》读后感3000字因果循环往复善恶必报《聊斋志异》读后感《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所创作的一部集合了许多神怪传说和奇闻异事的小说集。

读完这部小说,笔者深感其中描写的因果循环、善恶必报的主题给人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本文将就《聊斋志异》这一主题进行论述和分析。

首先,无论是作者蒲松龄还是逐篇后的故事情节,都强烈地呈现了一个因果循环的世界观。

这种因果关系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鬼神之间的种种互动中,揭示出一种人人都难以逃脱宿命的命运安排。

例如在《画壁》这一篇故事中,女主角莺莺因为痴情而被轻易地陷入了鬼神世界,最终未能生还。

这个故事表达了一种因为欲望而踏入险境的情感诉求。

而在《牡丹亭》这一篇中,宝玉和花袭人的爱情因为相互信任的缺失而导致了一连串的悲剧离奇。

这两个故事都道出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其次,《聊斋志异》中的因果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善恶力量的必然反映。

善良的人会得到善果,恶人终将受到恶果的惩罚。

这样的道德准则可以从许多故事中找到例证。

例如在《药罗巫》这一篇中,一个富家子弟因为毒害村民而得到了恶报,最后变成了一只可怕的妖怪。

而在《刘阿牛》这一篇中,阿牛因为善良而遭受其他人的欺凌和不公,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幸福和报应。

这些故事都在告诫人们坚守善良,追求真正的幸福。

此外,《聊斋志异》中的因果循环也反映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命运的转折。

在这些故事中,有一些是因为爱情而展开的,有一些是因为家族之间的纷争而发生的。

但不管是哪种情感结构,都像一个无形的力量一样将人们牢牢地束缚在命运的纠缠之中。

例如在《黄粱梦》这一篇故事中,女主角红娘为了和丈夫团聚而不惜一切。

但最终却发现自己竟然只是一个梦中人,无法和世界真正接触。

这个故事表达了一个人面临命运逆境时的无奈和无力。

而在《李娃传》这一篇故事中,家族的仇恨让李娃与自己的兄弟阴阳相隔,最终带来了悲剧的结局。

这些故事都在深沉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阻隔和命运的必然。

聊斋志异幻想与现实的交错

聊斋志异幻想与现实的交错

聊斋志异幻想与现实的交错聊斋志异:幻想与现实的交错搜罗民间传说、神怪传奇等灵异故事的《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书以聊斋为背景,讲述了一系列幻想与现实的交错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幻想与现实的边界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的冲击和变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聊斋志异》中幻想元素与现实生活的交织关系,以及其中展现出的人性禀赋与社会现实压力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一、幻想与现实的碰撞《聊斋志异》以幻想元素入侵现实生活为故事主线,展示了现实中人们难以解释的神秘事件和超自然现象。

故事中的妖怪、鬼怪、仙人等各种灵异存在,与现实人物发生了充满诡异色彩的互动。

比如,其中的《聂小倩》故事,描写了男主角官员聂赞与倩女之间的爱情纠葛,他们跨越现实与幻想的界限,才有了这段凄美的爱情。

这种幻想与现实的碰撞,使得小说更具吸引力,也更加贴近读者生活的心理体验。

二、幻想给现实以启示《聊斋志异》中的幻想元素并非完全脱离现实,而是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积累的文化内涵和社会现实的压抑。

通过幻想,小说展现了人性的善恶、拜金主义以及朝堂、官场的黑暗面。

比如,《稻草人》中的郑虎皮,以其骄横跋扈、贪婪无度的性格,揭示了一个朝廷官员的丑恶嘴脸。

而作家通过赋予郑虎皮妖魔化的形象,使读者更加容易接受这种现实的残酷。

同时,幻想元素也给现实以启示,引发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道德观念的思考,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压力和对现实的不满。

三、人性禀赋与社会现实压力的矛盾与冲突《聊斋志异》中展现了人性禀赋与社会现实压力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故事中的人物常常因为自身的欲望与职责、道德之间的矛盾而陷入困境。

比如,《珍珠楼》中的主人公贾元春,因为对权势的渴望而与妖精合谋,最终导致家破人亡。

这些故事通过将人物的内心冲突与外在环境紧密结合,展示了现实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和损害,强调了人性对现实的抗争与追求。

四、幻想与现实的意义与价值《聊斋志异》中幻想与现实的交错,使作品既具有离奇、奇幻的色彩,又呈现了现实生活中隐藏的真实社会现象。

名著聊斋志异鬼与现实的交织

名著聊斋志异鬼与现实的交织

名著聊斋志异鬼与现实的交织名著《聊斋志异》:鬼与现实的交织名著《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以描写鬼魅之事为主题。

这些故事虽然以鬼怪为题材,但其中所揭示的恩怨情仇、社会现实等问题却有着深刻而生动的揭示。

在这部作品中,虽然鬼神的身份给人们带来了恐惧和诅咒,却也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不少矛盾和问题。

首先,在《聊斋志异》中,许多鬼神故事所揭示的是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不公。

在那个封建社会中,民众生活贫困,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受尽欺凌和压迫。

而在小说中,一些被迫扮演鬼神角色的人物,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这种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

例如,《聊斋志异》中的《五马图》中,鬼妻李寡妇之所以变成鬼魅,正是因为她被迫与丈夫的僧护法结婚。

而这种婚姻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种痛苦和束缚,不仅丧失了作为人的自由身份,还必须承受源源不断的诅咒和痛苦。

这些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经历,暗示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其次,在《聊斋志异》中,许多鬼神故事所揭示的是道德与现实的冲突。

在那个充满封建礼教约束的社会中,道德规范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生存和社会地位而被迫背离道德准则。

这种道德与现实的冲突成为了鬼神故事的重要主题之一。

例如,《聊斋志异》中的《聪明事》中,男主角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成功,不顾道德伦理,信奉邪术,并成功达到目的。

这个故事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生存和利益所做出的道德妥协,让读者反思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们处理道德与现实之间关系的艰难。

这种道德与现实的冲突反映了《聊斋志异》中鬼神故事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此外,在《聊斋志异》中,许多鬼神故事还揭示了人们内心的欲望和追求。

人们常常因为追求财富、地位和权力而背离正常的道德与行为准则。

而鬼神动辄以悬殊的能力和知识对人们进行诱惑和引导。

例如,《聊斋志异》中的《草头神》中,冯大尉因为追求权力和地位,与鬼神达成交易,结果导致自己和家人遭受了不幸的命运。

论《聊斋志异》人化异类问题

论《聊斋志异》人化异类问题

论《聊斋志异》人化异类问题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撰写的一部小说集,共计491篇,以鬼怪神仙的故事为主题,描写了人与异类之间的爱恨情仇。

在这些故事中,人化异类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离奇奇妙的情节和场景。

本文将论述《聊斋志异》中人化异类的问题。

《聊斋志异》中出现的许多故事都描写了人化异类的情节,包括男女主人公与鬼怪神仙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转化情节。

例如《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就讲述了一个妖艳迷人的女鬼聂小倩与人类男子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聂小倩化身为一个美丽的女子,与许仙展开了一段凄美的爱情。

又如《聊斋志异》中的《狸猫换夫》则讲述了一只狸猫化身为女子,以欺骗人类男子为乐,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离奇事件。

这些故事中出现的人化异类情节,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于人与异类之间关系的探讨和想象。

《聊斋志异》中的人化异类情节也表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

在这些故事中,人化异类成为了一个对人性的审视和思考的媒介。

通过对于人化异类情节的描写,作者探讨了人类的欲望和情感,以及人类与异类之间的关系。

这些故事中出现的人化异类情节,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离奇和想象的世界,让人们对于人类与异类之间的关系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聊斋志异》中人世界、狐鬼神世界的和谐与冲突

《聊斋志异》中人世界、狐鬼神世界的和谐与冲突

金圣叹曾说: / 天下莫易于认鬼, 而莫难于说 虎。无他, 鬼无伦次, 虎有性情也。说鬼到说不来 处, 可意为补接; 若说虎到说不来时, 真是大段著 力不得0。(5第五才子书6 第二十二回评语) 冯镇 栾则针锋相对地反驳: / 予谓不然。说鬼亦要有伦 次, 说鬼亦要有性情。谚语有之: 说谎亦 须说得 圆, 此即性情伦次之谓也。试观5聊斋6说鬼狐, 即 以人事之伦次, 百物之性情说之, 说得极圆, 不出 情理之外; 说来极巧, 恰在人意愿中。0蒲松龄寓幻 想于现实, 用一枝生花妙笔, 将迥异于人世界的 狐、鬼、怪、神仙世界与人世界浑然融为一体, / 虚 中有实, 实处生虚0, 虚需实实, 摇曳生姿。慧黠多 情的狐, 有异于常人的神秘力量和法术外, 但比人 世间的女子更具有女性的柔美; 与人为善的神仙, 外形让人不敢恭维, 狰狞的面目令人不寒而栗, 但 性情温和, 比人`世间的男子更有正气; 知恩图报 的鬼, 昼伏夜出, 害怕白天, 与常人不同, 但他们也 有自己生活的世界, 也有人在现实世界同样的烦 恼、困惑. . . . . . . 人世界与狐、鬼、怪、神仙世界并
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他们可以通过联系的纽带 相互交流沟通。蒲松龄通过对人世界与异人世界 和谐、冲突的阐释, 寄托了他向往理想世界的范 型, 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愤恨、不平, 也寄托了 他为和自己一样在八股考试中汲汲于功名士子呼 喊的心声。
一、人世界与狐鬼神世界的冲突
人世界之外是否存在着另一个与人世不同的 世界? 人的生、老、病、死为何因? 人死后归向何 处? , , 远古时候, 人们就对自己的生存之谜进 行了幻想和探索。屈原在5天问6 中, 采用问难的 方式, 一连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 上天下地, 古 往今来, 天道人事, 包罗万象。/ 曰: 遂古之初, 谁 传道之?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 谁能及 之? 冯翼惟象, 何以识之? 蒲松龄受中华民族浪 漫、奇幻文化的影响, 继承庄骚、楚辞寓现实于幻 想的创作传统, 驰想天外, 构建了一个迥异于人世 界的狐、鬼、怪、神仙世界, 并通过描述这两个世界

《聊斋志异》虚实相生的艺术世界

《聊斋志异》虚实相生的艺术世界

秘莫测 的世界带 给人 以强 烈的视 觉冲击和情感冲击 ,它 的想象 丰 富奇特 ,故事离奇 曲折 ,于真假 变幻之 间传递着一种独特 的阴柔 之美 、悲剧之美 、神秘之美 ,这 种独特的艺术魅 力具体体现在 :
第 一 、 人 物 内外 美 的 和谐 统
动读者 的,作者所描 绘的狐鬼花 妖精怪 ,往往 “ 多具人情 ,和易 可 亲 ”使 人 不 觉 其 为 异类 的原 因,就在于这些 异类 身上具有人 类 的人性美 中 “ 、善 、美” 的 真 光辉 ,他们 身上体现 出来 的是人
第 二 、 情节 的 离奇 、 幻 美
构的世界中 ,作者 以其无拘无 束
的 幻 想 ,上 天 入 地 , 突破 时 间 和
空间的限制 ,为我们构筑 了一 个 人 物 的世 界 演 绎 得那
界 中才能做到完美结合 。从外 在 美来看 ,他们或她们不仅各 有千 秋 ,而且不时还 流露 出异类 的一 些特征 。相 貌俊美 ,举 止优 雅 ,
缘 ,鸡 鸣 时 离 开 ,数 步 外 一 回
头 ,则 “ 舍 已 失 ,但 见 松 楸 浓 村
者所追求 的人 生理想得 以实现的

种 渠 道 和手 段 。 作 为 一 个 穷 教
黑 ,蓬 颗蔽 冢而 己 ” ,故 事结 束 了,幻 境就消失 了。其它如 《 翩
书 先 生 , 蒲 松 龄 一 生 抑 郁 不 得 志 ,对 那 个 黑 暗 的 社 会 制 度 深 恶
类 文 明进 程 中积 淀 下来 的 可 贵 的
从题材 上讲 就是一 个 “ ”字 , 异
即作者蒲松龄所选取 的素材都 是 现实中不存在的 ,或现实 中可能 存 在 ,但常人难 以理解 ,不 能解 释的怪 涎 、异常之事 。而其 中除 去那些根据现实生活 中发生 的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1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 .26,No .12010年1月Jo urnal o f G ansu L ianhe U niv ersity (So cial Science s )Jan .2010【收稿日期】2009-06-20【作者简介】何亮(1980-),女,湖南益阳人,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小说研究。

《聊斋志异》中人世界、狐鬼神世界的和谐与冲突何 亮(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摘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与人世迥异而又趋同的狐、鬼、怪、神仙世界。

他通过对狐、鬼、怪、神仙世界与人类世界和谐与冲突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向往的理想世界的范型,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愤恨、不平,也体现了他为弱小者利益呼喊的心声。

【关键词】聊斋志异;人世界;狐鬼神世界;和谐;冲突【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07X (2010)04-0047-04Discussion on the Harmony and C onflict between the Human Worldand Foxes ,Ghosts &Immortals World in Strange Tales f rom a Lonely StudioH E Liang(Schoo l o f Literature ,So uth China N or mal U niver sity ,Guangz hou 510006,China )A bstract :Pu Song -ling has given us a ve ry differ ent but converg ent dead fox ,g ho st ,immo r tal wo rld f rom human wo rld .T hro ug h describing the ha rmony and co nf lict between the fo xes ,g hosts and immo rtals wo rld and human wo rld ,he po r -trayed the hands of his ow n y earning for the par adig m of the idea l w o rld ,ex pressed his resentment a nd injustice of the real wo rld ,,and also reflected his voice for the inte rests o f the small and the w eak people .Key words :Str ange T ales f rom a Lonely Studio ;human w o rld ;fo x ,gho st and immo rtals 'wo rld ;ha rmony ;conflic t 金圣叹曾说:“天下莫易于认鬼,而莫难于说虎。

无他,鬼无伦次,虎有性情也。

说鬼到说不来处,可意为补接;若说虎到说不来时,真是大段著力不得”。

(《第五才子书》第二十二回评语)冯镇栾则针锋相对地反驳:“予谓不然。

说鬼亦要有伦次,说鬼亦要有性情。

谚语有之:说谎亦须说得圆,此即性情伦次之谓也。

试观《聊斋》说鬼狐,即以人事之伦次,百物之性情说之,说得极圆,不出情理之外;说来极巧,恰在人意愿中。

”蒲松龄寓幻想于现实,用一枝生花妙笔,将迥异于人世界的狐、鬼、怪、神仙世界与人世界浑然融为一体,“虚中有实,实处生虚”,虚需实实,摇曳生姿。

慧黠多情的狐,有异于常人的神秘力量和法术外,但比人世间的女子更具有女性的柔美;与人为善的神仙,外形让人不敢恭维,狰狞的面目令人不寒而栗,但性情温和,比人 世间的男子更有正气;知恩图报的鬼,昼伏夜出,害怕白天,与常人不同,但他们也有自己生活的世界,也有人在现实世界同样的烦恼、困惑.......人世界与狐、鬼、怪、神仙世界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可以通过联系的纽带相互交流沟通。

蒲松龄通过对人世界与异人世界和谐、冲突的阐释,寄托了他向往理想世界的范型,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愤恨、不平,也寄托了他为和自己一样在八股考试中汲汲于功名士子呼喊的心声。

一、人世界与狐鬼神世界的冲突人世界之外是否存在着另一个与人世不同的世界?人的生、老、病、死为何因?人死后归向何处?……远古时候,人们就对自己的生存之谜进行了幻想和探索。

屈原在《天问》中,采用问难的方式,一连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上天下地,古往今来,天道人事,包罗万象。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及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蒲松龄受中华民族浪漫、奇幻文化的影响,继承庄骚、楚辞寓现实于幻想的创作传统,驰想天外,构建了一个迥异于人世界的狐、鬼、怪、神仙世界,并通过描述这两个世界—47—的冲突来体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人生、社会理想。

(一)人与狐的冲突在《聊斋志异》中,“狐”在蒲松龄的笔下,惹是生非,兴妖作怪的只是极少数,且这类作品,一般的说,题旨不在于写狐的可怖可憎,而在表达人们战胜邪恶、驱除祸害的胆略。

《捉狐》中的孙翁,遇狐虽“着足足痿,足股股软”,他并没有惧怕,而是“骤起,按而捉之,握其颈。

”狐虽狡猾,在人智勇前也只得杳然而逃。

在写人与狐冲突的故事中,比较典型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贾儿》。

贾儿之母数祟于狐,而其父又在外,聪慧、勇敢的贾儿于狐来之际,“隐刀于怀,以瓢覆灯,伺母呓语,急启灯,杜门声喊,久之无异,乃离门扬言,诈作欲搜状。

剡有一物,如猩,突奔门隙,急击之。

仅断其尾,约二寸许,湿血犹滴。

”与狐的争斗,贾儿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最精彩的高潮部分是贾儿伪装为狐狸,瞒着家人,用将毒药置于酒中的策略智斗狐精,“两狐毙于亭上,一狐死于草中,喙津津尚有血出,酒瓶犹在,持而摇之,未尽也。

”这时的父亲才知是儿子所为。

贾儿还告知父亲,“此物最灵,一泄,则彼知之。

”贾儿镇定、有胆略,取得胜利、踌躇意满的形象跃然纸上。

《狐入瓶》、《焦螟》、《董生》等都是写人与狐冲突的故事,无不妙趣盎然,将人的智慧、力量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人与鬼的冲突我们往往谈鬼色变,令人憎恶的面目,丑陋的外形倒是其次,最令人战栗的还是鬼可致人死于非命。

《聊斋志异》中的不少篇章就写了鬼祟人的故事。

《咬鬼》中的某翁,夏日昼寝时见一女鬼,“颜色黄肿,眉目蹙蹙然,神情可畏”,某翁面不改色心不跳,而是“伪睡以观其变”,毫不惊惧。

女鬼近翁时,“翁窘急中,思得计;待嗅至颐颊,当即因而啮之。

”急中生智,采用了用牙咬这一招。

办法虽然拙劣,但却很有效果,女子负痛,飘忽遁去。

鬼原来也只不过是纸老虎,稍微抵抗就可以将之驱除。

最凶残,对人类威胁最大的鬼是《画皮》中的女鬼。

王生早行时,遇一女郎,“乃二八殊丽”,贪色的王生不问由来便将其安置于家中,就是妻子、道士屡劝也无法消除他对女鬼美丽外表的迷恋。

在一次偶然当中,这位二八姝丽原形毕露,“面翠色,齿蟾骣于锯,铺人皮于塌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上,遂化为女子。

”批上人皮的狞鬼,摇身一变为美女,掩盖丑陋的外表和心灵,迷惑世间人。

细思之,人世间何乏披着善良外衣,心狠手辣的人?郭沫若同志生前曾经为蒲松龄的故居题过一副对联:“写鬼写人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用讽刺的笔墨,将天下贪心、好色、衣冠楚楚的坏人嘲笑殆尽。

鬼虽恶,但敌不过道士的法术;鬼再善于幻化,也掩盖不住恶、吃人的本质;鬼再厉害,也敌不过正气。

王生因妻的忠诚而复活,道士将恶鬼捉入了瓶中,再也不能危害人间了。

人与鬼的战斗中又一次体现了人力量的强大。

(三)人与怪的冲突《山魈》中的怪,“面似老鸦皮色;目光闪闪,绕室四顾;张巨口如盆,齿疏疏长三寸许;舌动喉鸣,刺喇之声,响彻四壁。

“蒲松龄逞神思而施以人化”(〈鲁迅全集〉第七卷第二百四十二页),将人世间所无的山怪,描绘的栩栩如生,让人觉得比真实的更真实。

山怪的步步进逼,公“于是“抽枕下刀而斫之,中腹,作石缶声。

”公的反抗出乎鬼的意料,伸巨手攫公,“公少缩”,情急之中也能应付自如,不失镇定。

鬼只能“攫得衾,摔之,忿忿而去。

”害人不成,又不甘心离开,只好通过弄碎被子泄愤而去。

《海公子》中的张生在被蛇怪缠身的危急情况下,“忽忆腰中佩荷囊内有毒狐药,因以二指夹出,破裹堆掌中,又侧领自顾其掌,令血滴药上,顷刻盈把。

蛇果就掌吸饮,饮未及尽即毙”;《张老相公》中的张老相公嫁女抵金山渡江时,因家人烧食膳腥引来鼋怪,“吞舟坏人”,张老相公在僧的影响下,“招铁工,起炉山,冶赤铁重百余斤,审知其所常伏处,使二三健男子,以大钳举投之......则鼋死,已浮身水上矣。

”既为家人报了仇,也替百姓除了害。

魏晋南北朝以来,神仙道教思想在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

无论是在生前还是在死后,成为神仙许多人的愿望,是人生的最高期盼。

神仙世界和谐、安宁,那里没有纷争,战乱,也没有人世间的烦恼、痛苦,神仙们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是一个迥异于人世的极乐世界。

所以在《聊斋志异》当中,很少出现人与神仙冲突的故事,体现了蒲松龄思想观念中浓厚的道教思想。

蒲松龄在对人与鬼、狐、怪、神仙冲突的描述中,虽用幻化笔墨,但故事中所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形象忘其为鬼、狐、怪,觉得他们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人的情感、生活,不是异类,也是有血有肉有灵性的人。

冯镇栾在《读聊斋杂说》中说:“试观聊斋观鬼狐,即以人事之伦次,历物之性—48—情说之。

说得极圆,不出情理之外,说来极巧,恰在人意愿中。

”蒲松龄运用中国文学传统的文学创作方法,将绘画“模形写神”的技巧融入其中,“写到神情飘没处,更天真象有真魂。

”《聊斋志异》当中,描写人与怪冲突的篇目极少,主要写人与狐、鬼的冲突,特别是在《席方平》当中,将人与鬼世界的冲突渲染到极致。

这篇思想深刻,艺术完整。

她通过席方平为申父冤到冥府和城郡司、冥王作斗争的故事,托之鬼神,实指现实,揭露了封建官吏与豪绅地主狼狈为奸,纳贿枉法,封建官府上下勾结,官官相护,残暴地压迫人民的腐朽本质,赞扬了席方平孝义、意志坚定。

万劫不移的顽强反抗精神,以虚构的一场阴间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唤起人们对现实反抗的意识。

主题思想深刻,矛盾尖锐集中,人物性格突出。

蒲松龄生于明朝崇祯十三年(1640)四月十六日,当时文网严密,“文字狱”对士人打击迫害的阴云笼罩,使得蒲松龄不得不用曲笔,借狐、鬼、怪来倾吐自己的心声。

他在《聊斋志异》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人与狐、怪的冲突,世界上是人世间冲突的幻化而已。

二、人世界与狐鬼神世界的和谐蒲松龄仕途坎坷,在八股考试中也是连连败北,贤惠的妻子,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乖巧的儿子,加上自己出世坐馆时得到友人的关照,文学创作上也受到大文豪施闰章等人的赏识,所以身上有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的他,在政治黑暗,仕途失意的情况下,并没有让他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和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