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记忆五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及特点(高中生物)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归纳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归纳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归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食物需求的加剧,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育种作为现代农业的核心环节,对于提高农作物和养殖动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因此,在高三生物学的学习中,掌握育种知识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

一、育种的基本原则育种是利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对植物和动物进行有目的的繁殖和选择,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在进行育种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选择优良个体:通过对某一性状有利的个体进行选择繁殖,逐步提高育种群体的整体表现。

2.基因的重新组合:通过杂交和配对,使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的组合产生新的组合,以产生更好的后代。

3.选择的动态平衡:及时调整选择原则和策略,保持选择和繁殖间的平衡,避免过分选择导致遗传性状的减少。

二、植物育种1.常用的育种方法在植物育种中,主要采用的育种方法有:(1)改良种子:通过选择种子较大、较纯的个体进行繁殖,选择性状优良的种子出售或种植。

(2)杂交育种:通过对不同种类或亲本杂交,引入新的基因型,提高植物的产量和抗性。

(3)核心家系育种:选择一个繁殖群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繁殖,逐渐提高该家系的品质和产量。

(4)近缘杂交:将不同种类或亲本中的较近缘的个体杂交,产生亲缘关系较近的后代,以获得优良特性。

2.常见的植物育种目标植物育种的目标多样,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可以制定不同的育种目标,一些常见的目标有:(1)提高产量:通过选择高产的个体进行繁殖,引入高产基因,提高作物的产量。

(2)提高抗性:通过选择抗病虫害的个体进行繁殖,培育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

(3)改善品质:通过选择质量较好的个体进行繁殖,提高作物的口感、色泽等品质特性。

(4)优化生长周期:通过选择生长周期较短的个体进行繁殖,缩短作物的生长期限,增加产量。

三、动物育种1.常用的育种方法在动物育种中,常用的育种方法包括:(1)单纯选择:根据某一性状的优劣,选择个体进行繁殖,逐渐提高该性状在整个种群中的表现。

高中生物常见的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

高中生物常见的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

高中生物常见的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1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2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3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4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5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基因操作(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3)优点:目的性强,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育种周期短。

2019高中生物学科常用的五大记忆方法精品教育.doc

2019高中生物学科常用的五大记忆方法精品教育.doc

高中生物学科常用的五大记忆方法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将强知识点的记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更何况生物学科的特点:知识点琐碎繁多!所以我们必须要巧记,为此,我们的编辑特别整理了生物学学习中最常用的几种。

(1)简化记忆法分析生物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根据生物学科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

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

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

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

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

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高中生物育种方法总结

高中生物育种方法总结
(4)优点:可提高突变频率,创造出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
缺点: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导致该育种方法盲目性大,需大量处理供试材料,工作量大
3.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实例:现有高秆抗锈病(DDRR)、矮秆易染病(ddrr)两纯系品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培育出矮秆抗锈病的优良新品种。
(4)优点:植株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营养成分含量高,产量增加。
缺点:植株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5.“基因工程”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又称DNA重组技术。
1.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2)方法:杂交后一般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3)实例:现有高秆抗锈病(DDRR)、矮秆易染病(ddrr)两纯系品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矮秆抗锈病的优良新品种。
答案:让纯种的高秆抗锈病(DDRR)和矮秆易染病(ddrr)小麦杂交得到F1(DdRr),让F1(DdRr)自交得F2,从F2中选出矮秆抗病的个体,由于矮秆抗病有ddRR和ddRr两种基因型,因此,需要F2的矮秆抗病植株继续自交,得到F3,留F3中未出现性状分离的矮秆抗病个体,对于F3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再重复上述步骤。
(4)优点:容易操作
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不断择优汰劣才能选育出需要的类型。

高一生物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杂交育种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重组。

产生新的基因型3.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缺点: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

二、诱变育种1.概念:指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利用这些变异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2.诱变原理:基因突变3.诱变因素:(1)物理:X射线,紫外线,γ射线等。

(2)化学: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4.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性状。

5.缺点: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有利的突变很少,所以诱变育种具有一定盲目性,所以利用理化因素出来生物提高突变率,且需要处理大量的生物材料,再进行选择培育。

三、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1.概念: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 原理:基因重组3.工具:A.基因的“剪刀”:限制酶①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②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③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

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①连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

②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的连接。

C.基因的“运载工具”:运载体①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②具备的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有某些标记基因。

③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④最常用的运载体:质粒(是拟核或细胞核外能够自我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存在细菌和酵母菌等生物细胞中)。

4.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①提取目的基因: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抗虫基因、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以质粒为运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DNA(运载体),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割下的目的基因与切割后的质粒混合,并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使之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5.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两种观点是: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高中生物五个基本育种方法的总结

高中生物五个基本育种方法的总结

育种方法育种原理过程图(步骤)优点缺点应用说明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集优),操作简便。

育种时间较长,远缘杂交不亲和。

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如高产杂交水稻的培育)、培育家畜家禽优良品种的常规方法。

不会产生新的性状,而是产生新的性状组合(或表现型);杂交育种可以利用土豆、玉米等植物的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利用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生物体杂交后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亲本的表现。

)单倍体育种杂交→花药离体培养→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如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原理?)→筛选,得到的全为纯合子(对于二倍体)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技术复杂培养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等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涉及基因重组的有的是;单倍体植株特点:弱小、高度不育(对于二倍体配子发育而来的单倍体)。

多倍体育种AaBbCC→(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处理)→AAaaBBbbCCCC用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如二倍体)种子或幼苗→多倍体植株(如四倍体)操作简单适用于植物,在动物方面难以操作;结实率低,发育延迟无子西瓜多倍体植株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营养物质略有增加。

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提高突变率,加快育种进度。

(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所处理材料多,盲目性大农作物诱变育种、微生物育种等与杂交育种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在育种上既能得到更多的变异,又能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地稳定。

基因工程育种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与诱变育种比较)目的性强,能够定向改造生物性状;(与杂交育种比较)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技术复杂转基因动植物培育、超级细菌的培育、药物研制等基因工程的三个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四个基本步骤:。

五大育种方式及原理

五大育种方式及原理

五大育种方式及原理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育种方式及其原理:
1. 自交法:自交法是指将同一品系或品系的不同个体自交(即亲本为同一品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以筛选出理想的性状的育种方式。

自交法的原理是通过连续的自交,使亲本内部的基因重组,逐渐固定理想性状的基因组合。

2. 杂交法:杂交法是指将不同品系的个体杂交,通过基因的互补、优势表现等机制,产生出比亲本更优良的后代。

杂交法的原理是通过亲本间的基因组合,使后代获得亲本中优良的性状基因,进而产生出更优良的后代。

3. 突变育种法:突变育种法是通过人工诱导或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从中选取具有优良性状的变异个体进行繁殖,以获得有利特性的育种方式。

突变育种法的原理是通过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产生新的基因型或表现型,从中选取有利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

4. 选择育种法:选择育种法是通过对大量个体进行鉴定和评价,根据所需性状选择相对优良的个体进行繁殖,以获得更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选择育种法的原理是通过评价和选择,筛选出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实现良种繁殖。

5. 基因工程育种法:基因工程育种法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特定基因导入到目标物种中,以改良或增加其特定性状。

基因工程育种法的原理是通过导入外源基因,改变目标物种的基因
组,从而产生具有特定性状的转基因品种。

这些育种方式在不同物种和不同育种目标下有不同的应用和效果。

育种的核心原则是选择适应环境、稳定传代并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良基因型。

高中生物29育种-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29育种-知识讲解

育种编稿:闫敏敏审稿:宋辰霞【学习目标】1、简述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原理和方法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在生产上的应用3、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优缺点【要点梳理】要点一、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重组(基因自由组合)。

3、常用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4、杂交育种的过程:把两个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品种杂交,然后在后代中去选择人们所需要的个体,代代选育,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5、杂交育种的优点:育种的目的性强,能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淘汰不良的品种6、杂交育种的缺点: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进行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周期长,过程复杂。

7、应用(1)农业生产中: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常规方法。

(2)畜牧业中,用于家畜、家禽的优良品种的选育。

(3)杂交育种的实例:【高清课程:育种高清未发布杂交育种】①请利用宽叶、不抗病(AAbb)和窄叶、抗病(aaBB)两个烟草品种,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宽叶、抗病(AABB)烟草品种②在家兔中,黑色(B)对褐色(b)为显性,短毛(E)对长毛(e)为显性,这些基因是独立分配的。

现有纯合黑色短毛兔和褐色长毛兔,请你设计能获得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

要点二、诱变育种1、概念: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r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利用这些突变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突变3、诱变因素:(1)物理诱变:各种射线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以及激光的照射等都可以使生物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

(2)化学诱变:许多化学试剂能够在DNA复制时,使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缺失、替换等,导致基因发生突变。

4、诱变优缺点(1)优点:①提高突变率;②可以使后代性状尽快稳定,加速育种进程;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育种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育种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育种育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和培育优良的遗传特性,提高农作物和家畜的质量和产量。

下面将从育种的基本原理、育种方法以及育种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育种的基本原理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遗传的原则,通过选择和杂交培育,选取具有有益性状的优良个体,使其后代具有亲本中优秀的遗传特性。

1. 孟德尔遗传定律育种的基础是孟德尔遗传定律,即一对互补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

根据这个定律,个体的遗传特性由父母的基因组组合决定,父母每一对基因中只有一个基因会传递给子代。

2. 基因的变异与突变育种中,基因的变异和突变也是非常重要的。

基因的变异指的是基因组中的某个基因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个体的性状。

而突变是指基因组中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然的、不可预测的变化,可能导致新的性状的出现。

二、育种方法1.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通过选择具有优秀性状的个体,逐代进行交配繁殖,使有利性状逐渐在种群中固定下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自交繁殖的作物,如小麦、大豆等。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亲本的有利性状通过人工授粉进行杂交,产生F1代,再通过适当选择和控制,最终获得优良的杂交品种。

这种方法适用于自交不纯的作物,如玉米、水稻等。

3. 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物种中,以期改变其性状。

这种方法在现代育种中越来越重要,可以大大加快育种进程和改进物种的性状。

三、育种的意义育种对于提高农作物和家畜品质、增加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品质和产量通过育种,可以选择和培育出更抗病虫害、更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品种。

同时,还可以改善农作物和家畜的品质,提高其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

2. 适应气候和环境变化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加剧,育种可以培育出更适应恶劣环境条件的品种,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3.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育种可以提高农作物和家畜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益。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育种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三生物课程中的育种知识点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一、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育种的核心概念是选择。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是两种选择方式。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个体适应性状的选择,适应性强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殖。

而人工选择是指根据人的需要,通过有目的地选择优良个体进行繁殖,逐步培育出所需要的品种。

二、杂交育种和纯合育种育种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和纯合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通过配种不同种或不同品种的个体,获得具有各自优良性状的后代。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杂种优势,使后代具有更好的品质和产量。

纯合育种则是指通过选择和繁殖同一品系的个体,使其有良好的性状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选择性繁殖和圈养计划选择性繁殖是指根据个体的性状选择繁殖对象,以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在选择繁殖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具有某种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逐步提高所需要的性状频率。

而圈养计划则是指为了保持种群遗传多样性,避免近亲交配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制定合理的圈养规划和选配方案。

四、基因突变和隐性基因育种过程中,基因的突变是重要的遗传变异方式之一。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改变,导致个体在性状上出现明显差异。

突变可以分为有害突变、无害突变和有利突变。

有利突变可以为育种工作提供有益的遗传材料。

另外,有些性状受到隐性基因的控制,必须通过基因型配对才能表现出来。

在选择繁殖过程中,我们需要对隐性基因进行检测,以确保所需要的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五、杂种优势和群体选择育种工作中,常常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植物或动物的性状。

杂种优势是指由于配子来自不同的种群,可以使后代在某些性状方面显著超过父母代的优良特性。

杂种优势的体现主要有增产效应、生长优势和适应性优势。

除此之外,群体选择也是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

群体选择是指根据群体性状对个体进行选择,以提高品种整体性状的方法。

高三复习生物育种

高三复习生物育种

生物育种知识专题高中生物中涉及的育种技术和方法有: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等。

这些育种知识分布在课本的各个章节,而且内容较为简洁。

进行高考总复习时,必须进行归纳总结,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适当的拓展,使其成为育种知识体系,以便系统地掌握生物育种的原理、方法及其优缺点等等,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一、基因工程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基因操作(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3)优点:目的性强,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育种周期短。

(4)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

(5)举例:抗虫棉、固氮水稻、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鲤鱼)等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目前,我国已培育成功两种转基因鱼:一种是带有草鱼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鲤鱼子一代,和普通鲤鱼不同的是,它的背部高高隆起,肌肉十分发达,并具有大规模繁殖能力。

另一种是具有草鱼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三倍体鲤鱼“吉鲤”。

它长得酷似鲫鱼,在它的基因中,除了两套鲤鱼染色体外,还多了一套鲫鱼的染色体,但吉鲤是不能生育的,在推广过程中不用担心与其它动物杂交引起生态危机。

这两种鱼的生长速度很快,比普通鲤鱼快140%以上。

而且蛋白质高,脂肪含量较低,味道不错。

(1)文中的“转基因鲤鱼”是指遗传物质中导入了_________的鲤鱼。

(2)“吉鲤”不能生育是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不能生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3)请指出转基因育种的两种优点__________。

答案:(1)草鱼生长激素基因(2)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3)能够打破种属的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愿望。

二. 细胞工程育种例2:2003年11月6日,继我国首例皮肤细胞克隆牛“康康”之后,又一头以同样方法克隆的牛“双双”在山东省莱阳农学院诞生。

这两头克隆牛的降生,标志着我国体细胞克隆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归纳总结一、育种方法1、诱变育种法2、杂交育种法3、多倍体育种法二、农作物常用的育种方法1、杂交育种(也称为远缘杂交育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不同性状的品种的杂交。

) 2、诱变育种法生产上运用较多的杂交种类有:玉米与高粱间的杂交种—“丹玉13”;小麦与大豆间的杂交种—“豫农20”等。

3、多倍体育种法在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基础上经多次杂交,使其后代在遗传组成上能更好地符合人们需要。

多倍体育种就是利用花药培养技术或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第一代具有二倍体植株特性的单倍体,并用花药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再进行自交或测交获得纯系植株。

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植物称为多倍体植物。

如三倍体西瓜、四倍体小黑麦等。

2、诱变育种法就是把优良植株的花粉或花药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处理,促使其发生遗传效应,再经多代加倍选择而获得稳定的新类型植株。

诱变育种能提供大量的杂交材料,育种工作者可根据要求设计合适的处理步骤,获得需要的突变类型。

诱变育种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活的特点,尤其是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诱变育种的局限性很大,诱变剂的安全性问题至今尚未完全解决,此外诱变育种过程中操作繁杂,需要设备条件好的实验室才能实施。

3、多倍体育种法就是利用花药培养技术或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第一代具有二倍体植株特性的单倍体,并用花药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再进行自交或测交获得纯系植株。

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植物称为多倍体植物。

如三倍体西瓜、四倍体小黑麦等。

一般认为,凡是两个亲本的核相异,并且所得到的植株为三倍体植株。

经济价值高,观赏价值也比较高,适宜规模化发展种植。

三、杂交育种1、自由授粉杂交育种法当两个自花授粉的植物或一个为雄性一个为雌性时,可采用自由授粉杂交育种法。

这种方法有利于多品种混合种植。

2、测交杂交育种法若两个亲本的核相异,所得到的植株为单倍体植株,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单倍体的单体核和配子,则称为测交杂交。

测交时只要收集一定数量的优良品种的种子,然后在温室或大田播种,看那些品种自交后代产生的种子最多,则表明该品种所产生的种子中,具有优良特性的单体核最多。

高中生物 生物育种知识的专题复习

高中生物 生物育种知识的专题复习

“生物育种知识”的专题复习一、育种类型在高中阶段所介绍的育种方法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植物激素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等。

1、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脂、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X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等2、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3、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4、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5、植物激素育种(1)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2)方法: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子房就可以发育成无子果实。

高中生物的育种方法及原理

高中生物的育种方法及原理

高中生物的育种方法及原理育种是利用遗传原理和育种技术,对有经济和生态价值的生物进行选择和培育,以达到提高品种质量和培育新优良品种的目的。

高中生物中,主要包括植物育种和动物育种两个方面。

一、植物育种的方法及原理:1. 选择育种法:根据所需品质选择出具有优异特性的个体进行交配,以获得目标性状更优良的后代。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选择优异特性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育种,利用遗传的不等位基因的分配规律来进行品种改良。

例如,以水稻为例,选择具有高产量、耐逆性和抗病性等优良特征的亲本进行配对,通过杂交、选择,逐代选择出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的优质水稻品种。

2. 杂交育种法:利用两个不同种质的植株之间的杂交进行育种,以获得增强或综合了两者优良特性的后代。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杂种优势和杂质不纯性。

通过不同品系的亲本进行人工配对,将两个亲本的有利特性进行综合,从而达到提高品种质量的目的。

比如玉米杂交育种中的增产杂交育种,通过将两个亲本的优势特点结合起来,产生出高产、早熟和抗病虫害的新品种。

3. 突变育种法:通过诱变,使植物基因产生突变,进而获得有用的遗传变异体。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诱发植物基因的突变,产生具有新的、有用特性的个体,从而进行品种改良。

比如,通过化学物质、射线、基因工程等手段,诱发植物的突变,产生出耐旱、抗病、耐寒等新特性的植株,从而改良农作物的品种。

二、动物育种的方法及原理:1. 选种育种法:根据所需属性选择具有优良特性的母本和公本进行配对交配,通过世代选配获得更优良的后代。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优胜劣汰和数量效应来进行品种改良。

比如,对家禽和畜种动物进行选种,根据其产量、品质、繁殖力等特性进行选择,将具有优秀特性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选配,逐代进行选选,最终获得更优良的品种。

2. 杂交育种法:利用两个不同血统的动物进行交配,选配出优良的杂种后代。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杂种优势和杂种活力。

通过选用不同血统或种群的个体进行人工配对,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养殖动物的产量和质量。

高一生物育种知识点笔记

高一生物育种知识点笔记

高一生物育种知识点笔记育种是指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特定的生物个体,改良和繁殖后代,以获取人们希望得到的有益性状或品种的方法。

以高中生物课程为基础,以下是一些高一生物育种的基本知识点笔记。

一、育种的目的和意义育种的目的在于改良植物和动物品种,使其具备更好的经济性状和适应性,增强其产量、抗逆性、病虫害抗性等。

通过育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农产品的品种,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育种还可以改良畜禽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养殖业的效益。

二、育种的基本原则1. 遗传性原则:育种的改良效果必须有遗传基础。

2. 突变性原则:选择具有好的性状的基因突变体进行繁殖,以获取更优良的品种。

3. 杂交性原则:通过杂交繁殖,将两个不同的优良特性基因组合到一个个体中,使其后代具备更好的性状。

4. 稳定性原则:通过连续选择和繁殖,将所需的性状稳定地保持和遗传给后代。

三、植物育种方法1. 选择育种:选择种植群体中具有所需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步聚集有益特性基因,达到改良的目的。

2. 杂交育种:选出具有不同有益特性的亲本进行杂交,通过基因的重新组合,得到比亲本性状更好的杂种。

3. 突变育种:利用诱变剂或自然突变体,引发种植物某个性状的突变,筛选并利用这些突变体进行繁殖。

4. 基因工程育种:采用分子技术手段,直接修改或引入特定基因,实现对植物性状的调整和改良。

四、动物育种方法1. 选配育种:通过选择父本和母本进行繁殖,逐渐聚集优良基因,改良品种。

可根据目的进行产肉、产蛋、产奶等选配。

2. 杂交育种:选取具备不同有益特性的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利用基因的重组获得更优良的离杂种。

3. 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手段将优质的精子注入雌性个体体内,增加育种效果,提高优质品种的繁殖率。

4. 基因编辑育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精确改变动物基因组中特定基因,以达到改良性状的目的。

五、育种的挑战与前景育种虽然可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性状,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
原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杂交→自交→ 过
筛选→连续自 程

物理或化学因 素诱变
秋水仙素处 理萌发的种 子或幼苗
先进行花药离 体培养,再用 秋水仙素处理
1、提取目的基因;2、目的 基因与运载体结合;3、将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三倍体无籽 “京花一号”小 转基因抗虫棉、产胰岛素的
株,“黑农五
例 国荷斯坦奶牛
西瓜

大肠杆菌、超级细菌
号”大豆等
将不同个体的 提高变异频率 优 优良性状集中 ,大幅改良某 点 到同一个体上 些性状,加速
;操作简便 育种进程。
操作简便
明显缩短育种 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变生
年限
物的性状。
有利变异少,
技术复杂,需

一般只适用
技术难度大,可能会引起生
育种年限长 需处理大量材
与杂交育种配


于植物
态危机


青霉素高产菌
举 杂交水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