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震颤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课件-颤证
4.阳气虚衰证
中医内科学
证候: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小 便清长或自遗,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病机:阳气虚衰,筋脉不用。
治法:补肾助阳,温煦筋脉。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
本方补肾助阳,以温煦筋脉。大便稀溏,加干姜、肉豆蔻,温中健 脾;心悸加远志、柏子仁,养心安神。
5.髓海不足证
4.劳倦过度
中医内科学
久行、过劳伤筋;房事太过,肝肾亏虚,阴血暗损,虚风内动而致 颤证。
中医内科学
颤证的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病位在筋脉,与肝、肾、 脾等脏关系密切。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风以阴虚生风为主, 也有阳亢风动或痰热化风。痰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或热邪煎熬津液 所致,多与肝风或热邪兼夹为患。
4.足反射疗法
中医内科学
中重度刺激重要反射区,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颈椎、颈 项、大脑、鼻,50-100次;中度刺激前额、斜方肌、肺、甲状腺、 甲状旁腺、肾上腺,各50次。全足按摩,每反射区施术5〜10次。 周一至周五治疗,周六、周日休息。
【转归预后】
中医内科学
本病因病情复杂,治疗困难,预后多不佳。若急性起病,病程短, 或病情发作呈阵发性,因外感或情志诱发者,治疗及时得当,大多 数可缓解症状,但难以彻底治愈;起病缓慢,病程长,或病情呈持 续性发作,治疗得当,少数可缓解症状,大多数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中医内科学
证候:头摇肢颤,持物不稳,腰膝酸软,失眠心悸,头晕,耳鸣, 健忘,老年常有寤寐颠倒,啼笑反常,语无伦次,甚则痴呆,舌淡 红苔薄白,或红绛无苔,脉细数。
病机:髓海不足,神明失养,筋脉失主。
治法:填精补髓,育阴息风。
方药: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加减。
内科学_各论_症状:手部震颤_课件模板
内科学各论症状部分 手部震颤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
身体部位: 上肢。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gt;>>
简介: 手部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所引起的肢体摆 动动作。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
病因:
造成手发抖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 遗传性的手发抖、恐惧悲哀造成的手发抖、 还有一些是因为疾病造成的(心脏病、脑 神经失调)。 发抖的现象医学上称之 为“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一 种常染色体显形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 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 60%病人有家族史。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
诊断: 应与帕金森氏病有所区别。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
检查项目: 颅脑CT检。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
相关症状:
肌阵挛 躯体或颜面某一局部的连续性 体位性震颤 手麻 肢体震颤 小书写症 舌头震颤 双手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
相关疾病:
帕金森病性痴呆 特发性震颤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病。
谢谢!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
身体部位: 上肢。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gt;>>
简介: 手部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所引起的肢体摆 动动作。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
病因:
造成手发抖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 遗传性的手发抖、恐惧悲哀造成的手发抖、 还有一些是因为疾病造成的(心脏病、脑 神经失调)。 发抖的现象医学上称之 为“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一 种常染色体显形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 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 60%病人有家族史。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
诊断: 应与帕金森氏病有所区别。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
检查项目: 颅脑CT检。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
相关症状:
肌阵挛 躯体或颜面某一局部的连续性 体位性震颤 手麻 肢体震颤 小书写症 舌头震颤 双手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部震颤>>>
相关疾病:
帕金森病性痴呆 特发性震颤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病。
谢谢!
内科学_各论_症状:手震颤_课件模板
病因: ①帕金森氏综合征 ②老年性震颤
③良性或特发性家族性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床常与瘫痪鉴别。瘫痪时由于神经 技能发生障碍,身体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 地丧失运动能力/比喻机构涣散;不能正常 进行工作。 瘫痪是指随意动作的减退或 消失,临床上将瘫痪分为功能性瘫痪和器 质性瘫痪两类。前者由心因性引起,即癔 症性瘫痪。器质性瘫痪按照病变的解剖部 位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简介:
况下。这类震颤可以是帕金森病的症状之 一。意向性震颤是在采取某一姿势的时候 出现。特发性震颤通常开始于儿童期,随 年龄增大而逐渐明显。其病因尚不清楚。 老年性震颤也是一种特发性震颤,出现在 老年期。如果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史, 有时又称为家族性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瘫痪的类型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诊断:
取决于损害的结构,同一结构的损害不论 其病因如何,所引起的瘫痪表现是一样的。 但肢体瘫痪可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 同类型的瘫痪。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检查项目: 颅脑CT检、脑多普勒、脑诱发电、脑血流 图、脑电图检。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诊断:
脚、桥脑、延髓而进入脊髓、分别终止于 脑干的颅神经运动核与各节段脊髓的前角 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位于颅神经运 动核与脊髓前角细胞,其轴突经颅神经运 动根或脊髓前根、周围神经而到达所支配 的肌肉。从颅神经运动核与脊髓前角细胞 经肌肉接头,临床上称为下运动神经单位。 凡上或下运动神经单位病变均
③良性或特发性家族性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床常与瘫痪鉴别。瘫痪时由于神经 技能发生障碍,身体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 地丧失运动能力/比喻机构涣散;不能正常 进行工作。 瘫痪是指随意动作的减退或 消失,临床上将瘫痪分为功能性瘫痪和器 质性瘫痪两类。前者由心因性引起,即癔 症性瘫痪。器质性瘫痪按照病变的解剖部 位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简介:
况下。这类震颤可以是帕金森病的症状之 一。意向性震颤是在采取某一姿势的时候 出现。特发性震颤通常开始于儿童期,随 年龄增大而逐渐明显。其病因尚不清楚。 老年性震颤也是一种特发性震颤,出现在 老年期。如果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史, 有时又称为家族性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瘫痪的类型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诊断:
取决于损害的结构,同一结构的损害不论 其病因如何,所引起的瘫痪表现是一样的。 但肢体瘫痪可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 同类型的瘫痪。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检查项目: 颅脑CT检、脑多普勒、脑诱发电、脑血流 图、脑电图检。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手震颤>>>
诊断:
脚、桥脑、延髓而进入脊髓、分别终止于 脑干的颅神经运动核与各节段脊髓的前角 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位于颅神经运 动核与脊髓前角细胞,其轴突经颅神经运 动根或脊髓前根、周围神经而到达所支配 的肌肉。从颅神经运动核与脊髓前角细胞 经肌肉接头,临床上称为下运动神经单位。 凡上或下运动神经单位病变均
最新中医内科学--第四节--颤----证(1)PPT课件
7.近年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有何进展?
10.02.2021
中医内科学
3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颤振》说:“颤,摇也;振, 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瘛疲,其势为 缓。”还指出:“风颤者,以风人于肝脏经络,上 气不守正位,故使头招面摇,手足颤掉也”,“此 证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夹湿痰 者,治各不同也。”肯定了《内经》肝风内动的观 点,扩充了病因病机内容,阐明了风寒、热邪、湿 痰均可作为病因而生风致颤,并指出本病与瘛疚有 别。
10.02.2021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医内科学
16
证治分类
1.风阳内动证 主证: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眩晕
耳鸣,面赤烦躁,易激动,心情紧张时颤动加重, 伴有肢体麻木,口苦而干,语言迟缓不清,流涎, 尿赤,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机概要:肝郁阳亢,化火生风,扰动筋脉。 治法:镇肝熄风,舒筋止颤。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加减。前方具有 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震颤, 烦躁,眩晕者;后方具有镇肝熄风,育阴潜阳,舒 筋止颤作用,适用于水不涵木,阳亢化风,风阳扰 动筋脉之颤证。
牡丹皮; 心烦失眠,加炒枣仁、柏子仁、丹参养血补心安神; 颤动不止,加僵蚕、全蝎,增强熄风活络止颤之力。
10.02.2021
中医内科学
18
2.痰热风动证 主证:头摇不止,肢麻震颤,重则手不能持
物,头晕目眩,胸脘痞闷,口苦口黏,甚则 口吐痰涎。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舌 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机概要:痰热内蕴,热极生风,筋脉失约。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代表方: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前方祛 痰行气,后方清热平肝熄风,二方合用,清 热化痰,平肝熄风,适用于痰热内蕴,扰动 肝风之颤证。
10.02.2021
中医内科学
3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颤振》说:“颤,摇也;振, 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瘛疲,其势为 缓。”还指出:“风颤者,以风人于肝脏经络,上 气不守正位,故使头招面摇,手足颤掉也”,“此 证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夹湿痰 者,治各不同也。”肯定了《内经》肝风内动的观 点,扩充了病因病机内容,阐明了风寒、热邪、湿 痰均可作为病因而生风致颤,并指出本病与瘛疚有 别。
10.02.2021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医内科学
16
证治分类
1.风阳内动证 主证: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眩晕
耳鸣,面赤烦躁,易激动,心情紧张时颤动加重, 伴有肢体麻木,口苦而干,语言迟缓不清,流涎, 尿赤,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机概要:肝郁阳亢,化火生风,扰动筋脉。 治法:镇肝熄风,舒筋止颤。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加减。前方具有 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震颤, 烦躁,眩晕者;后方具有镇肝熄风,育阴潜阳,舒 筋止颤作用,适用于水不涵木,阳亢化风,风阳扰 动筋脉之颤证。
牡丹皮; 心烦失眠,加炒枣仁、柏子仁、丹参养血补心安神; 颤动不止,加僵蚕、全蝎,增强熄风活络止颤之力。
10.02.2021
中医内科学
18
2.痰热风动证 主证:头摇不止,肢麻震颤,重则手不能持
物,头晕目眩,胸脘痞闷,口苦口黏,甚则 口吐痰涎。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舌 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机概要:痰热内蕴,热极生风,筋脉失约。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代表方: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前方祛 痰行气,后方清热平肝熄风,二方合用,清 热化痰,平肝熄风,适用于痰热内蕴,扰动 肝风之颤证。
肢体经络病证第四节颤证中医内科学学习资料
转归预后
预防调护
预防颤证应注意生活调摄,保持情绪稳定, 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等不良精神刺激, 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暴饮暴食及嗜食 肥甘厚味,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此外,避 免中毒、中风、颅脑损伤对预防颤证发生有 重要意义。
颤证病人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愉快和情 绪稳定。平时注意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适当 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八段 锦、内养功等。病室应保持安静,通风好, 温湿度宜人。对卧床不起的患者,注意帮助 患者翻身,经常进行肢体按摩,以防发生褥 疮,一旦发生褥疮,要及时处理,按时换药, 保持创口干燥,使褥疮早日愈合。
临床禁忌
结语
本病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病证。
其常见原因有年老体虚、情志过极、饮食失 宜、劳逸失当或其它慢性病证致使肝脾肾病 损。肝藏血主筋,血虚筋脉失养,则风动而 颤;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脾 虚则生化不足,不能濡养四肢筋脉;肾阳虚 衰,筋脉失于温煦;肾虚精亏,筋脉失于润 养,神机失用,而筋惕肉咽,渐成颤证。
常用药 天麻、钩藤、石决明、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镇
肝熄风止颤;生地黄、白芍、玄参、龟板、天门冬 育阴清热,潜阳熄风;怀牛膝、杜仲、桑寄生滋补 肝肾;黄芩、山栀清热泻火;夜交藤、茯神宁心安 神。
加减 肝火偏盛,焦虑心烦,加龙胆草、夏枯草;痰多者
加竹沥、天竺黄以清热化痰; 肾阴不足,虚火上扰,眩晕耳鸣者,加知母、黄柏、
丹参、桃仁、红花。
4.髓海不足证 主证:头摇肢颤,持物不稳,腰膝酸软,失
眠心烦,头晕,耳鸣,善忘,老年患者常兼 有神呆、痴傻。舌质红,舌苔薄白,或红绛 无苔,脉象细数。 证机概要:髓海不足,神机失养,肢体筋脉 失主。 治法:填精补髓,育阴熄风。 代表方: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加减。前方 重在益气,填补精髓,适用于肾精亏损,神 机失用,肢体震颤伴有智能障碍者;后方增 液滋阴熄风,用于热盛耗伤阴津,或肝肾阴 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证。
中医内科学颤症课件
临床观察
许多临床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颤症方面具有一定 的疗效,如中药方剂、针灸等。这些方法可以改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针灸治疗颤症的研究进展
针灸理论
针灸治疗颤症的理论基础包括经络理论、腧穴理论、刺灸理论等。 这些理论指导着针灸医师选择适当的穴位和刺灸方法进行治疗。
临床实践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灸治疗颤症具有一定的疗效。针灸可以改善 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中医内科学颤症课件
汇报人: 2023-11-29
目录
CONTENTS
• 颤症概述 • 中医对颤症的认识 • 颤症的治疗方法 • 颤症的预防与调护 • 颤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 典型病例分享
01
颤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颤症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 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也称为“颤振”或“振掉”。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 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05
颤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西医对颤症的研究
神经递质学说
认为颤抖是由于神经递质平衡失 调所致。多巴胺系统、5-羟色胺 系统、γ-氨基丁酸系统等与颤抖
的发生有关。
神经病理学
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导 致颤抖的常见原因之一。这些疾 病的病理学特征与神经元的变性 、死亡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有
肝肾阴虚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不足,虚风内动,导致颤抖;髓海不足是指肾精亏虚, 脑髓失养,导致颤抖;气血亏虚是指气血不足,筋脉失养,导致颤抖。
此外,痰热动风也是颤症的常见病因之一,痰浊瘀血痹阻经络,导致筋脉失养而颤 抖。
临床治疗经验
养血熄风法主要选用当归、白芍、钩藤、鸡血藤等养 血熄风药物;补肾填精法主要选用熟地黄、山茱萸、 枸杞子等补肾填精药物;祛痰化瘀法主要选用半夏、 陈皮、茯苓、桃仁、红花等祛痰化瘀药物。
许多临床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颤症方面具有一定 的疗效,如中药方剂、针灸等。这些方法可以改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针灸治疗颤症的研究进展
针灸理论
针灸治疗颤症的理论基础包括经络理论、腧穴理论、刺灸理论等。 这些理论指导着针灸医师选择适当的穴位和刺灸方法进行治疗。
临床实践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灸治疗颤症具有一定的疗效。针灸可以改善 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中医内科学颤症课件
汇报人: 2023-11-29
目录
CONTENTS
• 颤症概述 • 中医对颤症的认识 • 颤症的治疗方法 • 颤症的预防与调护 • 颤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 典型病例分享
01
颤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颤症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 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也称为“颤振”或“振掉”。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 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05
颤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西医对颤症的研究
神经递质学说
认为颤抖是由于神经递质平衡失 调所致。多巴胺系统、5-羟色胺 系统、γ-氨基丁酸系统等与颤抖
的发生有关。
神经病理学
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导 致颤抖的常见原因之一。这些疾 病的病理学特征与神经元的变性 、死亡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有
肝肾阴虚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不足,虚风内动,导致颤抖;髓海不足是指肾精亏虚, 脑髓失养,导致颤抖;气血亏虚是指气血不足,筋脉失养,导致颤抖。
此外,痰热动风也是颤症的常见病因之一,痰浊瘀血痹阻经络,导致筋脉失养而颤 抖。
临床治疗经验
养血熄风法主要选用当归、白芍、钩藤、鸡血藤等养 血熄风药物;补肾填精法主要选用熟地黄、山茱萸、 枸杞子等补肾填精药物;祛痰化瘀法主要选用半夏、 陈皮、茯苓、桃仁、红花等祛痰化瘀药物。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颤证培训课件
13
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颤证
14
辨证要点
颤证首先要辨清标本虚实.肝肾阴虚、气血不 足为病之本,属虚;风、火、痰、瘀等病理因 素多为病之标,属实.
一般震颤较剧,肢体僵硬,烦躁不宁,胸闷体胖, 遇郁怒而发者,多为实证;颤抖无力,缠绵难愈, 腰膝酸软,体瘦眩晕,遇烦劳而加重者,多为虚 证.但病久常标本虚实夹杂,临证需仔细辨别其 主次偏重.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颤证
9
诊查要点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颤证
10
诊断依据
一.头部及肢体颤抖、摇动,不能自制,甚者颤 动不止,四肢强急.
二.常伴动作笨拙,活动减少,多汗流涎,语言 缓慢不清,烦躁不寐,神识呆滞等症状.
三.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般呈隐袭起病,逐 渐加重,不能自行缓解.部分病人发病与情志有 关,或继发于脑部病变.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颤证
23
常用药 龟板、鳖甲、生牡蛎、钩藤、鸡子黄、阿胶育阴潜
阳,平肝熄风;枸杞子、鹿角、熟地、生地、白芍、 麦冬、麻仁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润燥;人参、山药、 茯苓健脾益气,化生气血;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以 安神.
加减 若肝风甚,肢体颤抖、眩晕较著,加天麻、全蝎、石
决明; 阴虚火旺,兼见五心烦热,躁动失眠,便秘溲赤,加黄柏、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颤证
7
孙一奎《赤水玄珠·颤振门》又提出气虚、血 虚均可引起颤证,治法为“气虚颤振,用参术 汤”,“血虚而振,用秘方定心丸”.此外又指 出:“木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 虚则肾亏.”治法宜“清上补下”.
至今上述治法仍有临床价值. 迨至清代,张璐《张氏医通·颤振》在系统总结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颤证
11
中医内科学课件:颤证
【鉴别诊断】
1、颤证与瘛疭相鉴别: 瘛疭 多见于急性热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其 症见手足屈伸牵引,常伴发热、神昏、两目窜视, 头、手颤动。 颤证 为一慢性疾患,以头部、肢体摇动、颤抖为主 要临床表现,一般无发热、神昏及其他特殊神志改 变症状,手足颤抖而无抽搐牵引。
【鉴别诊断】
2、颤证与脑萎相鉴别: 脑萎 《内经》名“脑髓消”。可发生肢体颤动、头 摇等症,但多有智能减退,人格障碍,失语、肢体 失用、痴呆等症状,头部CT检查有脑萎缩。
Thank you!
3、瘀血夹风:体老体弱,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 气虚则无力行血,血行不畅,日久成瘀,则成本病 。瘀血阻滞脉道,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则拘 急,或颤抖;且年老之人,常肝肾不足,水不涵木 ,风阳内动,瘀血夹风而发病。
【病因病机】
4、髓海不足:久病或年迈肾亏精少;或七情之伤, 或房室太过,暗耗肾精。肾精不足,则髓海失充, 神机失养,筋脉肢体失主而成。
【辨证论治】
(二)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 (1)标实突出:平熄风火,清化痰热,或活血化瘀 ; (2)本虚突出:补益肝肾,或健脾益气。 (3)本虚标实者:补虚泻实,攻补兼施。
【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1、风阳内动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头摇肢颤,不能自主。 ②兼次症:头晕头胀,面红,口干舌燥,急躁易怒 ,或项强不舒。 ③舌象:舌质红,舌苔黄。 ④脉象:弦或弦数。
【辨证论治】
(2)治法:填精补髓,育阴息风。 (3)方药: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 鹿角:通督脉(善通阳); 龟板:通任脉(善通阴); 人参:大补中气; 枸杞:滋补肝肾。 鸡子黄、阿胶滋阴熄风,地黄、麦冬、白芍、龟板
、鳖甲、麻仁、牡蛎、五味子、炙甘草滋阴柔肝 潜阳 可补养精、气、神三宝之功。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肢体不自主震颤_课件模板
诊断:
药史、并于停药后减轻可资鉴别。 (7)良性震颤:指没有脑器质性病变
的生理性震颤(肉眼不易觉察)和功能性震 颤。功能性震颤包括:1、生理性震颤加 强(肉眼可见),多呈姿势性震颤,与肾上 腺素能的调节反应增强有关。也见于某些 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低血糖、甲 状腺功能亢进。2、可卡因和
内科学症状部分:肢体不自主震颤>>>
诊断:
hy_Drager综合征:临床常有锥体外系症 状,但因有突出的植物神经症状,如:晕 厥、直立性低血压、性功能及膀胱功能障 碍,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无效等,可与帕金 森氏病鉴别。
(6)药物性帕金森氏综合征:过量服 用利血平、氯丙嗪、氟哌啶醇及其他抗抑 郁药物均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因有明显 的服
内科学症状部分:肢体不自主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肢体不自主震颤>>>
相关症状:
汞毒性震颤 酒精性震颤 发作性不自主运动 静止性震颤 自动症 震颤 不自主运动 体位性震颤 震颤谵妄 功能性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肢体不自主震颤>>>
相关疾病: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先天性眼球震颤 帕金森病性痴呆 老年人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书写痉挛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眼球震颤 帕金森病 颤证。
诊断:
主要与特发性震颤、良性震颤相鉴别。 (1)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通常所说 的昏睡性脑炎所致帕金森综合症,已近70 年未见报道,因此该脑炎所致脑炎后帕金 森综合症也随之消失。近年报道病毒性脑 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本病有明显 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 抽搐、昏迷等神经系
内科学症状部分:肢体不自主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肢体不自主震颤>>>
药史、并于停药后减轻可资鉴别。 (7)良性震颤:指没有脑器质性病变
的生理性震颤(肉眼不易觉察)和功能性震 颤。功能性震颤包括:1、生理性震颤加 强(肉眼可见),多呈姿势性震颤,与肾上 腺素能的调节反应增强有关。也见于某些 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低血糖、甲 状腺功能亢进。2、可卡因和
内科学症状部分:肢体不自主震颤>>>
诊断:
hy_Drager综合征:临床常有锥体外系症 状,但因有突出的植物神经症状,如:晕 厥、直立性低血压、性功能及膀胱功能障 碍,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无效等,可与帕金 森氏病鉴别。
(6)药物性帕金森氏综合征:过量服 用利血平、氯丙嗪、氟哌啶醇及其他抗抑 郁药物均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因有明显 的服
内科学症状部分:肢体不自主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肢体不自主震颤>>>
相关症状:
汞毒性震颤 酒精性震颤 发作性不自主运动 静止性震颤 自动症 震颤 不自主运动 体位性震颤 震颤谵妄 功能性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肢体不自主震颤>>>
相关疾病: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先天性眼球震颤 帕金森病性痴呆 老年人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书写痉挛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眼球震颤 帕金森病 颤证。
诊断:
主要与特发性震颤、良性震颤相鉴别。 (1)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通常所说 的昏睡性脑炎所致帕金森综合症,已近70 年未见报道,因此该脑炎所致脑炎后帕金 森综合症也随之消失。近年报道病毒性脑 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本病有明显 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 抽搐、昏迷等神经系
内科学症状部分:肢体不自主震颤>>>
内科学症状部分:肢体不自主震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肯堂《证治准绳·颤振》进而指出:“此病壮年鲜
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根据本病的
临床表现,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极
为难治”,“病之轻者,或可用补金平木、清痰调
气之法,在人自斟酌之。中风手足弹拽,星附散、
独活散、金牙酒,无热者宜之;摧肝丸,镇火平肝,
消痰定颤,有热者宜之;气虚而振,参术汤补之;
源流
《内经》对本病已有认识。
《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诸风掉眩,皆属 于肝。”其“掉”字,即含震颤之义。
《素问·脉要精微论》有“骨者,髓之府,不 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之论,
《素问·五常政大论》又有“其病摇动”、
“掉眩巅疾”、“掉振鼓栗”等描述,阐述
了本病以肢体摇动为其主要症状,属风象,
与肝、肾有关,为后世对颤证的认识奠定了
14.10.2020
中医内科学
范围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西医学中震颤麻痹、 肝豆状核变性、小脑病变的姿位性震颤、 特 发性震颤、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凡具有 颤证临床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和某些代谢 性疾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14.10.2020
中医内科学
诊断依据
1.头部及肢体颤抖、摇动,不能自制,甚 者颤动不止,四肢强急。 2.常伴动作笨拙,活动减少,多汗流涎, 语言缓慢不清,烦躁不寐,神识呆滞等症 状。 3.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般呈隐袭起病, 逐渐加重,不能自行缓解。部分病人发病 与情志有关,或继发于脑部病变。
14.10.2020
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
14.10.2020
中医内科学
辨证要点
颤证首先要辨清标本虚实。肝肾阴虚、气 血不足为病之本,属虚;风、火、痰、瘀 等病理因素多为病之标,属实。 一般震颤较剧,肢体僵硬,烦躁不宁,胸 闷体胖,遇郁怒而发者,多为实证;颤抖 无力,缠绵难愈,腰膝酸软,体瘦眩晕, 遇烦劳而加重者,多为虚证。但病久常标 本虚实夹杂,临证需仔细辨别其主次偏重。
14.10.2020
中医内科学
治疗原则
本病的初期,本虚之象并不明显,常见风火 相煽、痰热壅阻之标实证,治疗当以清热、 化痰、熄风为主;
病程较长,年老体弱,其肝肾亏虚、气血不 足等本虚之象逐渐突出,治疗当滋补肝肾, 益气养血,调补阴阳为主,兼以熄风通络。
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多在本虚的基础 上导致标实,因此治疗更应重视补益肝肾, 治病求本。
14.10.2020
中医内科学
常用药 天麻、钩藤、石决明、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镇 肝熄风止颤;生地黄、白芍、玄参、龟板、天门冬 育阴清热,潜阳熄风;怀牛膝、杜仲、桑寄生滋补 肝肾;黄芩、山栀清热泻火;夜交藤、茯神宁心安 神。
加减 肝火偏盛,焦虑心烦,加龙胆草、夏枯草;痰多者 加竹沥、天竺黄以清热化痰; 肾阴不足,虚火上扰,眩晕耳鸣者,加知母、黄柏、 牡丹皮; 心烦失眠,加炒枣仁、柏子仁、丹参养血补心安神; 颤动不止,加僵蚕、全蝎,增强熄风活络止颤之力。
14.10.2020
中医内科学
2.痰热风动证 主证:头摇不止,肢麻震颤,重则手不能持 物,头晕目眩,胸脘痞闷,口苦口黏,甚则 口吐痰涎。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舌 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机概要:痰热内蕴,热极生风,筋脉失约。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代表方: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前方祛 痰行气,后方清热平肝熄风,二方合用,清 热化痰,平肝熄风,适用于痰热内蕴,扰动 肝风之颤证。
14.10.2020
中医内科学
证治分类
1.风阳内动证 主证: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眩晕 耳鸣,面赤烦躁,易激动,心情紧张时颤动加重, 伴有肢体麻木,口苦而干,语言迟缓不清,流涎, 尿赤,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机概要:肝郁阳亢,化火生风,扰动筋脉。 治法:镇肝熄风,舒筋止颤。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加减。前方具有 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震颤, 烦躁,眩晕者;后方具有镇肝熄风,育阴潜阳,舒 筋止颤作用,适用于水不涵木,阳亢化风,风阳扰 动筋脉之颤证。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震颤 优秀课件
14.10.2020
中医内科学
定义
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表现为 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 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 自理能力。本病又称“振掉”、“颤振”、 “震颤”。
14.10.2020
中医内科学
心虚而振,补心丸养之;夹痰,导痰汤加本病的发病特
14点.10.2、020 预后和治疗。
中医内科学
孙一奎《赤水玄珠·颤振门》又提出气虚、血 虚均可引起颤证,治法为“气虚颤振,用参 术汤”,“血虚而振,用秘方定心丸”。此 外又指出:“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 实,实为痰火,虚则肾亏。”治法宜“清上 补下”。 至今上述治法仍有临床价值。 迨至清代,张璐《张氏医通·颤振》在系统总 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I临床实践,对 颤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其预后有了较 全面的阐述,认为本病多因风、火、痰、瘀、 虚所致,并载列相应的治疗方药十余首,使 本病的理法方药认识日趋充实。
14.10.2020
中医内科学
病证鉴别
颤证与瘛疚的鉴别 瘛疚即抽搐,多见于急性热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 性发作,抽搐多呈持续性,有时伴短阵性间歇, 手足屈伸牵引,弛纵交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 两目上视,神昏等症状; 颤证是一种慢性疾病过程,以头颈、手足不自主 颤动、振摇为主要症状,手足颤抖动作幅度小, 频率较快,而无肢体抽搐牵引和发热、神昏等症 状,再结合病史分析,二者不难鉴别。
14.10.2020
中医内科学
常用药 半夏、胆南星、竹茹、川贝母、黄芩清热化痰;羚 羊角、桑叶、钩藤、菊花平肝熄风止颤;生地、生 白芍、甘草育阴清热,缓急止颤;橘红、茯苓、枳 实健脾理气。
基础。
14.10.2020
中医内科学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颤振》说:“颤,摇也;振, 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瘛疲,其势为 缓。”还指出:“风颤者,以风人于肝脏经络,上 气不守正位,故使头招面摇,手足颤掉也”,“此 证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夹湿痰 者,治各不同也。”肯定了《内经》肝风内动的观 点,扩充了病因病机内容,阐明了风寒、热邪、湿 痰均可作为病因而生风致颤,并指出本病与瘛疚有 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