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思想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官本位思想是把做官当做人生最高目标,以官阶的高低来衡量人生价值的扭曲的社会心理。现在的官本位思想来自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而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历史和经历,导致官本位只有在中国根深蒂固。官本位思想严重腐化党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人格、操守和作风,导致上级的绝对领导,决策缺乏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同时造成中国公民参政意识薄弱,宿命意识严重。破除官本位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官本位思想的内涵
每个理论思想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官本位思想把做官作为根本出发点,是我国特有的思想,接下来就通过官本位思想的概念及特点来深入解读官本位思想。
(一)官本位思想的涵义
所谓“官本位”思想,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都有了,或者就是以官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来衡量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又可以称为官权本位,权本位,拜官主义,官权拜物教等。[1]官本位把官员作为社会的中心,这是与民本位截然对立的一种观念与意识。官本位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是封建腐朽思想的当代继承,是对现代以人为本观念的断然否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仍需进一步推进的重要体现。
官本位思想具有以下三点内涵:第一,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官本位具有严格的上下层级制度,下级对上级唯命是从,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第三,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甚至以官阶级别来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
(二)官本位思想的特征
官本位思想是把做官当做最高目标的社会心理,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首先,官本位思想是以“官”的意志为转移的利益特权。作为一种意识层面的现象,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载《人民日报》,2010年10月8日。
“官本位”也反映了一定阶层的利益需求。有的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职权以及自己的地位、影响和工作条件视为既得利益,他们不是用这些职权和条件来为人民更好地服务,而是把从政看成是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绞尽脑汁地追逐对公共资源利用的特权,谋取个人的利益。有些领导干部面对利益抉择时,把自己的小团体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抛在了脑后。这种特权思想,都是官本位思想的深层次驱动因素。
其次,官本位思想是“唯上是从”的制度安排。官本位意识在现实中也有制度支撑,主要表现在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我国的很多地方政府中,上下级之间不是双向互动运行的工作关系,而是下级以上级马首是瞻,下级官员不质疑上级制定的政策是否正确,只负责执行,上下级之间也没有合理的交流和沟通。在这种单一行政体制下,是非对错的评判标准不是实践,不是是否有利于民众,而是官阶的大小。官员的意见成了判断正误、善恶的唯一标准,并且官员的级别越高说的话就越正确,对下级官员说来,对上级官员负责就是他们唯一的宗旨。
再次,官本位是以“官”为本的价值取向。部分领导干部以仕途作为个人事业的选择导向,一切服从官级地位,一切为了做官和升官,把“做官”看作人生最高价值追求,把“升官”作为事业有成的唯一途径。他们为了个人的升迁,想尽一切办法,用尽所有手段,甚至伤害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等他们实现了为官升官的目标,他们就开始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贪污和剥夺人民的利益。
最后,官本位思想作为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来评价地位的社会心理,把所有职务职称、身份、地位都折合成一定级别的官阶,并以官阶定高低,而不是以真才实学或对社会的实际贡献来衡量个体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对公权力、官位、官员的盲目崇拜和敬畏的社会风气。
二、官本位思想的成因
(一)官本位思想的历史根源
从历史脉络来考察,官本位思想萌生于秦朝的“学而优则仕”。古代中国各种职业由贵到贱、由高到低依次是士、农、工、商,入仕为官成为人们的最佳择业选择。官本位思想成熟于西汉的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学说成为整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官本位意识就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官本位思想发展于隋唐科举制度。隋朝开始建立科举制度,到唐朝趋于完善,至1905年
正式废除,共存在了1300年。在这漫长的1300年科举考试中,形成长盛不衰、规模宏大的考官热潮。
(二)官本位思想的思想根源
官本位的思想根源是孔孟之道。孔子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人对天是不能违反的,君主帝王就是天的代表,是“奉天承运”来统治黎明百姓的,而黎明百姓是天生愚蠢的,所以要实行愚民政策。孟子则强调性善论,他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按儒家观念统治者是品德高尚的,在政体设计上就靠人治,不靠法治,依靠官员的德行,不要权力制衡,由此形成了两千多年的官僚专制体制政体。[1]
(三)官本位思想的经济根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政权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我们面前有两种权力:一种是财产权力,也就是所有者权力,另一种是政治权力,即国家权力。权力统治着财产,无产者同政治统治毫无共同之点。[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基础的主体,但是个别官员控制着公共财产,他们只享受公共财产带来的好处,却不对公共财产的损失、浪费、破产负责。当做官成为发财、暴富的捷径,官本位思想就慢慢开始滋生。
三、官本位思想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影响
从过去的封建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官本位思想始终影响着我国行政官员和人民群众,甚至对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官本位思想阻碍我国行政改革
自1982年来我国政府不断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历次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始终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原来的各种弊端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中就包括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我国的官本位状况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受到了一些冲击,但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加大了全能主义政治的力度,严重阻碍了改革开放以来由全能主义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进程。
第一,官本位的思维方式不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官本位的思维方式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夸大人类的理性认识能力,认为世界既然是可知的,
[1]朱向东、贝清华:《官本位的成因分析》,载《人民论坛》,2010年第26期。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