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研究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中药鉴别最常用的“四大鉴定”。

1.基原鉴定,即中药的原植(动)物鉴定,是应用生物分类学鉴定中药的生物学来源,确定其正确的学名,这是中药鉴定工作的基础。

2.性状鉴定,性状鉴定就是应用看、摸、闻、尝等方法,对中药的性状,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作为鉴别的依据,它是我国中医药工作者长期的丰富经验的总结,具有简单、快速、直观的特点,性状鉴别主要是观察完整的药材及饮片。

3.,显微鉴定,生药的显微鉴定主要是利用显微观察植(动)物生药内部的细胞、组织结构及细胞内含物,描述显微特征,制定显微鉴别的依据以鉴定真品、类似品或用品的一种方法。通常应用于单凭性状不易识别的生药,性状相似不易区别的多来源生药、破碎生药、粉末生药,以及用粉末、生药制成的丸散片丹等,中药成分制剂的鉴定。显微鉴定是一种专门技术,需要有植物解剖、植物显微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显微切片的制作技术,显微鉴定也是鉴定中成药丸散片丹和制定品质标准的科学方法之一,对保证中成药的质量,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4.理化鉴定,是利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某些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对中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一般应用于含不同化学成分、性状相似而又无明显显微鉴定特征的药材。

常用的现代中药鉴别方法:

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的加速发展使仪器分析的手段不断更新,紫外、红外、气相、高效液相、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计算机图象处理分析、各种电泳、同功酶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差热分析技术、聚类分析法等均被吸收到中药鉴别的方法中来,大大的丰富了中药鉴别方法,形成了以“四大鉴别”法为基础,以理化分析为重点,逐步适应中药现代化并利于中药走向世界的一套更为科学、完善、先进的中药鉴别体系。

1.色谱法。色谱法是20世纪初产生,于60年代开始用于中药分析,经逐步完善最后列入1977年中国药典,并在以后各版药典的中药和成方制剂中的应用比例迅速上升,成为中药鉴别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其理论基础是上述的层析法,根据色谱法的分离

方法可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

(1)薄层色谱法(TLC)。薄层色谱法用于生药主要成分的定量测定,具有用量少, 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重现性好等特点,除可将薄层上主要成分斑点刮取,经溶剂洗脱后进行测定外,也可在薄层柱上直接测定含量。当前应用较多的是薄层扫描法(TLCS),由于不必洗脱等操作,因而方便快速,测量灵敏度高。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法由于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近期已广为普及用于中药的定量分析,在中药的定性鉴别中亦能发挥很好的作用。(3)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通常多用氮气,具有高效、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对于一些具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鉴别能发挥独特的优点。如将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C),将经气相分离的成分直接输入质谱仪进行定性鉴别,这样不但可知道不同中药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别,而且可知道两者相同或相差的成分名称。

2.光谱法,选择某一波段波长,以此通过中药的粉末或提取液,测定中药对这一波段波长的吸收并记录其吸收光谱,此为光谱鉴定中药的原理。

(1)紫外光谱(UV)鉴定法,该法是根据中药所含成分的不饱和程度有差异,因而导致其紫外吸收曲线的形态、峰位、峰强度亦异而以此达到鉴别的目的紫外光谱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因此,可用来检查中药制剂的纯度和杂质的限量,是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利用杂质的特征吸收,可以很灵敏的检测出微量杂质(10-5

g)的存在或控制主成分的纯度。多溶剂紫外光谱法:在使用紫外光谱鉴定中药时发现,一些亲缘关系较近的药材,由于成分相差不大,用通常的紫外光谱难以达到鉴别的目的,则可采用多溶剂紫外吸收,通过综合比较其图谱的差异,亦可获得较好的鉴别效果。

(2)红外光谱法(IR)。红外光谱属于分子吸收光谱,在中药鉴别中具有制样简单, 实验快和图谱具有指纹性等优点,故应用较广。

(3)荧光光谱法(FP),中药所含的某些成分在紫外光照射下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后,又发射出比吸收光的波长更长的光即荧光,用荧光分析仪记录在特定波长照射下各中药相同溶剂的提取液发射的荧光光谱,并比较其区别,也可达到中药

鉴别的目的荧光法和薄层法相结合,即将中药提取液先经薄层展开,再将薄层板置于365nm或 254nm波长荧光下观察,比较其斑点荧光的颜色和展开距离或将薄层板

置于薄层扫描仪内,用适当的激发和发射波长进行扫描,可以得到各中药的荧光扫描图用于鉴别,这类方法对于一些含有能发射荧光成分的药材尤为适用。

(4)核磁共振法(NMR),类似于红外和紫外光谱,是另一种形式的吸收光谱,在波长为10~100m的无线电频率区域的电磁波照射分子,可引起分子中某种核的能级跃迁,使原子核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此即核磁共振。由于中药中的组分太复杂,通常选用某一溶剂的特征提取物进行分析,获得该中药的HNMR指纹图。

(5)质谱法(MS)。质谱是按照带电粒子(即离子)的质量对电荷的比值大小依次排列形成的谱图,当中药提取液分子在质谱仪的离子源中以某种方式电离后,所形成的正离子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加速飞行,此时含有不同质量的离子束,经过质量分析,按质量与电荷比值的大小顺序依次排列,然后采用照相方式或电学方式记录,即可得到质谱图。不同中药提取液所含成分不同,所得质谱图显示的分子离子基峰及进一步的裂解碎片峰亦不一致,可资鉴别。本法准确、灵敏,对提取液中主要成分的含量要求较高,实验费用亦较大,能否作为常用检测方法尚待继续探索。

3.差热分析法(DTA)。研究样品及参比物在相同环境下等速加温时,两者的温度与时间或与加热温度的变化关系,分析的结果用热谱图表示。比较两者热图谱的差异,以达到鉴别中药的目的,该法样品用量少,只需数毫克或数十毫克,故对贵重药材尤为适宜, 此外对于同属不同种间的中药鉴别也有很大帮助。

4.随机扩增DNA法(RAPD)。不同种的生物甚至同种不同居群的植物,其DNA序列无法不相同,这为用DNA分析技术鉴定中药提供了可能。

5.扫描电镜技术(SEM)。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率,观察立体感强,样品制作简单的特点,对细小药材及叶类药材进行鉴别

6.电泳法.依据中药中的一些带电荷的成分如有机酸、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生物碱和酶等,在一定程度的电场中,在相同时间内,因各中药所含成分的电荷性质(正电和负电),电荷量和分子量等不同,造成各成分的泳动方向,速度和距离等也不同,结合谱带条数和染色结果不同,从而达到鉴别中药的目的。按电泳操作中支持物的不同,可分为纸电泳,聚丙烯酞胺硅胶电泳,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等,其中聚丙烯酰胺法在中药鉴别中应用较多,该法所需试验设备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电泳法对含多肽和蛋白质类成分有差异的中药鉴别有较突出的优势,然而本法较易受实验条件的影响,故必须严格把握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