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育种15-16

合集下载

园林遗传育种名词解释

园林遗传育种名词解释

育种学部分1、选种:在自然界或人工栽培的植物群体中发现可遗传的变异,按特殊园林用途进行选择出来的植株进行定型,繁殖,以达到丰富园林植物种类目的。

2、选择育种:简称选种,即对园林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而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3、引种:将外地种质资源经过选择实验及驯化栽培,引到本地的措施。

途径花钱多,但是最快的一种育种途径。

4、品种:指在一定的栽培环境条件下,个体间具有相对一致的观赏特性和经济价值,遗传特性稳定的栽培植物的特定类别。

5、良种:具有若干优良性状的品种。

6、种质资源:是园林植物材料中能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能表达的遗传物质总称。

7、简单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或引入观赏植物本身适应范围较广,或只需采取简单的措施即能适应新环境,并能正常生长发育,达到预期观赏效果的称为简单引种。

(98) (998、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区自然条件与原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入物种本身适应范围较窄,只能通过其遗传性改变才能适应新环境或必需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这种方式称为驯化引种。

(98) (99)9、规化:把不同种质资源的植物材料规划到相应的区系。

10、引种驯化: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自然分布地区或栽培区域引入新的地区栽培。

11、生态型:指同一种(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上,与当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类型。

12、近区采种:是从离引入地区最近的分布边缘区采种,这种种子更易于通过驯化过程。

13、选择育种:即对园林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提纯以及表较鉴定等手段而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14、选种目标:为改良现有园林植物品种和创造新类型,新品种所要求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15、实生选种:是在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得到新品种的方法。

【自考复习】05883园林育种学.docx

【自考复习】05883园林育种学.docx

《园林育种学》知识点绪论1.园林植物育种、品种2.品种的三个基本特征§0育种目标1.制定园林植物育种日标的原则2.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H标性状3.实现园林植物育种冃标的主要途径4.园林植物育种程序§ 1种质资源1.种质资源的概念及内涵2.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3.种质资源的分类及各自特点4.种质资源收集的原则5.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2引种驯化1.引种的概念2.我国园林植物的引种实例及特有植物种类3.影响引种驯化成败的因子4.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5.引种驯化应注意的问题§ 3选择育种1.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的概念2.选种的意义3.实生选种的概念及实生选种的方法4.混合选择的概念及特点5.单株选择的概念及特点6.芽变选种的概念及芽变的特点§ 4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利用1.杂交育种、远缘杂交、体细胞杂交、F1代、回交、杂种优势、自交系2.杂交育种的意义3.有性杂交中,父本、母本、杂种一代的表示方法4.制定杂交育种计划的内容5.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6.杂交方式的种类7.杂交技术的步骤&远缘杂交的特点9.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10.远缘杂种分离的特点11・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12.优势育种与重组育种的界同§ 5非常规育种1.诱变育种的概念及特点2.辐射源的种类及化学诱变剂的种类3.辐射处理、化学诱变剂的处理方法4.辐射对染色体结构的影响5.化学诱变剂的机理6.化学诱变剂量的选择7.化学诱变处理应注意的问题8.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9.多倍体的特点、种类10.秋水仙素的浓度及处理方法、注意事项11.植物多倍体的鉴定方法12.单倍体育种的意义及获得单倍体的方法13.分子育种的概念及特点14.基因工程的主要工具酶15.载体的常用种类16.转化、转导、转染§6品种登录、审定、保护及良种繁育1.我国具有国际品种登录权威的植物2.品种审定的申报条件3.品种认定的标准4.授予品种权的条件5.品种权的保护期限6.良种繁育的概念及任务7.品种退化的概念及原因、防止措施&结合实例分析植物遗传改良的育种途径《园林育种学》知识点绪论3.园林植物育种、品种答:(1)园林植物育种:狭义的园林植物育种指选育或创造园林植物优良品种的技术与过程。

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方法

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方法

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方法
园林植物育种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改良和培育植物,使其具有更好的品质和适应性。

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杂交育种:通过将两个不同的品种或亚种的花粉结合在一起,培育出具有新的品种特征的后代。

2. 选择育种:根据植物的表现和性状,选择出具有良好特征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3. 基因工程: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从而改变植物的性状和生长特征。

4. 突变育种: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诱导植物发生突变,从而培育出具有新性状的品种。

5. 细胞培养: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将植物组织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从而实现无性繁殖和植物的快速繁殖。

园林植物育种的目的是培育出更加适应环境和美观的品种,为园林景观的建设和美化提供更好的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园林植物育种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园林植物的品种改良提供了
更多的选择。

园艺植物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

概念:1、选择育种:是利用现有品种或类型,在繁殖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淘汰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是一种改良现有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简便而有效的育种途径。

是人类最早的育种方法,在植物的进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以单株为单位,在自然变异基础上进行的。

2、重组育种:又称有性杂交育种,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通过人工杂交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交后代之中,获得遗传性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新品种的一种重要的育种手段。

根据亲本亲缘关系的亲疏分为近缘杂交育种有远缘杂交育种,种内杂交属近缘杂交育种,种属间的杂交为远缘杂交育种。

3、杂交优势育种:利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杂交优势现象。

在园艺植物中进行品种选育即杂种优势育种,又称为杂种优势利用育种,园艺植物中的蔬菜和草本花卉较为常见,果树上不用。

4、诱变育种:是人为地利用生物和化学等因素诱变作物产生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或染色体数倍性增加),通过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

诱变育种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育种手段。

5、离体培养育种:植物离体培养即广义的植物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的组织、器官、细胞以及原生质体等接种于人工的培养基上。

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生物产品的一种技术6、育种目标: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说,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应具备一系列性状指标。

7、分子育种: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或种质资源的创造的过程,这是分子育种。

分为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8、有性繁殖:是指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9、无性繁殖: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10、种质: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种质资源:凡是携带种质的载体都叫做种质资源。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绪论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概念:园林育种:通过遗传育种理论和手段,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

内容:①资源收集、筛选、创新、利用②品种选育③杂交种组配选育④繁育苗木、推广应用任务:①创造新种质②筛选、利用新亲本③选育新品种④创造物种多样性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目标和途径目标:选育新、奇、特、香、抗、多物种园林花草树木的新种质和品种。

途径:改革名花木走新路,改造洋花木为中华,选拔野花木进花园,新的林木花卉王国靠共建。

三、我国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简史及成就简史:西方发达:加州的花木70%来自中国。

中国落后:广州还可以,花木是朝阳产业,后起之上,发展快,机遇大。

中国园林之母,园林植物的特点是名花好而多,野花多而奇,表现为:①早、特,②香,③常开,④特异性,⑤抗逆性强,⑥自播、随遇而安适应性广。

成就:①珠三角、长三角园林史悠久,从而复兴大大发起。

②形成产业,发展很快,国内、国外联合经营。

③产值由48亿元~1.3亿美元。

④交流的广而多。

⑤科研形成体系。

⑥新、名、特的花木,从色、型、抗性等方面有了新的创举。

⑦园林培育工厂化。

第一章园林植物遗传学第一节花色遗传花色:花瓣色,或花器官花萼、雄芯及苞片发育成花瓣的颜色。

遗传:主要是花色素的遗传。

花色素①胡萝卜素:素和醇的总称②类黄酮:羟化、甲基化、酰化、糖苷化等③花青素:天竺葵、花青、花翠、甲基花青、3′甲花翠、锦葵及报春花色素等育种中靠分离的比例决定基因的显隐性,靠色素中生化结构环决定其颜色。

花色和色素:纯、黄、橙、褐、红、粉、紫、蓝、黑、变色等花色,表3-1/P27花色的基因是以四倍体形式发生作用,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数量遗传性状,花色的深浅、多少、部分还受助色素基因和易变基因的微妙作用。

不同花色杂交,多表现为深色花为显性,浅色花为隐性,但也有白色花是显性,变色的花为基因突变而产生。

花色除与基因有关,与环境也依依相联,如光、温、水、土、肥等因素,一般温低、花鲜、花质好,温高花变色、素变质,所以鲜花开在适温中,也证明了南方高温花少、色差的原因。

园林育种学

园林育种学

第1章种质资源1.种质资源——园林植物材料中能将其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能表达的遗传物质总称。

2.保护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意义?答:①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②是不断发展新观赏植物的主要来源;③为适应生产的不断发展,需要发掘更多的种质资源。

3.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特点:①物种丰富②分布集中③特点突出;形成原因:①地形复杂②气候多样③历史文化悠久。

金粟兰、腊梅、泡桐为我国独有植物。

4.种质资源根据其来源分为: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各自特点如下:①本地品种资源是育种工作最基本的基因资源,对当地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取材方便;②外地种质资源是由国内外其他地区引入的品种或类型,反映了各自原产地区的自然和栽培特点,在育种工作中是改良本地品种的重要材料;③野生种质资源是指野生的花卉,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抗性基因,但经济性差;④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是指经人工杂交和诱变产生的变异类型,有些可能不符合花卉生产需要,但往往具有某些特殊性状的基因,可做进一步育种的种质资源。

5.种质资源收集的原则?①根据收集的目的和要求,单位的具体条件和任务,确定收集的对象,,包括类别和数量。

在普查的基础上,有计划、步骤、针对性的进行;②收集范围由近及远,首先考虑珍稀濒危种的收集;③种苗的收集应遵照种苗调拨的规定,注意检疫,登记、核对。

6.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有:植株种植保存法、组织培养保存法和种子贮藏保存法3种。

①就地保存法——选择基因最丰富的地段,利用原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尽一切力量保持种质资源处在最佳状态。

稀有种、濒危种,尤其木本植物的保存多用此法,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等。

就地保存的特点?优点是保存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存费用较低,缺点是易受自然灾害。

②异地种植保存法——即在异地建立种质保存基地。

可分级分类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国家级、省级以综合种质资源保存为主,地方以专类种质资源保存为主。

1 传统园林植物育种技术及应用

1 传统园林植物育种技术及应用

1 传统园林植物育种技术及应用1.1 引种驯化引种驯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应用于园林绿化的绝大多数植物均由野生植物驯化而来。

具体开展引种驯化时,为了提高引种驯化的成功率,应制定相关的计划和程序。

首先应查阅引种驯化资料,借鉴前人的经验,根据引种驯化的相关原理,研究影响因素,预测市场前景,并确定引种驯化材料;然后要严格检验和检疫制度,做好登记编号工作及建立档案;再经过引种试验和引种评价,实现繁殖推广。

1.2 芽变育种芽变育种在园林植物育种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遗传机制上,它既可以是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造成,也可以是细胞质基因组变异所致。

芽变育种是园林植物获得新品种的一条捷径。

芽变育种一般采取“面上调查定点,点上观测鉴定定株,株间综合分析定性”,具体的育种程序仍按初选、复选、决选进行。

芽变育种还需考虑及时发现和挖掘、确定选种时期问题;同时,芽变材料的利用还应与变异机制及植物的繁殖方式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对芽变中嵌合体的利用,还应慎重取材部位,特别是在利用嵌合体开展组织培养时,更需结合解剖技术,采用确发生了芽变的细胞或组织作为外植体,来保证繁殖材料的真实性。

1.3 有性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园林植物育种最常用且效果显著的途径的。

杂交育种涉及按育种目标选配亲本,花期观测和调控,花粉采集、贮藏和活力测定,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去袋和授后管理,种子采收和播种,杂种培育与选择,杂种优势利用等基本技术环节,对于不同园林植物应采取具体的技术措施。

如杨、柳、榆、野菊、小菊和杭菊等,剪枝水培易成活,从授粉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短者,可采用室内切枝水培杂交。

杂交育种一般采用单交、复交、回交和多父本授粉四大类交配方式,为了利用细胞质基因组所控制的性状,单交过程中应采取正反交。

杂种优势利用过程中,在确证杂种具杂种优势的前提下,根据杂种的繁殖方式,可形成纯系或无性系,最终走品种(系)化推广之路。

在园林植物有性杂交育种中,由于远缘杂交更易获得强杂种优势的杂种,更易创新种质。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植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的是园林植物的遗传性状,以及利用遗传学理论和方法对园林植物进行育种改良的过程。

这里,我们将详细探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重要性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将现代遗传学原理应用于园林植物育种的学科。

它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对园林植物遗传特征的了解,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改良品种园林植物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种植园林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还可用于治疗、营养等方面。

因此,改良品种对于园林植物的生产与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方法,可以把一些先天性的品质优异的植株纯化成为一系列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然后使用扩增这个材料的数量,进行多样性分析、筛选优选、组合配制等操作,通过较短的时间实现了品种改良。

2.保护遗传资源园林植物界的许多物种都需要进行保护,这些物种的遗传资源是人类的财富。

通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些植物的遗传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防止它们消失和凋零。

3.提高植物的适应性不同园林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遗传育种学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改良园林植物来增加它们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应用在实践中,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有很多的应用,总结如下:1.育种设计。

而园林植物学传承美学和文化价值的东西,为了达到育种的目的,需要在育种计划中配置什么样的植物进行交配(通常,我们称之为“育种设计”)。

只有成功思考育种设计是育种成功的第一步。

2.发掘优质种质资源。

优异的园林植物品种是承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而任何品种、家系以至品系的优异基础全部来自于种质资源的优异,发掘种质才能育种成功。

因此,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要对各种园林植物进行多样性分析,以便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3.品质控制。

这是育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区分菌株的性状和表型是必须的,不同的品质性状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种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了解品种的性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16.2.3 育种方法及良种繁育 (1)实生选种 (2)杂交育种 (3)远缘杂交 (4)诱变育种 (5)基因工程与分子育种 16.3 月季育种 16.3.1 育种来源 月季是蔷薇科蔷薇属(Rosa L.)植物
• • • • • • • • • •
16.3.2 育种目标 (1)花色 (2)花香育种 (3)花型 (4)花期 (5)株型 (6)抗性 16.3.3 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 (1)花色 (2)花香
• • • • • • • • • •
(3)花型、花期及株型 16.3.4 育种技术 1)引种 2)杂交育种 3)芽变选种 4)诱变育种 5)生物技术 16.3.5 良种繁育 16.4 杜鹃花育种 16.4.1 育种资源
• • • • • • • • • • •
15.5.4 育种技术 1)引种选育 2)杂交育种 3)诱变育种 15.5.5 良种繁育 1)子球繁殖 (2)土壤处理 (3)子球栽植 (4)收获 2)球茎切割繁殖 3)组织培养繁殖
16 花木育种
• 本章导读 本章主要介绍了牡丹、芍药、梅 花、月季、杜鹃、茶花、桂花等几种常见 花卉的遗传与育种知识。重点涉及遗传资 源、育种目标及遗传特点、育种方法及良 种繁育与展望。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 几种花木育种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 在今后的生产实习中参考应用之。
• • • • • • • • • •
15.4.2 育种目标 15.4.3 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 15.4.4 育种方法 1)引种驯化 2)杂交育种 3)诱变育种 15.4.5 良种繁育 (1)球茎切割 (2)组织培养 (3)杂交制种
• 15.5 唐菖蒲育种 • 15.5.1 育种资源 • 唐菖蒲是鸢尾科(Iridaceae)唐菖蒲属 (Gladiolus)的多年生球茎类植物,原种约 300多种。 • 15.5.2 育种目标 • (1)耐低温、低光强育种 • (2)抗病性育种 • (3)观赏性状改良育种 • 15.5.3 主要性状的遗传特性
• • • • • • • • •
(4)花色育种 (5)低光照和低温育种 15.2.3 主要性状的遗传特点 15.2.4 育种技术 1)芽变选种 2)杂交育种 3)倍性育种 4)诱变育种 15.2.5 良种选育
• 15.3 郁金香育种 • 15.3.1 育种资源 • 郁金香是百合科、郁金香属(Tulipa L.)的 多年生鳞茎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至我国 新疆。 • 15.3.2 育种目标 • (1)有利球根生产,并适应机械化 • (2)改良观赏特征 • (3)改良花期与持久性 • (4)增强抗病虫害性
• • • • • • • • • •
16.1.2 育种目标 1)品质育种 2)抗性育种 3)提高繁殖能力、缩短实生苗开花年限 16.1.3 主要性状遗传规律 16.1.4 育种方法 1)引种驯化 2)选择育种 3)杂交育种 4)倍性育种
• • • • • • • • •
16.1.5 良种繁育及展望 16.2 梅花育种 16.2.1 育种资源 梅花属于蔷薇科李属(Prunus) 16.2.2 育种目标 (1)花色 (2)花期 (3)抗寒性 (4)姿态
• 16.1 牡丹芍药育种 • 16.1.1 育种资源 • 牡丹、芍药均属芍药属植物,一直以来深受 人们喜爱。其中牡丹组中有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卵叶牡丹(P. qiui)、杨山牡 丹(P. ostii)、紫斑牡丹(P. rockii)、四川 牡丹(P. decomposita)、黄牡丹(P. lutea) 等几个种;芍药组中有草芍药 (P. obovata)、山芍药(P. japonica)、芍药 (ctiflora)、多花芍药(P. emodi)、欧 洲芍药(P. peregrina)等多个种。
15 球根花卉育种
• 本章导读 本章主要介绍了百合花、荷花、 郁金香、仙客来、唐菖蒲等常见球根花卉 的遗传资源、育种目标、开花习性、某些 性状的遗传规律、常见的育种方法及良种 繁育技术等。根据球根花卉的繁殖特点, 重点阐述了以上几种球根花卉在育种中经 常遇到的难题及克服的方法变的,在学习中要结合当前的市 场需求和育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辩证 地认识育种的发展趋势。
• • • • • • • • •
(5)选育适应促成或抑制栽培的品种 15.3.3 性状遗传情况 15.3.4 育种技术 1)引种驯化 2)杂交育种 3)诱变育种与多倍体育种 4)生物技术的应用 15.3.5 育种研究的发展趋势 (1)远缘杂交结合胚培养是培育郁金香新 品种的主要途径
• (2)生物技术的应用 • (3)抗病性与采后品质已成为郁金香育种 的新目标 • 15.4 仙客来育种 • 15.4.1 育种资源 • 仙客来属报春花科仙客来属(Cyclamen), 多年生草本植物。仙客来的原始种主要有仙 客来(C.perszcum Mill)、欧洲仙客来 (C.purpurascens Mill)、小花仙客来 (C.coum Mill)、非洲仙客来(C.africanum Beiss et Reuter)等16种。
2)品质育种 (1)花色、花型和花香的改良育种 (2)矮化育种 (3)减少花粉的育种 (4)切花育种 15.1.3 主要性状的遗传特点 15.1.4 育种技术 1)杂交育种 2)多倍体育种 3)辐射育种
• • • •
• • • •
15.1.5 良种繁育 15.2 荷花育种 15.2.1 育种资源 荷花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其品 种资源丰富,而现有品种的性状不尽人意, 有待改进。 15.2.2 育种目标 (1)株型育种 (2)花期育种 (3)花型育种
• 15.1 百合育种 • 15.1.1 育种资源 • 百合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 植物的总称,为多年生鳞茎草本植物。 • 15.1.2 育种目标 • 1)抗性育种 • (1)抗病育种 • (2)抗寒育种 • (3)抗热育种 • (4)耐低光照育种
• •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