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习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练习题(含答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选择题1.东晋初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其中“马”和“王”分别指的是()A.司马昭和王莽B.司马炎和王维C.司马睿和王导D.司马睿和王猛2.小明在阅读《晋朝那些事儿》时,了解到了西晋的灭亡和东晋的建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晋进行北伐收复中原B.内迁的鲜卑人灭掉西晋C.淝水之战东晋统一全国D.420年,武将夺权,东晋灭亡3.南朝历史始于公元420年,止于公元589年,历经四个王朝,南朝是指()A.我国历史上四个大一统的朝代B.我国南方先后相继的四个朝代C.我国南、北方并存的四个朝代D.我国南方地区并存的四个朝代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魏灭蜀②东晋建立③西晋灭吴④西晋建立A.③①②④B.④①②③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5.下列有关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B.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6.据《宋书·州郡志》所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北方人口锐减B.政权分立C.经济重心南移D.江南得到开发7.“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概述的是()A.都江堰修筑的功效B.张骞通西域的结果C.佛教传入中原的过程D.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8.列表格是同学们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
阅读下列表格,其内容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哪一方面的史实()A.C.北人南迁的原因D.淝水之战的背景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东晋南朝时的江南,你可能看到的景象是()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②推广选种、育种和施用粪肥等技术③五岭以南地区种植了双季稻④普遍实行麦稻兼作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0.东汉以来,江南经济不断发展,为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及答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选择题1.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南朝时,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畸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江南地区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是( B )A.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B.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江南地区相对和平稳定D.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2.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A)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3.下图反映的著名战役是( D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4.研究表明,从汉朝开始,北方人口开始向南方迁移;东汉末年,特别是两晋之间,形成了人口南迁的潮流。
“潮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A.北方战乱频繁 B.南方地广人稀C.江南经济发达 D.北方自然条件恶劣5.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的反对,毅然迁都。
迁都后,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 C )A.长安B.平城C.洛阳D.建康6.电视剧《锦绣未央》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你知道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是哪个民族吗( A )A.鲜卑族B.匈奴族C.羌族D.氐族7.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A )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8.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C )①学习北方的牛耕、施肥等技术②实行麦稻兼作③双季稻的栽培④织锦业迅速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D )A.推广和改进犁耕 B.推广选种、育种C.水稻采用育秧移栽 D.普遍种植双季稻10.两晋南北朝是众多民族政权分裂对峙的时代。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全练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东晋的兴亡1.(2023山西汾阳期末)下边漫画可以直接印证()A.西晋统一的条件B.东晋建立的因素C.民族交融的内容D.分封制度的弊端2.东晋时期,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这是由于东晋()A.王与马,共天下B.政权落入武将手中C.成功抵御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D.多次进行北伐知识点2南朝的政治3.(2023福建宁德期末)南朝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
由此可知南朝时期(H7104001)()A.政权更迭频繁B.疆域面积扩大C.政权并立形成D.商品经济发达知识点3江南地区的开发4.【新情境·研究性学习】(2023北京房山期末)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下列能入选该主题的是(H7104002)()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民的大量南迁增加了劳动力③国家统一,社会秩序安定④北方人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2022河南中考)317—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
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H7104002)()A.生产技术的进步B.环保意识的增强C.水利工程的兴修D.自然条件的优越6.(2022广东黄江育英中学期末)如图是王宏同学在某历史图片展中看到的两幅作品。
该历史图片展的主题可能涉及的行业是()A.手工业B.制盐业C.农业D.纺织业7.(2023广东电白期末)东晋南朝时,建康城除城内官立的大市、北市、东市、宫市等以外,沿着秦淮河东北岸一线,又备置有官市征税的大市及十余所小市。
由此可见,当时()A.农业税征收越来越重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缩小C.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D.政府大力推行重农抑商能力提升全练8.(2022山东临沂中考,3,★★☆)王导是琅琊郡临沂县人,他曾上书说:“教化万民的根本在于正人伦,正人伦的关键措施在于兴办学校。
【精编】初一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习题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doc
第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点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建立:316年,内迁的________人灭掉西晋。
随后,皇族________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__________为都城,史称东晋。
2.东晋社会:司马睿政治上依靠__________,军事上依靠________;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____________以南的部分地区,但最终未能恢复中原;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3.东晋灭亡:________年,东晋灭亡。
知识点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的概念:420—________年的170年里,中国__________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________、梁、________四个王朝。
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南朝的社会:________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______________时,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________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________失陷。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知识点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________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____________和生产技术;当时的江南地区,社会比较________;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
2.表现: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__________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__________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____________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商业和__________繁荣,__________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1.“王与马,公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A.西汉 B.东汉C.西晋 D.东晋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懿和司马昭B.司马昭和司马炎C.司马炎和司马睿D.司马睿和司马炎3.东晋是西晋皇族在西晋灭亡后建立的政权。
【七上历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掌握东晋的兴亡、江南地区的开发2.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情况。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预习提纲一、东晋的兴亡1.西晋灭亡:年内迁的灭掉西晋。
2.东晋建立:时间317年,建立者,都城建康。
3.东晋政治表现: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形成“,”的局面。
东晋经济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东晋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420年-589年的170年中,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四个王朝。
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南朝的政治表现:1)前期(宋)——宋武帝、宋文帝在位,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2)后期(梁)——梁武帝时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大规模叛乱,江东最富庶的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①江南地区优越具备发展农业有利条件。
②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江南地区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
⑤统治者比较重视2.表现:1)农业:①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
②农业生产技术也有很大改进:犁耕、精耕细作,选种、育种、田间管理、粪肥等。
③农业的多种经营。
2)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快速发展,3)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3.影响:为日后中国古代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梳理一.东晋的兴亡316年,匈奴人灭西晋。
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选择题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是( C ) A.羌族 B.匈奴族 C.氐族 D.羯族2.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3、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
北方这一时期被称为( C )A.三国时期 B.五代十国时期 C.十六国时期 D.东汉时期4.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A )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提到了永嘉年间,中原人民纷纷迁居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B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6.认识文物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如图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哪一时期制瓷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D )青瓷莲花尊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南朝7、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C )①匈奴族②蒙古族③羯族④氐族⑤羌族⑥鲜卑族⑦朝鲜族⑧壮族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⑧C.①③④⑤⑥ D.②④⑥⑦⑧8.南朝时,如果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B )A.广州 B.建康 C.扬州 D.荆州9、10.《宋书·州郡志》所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D )A.北方人口锐减 B.政权分立 C.经济重心南移 D.江南得到开发1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习题 含答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习题含答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点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建立于316年,由内迁的山东人灭掉西晋。
随后,皇族___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东晋社会:___政治上依靠士族,军事上依靠豪门;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但最终未能恢复中原;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3.东晋灭亡于420年。
知识点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的概念:420年至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___四个王朝。
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南朝的社会: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___、___时,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______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南朝失陷。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知识点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当时的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
2.表现: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商业和手工业繁荣,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注:文章中的网站链接已删除。
1.“王与马,公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答案:B 东汉。
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答案:C ___和___。
3.东晋是西晋皇族在西晋灭亡后建立的政权。
它存在的时间是?答案:D 317—420年。
4.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梁朝。
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种植水稻。
6.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是在东晋后期。
7.错误的描述是D,应为___萧衍时,政治日益清明。
部编版优选整合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练习学生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练习一、选择题1.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D.全国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至南方2.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B.科技取得显著进步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D.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3.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开发成就不包括()A.在太湖、鄱阳湖开垦大量湖田B.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C.在冶铸业中发明了灌钢法D.引进占城稻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有()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③南朝从420年开始④南朝包括前秦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5.下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 专制统治加强B. 北方文化繁荣C. 江南经济发展D. 国家统一完成6.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得益于()A. 优越的自然条件B.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C. 统治者的措施D. 稳定的社会环境7.“(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宋书》卷五十四)这一现象出现的政治..因素是()A. 人口南迁B. 自然条件优越C. 社会稳定D. 国家统一8.东晋建立时,开国皇帝晋元帝倚重王氏,任王导为丞相、王敦专政军事,时称“王与马,共天下”。
这里的“马”指的是()A. 司马炎B. 司马懿C. 司马睿D. 司马迁9.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的原因不包括()A. 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B. 江南有先进的生产技术C. 北人南迁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D. 江南地区战争少,社会秩序较安定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基础达标】1.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A.鲜卑族 B.氐族 C.匈奴族 D.羯族2.“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出现在东晋初期,其中的“王”是指()A.王莽 B.王猛 C.王导 D.王敦3.南朝的历史是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南朝时期的第一个王朝是( )A.齐B.陈C.宋D.梁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其中东晋和南朝都将都城定在()A.洛阳 B.杭州C.建康D.长安5.下列各项中,关于两晋、南朝政权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③南朝从420年开始④南朝包括前秦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6.从右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C.中原人民大量迁往江南D.北方民族大量迁住中原7.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国家统一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8.如图为南朝青瓷莲花尊,反映了当时南方制瓷业较高的发展水平。
除制瓷业以外,南方还有哪些方面有显著的发展( )①缫丝②冶铸③造纸④制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D.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10.宋、齐、梁、陈,因为都城都在一个地方,都偏安于江南,统称为南朝,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A.洛阳B.建康C.临安D.宁波11.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李仕才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选择题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是( C )A.羌族 B.匈奴族 C.氐族 D.羯族2.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3、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
北方这一时期被称为( C )A.三国时期 B.五代十国时期 C.十六国时期 D.东汉时期4.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A )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提到了永嘉年间,中原人民纷纷迁居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B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6.认识文物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如图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哪一时期制瓷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D )青瓷莲花尊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南朝7、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C )①匈奴族②蒙古族③羯族④氐族⑤羌族⑥鲜卑族⑦朝鲜族⑧壮族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⑧C.①③④⑤⑥ D.②④⑥⑦⑧8.南朝时,如果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B )A.广州 B.建康 C.扬州 D.荆州9、10.《宋书·州郡志》所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D )A.北方人口锐减 B.政权分立 C.经济重心南移 D.江南得到开发1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B.以种植玉米为主C.以种植小麦为主D.以种植棉花为主8.我国人民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人民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9.某博物馆要求选出能够体现东晋南朝江南青瓷烧制技术的文物,应该当选的是()A BC D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材料二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1)材料一中的“本业”是什么意思?东晋、南朝时期,“本业”有哪些成就?(2)材料二体现了南朝时期哪个行业的发展?(3)结合三则材料,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及启示。
1.C 2.C 3.B4.D[解析]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这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
而北方由于战乱,经济发展受阻,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答案选D。
5.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所以正确的选项是B。
6.D7.A8.A9.D10.(1)农业。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
(2)手工业(或制瓷业)。
(3)原因: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层作业)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基础巩固】1.“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该诗是唐朝诗人韦庄对曾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的感慨。
该古都是今天的()A.北京B.西安 C.洛阳D.南京【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三国鼎立时期,吴国定都建业,也就是今南京,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建康,建康即今南京,从420﹣589的170年里,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即今南京,D项正确;元明清定都北京,大顺定都西安,东汉定都洛阳,排除ABC三项。
故选D项。
2.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
下图①处的政权建立者是()A.司马迁B.司马懿C.司马炎 D.司马睿【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西晋灭亡后,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东晋,D项正确;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排除A项;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排除B项;司马炎是西晋开国皇帝,排除C项。
故选D项。
3.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A.洛阳 B.长安C.建康D.咸阳【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建康是南朝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的都城,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建康,C项正确;洛阳是唐朝时繁华的城市,排除A项;长安是隋唐时期的大都市,排除B项;咸阳是秦朝的都城,排除D项。
故选C项。
4.小明同学在整理七年级历史的学习内容时看到这样的一副思维导图,请为他把空白处补充完整()A.人口南迁,江南开发 B.开凿运河,沟通南北C.推广筒车,兴修水利 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答案】A【详解】根据“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江南开发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A项正确;开凿运河,沟通南北是在隋朝,排除B项;推广筒车是在唐朝,排除C项;“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出现在南宋,排除D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练习一、选择题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的()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2.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优越B.统治者施行仁政C.水利设施齐全D.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3.《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
”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B.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C.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D.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4.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A.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明显提高B.江南的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C.造船技术较高,造船业发达D.建康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5.下列政权中不以洛阳为都城的是A.东周 B.东晋 C.东汉 D.北魏6.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A.春秋、战国B.三国、南朝C.三国、两晋、南朝D.春秋、战国、魏晋7.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因为它曾做过六个朝代的都城,下列以它为都城的六个朝代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三国中的吴②宋③齐④梁⑤陈⑥东晋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⑥②③④⑤C.①②④③⑤⑥ D.⑥①②③④⑤8.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C.司马炎和司马睿 D.司马炎和司马昭9.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东晋和北魏 B.东晋和前秦 C.西晋和前秦 D.西晋和北魏10.南朝开始的标志是()A.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 B.229年,孙权建业称帝C.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 D.420年,刘裕建宋11.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C.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1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的推广④小麦的种植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3.4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14.“(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初中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习题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填空题知识点1 东晋的兴亡建立与统治:316年,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________年重建晋王朝,建都________,史称东晋。
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________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在__________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________年,东晋灭亡。
知识点2 南朝的政治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王朝,这些朝代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________、________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拟安定。
梁武帝________夺得帝位后,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知识点3 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自4世纪初起,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________,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另外江南地区社会比拟安定。
表现: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__________;农业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良;普遍实行了__________,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________;此外还开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________、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开展。
商业:南朝时的________,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泼的大都市。
二、选择题1.“王与马,共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A.西汉 B.东汉C.西晋 D.东晋2.“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后练习题(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后练习题(1)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选择题1. 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B.鲜卑族C.羯族D.羌族2. 东晋王朝的建立者是( )A.司马炎 B.司马昭 C.司马睿 D.苻坚3. 东晋初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其中“马”和“王”分别指的是( )A.司马昭和王莽B.司马炎和王维C.司马睿和王导D.司马睿和王猛4.东晋灭亡后,南方相继出现了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南朝”。
下列不属于南朝的是( )A.前秦B.宋 C.齐D.陈5. 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口向北迁移 B.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6.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7.“闻鸡起舞”的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A.刘邦 B.王导 C.祖逖 D.王敦8.“江南好,风景旧时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开发成就不包括( )A.水稻变成育秧移栽B.普遍种植棉花C.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D.在南方各地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9. 在南朝的四个王朝中“疆域最大,经济比较繁荣,社会比较安定”的是( )A. 宋B. 齐C. 梁D. 陈10.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景象。
其政治上的原因在于( )A.北方人口的南迁 B.社会比较安定C.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D.自然条件好11.南朝历史始于公元420年,止于公元589年,历经四个王朝,南朝是指( )A. 我国历史上四个大一统的朝代B. 我国南方相继出现的四个王朝C. 我国南、北方并存的四个朝代D. 我国南方地区并存的四个朝代12.南朝时商业迅速发展,当时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A.建康B.洛阳 C.长安D.成都1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魏灭蜀②东晋建立③西晋灭吴④西晋建立A. ③①②④B. ④①②③C. ①④③②D. ①④②③14.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练习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可以概括为()A. 建立帝国新秩序B. 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C. 巩固大一统局面D. 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2.历史课上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A. 春秋战国B. 魏晋南北朝C. 辽宋夏金元D. 明清3.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下列政权中,建都于南京的有()①三国的孙吴②东晋③宋④齐⑤梁⑥陈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⑥C. ①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4.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是A. 社会大变革B. 国家大一统C. 政权分立D. 社会较为稳定5.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
什么没了?五胡。
什么有了?南北。
”这说明()A. 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失B. 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C. 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D. 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失的根源6.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7.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 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8.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
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A. 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B. 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C. 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D. 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9.“上承大汉下启大隋,前后历经了350多年的大混乱,期间政权更迭,战火纷飞”,这一时期是A. 春秋战国B. 三国两晋南北朝C. 五代十国D. 秦汉时期10.观察下图所示的历史阶段,选项中对其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域的开发练习题新人教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域的开发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闻鸡起舞”那个成语是讲述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A.辛弃疾B.祖逖C.陆游D.苏轼二、以下有关淝水之战的表达,不正确的是()①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次以少胜多的闻名战役②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③前秦军队的纪律严明、战斗力强④东晋采取了诱敌深切的战略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3、以下对西晋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为鲜卑族所灭B.因侯景之乱而衰败C.曾经短暂地统一过全国D.与东晋政权形成“东西并立”的格局4、前秦是哪个少数民族成立起来的政权?()A.氐B.鲜卑C.匈奴D.羌五、以下成语哪个与淝水之战有关?()A.问鼎中原B.闻鸡起舞C.杯弓蛇影D.先发制人6、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取得开发的最要紧缘故是()A.江南土地肥B.江南地域气候温暖湿润C.北方人南迁江南D.南方政局稳固二、主观题7、简要说说江南开发的缘故及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解析】这题应该用直选法作答。
尽管苏轼、陆游、辛弃疾等都是后来历史时期的人物,且苏轼的词中有句“起舞弄清影”颇具干扰力,但“祖逖北伐”才是那个成语的真正来源。
因此,答案应被选B。
答案:B2. 【解析】这题用排除法即可找出正确答案。
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和前秦之间,但不是历史上唯一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历史上如此的战役不可胜数,无法统计);前秦的统治者苻坚内部并非高度支持南征,被其征服的许多民族无心恋战,这是淝水之战中一溃千里的重要缘故之一。
淝水之战发生的时刻是383年,算起来应该是4世纪末。
因此,此题只有第④句是正确的,其余说法都是错误的。
答案:C3. 【解析】考察西晋的衰亡和南朝时期政权更替的大体史实。
西晋系匈奴族刘渊起兵后,被匈奴兵所灭。
因此A不正确。
“侯景之乱”发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而不是西晋时期,因此B不正确。
西晋和东晋是前后更替显现的政权,不是同时存在的两个政权,因此D不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单项选择题
1.东晋的建立者是()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懿
D.司马昭
2. -战国――西汉―-三国--东晋-,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统治者施行仁政
B.社会比较稳定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D.自然条件优越
4.南朝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A.齐、宋、梁、陈
B.陈、齐、梁、宋
C.梁、宋、陈、齐
D.宋、齐、梁、陈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稻麦兼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6.请你围绕下面课堂教学的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
【作品解读】
(1)在教学中老师引用了下列两部作品,请你比较一下,东汉以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社会状况有什么不同?
【史料解读】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
——[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2)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以上两段材料,试比较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建言献策】
(3)请结合江南地区变化的原因,为当地政府发展经济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D
6.(1)北方战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南方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安定。
(2)变化: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原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补充了劳动力,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等。
(3)原因:先进的科技、充足的劳动力、安定的社会环境、适当的经济政策、优越的自然条件等。
建议:大力发展科技、引进科技人才、招商引资、保持社会稳定、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保护环境等。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