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复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练习题及答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练习题及答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1.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B.鲜卑族C.羯族D.羌族2.东晋的建立者是( )A.司马懿B.司马昭C.司马睿D.司马腾3.在南朝的四个王朝中“疆域最大,经济比较繁荣,社会比较安定”的是( )A.宋B.齐C.梁D.陈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5.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A.长安B.洛阳C.建康D.建业6.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1)北方少数民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迁往中原的?(2)北方人民迁往江南的原因是什么?(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1.东晋初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其中“马”和“王”分别指的是( )A.司马昭和王莽B.司马炎和王维C.司马睿和王导D.司马睿和王猛2.一个生活在318年的建康人应该受哪个政权的管辖( )A.东汉B.东吴C.西晋D.东晋3.南朝历史始于公元420年,止于公元589年,历经四个王朝,南朝是指( )A.我国历史上四个大一统的朝代B.我国南方相继出现的四个王朝C.我国南、北方并存的四个朝代D.我国南方地区并存的四个朝代4.下列政权中都城设在今南京的是( )①东晋②南朝时期的宋王朝③南朝时期的齐王朝④南朝时期的梁王朝⑤南朝时期的陈王朝⑥三国时期的吴国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⑥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魏灭蜀②东晋建立③西晋灭吴④西晋建立A.③①②④B.④①②③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6.下列有关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B.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7.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江南地区气候条件优越②江南战争较少,相对稳定③经济重心已经向南转移④大批北人南迁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④★8.东汉以来,江南经济不断发展,为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及答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选择题1.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南朝时,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畸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江南地区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是( B )A.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B.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江南地区相对和平稳定D.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2.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A)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3.下图反映的著名战役是( D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4.研究表明,从汉朝开始,北方人口开始向南方迁移;东汉末年,特别是两晋之间,形成了人口南迁的潮流。

“潮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A.北方战乱频繁 B.南方地广人稀C.江南经济发达 D.北方自然条件恶劣5.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的反对,毅然迁都。

迁都后,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 C )A.长安B.平城C.洛阳D.建康6.电视剧《锦绣未央》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你知道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是哪个民族吗( A )A.鲜卑族B.匈奴族C.羌族D.氐族7.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A )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8.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C )①学习北方的牛耕、施肥等技术②实行麦稻兼作③双季稻的栽培④织锦业迅速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D )A.推广和改进犁耕 B.推广选种、育种C.水稻采用育秧移栽 D.普遍种植双季稻10.两晋南北朝是众多民族政权分裂对峙的时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自魏晋以来,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南宋时,南方已经超过北方,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

导致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的经济因素是()A.统治者采取恰当的政策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土地肥沃,气候适宜D.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3.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A.八王之乱B.祖狄北伐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4.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5.“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

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A.曹操B.王导C.祖逖D.王敦6.在《农耕图》中同时有扬场和插秧两种场面出现直接说明()A.江南人们劳动的辛苦和繁忙 B.劳动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劳动人民的勤劳 D.南方已有双季稻7.东汉末年,大批北方民众南迁,他们主要定居在()A.四川地区B.岭南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D.淮河中下游地区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其中人口达百万,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是()A.成都 B.洛阳 C.建康 D.长安9.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①大量田地被开垦②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生产使用粪肥④南方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下列有关东晋南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晋偏安江南,都城在建康B.南朝的第一个政权是“宋”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D.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11.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宋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同步练习: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同步练习: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1.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灭亡了西晋的是()A.鲜卑B.羯C.氐D.匈奴2.“(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

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材料中的“马”是()A.司马懿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3.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但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其主要原因是()A.南迁的北方人偏安东南B.军队羸弱C.所有人民都不愿北伐D.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4.在南北朝的实力对比中,从下列哪一位皇帝开始,南朝处于明显的劣势?()A.宋文帝B.宋武帝C.梁武帝D.梁文帝5.自4世纪初起,大批北方人民南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

这些北方人民来到南方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经济发达B.北方战乱频繁C.躲避民族压迫D.政府强行迁徙6.南朝时,下列哪一城市成为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A.洛阳B.长安C.建康D.成都7.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东晋南朝时的江南,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①人们正在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工程②农民在土地里施用粪肥③南京城人口凋零,车马稀少④许多北方人来这里定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东晋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政权更迭频繁,但经济得到了发展。

请结合下面的材料来探究这一时期的历史。

材料一世家大族王,与睿天下匡;利益相互享,军政共执掌。

北方各族狂,遍地是灾荒;盼望帝北伐,檄文声势张。

迟迟兵不往,恼火爱国将;只图安逸度,本无北伐想。

(1)材料一中的“王”和“睿”分别指的是谁?(2)材料一中说“北方各族狂”,当时北方正处于什么时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东晋政府对待北伐的态度如何?材料二(3)请写出南朝包括的四个政权。

这些政权的都城都在哪里?(4)南朝这些政权中疆域最大的是哪个朝代?从哪个政权开始,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材料三时间:4世纪后期。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练习(含答案)

4.18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选择题1.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下列关于东西两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晋的统治区域相同②东晋政权结束于武将手中③东晋灭亡后南朝开始④西晋的统治者是司马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

”这个“流亡政府”的建立者是()A.司马炎B.刘裕C.司马睿D.司马懿3.如图是中国古代某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

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A.宋、北魏B.西晋、宋C.北魏、宋D.宋、西晋4.“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史实不相符的是()A.东汉灭亡以后,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B.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C.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5.420﹣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四个王朝的都城都在洛阳B.齐时江南民殷国富社会安定C.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D.梁武帝后南朝实力强于北朝6.下列与东晋、南朝经济发展无关的是()A.农业实行多种经营B.普遍实行麦稻兼作C.推广改进犁耕D.蜀锦行销魏、吴7.热干面是武汉最有名的小吃之一。

在古代,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餐桌上除了稻米饭,也出现了各类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南方人口增加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面食口感更好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8.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如图反映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因素是()A.江南地区社会稳定B.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9.《史记》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测试(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测试(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族称为“夷人”或“胡人”。

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A.匈奴B.鲜卑C.羯族D.羌族2.“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曾定都洛阳的朝代有()①曹魏②西晋③东晋④东汉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 下列关于东晋统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依靠王导建政权B.不思进取收中原C.北人南迁促发展D.篡夺皇位是萧衍4.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六朝”先后顺序是( )A.东晋—孙吴—宋—齐—梁—陈B.孙吴—东晋—齐—宋—陈—梁C.孙吴—宋—齐—梁—陈—东晋D.孙吴—东晋—宋—齐—梁—陈5.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朝政权更替频繁,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B.都城都在建康C.主要控制长江下游一带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6.秦汉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 )A.四川盆地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东北平原7.好多来自江南的同学为家乡经济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

下列关于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方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B.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C.北方大量人口南迁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8.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种植的北方粮食品种是( )A.小麦B.玉米C.水稻D.白菜9. 南朝时,如果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A. 广州B. 建康C. 扬州D. 荆州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译文材料二《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作业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作业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同步作业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1.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灭亡西晋的是()A.鲜卑B.羯C.匈奴D.氐2.晋室南迁,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氏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氏大族,“王与马,共天下”。

上层士族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

这反映出当时()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3.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被统称为“南朝”。

这四个王朝都定都于()A.长安B.建康C.洛阳D.咸阳4.某博物馆要求选出能够体现南朝江南青瓷烧制技术的文物,当选()A B C D5.中国人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

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人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商品经济发达B.南方人口增多C.面食营养价值高D.北方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6.从下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人口迁徙示意图A.中原人口大量迁往江南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D.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7.小明为某单元设计了下面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8.江南地区农业得到发展的表现包括()①兴修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③实行麦稻兼作④实行精耕细作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我国人民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人民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10.据考古发掘,已发现的东晋南朝时的青瓷品类繁多,既有各种生活用品,也有随葬品。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

”这个“流亡政府”是()A.西晋B.西汉C.东晋D.东汉2.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A.官渡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3.小明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整理了一组词汇,分别是“巨鹿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下列关于这三场战争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争②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之间爆发的战争③都在长江流域一带展开④都对当时时局产生了重大影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公元383年,东晋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的打败了前秦所率领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

这次战役()A.消灭了六国残余势力B.激化了南北之间的矛盾C.奠定了楚汉之争的结局D.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5.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

与“投鞭断流”、“草木皆兵”有关的战役是()A.涿鹿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6.下表信息有错的一项是()淝水之战时间:383年交战双方:前秦与东晋相关成语:破釜沉舟、老马识途、朝秦暮楚、纸上谈兵影响: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D.影响7.苻坚即位以来,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加强集权,减赋禁奢,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抗和矛盾有所缓和。

这说明()A.民族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已经消失B.前秦逐渐强大并且统一黄河流域C.苻坚倡导汉族礼仪促进民族交融D.苻坚不断提高自身的汉文化修养8.历史上致使强大的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是在()A.淝水之战之后B.巨鹿之战之后C.赤壁之战之后D.七国之乱之后9.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基础达标】1.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A.鲜卑族 B.氐族 C.匈奴族 D.羯族2.“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出现在东晋初期,其中的“王”是指()A.王莽 B.王猛 C.王导 D.王敦3.南朝的历史是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南朝时期的第一个王朝是( )A.齐B.陈C.宋D.梁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其中东晋和南朝都将都城定在()A.洛阳 B.杭州C.建康D.长安5.下列各项中,关于两晋、南朝政权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③南朝从420年开始④南朝包括前秦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6.从右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C.中原人民大量迁往江南D.北方民族大量迁住中原7.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国家统一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8.如图为南朝青瓷莲花尊,反映了当时南方制瓷业较高的发展水平。

除制瓷业以外,南方还有哪些方面有显著的发展( )①缫丝②冶铸③造纸④制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D.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10.宋、齐、梁、陈,因为都城都在一个地方,都偏安于江南,统称为南朝,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A.洛阳B.建康C.临安D.宁波11.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 18 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1.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B.鲜卑族C.羯族D.羌族2.东晋的建立者是( ) A.司马懿 B.司马昭C.司马睿D.司马腾3.在南朝的四个王朝中“疆域最大,经济比较繁荣,社会比较安定”的是( )A.宋B.齐C.梁D.陈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5.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 A.长安B.洛阳C.建康D.建业6.根据史书统计,从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 年间,北方南迁人口在90 万以上,占当时全国在编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

许多大族都带领着几十家甚至成百家一起南下,立志北伐的晋代名将祖逖(tì)就是带领亲族数百家从洛阳南迁到京口(今江苏镇江)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少数民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迁往中原的?(2)北方人民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1.东晋初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其中“马”和“王”分别指的是( ) A.司马昭和王莽B.司马炎和王维C.司马睿和王导D.司马睿和王猛2.一个生活在318 年的建康人受哪个政权的管辖( ) A.东汉 B. 东吴C.西晋D. 东晋3.南朝历史始于公元420 年,止于公元589 年,历经四个王朝,南朝是指( ) A.我国历史上四个大一统的朝代B.我国南方相继出现的四个王朝C.我国南、北方并存的四个朝代D.我国南方地区并存的四个朝代4.下列政权中都城设在今南京的是( )①东晋②南朝时期的宋王朝③南朝时期的齐王朝④南朝时期的梁王朝⑤南朝时期的陈王朝⑥三国时期的吴国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⑥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魏灭蜀②东晋建立③西晋灭吴④西晋建立A.③①②④B.④①②③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6.下列有关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B.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7.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江南地区气候条件优越②江南战争较少,相对稳定③经济重心已经向南转移④大批北人南迁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④★8.东汉以来,江南经济不断发展,为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B.以种植玉米为主C.以种植小麦为主D.以种植棉花为主8.我国人民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人民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9.某博物馆要求选出能够体现东晋南朝江南青瓷烧制技术的文物,应该当选的是()A BC D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材料二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1)材料一中的“本业”是什么意思?东晋、南朝时期,“本业”有哪些成就?(2)材料二体现了南朝时期哪个行业的发展?(3)结合三则材料,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及启示。

1.C 2.C 3.B4.D[解析]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这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

而北方由于战乱,经济发展受阻,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答案选D。

5.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所以正确的选项是B。

6.D7.A8.A9.D10.(1)农业。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

(2)手工业(或制瓷业)。

(3)原因: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练习一、选择题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的()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2.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优越B.统治者施行仁政C.水利设施齐全D.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3.《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

”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B.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C.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D.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4.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A.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明显提高B.江南的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C.造船技术较高,造船业发达D.建康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5.下列政权中不以洛阳为都城的是A.东周 B.东晋 C.东汉 D.北魏6.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A.春秋、战国B.三国、南朝C.三国、两晋、南朝D.春秋、战国、魏晋7.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因为它曾做过六个朝代的都城,下列以它为都城的六个朝代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三国中的吴②宋③齐④梁⑤陈⑥东晋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⑥②③④⑤C.①②④③⑤⑥ D.⑥①②③④⑤8.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C.司马炎和司马睿 D.司马炎和司马昭9.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东晋和北魏 B.东晋和前秦 C.西晋和前秦 D.西晋和北魏10.南朝开始的标志是()A.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 B.229年,孙权建业称帝C.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 D.420年,刘裕建宋11.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C.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1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的推广④小麦的种植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3.4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14.“(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统编七上历史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统编七上历史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选择题1.自魏晋以来,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南宋时,南方已经超过北方,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

导致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的经济因素是()A.统治者采取恰当的政策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土地肥沃,气候适宜D.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3.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A.八王之乱B.祖狄北伐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4.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5.“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

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A.曹操B.王导C.祖逖D.王敦6.在《农耕图》中同时有扬场和插秧两种场面出现直接说明()A.江南人们劳动的辛苦和繁忙 B.劳动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劳动人民的勤劳 D.南方已有双季稻7.东汉末年,大批北方民众南迁,他们主要定居在()A.四川地区B.岭南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D.淮河中下游地区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其中人口达百万,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是()A.成都 B.洛阳 C.建康 D.长安9.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①大量田地被开垦②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生产使用粪肥④南方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下列有关东晋南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晋偏安江南,都城在建康B.南朝的第一个政权是“宋”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D.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11.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宋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及答案(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及答案(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及答案(1)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选择题1.《魏书》记载:(魏主)“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这里的“北俗之语”是指( C )A.匈奴语B.汉语C.鲜卑语D.蒙古语2.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南朝四个王朝都在建康定都C.镇守地方的贵族势力很大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3.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4.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

“他”是( A )A.拓跋宏B.苻坚C.李世民D.忽必烈A.推动经济发展B.促进民族交融C.加强中央集权D.实现南北统一6.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D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句中的“南朝”所指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D )A.齐、宋、梁、陈 B.陈、齐、梁、宋C.梁、宋、陈、齐 D.宋、齐、梁、陈8.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9.下列现象出现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是( A )①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③君臣一律用鲜卑语④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0.读图说史:读右图,解读正确的是( D )A.北方自然环境恶劣B.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C.江南地区相对发达D.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B. 社会比较稳定C. 统治者施行仁政D. 自然条件优越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迅速被开发,而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A. 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B. 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C. 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D. 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3.古诗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请问南朝时相继出现的四个王朝是( )①梁②陈③宋④齐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③②①④D. ③④①②4.我国古代南北百姓的主食是“北麦南稻”,至南朝南方百姓桌上还出现了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其中主要原因是()A. 南方农业的发展B.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 面食营养价值高D.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5.如果要查阅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你认为“民族交融”一词正确解读是()A. 各民族人民迁居到中原地区生产、生活B. 统治者学习汉族制度和文化C. 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D. 各民族人民共同发起农民战争6.在东晋南朝时期,南北方社会状况迥然不同。

下列关于当时南方的社会描述正确的是()A. 南方相对安定,只经历了东晋和南朝两个朝代。

B. 大量北方汉族人逃往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使南方经济发展快于北方C. 在南北政权对峙过程中,南方始终占据优势D.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超过北方,经济实力强于北方7.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其中人口达百万,在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是( )A. 建康B. 洛阳C. 长安D. 成都8.历史课上王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并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王老师讲述的历史时期是()A. 春秋战国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D. 辽宋夏金元9.为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①曹操②刘备③孙权④北魏孝文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题知识要点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者是____,时间是____年,都城是____。

2.西晋末年,进攻西晋,并于316年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族B.匈奴族C.氐族D.羌族3.东晋的建立者是( )A.司马炎B.司马睿C.司马懿D.司马昭4.东晋的建立,得到了以哪一位为代表的南北大贵族的支持( )A.王导B.王敦C.王猛D.王莽5.东晋是偏安于南方的一个政权。

大体与东晋同时,我国北方是( )A.西晋B.西汉C.十六国D.魏国知识要点二:南朝的政治6. 420-589年,东晋灭亡后,我国南方相继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四个王朝,都以____为都城,历史上统称为____。

7.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②在我国南方,继东晋之后是南朝③南朝从420年开始④南朝都在建康定都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8.下列关于南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朝是偏安于南方的几个相继更替的政权B.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C.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一直处于明显优势D.南朝时,我国江南地区相当安定,经济得到发展9.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以南京为都城昀政权有( )①三国孙吴②三国蜀汉③东晋④南朝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知识要点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0.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朝的统治者施行仁政11.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中,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1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不包括( )A.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B.江南种植水稻,水稻由直播变成育秧移栽C.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D.岭南地区还未得到开发13.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④南方统治者锐意进取,努力改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单项选择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B.社会动荡不安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绸之路开辟2.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3.唐朝诗人杜牧《江南春》之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盖极言南朝寺庙之多。

南朝四个朝代的更替顺序是()A.梁、宋、齐、陈B.宋、齐、梁、陈C.齐、宋、梁、陈D.陈、宋、齐、梁4.东晋灭亡后,南方出现的四个政权(宋齐梁陈)更替的局面,历史上统称为“南朝”,都城都在()A.洛阳B.建康C.咸阳D.长安5.“王与马,共天下”是对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A.南北朝B.西晋C.东晋D.东汉6.列表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

阅读下列表格,其内容所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期哪一方面的史实()A.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B.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C.北人南迁的原因D.淝水之战的背景7.江南地区在南朝时有较快的发展,其中荆、扬两州已号称“丝绵布帛之饶,复(覆)衣天下”。

据材料可知()A.南方手工业发展迅速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南朝统治者轻徭薄赋D.南方地区政权稳定8.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生产技术得到改善,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

主要原因在于()A.气候温暖湿润B.人们种桑养蚕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绸之路开辟9.“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练习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可以概括为()A. 建立帝国新秩序B. 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C. 巩固大一统局面D. 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2.历史课上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A. 春秋战国B. 魏晋南北朝C. 辽宋夏金元D. 明清3.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下列政权中,建都于南京的有()①三国的孙吴②东晋③宋④齐⑤梁⑥陈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⑥C. ①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4.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是A. 社会大变革B. 国家大一统C. 政权分立D. 社会较为稳定5.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

什么没了?五胡。

什么有了?南北。

”这说明()A. 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失B. 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C. 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D. 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失的根源6.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7.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 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8.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

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A. 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B. 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C. 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D. 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9.“上承大汉下启大隋,前后历经了350多年的大混乱,期间政权更迭,战火纷飞”,这一时期是A. 春秋战国B. 三国两晋南北朝C. 五代十国D. 秦汉时期10.观察下图所示的历史阶段,选项中对其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
开发》同步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自魏晋以来,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南宋时,南方已经超过北方,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

导致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的经济因素是()
A.统治者采取恰当的政策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土地肥沃,气候适宜D.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3.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A.八王之乱B.祖狄北伐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4.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5.“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

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A.曹操B.王导C.祖逖D.王敦
6.在《农耕图》中同时有扬场和插秧两种场面出现直接说明()
A.江南人们劳动的辛苦和繁忙 B.劳动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劳动人民的勤劳 D.南方已有双季稻
7.东汉末年,大批北方民众南迁,他们主要定居在()
A.四川地区B.岭南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D.淮河中下游地区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其中人口达百万,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是()
A.成都 B.洛阳 C.建康 D.长安
9.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①大量田地被开垦②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③农业生产使用粪肥④南方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列有关东晋南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晋偏安江南,都城在建康B.南朝的第一个政权是“宋”
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D.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11.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宋书》)。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超过北方B.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超过北方C.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D.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迅速发展12.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地城辽阔而人烟稀少”,但在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

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A.优越的自然条件 B.北方人口的南迁
C.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D.经济重心的南移
13.《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C.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北方D.宋代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
14.“(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秦朝B.西汉C.东晋南朝D.周朝
15.(题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原因包括()①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②江南经济的发展③佛教的传入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6.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为日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江南地区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D.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17.某中学历史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
性学习活动。

下列各项不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A.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国家的统一 D.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18.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史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餐桌上也出现了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商品经济发达
C.北方人南迁和民族交融D.南方统治着提倡
19.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民的大量南迁增加了劳动力
③国家统一社会秩序安定④江南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史料反映的社会现象可能出现在()
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汉朝时期 D.东署南朝时期
二、综合题
21.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材料三“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1)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
1.B2.A3.D4.D5.C6.D7.C8.C9.A10.C11.C12.D13.B14.C15.C16.A17.C 18.C19.C20.D
21.(1)牛耕;百家争鸣;
(2)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3)人口南迁;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4)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恰当的经济政策(治理);战乱;人口增长等(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