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合集下载

炎症的病理学分类

炎症的病理学分类

炎症的病理学分类炎症是机体对各种损伤和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其主要表现为局部的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流动速度减慢、白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

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和病因,炎症可以被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对炎症的病理学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是炎症的最常见类型,其特征为短暂、明显、局限的炎症反应。

急性炎症的主要特点是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液积聚和白细胞浸润。

在病理学上,急性炎症可分为两种类型:浆液性炎症和化脓性炎症。

浆液性炎症:浆液性炎症是一种以渗出液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炎症类型。

渗出液主要由血浆中的液体和溶解物质组成,其特点是呈黄色或透明、黏稠度较低。

浆液性炎症常见于轻度刺激或短暂的病变,如轻微创伤、过敏反应等。

化脓性炎症:化脓性炎症是一种以白细胞浸润和脓液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炎症类型。

脓液主要由白细胞、细菌和坏死组织碎片组成,其特点是呈黄绿色或黄褐色、黏稠度较高。

化脓性炎症常见于严重感染、脓肿形成等病变。

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是一种反应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的炎症类型。

慢性炎症的主要特点是病变区域的纤维化和组织修复,同时伴有持续的细胞浸润和炎症介质释放。

慢性炎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和特异性慢性炎症。

非特异性慢性炎症: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是一种以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类型。

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等病变。

特异性慢性炎症:特异性慢性炎症是一种以特定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类型。

特异性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与病原体的特性和宿主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常见于结核病、梅毒等疾病。

间质性炎症:间质性炎症是一种以细胞浸润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炎症类型。

间质性炎症主要发生在器官的间质组织中,如肝脏、肺脏等。

间质性炎症常见于慢性肝炎、肺间质纤维化等病变。

弥漫性炎症:弥漫性炎症是一种炎症广泛分布于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的炎症类型。

弥漫性炎症常见于全身性感染和炎症性疾病,如败血症、类风湿关节炎等。

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形成含有脓液的空腔; 同时,肉芽组织增生,
在坏死组织周围形成脓肿膜,脓肿便告形成。
(2)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为发生在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见 于皮下组织、粘膜下、肌肉等。
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链球菌能 分泌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透明质酸酶能降解结 缔组织基质中的透明质酸;链激酶能溶解纤维素, 故炎症不易被局限,细菌容易通过组织间隙和淋 巴管扩散。表现为炎区组织间隙有明显水肿和大 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当机体抵抗力减弱、病原作用增强或再感染时,可在慢 性炎症的基础上转化为急性炎症,即慢性炎症急性发作。
急性炎症与慢性炎症
急性炎症 急短 变质 渗出 edema N
慢性炎症 缓长 增生 ML
二、炎症的病理分类
任何炎症中都有变质、渗出、增生等改变,但由于 致炎因子不同、组织特性的不同,每一种炎症往往以 变质、渗出、增生中的某一种改变为主,据此将炎症 分为变质性炎症、渗出性炎症和增生性炎症三大类型。
41
5、卡他性炎(catarrh inflammation)
是发生于粘膜组织的一种轻度渗出性炎症。其特点是除 渗出液外,粘膜上皮细胞及其腺体分泌明显增强。
因此,粘膜表面常见混合有大量粘液的渗出液顺着粘膜 向下流,希腊语将顺势下流称为“catarrh”,故称卡他性 炎。 根据渗出物性质不同,卡他性炎可分为: (1)浆液性 (2)粘液性 (3)脓性卡他性炎。
(二)渗出性炎症 (exudative inflammation)
炎症局部以渗出病变为主并有大量的渗出物形成, 组织和细胞的变性、坏死次之,细胞的增生较轻的一 类炎症,多为急性炎症。 根据渗出物主要成分不同分为: 1、浆液性炎症 2、纤维素性炎症 3、化脓性炎症 4、出血性炎症,等类型。

护理学《病理学》第四章 炎 症

护理学《病理学》第四章     炎 症
第四章 炎 症
学习目标
❖ 1.掌握炎症、脓肿、蜂窝织炎、化脓性炎、肉 芽肿性炎的概念;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 的病理分类和病变特征。
❖ 2.熟悉炎症的临床分类及其结局。 ❖ 3.了解炎症的局部表现、全身反应及其炎症介
质的主要作用。
学习目标
❖ 炎症(inflammation)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 各种致炎因子的损害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 应。其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临床上,局 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并伴有发热、白 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等全身反应。
(三)增生性炎症
1. 一般增生性炎 2.肉芽肿性炎 (1)感染性肉芽肿 (2)异物肉芽肿 3.炎性息肉 4.炎性假瘤
Company Logo
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
炎症结局
一、痊愈
二、迁延不愈
大多数炎症性疾病,在机体抵抗 力较强、及时治疗、消除病原的 情况下,炎性渗出物和组织崩解 产物及时被溶解吸收,或经过自
❖ 炎症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人类如果没 有炎症的保护性反应,就不能长期生存下去。但是,以 防御为主的炎症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给机体造成一定的 损害和痛苦,因此炎症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同时存在 的过程。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炎症的原因
原因
(一)生物性因素
(四)超敏反应
(二)物理性因素 (三)化学性因素
炎症反应
一、炎症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表现
1.红 2.肿 3.热 4.痛 5.功能障碍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一)发热 (二)白细胞改变 (三)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四)实质器官的病变
Company Logo

急性炎症的分类和病理特征

急性炎症的分类和病理特征
急性炎症的分类和特点
急性炎症的分类
• 损伤因子种类
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
• 基本病变:
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
• 临床病程
急性炎症(<1m)、慢性炎症(数月-年)、亚急性炎
如 急性阑尾炎
如 慢性肝炎
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
临床 起病急,临床症状显著; 起病慢,临床症状隐匿;持续
特征 持续时间短(<1m)
并发症 • 浆膜的纤维性粘连、浆膜腔闭锁(盔甲心) • 大叶性肺炎时肺肉质变。
急性渗出性炎的分类及病理特点
2、纤维素性炎(fibrinous inflammation)
盔甲心
肺肉质变
急性渗出性炎的分类及病理特点
3、化脓性炎症(purulent inflammation)
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液化 性坏死。渗出的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 胞(脓细胞)、坏死组织碎片和少量浆液、细菌构 成脓液。 化脓性炎多由化脓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 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感染所致。
• 局限性化脓性炎 • 好发部位:皮下、内脏(肝、肺、肾、脑) • 病因及机制:
毒素毒力强大(组织坏死)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浆凝固酶(纤维蛋白原-纤维素)
层粘连蛋白受体(转移性脓肿) • 病变特点:炎症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 ;
组织明显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急性渗出性炎的分类及病理特点
Ø 脓肿(Absces位
溶血性链球菌 皮肤、阑尾、疏松结缔组织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下、肌肉、深部器官等
病理特 坏死不明显—毒力弱

弥漫—透明质酸酶、链激酶
酶 修复
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 链激酶-水解纤维素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一)
3.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
① 附壁 及滚动: 血流变慢停滞,白细胞靠边图6-3
② 粘着 (adhesion): 电荷、二价离子、见图9-1 图9-2
③ 游出 :
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血管周围组 织的过程称为游出。见图10-1 图10-2 图11 ④ 趋化性
白细胞 朝向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 定向移动。 这些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 因子
知识要点
1、重要概念:炎症、渗出、假膜、 脓肿、蜂窝织炎、炎性细胞浸润、 窦道、瘘管、炎性息肉、炎性假瘤 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及渗出液和 漏出液的区别 3、几种主要类型的炎症的特点 4、炎症的临床表现及结局,炎症介 质的种类及功能
概述 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 炎症结局
第一节 概述
一、概论
定义: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 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 应。血管反应为中心(如图1) 防御 为主
补体…
⑵ 浆液卡
渗出浆液从粘膜表面排出(往下流)
⑶ 炎性积液
渗出物积聚于体腔(浆膜腔)
⑷ 纤维蛋白渗出
形成假膜 限制扩散
或积于肺泡腔 利于吞噬
附:
渗出液
漏出液
透明度
浑浊
比重 蛋白量 细胞数
1.018以上 2.5g%以上 >500个/mm
凝固性
能自凝
Rivata Test (十)
澄清 1.018以下 2.5g%以下 <500个/mm 不自凝
障碍(如图5)
全身反应:发热、白细胞增多、单
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 实质器渗出 渗出的机制 1. 血液动力学改变 ⒉ 血管通透性升高 3. 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
1.血液动力学改变
细动脉短暂收缩 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见图6-1 血流减慢,血流停滞见图6-2

家畜病理学第五版第七章复习重点——炎症

家畜病理学第五版第七章复习重点——炎症

7、炎症名称来由:原意表示患病部位发热,好似火焰燃烧。

公元前38年,古罗马蔡里萨斯(Celsus)提出患病(体表)部位症状:发红、肿胀、发热和疼痛。

以后伽伦(Dalen)附加第五个症状:官能障碍命名法:器官名称+“炎”概念: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引起损伤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图)一、炎症的原因⒈生物性因子: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炎症又称感染。

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寄生虫(最常见)⒉物理性因子:紫外线、烧伤、放射线等造成组织损伤后均可引起炎症反应。

⒊化学性因子: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松节油等的损伤可导致炎症。

内源性化学物质,如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也常引起炎症。

⒋异常免疫反应:异常免疫反应所造成的组织损害而引起各种类型的免疫反应性炎症。

如在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可引起致敏动物的局部炎症。

二、病理变化(一)、变质定义:炎症局部组织的变性和坏死⒈形态变化:⑴实质:实质细胞变性、坏死⑵间质:胶原纤维肿胀、纤维素样变性、粘液样变性、毛细血管损害。

⒉代谢变化:⑴分解代谢↑→H+↑→不利于微生物生长、不利于白细胞活动⑵组织内渗透压↑⒊炎症介质形成和释放:血管扩张,通透性↑炎症介质概念: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体液产生,参与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

作用:血管扩张,通透性↑,趋化作用,发热,疼痛及组织损伤等。

种类:细胞源性和血浆源性。

出液中含盐类和小分子蛋白,也称浆液)。

损伤严重时,大分子的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也能渗出,纤维蛋白原在坏死组织释放的组织因子作用下转变为纤维素。

⒈血流动力学改变⑴局部组织缺血:微动脉短暂收缩使局部组织缺血,持续几秒至几分钟不等(局部交感N兴奋)。

⑵动脉性充血:其后微循环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局部血容量增多-动脉性充血(炎性充血)。

是急性炎症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标志,持续时间不等,长的可达几小时。

⑶淤血:随着炎症的发展,由于炎症介质的作用,血管进一步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管内血浆渗出,造成血液浓缩,血流变慢(淤血),此时轴流加宽,白细胞靠边并附壁,阻碍血液流动;同时由于渗出液对血管壁的压迫,血流进一步减慢,最终发展为血流停滞。

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二)纤维素性炎
③病程 急性或亚急性 ④后果
少量可溶解吸收 机化引起黏连(纤维性黏连、肺肉质变)
重要名词
【伪 膜】
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 胞混杂在一起,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
状物,称为伪膜(假膜)。
重要名词
【伪膜性炎】
发生在黏膜纤维素性炎,又称假膜性炎 细菌性痢疾(结肠假膜性炎) 白喉(咽部白喉、气管白喉)
急性炎症早期
②部位
疏松结缔组织 蚊虫叮咬-炎性水肿
皮肤 烫伤-水疱
黏膜 感冒初期-流清鼻涕
浆膜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胸水)
(一)浆液性炎
③病程 急性或亚急性
④后果 吸收、无后遗症
大量积液可影响器官功能
浆液性炎
(二)纤维素性炎
①渗出物
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即纤维素
②部位
黏膜(白喉及菌痢的假膜性炎) 浆膜(绒毛心) 肺(大叶性肺炎)

疖 痈
2、蜂窝织炎
【概 念】 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
【病变】
疏松组织(皮肤、肌肉间、阑尾)明显水肿 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2、蜂窝织炎
【致病菌】 溶血性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
【临床特点】 脓液稀薄,脓液易吸收 组织坏死少,愈后不留瘢痕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第四章 炎症
第三节 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第三节 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一 炎症的临床类型
按病程分类
(一)超急性炎症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二)急性炎症 急性阑尾炎 (三)亚急性炎症 亚急性重型肝炎 (四)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
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特点
一、变质性炎症 二、渗出性炎症 三、增生性炎症

渗出性炎症的类型、病变和结局——执业医师考试病理考点

渗出性炎症的类型、病变和结局——执业医师考试病理考点

渗出性炎症多呈急性经过,在炎症中以渗出为主的炎症最常见,因此渗出性炎症多数指急性炎症。

1.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1)浆液性炎症。

是以浆液渗出为主的炎症。

渗出物主要是⾎清,含多量⽩蛋⽩,少量⽩细胞及脱落的上⽪细胞。

好发于⽪肤(如Ⅱ度烧伤时的⽔泡)、黏膜(如感冒初期的⿐黏膜)、浆膜(如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和疏松结缔组织(如毒蛇咬伤)等处。

浆液性炎症⼀般较轻,易于消退。

但胸腔或⼼包腔内如有⼤量积液,可影响呼吸或⼼功能。

(2)纤维素性炎症。

渗出物中含有⼤量纤维素。

由于⾎管壁损伤严重,⼤量纤维蛋⽩原渗出到⾎管外并转变为纤维蛋⽩(纤维素)。

病变常发⽣在黏膜、浆膜和肺。

黏膜的纤维素性炎(如⽩喉、细菌性痢疾),渗出的纤维素、⽩细胞和坏死的黏膜组织、细菌等可在黏膜表⾯形成⼀层灰⽩⾊的膜状物,称为假膜,故黏膜的纤维素性炎症⼜称假膜性炎。

由于局部组织结构特点不同,有的假膜牢固附着于黏膜⾯不易脱落,如咽⽩喉;有的容易脱落,如⽓管⽩喉,脱落的假膜常堵塞⽀⽓管⽽引起窒息。

⼼包膜的纤维素性炎,由于⼼脏不断搏动,使渗出在两层⼼包膜腔⾯上的纤维素形成⽆数绒⽑状物,称为绒⽑⼼。

肺的纤维素性炎多见于⼤叶性肺炎。

纤维素性炎多呈急性经过,渗出的纤维素可被渗出物中的中性粒细胞所释放的蛋⽩酶溶解、吸收。

但如果渗出到浆膜腔内的纤维素较多,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时,则可发⽣机化,导致浆膜增厚、粘连,甚⾄浆膜腔闭塞,严重影响器官功能。

(3)化脓性炎症。

是⼀种以⼤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炎症。

炎区的坏死组织被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酶溶解、液化的过程称为化脓,所形成的液体称为脓液,脓液中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称脓细胞。

化脓性炎可分为3种类型: ①脓肿:为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常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多由⾦黄⾊葡萄球菌引起,如⽪肤的疖、痈,肺、肝、肾、脑等内脏的脓肿等。

⼩的脓肿可吸收消散,较⼤的脓肿,脓液吸收困难,常需切开排出脓液后才能修复愈合。

〖医学〗炎症(Inflammation)

〖医学〗炎症(Inflammation)

(二)渗出 概念: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过血管壁进入血管外
(如组织间隙,体腔及体表)的过程。
1.液体渗出:渗出到组织间隙——炎性水肿 渗出到浆膜腔——炎性积液
炎症渗出的液体称为渗出液。它与漏出液不同。 渗出液的意义: •中和、稀释毒素、促进吞噬; •溶解细菌等病原微生物; •渗出液过多,会造成不良影响:压迫邻近器官机化、粘连。 液体渗出的机理: ①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②组织渗透压升高 ③微循环流体静压升高
2.细胞渗出:
各种白细胞由血管内游出到组织间隙的现象称为炎细胞浸润。
(1)白细胞的游出: ①边集:白细胞离开轴流,沿内皮滚动。 ②粘着:有多种因素参与白细胞的黏着作用。 ③游出与趋化 游出: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的过程。
以阿米巴运动方式从内皮间隙逸出。 时相:急性炎早期:中性白细胞首先游出。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1.发热 2.白细胞增多 3.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4.实质器官病变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一、按病程分类:
(一)超急性炎:数小时——数天 (二)急性炎:数天—— 一月 (三)亚急性炎:一月——数月 (四)慢性炎:数月——数年、数十年
二、按局部病变分类:
(一)变质性炎 变质改变最明显,渗出增生较轻微。 多发生于实质性器官,多由病毒、毒素及化学毒物 所引起。如:急性重症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干 酪性肺炎等
2.纤维素性炎(fibrinous inflammation) 特点: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 原因:常见痢疾、白喉、大叶性肺炎及尿毒症时。 好发部位: 浆膜:如绒毛心、胸膜炎
粘膜: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粘膜上皮等混 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灰白色膜状物,称假膜。有的假 膜牢固附着于粘膜而不易脱落(如咽白喉);有的易 脱落(如气管白喉,脱落的假膜可堵塞支气管而引起 窒息)。 纤维素性渗出物的转归:少量可吸收消散, 多量则机 化粘连

病理实验报告炎症

病理实验报告炎症

病理实验报告炎症简介炎症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病理反应,常常是机体对于某种刺激作出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炎症可以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两种类型。

急性炎症的特点是发作迅猛,病程短暂,病变局部化;而慢性炎症则是缓慢起病,长期持续,病变广泛而弥散。

本实验报告将主要讨论炎症的病理变化以及炎症的机制。

炎症的病理变化急性炎症的病理变化急性炎症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液的聚集和组织细胞浸润。

以下将详细描述这些病理变化:1.血管扩张:急性炎症时,炎症刺激会导致血管扩张,使得血管内血流速度减慢,有助于炎症细胞的外出。

2.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刺激使得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大分子物质和炎症介质等可以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

3.渗出液的聚集:炎症刺激使得血管内的液体和白细胞渗出到血管壁外,形成渗出液。

渗出液富含蛋白质和细胞因子,有助于炎症反应的进行。

4.组织细胞浸润:炎症刺激使得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参与炎症反应的进行。

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主要是指慢性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并伴随有组织损伤。

以下将详细描述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1.组织细胞浸润:慢性炎症过程中,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会持续浸润到炎症部位,形成淋巴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浸润。

2.纤维化: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引起间质纤维增生,严重时可导致瘢痕组织的形成。

3.溶骨性破坏:某些慢性炎症(如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引发溶骨性破坏,导致关节破坏和功能障碍。

炎症的机制炎症的产生是机体对损伤和刺激的一种生理防御反应。

机体通过一系列的炎症反应来控制和清除损伤刺激,并促进伤口的修复。

以下将详细介绍炎症的机制:1.炎症介质的释放:损伤和刺激会引发炎症介质的释放。

炎症介质包括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它们可以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炎症细胞的聚集。

2.炎症细胞的激活:炎症介质的释放使得炎症细胞(如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被激活,从而引发炎性反应。

04炎症2

04炎症2

第十四章炎症INFLAMMATION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炎症局部的病理变化✍第三节炎症的类型✍第四节炎症的经过和结局3.白细胞的渗出◆边集◆附壁◆粘着◆游出◆趋化4.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1)吞噬作用识别和黏附吞入杀伤和降解第三节炎症的类型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增生性炎一、变质性炎病变特点:变性、坏死为主 常见部位:肝、肾、心、脑 后果:二、渗出性炎病变特点:以渗出为主 病理类型: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1.浆液性炎✹病变特点:以血清渗出为特征,少量细胞✹好发部位:皮肤(水痘);浆膜(炎性积液);粘膜(浆液性卡他);滑膜和疏松结缔组织(水肿)✹后果:轻,易吸收,太多--压迫。

水痘乳糜腹水2.纤维素性炎病变特点: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好发部位:粘膜、浆膜、肺组织肉眼:在粘膜面(咽、喉、气管)形成一层污灰色膜,称假膜(如:白喉、细菌性痢疾);在心包浆膜面则称“绒毛心”。

镜下:呈网状、红染纤维素网,其间混杂与中性粒细胞及坏死细胞的碎屑。

图结局:图假膜性炎绒毛心纤维素渗出(丝网状)纤维素性心包炎心肌膜层心外膜层纤维素性渗出层3.化脓性炎❑病变类型:脓肿蜂窝织炎表面化脓和积脓❑病变特点: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1)脓肿✍特点:器官或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机制:血浆凝固酶---纤维素形成✍好发部位:皮下、肺、肝、脑✍病变:肉眼:脓液、脓腔、界限清晰图镜下:大量中性粒细胞,组织坏死图✍结局:图脓液的性状与化脓性病原菌有关:葡萄球菌—浓稠黄色链球菌—稀淡黄色绿脓杆菌—污绿色,臭心包腔内脓性渗出箭头所指为积脓深部脓肿的结局:窦道与瘘管形成窦道瘘管疖(二)痈(2)蜂窝织炎特点:疏松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原因:溶血性链球菌等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链激酶----溶解纤维素好发部位:皮下组织、肌肉、阑尾病理变化:肉眼:红、肿,病变界限多不清图镜下:水肿、中性粒细胞、坏死不明显图 结局:单纯的炎症--痊愈(3)表面化脓和积脓✍表面化脓:指发生在黏膜和浆膜表面的炎症✍积脓:指发生在浆膜腔的炎症4.出血性炎✍特点:血管损伤严重--红细胞渗出✍常见病:流行性出血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三、增生性炎❑病变特点:病理变化以增生性病变为主❑好发情况:多见于慢性炎症。

炎症的类型—增生性炎(病理学课件)

炎症的类型—增生性炎(病理学课件)

慢性子宫内膜炎
过度增生时可形成局部肿块,表现为: ➢ 炎性息肉: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 ,局部黏膜上皮、腺体及
肉芽组织增生形成带蒂的突出于黏膜表面的肿物
结肠黏膜组织过度增生向表面突起,形成一个带蒂的肿块
子宫颈息肉:由腺体和结缔组织构成,间质充血,水肿及慢性炎细胞浸润
➢ 炎性假瘤:局部组织炎性增生形 成的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常 见于肺和眼眶 需与肿瘤进行鉴别 组织结构:纤维组织、炎症 细胞、增生的实质细胞肉芽 组织
《病理学》
炎症
——增生性炎
(三)增生性炎
定义:以组织、细胞增生为主的炎症,增生的细胞包括实 质细胞和间质细胞
多见于慢性炎症,少数属于急性炎症(如伤寒、急性肾小 球肾炎)
常见类型:一般增生性炎(非特异性增生性炎) 肉芽肿性炎(特异性增生性炎)
1.一般增生性炎
病变特点:①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巨噬 细胞;②常有纤维结缔组织、血管以及上皮细胞、腺体或其 他实质细胞的增生; ③伴组织破坏:主要由炎细胞的产物 引起。
肺组织炎性炎
病变特点:以形成肉芽肿(主要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 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
不同病因引起形态不同的肉芽肿,根据其形态特点可确诊疾 病。如典型的结核肉芽肿可诊断结核病
分类: 1)感染性肉芽肿:由病原体引起,如梅毒、麻风、风湿、伤 寒感染引起的肉芽肿 2)异物肉芽肿:外科缝线、木刺、滑石粉等引起
结核肉芽肿:由上皮样细胞和郎汉斯(Langhans) 巨细胞及纤维母细胞、淋巴细胞组成
真菌性肉芽肿
肺异物性肉芽肿
血吸虫肝的慢性虫卵结节

炎症 (2)

炎症 (2)

来源及形态特征:血液 核分叶状,2~5叶
功 能 : 运动活跃,吞噬力较强;崩解后释放 各种酶(酸性水解酶等)和内源性致热原 临床意义: 急性炎症炎症早期

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

来源及形态:血液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体 积较大,直径15微米,胞质丰富,内含细小的嗜 天青颗粒,核椭圆或肾形 功能:运动及吞噬力很强,能吞噬中性粒细胞 不易吞噬的非化脓菌、较大组织碎片、异物、 可演变为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等;能将抗 原信息传递给免疫活性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释放内源性致热原。 临床意义见于急性炎症后期,慢性炎症,非化 脓性炎症(如结核)以及病毒、寄生虫感染时。
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主要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 ⒋.实质器官病变: 心、肝、肾、脑等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 功能障碍。
第四节、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按病程分类
㈠急性炎症
㈡慢性炎症
按病理变化 分类
㈠变质性炎症
㈡渗出性炎症
㈢增生性炎症
㈠急性炎症
特点如下:
①、病程短,<1个月
②、起病急,症状明显
③、病变以变质、渗出为主,渗出为中 性粒细胞为主
④、发展迅速
(二)一般慢性炎症
特点:
⒈病程长,>6个月; ⒉起病缓慢,症状较缓和;
⒊病变以增生为主,渗出以淋巴细胞、浆 细胞为主; ⒋抵抗力↓,可急性发作。
急性炎症类型
⒈变质性炎 ⒉渗出性炎
⑴浆液性炎 ⑵纤维素性炎 ⑶化脓性炎 ⑷出血性炎 ⑸卡他性炎
1.边集margination 血流缓慢,轴流 增宽,白细胞离开轴 流到达血管的边沿部, 称边集; 边集白细胞开始 沿内皮表面滚动,随 后粘附在内皮表面以 阿米巴方式移动,这 种现象称为附壁。

2020福州医疗招聘考试医基资料:炎症的概念及其特点

2020福州医疗招聘考试医基资料:炎症的概念及其特点

2020福州医疗招聘考试医基资料:炎症的概念及其特点为了方便大家能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对考试做出有针对性的准备,使自己的时间发挥最大程度价值,中公教育医疗团队的师资们针对炎症的要点整理总结,希望大家能自习阅读并充分利用。

一、炎症的概念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称为炎症。

炎症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的统一过程。

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五大临床体征,同时也伴有一系列全身反应。

二、炎症的原因包括:物理性因子、化学性因子、生物性因子(最常见的原因)。

由生物病原体引起的炎症又称感染。

三、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一)变质1.概念: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

2.特点:变质既可发生于实质细胞,也可见于间质细胞。

实质细胞常出现的变质性变化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细胞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等;间质细胞常出现的变质性变化包括黏液变性和纤维素性坏死等。

(二)渗出1.概念: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

2.特点:渗出液的产生是由于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白细胞主动游出血管所致。

是炎症的重要标志,在局部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

(三)增生1.概念:在致炎因子的作用下,炎症局部的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可发生增生。

细胞数目增多。

2.特点:实质细胞的增生,如鼻黏膜慢性炎症时被覆上皮和腺体的增生,慢性肝炎时肝细胞的增生。

间质细胞的增生包括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四、炎症的分类(一)根据炎症持续的时间1.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

2.急性炎症:反应迅速;持续时间短,常常仅几天,一般不超过1个月;通常以渗出性病变为主,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但有时也可以表现为变质性炎或增生性病变为主,前者如急性肝炎,后者如伤寒。

3.慢性炎症:持续时间较长,为数月到数年;一般以增生性病变为主;其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血可增强局部组织抗 养不良和坏死;
病抗毒能力;渗出可冲 渗出过多引起
洗、中和.稀释毒素, 带来吞噬作用;增生可 使炎症局限化,并修复 破坏的组织等。
压迫;增生可 发生粘连.阻 塞等,严重者 可危及生命。
血 细 胞
⑵纤维蛋白性炎症
①渗出成分:大量纤维蛋白渗出(主因 通透性↑↑)
②部位:粘膜(白喉及菌痢的假膜性 炎);浆膜(绒毛心);肺(大叶性肺炎)
③病程:急性或亚急性 ④后果:少量可溶解吸收,假膜脱落可
形成溃疡,机化可引起粘连
⑶化脓性炎症:
①概念:以大量中 性白细胞渗出主,伴 有不同程度的组织 坏死和脓液形成。
㈢蔓延扩散
⒈局部蔓延:
⒉淋巴道扩散:
炎区病原微生物沿 病原微生物经组织
组织间隙或自然腔 间隙侵入淋巴管,
道向周围组织蔓延 ⒊血道扩散
⑴菌血症: 细菌入血,但无 明显全身中毒症 状出现。
⑵毒血症: 细菌的毒素及其 代谢产物吸收入 血,引起全身中 毒症状。
⑶败血症:
A、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血浆 凝固酶)。
B、部位:皮下、 肺、肝、肾、脑 等器官。
C、特点: 中性白细胞集中浸 润,炎症局限,界 清,形成充满脓液 的脓腔。脓肿破溃 可形成溃疡、窦道 或瘘管。
⑷出血性炎症:
❖因血管壁严重损伤,通透性明显 升高,有红细胞漏出的炎症称之。 常见于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性出血热、 炭疽、鼠疫) 和恶性肿瘤等。
⒉炎性肉芽肿
⑴感染性肉芽肿:
由生物病原体引 起,如结核性肉 芽肿、伤寒肉芽 肿、风湿性肉芽 肿等。
⑵异物肉芽肿:
病变以异物为中心, 围以多少不等的巨 噬细胞、异物巨细 胞、纤维母细胞和 淋巴细胞等,形成结 节状病灶。如外科 缝线、滑石粉等。
⒊炎性息肉:
由局部腺上皮 、腺体、肉芽 组织增生而形 成带蒂肿块, 突出于粘膜表 面。
I. 表面化脓 和积脓
II. 蜂窝织炎 III. 脓肿
⒈变质性炎
⑴病因: 毒素、病毒,变态 反应及传染病
⑶病变: 变性、坏死
⑵部位:
⑷举例:
心、肝、肾、脑、 乙脑、肝炎、
脊髓等
阿米巴病
⒉渗出性炎症
⑴浆液性炎症 ①渗出成分:浆液(血清)含 白蛋白多,纤维蛋白WBC少 ②部位:皮肤(烧伤)、粘膜(感冒)、 浆膜(积液) ③病程:急性或亚急性 ④后果:吸收消散,大量积液可影 响功能
⑸卡他性炎症
概述:发生在粘膜,不引起组织破坏,轻度 渗出性炎症。
部位: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 分类:
浆液性卡他(感冒初期流鼻涕); 粘液性卡他(菌痢); 脓性卡他(化脓性支气管炎); 脱屑性卡他(霍乱)
⒊增生性炎
➢增生性炎多为 慢性,但也有急 性的,如急性肾 小球肾炎,伤寒 病等。
㈡慢性炎症
特点:
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按病程分类
㈠急性炎症 ㈡慢性炎症
按病理变化分类
㈠变质性炎症 ㈡渗出性炎症 ㈢增生性炎症
㈠急性炎症
①、病程短,<1个月 ②、起病急,症状明显 ③、病变以变质、渗出为主,渗 出为中性粒细胞为主 ④、发展迅速
㈠、急性炎症类型:
⒈变质性炎 ⒉渗出性炎
⑴浆液性炎 ⑵纤维素性炎 ⑶化脓性炎 ⑷出血性炎 ⑸卡他性炎 ⒊增生性炎
B、积脓:
指体腔或管腔内有脓性渗出物积 留,如输卵管积脓。
Ⅱ、蜂窝织炎
A、细菌:溶血性链球菌(产生 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
B、病变部位:疏松组织(皮下, 筋膜,肌间,阑尾)
C、病变特点:中性白细胞弥漫 浸润,炎症不易局限,范围广, 与健康组织分界不清,全身中 毒症状重且明显。
Ⅲ、脓肿
概念:组织内局限 性化脓性炎症。
⒈病程长,>6个月; ⒉起病缓慢,症状较缓和; ⒊病变以增生为主,渗出以淋
巴细胞、浆细胞为主; ⒋抵抗力↓,可急性发作。
㈡ 、慢性炎症类型:
1. 一般慢性炎症: 2. 肉芽肿性炎:
1) 感染性肉芽肿: 2) 异物肉芽肿:
3. 炎性息肉和炎性假瘤:
⒈一般慢性炎症
特点
⑴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增生; ⑵被覆上皮、腺上皮和实质细胞 增生; ⑶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浸润。
⒋炎性假瘤:
慢性炎症时,局部 组织炎性增生,形 成一个境界清楚的 肿瘤样结节或团块, 多细胞成分(与肿瘤 的区别点)。
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比较
病程 症状 病理变化
急性炎症
<1个月 起病急, 症状明显 以变质、 渗出为主
结 局 发展迅速
慢性炎症 >6个月
起病缓慢, 症状较缓和
以增生为主
抵抗力↓ 可急性发作
五、炎症的结局
㈠痊愈 ㈡迁延不愈转为
慢性炎症 ㈢蔓延扩散
㈠痊愈
⒈完全痊愈: ⒉不完全痊愈:
1) 病原消灭;
2) 坏死组织和渗 出物溶解、吸 收;
由肉芽组织增生 最后形成瘢痕组 织,不能完全恢 复原来的结构和
3) 完全性再生
功能。
㈡迁延不愈转为慢性
➢ 机体抵抗力低下 或治疗不彻底, 致炎因子持续或 反复作用于机体。
③分类:
I. 表面化脓和积脓; II. 蜂窝织炎; III. 脓肿;
②特点:
Ⅰ、多由化脓菌引起;
Ⅱ、有脓液形成;
Ⅲ、脓液成分:坏死组织、 脓细胞、细菌和浆液等。
Ⅳ、化脓:中性白细胞崩 解后释放蛋白溶解酶,将 炎症灶内坏死组织溶解 液化过程。
Ⅰ、表面化脓和积脓
A、表面化脓:
指发生于粘膜或浆膜表面的化脓 性炎,如化脓性尿道炎,流脑。
细菌入血并在血液 中大量生长繁殖产 生毒素,除引起全 身中毒症状,同时 伴有心、肝、肾实 质细胞的变性或坏 死及皮肤、粘膜的 出血斑。
⑷脓毒血症: 由化脓菌引 起的败血症, 细菌随血流 到全身,在 肺、肾、肝、 脑等处发生 多发性脓肿。
课堂练习
炎症的意义
㈠保护性代偿性:
㈡病理过程:
炎症是对外环境的适应。 炎症强引起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