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第二章习题课
理论力学复习第二章

理论力学· 静力学
例1:(i)求力系对A点的简化结果, (ii)力系对O点的力矩之和。
F1 F2 600N , M 400Nm, l 1m, b 0.5m
F Fi - F1 i - F2 j -600 i j N
i
l M A F1l - F2 - M k 0 3
FO MO ri FC ' rCO O ri MC C rCO FO
Fi
主矢与主矩的点积也是一个不 变量,与简化中心无关。
16
理论力学· 静力学
三、合力矩定理
Varignon(伐里农)合力矩定理
F1 Fi MO F
同一物理的两种思路
' ri Fi rO Fn MO M O M O ' ( F ) M O ' ( Fi )
MO -b i F 300k
Nm
18
理论力学· 静力学
四、空间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
1. F 0, MO 0 2. F 0, MO 0
[重点· 难点]
平衡力系 合力
(此时与简化中心有关,换个简化中 心,主矩不为零)
3. F 0, MO 0
4. F 0, MO 0
(1) F MO
合力偶 此时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F MO 0 F MO F // MO F MO 0 合力
F与MO 不平行也不垂直
19
理论力学· 静力学
M O F d , d
作用在刚体上力为滑移矢量 汇交力系 c F3 d F4 e
四川大学 理论力学 课后习题答案 第3周习题解答(第2章习题)

解:
S dxdy dx
S 0
魏
π
y sin x
0
dy sin xdx 2
0
泳
π
涛
yC
π y sin x 1 1 π 2 π y d x d y d x y d y sin xdx 0 0 0 S S 2S 8
由对称性, xC
魏
MO FR
泳
涛
0 , M O 0 ,原平面力系简化成通过简化中心 O 的合力。 3). FR 0 , M O 0 ,原平面力系可简化成一个合力。由于 O 位于力系平 4). FR M O 0 。在这种情况下,合力作用线距简化中心 O 的距离 面内,因此必有 FR
椭圆的面积为: π 3r
7 πr 2 0 πr 2 r r 2 2 7 πr πr 6 2 2 7 πr 0 πr r r 图形形心 y 坐标: 2 2 7 πr πr 6
图形形心 x 坐标: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力系的简化
形心坐标 y mm 325 140 20
图形形心: yC
S y S
i i
i
193.06mm
将第二个平面图形分解成四部分。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力学科学与工程系 魏泳涛
静力学习题及解答—力系的简化
魏
图形 1 图形 2 图形 3 图形 4
面积 Si mm 2 320000 208000 80000 -70685.8
2.10 将图示均质梯形薄板 ABCD 在点 C 挂起,设 AD a 。欲使 AD 边保持水平, BC 应等于多少。
理论力学02习题课

M F d 1 2 F d 2ABC 2
平面内两个力偶,如果力偶矩相等,则两个力偶等效
8
主要内容和方法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平面力偶系:作用在物体同一平面的许多力偶叫平面力偶系
平面力偶系合成结果还是一个力偶,其力偶矩为各力偶矩的 代数和。
M FR d F1d F2 d M1 M 2
例题7:在刚体的A、B、C、D四点作用 有四个大小相等的力,此四力沿四个边 恰好组成封闭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此 刚体是否平衡?选择其中一对平行力, 同时改变方向,此刚体是否平衡? 答:图示情况下刚体不平衡,依然存在顺时针方向力矩,选择其 中一对平行力,同时改变方向,此时刚体平衡。
14
典型题目
例题8:在下面各图中,力或力偶对点A的矩都相等,它们引起的支座 约束力是否相同?
解:
F 0 F F 0 M 0 F l M 0
x A B A B
M M FA ; FB l l
23
作业题
2-12已知梁上作用有力偶,重量不计,在下面三种情况下,计算 之作的约束力
解:
F 0 F cos F cos 0 M 0 F l cos M 0
Fx 0 F FA
2 5 0 FA F 2 5
Fy 0 FD FA
19
1 1 0 FD F 2 5
支座A点的约束力与假设的方向相反
作业题
2-6如图所示,输电线重量沿AB均匀分布,求电线中点和两 端拉力 f 1m, AB 40m, P 400 N
0 M 2 F cos r2 0 M1 r cos r2 M 1 2 cos r1 r1
第2章静力学

yD
=
Jc + yc A
yc
!压力中心 D 恒在平面形心 C 的下方。
为什么?
应用上述公式时应该注意: (1)没有考虑大气压的影响。 (2)在压力中心的计算式中y坐标原点的取法。
将y轴原点取在自由液面上。
[例题2-3] 如图所示,一矩形闸门两面受到水的压力,左 边水深H1 = 4.5m,右边水深 H2 = 2.5m ,闸门与水面成 α = 450
四.流体静压力的两个重要特性:
特性一:静压力方向永远沿着作用面内法线方向
p
τ
证明:
pn m
一方面,流体静止时只有法向力,没有切向力,静压力只 能沿法线方向;
另一方面,流体不能承受拉力,只能承受压力。所以,静 压力唯一可能的方向就是内法线方向。
特性二: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上各个方向的静压力
大小相等,与作用面方位无关。
说明: 实压力体(+):压力体内充满液体,垂直分力是向下的; 虚压力体(-):压力体内没有液体,垂直分力是向上的。 压力体液重并不一定是压力体内实际具有的液体重力,只 是一个虚构概念。
综上所述,压力体的画法可归纳为以下几步:
(1)将受力曲面根据具体情况分成若干段; (2)找出各段的等效自由液面。 (3)画出每一段的压力体并确定虚实。 (4)根据虚实相抵的原则将各段的压力体合成,得到最
受压曲面ab的压力体为V=BAabc。 面积Aabc为扇形面积aob与三角形 cob面积之差,所以有
θ
P
Pz
b
Pz = ρ gBAacb
图2-23 例2-4图
Pz = ρ gBAacb
=
ρgB
⎡α
⎢ ⎣
360
(π H )2 − sin α
《理论力学》静力学典型习题+答案00

1-3 试画出图示各结构中构件AB的受力图1-4 试画出两结构中构件ABCD的受力图1-5 试画出图a和b所示刚体系整体各个构件的受力图1-5a1-5b1- 8在四连杆机构的ABCD 的铰链B 和C 上分别作用有力F 1和F 2,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试求二力F 1和F 2之间的关系。
解:杆AB ,BC ,CD 为二力杆,受力方向分别沿着各杆端点连线的方向。
解法1(解析法)假设各杆受压,分别选取销钉B 和C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由共点力系平衡方程,对B 点有:∑=0x F 045cos 02=-BC F F对C 点有:∑=0x F 030cos 01=-F F BC解以上二个方程可得:22163.1362F F F ==解法2(几何法)分别选取销钉B 和C 为研究对象,根据汇交力系平衡条件,作用在B 和C 点上的力构成封闭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
对B 点由几何关系可知:0245cos BC F F =对C 点由几何关系可知:0130cos F F BC =解以上两式可得:2163.1F F =2-3 在图示结构中,二曲杆重不计,曲杆AB 上作用有主动力偶M 。
试求A 和C 点处的约束力。
解:BC 为二力杆(受力如图所示),故曲杆AB 在B 点处受到约束力的方向沿BC 两点连线的方向。
曲杆AB 受到主动力偶M 的作用,A 点和B 点处的约束力必须构成一个力偶才能使曲杆AB 保持平衡。
AB 受力如图所示,由力偶系作用下刚体的平衡方程有(设力偶逆时针为正):0=∑M 0)45sin(100=-+⋅⋅M a F A θ aM F A 354.0=其中:31tan =θ。
对BC 杆有:aM F F F A B C 354.0=== A ,C 两点约束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2-4FF解:机构中AB杆为二力杆,点A,B出的约束力方向即可确定。
由力偶系作用下刚体的平衡条件,点O,C处的约束力方向也可确定,各杆的受力如图所示。
理论力学习题及答案(全)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一、是非题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二、选择题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1和F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
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F1-F2;②F2-F1;③F1+F2;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F B,满足F A=-F 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三、填空题1.二力平衡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中的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的,所不同的是。
2.已知力F沿直线AB作用,其中一个分力的作用与AB成30°角,若欲使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在所有分力中为最小,则此二分力间的夹角为度。
理论力学课件-02第二章静力学(2)

例:起重机的挂钩。
3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2–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2–3 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 §2–4 平面力偶
4
§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一、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力偶矩矢量有关.
45
力偶在任何轴上的投影为零,本身又不平衡。
y
F
d
F'
x
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力,不能用一个力来等效 替换;力偶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只能由力偶来 平衡。力和力偶是静力学的两个基本要素。
46
力偶对平面内任意一点的矩: MO (F , F ) MO(F ) MO(F) F(x d) F x
力对刚体可以产生 移动效应—用力矢度量 转动效应—用力对点的矩度量
F
O—矩心
h —力臂
o
h
MO(F) F h
+-
37
B
F o rA
h
MO(F) F h
2AOB
说明:① M O (F )是代数量,逆时针为正
②单位N·m,工程单位kgf·m。
38
二、合力矩定理
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 等于所有各分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力三角形
5
2. 任意个汇交力的合成
F1 F2
A F3
F4
R F1 F2 F3 F4 即:R Fi
结论: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
的作用线通过各力的汇交点。
6
F2
F3
R1
理论力学课本及习题集答案

西北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
2009年7月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平面基本力系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第五章:空间基本力系
第六章:空间任意力系
第七章:重 心
第八章:点的运动
第九章:刚体的基本运动
第十章:点的复合运动
日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第十一章:刚体的平面运动
第十二章:刚体的转动合成
第十四章:质点动力学基础
第十五章:质点的振动
第七章:动能定理
第十八章:动量定理
第十九章:动量矩定理
第二十章:碰撞理论
第二十一章:达朗伯原理
第二十二章:虚位移原理
清华理论力学课后答案2

kh da
(b)
w.
co
m
4
三角块 V4
V4 = 2 × 3 × 3 ÷ 2 = 9
(1, 7, 1)
2-5 均质折杆及尺寸如图示,求此折杆形心坐标。 解: 将图示折杆简化为折线计算。 折杆有 5 段直线组成, 每一段的长度及形心坐标如表所示。 按形心计算公式,有
xc =
∑iLi xi 200 × (−100) + 100 × (−50) + 100 × 0 + 200 × 100 + 100 × 200 = 200 + 100 + 100 + 200 + 100 ∑iLi = 21.43(mm)
kh da
,
w.
FRx ' = F1 cos 45� − F2 cos 45� = 0 ,
�
co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
m
解: 各力均在与坐标平面平行的面内, 且与所在平面的棱边成 45°角。 将力系向 A 点简化, 主矢 FR '
a b c + + = 0。 F1 F2 F3
当主矢与主矩平行时,力系能简化为力螺旋,即从 FR '× M O = 0 得,
yc =
答
案
网
(200,100,-50)
ww w.
3
kh da
题 2-5 图
w.
co
m
题 2-6 图
解: 由对称性知,该图形的形心一定在 x 轴上,即 yc = 0 。用负面积法计算其横坐标。此平面图
按形心计算公式,有
xc =
2-7 工字钢截面尺寸如图示,求此截面的形心坐标。
题 2-7 图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Ⅰ》(第7版)课后习题(第1~3章)【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2-3 答:支座约束力不相同,如图 2-4 所示。
图 1-4
图 1-5
1-6 将如下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分析和抽象能力,试画出它 们的力学简图及受力图。
(1)用两根细绳将日光灯吊挂在天花板上; (2)水面上的一块浮冰; (3)一本打开的书静止于桌面上; (4)一个人坐在一只足球上。
3 / 142
圣才电子书
答:如图 1-8 所示。
图 1-7
4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1-8 二、习题 1-1 画出图 1-1 各图中物体 A、ABC 或构件 AB、AC 的受力图。未画重力的各物体 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5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1-1 解:各物体的受力图如图 1-2 所示。
7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3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4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FD
图 1-4 1-3 画出图 1-5 中每个标注字符的物体的受力图,各题的整体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 体的自量均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15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习题课-静力学

习题课-静力学
3.图示力偶中等效的是(B)
NEFU- Junkai Lu
(A) a和c (B) a和b (C) b和c (D) b和d
36Fd顺
36Fd顺
36Fd逆
48Fd顺
4.关于力对点之矩的说法,下列哪个是错误的(B)
(A) 互相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B) 力对点之矩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与矩心位置无关。
4.关于力对点之矩的说法,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 (A) 互相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B) 力对点之矩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与矩心位置无关。 (C) 力的数值为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均为零。 (D) 力对点之矩不会因为力矢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10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习题课-静力学
NEFU- Junkai Lu
10. 力系的平衡
平面任意力系
Fx 0
Fy 0
M o 0
Fx 0
M A 0
M B 0
A、B两点 连线不得 与投影轴 x轴垂直
空间任意力系
Fix 0 Fiy 0 Fiz 0
(C) 力的数值为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均为零。
(D) 力对点之矩不会因为力矢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力有关,力偶无关
1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习题课-静力学
NEFU- Junkai Lu
5.图示正方体顶角上作用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结 果是( )
D
F3
理论力学 静力学部分习题课

AC 1 MAy 0,FCz AC P 2 2 0, FCz 2 P 2 AC 1 MCy ' 0,( P1 FAz) AC P 2 2 0, FAz P1 2 P 2
Fx 0,F
Ax
FCx 0
(2)杆AB 为研究对象,受力及坐标如图所 示
取曲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及坐标如图列平衡方程fxayazazaydzazdyaydxdzdydxayazfxayazdzdydzazdyaydxdzdydxayaz方法二321和bc分别重p1和p2其端点a用球铰固定在水平面上另1端b由球铰链相连接靠在光滑的铅直墙上墙面与ac平行如图的支座约束力以及墙上点b所受的压力
12.图示三铰刚架受力 F 作用,则A支座约束力的大小 为___________,B支座约 束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
2 F 2
2 F 2
13.正三棱柱的底面为等腰三角形, 已知OA=OB=a,在平面ABED内有 沿对角线AE的一个力,图中,此 力对各坐标轴之矩 M (F ) 0 为: ; 2 M (F ) Fa 。 2
解:AB 和BC 两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及坐标如图所示。 由于未知力较多,尽可能用 轴矩式平衡方程(需保证方 程独立)求解,力求使取矩 轴与较多的未知力相交和平 行,从而使方程中所含未知 量最少。
1 MCz ' ' 0,( FN FAy) AC 0, FAy FN 2 ( P1 P 2)
x
y
结束
题2-46图 (a)所示结构AC、DF、BF及EC四杆组成,其中A、B、 C、D,E及F均为光滑铰链。各杆自重不计。试求支座A、D的 反力及杆BF、EC所受的力。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整合

(a-1)第1篇 工程静力学基 础第1章 受力分析概述1-1 图a 、b 所示,Ox 1y 1与Ox 2y 2分别为正交与斜交坐标系。
试将同一力F 分别对两坐标系进行分解和投影,并比较分力与力的投影。
习题1-1图解:(a )图(c ):11 s i n c o s j i F ααF F +=分力:11 cos i F αF x = , 11 s i n j F αF y = 投影:αcos 1F F x = , αs i n 1F F y =讨论:ϕ= 90°时,投影与分力的模相等;分力是矢量,投影是代数量。
(b )图(d ):分力:22)cot sin cos (i F ϕααF F x -= ,22sin sin j F ϕαF y = 投影:αcos 2F F x = ,)cos(2αϕ-=F F y讨论:ϕ≠90°时,投影与分量的模不等。
(c )22x(d )C(a-2)DR(a-3)(b-1)1-2试画出图a和b两种情形下各物体的受力图,并进行比较。
DR习题1-2图比较:图(a-1)与图(b-1)不同,因两者之F R D值大小也不同。
1-3试画出图示各物体的受力图。
习题1-3图B或(a-2)B(a-1) (b-1) F(c-1) 或(b-2)1-4图a 所示为三角架结构。
荷载F 1作用在铰B 上。
杆AB 不计自重,杆BC 自重为W 。
试画出b 、c 、d 所示的隔离体的受力图,并加以讨论。
习题1-4图(e-1)1(f-1)(e-3)'A(f-2)1O(f-3) F AF BF AF(a)1-5 图示刚性构件ABC 由销钉A 和拉杆D 支撑,在构件C 点作用有一水平力F 。
试问如果将力F 沿其作用线移至D 或E (如图示),是否会改为销钉A 的受力状况。
解:由受力图1-5a ,1-5b 和1-5c 分析可知,F 从C 移至E ,A 端受力不变,这是因为力F 在自身刚体ABC 上滑移;而F 从C 移至D ,则A 与ABC为不同的刚体。
理论力学教案2

本次讲稿第二章刚体静力学基础第一节静力学基本概念静力学是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的科学。
主要讨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系的简化和平衡两大问题。
所谓平衡,在工程上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一、刚体的概念工程实际中的许多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它们的变形一般很微小,对平衡问题影响也很小,为了简化分析,我们把物体视为刚体。
所谓刚体,是指在任何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
静力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刚体,所以又称之为刚体静力学。
二、力的概念力的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通过归纳、概括和科学的抽象而建立的。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产生变形。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外效应,而使物体发生变形的效应称为内效应。
刚体只考虑外效应;变形固体还要研究内效应。
经验表明力对物体作用的效应完全决定于以下力的三要素:(1)力的大小是物体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用牛顿(N)或千牛顿(kN),1kN=103N。
(2)力的方向包含力的方位和指向两方面的涵义。
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竖直”是力作用线的方位,“向下”是力的指向。
(3)力的作用位置是指物体上承受力的部位。
一般来说是一块面积或体积,称为分布力;而有些分布力分布的面积很小,可以近似看作一个点时,这样的力称为集中力。
如果改变了力的三要素中的任一要素,也就改变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
既然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所以力是矢量。
可以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如图2-1所示,线段AB长度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力F的大小,线段的方位和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A或终点B表示力的作用点。
线段AB的延长线(图中虚线)表示力的作用线。
图2-1本教材中,用黑体字母表示矢量,用对应字母表示矢量的大小。
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建工系力学教研室一般来说,作用在刚体上的力不止一个,我们把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群力称为力系。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解答附答案

5.27证取广义坐标
因为
又因为
所以
5.28解 如题5.28.1图
(1)小环的位置可以由角 唯一确定,因此体系的自由度 ,取广义坐标 ,广义速度 。小球的动能:
以 为势能零点,则小环势能
所以拉氏函数
(2)由哈密顿原理
故
所以
又由于
所以
因为 是任意的,所以有被积式为0,即
化简得
5.29解 参考5.23题,设 ,体系的拉氏函数
⑶小球动能
又由
①式得
设小球势能为V,取固定圆球中心O为零势点,则
小球拉氏函数
= ①
根据定义
有
根据正则方程
④
⑤
对式两边求时间得:
故小球球心切向加速度
5.25解根据第二章§2.3的公式有:
①
根据泊松括号的定义:
②
所以
同理可知:
,
由②得:
同理可得:
,
5.26解 由题5.25可知 的表达式
因为
故
同理可求得:
势能:
根据定义式
故
因为
所以 为第一积分.又
故
得 为第二个第一积分.
同理
即
得 为第三个第一积分.
5.23解如题5.23.1图,
由5.6题解得小球的动能
①
根据定义
②
得
③
根据哈密顿函数的定义
代入③式后可求得:
④
由正则方程得:
⑤
⑥
代入⑤得
整理得
5.24如题5.24.1图,
⑴小球的位置可由 确定,故自由度
⑵选广义坐标 ,广义速度 .
①
根据哈密顿原理
故
②
理论力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篇一:理论力学教程思考题答案第三版.doc】2r?.。
这表示质点的径向与横向运动在相互影响,它们一起才?2,a??rar??r??r?能完整地描述质点的运动变化情况1.3答:内禀方程中,an是由于速度方向的改变产生的,在空间曲线中,由于a恒位于密切面内,速度v总是沿轨迹的切线方向,而an垂直于v指向曲线凹陷一方,故an总是沿助法线方向。
质点沿空间曲线运动时,ab?0,fb?0z何与牛顿运动定律不矛盾。
因质点除受作用力f,还受到被动的约反作用力r,二者在副法线方向的分量成平衡力fb?rb?0,故ab?0符合牛顿运动率。
有人会问:约束反作用力靠谁施加,当然是与质点接触的周围其他物体由于受到质点的作用而对质点产生的反作用力。
有人也许还会问:某时刻若fb与rb大小不等,ab就不为零了?当然是这样,但此时刻质点受合力的方向与原来不同,质点的位置也在改变,副法线在空间中方位也不再是原来ab所在的方位,又有了新的副法线,在新的副法线上仍满足fb?rb?0即ab?0。
这反映了牛顿定律得瞬时性和矢量性,也反映了自然坐标系的方向虽质点的运动而变。
1.4答:质点在直线运动中只有a?而无an,质点的匀速曲线运动中只有an而无a?;质点作变速运动时即有at又有an。
1.5而dr即反应位矢r大小的改变又反映其方向的改变,是质点运动某时刻的速度矢量,dtdrdr?j而dr?r?i?r??。
在直线运动中,?r只表示r大小的改变。
如在极坐标系中,dtdtdt规定了直线的正方向后,drdrdrdr。
且的正负可表示的指向,二者都可表示质点dtdtdtdt的运动速度;在曲线运动中drdrdrdr?,且也表示不了的指向,二者完全不同。
dtdtdtdtdvdv表示质点运动速度的大小,方向的改变是加速度矢量,而只是质点运动速度大小dtdtdvdvaan,而?a?。
dtdt的改变。
在直线运动中规定了直线的正方向后,二者都可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在曲线运动中,二者不同,1.6答:不论人是静止投篮还是运动投篮,球对地的方向总应指向篮筐,其速度合成如题1.6v球对人v人对地题1-6图图所示,故人以速度v向球网前进时应向高于篮筐的方向投出。
理论力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12·理论力系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一、是非题(恰当的在括号内踢“√”、错误的踢“×”)1.力在两同向平行轴上投影一定相等,两平行相等的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一定相等。
2.用解析法求平面呈报力系的合力时,若挑选出相同的直角坐标轴,其税金的合力一定相同。
(√)3.在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中,两个投影轴一定要互相垂直。
(×)4.在维持力偶矩大小、转为维持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将例如图2.18(a)右图d处为平面力偶m移至例如图2.18(b)所示e处,而不改变整个结构的受力状态。
(×)(a)图2.185.如图2.19所示四连杆机构在力偶m1m2的作用下系统能保持平衡。
6.例如图2.20右图皮带传动,若仅就是包角发生变化,而其他条件均维持维持不变时,并使拎轮旋转的力矩不能发生改变。
(√图2.19图2.201.平面呈报力系的均衡的充要条件就是利用它们可以解言的约束反力。
2.三个力汇交于一点,但不共面,这三个力3.例如图2.21右图,杆ab蔡国用数等,在五个力促进作用下处在平衡状态。
则促进作用于点b的四个力的合力fr=f,方向沿4.如图2.22所示结构中,力p对点o的矩为plsin。
5.平面呈报力系中作力多边形的矢量规则为:各分力的矢量沿着环绕着力多边形边界的某一方向首尾相接,而合力矢量沿力多边形半封闭边的方向,由第一个分力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分力的终第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图2.21图2.226.在直角坐标系中,力对坐标轴的投影与力沿坐标轴分解的分力的大小但在非直角坐标系中,力对坐标轴的投影与力沿坐标轴分解的分力的大小不相等。
1.例如图2.23右图的各图为平面呈报力系所作的力多边形,下面观点恰当的就是(c)。
(a)图(a)和图(b)就是平衡力系则(b)图(b)和图(c)就是平衡力系则(c)图(a)和图(c)就是平衡力系则(d)图(c)和图(d)就是平衡力系则f2f2f1(a)(b)(c)2.关于某一个力、分力与投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力学
第 二 章 平面任意力系习题课
由AC和CD构成的组合梁通过铰链C连接。它的支承和受力如图 所示。已知均布载荷强度q=10kN/m,力偶矩M=40kN·m,不计 梁重。求支座A、B、D的约束力和铰链C处所受的力。
FAy
q
FAx A
B
FB
2m
2m
FCx
C
FCy
FAx A
M
a
F a
FBx
FAy
D FDx
FDy FBy
B
M A0, F D x0 Fx0, FAx0 F y 0 , F A y F D y F B y 0F A yF B yF D y2 M aM a2 M a( )
图示平面简单桁架中杆1、杆3和杆6的内力大小分别为: S1=( ) ; S3=( ); S6=( )
Fx 0 FAx FCx 0 Fy 0 FB FAy 2qFCy 0 MA 0 2FB 2q34FCy 0
解得: F Ay
F Ax 0 15 kN
()
FB 40 kN ( )
自重为P=100kN的T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 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20kN.m,拉力F=400kN, 分布力q=20kN/m,长度l=1m。试求固定端A的约束力。
(1)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
M
F
Fx0, FBx0
C
M C0 , F B y2 aM 0 , F B y2 M a
FC (2) 以DF杆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ME 0 , FDy aM 0
M
FDy
M a
F
A
a D
M
E
FDy
D
E
a
FBy
B
FBx
a
F
FD x
C
FC
a
FEx FEy
(3) 以ADB杆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构架由杆AB、AC和DF铰接而成,如图所示,在杆DEF上作
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不计各杆的重量,求AB杆上铰链A,
D和B所受的力。
解:
A
(1)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
a D
M
E
F a
B
C
a
a
A
a D
M
E
a
FBy
B
FBx
a
F
C
FC
a
A
解:
a
D
E
a
FBy
B
FBx
a
a
FDy
D
E
FD x
FEx
F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