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二章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无机化学经典课件第三、四章配位化学

大学无机化学经典课件第三、四章配位化学
Cu2+ + 2
CH2NH2
H2CNH2
NH2CH2
CH2NH2
H2CNH2
NH2CH2
Cu
Cu2+的配位数等于4。
例如:
2+
螯合物
乙二胺四乙酸根 EDTA(Y4-)
乙二酸根(草酸根)
2–
O O C C O O
• •
• •
4–
• •
• •
• •
3. 浓度:一般[配体]增大,配位数增加
4. 温度:温度增加,配位数增大
[AlCl4]- [AlF6]3-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1 外界是负离子,简单酸根离子(Cl-), “某化某” 2 外界负离子是复杂酸根(SO42-)“某酸某” 3 外界为正离子(H+,Na+), “某酸某” (某酸/钠)
[Ag(NH3)2]+ [Cu(NH3)2]+ [Cu(CN)4]3- [Cu(NH3)4]2+ [Zn(NH3)4]2+ [Cd(CN)4]2- [Fe(CO)5] [FeF6]3- [Fe(CN)6]3- [Fe(CN)6]4- [Fe(H2O)6]2+ [MnCl4]2- [Mn(CN)6]4- [Cr(NH3)6]3+
烯羟配合物:配体为不饱和烃类的配合物。
一、几何异构现象
二、旋光异构现象---对应异构现象
三、其他异构
2.2 配合物异构现象
2.2 配合物异构现象
异构现象: 配合物的化学组成相同而原子间的联结方式或空间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性质不同的现象。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虽五花八门,但基本规律是:
(1) 形成体在中间,配位体围绕中心离子排布 (2) 配位体倾向于尽可能远离,能量低,配合物稳定

《无机化学》第4版 教学课件 0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01-2化学中的计量

《无机化学》第4版 教学课件 0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01-2化学中的计量

物质的第量1章及化其学单反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物质的量
是用于计量指定的微观基本单 元 (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微观粒子) 或其特定组合的一个物 理量。
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mole)、mol
物质的第量1章及化其学单反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系统中的物质的量若为1摩尔, 表示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 12C的原子数目相等。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 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第二节 化学中的计量
相对原第子1章质量化学和反相应对中的分质子量质关量系和能量关系
有确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类单 核粒子称为核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单核 粒子的自总然称界。中氧就有三种同位素:
16O 17O 18O 含质量子/%数相9等9.而75中9 子0.数03不7 等0.的20同4 一元 素的一些原子品种互称为同位素。
O2和N2的摩尔分数分别为: x(O2)=1mol/(1+4)mol =1/5 x(N2)=4mol/(1+4)mol =4/5
摩尔质第量1章和化摩学尔反体应积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摩尔质量
某物质的质量(m)除以该物质的物质的量(n)
M = m/n M的单位kg·mol-1或g·mol-1
例如 1mol H2的质量为2.02×10-3kg H2的摩尔质量为2.02×10-3kg·mol-1
相对原第子1章质量化学和反相应对中的分质子量质关量系和能量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Ar) 被定义为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 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 以往被称为原子量。
例如: Ar(H Ar(O
相对原第子1章质量化学和反相应对中的分质子量质关量系和能量关系
相被对定分义子为质物量质(M的r) 分子或特定单 元的平均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 量的1/12之比。(以前被称为分 子量) 例如: Mr(H2 Mr(NaCl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
化学与化工学院
分压的求解
等温等容下:
nBRT nRT pB = nB = x pB = p= B V V p n nB pB = p = xB p n
χ 音:chi 喜
化学与化工学院
例题
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等气体的混合物。 取样分析后,其中 n(NH3)=0.320mol, n(O2)=0.180mol, n(N2)=0.700mol, 混合气体的总压 p=133.0kPa。 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严格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称为理想 气体。
化学与化工学院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
计算p,V,T,n四个物理量之一。 pV=nRT 用于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高的真实气体。 气体摩尔质量的计算
m mRT pV = nRT ? pV = RT ? M = m M pV n=
本文由zyd6891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化学与化工学院
自我介绍
邢彦军 副教授,留德博士后 化学与化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 Tel: 67792308 (松江校区) e-mail: xingyj@
化学与化工学院
1 物质的量
七个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描述物质性质 基本单位――摩尔(mol) 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含的微粒 (基本原体)的数目与12克碳( 12 C )的原子数目相 6 同,则这个系统物质的量为1摩尔。 使用摩尔时,应指明微粒类型,它可以是原子、 分子、离子、电子以及其它粒子,或这些粒子的 特定组合 阿佛加德罗常数(NA): 6.022×1023
化学与化工学院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 PPT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 PPT
子, 使它们均满足八隅律的要求.
Question
写出 NO+ 离子的路易斯结构式.
NO+ 离子只可能有一种排布方式,见下图最左边一个:
+ NO NO
+ NO
+ NO
NO +
NO+ 离子中价电子总数等于10 (两个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加后减 1),扣除 1 个单键的 2 个电子, 余下的 8 个电子无论按上图中第 二个那样以孤对方式分配给两个原子,还是按上图中第三或第四 个那样将 N-O 单 键改为双键,都不能使两个原子同时满足八隅 律的要求. 这一要求只有将单键改为叁键才能满足.
大多数情况下,原子间的键合关系是已知的, 例如, NO2中的 键合关系不是N—O—O, 而是O—N—O. 有时还可作出某些有 根据的猜测.
2. 将各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加, 算出可供利用的价电子总数. 如果 被表达的物种带有正电荷, 价电子总数应减去正电荷数; 如果 被表达的物种带有负电荷, 价电子总数应加上负电荷数.
Definition of chemical bonding
2.2 共价键的概念与路易斯 Concept of the covalent bond
结构式
theory and Lewis’ structure
formula
2.3 用以判断共价分子几何形 VSEPR for judging the configuration
子对服从“八隅律”(octet rule). 共享电子对——共价键
single covalent bond double covalent bond
记住有关术语和概念!
配位共价键 coordination covalent bond 极性共价键 polar covalent bond 非极性共价键 non polar covalent bond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2—2 近代化学的萌芽
1700年史塔尔(Stahl) 1700年史塔尔(Stahl)的燃素说 年史塔尔 1748年罗蒙诺索夫的质量不灭定律 1748年罗蒙诺索夫的质量不灭定律 1774年拉瓦锡提出氧化理论 1774年拉瓦锡提出氧化理论 1803年 1803年Dalton 建立的原子论 1808年盖 吕萨布(Gay-Lussac) 1808年盖•吕萨布(Gay-Lussac)的气体简比定 年盖• 律 1811年阿佛加德罗(Avogadro)定律和分子概念 1811年阿佛加德罗(Avogadro)定律和分子概念 年阿佛加德罗 1869年门捷列夫建立元素周期系 1869年门捷列夫建立元素周期系
§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6学时 §2 分子结构 §3 晶体结构 §4 配合物 §5 化学热力学基础 6学时 6学时 4学时 3学时
目 录
(上册) 上册)
第二篇 化学热力学与 化学动力学基础 14学时 学时
§6 化学平衡常数
4学时
§7 化学动力学基础 4学时 §8 水溶液 §9 酸碱平衡 3学时 6学时 3学时
化学创造了世界。 化学创造了世界。
高压钠灯
备注:钠蒸气放电发光问题早在1950年就得以解决,由于没有一 1950年就得以解决 备注:钠蒸气放电发光问题早在1950年就得以解决, 种能抵御高温钠蒸气(1400℃)强烈腐蚀的特殊材料,所以, 种能抵御高温钠蒸气(1400℃)强烈腐蚀的特殊材料,所以,直 1965年才制取第一支高压钠灯 年才制取第一支高压钠灯。 到1965年才制取第一支高压钠灯。
宏观
由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稳定态到亚稳定态, 由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稳定态到亚稳定态,经验上升到理 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进而开创新的研究。 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进而开创新的研究。 哪些是关键性的问题呢? 哪些是关键性的问题呢? 化学反应的性能,化学催化,生命过程中的化学问题等。总之, 化学反应的性能,化学催化,生命过程中的化学问题等。总之, 化学已成为中心科学, 世纪的四个重大课题( 化学已成为中心科学,与21世纪的四个重大课题(能源、材料、环境 世纪的四个重大课题 能源、材料、 和生命科学)都有关。 和生命科学)都有关。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 第二章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 第二章
化学与化工学院
爱因斯坦对热力学的评价
“对于一个理论而言,它的前提越简单,所关 联的不同事物越多,应用的领域越广泛,它 给人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因此,经典热力 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唯一具有普 遍性的物理理论。这使我相信,在经典热力 学的应用领域之内,它永远也不会被抛弃。”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化学与化工学院
示例
下列化学反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吸收了68kJ 的热量,同时对外界作功30kJ,请问体系热 力学能的变化如何?
N2(g) + 2O2(g) = 2NO2(g) – 68kJ
解:体系吸收热能,Q=+68kJ 体系对外作功,W=-30kJ
则该体系的热力学能为
U = Q + W = [(+68)+(-30)]kJ = +38kJ 所以体系的热力学能升高
反应热包括了物理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化学与化工学院
等容热效应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体积不变,是等 容过程,该过程不做任何非体积功,W=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W, 则 U = QV QV 叫做等容热效应。
上式表明在等容条件下,过程的热效应等于 体系内能的变化。
H2,则
H = H1 + H2
若为理想气体,H = U + pV = U + nRT ,
H = U + nRT
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既不能创 造,也不能毁灭。只能由一种 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通常用化学反应计量方程表示这种系统。 通式:
0=BBB B称化学计量数。

H = U + pV

第二章-高等无机化学-课件PPT课件

第二章-高等无机化学-课件PPT课件
第2页/共72页
引言
分子的对称性是分子的固有基本性质。因此利用对称 性原理探讨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是人们认识分子的重要途 径,是了解分子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对称性的概念和原理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性表现为: 能简明地表达分子的构型 可简化分子构型的测定工作 可帮助正确地了解分子的性质 能够指导化学合成工作
称性,化学键的改组和形成,常需要考虑对称性匹配的因 素,许多化合物及生物活性物质,其性质与分子的绝对构 型有关。因此合成化合物,特别是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化 合物,需要考虑对称性因素。
第7页/共72页
引言
群论是一个很宽阔的数学领域,是研究对称性的有力工 具。群论已经成为化学研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分子结 构、晶体结构、量化研究离开群论是难以想象的。
第21页/共72页
第二节 群及其基本性质
2.3 对称操作群(点群)的基本性质: 封闭性: 任何两个对称操作的乘积必定为该群的一个
对称操作。 恒等元素:任何点群都含有一恒等操作E,它和点群中
任一对称操作的乘积即为该对称操作本身。 结合律: (AB)C = A(BC) 逆元素: 点群中的对称操作都有相应的逆元素。
第3页/共72页
引言
(1) 能简明地表达分子的构型 例如Ni(CN)42-属于D4h点群,用D4h符号可以简洁、
准确地表明9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Ni原子在离子的中 心位置,周围4个-CN完全等同,M-C-N都是直线形, 互成90o。
第4页/共72页
引言
(2) 可简化分子构型的测定工作 将对称性基本原理用于量子力学、光谱学、X射线晶
第11页/共72页
H2O的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
第一节 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
有五种对称元素能够用于适当的独立分子的对称操作。

无机化学(本科)全套教学课件pptx-2024鲜版

无机化学(本科)全套教学课件pptx-2024鲜版

9
酸碱平衡常数计算与应用
2024/3/28
酸碱平衡常数定义
01
表示酸碱反应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的比值。
酸碱平衡常数计算
02
通过测定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利用平衡常数表达式进行计算。
酸碱平衡常数应用
03
用于预测酸碱反应的方向、程度和速率,以及判断酸碱的强度。
10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影响因素
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 子。 2024/3/28
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分类, 如金属与非金属、酸与碱等。
氧化数概念
表示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状态, 通过计算化合价确定。
14
原电池与电解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工作原理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正负极和电 解质组成。
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
无机化学(本科)全套教 学课件pptx
2024/3/28
1
contents
目录
• 无机化学概述与基础知识 • 酸碱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 •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 配位化合物与金属有机化学 • 无机固体化学与纳米材料 • 无机合成与绿色合成技术
2024/3/28
2
01
无机化学概述与基础知识
2024/3/28
2024/3/28
沉淀的溶解
利用某些试剂使已生成的 沉淀溶解,如胃药中的氢 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分步沉淀
当溶液中存在多种难溶电 解质时,通过控制条件可 实现分步沉淀,从而分离 出各种难溶电解质。
12
03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2024/3/28
13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类型

江苏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学PPT第2章热化学

江苏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学PPT第2章热化学

例:已知298.15K下,反应:
(1) C(s) O2(g) CO2(g)
△ rHm(1) = -393.5kJ·mol-1
(2)
CO(g)
1 2
O2
(g)
CO2 (g)
△ rHm(2) = -282.98kJ·mol-1
计算298.15K下,C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解:利用Hess定律
C(s) O2(g) △ rHm(3)
3.掌握焓、焓变、标准态的概念,学会用 标准摩尔生成焓、燃烧焓和键焓进行反 应热的计算;
4.学会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
§2.1 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2.1.1 系统和环境 2.1.2 状态和状态函数 2.1.3 过程 2.1.4 相 2.1.5 化学反应计量式和反应进度
将热力学原理和方法用于研究化学现 象以及与化学现象有关的物理现象的分 支叫做化学热力学。
在温度T下, 物质B (νB= -1)完全氧化成指
定产物时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物质B的标
准摩尔燃烧焓。
△ cHm(B,相态,T) ,单位是kJ·mol-1
C CO2(g)
H H2O(l)
CH3OH(l)
3 2
O2
(g)
CO2(g) 2H2O(l)
△ cHm(CH3OH ,l,298.15K) = -440.68kJ·mol-1
N2g 3H2g 2NH3g
t0时 nB/mol 3.0 10.0
0
0
t1时 nB/mol 2.0 7.0
2.0
1
t2时 nB/mol 1.5 5.5
3.021源自n1N2 N2 (2.0
3.0)mol 1
1.0mol

《无机化学》课件第二章

《无机化学》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共价键理论
二、 现代价键理论(电子配对法) 1. 氢分子的形成和共价键的本质
以氢分子为例说明 共价键的形成及其本质。 用量子力学处理氢原子 形成氢分子时,得到氢 分子的能量E与核间距R 的关系曲线,如图2-3所 示。
图2-3 H2分子形成能量随核间距变化示意图
第二节 共价键理论
2. 价键理论要点及特点
分子或晶体能够稳定存在,可见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 种相互作用,既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也存在于非相邻的原 子之间。前一种作用力比较强烈,要破坏它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 这是使原子结合成分子或晶体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离子键理论和离子晶体
一、 离子键的形成和特征 1. 离子键的形成
金属钠能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第一节 离子键理论和离子晶体
在晶格中含有晶体结构的最小重复单位称为单元晶胞,简称 晶胞。晶胞在三维空间无限地重复就产生宏观的晶体。根据晶胞 的特征可以划分为7个晶系,共14种晶格。按照粒子的种类或粒 子间的作用力的性质不同,晶体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四种基本类型。由于粒子的种类不同、粒子 间作用力的性质不同,晶体的物理性质也各异。首先介绍一下离 子晶体,其他晶体类型也会在以后的章节中逐一介绍。
第一节 离子键理论和离子晶体
三、 离子晶体 1. 晶体的基本概念
根据组成物质的粒子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能量大小不同和粒 子排列有无规则,物质可以呈现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聚集状态。 固态物质又可分为晶体和无定形体。无定形体是内部质点排列不规 则,没有一定结晶外形的面体。晶体的外表特征是具特征。晶体的这些特征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
第一节 离子键理论和离子晶体
从图2-1中可以看出,钠离子(或氯离子)吸引任何方 向上的氯离子(或钠离子)形成相同的离子键。如果在空间 三个方向继续延伸下去,最后就形成了氯化钠晶体。在 氯化钠晶体中,一个Na+周围有六个C1-,一个Cl-周围 有六个的Na+,并不存在单个的氯化钠分子(只有气态时 才有单个的NaCl分子存在)。所以,化学式NaCl只代表 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化合比。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沉淀反应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沉淀反应

2.1 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度积(9)
例:25 °C时AgCl Ksp=1.8×10-10,求其溶解度?
S Ksp = 1.3 × 10-5 mol/L
例:25 °C时Ag2CrO4的Ksp=2.0×10-12,求其溶解度?
Ksp = [Ag+]2[CrO42-] = (2s)2(s)
S
3
K sp 4
大学K无N机O化3学(第m二o章l沉/淀d反m应3) S0: 纯水中的溶解度; S:在KNO3溶液中的溶解度。
2.1 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度积(12)
在沉淀-溶解平衡态时,
BaSO4 (s)
Ba2+(aq) + SO42-(aq)
Ksp= [Ba2+ ][SO42–]
在非沉淀-溶解平衡态时,离子积 Q=(Ba2+)(SO42–)
(纯水中,so = 1.3 × 10-5 mol/L )
AgCl (s)
Ag+ (aq) + Cl- (aq)
Ksp = [Ag+][Cl-] = 1.6 × 10-10 [Ag+] = Ksp/[Cl-] = 1.6 × 10-10 /[0.1]
= 1.6 × 10-9 mol/L
s = [Ag+] = 1.6 × 10-9 mol/L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沉淀反应
2.2.3 沉淀的溶解 (Dissolving Precipitation) (2)
✓ 氧化还原反应
CuS(s) Cu2+ (aq) + S2- (aq)
3S2-(aq) + 8HNO3(aq) = 3S(s)+2NO(g)+4H2O(l)+6NO3-(aq)

2024版大学无机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2024版大学无机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离子键。
离子晶体的结构
02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交替排列,形成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的
熔点和沸点。
离子键的强度
03
离子键的强度与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电子构型有关,电荷越高、
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12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
2024/1/29
共价键的形成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分子的极性与偶极矩
大学无机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2024/1/29
1
目录
2024/1/29
• 无机化学概述 •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 酸碱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 •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 配位化合物与超分子化学简介
2
01
无机化学概述
Chapter
2024/1/29
反应机理
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反应机理的推导和表示 方法
反应速率理论
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和微观可逆性原理
2024/1/29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温度、催化剂和光照等外部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8
05
酸碱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
Chapter
2024/1/29
19
酸碱反应概述
酸碱定义及性质
介绍酸碱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包括阿累尼乌斯 酸碱理论、布朗斯台德酸碱理论等。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体、配位数、配位键等。
配位化合物的分类
3
根据中心原子或离子的性质可分为金属配位化合 物和非金属配位化合物;根据配体的性质可分为 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等。
2024/1/29
28

高等无机化学ppt课件.ppt

高等无机化学ppt课件.ppt
第二章:配位化合物
§1. 配合物电子光谱 §2. 取代反应机理 §3. 几种新型配合物及其应用 §4. 功能配合物
3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第三章:原子簇化合物
{ §1. 非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镜面包含主轴:v
16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镜面垂直于主轴:h
N
N
C
h
一个分子只可能有一个 h镜面
17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9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对称操作与对称元素
Symmetry Operations and Symmetry Elements
对称元素
n重旋转轴 镜面 反演中心 n重非真旋转轴 或旋转反映
6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第六章: 固体结构和性质
§1.固体的分子轨道理论 §2.固体的结构 §3.有代表性的氧化物和氟化物
7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反演中心

《无机化学》PPT-第2章 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PPT-第2章  化学基础知识

2 分体积定律(1880-E.H. Amage)
p, T 一定时
p,VA nA
p,VB nB
p,VA + VB nA + nB
pVA = nART pVB = nBRT
V总 = VA + VB
在恒温恒压下,某组分的分体积等于该组分产生与 混合气体相同的压力时所占据的体积。
例 2-3 某温度下,将 2 ×105 Pa 的 O2 3 dm3 和 3 × 105 Pa 的 N2 1 dm3 充入 6 dm3 的真空容器中,求 混合气体的各组分的分压及总压 .
故所得氢气的质量为 2 g ·mol × 1 × 0.05 mol = 0.1 g
K
解得 T2 = 900 K 当温度达到 900 K 以上时,烧瓶会炸裂。
例 2-2 27℃ 和 101 kPa下, 1.0 dm3 某气体质量为 0.65 g,求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 nRT
得 n = pV/RT 即 m/M = pV/RT
M mRT pV
M 0.658.314300 g / mol 16g / mol 1011
解:O2 p1 = 2 × 105 Pa p2 = ?
V1 = 3 dm3 V2 = 6 dm3
O2 的分压
p(O2) = p1V1/V2= (2 × 105 × 3/6) Pa = 1 × 105 Pa
同理 N2 的分压 p(N2) = (3×105×1/6)Pa
= 0.5 ×105 Pa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
解:由此法收集到的是氢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 则其中水蒸气的分压 p(H2O) = 2.7 kPa
那么 p(H2) = 100 kPa - 2.7 kPa = 97.3 k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0
t
dt
dc B 为导数,它的几何意义是c-t曲线上某 dt 点的斜率。例如270s时的瞬时速率: 0.144 0 5 2.58 10 A点的斜率= 2 (55.8 0) 10
V = 2.58×10-5 mol L-1 s-1
1-
s 1-L lom 501 85.2
t2=300 s
c2(N2O5) = 0.180 mol· L-1
mol L-1 3.3 10 5 mol L-1 s -1 2 300 s
2. 瞬时速率 时间间隔Δt趋于无限小时的平均速率的极 限。 c B dc B lim
△ f Gm (参考态单质,T)=0
△ rGm 2. 用△ f Gm (B,相态,T) 计算
对于化学反应:0=ΣνBB
B
△ rGm (298.15K) = ∑νB △ f Gm (B,相态,298.15K)
如果T≠298.15K
△ rGm (T)≈ △ rHm(298.15K)-T△ rSm (298.15K)
H2O(l)
CaO(s)+CO2(g)
mol-1 △ rHm = 178.32kJ·
100 C H O(g) 2
mol-1 △ rHm = 44.0kJ· 焓变只是影响反应自发性的因素之一, 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2.1.3 混乱度、熵和微观态数
1.混乱度 许多自发过程有混乱度增加变化 0K T K △S = ST - S 0 = ST ST---规定熵(绝对熵)
在某温度T 和标准压力下,单位物质的 量的某纯物质B的规定熵称为B的标准摩尔熵。 其符号为 :
mol-1 · K-1 Sm (B,相态,T) ,单位是J·
Sm (单质,相态,298.15K)>0
2
t /s
1800 2400 3000 4200 5400
: cN O5 / s1
2
3.6510
4 4
3.64104 3.62104 3.69104 3.61104
3.5910 3.60104 3.6210 3.61104
4
3.68104
N2O5的分解速率与N2O5浓度的比值是 恒定的,即反应速率υ与c(N2O5)成正比。 可见: kc( N2O5 )
例如:CaCO3 s CaOs CO2 g
T分解
178.32kJ mol-1 1110K -1 -1 160.6J mol K
2.1.7 标准摩尔生成Gibbs函数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Gibbs函数〔变〕
△ rGm = △ rHm -T△ rSm
1.标准摩尔生成Gibbs函数 在温度TK下,由参考状态的单质生成物 质B(且νB=+1时)的标准摩尔Gibbs函数变,称 为物质B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函数。 mol-1 △ f Gm (B,相态,T) ,单位是kJ·
Zn(s)+Cu2+(aq) Zn2+(aq)+Cu(s)
在没有外界作用下,系统自身发生 变化的过程称为自发变化。
2.1.2 焓和自发变化
许多放热反应能够自发进行。例如: 1 H2(g)+ O2(g) H2O(l) 2 mol-1 △ rHm (298K) = -285.83kJ· H+(aq) + OH-(aq) H2O(l) mol-1 △ rHm (298K) = -55.84kJ·
2.2
化学反应速率
2.2.1 定容反应的反应速率
2.2.2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
2.2.1 定容反应的反应速率
如果体积不变:
d dnB dcB Vdt V Bdt Bdt
1 c B t
t 0时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
aA + bB
y Y + zZ
dcA dcB dcY dcZ adt bdt ydt zdt
和 △ rGm RT lnK ( T ) (T)
得: RT lnK ( T ) = △ rHm -T△ rSm △ rHm(T) △ rSm (T) ln K (T) RT R 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
△ rHm(298K) △ rSm (298K) ln K (T) RT R ln K (T) 与1 / T呈直线关系
最低能量原理(焓变判据): 1878年,法国化学家 M.Berthelot和丹麦 化学家 J.Thomsen提出:自发的化学反应趋 向于使系统放出最多的能量。
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例如:
NH4Cl (s) →NH4+(aq)+Cl-(aq)
mol-1 △ rHm = 9.76kJ·
CaCO3(s)
3个分子在左边球内的概率为1/8
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
统计解释:
2个分子在左边球内的概率为1/4
3个分子在左边球内的概率为1/8 n个分子在左边球内的概率为1/2n
23 6.022 × 10 1mol个分子在左边球内的概率1/2
概率如此小,可见是一种不可能的状态。 所以气体的自由膨胀是必然的。
微观状态数:
反应方向转变温度的估算: r Gm r H m T r S m
如果忽略温度 , 压力对 r H m, r S m的影响,则
r Gm r H m 298K T r S m 298K
当 r Gm 0时, r H m 298K T转 r S m 298K
3 分子 (3位置) 3 分子 (4位置)
2 分子 (4位置)
系 微观粒子 位置 统 数 数 (1) (2) (3) 3 3 2 3 4 4
微观状态 数 1 4 6
粒子的活动范围愈大,系统的微观
状态数愈多,系统的混乱度愈大。
熵与微观状态数: 1878年,L.Boltzman提出了熵与微观 状态数的关系。 S=klnΩ S---熵 Ω---微观状态数 k--- Boltzman常量
G受温度的影响 G H TS
① H 0,
S 0,
G 0
在所有温度下,反应能 正向进行。 ② H 0, S 0 高温时,反应正向进行 。 ③ H 0, S 0 低温时,反应正向进行 。 ④ H 0, S 0 在所有温度下反应不能 正向进行。
化 学 计 量 速 率 反 应 方 程 级 数 方 程 式 500K NO 2 g C Og 2 2 kcNO2 NOg C O2 g H2 g I2 g 2HIg kcH2 cI2 1+1
• 冰的融化
• 建筑物的倒塌 系统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系 统混乱度增大有利于反应自发地进行。
2. 熵和微观状态数
熵是表示系统中微观粒子混乱度的一个 热力学函数,其符号为S。 系统的混乱度愈大,熵愈大。 熵是状态函数。
熵的变化只与始态、终态有关,而与途 径无关。
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
真空
2个分子在左边球内的概率为1/4
Water Ice
T 273.15K
△ rSm 0
自发进行
过程或反应的自发性不仅与焓变 和熵变有关,而且还与温度有关
Gibbs函数 2.1.6 Gibbs函数判据
2.1.7 标准摩尔生成Gibbs函数
2.1.8 Gibbs函数与化学平衡
2.1.6 Gibbs函数判据
G H TS 定义
对于定容的气相反应:
1 dpB B dt
2.2.2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 1. 平均速率
某一有限时间间隔内浓度的变化量。
1 cB B t
t 0时
例:2N2O5(CCl4)
t1= 0 s
2N2O4 (CCl4) + O2(g)
c1(N2O5) = 0.200 mol· L-1
△ rGm 0 △ rGm 0
反应处于平衡
反应逆向进行
△ rGm 经验判据: △ rGm <-40kJ· mol-1 △ rGm >40kJ· mol-1
反应多半正向进行
反应多半逆向进行
-40kJ· mol-1 <△ rGm < 40kJ· mol-1 必须用 rGm判断反应方向。
Van’t Hoff 方程式: 由 △ rGm (T) = △ rHm (T) -T△ rSm (T)
标准摩尔熵的一些规律: •同一物质,298.15K时 Sm (s)<Sm (l)<Sm (g) •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物质, Sm 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
Sm (HF)<Sm (HCl)<Sm (HBr)<Sm (HI)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结构复杂的, 其 Sm 大。
Sm (CH3OCH3,g)< Sm (CH3CH2OH,g)
2.1.5 化学反应熵变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1.化学反应熵变的计算 对于化学反应: 0=ΣνBB
B
△ rSm (T,K)
根据状态函数的特征,利用标准摩尔熵, 可以计算298.15K时的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
△ rSm (298.15K) = ∑νB Sm (B,相态,298.15K) △ rSm >0,有利于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当温度为T1时: △ rHm(298K) △ rSm (298K) ln K (T1) RT1 R 当温度为T2时: △ rHm(298K) △ rSm (298K) ln K (T2) RT2 R 两式相减得:
K (T2) △ rHm (298K) 1 1 ln R T1 T2 K (T1) 由此式可见,对于吸热反应,温度升高, K 增大;对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 K 减小。
用△ rGm 只能判断标准状态下反应的方向。
非标准状态下△rGm的计算。 等温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