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制度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经济制度变迁
篇一: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迁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迁
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存在着两个未解之迷:一个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迷”,即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因此,实际上这个迷更应该叫做“中国近代经济落后之迷”;另外一个迷就是“中国当代经济增长之迷”,即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何以出现罕见的高速增长?对此,经济学家一直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答案。

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新制度经济学开始在我国盛行,学术界出现了用制度变迁理论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一、建国以来我国制度变迁的历程
我们可以将新中国60多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分为两大时期五个阶段。

两大时期是指1949—1978年改革开放
前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时期,以及1978年改革开放后
的时期。

五个阶段是:1.1949—1957年,高度集权计划体制建立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与快速增长阶段;2.1957—1966年,高度集权计划体制全面实施下经济结构扭曲的阶段;3.1966—1976年,高度集权计划体制下政治挂帅、社会动荡的阶段;
4.1978—1991年,高度集权计划体制的改革探索期,其中包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诱致性制度变迁扩散阶段(1978—1984年)、城市经济责任制强制性变迁的推广及诱
致性、强制性变迁交替阶段(1984—1992年);5.1992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包括整个制度环境的变迁和制度创新阶段。

改革开放后的制度变迁,从内容上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突出地表现在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及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作用的变化上;2.分配制度的变迁,从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为辅的原则变迁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3.价格制度的变迁,从改革伊始实行的调放结合、双轨过渡、政府定价与市场定价并存的“价格双轨制”,到如今的无论
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都基本上由市场的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决定的价格制度。

4.就业制度的变迁,从计划就业向市场就业过渡,大致经历了由双轨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
变革到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劳动力市场全面启动的就
业制度变革;5.财政制度的变迁,从1980年起,财政预算体制由中央统收统支制转向包干制,1994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分税制财政制度,分税制
财政制度为最终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公共财政制
度奠定了基础;6.行政制度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此外,还有投融资制度、内外贸易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出现深层次的制度变迁。

二、中国制度变迁的路径和特征
在整个制度变革过程中,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像其他东欧国家一样的动荡,原因就在于我国采取的制度变革的路径与方式与之不同。

我国的制度变迁选择了渐进式改革的路径,其特征可概括为:
1.“帕累托改进”性质的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改革思路从一开始就是通过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来逐步培养市场经济
体系,从长期来看,改革的逐步推进使经济效率和社会财富逐渐增加,并扩散到社会各阶层中,使为改革付出成本的社会成员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

因此,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能够保证其“帕累托改进”性质,并获得广泛的支持,得以顺利进行。

可以说,中国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是:吸取群众的经验和智慧,通过试点试错积累经验,然后循序渐进地、分阶段地、由局部到整体地逐步展开,并
采取先易后难、先外围后中心、先微观后宏观的步骤,从而不断取得进展。

2.强有力的政府是变革得以进行的根本保障。

从诺斯的国家理论中,不难发现,国家是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它是最大的制度供给者和利益协调者,可以实现制度的规模效益。

中国政府强大而有效的制度能力成为推动中国体制变革与
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理解“中国模式”的关键变量。

三、中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究竟谁是因谁是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不过,将制度变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是许多学者的共识。

林毅夫等(1994)认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内生出“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了这种“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中国的资源比较优势能够发挥出来。

叶飞文(20xx)构造了四个制度变量来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这四个制度变量分别是:非国有化程度、
市场化程度、社会占有财富程度、开放程度。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在改革开放后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使要素效率提高,技术和制度创新共同推动综合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贡献42.4%,拉动经济增长3.25
个百分点。

乔榛、焦方义、李楠(20xx)等分析了不同土地制度以及相关的价格、财税制度对农业生产者形成的不同激励机制,并根据1978—20xx年的数据实证得出了“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的结论。

林毅、何代欣(20xx)基于Vecm模型研究经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人均资本、经济制度变迁及人均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制度变迁在长期对人均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短期影响则十分有限;如果以1978年为分界点,则经济制度变迁在改革开放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
大于改革开放前。

由此可见,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四、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制度变迁的思考
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让我们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制度的独特效率,也让我们取得了“试错法和渐进式改革”的宝贵经验。

但我们能否避免拉美国家所经历的“中等收入陷阱”,面对印度的发展势头,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心说,未来30年我们依然能保证领先而不被其赶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对未来的发展之路再多一份冷静和反思。

由于中国在数千年的小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牢固历史传统,加之建国后长期实行的以行
政命令为主、直接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微观干预的计划体制,使得1978年以来的制度变迁过程变得异常复杂,典型地表
现出正式制度间的冲突、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间的冲突,制度根植和异化机制在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作用。

中国市场经济的移植、异化与根植轨迹将嵌入于自身的政治文明与文化传统之中,但又不能局限于具体的政治、文化问题之上。

因此,未来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是要不断突破政治、法律、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束缚,并不断得到这些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配合和支持。

我们在市场决定性作用取向的制度变迁中,必须重视以下问题:1.制度变迁需求的内生性;2.制度变迁供给的滞后性;3.制度变迁目标的动态性;4.制度变
迁过程的渐进性;5.制度变迁轨迹的路径依赖性;6.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7.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8.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篇二: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陈莹峰
摘要:制度创新与变革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在稳定和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的同时,注意制度变化的负面
作用,才能保证制度变迁促进经济的增长。

所以,分析和研究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发展必须从制度变迁与国有企业发
展分析、制度变迁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情况、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分析和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设想,以及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等几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加以推敲。

关键词:经济制度变迁中国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显著,平均以10%的速度增长。

从理论上讲,中国制度变迁必然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必然促进和推动经济增长。

通过对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市场化和开放型改革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五。

事实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起到了其它因素难以起到的积极作用。

所以制度创新与变革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

在稳定和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的同时,注意制度变化的负面作用,才能保证制度变迁促进经济的增长。

一、制度变迁与国有企业发展分析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
重要基础和中坚支柱,不仅覆盖范围广阔,而且对国家和经济的影响深度也远远超过了其它国家。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经济转型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政府控制在转型过程中必然存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在逻辑上循从了这样
一条主线,即过分强调非人力资本尤其是物质资本所有权的明晰化,忽视了另一条本应同为产权改革主线的人力资本产权改革。

首先,决定构建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才步入正轨。

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后,历经了放权让利、承包制等方式来希望搞活国有企业,但这些办法都没有找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直到我国有了新的理论创新,决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才开始步入正轨并逐步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显露出了其众多问题,既有传统体制的历史束缚,又有新时期的新问题。

如在国有企业内,个人虽然拥有人力资本产权,但因为存在不完全市场和投资主体错位等原因,以及成本沉淀和学习效应促成了收益递增的强化机制,并使其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可转移性,从而导致国企人力资本产权制度难以退出非绩效的路径闭锁状态。

同时,就业等方面的双轨体制必然伴随金融市场的二元体制,一旦国有企业不必为实现政府的稳定目标而损失企业目标自身的效率,那么金融领域的市场化并轨就能实现。

其次,价格双轨制的并轨率先获得了成功。

价格双轨制的并轨本身就是体制并轨的一个环节,政府应当对在改革过程中的受损者给予适量的补贴,补贴就意味着政府需要强大的财力,而雄厚财力的保证则是经济的高速增长。

同时,要
求国有企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同时做出贡献,在经济学理论中是难以兼顾的两个目标。

第三,要构筑有效的激励体系。

促进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契约关系的市场化,是保证国有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走出经营低效泥潭的必经之路。

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行为人的行为模式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为过渡经济学探求“微观基础”的努力方向。

在过渡经济学研究中,采用什么方法取决于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如果说研究方法的确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的话,则比运用主流方法更重要的是,过渡经济学研究应该注意提出一些有益于推动经济学理论
发展的问题。

因此,不断的提问才是永恒的方法,结合特定历史背景和生产力发展的背景来研究各国,尤其是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以及由此得出的教训和经验必将对此后国企改
革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制度变迁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中国的市场化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制度变迁,并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色彩,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制度创新。

在渐进改革的路径下,地方政府在很多领域都充当了制度创新“先行官”的角色。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选择了一条以国有制为主的产权制度安排,它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改革初期,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绝大多数人都相信这种制度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