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合集下载

筋膜间室综合征

筋膜间室综合征

顺皮缘真皮下穿入1.0mm克氏针
用钢丝跨过克氏针进行缝合
术后处理:根据皮肤张力,拧紧钢丝线,逐渐闭合伤口
愈合后照片
结论
早期诊断、 严密观察、 及时切开减压、 是治疗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重要措施。
谢谢!
医学资料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手术治疗:
目标:敞开受累的筋膜间室,达到减压早期彻底切开 筋膜减压是肌肉及神经发生缺血坏死的唯一有效方法。
指征: 肢体明显肿胀和疼痛 该筋膜间室张力大、压痛 被动牵拉痛 有或无神经功能障碍体征 组织压超过30mmHg 手术禁用止血带
小腿切开减压的部位
腓骨周围筋膜切开: 通过一个单一的外侧切口进入小腿的四个骨筋
筋膜间室综合征
定义1
筋膜间室: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及深筋 膜构成的闭合空间。
解剖
胫腓骨及骨间 膜
前筋膜室
外侧筋膜室
后浅筋 膜室
后深筋 膜室
小腿的筋膜鞘及骨筋膜室
定义2
筋膜间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由于各种原因所致骨筋膜 室内压力增高而使室区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和 组织损害。若处理不及时,轻者导致部分肌肉 坏死、神经麻痹,重者则造成肢体残废,甚至 死亡。
活动受限
可先表现为足趾主动跖屈、背伸不利,随着时 间推移可逐渐出现足及踝的主/被动活动受限, 并可伴发活动时疼痛。
肿胀
高度肿胀、发硬,无弹性感,常常并发皮肤颜 色苍白、水泡形成(张力性水疱)。肿胀初期 不明显,但深部可随之出血,软组织过度肿胀, 微循环障碍,失去皮肤应有的弹性,张力性水 疤呈细小、密集、随时间增长而进行性增多增 大。
膜室,近侧从腓骨头沿着腓骨至远侧的踝关节。 双侧切开:双侧直切口,皮肤间隔约8cm 第一个切口在前侧和外侧骨筋膜室中央,由膝

骨筋膜室综合征详细(仅供参考)

骨筋膜室综合征详细(仅供参考)

骨筋膜室综合征详细(仅供参考)骨筋膜室综合征,也被称为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或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组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该综合征常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是创伤骨科领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和医生都构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创伤骨科医生必须高度重视。

该综合征的病因包括骨筋膜室容积骤减和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

骨筋膜室容积骤减的原因可能是外伤或手术后敷料包扎过紧,或肢体受外来重物或身体自重常时间的压迫。

而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的原因可能是缺血后组织肿胀、损伤、挫伤、挤压伤、烧伤等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加、组织水肿、容积增加,或小腿剧烈运动,如长跑、行军,以及骨筋膜室内出血,血肿挤压其他组织。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理机制是由于骨筋膜室的壁坚韧无弹性,当内容物体积增大或室的容积减少时,室内压力增加,循环受阻,导致室内肌肉和神经缺血和缺氧。

缺血和缺氧加重了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液体渗出增加、组织水肿严重、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发生频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肌挛缩、坏疽等严重后果。

前壁骨筋膜室内组织正常压力为12kPa(9mmHg),当压力升至866kPa (65mmHg)时,组织内的血循环完全中断。

小腿间定正常压力为2.0kPa(15mmHg),当压力升至733kPa(55mmHg)时,血循环完全中断。

间室内神经缺血30分钟,其功能发生异常,缺血12~24小时内,肌肉组织缺血2-4小时会发生功能改变,8-12小时则会发生永久性的损坏,即肌肉坏死。

在肌肉坏死时,会释放大量的K+和肌红蛋白。

组织缺血缺氧会产生大量的酸性代谢产物,同时受累组织会发生无菌性炎症,产生大量的毒性介质。

这些物质进入血循环后会引起全身的损害,如休克、心功能障碍、心律紊乱等。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肌力减弱和感觉障碍等。

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流程

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流程

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流程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下肢慢性劳损性疾病,主要表现
为运动员或者长时间站立工作人群出现的下肢疼痛和不适。

处理骨
筋膜室综合征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诊断,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
的症状、运动史、工作情况等。

通常还会进行X光、MRI或者超声
波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2. 休息和活动控制,一旦确诊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需要暂时
停止引起症状的活动,如跑步、跳跃等高冲击运动,以减轻疼痛和
促进康复。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牵引、理疗等,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紧张和炎症,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
康复。

4. 药物治疗,对于疼痛和炎症明显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
用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者局部外用药物来缓解症状。

5. 改变运动习惯,针对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特定运动或活动,可以通过改变运动姿势、增加休息时间、调整运动强度等方式来减
轻症状。

6. 矫形治疗,对于严重的骨筋膜室综合征,可能需要矫形治疗,如矫形鞋垫、足弓支撑等,以减轻足部的压力和负荷。

7. 手术治疗,在一些顽固性、严重的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例中,
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骨筋膜切开术或其他手术方式。

总的来说,处理骨筋膜室综合征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改变运动习惯、矫形治疗等多种手段的
综合应用。

同时,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积极配合康
复训练,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骨筋膜室综合征张邦学

骨筋膜室综合征张邦学
骨筋膜室综合征
目录
• 骨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案例分析
01
骨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骨间膜、 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 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产生的症状。
特点
多见于前臂和小腿,常由创伤或慢性 积累性劳损引发,导致骨、骨间膜、 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 肌肉和神经急性缺血。
职业治疗
理支持
对于因伤病导致的心理问题,提供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克服困难和 障碍。
04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姿势
合理运动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弯腰 、久坐等,应适时进行伸展活动,缓解肌 肉紧张。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增强肌 肉力量和柔韧性,预防肌肉拉伤和撕裂。
修复与重建手术
对于严重损伤或断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 组织,需要进行修复或重建手术。
神经修复手术
对于神经损伤,需要进行神经修复手术,恢 复神经功能。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通过物理因子治疗,如电刺激、超声 波等,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康复训练
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肌肉力量 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恢复肢体 功能。
疾病或家族史。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患部是否有肿胀、 压痛、肌肉萎缩、感觉异常等 症状,以及关节活动是否受限 。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CT或MRI等影像学 检查,观察骨骼、肌肉和软组 织的结构变化,以辅助诊断。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了解肌酶 、肌红蛋白等指标是否异常。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
小 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腿 后浅
胫前肌
腓骨长、短肌 腓肠肌
腓骨前2cm处切开
可同时减压前侧和外侧筋膜腔
后深
胫骨内侧后缘
前臂骨筋室切开减压术
切口从肱二头肌肌膜内侧开始,斜行跨过 肘横纹,向远侧直达手掌,以便打开腕管, 注意切口与腕横纹勿成直角。
小腿骨筋室切开减压术
外侧切口是沿前及外骨筋膜室的中 间间隙,在肌肉间隙前后各 1cm切 开筋膜,注意保护腓浅神经。
骨筋膜室综合征 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01
定义 临床表现 治疗
02
病理机制 诊断
03
04
05
定义
骨筋膜室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 即由骨、骨间膜、 肌肉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 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 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
1.患肢持续进行性剧烈疼痛,为早期症状,到晚 期疼痛消失。 2.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障碍出现早,表 现为受压神经支配区感觉麻木、异常。 3.手指或足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牵伸 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为肌缺血的早期症状。 4.患肢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 、压痛、 张力增高,到晚期 出现患肢苍白或发绀。 5.早期患肢远端脉搏、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可能正 常,晚期脉搏消失。
诊断
1.依据临床症状及体征
2.诊断金标准:测定室内压(ICP)
治疗
筋膜腔切开常用部位
筋膜腔 上 前侧 臂 后侧 切口部位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腋前皱襞至肱骨 内上髁切口可同时减压前后侧筋膜腔
前 屈侧 臂 伸侧
大 前侧 腿 后侧
屈肌腹隆起
肱桡肌或桡侧伸腕肌 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上角连线 股二头肌

外科护理名词解释 骨筋膜室综合征

外科护理名词解释 骨筋膜室综合征

外科护理名词解释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指的是肌肉组织周
围骨筋膜室内压力急剧增高,从而导致血液供应受限,引起组织缺血和缺氧的病理过程。

骨筋膜室通常指的是四肢的肌肉组织周围由骨、肌肉和韧带形成的包膜结构。

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于肢体受伤或手术后,如骨折、挤压伤、手术创伤等情况。

主要症状包括肢体疼痛、压痛、压迫感、活动困难和感觉减退等。

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脉搏减弱或消失、肌力减弱或丧失、皮肤苍白或发绀等表现。

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方法包括手术减压、利用止痛药物和抗炎药物缓解症状、应用局部冷敷或温敷来缓解疼痛等。

早期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因为若骨筋膜室综合征严重而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组织坏死、感染和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骨筋膜室综合征康复

骨筋膜室综合征康复

骨筋膜室综合征5P征及临床表现:
典型的5P征(疼痛、苍白、无脉、麻痹、感觉异常) 1.疼痛,最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创伤后持续性剧烈疼痛, 进行性加剧。被动牵拉痛是该病早期最敏感的指标,提示 肌肉已经发生明显缺血。 2.肢体擦皮肤苍白,血液供应被中断后会表现为肢体远端缺 血而出现皮肤苍白 症状。 3.肢体远端脉搏消失,如尺桡动脉扪不清,手指肉肤温度降 低。 4.肌肉麻痹,肢体肿胀严重导致肌肉活动障碍,出现肌肉麻 痹现象。 5.感觉异常,神经严重缺血导致肢体远端感觉功能异常。
康复评定
1.观察有无肢体肿胀、肌肉萎缩、局部瘢痕、皮肤颜色改变,触诊肢端动脉搏动有无明显减弱等。 2.关节活动范围评定:用手判断伤后关节障碍程度以及康复治疗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 3.肌力评定:徒手肌力检查法进行,还可以使用特殊器械进行肌群的等张肌力测定及等速肌力评定 4.肢体围度测量:可以发现有无肌肉萎缩或肢体肿胀,注意与对侧对比。 5感觉功能评定:针刺觉、触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等 6.疼痛评定:通常用VAS法评定疼痛的程度 7.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可用Barthel指数等评价 8.生活质量评定:可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等评价
手法治疗及运动疗法
按摩与牵引;被动活动;主动活动;肌力和耐力训练;作业疗法;感觉训练; 夹板支具等。运动疗法可牵拉伸展挛缩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囊,部分变性的肌 肉组织在应力作用下,增加胶原纤维弹性,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残存肌细胞 恢复功能,同时保持关节活动度。主动活动还可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消除水 肿,增强肌力,使瘢痕粘连减少到最小程度。作业疗法可训练肢体的灵活性和 协调性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 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缺血而产生的一系 列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课件

《骨筋膜室综合征》课件
新型药物如靶向药物等在 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中取 得了一定的疗效。
PART 04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康复与 护理
REPORTING
康复训练
被动运动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对受影响的部 位进行被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 关节活动。
主动运动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 行主动运动,如肌肉收缩练习,以增 强肌肉力量。
案例二
一位爱好健身的中年人,在锻炼过程中因为不注意肌肉的拉伸和热身,导致腿部 肌肉拉伤并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经过及时的治疗和康复训练,该患者的病情逐 渐好转,并重新回到健身行列。
PART 03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REPORTING
保守治疗
01Biblioteka 020304休息与制动
避免剧烈活动,使用石膏或支 具固定患肢,减轻疼痛和肿胀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有助 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因病痛带来的不便和 困扰。
促进健康意识
加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 防教育,提高公众对健康 的关注和意识,促进整体 健康水平的提升。
预防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位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白领,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腰部肌肉疲劳 ,进而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通过调整坐姿、适时起身活动以及进行适当的腰部 锻炼,该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
临床表现
患肢感觉异常、疼痛、压痛、牵拉痛、肌肉无力、肿胀、苍 白或发绀等。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 ,如X线平片、CT或MRI,可明确诊断。
PART 02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
REPORTING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 势,如久坐、久站等, 应适时活动身体,缓解

骨筋膜室综合症

骨筋膜室综合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和流程
疼痛
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缺血而产生剧烈疼痛。
感觉异常
受影响的肢体远端可出现感觉异常或过敏。
运动障碍
由于肌肉缺血,导致肌肉收缩无力,严重者出现肌麻痹 。
苍白
受影响的肢体远端皮肤和黏膜颜色变苍白,失去原有颜 色。
肿胀
由于组织缺血,导致组织液渗出,肢体远端肿胀。
发绀
受影响的肢体远端皮肤和黏膜出现发绀或青紫色斑块。
神经纤维瘤病
该病表现为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元肿瘤等多种病变,常伴有神经痛和肌肉萎缩, 可通过病理活检进行鉴别。
辅助检查手段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
可用于检查肢体远端的血流情况, 发现动脉损伤和栓塞等病变。
CTA和MRA
可用于检查肢体近端的血管情况, 发现血管狭窄、闭塞等病变。
X线和CT
可用于排除骨折、脱位等其他病变 。
物理治疗
包括高压氧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和功能康复锻炼等,有助 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控制炎症反应。
封闭治疗
对于疼痛较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封闭疗法,如局部注射糖皮 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04
预后和康复
康复评估和目标设定
康复评估
医生需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疼痛、肿胀、感觉和运动功能等,以了解 患者的康复需求和预后情况。
临床研究进展
早期诊断与预防
通过对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可以降低该病的 致残率和死亡率。研究者们正在探索更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 和预防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优化
目前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紧急切开减压、药 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等。研究者们正在尝试优化现有治疗方法 ,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加速患者康复和提高治愈率。

医疗业务知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医疗护理

医疗业务知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医疗护理

一、概述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压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酸胀、麻木和无力感。

在医疗护理中,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理解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病因病理、护理诊断、护理干预和护理措施等方面介绍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医疗护理知识,以期提高护理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病因病理骨筋膜室是人体肌肉组织周围的一种结缔组织,由于其本身的不可扩张性,一旦内部出现压力增加,就容易引起神经和血管的受压,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病因主要包括外伤、长期压迫、过度使用肌肉以及慢性劳损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增加,从而压迫神经和血管。

三、护理诊断1. 主要症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常出现下肢疼痛、酸胀、麻木和无力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辅助检查患者可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肌肉活动电图检查,以帮助确定诊断。

核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检查也可以协助确诊。

四、护理干预1. 心理护理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常常感到疼痛和不适,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 保持患肢功能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锻炼,保持患肢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

3. 减轻疼痛采用适当的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手段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五、护理措施1. 定期观察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疼痛程度,及时掌握病情变化,调整护理计划。

2. 督促患者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督促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

3. 注意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结构对患者康复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

六、结语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压迫性疾病,对其医疗护理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充分理解其病因、病理以及护理诊断和护理干预等知识,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提高护理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

浅谈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浅谈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浅谈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摘要】目的讨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后果十分严重,神经干及肌肉坏死致肢体畸形及神经麻痹,且修复困难。

避免这种后果发生的惟一办法就是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

如治疗及时且措施正确,则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可免于坏死、神经功能可不受损害而完全恢复。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四肢的肌肉和神经都处于由筋膜形成的间隔区之中,这是一个闭合的空间,当其中的压力增加时,会影响血液循环及组织功能,最后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过去临床上对这些情况已有所注意,诸如Volkrnarm缺血性挛缩、胫前肌综合征、急性肌肉缺血坏死等,均属于此类病变,但缺乏统一的名称,对其发病原因也了解不够深入。

近年来经过研究,提出了“骨筋膜室综合征”这个名词,以包括各个部位的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下面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分析如下。

1.治疗时机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具有恶性循环、进行性坏死的疾患,伤后24h即可形成,故应按急症治疗,不可拖延。

一般认为在发病24h内治疗者,可以完全恢复。

另外,进行手术切开减压的时间对预后也至关重要,有1组病例显示,早期即24h内切开减压的病例,除合并有神经本身损伤外,均可完全恢复。

晚期切开减压的病例,因时间早晚而预后不同,36h切开的病例,前臂深层肌肉尚未坏死,术后手功能仍可恢复正常;3~8天切开的病例,深层肌肉已大部分坏死,但浅层肌肉尚好,术后留有轻度缺血挛缩畸形;伤后18天至3个月切开的病例,对肌肉缺血挛缩无改善。

2.非手术治疗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或可疑病例,先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切开,因为切开将使闭合伤变为开放伤,增加感染机会,影响对骨、关节损伤的及时治疗,也导致大量的体液、蛋白丢失,加重肾脏负担。

保守方法包括:①制动。

②抬高患肢。

③脱水:20%甘露醇250ml静脉快速输入,2h后再输入1次,之后再每隔8h输入1次,共使用3~5天。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感;护理操作熟练、准确、动作轻柔,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


感谢您的聆听
三、评估诊断
专科评估
被动牵拉指(趾)时
剧烈疼痛
患肢明显肿胀无弹性、
严重压痛,触诊时感到室 内压力增高
患肢颜色改变、感觉
异常、患肢麻痹
患肢与临床原发损伤不 符的持续加重的剧烈疼 痛,给子充分合理的制
动、止痛治疗后疼痛 是否有效缓解
远端肢体脉搏较健侧减弱,肢 体温度改变,皮温降低
四、治疗方法
早期干预
• 在患者受到创伤的早期,需进行冷敷,以局部冷敷处理的方式降低损伤处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降低局部组织充血与出血的现 象,在低温下可减少患者局部组织的耗氧量,同时也起到缓解肢体肿胀的效果,冷敷应及时,但冷敷时间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 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如皮肤温度颜色调整冷敷时间。
四、治疗方法
筋膜室切开减压术
5P症 剧痛转无痛,皮肤苍白或紫绀,感觉异常,肌肉麻痹,无脉
三、评估诊断
创伤评估是为了帮助参与诊治的医护人员对发 生创伤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做到早诊断、 早治疗。现有创伤评分方法的共同原则是以‘多参 数量化’描述伤势、评估伤情,特别是多发伤的严 重程度,并预测预后。
三、评估诊断
院前评估
• 对于早期怀疑 ACS 的患者,应积极根据病因解除外部因素带来的压迫,改善微循环,延缓病情的发展,如拆除患肢石膏或夹板 改为支具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于下肢骨折的患者,可使用骨牵引术恢复肢体长度并稳定骨折可以降低筋膜室内容积。同时,抬高患肢至心脏水平,但不建 议抬高超过惠者心脏水平,避免加重肢体缺血。根据病情需要可持续吸氧,药物消肿(如湿敷硫酸镁或静脉滴注甘露醇),并监 测肾功能及血电解质等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参考PPT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参考PPT
当组织内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使小动 脉关闭,但不足以影响肢体主要动脉的血 流,肢体远端的动脉仍可能触到搏动,毛 细血管的充盈也可能存在,易被误认为肢 体血运未受障碍。
12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 疗
发生在背侧时,局部组织紧张,有 压痛,伸拇及伸指肌无力,被动屈 曲拇指及手指均引起疼痛。
发生在掌侧时,组织紧张,前臂掌 侧有压痛,屈拇及屈指肌无力,被 动伸拇及伸指均引起疼痛,尺神经 及正中神经分布的皮肤感觉丧失。
但临床上此间隙受压少见,出现上述体征时, 首先要考虑到腓总神经损伤。
16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 疗
内有比目鱼肌、腓肠肌。表现为强 直性马蹄足畸形,背屈踝关节时引 起上述肌肉的疼痛,小腿后方有肿 胀及压痛。
静脉损伤而仅修复动脉者。
17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 疗
内有屈趾肌、胫后肌、胫后动脉胫 后神经。表现为屈趾肌及胫后肌无 力,伸趾时引起疼痛,胫后神经分 布的皮肤感觉丧失,在小腿远端内 侧,跟腱与胫骨之间组织紧张,并 有压痛。
22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 诊断与治疗
▪ 任何抬高肢体、用冰袋降温、 从外面加压及观察等待,只能 加重肌肉坏死。
▪ 作小切口减压或肢体上下端皮 肤上各做一个小切口,在皮下 切开筋膜减压是无效的。
23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 疗
采用骨筋膜室组织压测定法, 测得组织压上升到与患者的舒 张血压差小于或等于 30mmHg即应立即减压。
骨筋膜室综合症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1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 诊断与治疗
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 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早 期证候群,是一种严重损伤后的反应性疾病。 四肢的肌肉和神经都处于由筋膜形成的间隔 区之中,这是一个闭合的空间,当其中的压力 增加时,会影响血液循环及组织功能,最后导 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 衰竭而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抬高患肢是错误的
• 抬高患肢后,会降低肢体内动脉的 血压,在组织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会 导致小动脉的关闭,加重组织的缺 血,在组织压高于动脉压的情况下, 抬高患肢也达不到促进静脉回流的 作用。
23
警钟
• 任何抬高肢体、用冰袋降温、 从外面加压及观察等待,只能 加重肌肉坏死。 • 作小切口减压或肢体上下端皮 肤上各做一个小切口,在皮下 切开筋膜减压是无效的。
3
病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可 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的增加,或 空间变小(肢体外部受压),或 由于骨筋膜室内组织体积增大 (肢体内部组织肿胀)所致。
4
• 肢体外部受压的原因很多,如挤压伤、 包扎过紧等。 • 肢体内部组织肿胀的原因也有多种,如 血管损伤时出血造成的血肿,组织缺血 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肿胀,肌 肉过度活动后发生的肿胀等。
18
小腿后深骨筋膜室综合征
• 内有屈趾肌、胫后肌、胫后动脉胫 后神经。表现为屈趾肌及胫后肌无 力,伸趾时引起疼痛,胫后神经分 布的皮肤感觉丧失,在小腿远端内 侧,跟腱与胫骨之间组织紧张,并 有压痛。
19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 其体温可能升高,白细胞计数 增加,血沉也可能增快,但不 一定说明患者有感染。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哈市第一医院骨八科
曲广东
定义
四肢的肌肉和神经都处于 由筋膜形成的间隔区之中,这 是一个闭合的空间,当其中的 压力增加时,会影响血液循环 及组织功能,最后导致肌肉坏 死,神经麻痹,严重时可引起 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2
Volkmann缺血性挛 缩、胫前肌综合征、急性 肌肉缺血性坏死等,均属 于骨筋膜室综合征。
12
诊断存在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组织肿胀和肌肉缺血可以产生疼痛,但 受伤肢体的骨折也可发生剧痛,容易掩 盖骨筋室综合征的疼痛。 • 当组织内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使小 动脉关闭,但不足以影响肢体主要动脉 的血流,肢体远端的动脉仍可能触到搏 动,毛细血管的充盈也可能存在,易被 误认为肢体血运未受障碍。
13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16
外侧骨筋膜室综合征
• 内有腓骨肌群、腓浅神经。此间隙受压, 足则不能外翻,足背皮肤感觉消失,内翻 足部时引起疼痛,局部皮肤紧张及压痛表 现在小腿外侧腓骨处。
但临床上此间隙受压少见,出现上述体征时, 首先要考虑到腓总神经损伤。
17
小腿后浅骨筋膜室综合征
• 内有比目鱼肌、腓肠肌。表现为强 直性马蹄足畸形,背屈踝关节时引 起上述肌肉的疼痛,小腿后方有肿 胀及压痛。 动、静脉损伤而仅修复动脉者。
• 发生在背侧时,局部组织紧张,有 压痛,伸拇及伸指肌无力,被动屈 曲拇指及手指均引起疼痛。 • 发生在掌侧时,组织紧张,前臂掌 侧有压痛,屈拇及屈指肌无力,被 动伸拇及伸指均引起疼痛,尺神经 及正中神经分布的皮肤感觉丧失。
14
小腿各骨筋膜室综合征
15
前侧骨筋膜室综合征
• 内有伸趾肌、伸踝肌、腓深神经。 除小腿前侧有组织紧张及压痛外, 可有腓深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丧失, 伸趾及胫前肌无力,被动屈趾引起 疼痛。
曲广东
小腿骨筋室切开减压术
外侧切口是沿前及外骨筋膜室的中间间 隙,在肌肉间隙前后各 1cm切开筋膜, 注意保护腓浅神经。
32
内侧切口在胫骨内后缘 1-2cm,切开腓 肠肌和跖骨复合体的筋膜,显露后深骨 筋室的下 1/3,自下而上切开,有时需 将跖肌部分离断。
33
謝謝聆聽! 敬祝大家健康快樂!
9
10
诊断
• 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上升后,可 以造成上述肌肉及神经改变,时 间过久,会导致不可逆损害,甚 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和 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11
物理检查
• 肢体的神经检查很重要,要详查 皮肤感觉,特别是怀疑受累神经 的分布区。 • 压力增高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由 于缺血,它的主动收缩活动无力, 而被动伸展活动时则可引起疼痛。
28
前臂筋膜切开减压术
行前臂掌侧筋膜切开术时,做 一个长弧形切口,这与Henry描 述的显露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 McConnells联合切口类似。
29
• 切口从肱二头肌肌膜内侧开始,斜 行跨过肘横纹,向远侧直达手掌, 以便打开腕管,注意切口与腕横纹 勿成直角。
30
骨质疏松症的分级诊疗
哈市第一医院骨八科
5
组织压力升高能造成组织血液 灌流不足,有三种见解
• 间隔区内压力上升,可能引进动脉 痉挛。 • 组织内的压力上升,或小动脉内的 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血管壁内外 压力差(小动脉压减去组织压)小 于临界值,则小动脉发生关闭。 • 静脉压上升,使得动静脉的压力差 变小,对组织的血流不利。
6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组织压较之动 脉舒张压低10-30mmHg 时,即已达 到小动脉的临界闭合压力,小动脉 内血液停止流动,导致组织缺血。 • Ashtor的观察表明,当血压和血管 张力均属正常的情况下,使组织内 血液循环停止的组织压,在前臂为 64mmHg,在小腿为55mmHg.
20
骨筋膜室综合征为一种发展性 疾患,刚发生时可能症状不明显, 遇到可疑情况,应密切观察,多作 检查,以便早期确诊,并及时采取 治疗措施。
21
治疗---早期切开减压
• 把覆盖该骨筋膜室的筋膜彻底面完全切 开,使骨筋膜室内组织压下降,静脉血 液回流,使动、静脉的压力差加大,使 闭合的小动脉重新开放,反射性的血管 痉挛也可以减轻,有利于改善组织血运。
7
组织损害与缺血时间的关系
• 缺血后30分钟内,即可出现神经功 能异常,完全缺血12-24小时后,则 会出发生永久性功能丧失。 • 肌肉在缺血2-4小时即可出现明显的 肌红蛋白尿,在循环恢复后3小时达 最高峰,且可持续12小时,肌肉完 全缺血12小时即足以产生挛缩。
8
• 组织缺血也影响毛细血管内皮的通透性, 缺血3小时再恢复血运后,可因此而发生 肿胀,能达到原来体积的30-60%。 • 在出现骨筋膜综合征并持续12小时以上, 肯定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如肌肉挛缩, 感觉异常,运动无力等。
24
减压时机 • 采用骨筋膜室组织压测定法, 测得组织压上升到与患者的舒 张血压差小于或等于30mmHg即 应立即减压。
25
骨筋膜室测压示意图
26
骨筋膜室测压示意图
27
Mubarak , Owen 和Hargens提 出在下列情况时宜施行筋膜切 开术:
• 1.血压正常,有明确临床表现,筋膜间室 压力超过30mmHg,组织受压迫时间不清楚或 推测超8小时的病人; • 2. 筋膜间室压力超过30mmHg的不合作或昏 迷病人; • 3.筋膜间室内压力高于20mmHg 的低血压病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