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98020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构成。
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骨科领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和医生都构成严重的威胁,一旦发生并延误诊治将造成灾难性后果,这在某种意义上说骨筋膜室综合征比骨折本身的医疗风险更大。
因此,作为一名创伤骨科医生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
病因:1.骨筋膜室容积骤减(l)外伤或手术后敷料包扎过紧。
(2)严重的局部压迫:肢体受外来重物或身体自重常时间的压迫。
2.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1)缺血后组织肿胀:组织缺血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液体渗出、组织水肿、体积增大。
(2)损伤、挫伤、挤压伤、烧伤等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加、组织水肿、容积增加。
(3)小腿剧烈运动,如长跑、行军。
(4)骨筋膜室内出血,血肿挤压其他组织。
病理:骨筋膜室的壁坚韧无弹性,当内容物体积增大或室的容积减少,使室内压力增加,循环受阻,造成室内肌肉、神经缺血、缺氧。
因缺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强,液体渗出增加,组织水肿严重、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如不及时处置将发生:1.频临缺血性肌挛缩在严重缺血早期,肌肉尚无坏死或少量坏死,若此时立即进行治疗,重建血液供应,可避免发生大量肌肉坏死,恢复后不影响肢体的功能。
2.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持续以致有较多的肌肉坏死。
此时开始治疗,恢复血液供应尚可恢复,但由于肌肉坏死较多,虽经纤维组织修复,但将发生瘢痕挛缩及神经损坏,发生特有的畸形——爪形手、爪形足。
3.坏疽缺血不能纠正,大量肌肉发生坏死,已无法修复,只能截肢否则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频临缺血性肌挛缩阶段或稍稍重些。
前壁骨筋膜室内组织正常压力为12kPa(9mmHg)当压力升至866kPa(65mmHg),组织内的血循环完全中断。
骨筋膜室综合征详细(仅供参考)
骨筋膜室综合征详细(仅供参考)骨筋膜室综合征,也被称为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或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组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该综合征常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是创伤骨科领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和医生都构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创伤骨科医生必须高度重视。
该综合征的病因包括骨筋膜室容积骤减和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
骨筋膜室容积骤减的原因可能是外伤或手术后敷料包扎过紧,或肢体受外来重物或身体自重常时间的压迫。
而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的原因可能是缺血后组织肿胀、损伤、挫伤、挤压伤、烧伤等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加、组织水肿、容积增加,或小腿剧烈运动,如长跑、行军,以及骨筋膜室内出血,血肿挤压其他组织。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理机制是由于骨筋膜室的壁坚韧无弹性,当内容物体积增大或室的容积减少时,室内压力增加,循环受阻,导致室内肌肉和神经缺血和缺氧。
缺血和缺氧加重了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液体渗出增加、组织水肿严重、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发生频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肌挛缩、坏疽等严重后果。
前壁骨筋膜室内组织正常压力为12kPa(9mmHg),当压力升至866kPa (65mmHg)时,组织内的血循环完全中断。
小腿间定正常压力为2.0kPa(15mmHg),当压力升至733kPa(55mmHg)时,血循环完全中断。
间室内神经缺血30分钟,其功能发生异常,缺血12~24小时内,肌肉组织缺血2-4小时会发生功能改变,8-12小时则会发生永久性的损坏,即肌肉坏死。
在肌肉坏死时,会释放大量的K+和肌红蛋白。
组织缺血缺氧会产生大量的酸性代谢产物,同时受累组织会发生无菌性炎症,产生大量的毒性介质。
这些物质进入血循环后会引起全身的损害,如休克、心功能障碍、心律紊乱等。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肌力减弱和感觉障碍等。
骨筋膜室综合症名称解释
骨筋膜室综合症名称解释骨筋膜室综合征(MyofascialCompartmentSyndrome,MCS)是一种由于组织压力导致的多器官系统性疾病,它通过限制所受影响部位的血液供给而导致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内腔的组织压力过大而限制了血液的供给,使得关节、肌肉、神经等的功能受到影响。
骨筋膜室综合征可分为两类:缓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和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两者的共同症状是膝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但缓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症状较慢发展,而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症状则发展较快。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症状表现有很多,主要有肢体活动受限、肢体功能障碍、皮肤发红,痛觉增强,疼痛加重,肢体疼痛持续,肢体变形等。
肢体活动受限时,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力量衰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以及受累的肢体的软组织的改变。
皮肤发红,发热,出现红斑,红色皮损等。
痛觉增强,痛觉过敏。
疼痛加重时,症状会发展成关节挛痛,胫骨神经根受压,坐骨神经受压等。
肢体变形,常出现肢体屈曲,膝关节肌肉萎缩,关节扭曲等。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一般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抗炎药、止痛药、肌肉松弛剂等,以缓解疼痛和减少炎症。
物理治疗中,常用手术治疗综合征,可以进行肌肉切开、肌肉截断、关节磨损、肌腱重建、骨折修补等手术。
关节磨损和骨折修补这两个手术需要非常严谨的操作,才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的正常功能。
手术治疗还可以综合运用神经阻滞、关节切开、肌肉截断等操作,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的病因是由于内腔的组织压力过大所致,表现为肢体活动受限、肢体功能障碍、皮肤发红,痛觉增强,疼痛加重,肢体变形等,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时,应根据个体情况仔细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避免患者遭受过度的损害。
骨筋膜室综合征
诊断方法:研究 骨筋膜室综合征 的诊断方法,包 括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等。
治疗方法:研究 骨筋膜室综合征 的治疗方法,包 括手术治疗、非 手术治疗等。
预后和并发症: 研究骨筋膜室综 合征的预后和并 发症,包括功能 恢复、感染、神 经损伤等。
临床研究
01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 发病机制
03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 治疗方法
03
适当运动:进 行适当的运动, 增强肌肉力量
04
定期体检:定 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 疗相关疾病
早期诊断和治疗
01
早期诊断:及时发现症状,如疼痛、
肿胀、皮肤颜色变化等
02
早期治疗:及时采取措施,如冷敷、
抬高患肢、抗感染等
03
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04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
02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 诊断方法
04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 预后和预防措施
发展趋势
01
研究方法:从传统的临床研究到现代分子生 物学、生物力学等跨学科研究
02
研究重点:从单纯关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 病机制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注其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
03
研究对象:从关注单一疾病到关注多种疾病 引起的骨筋膜室综合征
04
研究领域:从关注骨科疾病到关注全身系统 性疾病引起的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
演讲人
目录
01. 骨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02.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03.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 04.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骨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定义和分类
01
定义:骨筋膜室综合征是 指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升 高,导致肌肉、神经和血 管等组织受到压迫,从而 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
骨筋膜室综合症名称解释
骨筋膜室综合症名称解释
骨筋膜室综合症(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s)是指因过度紧张或压力太高而导致肌肉内部有紧缩感。
它是由于肌肉囊(fascia)内出现压力增加,导致肌肉和神经组织受压,从而影响肌肉和关节活动。
一、定义: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指肌肉囊(fascia)内压力增加,导致肌肉和神经组织受压,从而影响肌肉和关节活动的一类疾病。
二、症状: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典型症状包括:肢体疼痛、肌肉关节僵硬、受压组织发出压迫性疼痛、皮肤感觉减退、病变部位出现红肿、肌肉松弛、受压神经受到痛苦刺激等。
三、治疗: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治疗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药物治疗:抗炎、止痛、抗凝药、肿瘤抑制剂和血脂调节药物等。
2、物理治疗:包括电子刺激、热疗、超声治疗、激光治疗等,其目的是帮助改善肌肉松弛,消除疼痛。
3、外科手术:如果这些治疗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治疗,它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四、预防:
为了减少患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风险,医生建议遵循以下步骤:
1、必要时采取康复措施,避免受伤的部分出现扭伤;
2、避免应激过度,培养一定的身体素质,加强肌肉练习;
3、正确搭配手术,术后应采取一定的休息措施;
4、少和加热,多多休息。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骨筋膜室就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与深筋膜所构成。
骨筋膜室内得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得一系列症状与体征、多见于前臂掌侧与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就是创伤骨科领域中最严重得并发症之一,对患者与医生都构成严重得威胁,一旦发生并延误诊治将造成灾难性后果,这在某种意义上说骨筋膜室综合征比骨折本身得医疗风险更大。
因此,作为一名创伤骨科医生要对其有足够得重视。
病因:1.骨筋膜室容积骤减(l)外伤或手术后敷料包扎过紧。
(2)严重得局部压迫:肢体受外来重物或身体自重常时间得压迫。
2.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1)缺血后组织肿胀:组织缺血毛细血管得通透性增强,液体渗出、组织水肿、体积增大。
(2)损伤、挫伤、挤压伤、烧伤等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加、组织水肿、容积增加。
(3)小腿剧烈运动,如长跑、行军。
(4)骨筋膜室内出血,血肿挤压其她组织。
病理:骨筋膜室得壁坚韧无弹性,当内容物体积增大或室得容积减少,使室内压力增加,循环受阻,造成室内肌肉、神经缺血、缺氧。
因缺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强,液体渗出增加,组织水肿严重、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如不及时处置将发生:1、频临缺血性肌挛缩在严重缺血早期,肌肉尚无坏死或少量坏死,若此时立即进行治疗,重建血液供应,可避免发生大量肌肉坏死,恢复后不影响肢体得功能。
2、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持续以致有较多得肌肉坏死。
此时开始治疗,恢复血液供应尚可恢复,但由于肌肉坏死较多,虽经纤维组织修复,但将发生瘢痕挛缩及神经损坏,发生特有得畸形——爪形手、爪形足、3.坏疽缺血不能纠正,大量肌肉发生坏死,已无法修复,只能截肢否则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骨筋膜室综合征就是指频临缺血性肌挛缩阶段或稍稍重些。
12kPa(9mmHg)当压力升至866kPa(65mmHg),组织内得血循环完全中断。
小腿间定正常压力为2。
骨筋膜室综合征名词解释
骨筋膜室综合征名词解释骨筋膜室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是一种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过高而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组织缺血和损伤的疾病。
骨筋膜室是肌肉、骨骼和神经组织所包围的结构。
当骨筋膜室内压力增加时,血液供应被限制,导致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细胞开始缺血和坏死。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可导致永久性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骨筋膜室综合征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1.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通常是由于外伤(如骨折、挤压伤)或手术引起的骨筋膜室内压力急剧增加而导致的。
病情急剧恶化,常伴有剧烈疼痛、肌肉紧张、肿胀和皮肤泛红。
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神经和血管损伤,进而引发局部或全身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 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于过度使用某一肌肉群,如跑步运动员的下肢肌肉。
骨筋膜室内压力渐渐升高,引起疼痛,特别是在运动后典型的活动相关性疼痛。
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肌肉营养不良、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
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最佳方法是早期诊断和紧急处理。
治疗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骨筋膜室的通气:通过切开骨筋膜室以减压,以降低室内压力。
2. 恢复良好的血液供应:保持良好的循环,以保证足够营养和氧气输送到患病组织。
3. 控制炎症和感染:使用抗炎药物和抗生素来控制局部炎症和防止感染的发生。
4. 约束和冷敷:通过冷敷和压迫来减轻肿胀和疼痛,以防止炎症进一步加重。
5. 康复治疗:在病情稳定后,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功能锻炼,以恢复受损组织的功能和力量。
骨筋膜室综合征严重程度不一,且容易被误诊或忽视。
因此,对于有可能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情,尤其是外伤或外科手术后,医务人员应警惕,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不可逆的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骨筋膜室综合征》课件
PART 04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康复与 护理
REPORTING
康复训练
被动运动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对受影响的部 位进行被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 关节活动。
主动运动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 行主动运动,如肌肉收缩练习,以增 强肌肉力量。
案例二
一位爱好健身的中年人,在锻炼过程中因为不注意肌肉的拉伸和热身,导致腿部 肌肉拉伤并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经过及时的治疗和康复训练,该患者的病情逐 渐好转,并重新回到健身行列。
PART 03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REPORTING
保守治疗
01Biblioteka 020304休息与制动
避免剧烈活动,使用石膏或支 具固定患肢,减轻疼痛和肿胀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有助 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因病痛带来的不便和 困扰。
促进健康意识
加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 防教育,提高公众对健康 的关注和意识,促进整体 健康水平的提升。
预防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位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白领,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腰部肌肉疲劳 ,进而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通过调整坐姿、适时起身活动以及进行适当的腰部 锻炼,该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
临床表现
患肢感觉异常、疼痛、压痛、牵拉痛、肌肉无力、肿胀、苍 白或发绀等。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 ,如X线平片、CT或MRI,可明确诊断。
PART 02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
REPORTING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 势,如久坐、久站等, 应适时活动身体,缓解
骨筋膜室综合症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骨筋膜室综合症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类
分类标准
按病程发展速度分期
骨筋膜室综合症按病程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个阶段。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期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骨筋膜室综合症可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三个阶段。
分期系统
早期临床表现与诊断
非手术治疗
对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早期患者,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如抬高患肢、冷敷、使用抗生素等。
功能锻炼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
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
护理
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必要的关心和鼓励,同时注意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一种国际性的疾病,需要各国医学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来研究和防治。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共享资源和信息,推进骨筋膜室综合症的研究和防治工作。
加强基础研究
推进临床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发现了许多与骨筋膜室综合症发病有关的基因和分子。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通过早期诊断和预防,可以有效地降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2023
骨筋膜室综合症
CATALOGUE
目录
概述分类与分期诊疗流程并发症及防治最新研究进展
概述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概念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概念一、前言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下肢的前、外、后三个骨筋膜室。
本文将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二、定义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为前、外或后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因为下肢前、外或后三个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这种疾病通常与运动有关,特别是长时间的跑步和步行。
三、病因1. 长时间运动:长时间进行跑步和步行等高强度运动会导致下肢肌肉过度使用,从而引起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
2. 肌肉损伤:下肢肌肉受到损伤时,会引起局部水肿和压力增高。
3. 先天性畸形:某些人天生就存在下肢骨骼结构异常或者神经系统异常,容易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4. 外伤:下肢骨折或者软组织损伤等外伤也会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四、临床表现1. 疼痛: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下肢疼痛,通常出现在运动时,也可以在休息时出现。
疼痛的程度和位置取决于受影响的骨筋膜室。
2. 感觉异常:患者可能感觉到下肢沉重、胀痛或者刺痛等不适感觉。
3. 运动障碍:由于下肢运动时会加重骨筋膜室内压力,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运动障碍,如跑步困难、步态异常等。
五、诊断1. 体格检查: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患者的下肢外观和按压受影响的骨筋膜室来判断是否存在骨筋膜室综合征。
2. 影像学检查:X线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下肢骨骼结构和软组织情况,有助于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
3. 压力测量:通过测量受影响的骨筋膜室内的压力,可以确定是否存在骨筋膜室综合征。
六、治疗1. 休息:患者需要停止运动并休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骨筋膜室内压力。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牵引和电疗等,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改善血液循环。
3. 药物治疗:非类固醇消炎药和止痛药可以减轻疼痛和减少局部水肿。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包括开放性或微创手术,旨在减少骨筋膜室内压力并恢复下肢功能。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名词解释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名词解释骨筋膜室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是一种紧急情况,指的是由于特定肌群周围的骨筋膜室内压力的急剧升高,从而导致肌肉、神经和血管功能异常的疾病。
这种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四肢,尤其是前臂和小腿。
骨筋膜室指的是肌肉周围由韧带和骨筋膜构成的包裹物。
当某个骨筋膜室内压力骤增时,会导致循环障碍和氧供不足。
压力升高的原因可以是创伤引起的出血或水肿,也可以是剧烈的活动引起肌肉的膨胀。
即使是短暂的压力升高也可能导致神经和血管的损害。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症状通常包括以下三个特征: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和肌力丧失。
剧烈疼痛是最为明显的症状,常常不能被药物缓解。
受累区域的压痛也是常见的体征。
活动受限是指患者在受累区域活动时出现明显的疼痛和僵硬感,可能会导致关节活动的异常。
肌力丧失则是指由于肌肉受到压迫和缺血,导致肌肉功能受损。
骨筋膜室综合征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压力升高发生较快的情况,常常是由于外伤引起,需要紧急处理以避免组织坏死。
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压力升高较缓慢的情况,常常是由于过度使用某个肌群或者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导致,可以经过适当的休息和物理治疗缓解。
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可以进行测压术来测量压力升高程度。
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减轻压力,如提升患肢、松解绷带等来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常采用紧急疏松术,即打开骨筋膜室,减压缓解肌肉的压力。
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方法包括适当的休息、不过度使用肌肉群、避免运动过程中发生外伤以及及时处理损伤等。
总之,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紧急情况,通常表现为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和肌力丧失,主要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升高引起的血管和神经损害。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和并发症。
同时,预防措施的采取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减少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风险。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表现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表现简介骨筋膜室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是一种临床表现为骨骼肌间室内压力异常升高,并导致血管和神经受损的疾病。
该疾病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下肢,尤其是胫前和小腿后侧。
本文将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表现进行详细介绍。
表现骨筋膜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疼痛早期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剧痛,可能是骨骼肌间室内压力升高导致的神经受压所致。
疼痛通常为难以忍受的剧痛,常在运动或活动后加重,并可出现夜间痛,严重时即使休息也难以缓解。
皮肤变化受累区域的皮肤可能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包括红、肿、热等。
皮肤红肿与局部组织充血有关,而皮肤热则是因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
有力脉搏消失在严重的骨筋膜室综合征中,受累区域的血流受限,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脉搏消失。
医生在检查时可以观察到受累区域的脉搏减弱或消失,这是判断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重要体征。
感觉障碍由于局部神经受压或供血不足,受累区域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疼痛等。
这是因为神经在骨骼肌间室内被高压物质挤压所致。
运动障碍严重的骨筋膜室综合征可导致运动功能受限,病人可能出现无力、无法活动受累区域的情况。
这是因为肌肉供血不足,导致肌肉无法正常运动。
诊断与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通常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测量骨骼肌间室压力、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
治疗方面,早期诊断和干预非常关键。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持患肢位于心脏水平或以上,以降低局部压力;•紧急解除室间压力,一般通过手术进行;•补充液体和输血以维持血流灌注;•给予止痛药以缓解痛苦;•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康复运动。
预防与注意事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减少持续性、重复性的损伤;•注意逐渐适应运动或活动的强度和频率;•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和力量训练;•注意运动伤害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骨筋膜室综合症
诊断标准和流程
疼痛
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缺血而产生剧烈疼痛。
感觉异常
受影响的肢体远端可出现感觉异常或过敏。
运动障碍
由于肌肉缺血,导致肌肉收缩无力,严重者出现肌麻痹 。
苍白
受影响的肢体远端皮肤和黏膜颜色变苍白,失去原有颜 色。
肿胀
由于组织缺血,导致组织液渗出,肢体远端肿胀。
发绀
受影响的肢体远端皮肤和黏膜出现发绀或青紫色斑块。
神经纤维瘤病
该病表现为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元肿瘤等多种病变,常伴有神经痛和肌肉萎缩, 可通过病理活检进行鉴别。
辅助检查手段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
可用于检查肢体远端的血流情况, 发现动脉损伤和栓塞等病变。
CTA和MRA
可用于检查肢体近端的血管情况, 发现血管狭窄、闭塞等病变。
X线和CT
可用于排除骨折、脱位等其他病变 。
物理治疗
包括高压氧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和功能康复锻炼等,有助 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控制炎症反应。
封闭治疗
对于疼痛较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封闭疗法,如局部注射糖皮 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04
预后和康复
康复评估和目标设定
康复评估
医生需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疼痛、肿胀、感觉和运动功能等,以了解 患者的康复需求和预后情况。
临床研究进展
早期诊断与预防
通过对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可以降低该病的 致残率和死亡率。研究者们正在探索更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 和预防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优化
目前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紧急切开减压、药 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等。研究者们正在尝试优化现有治疗方法 ,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加速患者康复和提高治愈率。
骨筋膜室综合征98020
3)强力脱水和激素的应用:
a、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组成最佳最脱水剂
甘露醇可迅速消除肿胀,速尿静脉维持缓滴,可避 免脱水后的肿胀反跳。利尿中要注意酸碱平衡及电 解质平衡和血容量的补充,观察处理相关并发症。
b、脱水治疗:20%甘露醇125ml+速尿40mg+
地塞米松5-10mg 每 6小时快速静脉滴注。速尿4060mg+地塞米松10-20mg 加入500ml液体静脉缓滴强 化 48小时 -72 小时。
(4)应用药物 ①早期可应用20%甘露醇药物 ,消除组织水肿,减轻肿胀,减轻压力。
为保护肾脏功能,对甘露醇用量有学者做 了研究,结论:应用甘露醇125 ml/8 h,半 量甘露醇(125 ml)与全量甘露醇(250 ml)疗效 相同,并显著降低了并发ARF(急性肾功能 衰竭)的发病率。但若患者无尿不得使用
筋膜切开减压的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抬高患肢,制动,消肿,抗感染,并 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血管扩张剂等,防止血 栓形成及血管痉挛,保护肾功能衰竭,应用碱 性药物碱化尿液。辅以间歇高压氧治疗。待水 肿消退、创面无感染时,切口予Ⅱ期缝合或植 皮。
Thank You ! 不尽之处,恳请指正!
2)毒血症,高血钾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大量肌组织坏死--释放出大量肌红蛋白和钾 离子--毒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症 →挤压综合征
3)急性肾衰 继续发展--急性肾衰难以避免。
(二)临床表现
一、早期表现
(1)疼痛 早期因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各有差异, 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剧,甚至持续性难以忍受的剧痛 。但当筋膜间室内压力进一步上升,感觉神经纤维麻 痹时,疼痛随之减退或消失。
4)深筋膜切开后,仔细观察肌肉色泽、弹性,减压后颜色 由暗红暗紫渐转为鲜红,如观察一段时间颜色不恢复,应 尽早探查血管
骨筋膜室综合征
环,根据其缺血的不同程度而导致
症状
1
1濒临缺血性肌奎缩-缺血早期,及时处理恢复血液供应后,可不发
生或仅发生极小量肌肉坏死,可不影响肢体功能
2缺血性肌挛缩-较短时间或者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恢复血
液供应后大部分肌肉坏死,形成李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3
2
3坏疽---广泛,长时问完全缺血,大量肌肉坏疽,常需截肢
1
2
PART 2
概述
概述
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间膜、肌
问隔和深筋膜所构成
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PART 3
症状
症状
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
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
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
力增高所致。 当压力到达一定程度,小
腿7.3kpa(55mmHg)】可使供应肌肉的小
14
-
XXX
感谢各位观看
xxxxxxxxx
演讲人:XXX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重要表现。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出现症状最早,
必须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及时诊断和处理。至晚期,当缺血严重,神经功能丧失后,
感觉即消失,即无疼痛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牵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为肌肉缺血
的早期表现
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胜,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临床表现
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但应特别注意,骨筋膜室内组织压上升到一定
程度:前臂8.66kPa(65mmHg)、小腿7.33kPa(55mmHg),就能使供给肌血运的小动脉关
骨筋膜室综合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之,如病人处于低血压,肯定会使血流 停止,而造成组织缺血。高血压的病人, 则可耐受较高的组织压,而不致发生缺血、 坏死。Ashton的观察,在血压和血管张力 均属正常的情况下,使得组织内血液循环 停止的组织压在前臂为55毫米汞柱 (7.26KPa),在小腿为65㎜Hg(8.6KPa), 正常筋膜间隔室内组织压,前臂为9㎜Hg (1.2KPa)。小腿为15㎜Hg(8.6KPa)。 有人认为血压正常的人,组织压升至40-60 毫米汞柱时,即有出现使组织微循环减慢 或完全停止。
更有人认为,切开减压会造成较大的开 放伤口,容易引起感染。事实上切开减 压可减少或防止组织坏死,减少失去活 力的组织,反而不易发生感染。此外, 组织缺血的时候愈短,恢复血运后的组 织肿胀愈轻,受累的间隔区愈多,缺血 的时间愈长,肌肉缺血后,分解的肌红 蛋白愈多,容易出现肌红蛋白尿和继而 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因此更说明早期彻 底切开减压的必要。
三、局部应用解剖 (一)大腿和上臂的筋膜较薄,富有弹性且
较松弛,故受压后不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小腿和前臂的筋膜厚、韧、缺乏弹性,且均 有双骨和骨间膜,故易发生。 (二)肌肉血供方式不同,导致肌肉对缺血 的耐受性及坏死范围的差异。其中,由一根 主干动脉供血的肌肉易受损,如胫前肌血管 分布,来自胫前动脉,因趾伸、拇长伸肌的 血管分布来自胫前、后动脉,因而胫前肌与 趾长、拇长伸肌 更易发生缺血病变。
3)腓骨切除,筋膜切开术: 切口自腓骨小头下二指至外踝上四指,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续切开外侧间隙 筋膜,将腓骨长、短肌向前牵开,注意 保护好腓骨颈部交叉通过的腓总神经, 向后方切开浅后间隙,暴露腓骨后,将 骨膜纵行切开,行骨膜下剥离,充分暴 露腓骨干,于外踝上8-10厘米及腓骨颈 两处分别用线锯锯断,取出腓骨干。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名词解释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名词解释护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名词解释护理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出现在下肢,通常是由于肌肉和韧带周围的组织受到压力或挤压而引起的。
该疾病通常会导致疼痛、肿胀和僵硬感,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以下是关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详细解释:一、定义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由于下肢肌肉和韧带周围的组织受到压力或挤压而引起的疾病。
该疾病通常会导致局部疼痛、肿胀和僵硬感,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二、发生原因骨筋膜室综合征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过度使用某些肌肉以及运动损伤等因素引起的。
这些因素会导致下肢内侧的骨筋膜室内压力增加,从而使周围的组织受到挤压和损伤。
三、症状表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1. 局部疼痛:通常在下肢内侧出现,可能会向下延伸到足底或向上延伸到大腿。
2. 肿胀:局部可能会出现肿胀和水肿。
3. 僵硬感: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局部僵硬和不适。
4. 运动障碍: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步态异常、行走困难等。
四、诊断方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通常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下肢,观察是否有局部肿胀、压痛等情况。
2. 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等,可以帮助医生确认是否存在骨折、软组织损伤等情况。
3. 压力测量法:可以测量骨筋膜室内的压力,以确定是否存在骨筋膜室综合征。
五、治疗方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休息:减少运动量,避免过度使用受影响的肌肉。
2. 物理治疗:如冰敷、按摩、理疗等,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和肿胀。
3. 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消炎药、镇痛药等,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和不适。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骨筋膜室综合征,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六、护理措施对于患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护理措施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护理措施: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治疗效果。
2. 减轻负担:帮助患者减轻负担,避免过度使用受影响的肌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外科 2015年1月
概念
指四肢因外伤或受压后导致骨筋膜室内的 肌肉及神经缺血而发生肌肉挛缩,甚至肌 肉及神经坏死。
是四肢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急,进展 快,不及时诊治,可产生严重肢体功能障 碍,甚至发展为挤压综合征,肾功能衰竭 危及生命。
(一)病因、病理
肢体中骨与筋膜组成的间室是发病的结 构基础。
肌肉:2-4/4h---坏死 1月---坏死肌肉纤维化--挛缩 3-4月----挛缩畸形出现。 上肢:屈腕屈指骨间肌挛缩畸形
下肢:马蹄内翻畸形。
神经:30min----神经功能障碍 6h ----不完全坏死,部分功能障碍 12h/12-24h后-----永久性功能障碍。
(二)全身病理变化:
1)低血压和休克 软组织的坏死--析出大量血浆和体液--渗出毛细血 管--低血压和休克。
预防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预防有以下几点:
(1)冷疗 损伤早期可局部冷敷,低温可降低 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局部组织 的充血、出血,减少局部组织耗氧量,达到 减轻肿胀、阻止形成严重的肢体肿胀的目的。 但要注意,冷敷时间不得超过30 min,一般 为15~ 30 min。同时,注意观察皮肤的温度、 感觉、颜色。
2)毒血症,高血钾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大量肌组织坏死--释放出大量肌红蛋白和钾 离子--毒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症 →挤压综合征
3)急性肾衰 继续发展--急性肾衰难以避免。
(二)临床表现
一、早期表现
(1)疼痛 早期因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各有差异, 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剧,甚至持续性难以忍受的剧痛。 但当筋膜间室内压力进一步上升,感觉神经纤维麻痹 时,疼痛随之减退或消失。
具备了手术切开减压的指征。且不可等到 循环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体征均明显时 方确诊和手术。
(四)预防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形成,是一连续的进行 性的病理过程,对于挤压伤和严重创伤者, 应立即给予护理干预处理。
伤后怀疑本征者,应松解一切敷料及外固 定物。因为只要肌肉组织处于肿胀或受压 状态,即会发生微循环减弱,就会发生缺 血、缺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重者将发 展为骨筋膜综合征。
3、慢性筋膜室综合征 :新兵及运动员可见(前室功 能丧失,运动后发作,休息后缓解)
3、病理变化
(一)局部变化: 1、室内容物体积↑ +室壁坚韧无弹性 →恶性循环圈:内容物体积↑--室内压↑--血液回流受阻
--毛细血管静水压↑ --渗出↑ --内容物体积↑↑
→筋膜室内压力↑↑(缺血-肿胀-缺血) →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发生缺血性坏死。 2、缺血耐受性:肌肉<神经<皮肤
(2)肿胀及压痛 解除压迫后,迅速出现受压区局部 肿胀,并有压痕,皮肤微红,伤部边缘出现红斑、或 皮下淤血及张力性水泡。进一步加剧时,肿胀肢体发 凉,皮肤发亮,有光泽,张力增高,肌肉变硬,局部 广泛性压痛。
(3)被动牵拉受累区远端肢体时,产生剧烈疼痛, 这是该征早期的可靠体征。
(4)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先出现肌肉无力,进 一步发展则可致完全丧失其收缩力。受累神经支 配区的感觉异常,表现为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
0~8mmHg。 30mmHg是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临界压,如能
及时切开减压,肌肉、神经多能恢复正常。 如压力超过40mmHg以上,多因微循环和细小动
脉闭塞,即使彻底切开减压,往往已发生部分肌 肉变性或坏死,最终将遗有肌肉或神经损伤的并 发症和后遗症。
诊断要点
①患肢有外伤史,伤后肿胀并剧痛; ②筋膜间隙表面皮肤张力大,压痛明显; ③肌肉活动障碍; ④肌肉有被动牵拉痛; ⑤二点分辨率下降。 只要具备上述5项中的3项即可确诊,同时也
前臂及小腿为双骨,骨间膜坚厚,筋膜也 较厚,形成较强韧的室壁。前臂分为掌侧 和背侧两个间室,小腿分胫前、外侧、胫 后深及浅四个间室, 其中尤以胫前及胫后
深与前臂掌侧间室由骨间膜与筋膜所形成 的室壁更坚韧,无扩展余地,前臂与胫后 肌层又较厚,故伤后很易发生骨筋膜室综 合征。
图1-43 前臂掌侧和背侧筋膜间室
图1-44 小腿胫前、外侧和胫后深、浅筋膜间室
小腿外侧间室为单骨,胫后浅间室离双骨 及骨间膜较远,故发生机会较少。
三角肌筋膜间室、上臂筋膜间室、手和足 筋膜间室均有类似的解剖特点,故也可发 生因素多为外 伤或挤压。
组织压增高由两方面因素促成,其一是间 室容量减少,其二是间室内容物体积增加。
1、筋膜室内容物体积骤增 (1)肢体创伤骨折后出血、水肿 (2)严重软组织挤压伤 、挫伤 (3)肢体血管损伤(断裂、痉挛、栓塞) (4)肢体血管损伤修复后, 反应性肿胀及再 灌注损伤。(通透性↑↑)
2、筋膜室容积骤减 (1)不适宜的外固定:石膏或小夹板固定 (2)昏迷或全麻患者肢体长时间压在身下 (3)筋膜缺损缝合过紧(肌筋膜疝:慢性代偿)
间室中组织压升高是造成该征的病理基 础。
1.解剖基础
骨筋膜室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 膜所组成的,内含肌肉、血管和神经等组 织。由于骨筋膜室在组织上是封闭的,又 缺乏扩张性,室内容积不能有伸展性,在 组织高压情况下,容易造成缺血,引起综 合征。
上臂分为前、后两组,大腿分为前、 内及后三组,都是单一骨,间室内肌 肉肿胀时,有向周围扩散余地,压力 增高不会太多,发生缺血机会少。
疼痛的特征
1.疼痛无定位性,超过损伤部位,定位弥散; 2.疼痛重于损伤,疼痛与损伤分离; 3.烧灼性痛为主,一般止痛剂无效; 4.疼痛的敏感性,触压或被动牵拉未损肌肉常导 致疼痛加剧。
(三)诊断
主要依据受伤史和受伤部的临床表现即可确定诊 断。
骨筋膜室内压测定对诊断和预后有较大帮助。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正常筋膜间室内压力为
(5)脉搏 肢体远端脉搏在早期可不减弱,因此 脉搏存在不能否定本综合征的存在。脉搏消失和 肌肉坏死挛缩为本征的晚期表现。
二、晚期表现
典型的5P征:
无痛
Painlessness
苍白或大理石花纹 Pallor
感觉异常
Paresthesia
麻痹
Paralysis
无脉
Pulselessness
常表示病情已进入后期阶段。缺血对神经及肌肉 组织造成的损害已不可逆转, 往往已失去最佳治疗 机会,导致肢体残废甚至截肢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