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要点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韧带的炎症和压力增加,导致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观察和护理是管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观察和护理的角度介绍相关要点。

一、观察要点1. 疼痛观察:注意病人的疼痛程度、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刺痛、酸痛、胀痛等),并记录疼痛发作的时间和持续时间。

2. 肿胀观察:观察病人是否存在局部肿胀,注意肿胀部位、程度和范围,并记录肿胀的变化情况。

3. 运动功能观察:观察病人的运动功能是否受限,注意病人的活动范围、关节活动度和力量,及时发现功能障碍的问题。

4. 神经功能观察:观察病人的感觉功能和神经反射是否正常,注意神经症状如麻木、刺痛、无力等,并记录相关表现。

5. 体征观察:观察病人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异常。

二、护理要点1. 疼痛管理:根据疼痛程度和性质,采用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热敷、冷敷、按摩、药物治疗等,缓解疼痛症状。

2. 肿胀控制: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局部肿胀,如冰敷、提高患肢高度、使用弹力绷带等,减轻肿胀程度。

3. 运动康复:制定合理的运动康复计划,包括适量的运动和物理治疗,帮助恢复肌肉韧带的功能,促进肌肉的愈合和修复。

4. 保持关节功能: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使用支具、矫正姿势、避免过度活动等,保持关节的正常运动和功能。

5. 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保护患者的健康。

6. 心理支持:给予病人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减轻病情对其心理的影响。

7. 教育指导:向病人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帮助其了解疾病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8. 定期复查:安排病人进行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观察和护理是管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疼痛、肿胀、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体征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小讲课-骨筋膜室综合症

小讲课-骨筋膜室综合症
骨筋膜室综合症预防护理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骨筋膜室综合症 1. 定义
2.病因 3.预防护理
1.骨筋膜室综合症:
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 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 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
对于肢体肿胀明显者,做到不抬高、不热敷、不按摩,还要遵医嘱给予
脱水、消肿、止痛等治疗。有水泡时抽出水泡内液体,密切观察消肿效 果,同时协助医生做好筋膜间室切开减压的准备。

4.切开手术:切开减压注意无菌,彻底清创,减少毒素吸收。防失水过
多、酸中毒、高钾血症、或休克。保护肾功能,出现尿少、尿闭按急性

肾功能衰竭护理。 5.心理护理:严重的创伤带来的疼痛和医学知识的缺乏导致病人就诊延 迟,延误治疗时机。本病一旦发生,往往留下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应 主动与病人交流,关心安慰,耐心解释。操作轻柔,增加病人安全信赖 感。
温故知新:

1、肌肉缺血性疼痛特 点。

小结:了解骨筋膜
室综合征定义,掌握其 临床表现,重点学习预 II度(水泡)、 肢围
疼痛,一般止痛药不能缓解。 III度:《骨筋膜室综合症风险护理评估单》,每 晚期转为无痛。 15min观察记录一次,患肢高于心脏位置,局部禁
忌抬高、按摩、热敷等。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 3.肌力:肌力下降、肌无力, 静滴,q6h,记24h尿量,定期复查肾功,一旦确诊 爪形手、爪形足。 及时切开减压。

3)皮肤温度(与 健侧相比):稍高、 降低 4)毛细血管充盈 反应:正常、不良
4.感觉(中晚期):两点辨别 觉、触觉消失,麻痹。

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处理及护理ppt课件

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处理及护理ppt课件

创面处理
❖ 1)待水肿消退、创面无感染时 切口予Ⅱ期缝合或植皮
❖ 2) 皮肤牵拉一期闭合伤口(鞋带技术) 硅胶环牵拉皮肤,逐渐拉拢闭合。
3)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技术)
典型临床病例分析
--毛细血管静水压↑ --渗出↑ --内容物体↑↑ 者右膝部疼痛难忍,伴患肢明显肿胀,足趾轻度发紫, 2) 行筋膜室切开减压术; 伤后10日患者体温39. 骨筋膜室综合症病理时期 拍片检查诊断“右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病理生理
室内容积 ↑/↓ 室内压力↑
毛细血管闭合
组织渗出增多
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压力增高
毛细血管内膜 通透性↑
毛细血管内压↑ 组织灌流↓
肌、神经组织缺Hale Waihona Puke 坏死微循环障碍 小动脉压↓
2、室内压力增高大于30m mHg/比动脉舒张压低1030mmHg(临界压) , 肌性小动脉主动闭合→缺血
进行性加重。
早期临床诊断
❖ 1、持续性剧烈疼痛 ❖ 2、肢体肿胀、触压痛 ❖ 3、肌肉被动牵拉痛(+

❖ 4、血运障碍 ❖ 5、肌肉主动活动受限 ❖ 6、神经功能障碍
❖ 1和2、3、4中任一项联 合出现即可诊断
❖ 符合2 、 3 、 5三项可诊 断
❖ 压力测定可确诊。
❖ 值得注意的是,骨筋膜室 综合征发展迅速,早期症 状及体征易被误认为是外 伤后的正常现象。
是四肢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急,进展快,不及时诊治,可产生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发展为挤压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 4、血运障碍:远端动脉搏动减弱,皮肤颜色发紫。 2) 皮肤牵拉一期闭合伤口(鞋带技术) 肢体包扎过紧:使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时包扎过紧。 饮食:禁食6h后进流质或半流质,术后第一天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饮食; 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能有效地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那么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也能得到及早发现,诊治,从而大大降低其致 残率。 数月后因“右足马蹄内翻畸形”行“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外固定支架固定术”。 这表现在急诊转运途中或昏迷病人有时肢体长时间置于躯体下受压而引发。 1作用:碱化尿液,溶解血红蛋白结晶;

骨筋膜室综合症医疗护理和查房PPT课件

骨筋膜室综合症医疗护理和查房PPT课件

处方药
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强效 的止痛药或消炎药,需要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注射治疗
在患处注射类固醇药物, 以缓解疼痛和消炎。
手术治疗
切开减压
在严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进行切开减压手术,以减轻组织 压力和改善血液循环。
修复手术
对于损伤较重的部位,需要进行修复手术,以重建受损的肌 肉和筋膜。
康复护理
物理治疗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创伤、骨折、血管损伤等是导致骨筋 膜室综合症的常见原因。
病理机制
由于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的 限制,使得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 受到压迫,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发 急性缺血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疼痛、感觉异常、肌肉无力、患肢肤色改变等。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进行 确诊。
通过物理治疗,如按摩、温热疗 法、电刺激等,促进血液循环和
肌肉恢复。
运动康复
在疼痛缓解后,进行适当的运动康 复训练,逐渐恢复肌肉功能和活动 能力。
生活方式调整
改善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坐姿、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以预 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再次发生。
03
查房实践与案例分析
查房前的准备
01
02
03
01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骨筋膜室综合症风险因素,并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02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肌肉和骨骼的负担,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引发骨筋膜室综合症。因此,应适时改变姿势,缓解肌肉和骨骼的疲劳。
03
合理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有助于预防骨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ppt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ppt

护理
• 护理诊断 • 疼痛——与肢体受伤或肿胀有关 • 有挤压综合征的危险 • 潜在患肢废用综合征 • 潜在水、电解质紊乱 • 潜在肾功衰 • 自理能力受限——与治疗性体位有关 • 焦虑等
护理观察
•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肌肉组织坏死广泛且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 降、脉率增快、心率不齐等反应,应密切观察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 生与肢体特定的解剖结构有直接关系。肢体由骨干 和深筋膜组成封闭的坚韧筋膜室,内有肌肉、血管 和神经通过。 前臂和小腿都是由双根骨、骨间膜、肌间膜和深筋 膜组成筋膜室,结构更为坚韧,没有伸张余地,外 伤造成骨筋膜室压力增加容易压迫血管,造成肌肉、 神经缺血、坏死,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护理措施
• 一般护理 确保室内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3次,保持室温 23——25,紫外线照射20——30分钟每天,并注意保护眼、皮肤。
• 患肢护理 给予患肢抬高。但对单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者不可抬 高患肢,因可使动脉压降低,促使小动脉关闭,加重组织缺血。 应避免热敷、烘烤,尽可能使患肢温度降低,必要时可给予冷敷, 尤其在使用止血带的情况下更为重要;严禁按摩。
• 观察疼痛性质 疼痛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 和缺血的早期重要表现。肢体持续性烧灼状剧痛,进行性加重为 早期特点,应重点观察
• 注意皮肤温度、感觉、活动和末梢血运(肢体远端脉搏和毛细血 管充盈时间) 如出现末梢温度降低、淤紫、麻木、痉挛逐渐加 重,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小便观察 如出现尿闭、肌红蛋白尿时,应按照急性肾功衰处理

④ 被动牵拉痛。缺血的肌肉受到牵拉时出现剧痛,这是早期诊断
的重要依据。

⑤ 肢体肿胀。受累肢体肿胀明显,张力大,皮肤发亮,有压痛。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ppt课件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ppt课件
• 5、温度增高可增加组织代谢和渗出,因此患肢避 免热敷 烘烤,尽可能使患肢温度降低,必要时予 冷敷,尤其在使用止血带的情况下更为重要。
• 6、如果出现尿闭,肌红蛋白尿时应按急性肾功能 衰竭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PPT课件
28
护理要点
• 7、对某些疾病所致意识丧失者应注意了解 当时的姿势,肢体受压的时间及局部的表 现,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的压迫而 引起本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PPT课件
9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PPT课件
10
三临床表现
• 筋膜室综合征发展较快,一般 在受伤24小时内出现。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PPT课件
11
• ① 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剧烈疼痛,且进行 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至晚期,感觉消 失,可无疼痛。
• ② 活动障碍。缺血的肌肉肌力减退或瘫痪, 表现为相应的手指或足趾活动受限。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PPT课件
1
一概念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骨筋膜室综合 征的发生与肢体特定的解剖结构有直接关 系。肢体由骨干和深筋膜组成封闭的坚韧 筋膜室,内有肌肉、血管和神经通过。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PPT课件
2

概念
• 是由于外伤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 导致肌肉、神经缺血、坏死,临床表现为 剧烈疼痛、相应肌肉功能丧失的一种骨科 严重并发症,常见于前臂和小腿。若不及 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 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
15
2、缺血肌挛缩
组织缺血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筋膜室 内部分肌肉组织不可避免坏 死,经纤维组 织修复后形成瘢痕挛缩,导致畸形(爪形 手,爪形足),出现功能障碍。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PPT课件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常规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常规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常规一、概述四肢的肌肉和神经都处于由筋膜形成的间隔区之中,这是一个闭合的空间,当其中压力增加时,会影响血液循环及组织功能。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如不及时诊断和抢救,可迅速发展为坏死,导致肢体残废,甚至危急生命。

这些综合征可由骨折、挤压伤等引起,最常发生的是小腿和臂掌侧。

(一)病因骨筋膜室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

骨筋膜室综合征起因于室内压力增高。

1.骨筋膜室内压力增加或空间变小由于外力挤压所致,引起局部缺血;继而当外力解除后,发生组织水肿。

见于以下受伤者:①肢体用绷带、石膏、夹板、止血带等包扎过紧、时间过长; ②受伤时肢体长时间受压。

2.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剧增见于以下受伤者: ①肢体长时间缺血后,肌肉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发生水肿,水肿使骨筋室内压上升,妨碍静脉回流,致渗出更多,形成恶性循环; ②骨折并有软组织严重损伤,出血和损伤性炎症使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剧增; ③骨折伴有较大血管损伤,或者并有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使骨筋膜内压剧增。

(二)临床表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以局部为主,如不及时处理,可出现全身症状。

1.疼痛创伤后早期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是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重要表现。

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出现症状最早,至晚期,当缺血严重、神经功能丧失后,感觉即消失,再无疼痛。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

被动牵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为肌肉缺血的早期表现3.患者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4.当肌肉缺血较久,发生广泛环死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脉搏加快。

血压下降、白红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加快、尿中出现肌球蛋白等。

(三)诊断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上升后,可以造成上述肌肉及神经的改变,时间过久,会导致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为重要。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健康宣教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健康宣教

保持良好的 饮食习惯, 避免暴饮暴

保持良好的 作息习惯, 避免熬夜和
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 运动习惯, 避免久坐和
缺乏运动
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和
抑郁
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 体检查,及 时发现身体
异常
早期发现: 及时发现身 体不适,及
时就医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
C
如何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
B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症状和危害?
A
什么是骨筋膜室综合征?
加强健康宣教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提高公众对骨 筋膜室综合征 的认识
普及骨筋膜室 综合征的预防 和治疗知识
加强与患者和 家属的沟通, 提高患者和家 属的配合度
定期举办健康 讲座和宣传活 动,提高公众 的健康意识
肿胀:患肢肿胀,皮肤 紧张发亮
感觉异常:患肢感觉异 常,如麻木、刺痛等
运动障碍:患肢运动受 限,无法正常活动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
失,提示动脉受压
皮肤颜色改变:患肢皮 肤颜色改变,如苍白、
发绀等
皮温升高:患肢皮温升 高,提示局部炎症反应
静脉回流障碍:患肢静 脉回流障碍,如静脉曲
张、水肿等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
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隐私和自主权,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
2
沟通技巧: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确保患者理解
3
建立信任: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建议,展示专业能力和关心,赢得患者的信任
4
鼓励参与: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依从性

《骨筋膜室综合征》课件

《骨筋膜室综合征》课件
新型药物如靶向药物等在 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中取 得了一定的疗效。
PART 04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康复与 护理
REPORTING
康复训练
被动运动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对受影响的部 位进行被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 关节活动。
主动运动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 行主动运动,如肌肉收缩练习,以增 强肌肉力量。
案例二
一位爱好健身的中年人,在锻炼过程中因为不注意肌肉的拉伸和热身,导致腿部 肌肉拉伤并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经过及时的治疗和康复训练,该患者的病情逐 渐好转,并重新回到健身行列。
PART 03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REPORTING
保守治疗
01Biblioteka 020304休息与制动
避免剧烈活动,使用石膏或支 具固定患肢,减轻疼痛和肿胀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有助 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因病痛带来的不便和 困扰。
促进健康意识
加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 防教育,提高公众对健康 的关注和意识,促进整体 健康水平的提升。
预防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位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白领,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腰部肌肉疲劳 ,进而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通过调整坐姿、适时起身活动以及进行适当的腰部 锻炼,该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
临床表现
患肢感觉异常、疼痛、压痛、牵拉痛、肌肉无力、肿胀、苍 白或发绀等。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 ,如X线平片、CT或MRI,可明确诊断。
PART 02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
REPORTING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 势,如久坐、久站等, 应适时活动身体,缓解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常规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常规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肢体运动、动脉搏动情况,肿胀程度。

2.观察疼痛性质,持续时间等。

3.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尿色的观察。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动脉搏动和指(趾)端血运、感觉、皮肤温度及活动。

如发现末梢温度降低,感觉麻木,发绀、疼痛逐渐加重,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患肢制动,避免抬高,以免因动脉供血不足而加重血液循环障碍。

3.严密观察疼痛的性质,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早期表现为患肢持续性烧灼状剧痛,并传向远端,呈进行性加重,疼痛和损伤不成比例,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观察患肢肿胀程度,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评估组织张力,肢体功能情况。

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严密观察肾功能损害的症状。

5.行切开减压的患肢,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

敷料渗血、渗液后及时更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效预防感染。

6.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肾功能损害者限制
蛋白质的摄入。

7.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按摩受压处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指导有效咳嗽和深呼吸,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鼓励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

【健康教育】
1.卧床休息,患肢制动,保持伸直或功能位。

2.胫腓骨骨折或尺桡骨骨折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或肿胀者,应立
即通知医护人员。

3.康复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措施要点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措施要点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措施要点1. 引言1.1 概述: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下肢运动相关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在运动或长时间站立后出现剧烈的疼痛。

该综合征是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异常增高而引起的,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和血管受到损伤。

目前,针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定义、病因以及常见的症状和表现。

其次,我们将详细阐述诊断方法,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骨筋膜室综合征。

然后,我们将重点介绍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措施,包括初期处理和休息措施、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及手术干预和后续护理。

接着,我们将探讨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方法,包括适当锻炼和良好姿势保持、加强肌肉训练和韧带伸展活动,以及注意场所环境和工作生活习惯调整。

最后,我们将总结报告的重点信息,并提供患者咨询建议和后续研究推荐。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措施要点的全面指南。

通过对该疾病的介绍、护理措施的阐述以及预防方法的探讨,希望能够增进人们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认识,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管理建议。

同时,通过指出未来可开展研究方向,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与进步。

2. 骨筋膜室综合征介绍2.1 定义和病因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运动损伤,通常发生在下肢。

它是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主要病因包括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活动、重复性使用某一肌肉群或肌腱、低位肌群训练不足等。

2.2 症状和表现患者在活动期间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和持续的压迫感。

通常,在活动后放松休息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会减少或消失。

然而,如果该情况得不到妥善处理,这些症状可能变得更加严重,并会影响日常生活。

其他常见的骨筋膜室综合征表现包括局部红肿、触摸敏感以及行走困难。

有时候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无力、麻木和刺痛等神经系统相关的表现。

2.3 诊断方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通常是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医生的体格检查来确定。

骨筋膜室综合征健康教育

骨筋膜室综合征健康教育

骨筋膜室综合征健康教育筋膜间隙综合征是骨科急症~是最为严重的急重症之一,常伴发于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血管损伤。

特别是肱骨髁上骨折和小腿外伤合并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应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一、早期诊断筋膜间隙综合征最快可在创伤发生30 分后出现,临床表现:,1,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

至晚期~感觉消失~可无疼痛。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

被动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痛。

,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皮温稍高~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

若不及时处理~将发展成缺血性肌挛缩~其主要表现为:?由疼痛转为无痛,?苍白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感觉异常,?肌肉瘫痪,?无脉。

三、心理指导1、患者因突然受伤、疼痛~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有恐惧感~不愿意接受切开减压的再创伤,因此要多与患者交谈,给予安慰,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感,耐心解释切开减压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延误治疗的严重后果,使其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护理。

2、对于截肢的患者及时做好关于病情、治疗、护理方面的解释工作~给予确实的心理安慰~尽量使患者短期内勇敢的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逐渐顺利康复~并做好家属的工作~以利于配合。

四、各种手术后指导保持肢体功能位~各肢体功能位分别为: ,1,、股骨干骨折:保持髋关节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5,10度~呈外展中立位。

,2,、胫腓骨骨折:保持肢体患肢抬高过心脏~踝关节趾屈5,10度。

,3,、胫骨平台骨折:保持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0度。

,4,、前臂骨折: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或伸直0度。

,5,、踝关节骨折:趾屈5,10度。

五、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为治疗性运动~可以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预防肌肉萎缩~避免和减轻后遗症的重要措施。

功能锻炼应在术后第1天就开始进行规律性的指导~主要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为原则。

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ppt课件

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ppt课件

术后指导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是病人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 第1天指导病人进行除患肢以外的各关节的 任意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况,防止肢体发生 萎缩。护士应正确指导病人科学有效地进 行功能锻炼,同时防止活动过度,避免疲 劳,以防止骨折部位疼痛。正确的功能锻 炼可促进患肢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
骨折后要及时制动,争取准备复位并妥善 固定,行外固定时松紧要合适。要告诉病 人外固定后的注意事项,如肢体肿胀加重, 出现严重疼痛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重新固 定,防止肢体受压。骨折不要反复整复, 多次复位增加组织损伤,加重肌肉肿胀, 容易引起骨筋膜室压力升高。手术时操作 要轻柔,防止软组织过度损伤。有血管损 伤时要及时手术探查、修复血管,防止骨 筋膜室综合征发生。
中度肿胀 患肢皮纹消失,皮肤发亮,肿胀程度增高, 肢体局部肿胀可波及四肢关节,局部因肿胀引起 疼痛明显,可影响肢体的功能活动。因此,应加 强对病人的巡视,严密观察肿胀程度的变化,同 时应注意观察肢体感觉、皮肤颜色、温度变化等。 根据不同情况调整肢体位置,皮肤呈青紫色时, 说明肢体静脉回流障碍,应适当抬高肢体15°~ 30°,以利静脉回流,抬高时间不可过长,防止 供血不足加重缺血;当皮肤呈苍白色时,提示肢 体动脉供血不足,应放平肢体,可增加脱水剂。 必要时测定骨筋膜室压力。一旦怀疑骨筋膜室综 合征发生,及时通知医生行切开减压。
患肢切开减压后常丧失大量的体液, 营养流失较多,故应给予高蛋白、高 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向病人讲 清楚饮食与伤口愈合的关系,强调饮 食治疗的重要性。戒烟、酒,烟中的 尼古丁能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伤口 愈合。
行切开减压术后的病人多存在恐惧、焦虑 心理,担心预后的情况。护士应加强心理 疏导,多与病人交谈,通过美好的语言、 端庄的举止、亲切的问候与病人建立良好 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支持,使病人感到 真诚与温暖。同时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 要熟练、准确,动作轻柔,以增加病人的 信任感,消除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疼痛性质:有无持续性烧灼状剧烈疼痛,或背伸活动加剧。

2、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观察足背动脉、皮肤温度、色泽、毛细血管返流时间、肿胀的程度、感觉和活动情况。

3、观察患者生命征:血压、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护理措施】
1、创伤后肢体持续性烧灼状剧烈疼痛,并传向远端,且进行性加重,疼痛和损伤程度不成比例,这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早期重要表现,所以应严密观察疼痛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2、对单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者,急救时尽量减少患肢活动,严禁按摩,以免增加组织损伤。

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和末梢血运情况。

3、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将肢体放平,患肢避免热敷、烘烤,尽可能使患肢温度降低,必要时可给予冷敷。

4、凡是确诊患者,均及时做好手术准备。

5、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护理有所了解,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6、护理操作应熟练、准确,动作应轻柔,神情应镇静,增加患者的安全信赖感,减轻恐惧紧张心理。

7、高压氧治疗。

【健康教育】
1、四肢骨折特别是胫腓骨骨折、前臂双骨折及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患者,如出现剧烈疼痛和肿胀者,应高度警惕此征发生。

2、一旦发生此综合征,告知患者患肢制动,并严禁热敷和按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筋膜室综合征健康教育
筋膜间隙综合征是骨科急症,是最为严重的急重症之一,常伴发于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血管损伤。

特别是肱骨髁上骨折和小腿外伤合并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应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一、早期诊断筋膜间隙综合征最快可在创伤发生30 分后出现,临床表现:
(1)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

至晚期,感觉消失,可无疼痛。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

被动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痛。

(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皮温稍高,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

若不及时处理,将发展成缺血性肌挛缩,其主要表现为:①由疼痛转为无痛;②苍白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③感觉异常;④肌肉瘫痪;⑤无脉。

三、心理指导
1、患者因突然受伤、疼痛,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有恐惧感,不愿意接受切开减压的再创伤,因此要多与患者交谈,给予安慰,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感,耐心解释切开减压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延误治疗的严重后果,使其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护理。

2、对于截肢的患者及时做好关于病情、治疗、护理方面的解释工作,给予确实的心理安慰,尽量使患者短期内勇敢的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逐渐顺利康复,并做好家属的工作,以利于配合。

四、各种手术后指导保持肢体功能位,各肢体功能位分别为:(1)、股骨干骨折:保持髋关节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5~10度,呈外展中立位。

(2)、胫腓骨骨折:保持肢体患肢抬高过心脏,踝关节趾屈5~10度。

(3)、胫骨平台骨折:保持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0度。

(4)、前臂骨折: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或伸直0度。

(5)、踝关节骨折:趾屈5~10度。

五、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为治疗性运动,可以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预防肌肉萎缩,避免和减轻后遗症的重要措施。

功能锻炼应在术后第1天就开始进行规律性的指导,主要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为原则。

1、患肢锻炼方法主要包括:
(1)、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每次50下,3次/日。

检查锻炼方法是否正确,可将双手放于髌骨两侧并推动髌骨,应不能活动,则股四头肌坚强有力。

(2)、直腿抬高5~10cm,并保持1~5min,3次/日。

(3)、负重锻炼:开始时,踩称15~20kg,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力量。

(4)、牵引锻炼:从5kg逐渐加至25kg,3次/周。

(5)、前臂旋转练习:旋转是前臂的主要功能,也是评价尺桡骨骨折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

根据生物力学力矩的概念,把尺桡关节作为受力点,旋前方肌与支点力臂长,功能锻炼省力。

而旋后方肌与支点力臂短,则功能锻炼费力。

其旋前动作应由前臂的旋前方肌为主动肌,
肱二头肌为辅助肌来完成;旋后动作由旋后肌为主动肌,肱二头肌为辅助肌来完成。

每日量力而行,不可强求。

2、截肢术后残端训练方法包括:
(1)、取平卧位,残端肌肉自然放松,用弹性绷带每天包扎4次,每次15~20min。

并对残端给予均匀的压迫,以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

(2)、对残端进行按摩、拍打,每次50下,3次/日。

(3)蹬踩练习:逐渐由软到硬,每次50下,2次/日。

(4)踩称练习:取站立位,身体保持平衡,使患肢垂直放在体重称上,适当将身体重心移向患侧。

可逐渐由5~30kg。

其特点是模拟患肢早日负重,锻炼残端承受压力、重力,为安装义肢作准备。

六、术后观察
1疼痛的观察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重,即肢体出现与原发损伤不符的剧痛,这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早期信号。

肌肉缺血性疼痛,程度较重难以忍受,此外,肌肉、神经缺血性疼痛部位往往超越损伤部位,常出现在肢体远端,而且定位较弥散。

但是,当本征晚期缺血严重,间隔内神经受累功能丧失后,可出现疼痛缓解甚至疼痛消失,提示病情加重。

2、肿胀的观察患肢在该征早期常表现为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触之可感到室内压力增高,皮肤紧张,可见张力性水疱形成。

对于此类患者在采取积极的脱水治疗及抬高患肢处理后未见明显改善后,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肢的疼痛、感觉及血运情况。

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诊断一旦成立,应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物,将肢体放平。

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出现症状最早,除感知疼痛外,会出现辨别障碍、麻木,但麻木常由于剧痛而被掩盖。

感觉减退和消失均为神经缺血的结果,故应严密观察肢体感觉功能。

3、末梢血运的观察当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使供给肌肉血液循环的小动脉关闭,但此时的压力远远低于患者的收缩压,肢体远端脉搏虽然存在,趾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仍属正常,但肌肉可能早已发生缺血,所以,肢体远侧动脉搏动的存在并非安全标志,应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以协助诊断。

动脉血供受阻,肢端为贫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呈苍白色;静脉回流受阻,肢端为淤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呈青紫色。

当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时,患肢可呈苍白、发绀、大理石花纹等,此时,必须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

七、严防术后并发症:切开减压后,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大量代谢产物和毒素也随之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失水、酸中毒、肾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的色以及量,以便及时处理。

由于术后卧床时间延长,特别应注意防止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八、饮食指导: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调节食物的色、香、味以增进食欲。

向患者讲清楚饮食与伤口愈合的关系,强调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戒烟、酒,向患者说明烟中的尼古丁能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伤口愈合。

九、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如有带外固定的,应嘱其注意患肢血运、感觉和活动情况,适时返院拆除外固定,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并嘱其继续患肢功能锻炼8个月以上,随访观察1-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