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健康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筋膜室综合征健康教育

筋膜间隙综合征是骨科急症,是最为严重的急重症之一,常伴发于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血管损伤。特别是肱骨髁上骨折和小腿外伤合并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应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一、早期诊断筋膜间隙综合征最快可在创伤发生30 分后出现,临床表现:

(1)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至晚期,感觉消失,可无疼痛。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痛。(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皮温稍高,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若不及时处理,将发展成缺血性肌挛缩,其主要表现为:①由疼痛转为无痛;②苍白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③感觉异常;④肌肉瘫痪;⑤无脉。

三、心理指导

1、患者因突然受伤、疼痛,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有恐惧感,不愿意接受切开减压的再创伤,因此要多与患者交谈,给予安慰,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感,耐心解释切开减压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延误治疗的严重后果,使其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护理。

2、对于截肢的患者及时做好关于病情、治疗、护理方面的解释工作,给予确实的心理安慰,尽量使患者短期内勇敢的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逐渐顺利康复,并做好家属的工作,以利于配合。

四、各种手术后指导保持肢体功能位,各肢体功能位分别为:(1)、股骨干骨折:保持髋关节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5~10度,呈外展中立位。

(2)、胫腓骨骨折:保持肢体患肢抬高过心脏,踝关节趾屈5~10度。

(3)、胫骨平台骨折:保持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0度。(4)、前臂骨折: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或伸直0度。

(5)、踝关节骨折:趾屈5~10度。

五、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为治疗性运动,可以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预防肌肉萎缩,避免和减轻后遗症的重要措施。功能锻炼应在术后第1天就开始进行规律性的指导,主要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为原则。

1、患肢锻炼方法主要包括:

(1)、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每次50下,3次/日。检查锻炼方法是否正确,可将双手放于髌骨两侧并推动髌骨,应不能活动,则股四头肌坚强有力。

(2)、直腿抬高5~10cm,并保持1~5min,3次/日。

(3)、负重锻炼:开始时,踩称15~20kg,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力量。

(4)、牵引锻炼:从5kg逐渐加至25kg,3次/周。

(5)、前臂旋转练习:旋转是前臂的主要功能,也是评价尺桡骨骨折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根据生物力学力矩的概念,把尺桡关节作为受力点,旋前方肌与支点力臂长,功能锻炼省力。而旋后方肌与支点力臂短,则功能锻炼费力。其旋前动作应由前臂的旋前方肌为主动肌,

肱二头肌为辅助肌来完成;旋后动作由旋后肌为主动肌,肱二头肌为辅助肌来完成。每日量力而行,不可强求。

2、截肢术后残端训练方法包括:

(1)、取平卧位,残端肌肉自然放松,用弹性绷带每天包扎4次,每次15~20min。并对残端给予均匀的压迫,以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2)、对残端进行按摩、拍打,每次50下,3次/日。

(3)蹬踩练习:逐渐由软到硬,每次50下,2次/日。

(4)踩称练习:取站立位,身体保持平衡,使患肢垂直放在体重称上,适当将身体重心移向患侧。可逐渐由5~30kg。其特点是模拟患肢早日负重,锻炼残端承受压力、重力,为安装义肢作准备。六、术后观察

1疼痛的观察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重,即肢体出现与原发损伤不符的剧痛,这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早期信号。肌肉缺血性疼痛,程度较重难以忍受,此外,肌肉、神经缺血性疼痛部位往往超越损伤部位,常出现在肢体远端,而且定位较弥散。但是,当本征晚期缺血严重,间隔内神经受累功能丧失后,可出现疼痛缓解甚至疼痛消失,提示病情加重。

2、肿胀的观察患肢在该征早期常表现为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触之可感到室内压力增高,皮肤紧张,可见张力性水疱形成。对于此类患者在采取积极的脱水治疗及抬高患肢处理后未见明显改善后,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肢的疼痛、感觉及血运情况。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诊断一旦成立,应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物,将肢体放平。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出现症状最早,除感知疼痛外,会出现辨别障碍、麻木,但麻木常由于剧痛而被掩盖。感觉减退和消失均为神经缺血的结果,故应严密观察肢体感觉功能。

3、末梢血运的观察当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使供给肌肉血液循环的小动脉关闭,但此时的压力远远低于患者的收缩压,肢体远端脉搏虽然存在,趾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仍属正常,但肌肉可能早已发生缺血,所以,肢体远侧动脉搏动的存在并非安全标志,应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以协助诊断。动脉血供受阻,肢端为贫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呈苍白色;静脉回流受阻,肢端为淤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呈青紫色。当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时,患肢可呈苍白、发绀、大理石花纹等,此时,必须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

七、严防术后并发症:切开减压后,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大量代谢产物和毒素也随之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失水、酸中毒、肾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的色以及量,以便及时处理。由于术后卧床时间延长,特别应注意防止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八、饮食指导: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调节食物的色、香、味以增进食欲。向患者讲清楚饮食与伤口愈合的关系,强调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戒烟、酒,向患者说明烟中的尼古丁能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伤口愈合。

九、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如有带外固定的,应嘱其注意患肢血运、感觉和活动情况,适时返院拆除外固定,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并嘱其继续患肢功能锻炼8个月以上,随访观察1-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