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
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
2.解释下列词语:
(1)悉投之于江 悉:
(2)尝出游 尝:
(3)人云 云:
3.下列句子中的“乃”与例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侃乃请行
A、乃不知有汉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家祭无忘告乃翁
D、乃入见
4、翻译下列句子
(1)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3)、绘“与民同乐图” 滁人游:兴高采烈,生活富足;太守宴:众人动手,就地取材; 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太守醉:与民同乐,心满意足。
(4)、最终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①归时景象:太守归→禽鸟乐(山间夕照全景)
三)、教师总结文章主旨
点明主旨: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醉”“乐”统一)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思想感情——一个“乐”字贯穿全文。这篇课文,抓住 “乐”这条主线,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
5、结合文章内容,简析“陶侃”这一人物形象。
板书:
醉翁亭记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新城游北山记》
相同点: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综合运用多种感觉,侧重真切感
不同点:
《醉翁亭记》 写景着重从视觉、嗅觉角度,描绘明暗变化,突出山水优美,句式骈散结合。
《新城游北山记》写景着重从视觉、听觉角度,绘形摹声,突出山深景幽,运用短句,节奏急促。
《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
龙山中学 邵素芝
复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2.识记文学常识、理解文章主题。3.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1深入体会作者宽阔的胸襟和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2.能够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两位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与民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复习重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2.培养学生对重点文言语句的理解赏析能力。3.阅读并理解课外文言文。
学习过程:
一、引入本课学习。
二、课前作业:
中考考点梳理:(下发试卷,让学生独立完成,不会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
(四)词类活用: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磨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
1.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
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
2.解释下列词语。
(1)有蹊介然,仅Fra Baidu bibliotek步 步:
(2)且暮,皆宿 且:
(3)如适在人上 适:
6.阅读以下片段,概括说明其与上文在写景方法上的异同之处
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云归而岩穴 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随机)
作业:阅读课外读文,回答问题:
(陶)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疏接远,门无停客。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光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①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②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出游,风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
四)、合作探究:课外阅读,回答问题(2017年预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螈。其上有鸟,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
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1、第二段中作者按什么顺序描绘了狼牙山的景色?
2、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3、全文贯穿一个“乐”字,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
三、课中学案:
一)、段意和中心思想。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写山间早晚景色的句子是:写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勾勒四幅图: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 )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3.下列句子中的“其”与例句中的“其”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上有鸟
A、颓然乎其间者
B、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C、其真不知马也
D、不可知其源
4.翻译下列句子
(1)既坐,山风飒然而至。
(2)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
5.同是写景,本文与《醉翁亭记》所绘之景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两文所描绘的景物,蕴含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二)、本文的构思如下:(用多媒体展示课件)
(1)、先交待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与命名由来。
①亭的环境: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由远及近)
②命名由来:作亭者→命名者→命名之意→山水之乐
(2)、再观赏醉翁亭朝暮、四时之景的无穷乐趣。
①景:朝→暮;变化无穷;春→冬,景色各异。
②赏景:朝往暮归,其乐无穷。
③描述太守与滁人、众宾游山同乐的情景和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