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智慧化学社”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智慧化学社”的开发与实践
结题报告
延安市实验中学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是完善国家课程功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地域文化和人文素养都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地区的老师生活习惯、教育方式、教学模式都有不同;而不同地区的学生接受教育情况和视野也有很大的差异。

国家课程只能在知识内容上尽量做到全面和统一,具有一定的共性,无法有针对性的兼顾所有地区差异,所以很具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就非常有必要了,它可以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效的解决国家课程不能做的,立足学校,满足学生。

在和国家课程不冲突的基础上,一方面满足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

不管从那个角度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很有必要的。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基于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而言,基础教育体系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的编制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评价,可以说,这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教育权威、教育标准、多元化及强制性的特点;地方课程主要是与国家课程相比,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地域太
大、区域内校与校差异太大、学生个体间差异大等在地方课程实施中都不能全面体现和解决;校本课程的存在方式和开设范围是针对各校的基本情况而定,其中包括教材的编制、课程的实施以及效果的评价。

所以,校本课程是建立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是地方特色的教学具体化。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做的相应整合和补充,对于国家教育体系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小学、初、高中基础教学领域。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课程的实施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同时挖掘学生创新精神。

校本课程的存在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课程改革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扎需求,同时可以改变学生像以往一样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理念,进而促进各层次、个特长的学生能够主动寻求发展。

针对高中化学领域和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中生源情况而言,校本课程《智慧化学社》是以化学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潜在的学科优势,此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接受化学、热爱化学,并愿意终身学习化学。

《智慧化学社》的开发并不是以掌握基本化学操作和分数为目标的,而是针对学生兴趣设置的兴趣实验,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研究的意义
针对我国教育现状,多数是以高考分数为指挥棒的学习教育,对于新课标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文素养教育则被漠视。

现如今,冷漠、零担当是“90后、00后”的集中特点,因而在现代教育中,注
重人文教育和责任教育尤为迫切。

《智慧化学社》的开发实施,能够在化学实验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分享共享意识、主动承担任务意识等。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学校,每个学校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不可替代性,校本课程也是各学校不同教育理念的体现,能更好实现学校的教学教育理念,完善学校的办学特色。

总的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很有意义的,它顺应改革发展,顺应时代需求。

二、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智慧化学社》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开发和实践。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学术期刊、著作、知网论文,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收集学习其他化学校本课程教学的资料和案例,结合我本人2年的化学社团活动经验,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最终形成校本课程的开发。

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一化学社团学生以及相关化学老师的问卷,了解学生和化学老师对《智慧化学社》的认知度,包裹情感、态度、变化等问卷分析。

行动研究法:依照行动研究对教材进行开发,对教材进行编制,进而对课程进行实施,高一上、下学生共80人次参加该课程的学习。

(二)研究思路
延安市实验中学是一所延安市属高中,校史也不过十几年,学生多数属于城市或县城成绩中等的群体。

他们的学习状态和思想状态还处于愿意进一步接受教育的状态,虽然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不太好,但一般都有受过教育的父母作为他们的家庭生活和教育的依靠,他们对生活有着比较敏锐的感知力,社会阅历也多少有点,他们能从各种媒体中获取或深或浅的自然学科知识,比如变幻多彩的电视、丰富的网络、精美的传媒。

相比而言,教科书的学习过程显得乏味和枯燥,所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化学兴趣是最重要的,因此,《智慧化学社》设定的研究思路基本围绕兴趣开展。

三、校本课程《智慧化学社》的框架与编写
1、《智慧化学社》编写的基本标准依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司长提出过编写实验教材的基本标准:(1)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验其学习的多样性,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教材应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恰当的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倾向。

(3)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呈现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知识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智慧化学社》编写内容
对于课程资源的选择必须注意两个重要的原则:
(1)优先性原则。

学生需要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育能包揽,因此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范围资源和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哪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应用。

比如,食品中的安全问题,前面的化学社团活动开展了一起《自制饮料》的实验,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完全通过各种食品添加剂自制了咖啡、可乐、牛奶、橙汁、苹果汁等饮料,这对学生绝对有实际意义,但是一次学生实验需要四、五百块的资金支持,各种食品添加剂的购买没有办法得以解决。

(2)适应性原则。

课程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典型或变通学生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特殊情况。

《智慧化学社》只对的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化学理论知识不足,必须考虑他们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和素质背景。

比如:有些学生很愿意动手,他会在每次实验中承担主要角色,而有些学生则只愿意一边观察;有些学生对实验的投入很大,也很重视,他会每次自带一次性手套、创可贴之类,也有些学生不愿意;有些学生每次会花很多时间不断实践,即便下课,他也愿意留下来将没有进行完的实验做完,甚至利用晚自习优化实验,也有些学生只要听到铃声,不管实验进行到那一步,立马走人。

根据这些,我在编写时尽量选择与日常生活或化学发展有关的实验,力争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

四、评价与改进
前两年的化学社团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所以今年在给学生上课时,觉得得心应手,加上学生积极配合。

这个情况对我是个很大的鼓舞,给我继续完成校本课程《智慧化学社》的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习惯、化学学科思维的建立基本没有形成,这可能是因为习惯和思维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训练。

对于我们老师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学生习惯的建立要多加以监督,比如基本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要做好敦促。

对于思维方式的形成也要有循序渐进的多层次训练,比如,在“蓝宝石的制作”实验中,系统、细致的讲解了硫酸铜饱和溶液的配置方法,在“自制固体酒精”实验中不再进行重复,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等,不断训练,强化思维。

由于教学任务和时间关系,这套教材目前只编写了高一年级部分,而他作为教材应该有它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就需要今后不断努力并完善它。

同时教材应该是一套经过深思熟虑而又集思广义的知识体系,一个人的认知层次和思维角度有限,所以这套教材难免显得单薄,这就需要其他教师参与,共同改进。

五、反思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它的作用对象承担着适应未来、建设未来、发展未来的艰巨任务。

所以教师持有的教育理念必须能经得起改革的考验,这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还间接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性质与状态。

面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我应该怎么做,是大胆勇敢的投身,还是依然故我,是要选择前者的,顺应发展的潮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这才是我应该做的。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有意义但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老师有系统的现代课程和教学理论,还需要老师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储备;不仅需要老师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念,还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素养。

所以《智慧化学社》的开发只是目前状态下以我个人的能力编写的,它应该不断的变化,不断的更新以满足学生的持续发展。

就我个人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采用高校专家和一线基础教育老师相结合的方式,一方提供理论学习,一方提供学生课堂和教学,在相互交流中完成,这样开发的校本课程才更具有理论高度,才更具有实践价值,才更能经受住发展的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