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常见疾病

合集下载

仓鼠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手段

仓鼠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手段

仓鼠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手段呼吸道疾病是仓鼠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可以帮助仓鼠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本文将介绍仓鼠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以及预防与治疗手段。

一、仓鼠呼吸道疾病的类型1. 仓鼠鼻窦炎:仓鼠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喷嚏、流鼻涕、食欲下降等。

仓鼠鼻窦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预防与治疗的关键是保持干燥清洁的生活环境。

2. 仓鼠支气管炎:仓鼠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

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都可能导致仓鼠支气管炎,预防与治疗的关键是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饲料,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3. 仓鼠肺炎:仓鼠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食欲减退等。

细菌感染是仓鼠肺炎的主要原因,预防与治疗的关键是保持消毒干净的饮水和食物容器,确保仓鼠健康的饮食和生活环境。

二、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措施1. 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仓鼠需要一个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饲养环境。

定期清理和消毒饮水器、食物容器等,避免细菌滋生。

2.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仓鼠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4摄氏度,湿度为40-60%。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容易导致仓鼠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 饮食均衡:提供新鲜的饮水和适当的饲料,保证仓鼠摄取充足的营养,增强其免疫力。

三、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手段1. 就医诊断:一旦发现仓鼠出现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由兽医进行准确的诊断,并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2. 使用抗生素:如果仓鼠呼吸道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兽医可能会建议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按照兽医建议使用药物,并严格按照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给予仓鼠。

3. 提供充足营养与液体:呼吸道疾病会导致仓鼠食欲减退,因此要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同时,还可以使用温水或理疗器来给仓鼠提供温暖的湿气。

4. 隔离治疗:如果养殖环境中有多只仓鼠,应将患病的仓鼠隔离以避免疾病传播。

仓鼠疾病知识点总结图解

仓鼠疾病知识点总结图解

仓鼠疾病知识点总结图解
一、常见的仓鼠疾病
1. 皮肤病
皮肤病是仓鼠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症状包括皮肤干燥、脱毛、起疙瘩等。

可能的原因包括洁澡不当、寄生虫感染、环境太潮湿等。

治疗方法包括给予仓鼠适当的洁澡、环境调节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2. 呼吸道疾病
仓鼠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包括喷嚏、流鼻涕、咳嗽等,可能的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污染等。

治疗方法包括给予仓鼠清洁并温暖的环境、适当的药物治疗等。

3. 肠道疾病
仓鼠肠道疾病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拉稀、腹泻等,可能的原因包括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饮食不当等。

治疗方法包括给予仓鼠适当的饮食、环境清洁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4. 口腔疾病
仓鼠口腔疾病的症状包括口臭、流口水、牙齿变形等,可能的原因包括饮食不当、口腔感染等。

治疗方法包括给予仓鼠适当的饮食、口腔清洁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二、如何预防仓鼠疾病
1. 维护良好的环境
保持仓鼠的生活环境清洁干净,定期更换木屑、清洗笼子等,可以有效预防皮肤病、呼吸道疾病等疾病的发生。

2. 提供适当的饮食
保证给仓鼠提供均衡营养的食物,同时避免过多的零食,可以有效预防肠道疾病、口腔疾病等疾病的发生。

3. 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带仓鼠到兽医那里做健康检查,兽医会通过仔细检查仓鼠的身体状况,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

通过以上图解的方式,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仓鼠常见疾病的症状、预防方法以及治疗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照顾和保护自己的小宠物。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仓鼠的健康问题,让它们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

松鼠疾病整理

松鼠疾病整理

1、关于意外两个月以上的小鼠差不多都会跳了,就像小孩子一样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哪都想去,这段被门拍死的、睡觉压死的、吓死的、掉马桶淹死的、跳楼摔死的、碰掉东西砸死的……各位家长一定要小2、关于牵引绳50几天就可以尝试给鼠鼠戴牵引绳了,有的鼠鼠很乖一戴就戴上也不怎么挣扎,有的则会各种反抗,遇到我家萌萌两个月开始戴,各种折腾各种不干,把自己弄的中暑哇哇吐口水,历经一个月才3、关于外出个人不建议带三个月以下的鼠鼠外出活动,而且第一次出门一定要找安静人少的地方,出今天还有一个第一次带小鼠出门就坐长途车,回来就吓蔫了的。

另外爬树的时候要拴好,4、关于换毛有人问为什么别人的耗子有耳毛我的没有?因为魔王每年4、5月开始换又短又硬的夏毛,耳毛也没有了,这里说明下换毛的早晚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有的同一城市的都能差1、2个月~5、关于缺钙奶鼠一般不会缺钙,因为奶里含有大量的钙质,但是断奶以后如果不注意的话,就会慢慢6、关于中暑相对于寒冷的冬天来说,其实魔王最怕的是炎热的夏天,每年都有因为中暑死掉的。

夏天如果发现你家鼠鼠出现吐大量口水、呼吸急促、精神涣散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处理,详见7、关于叫声松鼠的叫声我听过的共有4种:最常见的是咕咕咕的叫,一般表示紧张、害怕、兴奋高兴等等,也有的耗子话痨没事也喜欢叽叽咕咕的;第二种是啧啧啧的叫,一般还伴随着第三种是咩咩咩的叫,说发情不太准确,不过应该和呼唤同类的意思差不多;第四种是吱吱吱的叫,一般8、关于随地大小便很多人抱怨松鼠一出来就到处尿尿,其实很有可能是它害怕紧张,松鼠一害怕就容易大小常见病治疗几大注意事项:1、抗生素类药,一定要注意剂量宁少勿多。

用药时间连续不超过5天。

2、不建议对松鼠打针,输液,手术。

除非情况不得已而为之。

3、饲养者对松鼠的照顾程度,直接影响到病症恢复情况,治疗方案只能正确的引导您用正确方法治,这段时间也是最容易发生意外的时间段,走路踩死的、咬电线电死的、西砸死的……各位家长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挣扎,有的则会各种反抗,遇到反抗激烈的鼠鼠千万不要急于一时,多戴几次就好了。

实验小鼠常见疾病

实验小鼠常见疾病

实验小鼠常见疾病实验小鼠常见疾病一、病毒性疾病(一) 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 MHV)属冠状病毒科。

自然宿主为小鼠,也容易感染裸鼠与免疫缺陷小鼠。

可引起多种型式的病症,发病时无症状或昏睡,皮毛粗刚,厌食,或有神经症状。

传染途径依不同型分为飞沫传染或经口传染。

造成研究干扰有导致免疫抑制或免疫刺激,抑制淋巴球增殖反应,抑制小肠淋巴组织Peyer’s Patch中B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控制方法:1. 清除受感染的族群 2. 利用剖腹产防止污染 3. 杀死所有新出生的小鼠,停止繁殖,成鼠至少隔离6-8个星期,如此聚居地里的病毒才可以完全消除。

(二) 仙台病毒(Sendai virus)属RNA病毒中的副黏液病毒科第一型。

可构成小鼠最常见的呼吸器官疾病,通常不会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多呈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

感染途径:由呼吸道进入体内,在上呼吸道复制后进入气管及小支气管中。

在仔鼠或某些品系小鼠,如DBA/2往往受仙台病毒感染发生肺炎。

临床症状:皮毛粗刚,呼吸困难和发生气管啰音。

预防及控制:避免让感染进入动物房内,定期对供货商作健康状况监视,隔离。

(三)小鼠肺炎病毒Pneumonia virus of mice (PVM)天然宿主:小鼠、大鼠和仓鼠。

属于副黏液病毒属(paramyxoviridae)的肺病毒(pneumovirus)。

通常无临床症状。

病变:引起慢性鼻炎,间质性肺炎。

控制:使用剖腹产及良好的环境障壁。

(四) 鼠痘Mouse pox (缺肢畸形 ectromelia病毒)属Poxviridae之正黏液病毒属。

宿主为小鼠。

鼠痘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具高度传染性及死亡率。

传染途径:直接接触和媒介物:例如小鼠组织,小鼠血清,转移性小鼠肿瘤。

有抵抗力的品系(不明显的感染):C57BL/6和C57BL/10;易感染的品系(显现临床症状):BALB/c、DBA/2、CBA和C3H。

简介仓鼠临床医疗及疾病

简介仓鼠临床医疗及疾病

简介仓鼠临床医疗及疾病捕捉和保定(handling and restraint)仓鼠有一个会咬人的名声,但如果正确的捕捉且没有惊吓到牠们,是可以没有受到伤害来检查。

牠们可以用呈杯状的手掌或抓住颈背部的较多的皮肤来提举,为了保定牠们来检查,应紧握颈部的皮肤且背部放置于拇指和四指之间。

假如皮肤抓的太松时,一只具有攻击性的仓鼠可能转身并咬人,假如已受到惊吓到时,仓鼠会藉由牠们背部的卷曲和叫声表现出恐吓的行为,并且牠们可能会咬人。

诊断程序(Diagnostic approach)样品的采样(Sample collection)血液(Blood)仓鼠的周边循环血液量是78ml/kg,最多可从一只健康的仓鼠同时抽取这个体积的10%,通常要取得血液样本的动物必须镇静或是麻醉。

为了从仓鼠取得血液样本,止血带应用在前肢,而血液收集从头静脉(cephalic vein)使用27号注射针针筒(27 gauge needle)。

血液亦可以从外侧隐静脉(lateral saphenous vein)取得,此把仓鼠的跗骨关节(tarsal joint)转成背侧面然后在外侧,使用25号注射针针头,且收集在加有肝素的注射筒(heparinized syringe)或是血比管(haematocrit tube)。

在笔者的经验中,从仓鼠取得血液样本是很困难的,尤其假如需要大量的血液样本来做血液生化分析方面时。

底下是正常仓鼠的血液数值。

一般的状况(Common condition)有患病的仓鼠变得对外界有敏感性(irritable)且通常会咬人,牠们可能不愿意移动并有不自然的步态。

牠们的眼神可能看起来迟钝(dull)及凹陷(sunken)且通常产生结膜分泌物(conjunctional discharge)。

在这一章所描述与叙利亚仓鼠相关的大部分常见的疾病,底下为常见的疾病可能会引起某些的临床症状。

牙齿的疾病(Dental disease)在仓鼠终生门齿可不断的生长,饲养者通常想要他们的仓鼠的牙齿来修剪,因为他们认为牠们的牙齿是太长了,在一般上到下的门齿的齿冠(crown)长度比率大约1:3。

仓鼠的常见病及护理要点

仓鼠的常见病及护理要点

仓鼠的常见病及护理要点仓鼠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宠物,它们小巧可爱,活泼好动。

但是,仓鼠也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病症,这需要主人们进行及时的护理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仓鼠的常见病及护理要点。

一、常见病1.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仓鼠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肺部感染。

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方法包括保持笼子干净卫生、避免让仓鼠接触有害气体和过度潮湿的环境等。

2.消化系统问题仓鼠容易出现消化系统问题,如腹泻、便秘等。

这可能是因为食物不当或者消化系统受到了感染所致。

预防方法包括给仓鼠提供适量而且健康的食物,并保持水源清洁。

3.皮肤问题仓鼠容易出现皮肤问题,如皮肤瘙痒、脱毛等。

这可能是因为环境太湿或者仓鼠受到了寄生虫的侵袭。

预防方法包括保持笼子干燥、清洁和定期进行体检。

4.牙齿问题仓鼠的牙齿生长非常快,如果不及时削减,可能会导致牙齿过长、口腔感染等问题。

预防方法包括给仓鼠提供适当的食物和玩具,并定期检查仓鼠的牙齿。

二、护理要点1.提供适当的食物和水源仓鼠需要吃健康、均衡的食物,如谷类、蔬菜和水果等。

同时,主人们需要保持水源清洁并定期更换水。

2.保持笼子干净卫生为了防止疾病传播和发生,主人们需要定期清洁笼子,并保持环境干燥。

3.提供适当大小的笼子仓鼠需要一个舒适而安全的居住环境。

主人们应该选择大小合适的笼子,并为仓鼠提供足够的空间来活动和休息。

4.定期检查仓鼠的健康状况主人们需要定期检查仓鼠的健康状况,包括体重、牙齿和皮肤等。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

5.提供适当的玩具和运动仓鼠需要足够的运动和刺激,主人们应该给它们提供适当的玩具和运动设备,如轮子、隧道等。

总之,仓鼠是一种可爱而又活泼的宠物。

主人们需要认真对待它们的健康问题,并提供良好的护理和环境。

通过合理饲养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小伙伴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鼠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鼠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鼠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呼吸道感染是小鼠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它能够影响小鼠的呼吸功能并引起一系列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小鼠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一、常见症状1. 呼吸困难:小鼠呼吸道感染会导致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声响或呼吸音减弱等。

小鼠可能在呼吸时出现很大的困难,偶尔还会出现喘息的情况。

2. 咳嗽:呼吸道感染会刺激小鼠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

小鼠会频繁咳嗽,有时咳嗽声音较大,伴随有痰。

3. 打喷嚏:受感染后,小鼠会出现频繁的打喷嚏。

喷嚏也是小鼠排出感染源的一种途径。

4. 消瘦:呼吸道感染会造成小鼠食欲不振、消化道不适,导致体重下降、消瘦等现象。

5. 眼鼻流涕:小鼠感染呼吸道病原体后,眼鼻部会分泌大量涕液。

小鼠的眼睛和鼻子可能会红肿,并有明显的分泌物。

二、治疗方法1. 维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小鼠呼吸道感染易通过空气中的颗粒物传播,因此,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和通风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2. 抗生素治疗:一旦小鼠被诊断出呼吸道感染,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是关键。

抗生素能有效杀灭病原体,减轻病情。

请务必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并按照医嘱剂量正确给药。

3. 补充营养:小鼠感染后,食欲会下降,导致身体消瘦。

给予高营养的食物,如高蛋白饲料和维生素补充剂,有助于提高小鼠的免疫力和康复能力。

4. 保持温暖和湿度:小鼠呼吸道感染后,保持温暖和适宜的湿度有助于减轻炎症和改善呼吸道症状。

可以通过增加环境温度、使用加湿器等措施来实现。

5. 隔离和消毒:一旦小鼠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该将其隔离,并清洁消毒其所在的饲养环境,以防止感染传播给其他小鼠。

备注:本文提供的治疗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小鼠的病情和兽医的指导进行。

此外,定期带小鼠进行健康检查和免疫接种,也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手段。

总结:小鼠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它可以引起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消瘦等症状。

为了治疗呼吸道感染,我们应该维持良好的饲养环境,进行抗生素治疗,补充营养,保持温暖和湿度,隔离和消毒。

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像学研究

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像学研究

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像学研究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位于人体腹腔内,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制造胆汁、调节血糖和脂肪代谢等。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肝脏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损伤,甚至发生病变。

小鼠作为人类疾病的常见模型动物之一,对于肝脏病变也有较多的研究。

其中,影像学研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小鼠肝脏病变的病理特征、病理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等。

应用MRI技术研究小鼠肝脏病变在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像学研究中,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常用的手段。

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非侵入性的影像,可以观察小鼠肝脏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小鼠肝脏病变的特征。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应用MRI技术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中的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变,可以通过MRI技术观察到肝部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同时,MRI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小鼠肝脏病变的代谢变化,如肝脏脂肪积累等。

应用CT技术研究小鼠肝脏病变除了MRI技术外,CT(计算机断层扫描)也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研究手段。

CT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快速的影像,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的形态、结构和代谢变化等。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应用CT技术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的肿瘤、肝动脉瘤等病变。

同时,CT还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内的脂肪积累状况,这一点与MRI技术类似。

应用超声技术研究小鼠肝脏病变除了MRI和CT技术外,超声技术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影像学研究手段,可以提供实时、非侵入性的影像,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的外形、血管供应等方面的变化。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应用超声技术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的肝脏纤维化、肝功能不全、肿瘤等病变。

同时,超声还可以观察到小鼠肝脏内的血流情况,从而帮助人们了解小鼠肝脏的血供情况。

总结小鼠肝脏病变的影像学研究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可以应用MRI、CT、超声等多种技术手段,从不同方面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特征和代谢变化等方面的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鼠肝脏病变的发展规律,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七章 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

第七章 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

② 流行病学:
A. 传染源:犬和狐狸是自然宿主,病犬 及带病犬是传染源。 B.传播途径:接触、呼吸道、胎盘等 C.易感动物:犬
③ 症状: 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和白细胞显著减少。 粪便先呈暗红色血水样,后卫黏液血便或脓 血便,有恶腥臭,体温升高至 40-41℃,精 深沉郁,拒食,虚弱,严重脱水,呼吸困难, 白细胞减少,最后酸中毒死亡,病程为 1 周 左右。 ④ 诊断: 粪便中有大量的病毒颗粒,可稀释离心后用 猪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
③ 症状
可大致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急性感染 往往在未出现皮疹时即大批死亡,尸检可发现肝脾灶状 坏死和肠道出血。慢性感染多呈皮肤型,开始水肿,既 而变成水疱,最终结痂。病灶累及肢体和尾者出现脱脚、 断尾终成残疾。隐形感染,外观健康,可在各种应激条 件下如运输、受冷或X 线照射,病毒被激活,暴发流行。
② 流行病学
A. 传染源:病鼠 B.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C.易感动物:多种实验动物
③ 症状
可引起啮齿类实验动物急性肺炎,表现为食欲减退, 精神萎靡,生长缓慢,体重减轻,动物发出“呼噜 声”。
④ 诊断
临床表现,多个动物出现“呼噜声”,且有扩散蔓延 趋势。对隐性感染的鼠群可采取血清检测抗体。 ⑤ 预防和控制 动物室周围环境无野生啮齿类动物,建立卫生消毒 制度,不从疫区引进动物。一旦发现疫情,迅速封锁 污染的鼠群,及早淘汰、污染环境和设备彻底消毒灭 菌。
① 病原学:
该病毒对乙醚抵抗,能耐热,在 56℃下 至少能稳定 60分钟,在pH3~9稳定,对 甲醛敏感,4%甲醛液、10%戊二醛溶液 和 5 %~ 6 %次亚氯酸钠的 32 倍稀释液均 有杀灭作用,紫外线能将其灭活。
② 流行病学:
A.传染源:病犬或带毒犬 B.传播途径:各种途径 C. 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的犬,尤其是刚 断乳至90日龄犬。

仓鼠易患疾病--仓鼠常见的疾病和防护措施

仓鼠易患疾病--仓鼠常见的疾病和防护措施

仓鼠易患疾病-仓鼠常见的疾病和防护措施仓鼠常见的疾病和防护措施肿瘤症状:身体某部位出现明显突起的肿瘤。

特征:仓鼠与人类一样会生肿瘤,且同样有良性及恶性之分。

当发现仓鼠身体长出肿瘤时,必须透过组织的切片检查,才能知道肿瘤到底是属于良性或恶性。

若肿瘤是恶性的,便需进行切除手术;不过,手术后,不良细胞仍有机会转移到其它部位。

防治方法:若发现仓鼠身体出现肿瘤,应即带其请教兽医。

如果肿瘤属于良性的,经切除后便能根治;但属化脓的肿瘤,则需于切开后,将肿瘤部位清洗干净及消毒,然后再给予抗生素治疗;但一旦属于恶性肿瘤,便需以抗癌药物进行治疗,期间亦会产生副作用。

淋巴球性髓膜炎症状:成长迟缓、痉挛、及后肢步行障碍等。

特征:仓鼠会罹患一种名为淋巴球性髓膜炎的疾病,它是由一种名为阿雷纳病毒所引起的。

这种病毒是经由仓鼠的尿液传染给其它仓鼠,此外,这种病毒是会传染给人类的,所以一旦发现饲养的仓鼠有这种疾病,便需加倍小心。

防治方法:这种疾病到现时为止还没有治疗的方法,只希望能避免受到第二次感染。

皮肤病症状:皮肤出现红肿及甩毛的情况。

特征:爱好清洁的仓鼠,每天都会自行冲凉数次。

若居住环境潮湿或肮脏,便很容易患上皮肤病或出现甩毛之情况。

仓鼠一旦患上皮肤病,整个身体都会布满细菌,幸好这种疾病是不会致命的。

防治方法:首先必须保持环境清洁及干爽;另外,虽然仓鼠会自行冲凉,但主人都需要经常用冲凉沙替其冲凉;而给它们吃多些有益的食物,是可减少罹患皮肤病之机会的。

如发现仓鼠有上述症状出现,可到仓鼠店买喷皮肤水;及改用冲凉药粉。

心脏病症状:食欲不振、活动能力差及呼吸困难。

特征:在仓鼠的疾病当中,一样有人类所患的心脏病。

但这种疾病通常发生于高龄的仓鼠身上。

防治方法:如果怀疑仓鼠患心脏病,应带其往兽医诊所作进一步检查。

兽医可透过X光检查,得悉是否有心室肥大等疾病。

确实病情后,为了令病情稳定,兽医会利用强心剂、尿剂、及血管扩张等方法替其治疗。

咬合不正症状:流口水、嘴巴无法完全闭合、食欲不振等。

小鼠脓毒症评分

小鼠脓毒症评分

小鼠脓毒症评分小鼠脓毒症评分引言脓毒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在临床治疗中,如何准确评估患者的脓毒症程度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而小鼠模型是进行脓毒症实验的重要工具。

因此,小鼠脓毒症评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指标。

一、小鼠脓毒症评分的基本概念小鼠脓毒症评分是通过观察小鼠在感染后出现的生理和行为反应来判断其脓毒症程度。

目前常用的小鼠脓毒症评分方法包括APACHE II评分法、SOFA评分法、MODS评分法等。

二、小鼠脓毒症评分方法1. APACHE II评分法APACHE 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ICU中危重患者预后预测和临床干预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年龄、慢性健康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可反映患者的全身状况。

在小鼠脓毒症评分中,APACHE II评分法将小鼠的生理指标(如体温、呼吸、心跳等)和行为指标(如活动性、食欲、水摄入量等)进行评估,从而判断小鼠的脓毒症程度。

2. SOFA评分法SOFA(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是一种用于评估危重患者器官功能衰竭情况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患者多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指标进行评估,反映了患者全身器官功能状态。

在小鼠脓毒症评分中,SOFA评分法将小鼠的生理指标(如呼吸、血压、肾功能等)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判断小鼠的脓毒症程度。

3. MODS评分法MODS(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是一种由多个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疾病,是危重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

该方法通过对患者多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指标进行评估,反映了全身器官功能状态。

在小鼠脓毒症评分中,MODS评分法将小鼠的生理指标(如呼吸、血压、肾功能等)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判断小鼠的脓毒症程度。

三、小鼠脓毒症评分的影响因素小鼠脓毒症评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感染菌株、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和治疗方法等。

小鼠皮肤感染症状及治疗方法

小鼠皮肤感染症状及治疗方法

小鼠皮肤感染症状及治疗方法皮肤感染是指小鼠皮肤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引起的炎症反应。

这类感染通常会引起小鼠局部皮肤变红、肿胀、疼痛以及溃疡等症状。

针对小鼠皮肤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清洁,抗生素使用和外部药物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鼠皮肤感染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一、小鼠皮肤感染症状小鼠皮肤感染通常会表现出以下症状:1. 皮肤局部红肿:感染部位往往会出现红肿的症状,一般在感染后几个小时到一天内发生。

2. 破损和糜烂:感染更严重时,破损和溃疡可能发生,这可能会进一步导致皮肤脱落。

3. 疼痛和灼热:由于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和灼热可能会出现在感染区域附近。

二、小鼠皮肤感染的治疗方法1. 局部清洁:对于小鼠皮肤感染,首要的治疗方法是局部清洁。

可以将患处用温盐水轻柔清洗,并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拭干,确保局部清洁干燥。

2. 抗生素使用: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小鼠皮肤感染,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可以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细菌种类的敏感性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通过口服或局部涂抹的方式给予。

3. 外部药物治疗:除了抗生素,外部药物也可以用于小鼠皮肤感染的治疗。

例如,可以使用抗菌药膏或喷雾剂来直接涂抹或喷洒在感染的皮肤区域。

这些外部药物通常含有抗菌成分,可以有效控制感染。

4.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小鼠皮肤感染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保持小鼠的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笼子和给予合适的饲料。

其次,定期观察小鼠的皮肤情况,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感染的扩散。

总结:小鼠皮肤感染是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小鼠皮肤感染,我们可以采取局部清洁、抗生素使用和外部药物治疗等方法。

而为了预防感染的发生,保持环境清洁和定期观察小鼠的皮肤情况至关重要。

及时发现并治疗小鼠皮肤感染,可以帮助小鼠恢复健康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小鼠皮肤感染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及时咨询兽医专家。

实验小鼠肝炎病毒研究进展及其检测与防治措施

实验小鼠肝炎病毒研究进展及其检测与防治措施

摘要:目前科学研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实验动物就是实验小鼠,小鼠的健康是科研结果的基本保障。

小鼠肝炎疾病是由小鼠肝炎病毒(MHV)感染引起的小鼠常见疾病,MHV 的分布范围广,不随季节更替而改变,具有传染性广的特性。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带毒小鼠为隐性感染,无明显外观改变,但是在与某些微生物混合感染时,或者在某些环境的刺激下一般会暴发疾病。

因此,MHV 是啮齿类动物中难以消灭的病毒之一,当小鼠用于科研实验时更应该排除MHV 的感染,避免感染病毒而影响实验结果。

本文就MHV 的病毒研究进展和MHV 的检测方法等进行阐述,并且为MHV 的防治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鼠肝炎病毒,S 蛋白,ELISA ,RT-PCR ,防治措施实验小鼠肝炎病毒研究进展及其检测与防治措施陈姝彤,王馨,张若文*(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吉林132000)收稿日期:2023-03-31基金资助:北华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研创合字[2022]012)。

作者简介:陈姝彤(1993—),女,吉林四平人,医学检验技术师,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病原生物学;王馨(1998—),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病原生物学。

*通信作者:张若文,男,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细菌耐药机制及中药抗肿瘤机制。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4.02.0561MHV 的研究进展1.1MHV 的病毒特性在分类上小鼠肝炎病毒(MHV )属冠状病毒科中的冠状病毒属。

根据MHV 特性的不同,可将MHV 分为两类:肠毒株和呼吸毒株。

肠毒株有MHV-Y 、MHV-S 、MHV-U 等分型,呼吸毒株又有MHV-1、MHV-2、MHV-A59等分型[1],所以感染MHV 后小鼠会有肠炎和肝炎的临床表现。

传染源头一般是带毒小鼠的粪便和垫料,MHV 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这导致不带母源抗体的乳鼠感染易发病和死亡[2]。

MHV 是单股正链RNA ,且为线性不分段。

试验室鼠沙门菌病疾病的诊疗防治

试验室鼠沙门菌病疾病的诊疗防治

试验室鼠沙门菌病疾病的诊疗防治沙门菌病是实验小鼠、大鼠和豚鼠的主要传染病,鼠群一旦受到感染,现在尚无有效的办法将此病消除。

病原本属菌可分为肠道沙门菌(S.enterica)和邦戈尔沙门菌(S.bongori)两个种。

沙门菌的血清型已有2500种以上,其中有20个血清型属于邦戈尔沙门菌,其余均属于肠道沙门菌,且99%致病菌株属于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

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中至少有1450多种血清型,常见的有猪霍乱、肠炎、鸡伤寒、伤寒、甲型副伤寒、乙型副伤寒、丙型副伤寒、鼠伤寒等血清型。

最常感染实验动物的两个沙门菌血清型是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murium)和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enteritidis)。

沙门菌呈直杆状,大小为0.7~1.5μm×2.0~5μm,革兰阴性。

除雏沙门菌和鸡沙门菌无鞭毛不运动外,其余各菌均以周生鞭毛,能运动,无芽胞,无荚膜。

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

在肠道杆菌鉴别或选择性培养基上,大多数菌株因不发酵乳糖而形成无色菌落。

兼性厌氧,大部分可产生过氧化氢酶,但不产生氧化酶,利用枸橼酸盐,能使赖氨酸和鸟氨酸脱羧基,但对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均不脱氨基。

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发酵乳糖,不利用水杨苷、蔗糖、侧金盏花醇和棉子糖,也不产生α-甲基葡萄糖苷。

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甲基红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在三糖铁琼脂上常产生H₂S。

沙门菌有细胞壁多糖(O)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上的多糖毒力(Vi)抗原。

沙门菌对外界理化因素有一定的抵抗力,在自然环境中生命力强。

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目的。

流行病学沙门菌感染动物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系,但表现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

豚鼠对沙门菌高度敏感,可发生严重的临床疾病。

小鼠和大鼠也很敏感,常以亚临床感染的形式长期带菌。

地鼠和沙鼠不常受到感染,但也曾暴发过沙门菌病。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

小鼠饲养常见问题问答1. 小鼠的特点小鼠性情温顺,胆小易惊,易于捕捉,夜间比较活跃,尤其是黄昏时更为活跃,其进食、交配、临盆多发生在夜间。

喜爱群居于光线较暗的环境,多只一笼饲养时生长发育较单只饲养时快。

对外来刺激灵敏,如强光、噪音,不同气味等刺激,可引发“吃仔”现象。

雄性好斗,性成熟的雄鼠放在一路时,易发生互斗并咬伤,但同窝雄性鼠离乳时放在同笼内,可幸免互斗。

雄鼠分泌醋酸铵臭气,是引发室内恃异臭气的要紧缘故。

小鼠是啮齿动物,门齿终生生长,因此小鼠有啃咬适应,以此来磨损门齿并维持其长短的恒定。

小鼠不耐饥饿,不耐热,对环境适应性差,对疾病抗击力低。

实验小鼠自发肿瘤多。

白化小鼠怕强光。

2.小鼠的生殖生理小鼠发育速度较快,一样在14-20g之间可供进行动物实验。

但做种子的小鼠必需依照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及育种要求进行选种。

小鼠性成熟早(雄鼠36日龄时,可在附睾精液中找到运动活泼的精子,雌鼠37日龄即可发情排卵),性成熟一样在36-42日龄,小鼠具有明显的性周期,性周期为4-5天,雄性小鼠的体成熟为70-80日龄,雌性小鼠为65-75日龄。

因此,小鼠开始繁衍的适宜日龄在65-90日之间。

小鼠一年四季均有性活动,临盆后24小时内又可受孕。

雌鼠的性活动一样可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发情休息期,性周期各时期的特点,可用阴道分泌物涂片和组织学检查加以区分。

雌鼠的这些转变,受卵巢性能所操纵。

卵巢能分泌两类激素,一类是由卵巢上皮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一类是由黄体细胞分泌的孕激素。

雌激素能增进子宫、输卵管的发育,增进副性征的显现和乳腺导管的发育,诱导动情,孕激素是黄体激素,在整个怀胎期中,都需要黄体的存在,其要紧功能是爱惜受精卵的附植及保护怀胎,并增进乳腺的发育,它是子宫维持正常性能的主激素。

3.如何操作小鼠绝大多数品系的小鼠经太长期的驯养和人为的挑选,性格都是很温驯的,除被受到解决之外都可不能咬人。

小鼠实验的操作进程中,要平稳快速,若是在操作中发觉小鼠变的烦躁不安,现在应停止对小鼠的动作而等其安静下来后再从头开始操作小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常见疾病摘要:小鼠的一些常见疾病可引起小鼠发病甚至死亡,使实验中断,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

有些病源呈隐性感染,可使实验结果受到极大干扰,以致导致错误的结论。

有些疾病为人畜共患病,则更加具有危险性。

小鼠的一些常见疾病可引起小鼠发病甚至死亡,使实验中断,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

有些病源呈隐性感染,可使实验结果受到极大干扰,以致导致错误的结论。

有些疾病为人畜共患病,则更加具有危险性。

小鼠的一些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一、鼠痘(Mouse Pox)由鼠痘病毒(poxvirus of mice,MPV)引起,多呈爆发性流行,致死率较高,常造成小鼠全群淘汰,危害极大。

临床表现以四肢、尾和头部肿胀、溃烂、坏死甚至脚趾脱落为特征,故又称脱脚病病毒(ectromelis virus)。

1. 分布及病原鼠痘在我国鼠群中呈散发性流行。

MPV属痘病毒科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正痘病毒属,本病的自然宿主为小鼠,不同品系小鼠的易感性差异很大,A、DBA、C3H等品系易感,C57BL对MPV的抵抗力强,呈隐性感染,因而成为主要的潜在疫源。

本病常常感染野生小鼠,使野生小鼠成为另一种危险的传染源。

2. 流行病学MPV病毒经皮肤伤口、消化道、呼吸道感染。

妊娠母鼠可将病毒垂直感染给胎儿。

另外在动物实验中如病毒传代、肿瘤移植,可将病毒直接接种给小鼠,而导致小鼠感染。

3. 临床症状首次感染的小鼠多呈急性型发病,病鼠被毛粗乱,食欲减退,于4~12小时内死亡。

亚急性型(皮肤型)病鼠口、脸、鼻、眼睑肿胀甚至破溃,四肢及尾部肿胀破溃有浆液性分泌物,随后结痂进而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坏疽,1~2天坏疽部位脱落。

还可引起孕鼠流产。

慢性型病鼠由上两种病型鼠迁延转化而来,见于本病流行后期,生长发育缓慢,产仔数明显减少。

4. 病理病理解剖可见全身脏器几乎均被累及,其中以脾、肝、淋巴结与皮肤的病变最重。

脾肝表面可见淡黄或白色坏死灶,严重者可全部坏死。

5. 诊断本病的诊断可根据鼠痘的典型特征如头部,眼睑,四肢及尾肿胀溃烂或脱落作出初步诊断,然后分离病毒或利用ELISA诊断试剂盒检测抗体而确诊。

6. 预防为了预防本病,应严格管理,禁止非工作人员出入饲养区,防止野生动物接触小鼠。

从外单位引种时必须确保无本病,方可混群。

发病动物立即全群淘汰处死,尸体焚烧,饲养室薰蒸消毒,封闭三个月。

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LCM)LCM是由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CMV)引起的人和许多种动物的人畜共患病。

小鼠感染后呈三种病型即内脏型、大脑型和迟发型;人类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和脑膜炎。

1. 分布啮齿类鼠科和仓鼠科动物是LCMV的自然宿主。

目前我国鼠群中仍有LCM散发性流行。

人类感染LCMV也非常广泛,我国及世界各地有关报道很多。

因此,应致力于建立无LCMV的鼠群。

2. 病原LCMV属砂粒病毒科砂粒病毒属,为单股R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LCMV 耐酸碱能力极差,极不耐热,偏酸或偏碱、紫外线、加热均可将其灭活。

对化学消毒剂敏感,乙醚、0、1%甲醛、去污剂都能杀死LCMV,但石炭酸对其影响较小。

3. 流行病学LCM为人畜共患病,小鼠、豚鼠、仓鼠、犬、猴、鸡、兔和棉鼠均易感,有实验证明金黄地鼠对LCMV易感,而大鼠则不易感。

只有持续感染的小鼠和急性感染的仓鼠能传播病毒。

病鼠通过唾液、尿和鼻分泌物排出病毒。

健康鼠可通过呼吸道感染,乳鼠通过乳或子宫垂直感染,许多鼠成为不发病的隐性带毒者。

LCMV病毒是非溶细胞性病毒,在动物体内增殖并不对机体产生损害,而是动物本身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导致对机体的损害而表现出临床症状。

急性感染的小鼠由于不同的组织和病毒数量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反应强烈的引起动物死亡,反应不强烈的小鼠则转成持续或慢性感染。

子宫内感染至出生1~2天时感染的小鼠视病毒为“自身”物质,不发生免疫反应,也不出现病变,而成为终身带毒排毒者。

LCM病毒在T细胞内增殖导致其功能的丧失,从而影响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

所有以上几点,都利于引起LCMV的持续感染。

4. 临床症状LCMV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可表现为三种类型:内脏型、大脑型和迟发型。

内脏型LCM小鼠表现被毛粗乱、结膜炎,有时出现腹水。

大脑型LCM由脑内及神经途径感染而产生,病鼠表现为脑内接种后5~6天,有的小鼠突然死亡,其它小鼠表现被毛粗乱、懒动、嗜睡、消瘦,常见结膜炎和面部水肿。

倒提时小鼠头部震颤,肢体痉挛,后肢强直性伸展。

小鼠于出现上述症状后1~3天死亡。

迟发型LCM 常发生于子宫内感染和出生后1~2 天感染的小鼠,病毒在体内增殖,但无症状,直到九个月后,可见病鼠体重减轻、被毛粗乱、蛋白尿、腹水、弓背等症状。

人类感染LCM后,表现为流感样疾病,患者感染后1~2周,出现恶心、厌食、发烧等症状,在恢复期10%患者可出现腮腺炎和睾丸炎。

还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脊髓炎,表现为双侧乳头水肿、精神错乱、四肢麻痹、颈部强直、厌食、头痛等症状。

5. 病理小鼠感染LCMV后,大脑型LCM在胸腔、腹腔内可见浆液性渗出物,软脑膜和脉络丛有单核细胞浸润,于6~9天达到高峰,并密集于珠网膜池和各脑室的脉络丛中。

电镜下可见特征性的脉络丛上皮细胞胞浆内包涵体。

内脏型LCM 在感染后6天肝脏内可见小叶性肝炎,散见嗜酸性细胞坏死区。

迟发性LCM可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浸润肾脏的肾小球和脑脉络丛等组织。

6. 诊断LCM的诊断可通过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及血清学试验来进行。

取病鼠病理组织制成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试验确定细胞浆内特异性的病毒抗原包涵体的存在。

还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LCMV抗体。

7. 预防由于野鼠常常携带LCMV,因此饲养区必须防止野鼠进入。

饲料应妥善保存,防止野鼠污染。

饲养室应降低饲养密度,加强管理。

一旦鼠群感染LCMV,应将整群全部淘汰,尸体焚烧。

以血清学方法检测小鼠,取无LCMV血症和抗体的小鼠为母鼠,进行剖腹产手术,人工代乳仔鼠,饲养繁殖,可以建立无LCMV的鼠群。

三、仙台病毒感染(Sendai Virus infections)小鼠仙台病毒很难控制,常呈隐性感染,急性型多见于20日龄左右乳鼠,表现呼吸道症状。

仙台病毒感染可对实验研究产生严重干扰,如改变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可改变被感染的肿瘤细胞的表面抗原及其致癌性。

1. 分布和病原小鼠仙台病毒的自然宿主是啮齿类动物。

开放环境下饲养的实验小鼠仙台病毒感染非常普遍,曾是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控制的难题。

仙台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

核酸型为单股负链RNA,只有1个血清型,在世界范围内分离到许多不同的毒株。

仙台病毒对热及乙醚敏感,酸性条件下极易灭活。

仙台病毒可凝聚和溶解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如小鼠、豚鼠、人、鸡、大鼠、绵羊、兔的红细胞。

仙台病毒可特异性地在气管上皮细胞中复制,并于第三天从上皮细胞出芽释放。

2. 流行病学本病以冬春季多发,在未感染过病毒的易感鼠群中,新生鼠和幼鼠最易感,常发生严重的肺炎,于3~5天死亡。

NIH、C3H、DBA/2等品系对本病毒敏感,而C57BL/6 、BALB/c等品系对其抵抗力较强。

本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

鼠群中35~49日龄的小鼠,主动免疫力尚不成熟,接触本病毒后,易于感染,并成为鼠群中的传染源。

3. 临床症状小鼠感染本病后可有两种表现型。

慢性型多见于幼鼠至42日龄的小鼠,呈亚临床感染,病毒在鼠群中长期存在,并呈地方性流行。

急性型病鼠常表现临床症状,即被毛粗乱、呼吸困难、消瘦等。

孕鼠死胎率提高,新生乳鼠死亡率上升。

4. 病理病理解剖可见病鼠肺呈杨梅色,内有血性泡沫样液体,胸腔和心包腔有积液,胸膜粘连。

5. 诊断本病可依靠小鼠特异的发病日龄作出初步诊断。

然后可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

将病鼠的鼻咽冲洗液或肺浸液进行细胞传代,进而依靠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免疫荧光试验检查病毒或抗体,即可确诊。

在血清学方法中应用比较好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

6. 预防本病防治的关键是建立无病毒感染的鼠群,严格控制新动物的引进,及时而定期进行检疫,发现病鼠立即淘汰整个鼠群,用剖腹产技术建立新的种群。

或仅保留鼠群中的成年鼠,停止繁殖40天以上,然后恢复再繁殖。

四、小鼠病毒性传染性肝炎(Mouse Hepatitis Virus Infections)小鼠肝炎病毒MHV(Mouse Hepatitis Viruc)可引起小鼠发生肝炎、脑炎和肠炎,一般呈亚临床感染或慢性感染,而机体抵抗力低时可引起急性发病死亡,导致实验失败。

MHV可改变各种免疫应答参数,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对实验产生严重的干扰。

1. 分布和病原MHV感染在世界范围内累见报道,在我国据报道普通鼠群的感染率可达五分之一多。

MH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单股RNA病毒。

它有多个毒株,可分为两类,即常在呼吸道增殖的毒株和主要在肠道增殖的毒株,前一类有MHV- 1、MHV-2 等,后一类有MHV-Y 等。

MHV对乙醚、氯仿敏感,不同毒株对热的抵抗力不同。

MHV可在多种细胞培养物上生长,并形成巨大的融合细胞或蚀斑。

2. 流行病学MHV经空气和直接接触传播,自然状态下只感染小鼠。

健康鼠通过接触病鼠排泄物和其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MHV也可垂直传播。

3. 临床症状小鼠感染MHV后,急性发病时,病鼠被毛粗乱、消瘦、精神萎靡,有时有腹水,幼鼠可见后肢麻痹。

乳鼠可发生腹泻,生长迟缓,进而死亡。

小鼠感染低毒力的MHV 时常常呈隐性感染,成为鼠群中的严重传染源。

4. 病理解剖可见病鼠肝脏表面有出血点和坏死灶。

镜下可见肝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和枯否氏细胞发生坏死,肝细胞呈固缩状态。

脾脏发生灶性坏死。

MHV 经脑感染时引起脱髓鞘性脑脊髓炎。

5. 诊断取病鼠肝脑组织制成组织悬液,接种DBT细胞,观察特征性的巨大融合细胞或蚀斑可对MHV 感染作出初步诊断。

也可用ABC染色法染色病鼠肝脾组织,观察其细胞浆内MHV抗原,从而作出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比较敏感的用于MHV检测的血清学方法,而免疫粘连血凝试验因其简单、重复性好,在一般单位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MHV 检测中应注意使用多价抗原来提高检出率。

6. 预防MHV感染后,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有时非常弱,导致血清学检查阴性。

因此无MHV鼠群的建立应坚持血清学方法、剖腹产技术及严格的饲养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反复操作,才能清除MHV的存在。

五、乳鼠流行性腹泻(Epidemic Diarrhea of Mice,EDIM)1. 分布乳鼠流行性腹泻(EDIM)的病原体是小鼠轮状病毒(mouse rotavirus),高发于初生15日龄内的小鼠,乳鼠可表现腹泻、发育迟缓、脱水等症状,偶尔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