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室抗浮设计

合集下载

地下室抗浮方案

地下室抗浮方案

地下室抗浮方案地下室抗浮方案是在建筑中常见的安全设计措施,旨在防止地下室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浮起。

本文将介绍地下室抗浮方案的原理、常见方法以及相关案例,以深入探讨地下室抗浮方案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一、地下室抗浮原理地下室抗浮是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斥掉的液体的重力。

当地下室周围的水位上升时,土壤中的孔隙水压力也随之增加,导致地下室受到往上推的力,从而引起地下室浮起的风险。

因此,地下室抗浮方案的关键在于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地下室充分抵抗浮力,保持稳定。

二、常见地下室抗浮方法1. 地下室重物压盖法该方法通过在地下室顶部设置重物,如混凝土或钢材,来增加地下室的自重,抵抗浮力。

重物的选取需要考虑到地下室的结构承载能力和抗浮需求,以确保地下室不会因此而受到过大的压力。

2. 地下室排水系统合理设计和维护地下室的排水系统,是防止孔隙水积聚和增加水压力的重要措施。

这包括将地下室周围的排水管道与雨水排水系统相连,以及设置有效的排水装置,如泵站和通风设备,确保地下室能够及时排除积水。

3. 桩基承载抗浮法该方法通过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减小地下室受到的浮力。

利用桩基的承载力来抵抗浮力,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桩基,如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等,根据地下室的深度和地质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桩基方案。

三、地下室抗浮方案的实际应用1. 某商业综合体地下车库项目该项目采用地下室重物压盖法和地下室排水系统相结合的抗浮方案。

在地下室顶部设置了大型的混凝土覆盖物,以增加地下室的自重,并确保地下室与上部建筑物的结构相连。

同时,地下室排水系统通过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和安装泵站,及时将积聚的水排除出去,保持地下室的稳定。

2. 某住宅小区地下室项目该项目选择桩基承载抗浮法作为地下室抗浮方案。

根据地质勘测结果,采用了带有增强灌注桩的基础设计,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通过将桩基与地下室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有效地抵抗了地下室的浮力。

浅谈几种常用的地下室抗浮措施

浅谈几种常用的地下室抗浮措施

浅谈几种常用的地下室抗浮措施方案一:地下室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为了提高地下室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常常需要采取抗浮措施。

本文将对几种常用的地下室抗浮措施进行浅谈,具体如下:1. 挡土墙抗浮措施1.1 固结灌浆1.2 土钉墙1.3 挡土墙基础的加固1.4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2. 地下连续墙抗浮措施2.1 间隙灌浆2.2 嵌岩固结法2.3 钻孔灌注桩2.4 锚杆加固3. 绿化抗浮措施3.1 引入草地3.2 种植乔木3.3 设置草坪3.4 构建花坛4. 地下室排水抗浮措施4.1 提高排水能力4.2 设置排水系统4.3 加强地下室防水层5. 地下室加固抗浮措施5.1 钢结构加固5.2 预应力加固5.3 高强度缝槽加固5.4 混凝土削方加固方法6. 地下室围护结构抗浮措施6.1 减少单元间拉缝6.2 提高水平连结性6.3 设置分组伸缩缝附件:1. 图表:地下室抗浮措施示意图2. 表格:各种抗浮措施的优缺点比较表3. 工程案例:某地下室的抗浮施工图纸法律名词及注释:1. 抗浮措施:地下室建筑中为了抵抗地下水压力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 土钉墙:利用钢筋混凝土土钉和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抵抗土体的倾覆和滑动的一种地下室抗浮措施。

3. 挡土墙:用于抵抗土体压力、阻止土体滑动和倾覆的一种地下室抗浮措施。

4. 钻孔灌注桩:将锚杆加固在地下,利用注浆进行固定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抗浮措施。

方案二:地下室在建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常常需要采取抗浮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地下室抗浮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 锚索抗浮措施1.1 锚固深度的选择1.2 锚固材料的选用1.3 锚索的布置方式1.4 锚索的张拉方法2. 引水抗浮措施2.1 引入地下水井2.2 设置排水系统2.3 加固地下室防水层2.4 提高地下室排水能力3. 土体灌浆抗浮措施3.1 灌浆操作流程3.2 灌浆材料的使用3.3 灌浆后的养护措施3.4 灌浆效果的检测方法4. 地下连续墙抗浮措施4.1 分析地下水压力4.2 选取合适的抗浮措施4.3 进行连续墙的施工4.4 进行连续墙的加固5. 地下室基础加固抗浮措施5.1 加固基础的选材和施工方法5.2 预制混凝土桩的应用5.3 钢筋混凝土加固地基的技术附件内容:1. 图表:各种抗浮措施的示意图2. 表格:抗浮措施的优缺点比较表3. 工程案例资料:某地下室抗浮措施施工图纸法律名词及注释:1. 锚索抗浮措施:通过锚索的张拉作用,使地下室与地基相连接,以提供抵御浮力的一种抗浮措施。

浅析地下室抗浮设计

浅析地下室抗浮设计

浅析地下室抗浮设计摘要:近些年来,有不少地下室因抗浮问题而造成工程事故,现在用一个工程实例举例讲解下地下室抗浮设计。

关键词:抗浮水位;整体抗浮;局部抗浮;抗浮锚杆一、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成都市。

本工程为全埋式地下室,地下室层数为二层,本项目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属于抗震一般地段。

本工程人防区域及非人防区域均为梁板结构。

该场地属稳定建筑场地,适宜建筑。

本工程结构嵌固部位位于基顶。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为0.45s。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为0.08。

二、抗浮设计水位地勘资料:本工程回填土孔隙大,渗透性强,且厚度较大,分布较广,周边水域补给源较多,对上层滞水采用疏排等措施很难满足抗浮要求,故建议应采取专项的抗浮措施,根据“《成都市建筑工程抗浮锚杆质量管理规程》第十六条抗浮设防水位宜满足一级阶段不能低于室外地坪标高以下1.0m要求”,本工程抗浮设计水位可按室外地坪标高以下1.0m考虑,可采取设置抗浮锚杆或抗浮桩等抗浮措施,同时应对抗水底板增加配筋量。

地下室防水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0.5m以上。

抗浮结构施工前,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现场抗浮结构的抗拔试验,以确定抗拔承载力的相关参数,为抗浮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三、整体抗浮根据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3.0.1条3.0.3条规定:1、建筑工程抗浮稳定性应符合下式规定:G/Nw,k≥Kw (3.0.3)式中:G——建筑结构自重、附加物自重、抗浮结构及构件抗力设计值总(kN);Nw,k——浮力设计值(kN);Kw——抗浮稳定安全系数(本工程抗浮工程设计等级为乙级,使用期抗浮稳定安全系数为1.05)。

2、若整体不满足抗浮设计要求时,通常有以下种处理方式:压重法;排水限压法、隔水控压法与泄水降压法;锚杆法;锚桩法。

地下室抗浮设计

地下室抗浮设计

地下室抗浮设计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的建设越来越普遍。

然而,地下室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地下水浮力的影响,如果抗浮设计不合理,将会给建筑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地下室抗浮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地下室受到地下水浮力作用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当地下室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水会对地下室结构产生向上的浮力。

如果这个浮力大于地下室结构自身的重量以及其上所承受的其他竖向荷载之和,地下室就会有上浮的趋势。

一旦发生上浮,可能导致地下室结构开裂、变形,甚至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地下室抗浮设计时,首先要准确地确定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变化、降雨量、周边地下水开采情况以及地形地貌等。

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水文调查,以获取可靠的地下水位数据。

通常,在设计中会考虑最高地下水位,以确保地下室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

在确定了地下水位后,接下来需要计算地下水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地下室排开的水的重量。

计算时要考虑地下室的形状、尺寸以及埋深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地下水的水压力分布情况,因为不同部位的水压力可能不同,这会影响到浮力的计算结果。

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增加结构自重、设置抗浮桩、抗浮锚杆以及采用排水减压措施等。

增加结构自重是一种比较简单直接的方法。

通过增加地下室顶板、底板和墙板的厚度,或者采用较重的建筑材料,可以增加结构的重量,从而抵抗地下水浮力。

但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成本增加,并且对于浮力较大的情况,单纯依靠增加自重可能效果不佳。

设置抗浮桩是一种常用的抗浮措施。

抗浮桩通常是灌注桩或预制桩,通过桩身与周围土体的摩擦力和桩端阻力来抵抗浮力。

抗浮桩的设计需要考虑桩的类型、直径、长度、间距以及桩身的强度等因素。

在设计时,要根据地质条件和浮力大小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布置。

抗浮锚杆也是一种有效的抗浮手段。

抗浮锚杆是将锚杆锚固在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层或土层中,通过锚杆的抗拔力来抵抗浮力。

浅析地下室抗浮设计(全文)

浅析地下室抗浮设计(全文)

浅析地下室抗浮设计(全文)【范本1】:地下室抗浮设计浅析一.引言地下室抗浮设计是建造地下室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抗浮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室因地下水压力过大而浮起的情况发生,保证地下室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从地下室的抗浮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地下室抗浮设计原理1. 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概念地下室抗浮设计是指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地下水对地下室构筑物产生的浮力。

2. 影响地下室抗浮设计的因素地下室抗浮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地下室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等。

3. 抗浮设计的原理抗浮设计的原理是通过增加地下室的自重和增加地下室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地下室受到的浮力。

三.地下室抗浮设计方法1. 重力平衡法重力平衡法是通过增加地下室的自重来抵消地下水的浮力,常用的方法包括增加地下室的重力物体和加重土体。

2. 摩擦平衡法摩擦平衡法是通过增加地下室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抗地下水的浮力,常用的方法包括增加地下室的横向摩擦力和增加地下室底板的横向摩擦力。

四.地下室抗浮设计注意事项1. 合理选取设计参数地下室抗浮设计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情况来选取合理的设计参数,包括地下室的自重、底板的厚度和材料强度等。

2. 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地下室抗浮设计需要进行合理的计算和模拟,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严格执行设计要求地下室抗浮设计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附件:1. 地下室抗浮设计计算表格2. 地下室抗浮设计施工图纸法律名词及注释:1. 地下水位:指在地下岩石或土壤中的自由水面的高度。

2. 地下水压力:地下水对地下室构筑物施加的压力。

3. 自重:地下室本身的重力。

4. 摩擦力: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相互抵抗相对运动的力。

【范本2】:地下室抗浮设计浅析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地下室的建设越来越普及,但同时也面临着地下水位较高导致地下室抗浮不足的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地下室抗浮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地下室抗浮设计

地下室抗浮设计

地下室抗浮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的抗浮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地下室的深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地下室抗浮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如果地下室的抗浮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地下室上浮、结构开裂、渗漏等严重问题,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因此,做好地下室抗浮设计是确保地下室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一、地下室抗浮设计的基本原理地下室抗浮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平衡地下室所受到的浮力和抗浮力,使地下室在地下水位上升时保持稳定。

浮力是由地下水对地下室结构产生的向上的压力,其大小等于地下室排开地下水的体积乘以水的重度。

抗浮力则主要包括地下室结构的自重、地下室顶板上的覆土重量以及抗拔桩或抗浮锚杆提供的抗拔力等。

在进行地下室抗浮设计时,需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以及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抗浮设防水位,并计算地下室所受到的浮力和抗浮力。

当抗浮力大于浮力时,地下室能够保持稳定;当抗浮力小于浮力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抗浮措施,如增加地下室结构的自重、增加覆土厚度、设置抗拔桩或抗浮锚杆等,以提高抗浮力,确保地下室的抗浮安全。

二、地下室抗浮设计的影响因素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影响地下室抗浮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地下水的分布和赋存情况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地下室所受到的浮力。

例如,在渗透性较好的砂土层中,地下水的流动较为顺畅,浮力较大;而在渗透性较差的黏土层中,地下水的流动受到限制,浮力相对较小。

2、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地下室抗浮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受到季节、气候、周边排水系统、地下工程施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抗浮设计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资料,合理确定抗浮设防水位,并考虑地下水位的可能变化幅度,以确保地下室在极端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

3、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会对地下室抗浮设计产生影响。

浅析房屋建筑地下室结构抗浮设计

浅析房屋建筑地下室结构抗浮设计

浅析房屋建筑地下室结构抗浮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建筑面积有限,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很多建筑物都开始设计建造地下室。

地下室在建筑中可以起到多种作用,如存储、娱乐、办公等。

但是在建造地下室时,抗浮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注意抗浮设计,地下室易发生坍塌事故,对建筑带来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下室抗浮设计的角度来探讨房屋建筑地下室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1. 抗浮设计的重要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抗浮设计。

建筑结构一般建立在地面之上,但是地下室却建造在地下,底部容易遭受地下水、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并产生浮力的作用。

这就需要在设计中要考虑受力特点,设计结构的抗浮能力。

抗浮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方面,当地下室周围水分含量较高时,浮力将对整个结构产生极大的影响,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抗浮设计也是节约资源、提高建筑品质的重要手段。

在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建筑的抗浮能力,可以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轻维护成本。

2. 抗浮设计的典型实现方式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抗浮设计的典型实现方式。

(1)基础设计地下室加固的关键在于基础设计。

在基础设计时,需要考虑地下水位所处深度、季节变化、降雨量等因素,设计地下室基础的尺寸、形状和结构。

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基础应该保证深度足够,尺寸足够,强度足够。

(2)地下室防水处理与抗浮设计紧密相关的是地下室的防水处理。

地下室的地基改良、基础设计、基础外侧防水层以及区域排水系统构成了地下室防水系统的完整设计,防水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

(3)地下室加固设计针对地下室加固,设计者可以采取灰云石、B800等高强度混凝土、加固钢材等多种加固方案。

通过加固,可以增加地下室本身的质量、提高抗浮力度,从而有效的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

3. 总结抗浮设计是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在设计过程中重视。

通过地下室基础设计、地下室防水处理和地下室加固设计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建筑物的抗浮能力,能够确保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危险发生,减轻建筑物的维修成本。

浅谈地下室的抗浮设计

浅谈地下室的抗浮设计

浅谈地下室的抗浮设计摘要:地下室的抗浮设计往往被忽略,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便是地下室浮起、地下室底板裂缝渗水等等,都是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正常使用甚至是安全的。

因此,地下室的抗浮应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介绍了抗浮设计中基本概念,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地下室的抗浮设计。

关键词:地下室;抗浮设计;概念Abstract: the basement anti-uplift design is often neglected, and lead to adverse consequences is the basement float, basement floor crack ooze water, etc., are directly affect the structure of normal use and even is safe. Therefore, the basement anti-uplift should cause enough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basement design,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discusses basement anti-uplift design.Keywords: the basement; Anti-uplift design; concept地下建筑物的抗浮设计关系到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安全问题, 抗浮设计措施应根据工程地质资料、施工条件、地下结构情况进行周密的设计计算、精心施工, 尤其注意在施工阶段的抗浮问题。

设计中应考虑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并尽量利用一些简易的抗浮措施, 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一、抗浮设计中基本概念在多个地下室因水浮力作用而引发的工程亊故中,我们发现有些设计人员对地下水的作用认识不足,抗浮设计的基本概念不够清晰,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情况:1、有些设计人员经常把设计重点放在地下室的梁、板、柱、墙的结构构件设计上,往往忽视整体抗浮验算分析,忽视施工的抗浮措施,总认为具有上万吨自重的地下室是怎么也不可能浮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地下室抗浮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急速发展,地下室与地下建筑也随之也越来越多。

而各地水位不同,每栋建筑的埋置深度不同,水对建筑物的浮力也不同。

地下室的抗浮设计往往被忽略,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便是地下室底板拱起,底板裂缝渗水甚至地下室上浮及结构破坏等,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且效果不好。

2004年大庆一地下商场才建成就上浮了,直至2009年哈工大耿永常教授对其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解决方案,才使该商场得以正常使用。

所以,地下建筑抗浮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关键词】地下;设防水位;抗浮措施
一,建筑物为什么会浮起来?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流体作用的合力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流体重力,方向竖直向上。

这个合力称为浮力。

所以,当建筑物底面处于地下水中时会受到地下水给它向上的水浮力。

当水浮力大于建筑物底面以上包含堆土在内的重量时,建筑物就会浮起来;当水浮力小于建筑物底面以上包含堆土在内的重量时,建筑物就不会浮起来。

所以只要地下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就能使建筑物浮起来。

抗浮水位是指基础砌置深度内起主导作用的地下水层在建筑物运营期间的最高水位。

当有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时,抗浮水位可根据该层地下水实测最高水位和建筑物运营期间地下水的变化来确定;无长期观测资料或资料缺乏时,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稳定水位并结合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南方滨海和滨江地区,抗浮设防水位可取室外地坪标高。

场地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应实测承压水水位并考虑其对抗浮水位的影响。

只考虑施工期间的抗浮时,抗浮水位可按一个水文年的最高水位确定。

二,怎么进行抗浮设计?
对地下室进行抗浮设计时需分下面两种情况:
(1):当地下室外轮廓与地上建筑外边线基本重合时。

当结构重量大于水浮力时,我们就不必考虑抗浮,但是我们应在设计说明中提出施工时的降水措施;当结构重量小于水浮力时,那么地下室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平衡水浮力。

另外,无论水浮力是否大于结构重量,都需要验算水浮力对地下室底板的作用,使底板满足必要的强度与刚度,还需满足抗裂要求。

如果底板配筋过多或者截面过大,就会形成浪费。

(2):当地下室外轮廓大于地上建筑外边线时。

此种情况下,除了需要满足结构总体重量大于水浮力外,还需要对地下室外伸部分进行浮力作用下的抗弯及抗剪强度的验算,否则就有可能使地下室底板及梁墙的开裂。

如果与高层相连的裙房部分的重量小于水浮力时,我们应考虑此部分结构承受水浮力作用而引起的损坏。

三,建筑物的抗浮措施
地下室抗浮措施基本上分为“一压二拉”。

压即为配重法,增加永久荷载的自重,比如地下室顶板覆土、地下室底板的配重等来平衡地下水浮力。

我们知道,抗浮安全度不够是由于结构自重小于地下水对结构上浮力而造成,所以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加结构自重或增加其上恒载,利用底板外伸部分增加回填土重量。

比如地下室顶板上覆土,既能增加重量,又能解决建筑绿化问题,另外也可以在地板上增加配重,这样既能增加重量也可以减少底板与梁的高度。

但是配重法必然会使基础埋置深度增加,
也使水浮力增大。

所以采用配重法时要综合考虑,取一个合理基础埋置深度。

拉即为设置抗拔桩或者抗拔锚杆,以抗浮构件提供的抗拔力平衡地下水浮力。

(a)抗拔桩是利用桩侧阻力起抗浮作用。

其抗浮能力与与桩型、桩径、桩长及周围地质条件有关。

桩的单桩承载力越大,一般布置在柱墙下,其抗浮面积较大,且受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影响较大,造价也较高,如果按常规布置柱下桩基不能满足抗浮要求,则需要在抗浮底板下设置抗拔桩。

抗拔桩的抗拔承载力应通过现场抗拔静载试验确定。

(b)抗拔锚杆是指抵抗建筑物向上位移的各种桩型的总称,抗拔锚杆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桩,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能。

抗拔锚杆因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受力合理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但它的设计、施工和检测还没有专业规范,因此给它的应用带来了不便。

抗拔锚杆分为预应力锚杆和非预应力锚杆,普通锚杆只有结构底板发生一定的位移才开始被动受力,适用于水浮力不大且对位移要求低的地下建筑物。

水浮力较大且对位移要求较大的地下建筑物则应采用于预应力锚杆。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单独运用一种方式抵抗地下室浮力往往事倍功半,耗材费力,通常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抗浮设计,以达到经济合理。

地下室抗浮验算:
在抗浮验算中,永久荷载的效应对结构是有利的,因此现行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荷载的分项系数小于1.0,也可以按照安全系数法进行验算:
s——地下水对地下室浮力的标准值
g——结构自身重量及上部永久荷载标准值之合
k——抗浮安全系数,可取1.1
当g>ks,说明建筑物的自重及覆土自重比受到的水浮力大很多,足以满足抗浮要求而无需抗浮桩,仅需满足竖向抗压承载力就可以了。

四:实例:
以华松太阳城C地块——地库为例简要叙述一下抗浮设计的方法:
本工程局部地下两层,局部只有地下一层。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3.500米,室内外高差0.45米,地下车库顶板标高-1.65m,覆土厚度为1.2米,地下一层车库建筑地面标高-5.55m,地下二层建筑地面标高-9.150m,基础采用筏板基础。

基础持力层地下二层为第4层粉沙层,地下一层为第3层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70KPa,地下抗浮水位取室外地坪下1米,为32.05米。

地下一层车库筏板顶标高-5.70米,地下室底板600厚,底板面层为150厚素砼,基础底绝对标高为27.2米。

按地勘报告,地下抗浮水位取室外地坪下1米,为32.05米。

则水浮力为48KN/m²。

以覆土厚度1.2m计算,车库自重为1.2米厚土+289厚顶板(520mm厚空心楼板等效自重)+1KN/m2管道自重+150厚素砼面层+600厚底板+2.0KN/m2梁柱自重,则车库抗浮总计自重:
G=1.2x18+0.289x25+1+0.15x25+0.6x25+2=50.575KN/m²
G>1.05F浮,所以抗浮满足要求,不需要打抗拔桩。

地下二层车库筏板顶标高-9.30米,地下室底板600厚,底板面层为150厚素砼,基础底绝对标高为23.6米。

按地勘报告,地下抗浮水位取室外地坪下1米,为32.05米。

则水浮力为83KN/m²。

以覆土厚度1.2m计算,车库自重为1.2米厚土+289厚顶板(520mm厚空心楼板等效自重)+1.2KN/m2管道自重+179厚顶板(300mm厚空心楼板等效自重)+150厚素砼面层+600厚底板+2.0KN/m2梁柱自重,则车库抗浮总计自重:
G=1.2x18+0.289x25+0.179x25+1.4+0.15x25+0.6x25+2.5=55.95KN/m²G<1.05F浮,所以抗浮不满足要求,需要打抗拔桩。

83 KN/m²-55.95 KN/m²=27.05 KN/m²
因此,地下二层每平方米需要由抗拔桩承担的水浮力为27.05 KN/m²,如果按8.1X8.1米柱网计算,单柱下抗由抗拔桩承担的水浮力为1774.8KN。

经计算,地下二层如果采用抗拔锚杆,由于地勘报告没有提供锚杆计算的参数,根据经验,每根锚杆一般只有几十千牛的抗拔力,在地下二层车库中是不适用的。

因此我决定地下二层抗拔桩选用600直径或800直径的
说明:单桩配筋是考虑裂缝控制的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单柱下2根600直径20.5米桩长和单柱下1根800直径26.5米桩的桩型在造价方面差不多。

考虑到单柱下2根600直径的材料造价略低,且与主楼桩径统一,所以最后决定采用单柱下2根600直径20.5米桩长的方案。

五,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地下室的抗浮施工对整个建筑物的后续施工、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成本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下室的抗浮设计应根据建筑所在地的实际地质资料、周边环境、施工条件及地下结构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认真的分析、计算,并且要降低造价,做到科学、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①建筑地基基础规范 GB 50007-2011
②地下室结构抗浮设计中抗拔桩的应用研究[J] 南昌大学吴竞
③地下结构抗浮设计的思路和建议[J] 建筑结构郑伟国
④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