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

合集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 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  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1、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获利。

3、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

4、寄生虫:长期或暂时依附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获得营养,并给对方造成损害的低等动物。

5、宿主:受寄生虫寄生并受其损害的一方。

6、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及其所需的条件。

7、世代交替:寄生虫的生活史既有无性生殖又有有性生殖,两者交替进行,称为~。

8、机会性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健康的人群体内寄生时,常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人体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甚至致死。

9、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10、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11、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并在一定条件下传播给人,人和动物均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和保虫作用,故称~。

12、转续宿主:有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当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仍可发育为成虫,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

13、伴随免疫:宿主感染血吸虫后,机体大多能产生一定的获得性免疫力,对血吸虫的再感染具有抵抗力,表现在对再次入侵的童虫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却不能杀死初次感染的成虫或阻止产卵,一旦清除了这些成虫,则对再感染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这种现象称为~。

14、带虫免疫:人体感染疟原虫后,机体大多能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对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具有抵抗力,但体内仍维持着低水平的原虫血症,机体的这种免疫状态属~。

这种免疫力不能长期持续,随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消灭而逐渐消失。

15、传染源:感染有寄生虫的患者、带虫者、保虫宿主及转续宿主。

16、感染阶段/感染期:寄生虫发育过程中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

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学
23
2024/1/30
06
总结与展望
24
人体寄生虫学研究进展概述
1 2 3
寄生虫分类与鉴定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寄生虫的分类和鉴 定方法不断改进,为寄生虫学研究提供了更准确 的基础数据。
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
深入研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揭 示了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生存策略及其对宿主健 康的影响。
2024/1/30
生物学特性
蓝氏贾第鞭毛虫是一种鞭毛虫纲的寄生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 贾第虫病。
传播途径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摄入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
致病机制
蓝氏贾第鞭毛虫在小肠内寄生并繁殖,破坏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腹泻 、腹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后果。
防治原则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食物和水;对急性期患者应及 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水源保护和食品卫生监管工作。
11
03
消化道寄生虫感染与防治
2024/1/30
12
蛔虫感染与防治
蛔虫感染症状
腹痛、消化不良、营养 不良、胆道蛔虫症等。
2024/1/30
蛔虫感染途径
经口摄入感染性虫卵。
蛔虫感染预防
蛔虫感染治疗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 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
等。
13
使用驱虫药物,如阿苯 达唑等。
绦虫感染与防治
01
02
防治措施
消灭蚊子,减少传播途径;在流行 区进行普查普治,及时发现并治疗 感染者;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被蚊 子叮咬。
18
疥螨感染与防治
感染途径
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者 的衣物、被褥等而传播。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主要关注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寄生虫。

以下是医学寄生虫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
1. 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2. 宿主:寄生虫生活的生物体。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宿主可以分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

3.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4. 中间宿主: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5. 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不仅寄生在人体,还可寄生在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体内,并作为传染源经过肯定途径传播给人。

这类除了人以外的脊椎动物宿主称为保虫宿主。

6. 寄生虫病:由寄生虫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

7. 传播途径:寄生虫从一种生物体传播到另一种生物体的方式。

8. 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完成其生命周期所需的所有阶段和条件。

9. 免疫逃避:寄生虫为了生存和繁殖而采取的避免或减弱宿主的免疫应答的机制。

10. 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都受益的关系。

以上名词解释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医学寄生虫学相关的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3.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感染途径和防治方法,提高学生对人体寄生虫病的认识。

4. 教学对象:医学专业本科生5.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寄生虫学基础知识寄生虫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的感染与传播途径2. 第二章:原虫学原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常见原虫的识别及致病特点原虫的防治方法3. 第三章:嚅虫学嚅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常见嚅虫的识别及致病特点嚅虫的防治方法4. 第四章:扁虫学扁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常见扁虫的识别及致病特点扁虫的防治方法5. 第五章:线虫学线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常见线虫的识别及致病特点线虫的防治方法三、教学安排1. 课时:32课时(4学分)2. 教学方式: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3.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4课时第二章:4课时第三章:4课时第四章:4课时第五章:4课时四、教学评价1. 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占总评的60%2. 实验报告:实验课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占总评的20%3. 课堂讨论:参与课堂讨论,占总评的20%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体寄生虫学教材2. 实验材料:寄生虫标本、显微镜等3. 辅助资料:课件、教学视频、文献资料等4. 网络资源:寄生虫学相关网站、数据库等六、第六章: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1. 原虫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液学检查、粪便检查、尿液检查等)2. 常用抗原虫药物:氯喹、伯氨喹、甲氟喹等3. 特殊感染的原虫病治疗:弓形虫病、利什曼病等七、第七章: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1. 嚅虫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等)2. 常用抗嚅虫药物:丙硫咪唑、阿苯达唑、美托硝唑等3. 特殊感染的嚅虫病治疗:肝吸虫病、姜片虫病等八、第八章:扁虫病的诊断与治疗1. 扁虫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尿液检查等)2. 常用抗扁虫药物:丙硫咪唑、阿苯达唑、美托硝唑等3. 特殊感染的扁虫病治疗:裂头蚴病、曼氏迭宫绦虫病等九、第九章:线虫病的诊断与治疗1. 线虫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血液学检查等)2. 常用抗线虫药物:阿苯达唑、美托硝唑、伊维菌素等3. 特殊感染的线虫病治疗:钩虫病、丝虫病等十、第十章:人体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1. 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等2. 公共卫生措施:粪便无害化处理、水资源管理、防蚊措施等3. 寄生虫病的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4. 寄生虫病防治策略: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等教学安排:1. 课时:32课时(4学分)2. 教学方式: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3. 教学进度安排:第六章:4课时第七章:4课时第八章:4课时第九章:4课时第十章:4课时教学评价:1. 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占总评的60%2. 实验报告:实验课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占总评的20%3. 课堂讨论:参与课堂讨论,占总评的20%教学资源:1. 教材:人体寄生虫学教材2. 实验材料:寄生虫标本、显微镜等3. 辅助资料:课件、教学视频、文献资料等4. 网络资源:寄生虫学相关网站、数据库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概述难点解析:教学目标的制定需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专业发展的需求。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一、基本概念1.寄生虫:依靠寄主的体内或体外环境为生活环境的异种生物。

2.寄生虫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内寄生虫在寄主体内寄生,如蠕虫、原虫等;外寄生虫寄生在寄主体表或寄生在寄主体表附近,如虱子、跳蚤等。

3.直接寄生虫和间接寄生虫:直接寄生虫是寄生在一种寄主身上,不需要在多个物种寄主之间转换;间接寄生虫则需要在多个寄主之间进行转换。

例如钩虫是直接寄生虫,而疟原虫则是间接寄生虫。

二、寄生虫的分类和形态学特征1.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可分为蠕虫、原虫、线虫、节肢动物等。

2.寄生虫的形态学特征:寄生虫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体形、大小、颜色、鳞片、复眼、口器等。

三、寄生虫感染途径1.接触感染:直接接触寄生虫、寄生虫卵或幼虫的感染途径。

2.水源性传播:通过饮用受寄生虫卵或幼虫污染的水源感染。

3.食物性传播:通过吃寄生虫卵、幼虫或包含病原体的寄生物感染。

4.蚊媒传播:由蚊子传播寄生虫病原体,如疟原虫和丝虫等。

5.传染媒介动物传播:通过叮咬行为将寄生虫病原体传播给人类,如跳蚤和虱子等。

四、人体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1.人体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表现:感染寄生虫后,人体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皮肤症状等。

2.人体寄生虫感染的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寄生虫病原体的检测、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五、人体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措施1.个人预防措施:保持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定期接种疫苗,穿戴防护装备等。

3.政府和社会的干预措施:制定和执行疫情监测预警制度,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介入传染病疫情,提供相关医疗资源等。

总结: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与人体关系的学科,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和临床表现,掌握寄生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对于保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人体寄生虫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人体寄生虫的学问,包括人体内的、外生的、寄生于人体宝宝的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主要来自于环境、食品、饮水和接触传播等途径,寄生在人体各种器官和组织中。

人体寄生虫的分类人体寄生虫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包括病原体特征、临床表现、病程、致病机制等方面。

按照病原体分类,人体寄生虫可以分为原生动物和线虫两类。

原生动物包括滴虫、贾第鞭毛虫、锥虫、球虫、痢螺等;线虫包括圆线虫、鞭虫、钩虫、蛔虫等。

人体寄生虫的病因人体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人、动物和环境三个方面。

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肠道、皮肤等途径传播寄生虫。

动物如狗、猫等也是人类寄生虫的来源,比如钩虫、蛔虫等。

环境也是寄生虫的传播途径,比如食物、饮水、土壤等都可能带有寄生虫卵或幼虫。

人体寄生虫的症状人体寄生虫其实大部分都没有症状,只有某些种类的寄生虫才会引起疾病。

比如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造成肠道内蠕动过度、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滴虫在女性生殖道内寄生会引起炎症、瘙痒等症状。

另外,一些寄生虫还会引起组织感染,比如曲霉、原虫等。

人体寄生虫的预防预防人体寄生虫的方法主要是从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两个方面入手。

保持干净的环境、饮食健康的食物、规范的饮用水等都是预防人体寄生虫的重要措施。

个人卫生方面,剪短指甲、勤洗手、彻底煮食食物、戴好驱虫口罩等措施都可以有效预防人体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的治疗治疗人体寄生虫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药物治疗是指通过口服或注射等方式将药物送入人身体内,以达到治疗寄生虫的目的。

而手术治疗则是在寄生虫位置进行手术切除。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寄生虫的同时必须保持适当的营养和健康生活方式,以提高治愈率。

以上是人体寄生虫学的总论,希望能对大家了解人体寄生虫有所帮助。

寄生虫学

寄生虫学

1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受益一方称寄生生物被寄生的受害一方称456789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传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10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才可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1再感染具有完全的、稳定的抵抗力。

12内寄生虫增值减缓,虫体数量降低维持在低密度水平,导致临床痊愈,对再感染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宿主体内的寄生虫未被完全清除。

13免疫力,对再感染时侵入的幼虫具有一定抵抗力,但这种免疫力对体内的成虫不发生影响,因此成虫可继续存活,这种活动性感染和免疫力并存的现象即称为伴随免疫。

14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15后到达寄生部位生长、发育,这属于寄生虫幼虫的正常移行。

16可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

17害称为异位损害。

18裹于虫体外的鞘膜,此期的幼虫被称为微丝蚴。

19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出现大量增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

19变态:节肢动物从卵发育到成虫,要经历形态,生理功能和生后习性等一系列改变。

203个时期。

21相似2223间相传播,不需要人的参与,人类偶然进入该地区后,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给人。

如荒漠型黑热病。

这类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

这类地区称原始性自然疫源地。

2526肠前可以“暂停发育状态”。

滞留于组织内长期在人体内移行,经过段时间后才进入肠腔发育成熟,这种现象称迁延移动2728起的阿米巴病。

以阿米巴性肝脓肿最常见。

29疟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红细胞,引起的疾病统称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按蚊传播的寄生虫病,虫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并经裂体增殖,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30作是由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所致。

疟原虫经几次裂体增殖后,当血中的虫体密度达到发作的最低值。

发热阈值时,在临床上就可表现为发作现象。

31而宿主也未再被蚊媒传播感染由原先侵入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经数月或年余的休眠和复苏发育释放的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增殖32抗原变异或宿主抵抗能力和疟原虫的特异性免疫力下降残存的红细胞内期原虫又重新大量增殖引起疟疾发作称-3334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

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寄生虫学名词解释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生活方式的生物学分支,主要研究各类寄生虫的形态、生态、生理、遗传以及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寄生虫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1. 寄生虫(Parasite):指在宿主体内或体表上寄生并以其为生活环境和营养提供者的生物。

它们在宿主体内获取所需的营养和生存条件,同时给宿主带来损害。

2. 宿主(Host):指寄生虫依赖并寄生生活于其身上或体内的生物。

宿主提供了寄生虫所需的营养和生活条件,同时宿主可能遭受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

3.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在其生命周期中经历一段或多段发育阶段的宿主。

中间宿主通常只在某些寄生虫物种中存在,充当其发育和繁殖的场所。

4.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的性成熟和繁殖阶段发生在其中的宿主。

终宿主通常是寄生虫的生活周期中最后一个宿主。

5. 寄生虫虚拟子弹(Parasite bullet):指寄生虫在进食过程中摄入的能够进入寄生虫体内,并引发感染和繁殖的宿主组织。

6. 寄生虫感染(Parasitic infection):指寄生虫侵入宿主并生活在其体内或体表的过程。

寄生虫感染可能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和其他相关疾病。

7. 寄生虫病(Parasitic disease):指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

寄生虫通过摄取宿主血液、组织和营养,同时分泌毒素和代谢产物,对宿主组织和免疫系统造成损伤。

8. 栓塞学说(Theory of Emboli):是寄生虫学中的一个理论,认为寄生虫引起宿主内部或组织过程中的堵塞是导致寄生虫病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

9. 蛔虫感染(Ascariasis):是一种人类和动物常见的寄生虫病,由人体寄生的蛔虫(Ascaris)引起。

蛔虫感染可能导致腹痛、腹泻、营养不良等症状。

10. 蚴(Cercaria):是吸虫等类群的寄生虫在其生命周期中的一种幼虫形态,以游泳的方式在水体中寻找终宿主。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人类体内寄生虫的分布、形态、生命周期、影响和防治等方面的学科,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人体寄生虫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普遍,并且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对人体寄生虫学中的重点进行总结。

一、人体寄生虫的分类按照生物学分类,人类体内寄生虫的类型主要有动物原生生物、线虫、扁平虫和吸虫等。

其中动物原生生物包括锚头虫、滴虫和纤毛虫等;线虫包括钩虫、蛔虫和鞭虫等;扁平虫包括血吸虫和棘球绦虫等;吸虫包括肝吸虫和肠吸虫等。

二、人体寄生虫的生命史人体寄生虫的生命史在不同的虫种中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虫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虫卵是指寄生虫的精细生殖细胞,寄生虫在人体内的繁殖过程中产生,通过排泄物排出人体外便可感染其他人体。

幼虫是指虫卵孵化后的形态发育到一定程度的生物形态,有的幼虫通过消化道穿入人体内,有的则通过皮肤、肺部等通道感染人体。

成虫是指虫体发育成熟后的生物形态,它们会寄生于不同的人体部位,如肠道、泌尿系统、血液、脊髓和眼耳鼻喉等器官。

三、人体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人体寄生虫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1. 经由污染水、膳食。

例如:肝吸虫、血吸虫、钩虫等;2. 经由昆虫叮咬。

例如:噬人黑蜱、古蚕虫、恙虫等;3. 经由皮肤吸收。

例如:钩虫、毛蚴、棘球绦虫等;4. 经由接触染病动物或粪便。

例如:弓形虫、尾螺等。

四、人体寄生虫的血液学检查人体寄生虫病的确诊主要依靠血液学检查。

在这些检查中,通过对影响人体健康的血液中寄生虫细胞、虫卵、寄生虫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可以进一步明确寄生虫病的类型、分布和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血液学检查的方法包括血片检查、凝胶扩散试验、骨髓检查和补体结合试验等。

五、人体寄生虫的防治措施人体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1. 动员健康科普知识和提高公众健康素质。

宣传洗手、饮水卫生等基本的健康习惯;2. 加强环境清洁和卫生条件。

室内、室外环境保持清洁卫生,改善生活条件;3. 定期体检和及时治疗。

寄生虫学

寄生虫学

总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获利,另一方受害。

寄生虫---一些低等动物长期地或暂时地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得营养,并因此使对方受到损害。

宿主---被寄生虫所寄生的生物寄生虫的分类: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习惯上分为:蠕虫(吸虫、绦虫、线虫)、原虫、医学昆虫三大类。

原生动物门——原虫,扁形动物门——吸虫、绦虫,线形动物门——线虫,棘头动物门——棘头虫,节肢动物门——医学昆虫宿主种类1. 终宿主: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2. 中间宿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3. 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

4. 转续宿主:有些寄生虫幼虫寄生于非正常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可长期处于幼虫状态,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便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生活史类型: 直接型间接型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生活史中能够感染人体的发育阶段。

即: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一)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寄生虫的致病作用)1. 掠夺营养2. 机械性损伤(入侵—移行—定居—繁殖)3. 毒性作用与免疫病理损害(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幼虫移行症定义: 一些蠕虫的幼虫侵入人体(非适宜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较长时间存活,并可在组织中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损害,引起幼虫移行症。

⏹临床类型:皮肤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定义: 有时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和发育的过程中,可在常见寄生部位之外的组织内寄生,这种现象叫做异位寄生。

1.传染源:寄生虫病的患者、带虫者及保虫宿主2.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节肢动物感染经人体接触感染经呼吸道感染经输血(胎盘)感染体内重复(自身)感染3. 易感者一、扁形动物门,吸虫纲成虫形态特征:大多数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呈叶状或舌状有吸盘无体腔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内脏各系统(消化、生殖)虫卵形态特征:卵盖。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及其防治的学科。

寄生虫是一类以寄生、寄生幼虫继续寄生或侵袭人体为特征的生物。

了解人体寄生虫学的重要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与防治常见的人体寄生虫病,以下是人体寄生虫学的重点知识总结:一、常见人体寄生虫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1.蛔虫病:蛔虫是常见的消化道寄生虫,成虫寄生于小肠,虫卵通过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经胃肠道进入小肠,孵化成幼虫后,经肠壁进入血液循环,再从肺经气管进入咽喉,最终再次吞咽到小肠定殖。

2.钩虫病:钩虫是常见的土壤寄生虫,寄生于小肠,人类感染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感染源污染的土壤,幼虫穿透皮肤进入人体,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从而被咳出,再次吞咽到小肠。

3.弓形虫病:弓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寄生虫,可寄生于人体多个器官,感染途径主要有经口摄入感染性卵囊或感染性囊体的肉类、饮用未经过滤、消毒的生水、接触感染性化粪污染的土壤或环境等。

4.血吸虫病:血吸虫是一种寄生于人体肠道或膀胱的吸虫,感染途径主要有经皮感染、经口感染、经母婴传播等,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水源中的钉螺或人工种植的河流水生植物等。

5.疟疾:疟原虫是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寄生虫,感染途径为蚊子叮咬,在人体内感染红细胞,寄生在红细胞内进行繁殖,然后感染新的红细胞。

二、常见人体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蛔虫病:轻型病例可能无明显症状,重型病例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诊断主要依靠粪便虫卵检查。

2.钩虫病:感染初期可出现皮肤瘙痒、红斑、水疱等症状,慢性期可出现贫血、消瘦、肠炎等表现。

诊断主要依靠粪便虫卵检查。

3.弓形虫病:感染初期可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慢性期特征性体征为淋巴结肿大、脾肿大等。

诊断主要依靠抗体检测和弓形虫DN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4.血吸虫病:急性期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带血等症状,慢性期可出现肝脾肿大、腹水、贫血等。

诊断主要依靠粪便或尿液中虫卵检查。

5.疟疾:疟原虫感染出现周期性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血涂片或快速诊断试纸检测。

兽医寄生虫学 pdf

兽医寄生虫学 pdf

兽医寄生虫学pdf一、寄生虫学概述寄生虫学是一门研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

寄生虫学不仅在理论上对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更在公共卫生和动物健康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寄生虫的分类与鉴定寄生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因此分类方法也较为多样。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按寄生部位(内寄生或外寄生)、宿主类型(人、畜、禽或野生动物)以及生活史类型(直接型或间接型)等。

鉴定寄生虫通常依赖于显微镜观察,以及特殊的染色和免疫学技术。

三、寄生虫病的传播方式寄生虫病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寄生虫的生活史。

常见的传播方式有:经口感染(如摄入污染的水或食物)、接触感染(如皮肤接触)、生物媒介感染(如蚊子、苍蝇等传播某些疾病)等。

了解寄生虫病的传播方式是制定防治策略的关键。

四、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对宿主的营养吸收、机械性损伤以及产生的毒素等。

寄生虫的机械性损伤可能导致肠道或其他组织的炎症;寄生虫释放的毒素可能导致宿主中毒;而寄生虫对宿主营养的竞争性吸收可能导致宿主营养不良,生长受阻。

五、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播媒介、定期药物预防和治疗等。

对于某些疾病,疫苗预防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治疗寄生虫病通常依赖于药物,如抗寄生虫药、抗生素等。

但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抗药性的问题,并遵循合理的用药方案。

六、常见寄生虫病的案例分析以猪囊尾蚴病为例,这是一种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疾病。

病猪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此病的预防主要依赖于定期驱虫和粪便无害化处理。

治疗则可以使用丙硫咪唑等药物。

七、寄生虫病的生态和流行病学寄生虫病的流行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某些在湿地或沼泽地带生活的动物更容易感染某些寄生虫。

了解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有助于预测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从而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

八、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检疫预防和检疫是控制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一、课程介绍1.1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1.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1.3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寄生虫的基本知识,认识常见的人体寄生虫及其生活史,了解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诊断、预防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2.1 寄生虫的基本概念2.1.1 寄生的定义2.1.2 寄生虫的分类2.1.3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2.2 人体寄生虫的生活史2.2.1 寄生虫的生活史概述2.2.2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2.2.3 人体寄生虫的生活史特点2.3 人体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2.3.1 寄生虫的感染途径2.3.2 寄生虫的感染期2.3.3 人体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3.1.1 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寄生虫的基本概念、生活史、感染与免疫等方面的知识。

3.1.2 结合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3.2 案例分析法3.2.1 教师提供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中寄生虫的感染途径、诊断和治疗方法。

3.2.2 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3 实验教学法3.3.1 安排寄生虫标本观察,使学生认识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3.3.2 进行寄生虫生活史实验,使学生了解寄生虫的生活史特点。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40%。

4.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寄生虫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4.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表现,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24课时,实验教学8课时。

5.2 教学进度:第1-4周:寄生虫的基本概念、生活史、感染与免疫第5-8周:常见人体寄生虫的学习第9-12周: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第13-16周:实验教学,包括寄生虫标本观察和生活史实验六、教学资源6.1 教材:《人体寄生虫学》教科书,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6.2 辅助资料:寄生虫学相关的期刊文章、研究报告、网络资源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学人体寄生虫是指寄生在人体内并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微生物,可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人体寄生虫的学科,涉及到人体寄生虫的种类、传播途径、寄生部位、病理学、防治等多个方面。

人体寄生虫的种类很多,包括原生动物、线虫、吸虫和节肢动物等。

其中较常见的有阿米巴原虫、血吸虫、肝吸虫、蛔虫、钩虫、弓形体等。

这些寄生虫多数通过摄食食物、水、飞沫、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内,由于人体的生殖、排泄系统与寄生虫有密切接触,因此导致了很多的感染方式。

例如,在接触感染者的粪便后未洗手的情况下,或者食用未烤熟的肉,就可能会在人体内寄生一些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的寄生部位也有很多,并且对人体的器官和生理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比较常见的寄生部位包括肝、肠、肺、血管、肌肉等。

不同的寄生虫选择不同的寄主组织寄生,这是由于寄生虫的特殊结构和形态决定的。

例如,血吸虫寄生在人体的肝脏血管中,而肺吸虫寄生在人的肺部,蛔虫则寄生在小肠中。

不同的寄生虫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

有的寄生虫只是轻微危害人体健康,比如钩虫、蛔虫等,它们在人体内寄生的时间较短,不会引起严重的病理学变化。

但是有些寄生虫却能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如肝吸虫。

肝吸虫能引起肝脏疾病,导致肝脏肿大、腹水等症状。

阿米巴原虫的寄生会引起腹泻、严重胃肠问题、甚至造成死亡。

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的寄生虫需要及时治疗。

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生物转化等。

但是治疗过程并不简单,因为人体寄生虫有时比较难以检测。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尿液、粪便、血液等生物样本检测感染情况。

预防措施主要是控制饮食和生活习惯,防止寄生虫感染。

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勤洗手、烤熟肉类食物、不饮用未消毒的水源等方式。

总之,人体寄生虫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人类的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只有加强研究,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人体内寄生虫的一门学科。

在医学领域中,人体寄生虫常常是引起疾病的因素之一,因此对其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重点总结了人体寄生虫学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人体寄生虫的分类在人体寄生虫学中,人体寄生虫主要被分为原生动物和线虫。

原生动物包括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而线虫包括蛔虫、钩虫、血吸虫等。

每种寄生虫都有其生命史和寄生习性,这些对于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人体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人体寄生虫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

其中最常见的途径是食物和水源的污染,包括排泄物、污染的土壤和河流。

此外,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如皮肤上的螨虫和虱子。

人与动物也可能互相传播某些寄生虫,如毛细血管回虫和真菌性疣。

三、人体寄生虫的临床表现人体寄生虫病症状可以有多种,且症状并不明显。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腹痛和消化不良;呼吸系统表现,如呼吸困难和咳嗽;皮肤症状,如瘙痒、皮肤炎症和疣等;并伴有贫血和营养不良等。

四、人体寄生虫的诊断方法诊断人体寄生虫病需要通过临床病史、病症的体征和各种检测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血液检测、粪便检测、尿液检测、组织检测、抗原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五、人体寄生虫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人体寄生虫,治疗方案会不同,因此诊断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抗寄生虫药和抗生素,如吡喹酮、苄哒嗪等。

此外,需要配合病人的营养支持和生活习惯的管理。

六、人体寄生虫的预防方法防止人体寄生虫病必须依靠注意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健康饮食等方面。

特别是对于野外生活和旅游的人群应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喝未经消毒的水和没有煮熟的食品。

同时,避免与寄生虫病患者接触,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人体寄生虫病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人体寄生虫学对于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预防和治疗人体寄生虫相关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预防人体寄生虫病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

寄生虫学寄生虫研究对人类健康的意义和应用

寄生虫学寄生虫研究对人类健康的意义和应用

寄生虫学寄生虫研究对人类健康的意义和应用寄生虫(Parasite)是一类依赖于寄主的生物体,它们通过寄主体内取得营养、繁殖和生存。

寄生虫学(Parasitology)是研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寄生虫学研究对人类健康的意义以及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认识寄生虫的意义寄生虫虽然对人类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但在寄生虫学研究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寄生虫的生活史、生物特性以及其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寄生虫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1.1 寄生虫研究促进医学发展在医学领域中,寄生虫研究对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寄生虫的病理过程和机制,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策略。

例如,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通过对疟原虫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索其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从而寻找预防和治疗疟疾的方法。

1.2 促进寄生虫传播途径的认知寄生虫的传播途径涉及到人类的环境卫生、生活习惯等方面。

通过研究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针对寄生虫感染的预防措施。

例如,通过对血吸虫病的研究,发现它主要通过水源传播,我们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净水、消毒等措施来防止寄生虫的传播,从而保护人类健康。

二、寄生虫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寄生虫学研究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疾病的防治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1 诊断和鉴定寄生虫病寄生虫学研究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定提供了重要方法和手段。

通过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命周期以及在宿主体内的感染过程,可以开发出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例如,根据疟原虫的形态特征和生命周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的寄生虫形态来进行疟疾的诊断。

2.2 寄生虫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寄生虫药物的研发对于控制寄生虫感染和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对寄生虫的生物学和生化特性的研究,可以针对其特定的生理过程和代谢途径开发新的药物。

兽医寄生虫学【110页】

兽医寄生虫学【110页】
虫卵计数:麦氏计数法,EPG(每克粪便中的虫 卵数)
(2) 幼虫检查法
幼虫分离法:有些寄生虫(如网尾科线虫),其虫卵在新排出的
粪便中已变为幼虫;类圆属线虫的卵随粪便排出后,在外界温度较高时,经 5~12小时后,即孵出幼虫。为了提高检出率,常将幼虫从粪便中分离出来 进行检查。常用的方法为漏斗幼虫分离法 亦称贝尔曼法(Baermann's technique)。取粪便15~20克,放在漏斗内的金属筛上,漏斗下接一短 橡皮管,管下再接一小试管。
溶液以溶血。待溶血完成后,离心并吸取沉淀检查。
(2) 血液原虫检查 直接镜检法:自动物耳静脉或颈静脉采血,将采出的血液滴在洁净的载
玻片上,加等量的生理盐水与之混合,覆以盖玻片,立即放显微镜下用低 倍镜检查,发现有运动的可疑虫体时,可再换高倍镜检查。由于虫体未染 色,检查时应使视野中的光线弱些。
涂片染色法: 离心集虫法: 血液中的虫体较少时
离心集虫法
其操作过程是,采病畜抗凝血6~7毫升,以每分钟500转的 速度,离心5分钟,使其中大部分红细胞沉降;而后将含有少量 红细胞,白细胞和虫体的上层血浆移入另一离心管中,补加一些 生理盐水,以每分钟2500转的速度离心10分钟。取沉淀物制成 抹片,按上述染色法染色检查。此法适用于伊氏锥虫病和梨形虫 病。
选准驱虫时机:根据发育时间、感染季节动态、成 熟前驱虫、长期给药。
确定驱虫对象:一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二是根据体 质状况;三是针对多宿主寄生虫,所有带虫动物均应 同时驱虫。
驱虫动物的管理:专门的场所,驱虫后5天内应集中 管理,粪便无害化。
驱虫效果评价:
驱虫效果评价
虫卵转阴率 虫卵减少率 精计驱虫率 粗计驱虫率 驱净率
粪便培养法: 圆线虫目所属线虫种类很多,其虫卵在形态上非常

寄生虫学中的关键概念寄生虫的分类和生命周期

寄生虫学中的关键概念寄生虫的分类和生命周期

寄生虫学中的关键概念寄生虫的分类和生命周期寄生虫学中的关键概念:寄生虫的分类和生命周期寄生虫是指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并从中获取营养和生存的生物。

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的起源、形态、生态学、分类学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学科。

寄生虫学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概念,如寄生虫的分类和生命周期,这些概念对于研究和了解寄生虫至关重要。

一、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根据其寄生方式和寄生的宿主类型可以被分类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寄生方式,寄生虫可以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

内寄生虫指寄生在宿主体内,如蠕虫类寄生虫;外寄生虫指寄生在宿主体表面或寄生在宿主体外,如虱子类寄生虫。

根据寄生的宿主类型,寄生虫可以分为动物寄生虫和人类寄生虫。

动物寄生虫指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如猪蛔虫、犬疫螨等;人类寄生虫指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如疟原虫、血吸虫等。

二、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寄生虫的生命周期指的是寄生虫在不同宿主之间的生命发展过程。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分为直接生命周期和间接生命周期。

直接生命周期指寄生虫只依靠一个宿主来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例如,疟原虫就是通过蚊子叮咬人体后,进入人体内完成生命周期的。

在人体内,疟原虫经历红细胞感染、破裂和再感染等不同的阶段,最终形成新的感染性虫体继续寄生在蚊子体内,完成生命周期的循环。

间接生命周期指寄生虫需要经过多个宿主的交替寄生来完成生命周期。

例如,血吸虫的生命周期依赖于两个宿主——螺旋蚴和人类。

成熟的血吸虫在人体内产出卵子,这些卵子随着人的排泄物进入水体,孵化出螺旋蚴。

螺旋蚴寄生在某些淡水生物(如螺类)体内,当人接触到带有感染性螺旋蚴的水后,感染性螺旋蚴通过人的皮肤进入人体,最终发展成成熟的血吸虫,完成生命周期的循环。

总结:寄生虫学中的关键概念包括寄生虫的分类和生命周期。

寄生虫根据其寄生方式和寄生的宿主类型可被分类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动物寄生虫和人类寄生虫。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分为直接生命周期和间接生命周期,分别指寄生虫只依靠一个宿主和寄生虫需要经过多个宿主的交替寄生来完成生命周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生虫学1、联合国重点防治的10大主要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淋巴丝虫病和盘尾丝虫病)、锥虫病(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利什曼病、麻风、登革热、结核病。

2、我国曾流行的5大寄生虫病:疟疾、日本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黑热病(杜氏利氏曼病)。

3、共生可分为共栖、互利共生、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受益者为寄生物,寄生物为动物者称寄生虫)。

4、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发展史。

5、感染阶段:寄生虫发育阶段过程中,其中一个或几个能感染人体并可在人体内继续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的阶段称感染阶段。

6、宿主及其类型:.终宿主(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若需两个宿主,则按寄生顺序称第一、二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储存宿主):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又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为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有机会侵入正常适宜宿主体内时,能继续发育为成虫,此种非适宜宿主成为转续宿主。

7、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①机械性损伤②夺取营养③毒性及免疫损伤8、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可分为消除性免疫和非消除性免疫(是寄生虫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免疫现象,寄生虫感染可诱发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抗在感染免疫力,不能完全清除机体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但对再感染产生一定免疫力)。

非消除免疫包括:.带虫免疫:宿主体内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低虫荷水平,但对在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伴随免疫:宿主体内的成虫不受免疫效应的作用继续存活,但对再感染时侵入的幼虫具有一定抵抗力。

9、免疫逃避的机制①寄生虫隔离②抗原伪装③抗原变异④表膜脱落与更新⑤免疫抑制免疫逃避:寄生虫通过各种途径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在进化过程中获得某些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在有免疫力的宿主体内发育、增殖并长期存活,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10、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他们却能在人群中传播病原体,这类感染者称带虫者。

隐性感染: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也不易用常规方法检测出病原体的寄生现象。

幼虫移行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的状态在宿主体内存活,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病变,称为幼虫移行症。

异位寄生:指虫体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寄生,可引起异位病变。

自然疫源性:没有人参与下,在动物之间互相传播的特性称为自然疫源性。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些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这些寄生虫病成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11、医学蠕虫学:包括线虫、吸虫、绦虫.成虫:线虫多为乳白色,不同种类虫体大小悬殊。

分为土源性线虫和生物源性线虫。

简称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线虫。

.形态:成虫:虫体呈圆柱形,形似蚯蚓,头端钝圆尾端略细,雌虫20-35cm,雄虫15-30cm。

虫体头端有口孔,呈“品”字形排列,雌虫尾端直,生殖系统双管型,盘绕在虫体的后2/3,子宫为粗管状,阴门位于虫体的前、中1/3的交界处。

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有一对镰刀状的交合刺,生殖系统单管型。

虫卵:包括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

受精蛔虫卵呈宽椭圆形,卵壳厚,卵壳外有一层由虫体子宫分泌物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易被胆汁染色,使整个虫卵呈棕黄色。

卵内含有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与卵壳之间形成新月形间隙。

卵细胞易受外界刺激不断分裂,最后形成含有幼虫的感染性虫卵。

卵壳厚且具有蛋白质膜是受精虫卵的特点。

未受精虫卵呈长椭圆形,卵壳较薄蛋白膜薄且不均匀,内含大小不等的折光颗粒。

.生活史:蛔虫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的参与,属于土源性线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以空肠上段多见,感染期虫卵经口进入人体。

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受精虫卵在21-30℃温度和充足氧气的条件下,经2-3周卵细胞分裂成幼虫,再经1-2周,幼虫经第一次蜕皮后变成2期幼虫(即为含蚴卵,又称感染期虫卵)。

人误食感染期虫卵后,在小肠消化液的帮助下,卵内幼虫分泌透明质酸酶和蛋白酶等孵化液,消化卵壳,破壳孵出。

幼虫侵入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钻入肠壁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液循环经肝、右心到达肺,穿过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并在肺泡内进行第2,沿支气管、气管上行至咽,随吞咽进入食管,经胃到小肠,在小肠内进行第4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

成虫在人体存活时间通常为1年。

虫卵→含幼虫虫卵→卵内幼虫蜕皮1次→含二期幼虫的虫卵(感染期虫卵0→口→小肠→门静脉→肝脏→右心→肺脏(蜕皮2次)→气管→咽→食管→胃→小肠(第4次蜕皮).致病幼虫致病:幼虫主要引起蛔蚴性肺炎(loffle综合征)。

大量幼虫移行途径肺部,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哮喘、血痰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X线可见肺部阴影,常有游走现象,多在2周内自行消失,此阶段痰液检查可见蛔虫幼虫。

这种单纯性肺部炎性细胞浸润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现象称为蛔蚴性肺炎成虫引起:(1)夺取营养物质、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临床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以及间歇性脐周疼痛等。

重度感染的儿童,可引起发育障碍。

(2)超敏反应:蛔虫代谢产物被人体吸收引起超敏反应。

临床表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结膜炎等。

(3)并发症:有胆道蛔虫症(较常见)蛔虫性胰腺炎、蛔虫性阑尾炎、肠穿孔和蛔虫性肠梗阻。

这些都是由于蛔虫具有钻孔习性。

.实验诊断:患者粪便中检出虫卵即可确诊。

粪便直接涂片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首选)即可满足诊断要求,也可采用沉淀法提高检出率。

.防治: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蛔虫流行广泛的原因:1生活史简单 2产卵量高(24.5万/天/雌虫)3虫卵抵抗力强 4粪便管理不严—人粪施肥、随地大便导致虫卵污染严重5不良卫生生活习惯和缺乏完善的卫生措施简称蛲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回盲部,引起蛲虫病,以儿童感染较为普遍。

.形态:成虫:虫体细小,乳白色,线头状。

前端角皮膨大形成前翼,两边有侧翼。

雄虫2-5mm,后端向腹面卷曲,有一根交合刺,生殖系统为单管型。

雌虫8-13mm,中部膨大尾端长直而尖细,生殖系统为双管型,常可见于新鲜粪便。

虫卵:虫卵无色透明,形似肾形,不对称一侧扁平,一侧凸起。

卵壳较厚。

自排出时卵内细胞以发育为蝌蚪期,当与外界的空气接触后,蝌蚪期幼胚很快发育为幼虫,故检查时常见的虫卵为含幼虫的感染性虫卵。

.生活史:寄生于人体回盲部,主要经肛门-手-口感染,还有间接接触感染、吸入感染、逆行感染。

雌雄交配—雄虫死亡,雌虫子宫充满虫卵—肛周产卵—(温度34-36℃,相对湿度90%-100%、氧气充足、6h后)—感染期卵—经肛门-手-口或其他途径—(口)虫卵—(十二指肠)幼虫—(回盲部)成虫。

.致病:①肠黏膜轻度损伤。

②肛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或炎症反应③蛲虫异位寄生(最严重的后果),引起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

.实验诊断:透明胶纸法和棉签拭子法,或肛周检查雌虫。

包括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形态:成虫:虫体细小,长约1cm,半透明。

幼虫:钩虫的幼虫又称钩蚴,分为杆状蚴和丝状蚴。

丝状蚴是感染期幼虫。

虫卵:椭圆形,中等大小,壳薄,无色透明。

随粪便排出时卵内细胞多为 4 个。

卵壳与卵细胞间有明显空隙,称为透明区。

.生活史:主要寄生于小肠上段,主要经皮肤传染,也可经口、食管黏膜感染。

虫卵(潮湿、阴蔽,25-30℃)→第一期杆状蚴(48h内,蜕皮一次)→第二期杆状蚴→丝状蚴(感染期幼虫)→经皮肤活口或胎盘→皮下组织→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流至右心→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至肺泡→小支气管、支气管→咽→食管、胃→小肠(蜕皮2次发育为成虫)阶段:成虫部位:小肠上段寄居方式:以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食性: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习性:经常更换咬附部位钩蚴的迁延移行:人经皮肤感染A.d后,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之前,可潜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有报道253d),此时,虫体发育很慢或暂停,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成熟,这种现象称为钩蚴的迁延移行。

.致病:幼虫致病:①钩蚴性皮炎:多见于与土壤接触的脚趾和手指间、脚背、手背等部位。

②钩蚴性肺炎:钩虫幼虫移行到肺以及穿过肺部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时,都可以引起局部出血和炎症病变。

成虫致病:①损伤肠黏膜②贫血:贫血的原因包括:虫体吸血,造成宿主血液流失;分泌抗凝素阻止伤口血液凝固,黏膜伤口渗血;虫体不断更换咬附部位,移位后原伤口在凝血前仍会渗血;钩虫边吸血边很快从肛门排出血液。

③异嗜症④婴儿钩虫病 :病儿年龄大多在一岁以内,由于婴儿血量少,处于生理性贫血期,且肠粘膜柔细,被钩虫咬附后容易出血,故常呈严重贫血。

婴儿钩虫病多由十二指肠钩虫引起,预后差,病死率为3.6---6.0%。

包括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形态:成虫:虫体细长如丝线,体表光滑,乳白色。

雌雄异体,雌虫较雄虫粗长,雄虫较小,成熟卵内含有卷曲的幼虫,在向阴门移动过程中卵壳伸展为鞘膜,包被于幼虫体表,此期幼虫称微丝蚴微丝蚴:虫体细长头端钝圆,尾端尖细,体内有圆形或椭圆形体核,头部无体核部分为头间隙,尾部有尾核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的区别.生活史:成虫均寄生于淋巴系统,引起淋巴丝虫病。

人是班氏丝虫的唯一终末宿主,鼠、猴、猫、穿山甲及人都是马来丝虫的终末宿主。

成虫(淋巴系统)→产卵→微丝蚴(进入血液循环)→蚊虫叮咬,进入蚊胃→腊肠期幼虫(蚊胸肌)→感染期幼虫→到达蚊下唇,再次吸血,进入人体→皮下淋巴管→淋巴系统→发育为成虫夜现周期性:丝虫的微丝蚴白天滞留于肺的毛细血管中,夜间出现于外周血中,这种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为夜现周期性。

.致病:马来丝虫多寄生于浅部淋巴管、淋巴结中,所以马来丝虫仅引起上下肢的病变,班氏丝虫寄生于浅、深部淋巴管、淋巴结中所以其所致病变临床表现较复杂1.急性炎症及过敏反应期:包括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丹毒样皮炎、丝虫热。

2.慢性阻塞期:象皮肿(多发生于下肢和阴囊)、乳糜尿(班氏丝虫常见症状,从小肠吸收的乳糜液经腰淋巴干返流至泌尿系统的淋巴管,经肾乳头黏膜破损处流入肾盂,混于尿中排出,引起乳糜尿)和睾丸鞘膜积液。

概论:吸虫成虫没有体腔,没有完整的消化系统,具有口福吸盘。

吸虫的生活史较复杂,一般需要更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宿主,生活史包括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其中囊蚴或尾蚴为其感染期。

囊蚴通常经口感染,无囊蚴期的,尾蚴为其感染期,经皮肤感染。

又称肝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