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_序

合集下载

广东省韶关市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 (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韶关市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 (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韶关市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 (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2024.11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8分)1. 距今5000-4500年前,原产于西亚的小麦、黄牛、绵羊和冶金术等传入我国西北地区的聚落文明,大约在4300年前进一步东传至中原地区的聚落文明,此后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遍华夏大地。

这表明A. 中西方之间的物种交流持续发展B. 华夏文明成为了世界文明的中心C. 中原地区与周边的交流较为频繁D. 多元融合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2. 秦汉时期,对归附的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册封“君长”、“君公”等称号且“不问其政”,同时,采取徙民戍边、屯田等治理之策。

这些措施A. 缓和了人地之间的矛盾B. 促进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C. 加强了边疆地区的治理D. 利于国家统--和儒学传播3. 秦汉时期在矮床、榻上跪坐民俗成为儒家尊崇的汉家礼俗,魏晋以来胡床、交凳传入后,“胡坐”(盘脚坐)、“踞坐” (垂脚坐) 则逐渐取代跪坐成为社会主流。

这表明A. 儒家礼俗渐在民间广为传播B. 民族交融影响汉族礼俗发展C. 汉家礼俗受到域外文化影响D. 胡俗取代汉俗成为社会主流4.表1A 粮食主要来源于民间富户的捐助 B. 实行非常严密的管理与问责机制C. 利于基层社会的稳定与生产发展D. 高息借贷的制度易激化阶级矛盾5. 隋唐至两宋时期家训风格迥异,如成书于隋初的《颜氏家训》引经据典讲修身处世,儒释道、士族治家治学等,而成书于宋初《袁氏世范》则强调管理家业、家庭理财、节制用度等俗人俗事。

《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课件

《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课件

中外文化交流史一、引言中外文化交流是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知识、价值观和技术等得到了传播和共享,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本课程旨在介绍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探讨其对各自文化的影响以及对全球文化发展的贡献。

二、古代中外文化交流1.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文化交流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是连接中国与欧亚大陆的交通要道。

通过丝绸之路,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包括物质贸易,还有宗教、哲学、艺术等领域的交流。

例如,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哲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与冲突在中世纪,随着西方航海技术的发展,欧洲开始探索新大陆,与东方文化产生了深入的接触。

这种接触既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也引发了文化的冲突。

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使得基督教传入了中国,同时也引发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三、现代中外文化交流1. 科技和媒体的发展促进交流现代科技和媒体的发展加速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速度和广度。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到全球各地的文化信息,实现跨国界的交流。

同时,电影、音乐、游戏等娱乐产品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深受全球青年的喜爱。

2. 文化产业的崛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为世界各国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京剧、中国画等,同时也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更多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

四、中外文化交流对各自文化的影响1. 中文和英语的互相借鉴中外文化交流使得中文和英语相互借鉴,丰富了两种语言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例如,汉字。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1、中国文明多元发生,华夏(河洛)、东夷(海岱)和苗蛮(江汉)三大先民集团。

2、日本长期称中国人为“秦人”,称中国为“汉土”、“唐土”,江户时称中国人为“明人”、“清人”。

此外,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意谓“文物之国”;希腊、罗马称中国为“赛里丝”,意谓“丝国”。

3、武威、酒泉、張掖、及敦煌,史称「河西四郡」。

4、中西交通有三條主要的通路:敦煌道、永昌道、交廣道。

5、印度佛教有三大宗:中观宗(大乘空宗称为般若空宗,即中观宗)瑜珈宗(即大乘有宗)密宗(佛教与婆罗门教调和而成)。

6、四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义净)7、八宗:密禅天台净土法相华严律三论8、最早的佛寺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

9、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10、世界著名寺院:虎穴寺(不丹国)、白龙寺(泰国)、普兰巴南神庙(印尼)、波罗浮屠(印尼)、吴哥寺(柬埔寨)、布达拉宫(中国)11、魏晋南北朝:“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晋”主要指的是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与东晋,“南北朝”则指当时南北对峙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最后统一全国的隋朝。

12、【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13、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

“14、敦煌莫高窟(甘肃)、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和麦积山石窟(甘肃),堪称中国四大石窟。

15、新疆千佛洞之一:克孜尔千佛洞——中国第二敦煌。

16、佛教三宝:佛宝(教主)、法宝(教义)、僧宝(教众)八宗:密宗、律宗、禅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17、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18、佛道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放不下苦三毒:贪、嗔、痴19、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20、朝鲜三国并立:高句丽百济新罗21、全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22、三大名绣:蜀绣、湘绣、苏绣四大名锦:云锦(南京)、壮锦(广西)、宋锦(苏州)、蜀锦(成都)23、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李珣的诗——《渔父歌》
• 水接衡门十里余,信船归去卧看书。轻爵禄, 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 • 闭世垂纶不记年,官当争得似君闲。倾白酒, 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
中伊交流的表现
传入中国的作物:1、苜蓿,2、葡萄,3、 阿月浑子,4、波斯枣,5、扁桃,6、没药 (MOR),7、阿魏(ANGUZE),8、没石 子(MAZU),9、小茴香,10、甜菜,11、 安息香。 传入伊朗的作物:1、桃,2、杏,3、茶叶, 4、肉桂(BAR+CHEEN),5、茯苓。 词汇:术勿(犹太人),木速尔蛮(穆斯 林);茶叶,钞票,船。
《魏书·西域传》关于波斯的 记载
“波斯国,都宿利城,
在忸密西,古条支国 也。”这里的波斯指 萨珊王朝(226—— 651)。 李商隐《杂纂· 不相 称》:“穷波斯,病 医人,瘦人相扑,肥 大新妇。”
波斯
伊朗古代介绍我国的 书籍有伊儿汗时代 (1258——1335)拉 施都丁的《史集》, 志费尼的《世界征服 者史》。 李珣是唐代波斯人, 著有《琼瑶集》, 《全唐诗》录其诗五 十多首。
罗马帝国

大秦国,地方数千里, 有四百余城。小国役 属者数十。以石为城 郭。列置邮亭,皆垩 塈之。有松柏诸木百 草。人俗力田作,多 种树蚕桑。皆髡头而 衣文绣。乘辎併白盖 小车。出入击鼓,建 锦旗幡帜。
罗马帝国
• 所居城邑,周圆百余里。城中有五宫, 相去各十里。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 亦然。其王日游一宫,听事五日而后退。 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 以书投囊中,王至宫发省,理其枉直。 各有官曹文书。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 事。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 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 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
中外文化交流史 第一章

中西文化交流史绪论

中西文化交流史绪论
从传播的影响看,中国文化尤其是思想文化对欧洲产生了 很大影响,集中表现为儒家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的深刻影 响。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三、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1、中国文化的高度发达及其连续性、独特性,丰 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中国文化是世界几大原生文化之一 学术界关于原生文化的分类: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中西文化交流史
主讲:王明月 历史系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一、关于中西文化交流史
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分期
三、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一、关于中西文化交流史
1、中国传统文化中“西”的概 念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中国文化对东亚文化圈的影响
中国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儒学、律令制度、中国 化佛教等辐射、传播主导了东亚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 神生活。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东亚人的价值观与行 为方式。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3、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世界上其他原生文化因各种原由,大都相继 夭折,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古希腊等莫不如 此,这些文化大都沿着“中断-重建”的轨迹跳跃 式地演进,被称为“突破性文化”,苏美尔-巴比 伦-希腊-罗马-中世纪西欧-近代西欧,便是 其跳跃式轨迹。与其他原生文化不同,中国文化 几千年绵延不绝,堪称“连续性文化”的典型。
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的强势地位日渐消失,但在政治、 经济和文化交往中依然保持平等、互惠的格局。
耶稣会传教士担负起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的使命, 成为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分期的使者。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1)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1)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李喜所& 刘景泉)影印版[PDF]
中文名: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作者: 李喜所
刘景泉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影印版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书号: 9787501214952
发行时间: 2005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一部世界文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传播、碰撞、融合和不断创新的历史。

李喜所同志主编的五卷本《中外文化交流史》一书,吸取了近二年来我国文化研究热潮中的成果,阐明了许多有关文化的理论和历史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思考和开拓,是一部品位很高、价值很大的力作。

国家“九五”重点出版项目。

按时间顺序深入评述了从古代到20世纪末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

全书共分五卷,略古详今,重点突出,将历史和现状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书汲取了近20年来我国文化研究的成果,既阐明了许多有关文化的理论和历史问题,又具有创造性的思考和开拓,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沿革的专著。

目录: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二卷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三卷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五卷。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使节、商人、宗教徒、游牧民族和战争
经济贸易 、文化交流 、外交活动 、 军事冲突
3.特点
a.偶然性、缓慢性; b.渐进性; c.单向辐射性; d.宗教文化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巨大影响; e.由陆路向海路的变化; f.西部和东部的若干城市成为中外文化交
流的主要窗口。
三、学习《中外文化交流史》的 目的
3.摩尼教
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由波斯人摩尼创立的一种二 元宗教。后来在祆教的限制和排挤下,在波斯国内无 法立足,但却在波斯以外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 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摩尼教的中心思想是“二宗 三际论”,二宗即光明与黑暗,三际是指初际、中际、 后际。摩尼教认为光明与黑暗是世界的本原,光明王 国光明、洁净、和善、快乐,是美好的所在;而黑暗 王国则充斥着污秽、毒恶、愚痴、残暴,是邪恶的化 身。摩尼教最晚在唐高宗时代传入中国内地。会昌三 年(843),唐武宗禁止摩尼教在中国传播。
其次,促使中国学术界从空谈心性向注重实用的转 变。
再次,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促使中国 知识界开始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艰难历程。
3、局限性
首先,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传播宗教是其目的,而科学文化的介绍和交流 只是实现其目的的手段,这就决定了传教士在 学术传播方面不可避免的局限和保守。他们对 西方科学文化的介绍是有选择的,只有与天主 教教义不相违背的,才予以传播,反之,就不 涉及。
由于明初朝廷不遗余力推行海禁政策和郑和下 西洋对海上游民和海外华商的打击,中国海商 基本上退出东亚和印度洋海域,中国的第一次
第三节 宋元时期异域宗教的传入
一、伊斯兰教 二、犹太教
自称为“一赐乐业”(即“以色列”的另一 译法)、古教、回回古教、天教、天竺教, 也被称为挑筋教、教经教、犹太教等。

隋唐五代史专家名人录

隋唐五代史专家名人录

各校隋唐专家名人录:山东大学:1.王育济治学领域为:宋代政治史、宋元明清思想文化史、历史文献的整理、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公共历史教育研究等。

2001年起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要学术代表作为《金匮之盟真伪考》(1993年)、《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诸本互异的若干问题》(1998年)、《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1994年)、《“官家”与宋代皇权的理性定位》(2005年)、《文化产业:学术阐释的原则与目的》(2006年)等。

主持出版《中国野史.一千种历代野史笔记的标点整理》(4000万字)(2000年)。

主编教育部部颁教材《中国古代史》(2000年)、《中国历史文选》(2001年);主持国家精品课程《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又名《中华名族的历史与精神》)(200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与教育对策研究:以史学分析和公共历史教育为主》(2006年)。

2.马新教授(博导),女,1959年生。

发表过《论两汉乡村中的宗族》(《文史哲》200044)等论文50余篇。

出版过《两汉乡村社会史》(齐鲁书社1997,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三等奖)、《论语解读》(泰山出版社2000)等著作。

出版过《两汉乡村社会史》(齐鲁书社1997,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三等奖)、《论语解读》(泰山出版社2000)等著作3.王学典教授(博导),1956年生。

·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过《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1996)。

在《史学理论研究》等发表过《三四十年代中国历史学的变动》(1999)等论文40余篇。

《阶级观点再分析》等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摘要。

出版过《20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翦伯赞学术评传》(北图社1999)、《顾颉刚和他的弟子》(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等著作。

4齐涛教授(博导),1961年生。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如图为中国电影局档案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市上映影片变化情况。

据此可知A.欧美电影在中国已丧失了市场B.国家意识形态影响影视艺术发展C.新中国初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D.国产电影制作技术得到迅猛发展2.1932年1月21日,倾向于政府且颇有实力的报纸《天津大公报》在社论中提出:“政府应该开辟和平解决红军之路”,“在不暴动、不割据、不违法扰乱秩序的条件下,撤销禁止异党活动的禁令”。

这一社论反映了当时A.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B.中国民族危机逐渐加深C.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有所调整3.康熙帝曾先后命焦秉贞、冷枚等人绘《耕织图》,还亲自作诗题咏,“复命镂板流传,用以示子孙臣庶,俾知粒食维艰,授衣匪易”。

这一做法A.确保了农民生活的富足B.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发展C.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D.推动了重农理念的传播4.康熙帝一生重视农耕,雍亲王为投其所好,特命宫廷画师以他自己为形象画了二十三幅耕图,以王妃们为原型画了二十三幅织图,亲笔题诗,组成《耕织图》进献。

下面是《耕织图》其中的两幅绘图。

由此可知,我国农业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男耕女织的基本模式C.农业技术领先世界D.农民生活的富足安康5.“草市”的发展是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以下关于草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草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B.草市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因此政府对草市不实行行政管理C.草市大都出现在水运交通便利的地方D.草市发展到宋代,除了商业功能外还具有其它服务功能6.如图中,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恭敬地在俾斯麦的画像前行礼,俾斯麦画像的位置在日本一般用于摆放祖先牌位。

中外文化交流史资料1

中外文化交流史资料1

中外关系史(续)----------中外文化交流与华夷观的变迁第七章锁国因无奈开门更苦悲第一节,礼仪之争(耶稣会、多明我会)与禁教:1,争之焦点焦点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天主名称的不同认识,二是对教徒祭祖尊孔的态度上的分歧。

反映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冲突。

礼仪之争所导致的禁教,是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受到严重挫折,中西文化交流也随之跌入低谷。

耶稣会在礼仪之争的初期是占上风的,这是由于它代表的葡萄牙势力在当时印度洋航线具有垄断地位。

罗马教廷也企图借葡萄牙发达的交通工具和地理优势,谋求在东方的发展。

葡萄牙占领澳门,教皇成立澳门主教区,耶稣会垄断了在华传教的所有特权。

葡萄牙在华传教的特权首先受到西班牙势力的挑战。

西班牙的方济格会和多明我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借礼仪之争打击葡萄牙耶稣会士,礼仪之争日益尖锐。

法国也极欲扩大在海外的影响,向中国派传教士,试图打破葡萄牙传教士的垄断地位。

随着法国殖民势力的强大,它对教廷的影响越来越大,使罗马教庭在礼仪之争中的态度发生变化。

耶稣会士最终被击败。

在礼仪之争中耶稣会的失败,也是法国殖民势力崛起和西班牙、葡萄牙势力衰落后的一种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在文化上,礼仪之争反映的是代表西方的天主教,在中国封建社会这种伦理观念和政治体系完全不同的国家能否传播下去的问题。

耶稣会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可以与基督教义相吻合的内容,让中国人相信天主教与中国文化同根同源。

基督教的“天”和“上帝”是一种神灵;而中国人的“天”是一种世俗和宗教融为一体的观念,天是最高权力的代表,皇帝根据“天命”而行使职权。

祭祖和尊孔,是与封建秩序有关的重要问题,代表“忠”、“孝”,是构成稳定的社会秩序所必需的习俗和风尚。

礼仪之争在传教士中间辩论的焦点是,中国的这种礼仪是迷信还是礼貌;它与基督教教义是水火不相容,还是可以互相并存。

耶稣会士以科学知识为敲门砖,又善于寻找两种文化的共同点,抓住了中国的皇帝和士大夫,比较成功。

中外文化交流史笔记摘抄(3篇)

中外文化交流史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古代中外文化交流1. 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其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西安),终点是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入西方,同时也将西方的玻璃、香料、药材等传入中国。

摘抄:“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化的交流,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2. 印度佛教的传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后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传入,使得中国哲学、艺术、建筑等方面都受到了印度佛教的影响。

摘抄:“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哲学注入了新的元素,如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观念,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希腊罗马文化的传入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其哲学、艺术、科学等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罗马文化开始传入东方,与东方文化相互交融。

摘抄:“希腊罗马文化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如民主、法治、人文主义等,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中世纪中外文化交流1. 阿拉伯文化的传入阿拉伯文化是中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阿拉伯人将希腊、罗马、波斯等地的文化成果进行整理、传播,使得这些文化得以在伊斯兰世界得以延续和发展。

摘抄:“阿拉伯文化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阿拉伯数字、天文学、医学等领域的知识,丰富了中国的科学技术。

”2. 欧洲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世纪结束,近代社会开始。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抄:“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使得中世纪的文化束缚逐渐被打破,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近现代中外文化交流1. 欧美启蒙思想的传入近现代,欧美启蒙思想传入中国,为中国带来了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抄:“欧美启蒙思想的传入,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国同东亚地区的交往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历史学学号1121190311 姓名吴凯关键字:中国,朝鲜,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外的文化叫流体现在很多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影响下的民族习俗等等,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从东面主要为同朝鲜和日本的交流而南边主要为东南亚诸国,西边为中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地区。

向西和向南主要通过丝绸之路(东南亚也可从云南广西直接交往)。

在中国通各个方向的交往的同时以其恢弘的气势和广阔的度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创造出了绚丽的中华文明,并且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别且在中外的交流中中国先进的技术和思想的传播业促进了其西方的发展,在古代的世界交流史上,中国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同朝鲜的交往:中国和朝鲜的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商纣时的箕子,传说他曾入朝鲜,传播了中国的教化。

中国和朝鲜的交流最繁盛时期是唐朝。

秦朝及秦以前,相传殷朝灭亡后箕子曾入朝鲜,传播了中国的教化。

战国时燕人和朝鲜人贸易交往。

汉代朝鲜北部受汉文化影响,奠定了以后与中国进一步交流的基础。

我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不少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

朝鲜的名马特产运到中国。

魏晋南北朝佛教从中国向东传入高句丽、百济,由高句丽传入新罗,大批自称秦人、汉人后裔的中国人,经过朝鲜移入日本。

隋唐时期,隋朝文帝、炀帝都与朝鲜半岛的高丽发生过战争。

唐初,朝鲜半岛上,高丽、百济、新罗鼎立,三国都同唐朝往来。

唐太宗晚年亦攻打高丽。

唐高宗660 年灭百济,668 年灭高丽。

以后,唐退出朝鲜半岛,新罗于675 年统一了朝鲜半岛。

新罗统一后,与唐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

唐朝和朝鲜的交通:陆路是从长安向东→朝鲜,海路是从登州、扬州→朝鲜。

新罗与唐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新罗来唐商人很多,北起登州、莱州,南至楚州、扬州,都有他们的足迹。

楚州有新罗会馆,山东半岛的赤山、登州、莱州有新罗坊、新罗所,专门接待新罗客商。

当时来往于中朝日本的船只多达数十艘。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体现:抵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 唐代南海商道可抵达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报达(巴格达) 唐代与东亚的新罗、日本的多条海路。
自登州(山东蓬莱)至新罗王城;自明州(浙江宁波) 或扬州至今韩国全罗南道的灵岩; 唐代与日本的海路有北路、南岛路和南路。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隋唐时期中外(zhōngwài) 人员流动
精品资料
• 4、工匠艺人

隋唐时期,还有许多(xǔduō)国外的工匠艺人来
到中国,为中国的科技、艺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

• 5、使节、质子与贡人

隋唐时期与中国有使臣往来的国家甚多,外国
使节中有些人处于对唐朝文化的钦仰和其他原因,
自愿留在了唐朝境内定居。

人质制度,是古代外交关系中经常发生的以人
作为抵押的制度。
• 自汉代依赖,就有西域(Xīyù)人入居 中国,到南北朝时期,西域(Xīyù)人 在中国入仕为官者甚多,以胡汉融合 的关陇集团为通知核心的隋唐两朝对 入华外国人采取了更加宽容的政策。 唐代中国经济、文化为世界翘楚,稳 定的统治、开放的政策、便利的中外 交通均为外国人入居中华打开了方便 之门。
精品资料
• ㈠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 1.萨珊王朝的灭亡和唐朝对萨珊流亡政权的荫庇

萨珊末代国王伊嗣俟继承王位,大食入侵,兵败被杀,萨珊波斯
灭亡

伊嗣俟之子卑路斯避居波斯东部,建立流亡政权

卑路斯向唐朝“请兵救援”

在卑路斯所在的疾陵城设立波斯都督府,以卑路斯为都督

在大食威逼下,卑路斯入唐朝,被封为右武卫将军,在长安设
中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方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萨珊末代国王伊嗣俟继承王位大食入侵兵败被杀萨珊波斯灭亡在大食威逼下卑路斯入唐朝被封为右武卫将军在长安设立火祆寺泥涅师复返唐授左威卫将军2

中外文化交流历史

中外文化交流历史

中外文化交流历史1.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积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

7世纪初,日本遣使与隋通好。

唐朝时,日本共派来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

赴日本的唐朝僧人鉴真和尚几经波折,终抵日本,带去了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医药及文学方面的知识。

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字、叉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业技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

如大化改新,利用儒学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以中国的政治机构为蓝本建立官僚制度,确立了以儒学为基调的律令政治。

三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经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传入缅甸,诸葛亮因而受到缅甸人民的尊敬,缅甸境内还建有供奉诸葛亮的武侯庙。

在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中,传教士起了巨大作用。

在众多传教士中,利玛窦是最突出的。

利玛窦奉耶稣会之命来华,为了结交中国的学者和官吏,他苦心钻研儒学,易僧服,改作儒生打扮,并自称儒者。

利玛窦在华共生活了28年,其中在北京住了10年,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这是儒家经典最早译成西方文字的文本。

孔予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于16世纪末传入意大利,曾在意大利思想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继利玛窦之后,大批意大利传教士接踵来华。

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2.中外文化交流史文化交流的历史图象,是极难把握的。

首先,它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

自从人猿揖别以来,人类社会就始终处在发展这一动态上。

这一动态的难以把握,在予它的多样性。

在众多种族、民族、国家和地区中,人类社会发展有着依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而彼此有别的众多发展频道:有的快速发展,很早就达到过某一时代的巅峰,而后迅速滑落向无边暗夜;有的曾经存在,踪迹鲜明,却由于某种自然灾害或战争面“蒸发”;有的屡屡历经挫折、迂回甚至倒退,却百折不回,千年一脉,不断再造辉煌;有的始终在历史长河中沉浮;还有的后来居上,等等。

考研-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情况

考研-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情况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情况









更多关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招生信息请关注海翔智库官网
更多关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招生信息请关注海翔智库官网
更多关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招生信息请关注海
翔智库官网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

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做考研专业课辅导机构第一品牌。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犍陀罗艺术犍陀罗艺术是由来自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地区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东征中亚、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地区时所带来的古典希腊文化与东方(中亚和印度次大陆)文化融合的结果。

以希腊、罗马式装饰手法表现中亚和印度次大陆地区的题材,后来越过帕米尔高原流传到我国新疆西南部地区幼童留美活动从19世纪70年代起,清廷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倡导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希望利用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挽救垂死的清王朝。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120 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

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美国退庚兴学1909年,美国政府向中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来“帮助”中国“兴办教育”,史称“退款兴学”。

利玛窦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

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

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

他通过“西方僧侣”的身份,“汉语著述“的方式传播天主教教义,并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西礼仪之争发生于十七世纪末与十八世纪初的“中西礼仪之争”——是在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士,试图对天主教作某种本土化的改造,以便为中国士民接受。

明清时期美洲农作物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积极意义是使中国人的食生产、食生活更趋丰富多彩,丰富了中国的食料作物品种,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食料生产结构,改善了人们的餐桌,同时也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滋润了中国人的心灵。

其消极方面,并非是作物本身的过失,那是政体、国情和文化机制作用的结果,所谓“因人因地而异”。

一方面,易长高产粮食作物带来了社会粮食总产提高的积极结果,但继之却是人口滋蔓繁殖——加重土地压力,深度开荒——生态破坏扩大,灾害频发——饥馑严重,中国人生存心态危机加深。

《中外文化交流史》丛书序

《中外文化交流史》丛书序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化研究
页码: 4-5页
主题词: 中外科技交流史;中外文化交流;宗教信仰;季羡林;中外史学交流;条条大路通罗马;医学交流史;极端民族主义;为学术而学术;民间故事
摘要: 《中外文化交流史》丛书序季羡林最近几年,我在几篇论文中,在学术会议上的几次发言中,都提到一个观点: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

只要稍稍思考一下,这个道理并不难明白。

试想,如果没有文化交流,我们今天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我一向主张文化产生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专论《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序戴 逸 一部世界文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传播、碰撞、融合和不断创新的历史。

学术界比较公认的人类“原生文化”发祥地的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也有人称作尼罗河文明、两河(底格拉斯河、幼发拉底河)文明、印度河文明和黄河文明,就是在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影响了世界文化的进程。

发源于尼罗河北部的埃及文化,由于和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化相距不远,约在一千公里左右,又没有难以逾越的地理屏障,相互交流相对比较频繁。

大量的考古成果已经证明,埃及和两河流域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技术乃至天文、历法、语言文字、算术、服饰等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

埃及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曾受到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图画文字的影响。

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地区)的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楔形文字,在公元前两千年中期逐步变成了西亚各族人民的通用文字。

由于埃及文化和巴比伦文化的大量交流和融合,学术界也有不少学者将其合称为东地中海文明或西亚文明。

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文化,虽然受伊朗高原的阻隔,和西亚文化交流非常困难,但目前的出土文物和一些文献记载充分说明,两个地区也时常有人员和货物的往来,美索不达米亚的图画文字曾传入印度,西亚地区还出土了印度河流域生产的哈拉巴文化的印章。

而作为欧洲文化发源地的希腊文化,很早就和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有着较为广泛的交流。

在埃及曾发现了一个很古老的仓库,里面藏有希腊克里特岛生产的各种金银器皿;在克里特岛上出土的许多文物,则明显地可以寻到埃及文化的因子,克里特的文字、壁画、印章、石器以及各种装饰品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埃及文化的影响。

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加里特字母,很早就传到了希腊,希腊字母和阿拉伯字母都是在乌加里特字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的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直至今天的英文、法文、俄文、德文、梵文、阿拉伯文等,就字母来讲,都是乌加里特字母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的传播已经超越了种族和国界。

至于公元前6世纪希腊和波斯之间的战争,特别是公元前4世纪北起希腊,南到埃及,东抵南亚次大陆印度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欧洲文明、阿拉伯文明和印度文明更互相冲突、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讲,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和欧洲文化,从原生期至后来的再生期,并没有绝对严格的疆域限制。

中国文化在原生期由于受地理因素和生产力的限制,无法冲破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与西亚文明和南亚文明交汇。

但是,仍然遵循着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努力向外传播,与他民族文化交流,出现了包括朝鲜、日本、越南以及东南亚广大地区的中华文化圈,同时在汉代以后与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乃至欧洲文化有较多的交流和融合,显示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受容性。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出现,中国和阿拉伯及地中海地区的文化交流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西传,改变了西亚、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风貌。

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高僧克服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促成了在汉代以后逐步扩展的中印佛教文化交流,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而明清以来,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欧洲西方文化的呼啸东来,更迫使中国文化在困境中艰难而有力地向现代化迈进。

学术界的一些学者将秦以・4・前称之为中国文化原生时的独立发展时期,将汉至宋概括为中印文化的融合时期,将近五百多年以来归之为中西文化的深刻交汇时期。

梁启超在20世纪初年则形象地把中国历史的演进说成是“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相互递进的时期。

这些概说不能讲百分之百的科学,但道出了文化交流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毫无疑问,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曾对中国文化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文化也直接或间接推进了欧洲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印度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进步。

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随着对文化交流重要性认识的逐步深化和近代学术体系在我国的逐渐建立,中国学者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即开始了具有近代学术意义的文化和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尤其是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直接推动下,五四前后出现了研究文化的热潮。

从推进中国全面现代化的目的出发,一大批学者以西方文化为重要的参照系,致力于解决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关系问题,也就是老生常谈的古今中西问题。

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虽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术流派,也引发了影响深远的东西文化大论战,但问题远没有解决。

这说明中国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的艰巨性。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五四之后特别是二三十年代,产生了一批相当有水平的文化研究成果。

就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来讲,已经写出了几部很有价值的学术专著,为这个新兴学术门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向达的《中西交通史》、张星火良的《欧化东渐史》和《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此后,历史在推进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80年代以来学术界和知识界又出现了文化研究的热潮。

除了继续讨论古今中西文化关系之外,对世界流行的各式各样的文化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将文化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上,也取得了骄人的学术成果。

比较有水平的专著就有二十多部,周一良先生主编的《中外文化交流史》、季羡林先生所著的《中印文化交流史》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过,从总体上来考察,这些著作大都是从国别、地区或某方面的问题出发,分专题去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当然是非常必要和有价值的;如果进一步从推进文化交流史的深入研究出发,还应该编写一部大型的,按照整个历史发展顺序,比较全面系统地来论述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沿革的专著。

为弥补这一缺憾,李喜所同志主编了这部5卷本的《中外文化交流史》,按时间先后,深入评述了从古代到1999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并列入了世界知识出版社的“九五”重点项目。

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该书贯彻厚今薄古的原则,依据中外文化交流的客观实际,上古至明中叶1卷,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1卷,而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半世纪有3卷,特别是首次将新中国以来的中外文化交流单列1卷加以详尽的叙述,略古评今,重点突出,将历史和现状有机的结合起来,给人一种历史的整体感。

如果详细阅读该书,还可以发现较为明显的3个特点: 11比较系统、全面,但重点突出。

该书将中国传统史学的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写作方法较好地结合起来,交叉运用,以编年体为历史发展的基本顺序,把五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分阶段加以前后编排,历史顺序十分清晰;具体到每一个阶段,也可以讲每一卷,则在照顾到前后顺序的前提下采取纪事本末体的方法,分专题进行较完整的评述,这就使具体的文化交流事件或人物相对独立和深入,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每一卷后所附的大事年表,不仅便于查阅,而且补充了纪事本末体写作中年代会打乱的不足。

可以讲在整体编排上,该书是独具匠心的。

在内容的选择上,该书也颇有特色,做到了面和点的合理而有机地结合。

全书在对五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进行系统描述的基础上,对影响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文化交流现象都作了重点考察,尤其是加强了交流的背景和结果的剖析。

像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张骞通西域、佛教与中国文化、四大发明与世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西学东渐、留学生与中外文化、港澳与中・14・ 历史教学 2001年第1期西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改革开放与文化交流、当代西方思潮与中国等几十个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问题,书中都进行了全面而有一定哲理的探讨。

有了这些重点画面,自然会加深读者的印象并有所启迪,由历史联想到现在乃至未来。

21较多地进行了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

比较是交流的前提,任何文化交流都是在相互比较下进行的,所以只有准确地了解了不同文化的不同特点,才能较好地去论述中外文化的交流。

一部好的文化交流史必须突出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

应该说,该书在这方面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对于欧洲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异同,书中都用了一定的篇幅加以论述;即使是同一文化圈内的文化,如日本文化、越南文化、朝鲜半岛文化等,书中也力所能及地作了评论。

可喜的是,在一般剖析这些文化的不同特质的基础上,该书还运用文化生态的理论试图从不同文化生成的客观环境上去加以比较研究。

由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差异,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就必然有不同的特质。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就是这个道理。

该书能够从文化的生成环境和生存状态来进行比较研究,就使文化的研究大大深入了一步。

随着文化比较研究的加深,自然就为文化的融合性和变异性,以及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可能性等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样是中外宗教文化的交流,佛教就会在中国生根开花,基督教就较难发展;而同样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出现了不少新的流派,深深地打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

这都是文化的差异性使然。

对这些不同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能够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而且会给人以哲理性的思考。

总之,以文化的比较为基础,去叙述文化交流的背景、过程、手段和影响,既避免了以往的一些论著平铺直叙的罗列现象的缺陷,又增强了该书的学术深度。

31富有较强的理论探索精神。

对于文化交流中的许多理论问题,该书不仅有所涉及,而且大胆地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尽管个别观点还有可商榷的地方,但这种勇敢的探索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例如,各民族文化的高低优劣问题,很难界定和评判,而这个问题讲不明白,所谓文化交流就不大好叙述。

书中提出了一个高势能文化向低势能文化传播的观点,认为一般情况下总是高势能的文化向低势能的文化传播,低势能的文化只有在融合高势能的文化中才可以生存和发展。

这种观点虽然有待进一步完善,但解决了研究文化交流史的一些难点,有开拓意义。

再如文化的传播机制和接收机制,书中从理论解析和实际史实论述的结合上重点作了评说。

提出良好的传播机制与优良的接收机制的完美结合,才会出现高层次的文化交流,二者缺一不可。

而且还对文化的传播和接收机制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发人深思。

还有,文化交流中的民族性和时代性问题,非常难以把握。

往往强调了民族性,就可能关闭开放的大门,拒绝文化的交流;提倡了时代性,又难免会引发不顾民族尊严,崇洋媚外,将文化的交流引入了歧途。

该书在总结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经验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国人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文化交流的方向和面貌。

一个高素质的民族就会较好地处理保持民族传统和跟上时代潮流的关系,去创造高水平的新文化。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来讲,现代化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石,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应统一到现代化上来。

这些理论探索,无疑增加了全书的亮点。

(戴逸,1926年生,江苏常熟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