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建筑浅谈
地域性民居建筑浅析
![地域性民居建筑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747f30ccbff121dd3683e2.png)
地域性民居建筑浅析摘要:每个地域有着其各自的历史,自然在当地也保留着历史的积淀。
作为历史文化结晶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
正是由于建筑的地域性差异才使世界建筑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是对传统居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民居建筑发展;地域性;状况;表达形式0引言目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的面貌及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何使民居建筑的发展更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这一点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1民居建筑发展的状况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且民风各异,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民居建筑的演变也不一样。
例如相对封闭的高山雨林地区、高海拔地区,他们的民居建筑发展缓慢,功能简单,相对原始;其他地区发展较快,从江南水乡的民居建筑到北方的院落式建筑都有了几千的传承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
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
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
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
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
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但随着乡村经济的繁荣,地域性民居建筑也在翻新改造,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织其中,已经影响了建筑地域性特色的发展,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规划指导地域性民居建筑的合理发展方向。
2民居建筑地域性的意义我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形成了地域风格不同的民居建筑样式。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6f5c60e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6.png)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一、融入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尊重传统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的使用,注重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南方水乡地区,可以采用适合湿地环境的建筑材料,充分利用水资源,将建筑与水景融为一体,呈现出独特的水乡风情。
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关注环境保护的理念,考虑到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建造绿色建筑。
可以结合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等设计手法,减少对空调和照明的依赖,减少能源消耗。
三、注重功能和舒适性。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者的舒适感受,设计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和合理的功能区划,以适应不同人群和不同功能的需求。
在建筑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合理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四、发展创新的建筑技术。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最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建筑的能源自给自足,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
五、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和社区的协调,避免对周边社区的负面影响。
建筑的设计要兼顾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提供具有公共性的建筑空间和设施,增加社区居民的互动和交流。
六、借鉴国际前沿经验。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学习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将其与当地的地域特色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域性现代建筑。
也可以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吸纳国际上的优秀设计师团队和建筑企业,提高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水平。
论建筑的地域性
![论建筑的地域性](https://img.taocdn.com/s3/m/26a9d4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8.png)
地域性建筑空间的特点及影响因 素
地域性建筑空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与功能:地域性建筑空间的研究不仅空间的形式,还强调功能性的实 现。不同地区的建筑空间形式各异,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和使用需求。
2、文化传承:地域性建筑空间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反映了传统与现代、本 土与全球的交融。例如,中国的园林建筑空间讲究意境和自然,体现了儒道文 化的融合。
在当代社会中,丹麦建筑地域性的研究现状也值得我们。丹麦政府在建筑领域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建筑师和居民积极参与建筑地域性的传承和发展。例 如,政府设立了专项基金,资助那些能够体现丹麦建筑地域性的项目。此外, 一些知名的丹麦建筑师也致力于发扬本国的建筑传统,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设 计中。
总的来说,丹麦建筑地域性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 好地了解丹麦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还能帮助我们理解丹麦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通过深入研究丹麦建筑地域性,我们可以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和 参考,丰富人类的建筑文化宝库。
在装饰细节上,傣族干栏式建筑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建筑的外墙通常挂满具 有民族特色的手工挂毯和彩绘,而室内则摆满了陶瓷、竹编等手工艺品。这些 装饰元素既展示了傣族人民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 的敬畏。
地域性建筑的影响力远超我们的想象。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更是一个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地域性建筑的重 要性愈发凸显。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与科技化的同时,不忘初心,尊重 和传承地方文化和传统。
3、可持续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地域性建筑空间研究也开始可持续性发 展。在材料使用、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努力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参考内容三
浅谈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浅谈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4aab7e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c.png)
浅谈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地域特色风貌建筑是指根植于地域文化和环境背景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
它们经过多年演变和延续,成为传统建筑的精华和文化遗产。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对于建筑形式、空间布局、材料选择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对建筑形式的影响显而易见。
不同地域的建筑形式常常反映了当地的气候、地形特点和文化习俗。
在南方的传统建筑中,常见的建筑形式是庭院式的,以符合南方多雨的气候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南方人重视家庭和社交关系的文化特点。
而在北方的传统建筑中,常见的建筑形式是四合院式的,这种形式能够有效地抵御严寒的北方气候,同时也反映了北方人务实、重视家族的生活方式。
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不同地域的建筑空间布局常常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和人文关怀。
在江南地区的传统建筑中,常见的空间布局是门庭院落、围合式布局,以及前后堂院等形式,这样的布局能够更好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合,营造出宜人的居住环境,并且给人一种亲密、包容的感觉。
而在西南地区的传统建筑中,由于地势较高,常常采用了平坡式的空间布局,这种布局能够更好地适应地势的变化,提供了舒适、便利的居住空间。
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对材料选择和建筑技术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不同地域的建筑常常采用当地的材料和传统的建筑技术,从而保留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建筑风貌。
在西南地区的传统建筑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木材、青砖、红砖等,这些材料都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遮阳性能。
而在西北地区的传统建筑中,由于地形多为丘陵地带,常使用土坯砌筑等传统的建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更好地适应地形的特点,节约建筑材料并提供良好的保温性能。
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的范例,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建筑材料选择和建筑技术的经验。
地域特色风貌建筑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地借鉴和应用,可以使现代建筑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传统,形成与地域特色相一致的建筑风貌,实现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建筑设计目标。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05aa7a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e.png)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代建筑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地域性楼阁建筑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建筑形态。
地域性楼阁建筑在不同的城市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它融合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环境特点,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本文将探究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意义、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旨在为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意义1.1 传承历史文化:地域性楼阁建筑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它融合了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设计理念,展现出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
1.2 增强城市特色:地域性楼阁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1.3 促进旅游发展:地域性楼阁建筑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1.4 塑造城市形象:地域性楼阁建筑不仅在建筑形式上体现当地特色,更加强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并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2.1 融合当地文化:地域性楼阁建筑在设计上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和传统,采用了当地的材料和工艺,体现了地域性的文化特色。
2.2 结合现代设计:地域性楼阁建筑在传承传统的注重结合现代设计理念,采用新型材料和新颖的设计手法,使建筑更加符合当今城市的建设需求。
2.3 突出地理环境:地域性楼阁建筑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在建筑形式和结构上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2.4 强调人文关怀:地域性楼阁建筑注重人文关怀,设置了休息、观景、休闲等功能空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场所。
3.1 多元化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地域性楼阁建筑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同地区的地域性楼阁建筑将展现出各自的特色和风格。
3.2 环保节能:地域性楼阁建筑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打造绿色生态建筑。
3.3 体现创新性:地域性楼阁建筑将更加注重创新性,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以更具创意的方式呈现在建筑中。
浅谈河南地域性建筑色彩文化
![浅谈河南地域性建筑色彩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420954ae009581b6ad9eb0d.png)
为正色和非正色,正色定为红、黄、 乡村民居正是取材于当地石材,
青、白、黑,从而形成中国传统 其石色温润,色性偏暖,因而当
的五色体系。道家则认为“五色 地民居多用粉红或类似的暖色调
令人目盲”,主张回归原始混沌, 材料建造。卫辉市山区属于太行
认为原始的黑色是生命的本源, 山尾,当地山石则偏青色,所以
因而最为推崇。道家思想与儒家 那里的民居村落色彩基调偏冷。
筑,最终发展出靠崖窑洞和下沉 统一六国,建立了以华夏族为主
式窑洞民居。
体 的 中 央 集 权 国 家; 第 二 次 是 魏
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已经过 晋南北朝时期;第三次是宋元时
河南地域性建筑受地理空间 上定居生活,这得益于河南优渥 期,契丹、女真、蒙古等相继建
范围、文化渊源以及生活环境等因 的自然环境,肥沃的土壤、温润 立政权,民族融合加速。此后,
建筑材料是营造地域性建筑
提 倡“ 中 和”“ 中 正” 之 美, 道 的物质基础,地域性建筑色彩与
家崇尚“自然”之美。中国传统 该地区的土壤、石头、木材有关。
建筑群大多数是南北中轴对称布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河南地域
局,地位最高的建筑放在正中轴线 性建筑的地方材料多为黄土和石
上,其他建筑环绕在两侧,东西 材。例如,豫西地区地坑院把黄
素影响,逐渐出现了穴居和巢居、 的气候、充足的水分为农业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逐渐与中原文化互
半穴居、半地穴居建筑、宫殿和 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时,已有 相渗透,最终被汉文化同化。
宗庙建筑、衙署建筑、会馆建筑 建筑分布在临水地带,主要建筑有
纵观河南地域性建筑,佛教
和宗教建筑等类型。河南地域性 半地穴或地面建筑。随后,半地穴 建筑显现出朴实无华的中原文化
浅谈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浅谈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5051ad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6d.png)
浅谈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地域特色风貌建筑是每个地区所独有的建筑风貌,它们是地域文化与历史背景的结晶,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如何将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成为建筑师所探索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地域特色风貌建筑的建筑外观造型特点是方方正正,简约大方,建筑构件丰富,屋顶体量丰富多变,颜色鲜艳等等。
这些特点不仅彰显着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而且能够体现建筑的美感和时代特征。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许多建筑师也通过借鉴地域特色风貌建筑的美感和特点,创造出新的建筑形态。
如举世瞩目的“鸟巢”建筑,借鉴了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的户型结构和传统屋顶的造型。
同时,鸟巢建筑在芜湖市的长江大桥旁竣工的荷花池体育馆的建筑元素和装修手法中,也借鉴了中国南方的传统建筑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地域特色风貌建筑的结构特点是建筑构造清晰、体系完整,形式规整,可以充分展现建筑的结构美感。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许多建筑师通过借鉴地域特色风貌建筑结构的特点,创造出新的建筑结构。
如新建的广州白云机场,采用了广东传统的山墙构造和桥形挑檐,让建筑既富有现代感又富有地方特色。
地域特色风貌建筑在使用建筑材料和色彩上,也非常注重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在北方地区,如北京的八大胡同区域,传统建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灰砖、青石等,这些材料充分展现了北方传统建筑古朴、厚重的特点。
而南方地区,如苏州园林上所使用的青砖、琉璃瓦等材料,体现了南方传统建筑轻盈、细腻的特点。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也在运用地域特色风貌的建筑材料和色彩,对建筑外立面进行着重的设计。
如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外立面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和钢材结构,使用了一定数量的墨绿色玻璃幕墙,以表达出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01adac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e.png)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1. 引言1.1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在于传承和发扬地方传统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个性特色。
通过融入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等元素,可以使建筑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展示出城市的独特魅力。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还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考虑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设计思路,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还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激发当地工艺和材料的传承和创新,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在推动城市发展、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2 影响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因素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备受关注,而影响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因素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地理环境因素: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影响着建筑的设计风格和形式。
山区地区的建筑可能会更注重防震抗灾的设计,沿海地区的建筑可能会更注重抗风防潮等特点。
2. 社会文化因素:地域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也会对建筑设计产生深远影响。
建筑师需要考虑如何融合当地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使建筑在设计上尊重和体现当地的传统。
3. 气候条件因素: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不同,建筑师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当地气候的优势,合理设计建筑的通风、采光、保温等系统,提升建筑的舒适度和节能性。
4. 技术条件因素: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需要结合当代科技,利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满足当地的建筑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5. 资源条件因素:地域的资源条件也会对建筑设计产生影响,建筑师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利用当地的材料资源,降低建筑的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2. 正文2.1 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建筑设计当谈到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建筑设计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传统文化对于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灵魂和根基,它承载着历史、文化、民俗等丰富的信息,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和源泉。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a505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6.png)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现代都市的建筑风貌多种多样,大都市的高楼大厦、现代化建筑层出不穷,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地域性楼阁建筑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地域性楼阁建筑是指在特定地域环境中建设的楼阁式建筑,它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沉淀,也展示着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
本文将探讨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及其在都市建筑中的发展前景。
1.保存地域文化遗产地域性楼阁建筑承载着历史文化遗产的精髓,它是地域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的都市中,许多传统建筑被拆除或改造,为了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地域文化的宝贵遗产。
2.增加都市建筑的多样性在现代都市的建筑群中,高楼大厦居多,风格单一、缺乏特色。
而地域性楼阁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建筑特点,可以为都市建筑增添一份亮丽的色彩,使得都市建筑风貌更加多元化,丰富都市的文化底蕴。
3.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在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风貌,使得城市更具魅力,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地域性楼阁建筑通常具有传统特色,它们的出现可以丰富城市景观,增加城市的人文气息,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第二,地域性楼阁建筑在现代都市中的发展现状和前景1.现代化建筑与地域性楼阁建筑的融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建筑在都市中层出不穷,高楼大厦成为了都市的主导建筑。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域性楼阁建筑也在不断崭露头角,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随着城市规划的逐步改变,地域性楼阁建筑也逐渐被纳入到城市建设中,成为都市建筑的一部分。
2.地域性楼阁建筑在文化旅游中的作用地域性楼阁建筑不仅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了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
许多地域性楼阁建筑都成为了当地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并成为了当地旅游业的一大资源。
地域性楼阁建筑的存在不仅为城市赢得了名气,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浅谈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表达
![浅谈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835b386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1.png)
浅谈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表达
现代建筑是一种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建筑风格,其中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在
现代建筑中得到了深入的表达和融合。
地域文化性表达是指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出特定地区
文化特色的构思和手法。
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表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地域文化性表达的重要方面。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材料,因此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可以利用当地的材料进行创新性的运用。
在中国的现代建
筑中,红砖、灰瓦等传统建筑材料常常被用于现代建筑的设计中,使得建筑与当地环境和
历史文化相协调。
建筑形式和功能的设计也是地域文化性表达的重要途径。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
和社会习俗,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形式和功能。
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四合院”就是根据中国北方地域的气候条件和家庭结构设计出来的,其独特的形式和布局体现了中
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色。
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也是地域文化性表达的重要方面。
现代建筑的设计可以通过对
周边环境的研究和考虑,来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
建筑的朝向、高度、外墙材
料等都可以通过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来体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表达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形式
和功能的设计、建筑细部和装饰的设计以及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等方面。
通过考虑和运
用这些元素,现代建筑能够更好地表达和传承地域的文化特色,使建筑更具有地域性和独
特性。
这种地域文化性的表达不仅使建筑与当地环境协调,也有利于推动当地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
浅谈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浅谈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8fa308e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1.png)
浅谈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建筑文化是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地域文化的不同,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也会不同。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独特的建筑文化,各个地区的建筑也具有
明显的地域特色。
南方地区的建筑文化以水乡建筑和园林建筑为代表,如苏州古典园林、杭州的西湖十景、广东的岭南水乡建筑等。
这些建筑的共同特点是利用自然景观布局,注重水的运用,
建筑的风格多为简洁、流畅,颜色以深红、黄、绿色为主。
这种建筑文化体现了南方文化
中“居家即园林”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北方地区的建筑文化以城墙和建筑群为代表,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
北方建筑的特
点是建筑风格雄伟、壮观,色彩以红色为主,布局多为对称式。
这种建筑文化反映了北方
文化中崇尚权威、讲究礼仪的传统。
西南地区的建筑文化以木构建筑为代表,如重庆的民居与吊脚楼。
西南建筑的特点是
建筑结构巧妙、别致,色彩多以红色、黑色为主,富有民族特色。
这种建筑文化体现了西
南文化中奉行简朴、追求自由的精神。
东北地区的建筑文化以木砖结构为主,如长春的南关建筑群、哈尔滨的中法风格建筑。
东北建筑的特点是建筑风格多样,色彩以绿、灰、白相间为主。
这种建筑文化体现了东北
人勤劳好学、求新求变的精神。
总之,建筑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地区的建筑文化都体现了不同的文
化特点和精神风貌。
保护和传承建筑文化,就是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保
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2516b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5.png)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建设也越来越注重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的传承。
作为建筑的一种形式,地域性楼阁建筑因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究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意义及其应用。
一、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意义1.文化内涵传承地域性楼阁建筑是地方文化的载体,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
长久以来,地域性楼阁建筑一直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视地域性楼阁建筑的建设,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
2.城市形象提升地域性楼阁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它们的建筑风格和设计元素可以为城市形象增色添彩,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例如,深圳的华侨城文化旅游区就在建筑设计中注重了地域特色,使其成为深圳城市的一个亮点。
3.促进城市发展地域性楼阁建筑作为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众所周知,现代城市建设中,地标性建筑往往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地域性楼阁建筑的建设,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文化和经济投资,推动城市发展的活力。
1.公园和文化旅游区公园和文化旅游区是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重要场所。
凭借着它们的独特文化底蕴,地域性楼阁建筑可以为这些场所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和旅游价值。
2.商业地产商业地产也是地域性楼阁建筑的重要应用场所。
在城市商业中心地段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不仅可以为城市商业增添文化色彩,同时也可以为商业地产带来更多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
3.公共建筑公共建筑也是一个应用地域性楼阁建筑的重要领域。
例如,建设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公共建筑,可以为市民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活动。
总之,地域性楼阁建筑在现代都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前景,在推动城市发展、传承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
![浅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8794d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4.png)
浅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
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是指在各个地域的文化、气候、经济、社会环
境等方面的差异条件下,如何通过设计的手段来满足当地居民的居住需求,同时体现其文
化特色和地域性。
首先,建筑设计应考虑当地气候条件。
对于北方寒冷的地区建筑,应注重保温隔热,
选择保温性能较好的材料,如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窗,建筑外墙设置断热层等;而在南方
温热潮湿的地区,需要考虑通风和防潮问题,并选用透气性强、抗湿防腐的材料。
其次,建筑设计应融入当地文化特色。
建筑设计应当与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文化背
景相融合,保持一致性。
例如,在西南地区,一些传统民居建筑采用竹构结构,大量运用
竹子、土砖等材料来建造,因为这些材料具备坚固、轻便、适应性强等特点,同时能够反
映地方民居的风格和地域文化。
在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的建筑手法和材料,同时采用现
代技术,进行改良和升级。
再次,建筑设计应考虑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不同地域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不同,需要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使用者的需求设计建筑。
例如,在一些发达地区,豪华住宅、
公寓等高端房产设计有比较高的市场需求,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们的居住水平
较低,需要设计价格低廉、实用的住宅。
最后,建筑设计应遵循人性化原则,在设计中注重居住者的需求和舒适度。
在建筑中
注重人性化设计,既可以满足建筑本身的功能目的,又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体验的期望。
例如,在公寓设计中应考虑室内采光和通风,同时考虑居住者的隐私和空间的合理利用,
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和生活品质。
浅谈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表达
![浅谈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e4bb60b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8.png)
浅谈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表达现代建筑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在不同地域上都表达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建筑经常面临着全球化和同质化的挑战。
地域文化性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得建筑能够与地方环境和当地文化相融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和经验。
地域文化性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的形式与风格:不同地域的建筑经常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因此在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上会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常常采用木结构、斗拱、抬梁、歇山等特点,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貌。
而西方现代建筑则更注重材料的利用与创新,大胆运用钢结构和玻璃幕墙,表达现代建筑的现代感和先进性。
2. 建筑的功能与使用:不同地域的建筑往往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使用场所。
传统的东亚庭院式建筑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创造出宜人的居住空间;美国的摩天大楼则更注重商业和办公功能,突出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建筑注重宗教功能和礼拜场所,以及对空间的隐私与和谐的考量。
这些不同的功能和使用场所,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功能和使用的需求与关注点。
3. 建筑的符号与象征:现代建筑中的符号与象征往往与地域文化紧密相关。
中国传统建筑常常采用龙、凤、麒麟等神兽作为装饰元素,表达对祥瑞和瑞兽的崇拜和追求;美国的国会大厦和自由女神像成为了美国自由与民主的象征;阿联酋的迪拜塔和白金塔则成为了该地区繁荣与现代化的标志。
这些符号和象征的运用,使得建筑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4. 建筑的材料与技术:不同地域的建筑在材料和技术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常常使用木材、石材和琉璃等传统材料,运用传统雕刻和建筑工艺制作精美的装饰品;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如高效保温材料、太阳能利用和雨水收集系统等,体现出现代建筑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表达是对当地环境、文化和历史的理解与传承。
建筑风格的地域特色
![建筑风格的地域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f432da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2.png)
建筑风格的地域特色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艺术性和文化性。
在不同的地域,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探讨建筑风格的地域特色,以期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
一、地域特色对建筑风格的影响地域特色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然环境是影响建筑风格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决定了建筑的形式、材料、构造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南方多雨潮湿,建筑多采用通风防潮的设计;北方寒冷干燥,建筑多采用厚重的墙体和密集的门窗。
其次,历史文化也是影响建筑风格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历史文化因素,决定了建筑的形式、装饰、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最后,社会经济也是影响建筑风格的重要因素。
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促进了建筑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发展阶段,也影响了建筑的形式和材料的选择。
二、地域特色建筑风格的具体表现(一)传统民居风格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而著称。
北方地区的四合院、江南水乡的民居、西南地区的吊脚楼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适应。
例如,北方地区的四合院,采用坐北朝南的布局,利用院落和廊道进行通风和采光;江南水乡的民居则利用水体和廊桥进行空间分割和连接,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
(二)现代建筑风格现代建筑风格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
现代建筑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强调空间利用和材料运用。
不同地区的现代建筑风格也各具特色。
例如,北欧地区的现代建筑多采用玻璃和金属等现代材料,形成了简洁明快、开放自由的特点;而南欧地区的现代建筑则注重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现代建筑风格。
(三)地域性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影响建筑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不同,建筑材料也各不相同。
例如,南方地区多雨潮湿,因此多采用竹木等轻质材料;北方地区寒冷干燥,因此多采用砖石等厚重材料。
浅谈建筑的地域性
![浅谈建筑的地域性](https://img.taocdn.com/s3/m/0cb3cdda050876323112121d.png)
浅谈建筑的地域性摘要:建筑如果从地域性这一狭义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
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地域性、名族特征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众所周知,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
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们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全世界从大建设中得到了好处和受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地域文化的消失。
作为中国的建筑师,我们都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
另一方面也不难发现,在巨大的建设的面前,我们在心理上,综合素质上,都还准备不够,理论上观念上尚未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这主要反映在创作方面我们还处于一个比较迷茫的过程。
所以我感觉,当前的整个建筑创作,在同步发展的同时,也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说在我们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
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的城市与建筑正在失去其独特的地域特色。
在这样的困境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自然与人文,对一个地域建筑的文化意义进行深入地探索,我们才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的建筑环境。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bb1b7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6.png)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地域性楼阁建筑是指按照特定地域的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特点,设计和建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楼阁建筑。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地域性楼阁建筑在都市中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本文将探究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意义、特点和挑战。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楼阁建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哲学内涵。
通过在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够为都市增添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使人们在城市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地域性楼阁建筑能够为都市增添独特的景观,使城市更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
这些楼阁建筑还能够打造城市的人文环境,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休闲、观光和学习的场所,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现代建筑技术和传统建筑技艺的结合问题。
传统的地域性楼阁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和斗拱结构,需要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建造。
而现代都市中常采用混凝土和钢结构,与传统建筑技艺有所不同。
在保持地域性特色的还需要结合现代建筑技术,确保建筑的稳固和安全。
其次是土地资源的限制。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土地资源日益紧缺。
要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需要一定的土地面积和建筑空间。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要合理安排,确保地域性楼阁建筑有足够的空间和环境条件。
最后是保护和维护的问题。
地域性楼阁建筑多是历史悠久的建筑,需要经常性的保护和维护。
在现代都市中,要保护和维护这些建筑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这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努力,加强对地域性楼阁建筑的保护和维护,确保其能够长久地存在于都市中。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城市形象提升的作用。
要克服现代建筑技术和传统建筑技艺的结合问题、土地资源的限制以及保护和维护的难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929a8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e.png)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大都市的城市景观逐渐失去了地域特色。
然而一些新的城市规划理念提倡建筑应该要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中,让城市具有地域特色。
在这种背景下,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成为了一种趋势。
地域性楼阁建筑是指符合当地特色或风格的建筑风格,它被广泛用于各种城市的建筑,如商业中心、高层住宅、艺术区等,从而创造出属于这座城市的特色建筑群体。
以我国南方城市为例,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有很大的区别,南方城市的地域性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特色建筑风格南方城市的特色建筑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上,如苏州的园林、福建的木结构建筑、广州的民居等。
这些具有鲜明风格的建筑,不仅实用,而且非常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
建筑师可以在设计建筑时,将当地的特色建筑元素加入其中,比如在建筑中加入某地的传统文化符号等,从而增加其艺术感和文化魅力。
2. 社会文化形态南方城市的社会文化形态同样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广州的传统民居常常是花园式建筑,周边环境十分优美,同时,由于山水资源的丰富,苏州的园林建筑也是非常奢华、独具特色的。
建筑师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将当地特色文化与建筑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口感官震撼、文化特别的作品。
3. 生活方式南方城市的生活方式也是建筑设计的不能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如福州、厦门这些城市的社区,洋溢着一种原生态人文的气息,民居庭院独特宜人,生活习惯和节奏也是别具一格的。
建筑师可以参考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和规律,将设计考虑到当地的生活特点和需求,把生活体验和艺术欣赏完美结合。
因此,采用地域性楼阁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能呈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而加强城市的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10d48b8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3.png)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是一种注重当地文化、传统和环境特点的建筑设计理念。
它融合了现代建筑技术和当地特色,旨在创造具有地域性认同感的建筑作品。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思路和理念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探讨如何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当地特色和文化内涵。
一、融合当地文化与现代技术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需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之间寻求平衡。
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精神和历史的载体,而现代技术则可以为建筑提供更好的功能和性能。
在融合当地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过程中,建筑师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以便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出当地的特色。
建筑师还需要具备现代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会对建筑的形式、结构和材料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建筑需要考虑通风和遮阳等问题;而在寒冷的高海拔地区,建筑需要考虑保温和抗寒等问题。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以便能够创造适合当地环境的建筑作品。
三、注重当地材料和施工工艺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需要注重当地材料和施工工艺的运用。
当地材料是建筑与环境相互适应的基础,它可以使建筑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材料的发展和推广。
施工工艺则是保证建筑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它需要根据当地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特点进行选择和运用。
在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材料资源和施工工艺,以便能够合理地运用当地材料和施工工艺,从而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作品。
四、尊重当地社会文化和民俗习惯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需要尊重当地社会文化和民俗习惯。
建筑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它需要与当地的社会文化和民俗习惯相协调。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06322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0.png)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的探究地域性楼阁建筑在现代都市中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楼阁建筑往往与特定的地方文化和历史传统相关联,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可以增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地域性楼阁建筑在现代都市中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楼阁建筑往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
通过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现代都市的高度密集和拥挤,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需要找到合适的用地,并解决与周边建筑的协调问题。
楼阁建筑往往需要使用特定的材料和施工技术,这对现代建筑材料供应和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提出了一定要求。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还需要解决一些文化和建筑设计上的问题。
楼阁建筑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需要进行深入的文化研究,从而使得建筑能够准确地表达地方文化的精髓。
建筑设计也需要结合现代建筑的理念和技术,使得建筑既具有地域性的特色,又满足现代都市的功能需求。
针对以上挑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现代都市中地域性楼阁建筑的建设。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地域性楼阁建筑的保护和发展。
可以加强对地域性楼阁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
还可以加强与相关企业和设计单位的合作,促进技术和经验的交流。
现代都市中建设地域性楼阁建筑具有一定的意义和挑战。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在现代都市中营造独特的文化景观,促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也需要克服土地资源、文化研究和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为地域性楼阁建筑的建设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级)《建筑美学》论文题目名称:地域性建筑浅谈——建造的形式艺术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专业:建筑学学生姓名:许钰钵班级:建筑学1401班学号:14418100108指导老师姓名:胡艺觉最终评定成绩:2017年11 月地域性建筑浅谈——建造的形式艺术摘要论文针对全球性的建筑风格趋同化,城市文脉被割裂的现象,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资源医乏问题。
阐述了在建筑的构造和结构形式方面对中国和国外建筑进行比较,建造的构造形式在地域性建筑中所起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的建筑文化历史延续和继承,从而提出一些新的,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中国乡土建筑风格形式,一种多元化中国建筑形式共存的观点。
每个地区,每一块土地都有不同的文化和人文气息,因此不可能指望寻找到一种“国际式”的解决办法。
只有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可能性的探索和研究,才是切实可行的明智之举。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建造、文化、中国乡土建筑风格、多元化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国内外建筑师设计理念和案例 (2)2.1 国内设计师理念设计 (3)2.2国外设计师案例 (4)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7)第1章绪论地域性建筑,是当今社会所密切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人们生活无非,衣、食、住、行,居住是很重要的,不仅是遮风挡雨,一个提供人们庇佑的场所,但是在当代社会,简单的居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们在生活中各方面需要也越来越高,从简单的物质上面的追求,逐渐转变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需求,因此对于建筑的功能也是更加的多样化,比如教堂,办公楼,商业楼,住宅,体育馆等不同功能的建筑,然而在解放前的中国,解放早期的建筑,是完全没有考虑这些功能需求的。
因此,大量的仿国外的建筑大批的涌现出来,将封建社会时期以前的许多的木建筑,夯土建筑重建,每个地区的建筑风格、文化也随着建筑的推倒而消失,建筑的形式和建造和封建时期的建筑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同时,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又是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5000多年的,中间没有文化中断的这样一个古老而充满文化底蕴的国家。
第2章国内外建筑师设计理念和案例2.1国内设计师理念设计在古建筑中,中国的建筑大都是以木建筑为主,或者在一些民间的建筑中,以夯土的形式,徽派建筑,青瓦白墙,其中木建筑,则主要是以皇家的建筑为主,紫禁城片区,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说起中国古建筑的形式美则是一定要讲到斗拱、梁、柱、窗的,中国古建筑中,常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那他们在木建筑中的作用基本是起到承重和装饰的作用。
结合当代的新锐中国建筑师,王澍,张永和,张珂,汤桦等人为例,以王澍的设计理念和象山校区设计作品为例,建筑和自然的这种敏感反应是非常东方哲学的。
整个象山校园的基础关系其实就是儒学和山水。
儒学以礼仪制度作为核心,强调方正、有格,基础概念就是方正。
这个建筑群看起来好像很散漫,但细看每座建筑都非常方正,这很重要。
另一条脉络就是山水,自然比人的制度更高,它决定了这个建筑群的整体格局。
因此对于这样的环境下,更是要对这些废弃的材料善加对待,反复地用这些材料,称之为循环建造。
这样,达到一种人和自然相和谐的境界。
以张永和的建筑设计理念为例,他的生活学习环境本就是中西结合,从他的理念分析可以得到更多关于中国建筑设计的未来。
1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一定发展建筑与环境是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注重点之一。
张永和出生在中国,又在受到了一定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结合。
例如我举例的他的作品运河上的院子中,就很好的体现出这一点。
这个案例的启发点是北京四合院(院落空间)。
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越来越注重节约空间。
对于传统的中国大面积院落形式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张永和在“运河岸上的院子”的方案中在院落空间的基础上提出“院落建筑的垂直发展”。
运河岸上的院子是用建筑语言对于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一种全新释义,整个项目打破目前比较普遍的“以建筑为中心,景观为装饰”方式,而是使建筑和树木、水、石等元素共同构成生活的环境,使景观和建筑之间有一种模糊的界限,使居住其中者感觉到整个大自然就是一个完整大家园。
2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沿用中国古代森林资源的丰富决定了中国建筑的取材以木质为主。
现代的建筑以砖石、混凝土等材料为主,对传统材料的运用逐渐减少。
但传统木材有其独有的独特性,科学记住的发展,也使防护技术有所提高。
张永和的部分作品中,装饰或结构采用和中国传统的材料。
木材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结合显得建筑物不突兀,与周围的环境更好的结合,拉近了人与建筑的心理距离。
3中国生态建筑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的节约和利用得到了很大的重视。
生态建筑的提出和发展带给社会发展新的方向。
世界上许多设计师关注并投身于生态建筑的发展中去。
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持续发展能源,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时我们共同的目标。
在张永和的作品生态竹院宅中关注中国的未来的环境的住宅,实现资源的利用,空间的划分灵活多变,从生态、未来、中国三个方面诠释“中国生态建筑”。
生态竹院宅从建筑形式上来说,采用的是中国传统院落形式。
材料的选择上,选种竹子,传统的中国庭院在竹院宅以新的形式出现,但院落与房屋之间的相互开放关系正是四合院概念的延续。
中国生态建筑的发展由理论逐步转向实践,期待在中国未来建筑发展中出现形式多样,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独立生命力的现代生态建筑。
2.2国外建筑师案例国外建筑师,以路易斯·巴拉干的设计思想和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理念为例,在路易斯·巴拉干的设计体系中,墙在巴拉干的作品中单面墙成为重要的具有独立性的设计元素。
巴拉干用墙体围合成完整的私密性空间,除了湛蓝的天空外,外部世界被隔离在墙外,视线的焦点集中在墙内的庭院和花园中。
花园极具诱人和抽象的品质,是给感官和思想带来愉悦的地方,是产生梦想的地方。
在室内设计中,经过巴拉干的精心布置,墙的设置有高有低,可划分空间,可调整光线射入,空间层层展开,平静而舒缓。
他的这样的设计手法,用墙这样分隔空间的一种建造,也是对于空间的一种运用和把握,放在中国的建筑设计中,本质也是如此。
当今社会是城市发展的高峰期,建筑设计也日新月异,各式各样的建筑屹立在城市街道两旁。
越来越多匠心独运的建筑造型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但并没有充分带给市民触觉上的认同感,众多新建的市政中心,城市CBD,拥有“四星捧月”的雄伟,但是少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
阿尔托,是一位以人性化建筑创造道路为主的著名建筑师,他不断探索和实践,创造出了许多令人佩服的作品,如珊纳特赛罗市镇中心、夏日别墅等。
他的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建筑设计的人性之本,无论理念还是手法都能为我们今后的设计带来启发。
空间·视觉感官与触觉体验只有当人处于中心地位时,真正的建筑才存在。
——阿尔托阿尔托的作品注重人的参与性,强调人性化的思想,在空间上反映人们“内心”的需要。
本雅明认为,建筑以两种形式为人们所认知,即视觉与触觉。
视觉认知是人们用视觉记录建筑,要求人们集中注意力,但触觉认知是下意识的,是通过人们日常的活动与建筑逐渐建立起来的相依性。
阿尔托将这一思想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的设计不从平面的构图形式出发,而是创造一处“场所”,赋予空间一种宜人的尺度感和动人的场所感。
阿尔托的作品重视的是内部空间的塑造,芦原信义在《外部空问论》中提到阿尔托的建筑是“加法创造空间”。
所谓加法即把重点放在从内部建立次序、离心式的修建建筑上,即先确定内部,再向外建立次序,虽然对外部空间会有一些损失,但是其内部功能及空间状态都被充分表现,所以他的空间各个细部都非常人性化,在珊纳特赛罗市政厅作品中,院落式布局,包括一个“U”形的静的柠檬黄色调。
餐厅使用洋红色,使其呈现出热烈的暖色调。
整个房间就是光和色的容器,大胆而不显示杂乱,给人美的享受。
屋顶平台的高墙部分使用了大红色,热烈而具有雕塑感(见图6)。
诗意的效果。
将自然中的阳光和空气带迸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并且与那些色彩浓烈的墙体相交错在一起,使两者的混合产生奇异。
结论在结合现代和古代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对于中国建筑的更新和文化的传承,从国内的新锐的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和国外建筑设计师的设计中,我从中学习到,在如今中国这样的一个快速发展的形式下,通过对建筑的本质,建造来完成对古代和现代的结合,比如,以墙的分隔空间来表示中国文化的“空间”,以墙的形式的变化来做出有中国现代韵味的设计,而古代木建筑和当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本身的建造方式和适应性各方面是不一样的,但空间的本质没变,所以对于新时代建筑的更新,而并不是丢掉古建筑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结构形式的转换,从而从空间上面来进行再造,当然其中一定是要注重建筑的材料使用,承重结构的材料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可以对他们的形式进行更新,用当代的中国的理念来融入其中。
进而来推动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1] 齐康,《城市的批判和地区建筑的研究》[2] 陈炜,《浅议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3] 李之吉,《中外建筑史》[4] 张永和,《从城市中来到丛林中去》[5] 张永和,《拾贰院运河岸上的院子别墅区之泰禾俱乐部》[6]《世界建筑》,04/2001/7[7]《建筑师》,87[8]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9]王澍,走向虚构之城,时代建筑,2003(5):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