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温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大棚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方案

大棚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业生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的露天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大棚设施农业逐渐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有效推动大棚设施农业的建设,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棚设施农业建设的必要性。
大棚设施农业相比传统露天种植方式,具有节水、防风、保温、调温、防灾、延长生长期等诸多优势。
在大棚内,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化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精准控制,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大棚设施农业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棚设施农业建设的实施方案。
1. 选址规划。
选址规划是大棚设施农业建设的第一步。
在选址时,需要考虑土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源供应等因素,确保选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农产品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植。
2. 设施建设。
大棚设施的建设包括温室大棚、遮阳网、喷灌设备、通风设备等。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设施的稳固性、耐用性和适用性,选择符合当地气候特点的设施材料和技术标准。
3. 种植管理。
种植管理是大棚设施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
在种植管理中,需要科学制定种植计划,合理安排作物轮作,严格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大棚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 技术支持。
大棚设施农业建设需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物联网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生物技术等。
因此,需要引入相关的技术专家和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大棚设施农业的科学化、智能化。
5. 市场营销。
大棚设施农业建设完成后,需要充分考虑农产品的市场营销问题。
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合作社、与超市、餐饮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总结。
大棚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一步。
智慧大棚设备实施方案

智慧大棚设备实施方案智慧大棚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设备来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进行精准监测和智能调控的农业生产模式。
在智慧大棚中,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控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因素,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节水、节肥、减少农药使用等目标。
本文将介绍智慧大棚设备的实施方案,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和发展空间。
一、传感器设备。
1.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大棚内部,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变化,并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
2. 湿度传感器,监测大棚内的湿度变化,及时调节喷灌系统,保持适宜的湿度环境。
3. 光照传感器,监测光照强度,根据光照变化调节遮阳网和补光灯,保证作物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4. CO2传感器,监测大棚内CO2浓度,及时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CO2浓度。
5. 土壤湿度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根据作物需水量,实现精准灌溉。
二、控制设备。
1. 温室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温室内通风、遮阳、加热等设备,保持适宜的温度环境。
2. 喷灌系统,根据湿度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实现对喷灌系统的智能控制,准确浇水,节约用水。
3. 光照调节系统,根据光照传感器的数据,自动调节遮阳网和补光灯,保证光照强度的均匀和稳定。
4. CO2调节系统,根据CO2传感器的数据,自动控制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CO2浓度。
5. 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实现对灌溉系统的精准控制,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三、监测管理系统。
1. 数据采集与存储,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存储,建立大棚环境数据的历史数据库。
2. 数据分析与预警,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大棚环境的智能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 远程监控与控制,实现对大棚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控制,方便农户进行远程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四、实施方案。
1. 设备选型,根据大棚类型和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设备。
智能温室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智能温室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目录一、项目概述 (2)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地点及环境分析 (3)2. 工程规模与建设内容 (4)3. 工程涉及的技术与设施 (5)4. 工程的建设标准和要求 (7)三、施工组织设计原则与策略 (8)1. 组织设计原则 (9)2. 施工队伍组成及分工 (10)3. 施工流程设计与优化 (11)4. 质量、安全、进度控制措施 (13)四、施工进度计划与管理 (14)五、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5)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16)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 (17)3. 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法 (18)4. 质量问题的处理与改进措施 (19)六、安全保障措施与应急预案 (20)1. 安全施工规章制度 (21)2. 安全设施配置与管理 (22)3. 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24)4.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25)七、现场管理与资源配置 (26)1. 现场布置与管理规定 (27)2. 施工设备、材料管理 (28)3. 人员配置与培训管理 (30)4. 物资供应与运输保障 (31)八、技术难点及对策 (32)1. 技术难点分析 (34)2. 技术方案优化与创新措施 (35)3. 技术培训与人员能力提升 (36)4. 技术问题处理机制与流程 (37)九、工程验收与后期维护管理规划 (38)1. 工程验收标准与流程 (40)2. 工程交付与资料移交要求 (41)一、项目概述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及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智能温室项目作为现代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智能温室项目旨在通过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模式,打造一座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本项目位于[具体地点],总占地面积为[具体面积],计划总投资[具体金额]。
项目将覆盖[主要种植作物或养殖品种],采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环境监控等先进技术,实现全年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标。
智慧型温室大棚策划书

智慧型温室大棚策划书1. 项目概述本策划书旨在提供一个智慧型温室大棚项目的详细规划和执行方案,以实现高效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
该项目将利用现代技术和智能系统,提供温室环境的监测与控制,以及自动化种植和管理功能。
2. 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影响。
具体目标包括:- 提供稳定的温室环境,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促进植物生长和产量增加。
- 实现自动化的种植和管理,减少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
- 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用水和化肥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 提供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方便管理和调整温室环境。
3. 实施计划3.1 温室建设- 选择适宜的土地和位置,确保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通风条件。
- 设计和建造现代化的温室结构,包括透明材料、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等。
- 配备智能感知设备,用于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3.2 智能控制系统- 开发或采购智能控制系统,用于自动监测和调整温室环境,如温度、湿度、CO2浓度等。
- 集成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算法,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调节。
- 提供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使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和调整温室环境。
3.3 自动化种植和管理- 配备自动化种植设备,如种植机器人、自动灌溉系统等,实现种植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 利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优化种植计划和管理策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4 资源优化和环境保护- 制定合理的用水和肥料管理方案,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
- 提供智能化的肥料供应系统,根据植物需求精确供应营养物质。
- 引入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储存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的能耗和碳排放。
4. 风险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 技术风险:智能系统可能存在故障或不稳定的情况,导致温室环境无法正常调控。
- 经济风险:项目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需要进行充分的经济评估和风险分析。
- 管理风险:项目管理需要专业的人员和技术支持,缺乏相关经验可能导致管理不善。
智能温室大棚建设实施方案

智能温室大棚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智能温室大棚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能温室大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精准控制,从而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最佳的条件。
二、建设目标。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智能温室大棚的建设,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2. 节约资源,智能温室大棚能够有效利用水、土壤和光能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保护环境,智能温室大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三、建设内容。
1. 地点选择,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水资源充足的地方建设智能温室大棚。
2. 设备选购,选择高效节能的温室设备,包括智能温控系统、自动灌溉系统、光照调节系统等。
3. 种植规划,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制定种植计划,选择适合的作物进行种植。
4. 施肥管理,采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5.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保证作物的质量和安全。
6. 人员培训,对农户进行智能温室大棚的管理和操作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建设步骤。
1. 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预算。
2. 选址和规划设计。
3. 设备选购和安装调试。
4. 种植计划制定和实施。
5. 管理和维护。
六、建设效果。
1. 农产品供应,智能温室大棚可以提供全年稳定的农产品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2. 经济效益,智能温室大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3. 社会效益,智能温室大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七、总结。
智能温室大棚的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它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智能温室大棚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农业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建设与管理方案

农业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建设与管理方案第一章总论 (3)1.1 研究背景 (3)1.2 目的和意义 (3)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3.1 研究内容 (3)1.3.2 研究方法 (4)第二章智能温室大棚规划与设计 (4)2.1 场地选择与布局 (4)2.1.1 场地选择 (4)2.1.2 布局规划 (4)2.2 设施选型与配置 (5)2.2.1 设施选型 (5)2.2.2 设施配置 (5)2.3 结构设计 (5)2.3.1 结构类型 (5)2.3.2 结构设计原则 (5)2.4 环境控制系统设计 (5)2.4.1 控制系统组成 (5)2.4.2 控制策略 (6)第三章温室大棚环境监测与控制 (6)3.1 环境参数监测 (6)3.2 环境参数控制 (6)3.3 自动控制系统 (7)3.4 数据采集与分析 (7)第四章智能温室大棚作物种植与管理 (7)4.1 作物选择与种植模式 (7)4.2 肥水管理 (8)4.3 病虫害防治 (8)4.4 产量与质量监测 (8)第五章智能温室大棚设施维护与管理 (9)5.1 设备维护与保养 (9)5.1.1 设备维护 (9)5.1.2 设备保养 (9)5.2 系统故障排查与处理 (9)5.2.1 系统故障排查 (9)5.2.2 故障处理 (10)5.3 安全生产管理 (10)5.3.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0)5.3.2 安全生产培训 (10)5.3.3 安全生产检查 (10)5.3.4 应急预案 (10)5.4.1 节能措施 (10)5.4.2 环保措施 (10)第六章人力资源与培训 (10)6.1 人员配置与培训 (10)6.1.1 人员配置 (11)6.1.2 培训内容 (11)6.1.3 培训方式 (11)6.2 管理体系与职责 (11)6.2.1 管理体系 (11)6.2.2 职责划分 (12)6.3 团队建设与激励 (12)6.3.1 团队建设 (12)6.3.2 激励措施 (12)6.4 安全教育与培训 (12)6.4.1 安全教育 (12)6.4.2 安全培训 (12)第七章财务管理与投资回报分析 (13)7.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3)7.1.1 投资估算 (13)7.1.2 资金筹措 (13)7.2 成本控制与管理 (13)7.2.1 成本控制 (13)7.2.2 成本管理 (14)7.3 投资回报分析 (14)7.3.1 投资回报期 (14)7.3.2 投资收益率 (14)7.3.3 投资风险分析 (14)7.4 财务报表与分析 (14)7.4.1 财务报表 (14)7.4.2 财务分析 (14)第八章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 (15)8.1 市场需求分析 (15)8.2 品牌建设与推广 (15)8.3 营销渠道与策略 (15)8.4 客户关系管理 (16)第九章政策法规与行业动态 (16)9.1 国家政策法规 (16)9.1.1 政策背景 (16)9.1.2 政策内容 (16)9.2 行业标准与规范 (17)9.2.1 行业标准 (17)9.2.2 行业规范 (17)9.3 行业发展趋势 (17)9.3.2 产业链整合 (17)9.3.3 绿色可持续发展 (17)9.4 国际合作与交流 (17)9.4.1 国际合作 (17)9.4.2 交流与合作 (18)第十章智能温室大棚建设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8)10.1 可持续发展战略 (18)10.2 生态环保与绿色生产 (18)10.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18)10.4 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 (18)第一章总论1.1 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智能温室大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温室大棚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温室大棚项目实施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业生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温室大棚项目应运而生。
温室大棚项目以其节能、高效、环保等特点,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批现代化、智能化的温室大棚,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实施方案。
1.选址和规划。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选择适宜的场地建设温室大棚。
在选址过程中,要考虑到土地的平整度、阳光照射情况、水源供应等因素。
同时,要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确定温室大棚的布局和大小,确保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的种植密度。
2.设施建设。
在温室大棚的建设过程中,要选用优质的材料,确保温室大棚的稳固性和耐用性。
同时,要配置先进的设施设备,如自动喷灌系统、温度调控设备、通风设备等,以实现对温室内气候环境的精准控制。
3.种植管理。
在温室大棚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
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种植方案,包括土壤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同时,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
4.科技支持。
温室大棚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持作用。
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农户的科技素养和管理水平。
同时,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开展温室大棚相关技术研发和创新。
5.市场推广。
在项目实施的同时,要加强对温室大棚产品的市场推广。
通过建立农产品品牌、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推动温室大棚产品的市场化和品牌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四、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温室大棚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产品的供应量,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温室大棚项目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温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温室建立工程实施方案×××DU×××公司二零一六年六月目录第一章蔬菜产业开展现状.3一、建立条件.3二、产业开展现状.4第二章影响产业开展的主要环节.5一、政策、资源、科技、根底设施条件等.5二、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6第三章工程实施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7一、工程实施的指导思想.7二、主要目标.8第四章实施区域的选择与布局.9第五章工程建立内容和建立方案.10一、建立内容.10二、建立方案.10第六章资金投入及财政补助情况.22一、投资概算.22二、资金来源.23第七章工程招投标23第八章资金监管及使用.23第九章组织保障措施.24一、组织机构建立.24二、工程管理措施.25第十章建立期限26第十一章工程预期效益.27一、经济效益.27二、社会效益.27三、生态效益.27附件 1:工程附图附件 2:工程概算书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温室建立工程第一章蔬菜产业开展现状一、建立条件1.建立地点的选择(1)选址原那么:交通方便,土地根底条件好,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开展无公害设施蔬菜;土地流转手续齐全,符合工程建立规划,地质构造好,周围无污染源、无地质和水灾隐患。
(2)建立地点选择:该工程建立地点位于XX市印台区印台街道办事处崖尧村,园区占地 2500 亩,土地来源为公司流转租赁,性质为农业用地。
2.自然条件XX市印台区地处XX省中部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东西长 64.5 公里,南北宽 44.8 公里,总面积 629.54 平方公里,东与白水县、蒲城县相邻,南与富平县、XX市王益区接壤,西与旬邑县、XX市耀州区毗邻,北与黄陵县、宜君县相接。
全区年平均气温10.6 ℃,极端最高气温 36.4 ℃。
年均日照 2345.7小时,日照率58%,无霜期 182 天。
平均海拔 1000m,常年平均降水量649.2mm。
全区总土地面积 629.54km2〔94.43 万亩〕,其中耕地 17.5万亩。
智能温室种植实施方案

智能温室种植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温室种植技术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温室种植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就智能温室种植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智能温室建设。
1.选择合适的地点,智能温室的建设需要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水源充足的地点,以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通风和水分。
2.温室结构设计,智能温室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保温、透光、通风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智能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3.智能设备选购,智能温室需要配备自动控制系统、环境监测设备、灌溉设备等智能设备,以实现温室内环境的自动监测和调控。
二、智能温室种植管理。
1.种植方案制定,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种植方案,包括种植时间、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等。
2.环境监测与调控,利用智能设备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自动调控,以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良好环境。
3.病虫害防治,利用智能设备对温室内的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
4.智能灌溉,利用智能灌溉设备对植物进行精准的灌溉,根据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土壤水分情况,实现智能化的灌溉管理。
三、智能温室种植效益。
1.生产效益,智能温室种植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经济效益,智能温室种植技术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环境效益,智能温室种植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智能温室种植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合理的建设和管理,可以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种植目标,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带来积极的影响。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也希望智能温室种植技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温室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农业产业面临着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的双重挑战。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温室农业成为必然趋势。
本方案旨在为某地区温室建设项目提供详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XX地区现代温室农业项目2. 项目地点:XX地区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X亩,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4. 项目投资:XX万元5. 项目周期:XX个月三、温室设计1. 温室类型:采用钢架结构、双层膜温室,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遮阳、通风等功能。
2. 结构设计:温室跨度为8米,屋脊高度为6米,长度根据实际需求定制。
3. 膜材料:采用进口耐候性、抗紫外线、透光性好的温室专用薄膜。
4. 通风系统:设置顶部通风口和侧部通风口,确保温室内部空气流通。
5. 保温系统:采用双层保温材料,有效降低能耗。
6. 自动控制系统:配备自动灌溉、温度、湿度、光照等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组建专业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2)购置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打桩机、卷膜机、焊接机等。
(3)准备施工材料,如钢材、薄膜、保温材料、灌溉设备等。
(4)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任务和时间节点。
2. 施工步骤(1)基础施工:首先进行温室基础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基础垫层、基础浇筑等。
确保基础稳固,满足温室结构要求。
(2)主体结构施工:在基础完成后,进行温室主体结构施工,包括钢架搭建、屋面安装、墙体安装等。
确保结构牢固,满足温室功能需求。
(3)薄膜安装: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薄膜安装。
注意薄膜的铺设顺序和张力调整,确保薄膜平整、牢固。
(4)通风系统施工:安装顶部通风口和侧部通风口,连接通风管道,确保通风系统畅通。
(5)保温系统施工:安装双层保温材料,确保温室保温效果。
(6)自动控制系统施工:安装自动灌溉、温度、湿度、光照等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
(7)配套设施施工:安装灌溉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等配套设施,确保温室正常运行。
智能大棚实施方案

智能大棚实施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大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农业生产者的青睐。
智能大棚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精准控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更好地实施智能大棚,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智能设备选型。
在智能大棚的建设中,选择合适的智能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选择适用于大棚环境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的监测和控制。
其次,还需要配置自动灌溉系统,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实现精准的灌溉,避免水分浪费和植物生长不足的情况。
此外,还需要选择智能施肥系统,根据植物的营养需求,实现定量、定时的施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二、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
智能大棚的关键在于对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数据的科学分析。
因此,需要配置环境监测设备,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环境异常,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保证植物生长环境的稳定和优化。
三、智能控制与管理。
智能大棚实施方案中,智能控制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大棚环境的精准调控,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佳环境条件。
同时,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方便农业生产者对大棚进行管理和维护。
此外,智能大棚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四、智能大棚的应用前景。
智能大棚的实施将为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精准的环境控制和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可以大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
同时,智能大棚还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智能大棚还可以为农业生产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提升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总之,智能大棚的实施方案将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精准控制和智能化管理,为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曲阜智能温室景观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智能温室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曲阜作为孔子的故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致力于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本项目旨在在曲阜建设一座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智能温室景观,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项目目标1. 建设一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温室,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
2. 打造一个集观光、休闲、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景观,提升曲阜的旅游形象。
3. 增强曲阜的农业科技实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三、项目内容1. 智能温室主体结构建设2. 智能控制系统安装3. 植物种植区域规划与建设4. 观光游览路线设计5. 配套设施建设四、施工方案(一)智能温室主体结构建设1. 结构形式:采用钢架结构,屋顶采用双层薄膜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性能。
2. 尺寸:长100米,宽60米,高8米。
3. 施工步骤:- 地基处理:对施工区域进行平整,夯实,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 钢架搭建: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架搭建,确保结构安全、牢固。
- 屋面安装:安装双层薄膜,确保温室的保温、保湿性能。
- 围墙建设:采用玻璃幕墙,既美观又具有保温效果。
(二)智能控制系统安装1. 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管理。
2. 功能: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调节。
3. 施工步骤:- 硬件安装:安装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
- 软件编程:编写控制程序,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调节。
- 系统调试: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植物种植区域规划与建设1. 种植区域:分为蔬菜种植区、花卉种植区、果树种植区等。
2. 种植模式:采用无土栽培、立体栽培等先进种植模式。
3. 施工步骤:- 土壤处理:对种植区域进行土壤改良,确保土壤的肥沃度。
- 种植设施搭建:搭建无土栽培架、立体栽培架等种植设施。
- 植物种植: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
农村温室建设实施方案

农村温室建设实施方案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温室建设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室大棚不仅可以延长作物种植的季节,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加收入,因此,加快农村温室建设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有效推进农村温室建设,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温室建设规划。
首先,需要对农村温室建设进行规划,确定建设的地点和规模。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科学选址,合理规划温室建设的数量和种类,确保温室大棚的布局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温室建设资金支持。
农村温室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温室建设的资金支持。
同时,可以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共同投资建设温室大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三、温室建设技术指导。
在温室建设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民了解温室建设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可以组织农民参加温室建设技术培训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农民的温室建设技术水平。
四、温室设施配套。
除了温室大棚本身的建设外,还需要配套建设相关设施,如灌溉系统、通风设备、遮阳网等,以确保温室内的环境能够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此外,还可以引入智能化设备,提高温室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五、温室建设管理。
温室建设后,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温室作物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管理、设施维护管理等,确保温室大棚的正常运行和作物的健康生长。
可以通过建立温室合作社、设立专业的管理团队等方式,加强温室建设的管理工作。
六、温室建设效益评估。
最后,需要对温室建设的效益进行评估,包括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效益。
通过对温室建设效益的评估,可以及时调整和完善温室建设方案,提高温室建设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温室建设实施方案涉及到规划、资金支持、技术指导、设施配套、管理和效益评估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农业专家和农民共同努力,才能够推动农村温室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积极贡献。
鄂州智能日光温室施工方案

鄂州智能日光温室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智能日光温室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方案旨在为鄂州地区的智能日光温室建设提供全面的施工方案,确保温室的选址、结构搭建、环境控制及自动化管理等方面均达到最优效果。
二、选址与污染源评估选址原则:确保温室选址符合当地气候特点,光照充足,地势高燥,交通便利,且周边无污染源。
污染源评估:对选址地进行全面的污染源评估,包括空气、水源、土壤等方面的污染情况,确保温室建设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钢架结构搭建结构设计:采用高强度钢材搭建骨架,确保结构稳固,抗风能力强。
安装工艺: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精确安装,确保每个连接点牢固可靠。
四、透光材料选用材料选择:选用透光率高、抗老化性能强的玻璃或PC板材作为温室透光材料。
安装方式:确保材料安装平整、无缝隙,以提高透光效果。
五、温度控制方案设备配置:安装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设备、通风设备等。
控制策略: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设定温度范围,通过自动调节设备保持温室内温度稳定。
六、湿度控制策略设备配置:配置湿度传感器和相应的加湿、除湿设备。
控制方法:根据传感器数据自动调节室内湿度,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七、光照控制方法设备配置:安装光照传感器和自动遮阳系统。
控制方式: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遮阳设备,确保作物得到适量的光照。
八、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集成:将温度、湿度、光照等控制系统集成到一个自动化管理平台,实现统一监控和调控。
智能化管理:通过设定程序,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调节,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管理效率。
九、环境监测与维护监测设备:配置专业的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湿度等关键参数。
维护措施:定期对温室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十、结语本施工方案为鄂州智能日光温室的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实施方案。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温室建设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智慧农业大棚建设方案

农业现代化智慧农业大棚建设方案第一章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智慧农业大棚建设总体方案 (4)2.1 建设原则 (4)2.2 建设内容 (4)2.3 建设规模 (4)第三章设施设备选型与配置 (5)3.1 设施设备选型原则 (5)3.1.1 符合实际需求 (5)3.1.2 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5)3.1.3 节能环保 (5)3.1.4 可靠性与安全性 (5)3.1.5 经济性 (5)3.2 设施设备配置方案 (5)3.2.1 温室大棚主体结构 (5)3.2.2 环境监测系统 (5)3.2.3 自动控制系统 (5)3.2.4 水肥一体化系统 (6)3.2.5 信息化管理系统 (6)3.2.6 辅助设备 (6)3.3 设备安装与调试 (6)3.3.1 安装准备 (6)3.3.2 设备安装 (6)3.3.3 设备调试 (6)3.3.4 系统集成与验收 (6)第四章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 (6)4.1 环境监测技术 (6)4.2 环境调控技术 (7)4.3 系统集成与应用 (7)第五章智能灌溉与施肥系统 (8)5.1 灌溉系统设计 (8)5.1.1 设计原则 (8)5.1.2 系统组成 (8)5.1.3 设计要点 (8)5.2 施肥系统设计 (8)5.2.1 设计原则 (8)5.2.2 系统组成 (8)5.2.3 设计要点 (8)5.3 系统运行与维护 (9)5.3.2 维护保养 (9)5.3.3 故障处理 (9)第六章智能病虫害防治系统 (9)6.1 病虫害监测技术 (9)6.1.1 光学识别技术 (9)6.1.2 振动识别技术 (9)6.1.3 气体检测技术 (9)6.2 防治方法选择 (10)6.2.1 生物防治 (10)6.2.2 物理防治 (10)6.2.3 化学防治 (10)6.3 系统集成与应用 (10)6.3.1 实时监测与预警 (10)6.3.2 防治策略优化 (10)6.3.3 病虫害防治智能化 (10)6.3.4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0)第七章农业生产管理系统 (10)7.1 生产计划管理 (10)7.1.1 计划编制 (11)7.1.2 计划执行 (11)7.2 生产过程管理 (11)7.2.1 生产环境监测 (11)7.2.2 生产过程控制 (11)7.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2)7.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12)7.3.2 决策支持 (12)第八章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 (12)8.1 平台架构设计 (12)8.1.1 设计原则 (12)8.1.2 架构组成 (13)8.2 功能模块设计 (13)8.2.1 数据采集模块 (13)8.2.2 数据传输模块 (13)8.2.3 数据处理模块 (13)8.2.4 用户操作模块 (13)8.3 平台运行与维护 (14)8.3.1 运行管理 (14)8.3.2 维护管理 (14)第九章项目实施与进度安排 (14)9.1 项目实施步骤 (14)9.2 项目进度安排 (15)9.3 项目验收与评价 (15)第十章项目投资与经济效益分析 (15)10.2 经济效益分析 (16)10.3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6)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化温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化温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化温室建设项目逐渐成为新的农业发展方向。
该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和先进的温室农业技术,提高温室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实现农产品的多元化生产和增收。
二、项目目标1.建设一座智能化温室,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供应。
2.引进先进的温室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实现农产品的多元化生产和增收。
4.探索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模式。
1.土地选址与准备选择土地应考虑交通便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土地使用手续办理和使用权取得。
2.温室建设根据项目需求和投入资金,选择现代化智能化温室建设方案。
温室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通风、遮光和降温功能,以适应不同季节的农作物种植需求。
3.引进先进的温室农业技术与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温室农业技术,如自动控制系统、远程监控和智能灌溉系统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4.种植农作物根据市场需求和投入资金,选择适合温室种植的农作物。
利用现代化的温室农业技术,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5.多元化生产在温室内种植多种农作物,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增加农业收入。
可以进行优质蔬菜、水果、花卉和草药等农产品的种植。
6.环保措施在温室建设过程中,应采用环保材料,并配备废水处理系统、废气处理设备等,确保农业生产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预期效益1.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2.增加农业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3.探索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模式,保护环境。
4.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五、项目实施计划1.土地选址与准备(1个月)2.温室建设(3个月)3.引进温室农业技术(2个月)4.种植农作物(持续)5.多元化生产(持续)6.环保措施(持续)六、总结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化温室建设项目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引进先进的温室农业技术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智慧温室大棚建设方案范文

智慧温室大棚建设方案范文智慧温室大棚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向技术化、智能化转变,其中智慧农业尤其受到关注。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而智慧农业则为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背景,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智慧温室大棚,集成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做到绿色环保的生态农业。
二、项目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本项目的首要任务是完善温室大棚的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配套水、电、气系统的建设,以及通风、防潮系统的安装。
同时,还需建设周边的仓库、办公室等附属设施,以利于农产品的储存和管理。
2、智能化生产设备本项目将引进先进智能化生产设备,例如智能灌溉系统、智能温度调控系统、智能浇灌系统、智能养殖设备等等。
设备不仅仅可以自动调节环境,而且还具有各种传感功能,监测环境条件和生产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并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云服务平台,实现智能化生产与管理。
3、网络化控制系统本项目将引进网络化控制系统,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控制和监测,从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例如,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每个作物的种类和发育阶段,在此基础上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生产参数,实现精准化的生产。
4、人工智能技术本项目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利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分析和预测农产品生长发育情况,为农民提供更精准的生产决策。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算法,实现农产品智能质量检测和自动分类。
5、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集成设备互相联通,形成闭环,实现数据共享和互通。
本项目将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生产设备与云平台连接,实现集中远程监控和故障预防提醒。
同时,还可以支持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农业生产,实现无人值守生产。
三、投资预算1、基础设施建设:300万元2、智能化生产设备:300万元3、网络化控制系统:200万元4、人工智能技术:100万元5、物联网技术:100万元总投资:1000万元四、预期效益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和资源消耗,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可持续性,缩短农产品销售链,为农民和消费者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智慧育苗大棚建设温室解决方案

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为种植户和温室管理人员提供技术咨询、问题解 决和后续维护等全方位的服务支持,确保智慧育苗大棚的稳定运行和高 效产出。
06 运营维护与持续改进
设备巡检、维修保养制度建立
设立定期巡检计划
01
针对智慧育苗大棚的关键设备,制定定期巡检计划,确保设备
正常运行。
制定维修保养规程
02
内部功能区域划分与布局
功能区域划分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温室使用功能,合理划分种植区、育苗区、设备区等。
布局
各功能区域应布局合理,方便生产操作和管理,提高温室空间利用率。同时, 考虑采光、通风等因素,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03 智慧化系统集成方案
传感器及监测技术应用
温湿度传感器
监测大棚内温度和湿度 ,确保作物生长环境适
病虫害防治技术支持
与专业的病虫害防治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和设备,提高病 虫害防治水平。
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开展
01
技术培训
针对种植户和温室管理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包括温室管理、作物种植、
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02 03
技术推广
通过现场示范、技术交流和宣传资料等方式,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温室 管理经验推广给更多的种植户和农业企业,促进智慧育苗大棚的普及和 应用。
智慧育苗大棚建设温 室解决方案
汇报人:xxx 2024-03-13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温室设计与规划 • 智慧化系统集成方案 • 环境调控与节能措施 • 种植管理与技术支持 • 运营维护与持续改进
目录
01 项目背景与目标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01
02
03
智能温室玻璃大棚实施方案

智能温室玻璃大棚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智能温室玻璃大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种植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户的青睐。
智能温室玻璃大棚以其环境控制、自动化管理等特点,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施方案1. 地点选择在选择智能温室玻璃大棚的地点时,首先要考虑阳光照射情况和土壤条件。
一般来说,应选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段,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温室结构智能温室玻璃大棚的结构应该坚固耐用,能够承受风雨和大雪的冲击。
同时,为了提高温室内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玻璃大棚的设计应该合理,保证光线的充分照射。
3. 温室设备智能温室玻璃大棚需要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和调控设备。
此外,还需要安装灌溉、通风、遮阳等设备,保障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4. 种植管理在种植管理方面,应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特点,合理选择种植方式和管理措施。
同时,利用智能化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5. 能源供应智能温室玻璃大棚的能源供应可以选择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6. 安全保障在实施智能温室玻璃大棚方案时,要重视安全保障工作,包括防火、防盗、防灾等措施,确保农作物和设施的安全。
7. 经济效益智能温室玻璃大棚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总结智能温室玻璃大棚的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环境、设备、管理、能源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智能温室玻璃大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温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U×××公司二零一六年六月目录第一章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3)一、建设条件. (3)二、产业发展现状 (4)第二章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环节 (5)一、政策、资源、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 (5)二、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6)第三章项目实施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7)一、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 (7)二、主要目标. (8)第四章实施区域的选择与布局. (9)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案 (10)一、建设内容. (10)二、建设方案. (10)第六章资金投入及财政补助情况 (22)一、投资概算. (22)二、资金来源. (23)第七章工程招投标 (23)第八章资金监管及使用. (23)第九章组织保障措施 (24)一、组织机构建设 (24)二、项目管理措施 (25)第十章建设期限 (26)第十一章项目预期效益 (27)一、经济效益. (27)二、社会效益. (27)三、生态效益. (27)附件 1:工程附图附件 2:项目概算书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温室建设项目第一章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一、建设条件1.建设地点的选择(1)选址原则:交通方便,土地基础条件好,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无公害设施蔬菜;土地流转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建设规划,地质结构好,周围无污染源、无地质和水灾隐患。
(2)建设地点选择: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铜川市印台区印台街道办事处崖尧村,园区占地 2500 亩,土地来源为公司流转租赁,性质为农业用地。
2.自然条件铜川市印台区地处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东西长 64.5 公里,南北宽 44.8 公里,总面积 629.54 平方公里,东与白水县、蒲城县相邻,南与富平县、铜川市王益区接壤,西与旬邑县、铜川市耀州区毗邻,北与黄陵县、宜君县相接。
全区年平均气温10.6 ℃,极端最高气温 36.4 ℃。
年均日照 2345.7小时,日照率58%,无霜期 182 天。
平均海拔 1000m,常年平均降水量649.2mm。
全区总土地面积 629.54km2(94.43 万亩),其中耕地 17.5万亩。
主要土种以褐土、黄绵土、黑炉土为主,占总面积的93%。
规划园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壤pH为 7.8 ~8.2 。
适宜多种农作物粮食、蔬菜、经济林果苹果、樱桃、甜桃、梨、杏等果树生长。
3.社会经济状况印台区 2015 年生产总值 66.03 亿元,比上年增长 5.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06 亿元,增长 4.9%,占生产总值比重的 7.7%;第二产业增加值 38.38 亿元,增长 4.6%,占 58.1%;第三产业增加值22.59 亿元,增长9.8%,占34.2%。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5919 亩,比上年增长 0.5%。
其中,夏粮 69839 亩,下降 2.93%;秋粮 86080 亩,增长 3.5%。
油料种植面积14738 亩,增长8.5%;大豆播种面积6944 亩,增长7.3%;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2374 亩,下降 3.2%。
全年粮食总产量 35691 吨,比上年下降 1.1%。
二、产业发展现状在全市良好的农业发展趋势的引领下,印台区蔬菜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区域化栽培已成为主流,形成了东坡辣椒、井家塬西红柿、柳湾蘑菇、济阳大葱等一批地方蔬菜品牌,特别是东区的保护地栽培和西源的旱作蔬菜成为新的亮点。
2015 年,印台区蔬菜种植面积22374 亩,年蔬菜产量 28385 吨。
全区无公害蔬菜认证品种 2 个,已建立高楼河胜利村、广阳镇广阳村、印台乡济阳村、东塬村 4 个蔬菜专业村。
近几年设施蔬菜先后带动红土镇太和寺、高楼河乡胜利村、水利村等一批设施蔬菜专业村,其中印台办崖尧村200 亩设施蔬菜示范基地达到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要求,个别棚收入达到 1.2 万元,全村去年设施蔬菜收入约80 万元,成为全市设施蔬菜种植的高效典型。
第二章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环节一、政策、资源、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1、政策倾斜,资金扶持《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集中打造山地、台塬、都市 3 个农业区,积极建设以优质苹果、时令水果、休闲观光农业、设施蔬菜为主的 8 个产业带,着力构建“三区、八带、五组团”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以“稳面积、增设施”为方向,以“优质、安全”为目标,建设集约化育苗、设施蔬菜、露地蔬菜、特色蔬菜 4 大种植基地,发展蔬菜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
到 2020 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 15 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 万亩 ( 日光温室达到 1.5 万亩 ) ,产量达到 20 万吨。
2、资源优势项目区资源优势明显,印台镇建有日供水能力 2500 立方米的集中供水系统,输水管道遍布项目区。
完全可以满足项目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印台区农村电气化建设通过省级达标验收, 33 千伏输电线路覆盖项目区,电力供应可靠保证。
以上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资源保障。
3、技术力量雄厚公司现有员工 210 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5 名,中级技术职称 16 人,技术力量雄厚,在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营销环节,项目单位与山东寿光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铜川市蔬菜技术推广站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陕西省多家蔬菜生产园区建立了强强合作,形成了产、学、研为一体的生产、技术、研发平台,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基础设施完善项目区交通便捷, 305 省道穿区而过, 210 国道与 305 线距项目区在西 5 公里处交汇,西铜一级路,铜黄一级路距项目区 6.5 里南北贯通。
项目区地程控电话已经全部进入印台区通讯网,并与国内、轨迹联网、 GSM移动通讯使用,并形成规模,为加强信息交流,为提高办事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公司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序号障碍因素解决方案项目建设除财政资金 300 万元以外,需自筹资金1资金问题749.95 万元。
目前,公司银行存款1032.47 万元,完全满足项目建设所需自筹资金。
2技术问题:先进栽培技术,推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等科研院所签订合广难度大,普及速度慢。
作协议,解决生产中技术问题。
新品种问题:栽培品种以具有3地方资源优势的名优特新品积极引进、示范、推广设施蔬菜新、特、名、优品种。
种数量少。
第三章项目实施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建设现代化多功能设施蔬菜智能温室,发展智能型温室蔬菜生产,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课题,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更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
该项目的实施对提高我市蔬菜栽培技术水平,调节粮经比例,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本项目积极引导和鼓励实现本市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市场无序向市场准入转变。
引导扶持带动全市人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专业生产的现代高效设施农业转变。
通过引进良种、专业化种植、新技术应用的先进方法,逐步改变农户常规农业的规模小、效率低、效益差的现状,通过推广高效设施农业,使广大种植户尽快扩大生产规模,掌握种植技术,提高设施蔬菜的品质和科技含量,打造具有印台特色的高效农业。
(1)符合当前国家、省、市的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大政策,区政府对智能温室建设政策的优待和资金的扶持。
(2)生产环境条件具备。
铜川市生态环境较好、土地肥沃,是大棚蔬菜理想的生产基地。
(3)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更加充沛。
(4)效益良好。
除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可大量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使传统的农民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
这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化发挥一定作用,为改善城郊环境景观也大有益处。
二、主要目标1.产业化发展模式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温室建设项目计划建成观光型、引导型和效益型的铜川乃至陕西一流高科技现代生态温室,以现代化设施设备管理生产无公害蔬果,花卉产品,新品种的引进,立体式无土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技术的推广,生产加工及物流配送,成为我市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领军企业。
同时以园区为依托,建立我区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为提升铜川市的综合实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科技含量高多功能智能温室是设施农业的精华 , 因此 , 各种工业界的新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温室控制领域中 , 并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控制系统在硬件上采用客户机 / 服务器的模式结构 , 客户机由多台现场控制系统组成。
客户机以单片机为核心 , 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设计 , 利用星型无线网络实现温室环境数据的无线采集和执行设备的无线调控 , 该结构使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方便灵活的组合 , 增强了系统的应变能力 ; 系统服务器基于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 , 采用嵌入式 Boa服务器和CGI 动态网络技术实现温室环境的远程监控。
根据星型无线网络的通信特点 , 制定相应的无线通信程序。
鉴于温室环境复杂 , 综合分析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各自优缺点 , 将二者相结合建立起全新的控制算法模型 , 配合使用模糊补偿解耦控制算法, 实现温室智能控制。
在温室内环境下对系统无线数据采集和执行控制的实时性进行实验 , 在局域网环境下确定远程监控方案 , 并利用相应的电气伺服电路实验执行控制模块对大型执行设备的驱动能力。
利用传感器对温室内湿度、温度、光照、二氧化碳等多个环境因子检测,通过互联网实现对智能温室的远程 PC 端及手机控制。
该系统实时性好 , 可扩展性强 , 通用性强 , 具有智能化、模块化等优势 , 符合我国温室的智能控制要求。
3.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开展蔬菜技术推广,以智能温室为技术原点,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设施的推广力度,包括:示范推广多膜覆盖、配方施肥、设施蔬菜连作障碍与土壤改良技术、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 4 项,引进蔬菜新品种 8 个。
第四章实施区域的选择与布局本项目建设地点在铜川市印台区印台镇崖尧村××DU××农业园区内,项目区已形成了规模化的无公害设施蔬菜产业格局,本项目总占地面积 3120 平方米。
本次建设性质属于新建项目,旨在提高园区内现代农业科技含量,打造现代化设施农业平台,帮助周围农户实现增收。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案一、建设内容新建多功能智能温室一座,包括其设施设备和配套道路、管网、电气建设,温室采用铝合金天沟,三屋脊文洛式结构,长60 米,宽52 米,高 6.5 米,建筑面积 3120 平方米。
二、建设方案1.建设原则坚持科学性、超前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合理选择温室配套设备及种植方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