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原理

合集下载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行为塑造和条件反射的原理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行为塑造和条件反射的原理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行为塑造和条件反射的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其中行为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流派。

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并认为行为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在行为主义理论中,行为塑造和条件反射是两个重要原理。

一、行为塑造行为塑造是指通过逐步改变和引导个体行为,达到特定目标的过程。

这一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斯金纳所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训练领域。

行为塑造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增加或减少特定行为。

在行为塑造过程中,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

例如,如果希望训练一只狗学会打开门,那么目标就是狗能独立打开门。

接下来,需要细化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

例如,首先可以让狗学会用嘴碰门把手,再逐步引导狗用嘴拉开门。

在实施行为塑造时,奖励和惩罚是关键的手段。

奖励可以是赞美、食物或其他积极的刺激,用以增加某种行为的频率。

例如,当狗成功碰门把手时,可以及时给予食物奖励;当狗乖乖等在门旁边时,则可以表扬它。

惩罚则是为了减少不希望的行为,通常会采用消极的刺激。

例如,当狗咬门把手而不是碰它时,可以轻轻拍它的鼻子作为惩罚。

通过不断重复和调整奖励和惩罚的方式,逐步塑造出目标行为。

行为塑造的关键在于适时给予奖励,使得个体能够明确所期望的行为,并逐渐达到理想状态。

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心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行为主义原理,是对刺激和响应之间关系的学习。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是条件反射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他通过对狗进行实验,发现了条件反射的机制。

在条件反射实验中,巴甫洛夫先让狗闻到食物的味道(无条件刺激),引发了狗流口水(无条件反应)。

然后,他在每次给狗呈现食物前,先让钟声响起(条件刺激),然后才给予食物。

经过多次重复,狗开始将钟声与食物联系在一起,出现了在听到钟声时流口水的现象(条件反应)。

从巴甫洛夫的实验证明了条件反射的存在和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条件刺激(钟声)和无条件刺激(食物味道)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以便建立条件反射。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操作性条件的基本规律:
规律
条件
行为发频率
例子
理论
强化
正强化
(+)愉快S
↑行为发生的频率
奖励
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
普雷马克原理(祖母法则)
负强化
(-)厌恶S
↓行为发生的频率逃避条件作用:刺激物
回避条件作用:信号
惩罚
正惩罚
(+)厌恶S
↓行为发生的频率
体罚、谴责
负惩罚
(-)愉快S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操作性条件性作用理论也是建立在动物学习实验的基础之上的。
1.斯金纳的经典实验:迷箱实验
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猫开笼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在斯金纳箱内装上一个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把饥饿的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这时我们可以说,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观点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观点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观点
斯金纳(B.F. Skinner)是心理学家和行为主义者,他对操作条件作用提出了一些基本观点。

操作条件作用是一种学习形式,它基于行为对环境刺激的反应。

以下是斯金纳关于操作条件作用的几个基本观点:1. 行为受到环境刺激的控制:斯金纳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受到外部环境刺激的控制。

他强调,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是对环境反馈的结果,而不是由内部因素所决定。

2. 奖励和惩罚对行为的影响:斯金纳认为,奖励和惩罚是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机制。

当一个行为受到奖励时,这个行为往往会增加;而当一个行为受到惩罚时,这个行为往往会减少。

通过奖励和惩罚,个体的行为可以被引导和塑造。

3. 强化和灭绝的概念:斯金纳引入了强化和灭绝的概念来解释操作条件作用。

强化是指增加一个行为的发生频率,而灭绝是指减少一个行为的发生频率。

通过给予奖励或消除奖励,可以强化或灭绝特定的行为。

4. 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斯金纳区分了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

连续强化是指每次行为都受到奖励或惩罚,而间断强化是指行为只在特定条件下受到奖励或惩罚。

斯金纳认为,间断强化可以更好地维持行为,因为个体不会总是期望得到奖励。

综上所述,斯金纳的基本观点是,个体的行为是受到外部环境刺激的控制,奖励和惩罚是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机制,通过强化和灭绝可以
塑造和引导行为。

此外,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的概念也对操作条件作用的效果产生影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复习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复习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复习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2、学习过程:通过不同方式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系3、学习条件:注重学习外部条件忽略内部条件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提出刺激---反应理论的基本观点:1、行为是学习的依据行为是指有机体所说所做能直接观察到的机体变化的动作,组成行为的基本单位是刺激与反应S—R、它们之间是直接的因果关系2、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习惯的形成即条件性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简单的条件反射反应和复杂的习惯反应之间的关系的部分和整体关系3、学习原理学习规律习惯形成遵循的规律:频音律:有效动作反应的次数越多就会越被牢固的保存下来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有效反应对联结的影响较大影响学习的其它因素:年龄,联系的分配、运用,药物,动觉反馈对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评价:1、主张对心理现象和学习进行看得见摸得着客观研究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2、是极端的行为主义和环境决定论拒绝和排斥,对学习内部过程及条件的研究是典型的机械主义学习理论3、他的学习理论无多少科学价值和新创建,仅是公开树立了行为主义旗帜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基本观点:一行为反射观:行为分为应答性经典性行为与反应性操作性行为两者区别:无条件刺激引发已知与自发产生未知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是S—R的过程,而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是S—R—S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二学习观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的过程是反应---强化的过程,即有机体把强化和所做出的操作反应相联系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有机体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学习的原则:一是任何反应如果紧跟随以强化奖励刺激,这个反应都有重复出现的趋势,二是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律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三强化原理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强化物:凡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强化分类:积极~和消极~;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一级强化是满足了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水,食物等二级强化是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结合就能自身强化金钱等二级强化又可以分为社会强化社会接纳、微笑等、信物钱、级别、奖品等和活动自由的玩,听音乐,旅游教学中注意:教师针对班上不同学生提供不同强化物系列2、教师选择强化物应考虑年龄因素强化程式分类:连续强化——定是强化——定比强化——变时强化——变比强化强化时应遵循的原则:1、新任务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 2、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反应,随着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地到间隔式强化3、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评价:贡献:1、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对各种类型的强化程式进行了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完善、发展;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达到高峰;2、克服了桑代克、华生等联结派学说解释学习现象的局限,扩展了联结派的眼界;3、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强化,使人们能成功的预测、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局限:1、把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联系起来,简单归结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过于偏狭2、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将人等同于学习机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原理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原理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原理
主要内容
应答型行为

操作型行为
操作性条件 作用的规律
操作性条件 反射的消退
应答型行为与操作型行为
应答型行为
由已知的先行刺激引起,由 刺激控制
行为
操作型行为
无明确的先行刺激,有机体自 发的反应,还受行为结果的影 响
应答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反应性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操作性 条件反射
例如,在上述实验中,受过多次强化的白鼠在 强化停止后,可连续按压杠杆250次左右,而仅受 过一次强化的白鼠在强化停止后连续按压杠杆的次 数为50次左右。所以,消退过程的时间长短也是斯 金纳衡量操作性条件反射力量的一个指标。
(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 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
(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
(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 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则
一、任何操作反应若有强化刺激物尾随其后, 则有重复出现的倾向
二、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条件反射概率的任 何事件。
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的应用
一、解释人和动物的许多行为
(说话、走路、驾驶、道德人格的形成) 二、可用于消除不良行为,巩过是一组反映强化史的行 为模式 ——叶浩生
主要内容
应答型行为

操作性条件 作用的规律
操作性条件 反射的消退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反应的消退表现为一个过程。
斯金纳以实验表明,一只已经习得压杆反应的白鼠 在强化被停止之后,仍然能按压杠杆达50-250次之多, 然后最终停止反应。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B·F·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是操作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和行为矫正技术的开创者。

他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在所有新行为主义者中,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立场方面最激进的一位,同时,也是对当今心理学影响最大、最重要的新行为主义者。

他最有影响的主张集中体现在他的操作学习理论。

一、操作学习理论的提出:在斯金纳之前,心理学家们就已经用刺激——反应联结对学习作出解释,如华生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①又如,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trial-error learning)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在一定的情景与特定的反应之间建立某种联结”②斯金纳指出,虽然,某些人类的行为正如之前的心理学家们说的那样,是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但是,这些只能解释所有人类行为的一小部分,于是他提出了另外一类行为,称之为操作性行为,因为它们是在环境中缺乏明显的无条件刺激物时操作的。

斯金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上,并由此提出了对教育实践起巨大影响的学习理论——操作学习理论。

二、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经典实验——斯金纳箱(Skinner box):20世纪30年代后期,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迷笼,设计了“斯金纳箱”,并用来研究各种动物(如白鼠与鸽子)的行为。

此箱去掉了所有无关刺激,通常内设一杠杆,杠杆与一食物仓相连,动物(如白鼠)偶然地一按杠杆,食物仓便打开,落下一食物小丸于食物盘内,箱外有一记录器,可记录白鼠按压杠杆的速度。

实验中,动物从初始的混乱动作中无意地碰到杠杆而得到食物,从而学会了按压杠杆与得到食物之间的联结。

通过更为复杂的设计,动物还可以学会分化行为,如当灯亮时按杠杆可以得到食物,而灯灭时按杠杆得不到食物,于是,动物学会了只在灯亮时按压杠杆。

(二)两种类型的学习:从对动物的研究中,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原理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原理
例如,在上述实验中,受过多次强化的白鼠在 强化停止后,可连续按压杠杆250次左右,而仅受 过一次强化的白鼠在强化停止后连续按压杠杆的次 数为50次左右。所以,消退过程的时间长短也是斯 金纳衡量操作性条件反射力量的一个指标。
,一只已经习得压杆反应的白鼠 在强化被停止之后,仍然能按压杠杆达50-250次之多, 然后最终停止反应。
至于消退的时间,则与该习得反应本身力量的强弱 成正比,即如果原来反应非常牢固,那么消退的时间 较长,反之亦然。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原理
主要内容
应答型行为

操作型行为
操作性条件 作用的规律
操作性条件 反射的消退
应答型行为与操作型行为
应答型行为
由已知的先行刺激引起,由 刺激控制
行为
操作型行为
无明确的先行刺激,有机体自 发的反应,还受行为结果的影 响
应答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反应性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操作性 条件反射
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一致
与桑代克的工具性条件反射类 似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 学习理论的核心
主要内容
应答型行为
与 操作性条件 作用的规律 操作性条件 反射的消退
操作型行为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
反射分析法 斯金纳箱
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 (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
二、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条件反射概率的任 何事件。
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的应用
一、解释人和动物的许多行为
(说话、走路、驾驶、道德人格的形成) 二、可用于消除不良行为,巩固理想行为
(表扬孩子)
所谓的人格不过是一组反映强化史的行 为模式 ——叶浩生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LOGO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斯金纳对反射的看法相当独特,因此他对 行为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也有别于以往心理学 家所采用的反射分析法,他所采用的方法是“行为 分析法”。为了分析和研究动物的行为,斯金纳专 门设计了用于实验的装置,这种装置被称为“斯金 纳箱”。
LOGO
LOGO
三、斯金纳的行为原理
(一)、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
(三)、强化的种类
LOGO (一)、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把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种:应答性行为 (respondent behavior)和操作性行为(operant behavior)。应答性行为是由先行刺激所引发的, 是对刺激物的回答,这种行为比较被动,要受刺 激物的控制;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发操作的行 为,这种行为是主动的,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 主动适应,与行为的结果有特定的关联。经典条 件反射 S→R 操作条件反射 R→S
LOGO
斯金纳的 操作行为主义
LOGO
LOGO
一、斯金纳的生平 二、斯金纳的基本立场 三、斯金纳的行为原理 四、斯金纳行为原理的应用 五、对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评价
LOGO
一、斯金纳的生平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20世纪后半叶最卓越、最著名的美国心理 学家之一,是新行为主义中极端行为主义的代表, 是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建构者,也是力图将心 理科学在实际生活中推展应用的著名心理学家。 在20世纪100位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中排名第一。
LOGO五、对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评价
意义: (1)以操作条件作用为核心概念,并以高度精确的实验
技术精心构筑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建立了一门真正的行为 科学。

07斯金纳 操作行为主义

07斯金纳 操作行为主义

第七章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3)第一节斯金纳传略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是20世纪后半叶最卓越、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

他于1904年3月20日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斯奎汉纳的一个温暖安定的中产阶级家庭。

他的父亲早年在铁路局当绘图员,后来学习法律,在取得学位之前就通过了苏士哈那县的法科考试,挂牌当上了律师。

他拼命追求荣誉,尽管他撰写的《工人补偿法》出过四版,但他心里总是抱怨自己一生碌碌无成。

斯金纳的母亲聪明美丽、操持严谨、秉性忠贞。

斯金纳的弟弟在十六岁时因患脑动脉瘤而夭折。

斯金纳在一所单幢校舍读完了小学到中学十二年的全部课程。

可能是受到了玛丽·格雷芙兹老师的熏陶,斯金纳1922年进入汉密尔顿学院主修文学,并开始从事写作,对艺术方面也有所涉猎。

因阅读了巴甫洛夫、罗素、华生等人的著作,而与心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然没有学过心理学的本科课程,斯金纳还是于1928年来到了哈佛大学读研究生。

在哈佛大学,他受到了波林(Edwin G Boring)和古典行为主义者亨特(Walter S Hunter)的影响。

1930年,斯金纳获得了硕士学位,1931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一直工作至1936年。

1936年,斯金纳成为明尼苏达大学的一名教员,无论在实验室研究还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他都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出版了《有机体的行为》(1938)一书,确立了斯金纳在行为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使他成为国内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

1945年,他到印第安纳大学担任心理学系主任,并完成了《沃尔登第二》(1948),该书描述了在行为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虚拟实验社区,这可能是斯金纳最广为人知的著作。

1948年,斯金纳重返哈佛大学,进入他学术生涯中异常多产的时期。

他建立了研究操作行为的实验室;与费尔斯特(Ferster C B)合著了《强化的程式》(1957)一书;他用自己的《科学与人类行为》(1953)作教材给学生上课,解释行为的分析及其在精神病理学、伦理学、政府等问题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
20世纪50年代前后。他尝试把研究结论及行为 主义哲学观点应用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程 序教学,行为矫治等方面取得瞩目成就。
斯金纳在美国公众中的名声远比在心理学界的 名声大得多,一位崇拜者写道:“(斯金纳)是 一个神话中的著名人物......科学家英雄,普洛米休 斯式的播火者,技艺高超的技术专家......敢于打破 偶像的人,不畏权威的人,
斯金纳从小热爱学校和喜欢手工制作,热衷于 文学创作。后来他发现“无物可述”,当作家难 以有所成就,便进入哈佛心理系,1931年获博士 学位,在哈佛学院任研究员。
在那儿,斯金纳引入了操作条件性刺激。著有
《沃尔登第二》(Walden Two,也译《桃源二 村》)、《超越自由与尊严》(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等。
2.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1. 为了减少学习的强制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斯金纳主张采用程序教学法来代替传统的教学。
程序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机器应用小步子渐进和及时 强化原理,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小的、易懂的 问题一步一步的呈现给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与机器 后来呈现的正确答案相符,机器接着呈现下一个问题。 依次回答下列问题之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解决这个程 序中的问题,并改正他先前回答中的错误,经过多次 重复,直到学生完全掌握程序中的所有材料为止。
2.斯金纳的三个原则:
第一是小步子前进原则。 第二是主动参加原则。 第三是及时反馈原则。 3.斯金纳认为程序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有效。
3.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人格是个体的独特行为方式或这钟方式的组合。
人格进行分析是对人的活动模式进行分析。 人格研究,应该是对个体的特殊学习经历和独特遗
传背景的系统考虑,或者说,就是去发现有机体的行 为和行为强化之间的独特联系。 行为特点的差异是每个人由于受到不同的强化,形 成不同的行为特点,人格的差异,就是时间中的元素 加元素。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是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要关注于动物行为和人类学习过程的研究。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也被称为仪表行为主义,是他对行为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以及其在心理学研究和应用中的意义。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斯金纳对行为的解释和预测的一种方法。

根据斯金纳的理论,行为是被环境条件塑造和改变的结果。

他认为行为是可测量的,并通过机械化等方式进行研究。

斯金纳主张,行为受到外部刺激的控制,即环境条件和反馈对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斯金纳的实验室中,他使用了名为“斯金纳箱”的设备来研究动物的行为。

斯金纳箱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实验装置,可以对动物的行为进行操作和控制。

斯金纳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设计,控制刺激和反馈的条件来研究动物的行为及其响应。

在这种实验中,动物通过按下特定的按钮或拉动杆杆,触发一个特定的刺激,比如食物的投放。

这样,他可以研究动物在不同条件下学习和改变行为的过程。

斯金纳的实验结果显示,动物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学习和改变自己的行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调了行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斯金纳的理论,行为是受到外界环境刺激的影响,而反过来,行为也会产生反馈,影响环境。

斯金纳认为,通过对行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观察和研究,可以预测和控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

这一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斯金纳的理论为行为疗法和行为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例如,在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行为改变和治疗。

借助于正向和负向反馈的原理,人们可以通过建立和强化特定行为和刺激之间的关系来帮助个体克服不良习惯和行为。

此外,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也对动物训练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建立一种特定行为和奖励之间的关联,可以帮助动物学习并形成一种习惯。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介绍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又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学说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认为行为是受到条件刺激和反馈机制的控制。

本文将详细探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基本原理、实验研究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基本原理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认为,行为是通过感知和响应环境刺激形成的。

他主张行为是被学习而非遗传决定的,而学习是通过条件刺激和反馈机制实现的。

条件刺激指的是环境中的外部刺激,而反馈机制是指行为后果对行为的影响。

斯金纳认为,对于重复出现并伴随着积极反馈的行为,个体将更有可能重复表现此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强化。

而对于重复出现并伴随着消极反馈的行为,个体将减少或停止表现此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惩罚。

实验研究斯金纳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以验证他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关于皮戴尔盒子(Skinner box)的。

该实验装置类似于一个小动物笼子,动物被放置在其中,并能够通过按下特定的按钮或拉动特定的杆子来获取食物奖励。

斯金纳观察到,动物在与食物奖励建立关联后,会重复表现相应的行为,即按下按钮或拉动杆子。

这些实验结果支持了斯金纳的学说,即行为的形成和改变受到条件刺激和反馈机制的控制。

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在教育中的应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积极的反馈来增强学生的良好行为,从而加强其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应用惩罚来减少或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

这种基于奖励和惩罚的教育方法被称为行为塑造,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操作条件反射学说还在教育中推崇个性化的学习,即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置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

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斯金纳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斯金纳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斯金纳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马斯洛金纳(Skinner)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被认为是在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式
意义的理论,它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在马斯洛金纳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中,研究者认为学习是建构在行为上的一种响应。

学习者的行为由上下文和外部刺激产生,它们是可以改变和控制的。

因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接收外部刺激以促进学习,只有及时的正确的外部刺激和重返才能使学习者取得正确的结果。

马斯洛金纳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是以控制行为的方式来获得有价值的结果。

这一理论提出,教师可以通过优化外部环境,合理收取课程材料,采取适当的激励和对学习者采取回馈措施来管理学生的行为。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就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来决定所使用的技术,确保教学环境和技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每一分钟学习过程的潜力。

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激励和纠正措施,以此来指导学习者,让学习者可以从重复的行为中得到认知上的发展,以及有益的个人和社会影响;
在高校和高等教育中,应用马斯洛金纳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竞争者的增多,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能满足高等教育中对于学习者能力有效培养的要求,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实施马斯洛金纳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激励学生及时完成任务,学习者能够从重复的行为中得到正确技能和知觉,并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大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够轻松应对,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从长远的眼光看,以马斯洛金纳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能更好地根据学
生的行为和学习特点,结合教师的经验,为学生提供贴心的服务,在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做。

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B.F. 斯金纳(Skinner,Burrbus Frederick ,1904 — 1990 )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 成为行为主义的领袖。

.\&m2T"~-G'p6M-H;}斯金纳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当地的律师,他从小就爱制作各种小玩艺,斯金纳在机械制造方面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分,他有制作复杂小玩艺的嗜好。

斯金纳在一份简历中回忆到:“我总是在做东西。

我做了旱冰鞋,可驾驶的运货马车,雪橇和在浅池子里用篙撑来撑去的木筏子;我做了跷跷板,旋转木马和滑梯;我做了弹弓,弓和箭,气枪,用竹筒做的喷水枪;用废锅炉做成了蒸汽炮,这个蒸汽炮可以把土豆和胡萝卜射到邻居的房顶上;我做了陀螺、空竹,使用橡皮筋推动的模型飞机,盒式风筝,用轴和弦转动送上天的竹蜻蜓。

我一再试着做一架能把我载上天的滑翔机...... 我曾经摘熟浆果挨户去卖,所以就做了个分选生熟浆果的浮选系统。

我用了好几年时间来设计一台永动机(可惜没有成功)。

”平易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后,又发明并改造了很多动物实验的装置。

在中学和大学期间,他曾立志当一名作家,并曾获得希腊文特别奖,他曾经试图进行文学创作,但很快,他就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作家对人的行为的理解都少得可怜,为了更深入的理解人的行为,他转向了心理学。

:|3j!}:X6w/H#E在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的时候,他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吸引,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行为主义者,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心理学家生涯。

他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有别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另一种条件反射行为,并将二者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他长期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复习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复习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复习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2、学习过程:通过不同方式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系3、学习条件:注重学习外部条件忽略内部条件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提出刺激---反应理论的基本观点:1、行为是学习的依据行为是指有机体所说所做能直接观察到的机体变化的动作,组成行为的基本单位是刺激与反应(S—R)、它们之间是直接的因果关系2、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习惯的形成即条件性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

简单的条件反射反应和复杂的习惯反应之间的关系的部分和整体关系3、学习原理学习规律(习惯形成遵循的规律):频音律?:有效动作反应的次数越多就会越被牢固的保存下来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有效反应对联结的影响较大影响学习的其它因素:年龄,联系的分配、运用,药物,动觉反馈对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评价:1、主张对心理现象和学习进行看得见摸得着客观研究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2、是极端的行为主义和环境决定论拒绝和排斥,对学习内部过程及条件的研究是典型的机械主义学习理论3、他的学习理论无多少科学价值和新创建,仅是公开树立了行为主义旗帜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基本观点:(一)行为(反射)观:行为分为应答性(经典性)行为与反应性(操作性)行为两者区别:无条件刺激引发(已知)与自发产生(未知)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是S—R的过程,而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是S—R—S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二)学习观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的过程是反应---强化的过程,即有机体把强化和所做出的操作反应相联系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有机体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学习的原则:一是任何反应如果紧跟随以强化(奖励)刺激,这个反应都有重复出现的趋势,二是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律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三)强化原理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强化物:凡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强化分类:积极~和消极~;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一级强化是满足了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水,食物等)二级强化是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结合就能自身强化(金钱等)二级强化又可以分为社会强化(社会接纳、微笑等)、信物(钱、级别、奖品等)和活动(自由的玩,听音乐,旅游)教学中注意:教师针对班上不同学生提供不同强化物系列2、教师选择强化物应考虑年龄因素强化程式分类:连续强化——定是强化——定比强化——变时强化——变比强化强化时应遵循的原则:1、新任务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 2、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反应,随着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地到间隔式强化3、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评价:贡献:1、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对各种类型的强化程式进行了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完善、发展;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达到高峰;2、克服了桑代克、华生等联结派学说解释学习现象的局限,扩展了联结派的眼界;3、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强化),使人们能成功的预测、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局限:1、把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联系起来,简单归结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过于偏狭2、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将人等同于学习机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基本观点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基本观点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基本观点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主要关注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来塑造的。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观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斯金纳强调行为是受到环境刺激和反馈的影响而产生的。

他认为,人类行为是基于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又会产生相应的反馈。

例如,一个人对于一个刺激做出积极的反应会得到积极的反馈,从而加强该行为的发展。

其次,斯金纳认为,行为可以通过正向和负向强化来加强或消除。

正向强化是指给予一个积极的奖励,从而增加该行为的频率。

负向强化是指消除一个不良的刺激,从而增加该行为的频率。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行为。

第三,斯金纳强调对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测量。

他提出了行为分析的方法,通过记录和分析行为的频率、时长和强度等指标,来了解行为的规律和变化。

这种系统化的观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干预行为。

此外,斯金纳还强调了行为的上下文和环境的重要性。

他认为,行为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环境的变化会导致行为的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情境来制定和调整行为的目标和计划。

最后,斯金纳认为,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人类可以改变和塑造自己的行为。

他提倡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在教育过程中应用正向强化的方法,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技能。

总的来说,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强调了环境对行为的塑造作用,提出了通过正向和负向强化来加强或消除行为的方法,强调了对行为进行观察和测量的重要性,强调了环境和上下文对行为的影响,并强调通过教育和训练来改变和塑造行为。

这些基本观点为我们理解和引导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斯金纳 操作性学习理论

斯金纳 操作性学习理论

“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
金纳去世。
5
6
操作杠杆(踏板)操作杠杆Fra bibliotek食槽7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
• 他的基本信条: 行为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心理学的目标: 指明决定特定行为的特定因素,一次来
分析行为,并把先行影响和随后行为之间 的关系的真正性质确定下来。 最好的方式:实验
4
斯金纳的主要贡献
• 斯金纳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他发展了巴甫洛
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他
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 “斯金纳
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在
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他根据对操作性条件
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
• 操作性条件反应(学习): R—S
13
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 验的不同在于:
(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 不是被绑在架子上;
(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 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 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
(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 (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
• 他把条件作用分为:应答性(经典型)条 件作用、反应性(操作性、工具性)条件 作用
10
斯金纳的实验
• 斯金纳在30年代发明了一种所谓斯金纳箱 的学习装置。箱内装上一操纵杆,操纵杆 与另一提供食九的装置连接。把饥饿的白 鼠置于箱内,白鼠偶然踏上操纵杆,供九 装置就落厂一粒食九。白鼠经过几次尝试, 会不断按压操纵杆,立到吃饱为止。这时 我们可以说.白鼠学会按压操纵杆以取得 食物的反应。按压操纵杆变成了取得食物 的手段或者丁具。所以,操作条件反射又 称为工具条件反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 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
(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
(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 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则
一、任何操作反应若有强化刺激物尾随其后, 则有重复出现的倾向
二、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条件反射概率的任 何事件。
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的应用
一、解释人和动物的许多行为 (说话、走路、驾驶、道德人格的形成)
二、可用于消除不良行为,巩固理想行为 (表扬孩子)
所谓的人格不过是一组反映强化史的行
为模式
——叶浩生
主要内容
应答型行为 与
操作型行为
操作性条件 作用的规律
操作性条件 反射的消退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原理
主要内容
应答型行为 与
操作型行为
操作性条件 作用的规律
操作性条件 反射的消退
应答型行为与操作型行为
行为
应答型行为
由已知的先行刺激引起,由 刺激控制
操作型行为
无明确的先行刺激,有机体自 发的反应,还受行为结果的影 响
应答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反应性 条件反射
操作性 条件反射
例如,白鼠的压杆行为如果不予以强化,压杆 反应便停止。学生某一良好反应未能受到教师充分 的关注和表扬,学生便最终放弃这一作出良好反应 的努力 。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反应的消退表现为一个过程。
斯金纳以实验表明,一只已经习得压杆反应的白鼠 在强化被停止之后,仍然能按压杠杆达50-250次之多, 然后最终停止反应。
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一致
与桑代克的工具性条件反射类 似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 学习理论的核心
主要内容 作用的规律
操作性条件 反射的消退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
反射分析法 斯金纳箱
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
(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
至于消退的时间,则与该习得反应本身力量的强弱 成正比,即如果原来反应非常牢固,那么消退的时间 较长,反之亦然。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例如,在上述实验中,受过多次强化的白鼠在 强化停止后,可连续按压杠杆250次左右,而仅受 过一次强化的白鼠在强化停止后连续按压杠杆的次 数为50次左右。所以,消退过程的时间长短也是斯 金纳衡量操作性条件反射力量的一个指标。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斯金纳非常强调强化在条件反射建立中的作用, 认为操作及其强化是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关 键。
但是他又不同意巴甫洛夫关于强化增加条件反 射强度的观点,而认为它所增强的是这种反射发 生的概率。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斯金纳说:“如果在一个已经通过条件化而增 强的操作性活动发生之后,没有强化刺激物出现, 它的力量就削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