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学1 (2)

合集下载

浙大885环境学考点背诵——第七章 生态毒理学

浙大885环境学考点背诵——第七章 生态毒理学

第八章环境污染生态效应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及转化一、环境污染物质的迁移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后的迁移,取决于污染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及环境条件,概括起来,有以下途径:1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被水生生物吸收或经微生物作用后被水生生物吸收。

吸收方式有食物链上各营养级直接吸收和食物链逐级传递富集,有的经陆生生物,人食用后逐步富集。

循着这一食物链系统受污染物作用的生物的尸体,肢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被返回水体进行再循环,有的则沉淀在江河、湖泊、海洋的底泥中。

2 、污染物进入水体,由水体灌溉土壤或直接进入土壤,再由陆生生物吸收进入生物体或是由植物吸收后依食物链逐级传递至食物链中顶级动物和人。

然后被污染生物由微生物分解又回到土壤、水、大气或沉积层。

3 、废气进入大气后被生物呼吸、吸附或沉降到土壤,水中再依 1 、 2 途径循环。

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排入环境的污染物质由于介质的影响及污染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也将有所不同。

(一)生物性转化1 .生物体的积累、富集。

相当一部分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即被一些生物直接吸收,在生物体内积累起来。

有的则通过不同营养级的传递、运移使顶级生物的污染物富集达到严重程度,可使人体发生严重的疾病。

2 .生物作用。

有的物质进入环境后因生物的作用而发生物质形态、性质的变化。

3 .生物吸收、代谢、吸附作用。

相当多的污染物都能被生物吸收。

这些物质进入生物体内在各种酶系参与下发生氧化、还原、水解、络合等反应。

有的毒物经过这些过程转化成无毒物质,有的毒性反而增强。

(二)化学转化1 .中和置换反应。

污染物进入生态系在水溶液中稀释,溶解后多呈离子态,所以很容易和环境中酸、碱性物质起中和置换反应。

2 .氧化还原作用。

有的物质排入环境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光化学反应。

许多农药化合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在太阳光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异构化、水解、置换、分解、氧化等作用。

(三)物理变化毒物或污染物质在环境中可以发生渗透、凝聚、蒸发、吸附、稀释、扩散、沉降及放射性蜕变等一个或若干个物理变化。

2章-生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2章-生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20
蓄积毒性作用(cumulative toxicity action)是指低于
中毒剂量的环境毒物或外来化合物反复多次地与生
物体持续接触,经一定时间后使生物体出现明显的 中毒表现。 蓄积毒性作用实质,是环境毒物或外来化合物进入 生物体的速度超过有机体转化和排除的速度,毒物
在生物体内的量不断累积,达到了使生物体引起毒
性作用的剂量。
21
环境毒物在体内的积蓄作用过程,表现为
两个方面:
(1)环境毒物或污染物不断进入机体内,其吸 收量大于排出量,使其在体内的量逐渐积累增多, 此种量的蓄积称为物质蓄积。 (2)生物体在毒物反复作用下其功能逐渐下降 或不断衰竭,其毒害程度逐渐累积加重,最后导 致中毒,此种蓄积称为功能蓄积。
度之间的范围。
14
一般来说,最高容许浓度是一个赋有环境法规
意义的概念,而临界浓度更多地属于科学范畴 的名词。
例如,前苏联制定的农业土壤农药的卫生标准,
指的就是土壤中农药含量的最高容许浓度以及
土壤中农药的“大体容许浓度” 。
15
原苏联土壤中某些农药的卫生标准
农药名称 DDT 六六六 丙体六六六 西维因 最高允许浓度/(mg/kg) 1.0 1.0 1.0 0.05
有毒物质的暴露而产生异常的、令人不快的或有害 的生物学变化。 极限不良效应或最大不良效应为死亡;最低不良效 应包括食物消费量的改变、体重或生物量和各器官 重量的改变、可见的病理变化、体内酶组成的变化 等。
3
二、生物毒性与生态毒性
生物毒性(biological toxicity)是指生物体由于毒
32
(三)剂量—效应曲线及其类型
在剂量—效应图中,水平轴(x轴)总是表示剂量,

生态毒理学——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

生态毒理学——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

生态毒理学——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污染物指的是那些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而使环境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和生物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和数量的物质。

这些物质的存在不仅会危害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还会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于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生态毒理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生态毒理学的概念与意义生态毒理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转化、传递、积累和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的学科。

生态毒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质、生物和环境条件等,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包括环境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

深入研究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与影响,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生态毒理学的研究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环保政策、开展环保行动提供参考。

二、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转化与传递环境中大量的污染物会在自然条件下分布、转化、迁移、转化和积累,形成复杂的环境污染过程。

其中,生态系统是污染物转移和积累的重要环节。

(一)污染物在生物体中的积累当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后,会进入各种生物体中,并经过食物链传递。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沉积并积累,成为了生物体组织中的有毒物质,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富集。

富集现象中,毒性物质从食物链的下层生物通过捕食被积累到食物链的高层生物中,这种过程被称为生物放大。

(二)水体中污染物的传递水体是大量污染物的传递和积累的重要载体。

污染物可以通过水生物体、水沉积物、水中微生物等途径进入水中并进行迁移和积累。

水体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水生生物进入陆地生态系统。

例如,鸟类食用各种水生生物,这些水生生物可能含有有机污染物,鸟类摄入含有污染物的水生生物后,这些污染物得以积累在鸟体内,从而对鸟类产生毒性影响。

(三)土壤中污染物的转化与传递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污染物吸收器。

污染物可以通过大气气溶胶、降雨、尾气排放和地下水污染的方式进入土壤中。

在土壤中,污染物可以通过吸附、蒸腾、渗漏和挥发等途径进行迁移和转移。

生态毒理学2011-II

生态毒理学2011-II

大气/水分配系统可用 大气 水分配系统可用Herry’s定律来 水分配系统可用 定律来 描述
P=H.CW H=p/CW p是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分压(Pa), W 是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分压( ), ),C 是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分压 是水中的摩尔浓度( ),H是 定律常数( 是水中的摩尔浓度(mol/m3), 是Herry定律常数(Pa. 定律常数 m3/mol) ) H可以换算成分配系数 D=CA/CW 可以换算成分配系数H 可以换算成分配系数 CA是大气中的浓度 因为气态方程pV=nRT V是气体容积,n是分子数,R是气 是气体容积, 是分子数 是分子数, 是气 因为气态方程 是气体容积 体常数, 是绝对温度 是绝对温度。 体常数,T是绝对温度。 所以: 所以:p=RT.n/V 故:p= CA.RT 所以: 所以:H=HDRT n/V是气体浓度,等于CA 是气体浓度,等于 是气体浓度 p/CW=RT CA/CW
萘 苯
汞 氯乙烯
2.4
99
由此可见,除氯乙烯外,大部分化合物在水中的 由此可见,除氯乙烯外, 浓度比在空气中多得多。 浓度比在空气中多得多。
植物/大气分配系统 植物 大气分配系统
KVA=CB/CA=(CB/CW).(CW/CA)=KBHD 即大气/植物分配系数等于大气 水的分配系数乘以水 即大气 植物分配系数等于大气/水的分配系数乘以水 生物的 植物分配系数等于大气 水的分配系数乘以水/生物的 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 因为:KB=yKOW 因为: 所以: 所以:KVA=yKOWHD y为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比率。 为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比率。 为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比率
水/沉积物分配系统 沉积物分配系统
KD=CS/CW=fOC. CSOC/CW=fOC. KOC KD沉积物 水分配系数,CS沉积物中的浓度,fOC沉 沉积物/水分配系数 水分配系数, 沉积物中的浓度, 积物中有机炭的比率,CSOC有机炭中的浓度, 积物中有机炭的比率, 有机炭中的浓度, 有机炭/水分配系数 水分配系数( KOC有机炭 水分配系数(CSOC/CW)

生态毒理学1 (1)

生态毒理学1 (1)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毒物与毒理学第二节环境毒物与生态毒理效应第三节生态毒理学的基本框架第四节生态毒理学的研究意义与展望第一节毒物与毒理学一、毒物及其分类毒物:一般是指与生命体或生命组织发生相互作用能引起生物受到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死亡的物质;或者说,毒物是指那些以相对较小的剂量就能导致生物受害或严重的细胞功能损伤以及生态系统产生不良效应的物质。

可从衣食住行来举例说明食盐和酒(量的问题)毒物分类通常采用的一些方法分类范畴物理状态气体、液体、固体、尘用途农药、溶剂、添加剂化学结构芳香胺类、脂肪族类、乙二醇一般作用大气污染物、慢性毒物、工业毒品效应致癌物质、致突变物质、致畸物质目标器官神经毒素、肝毒素、肾毒素作用机制刺激剂、抑制剂、阻碍剂毒作用潜力轻度、中度、超毒性物质标签需要氧化剂、酸、爆炸物质一般分类塑料、有机化学品、重金属二毒理学及其发展(一)古代毒理学毒理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字“toxikon”《淮南子》、《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等公元前1500年,一个系列的8本埃及纸草文“书籍”(800多个医药和毒药处方)一股来说,公元9~15世纪的中世纪.有关毒理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教条和经验,而不是实验证据16世纪德国医生Paracelsus(1493—1541),把毒理学的研究带到了—个新的高度,强调实验的作用。

二)现代毒理学的开端和发展意大利内科医生Ramazzini(1633-1714) 《工人的疾病》意大利内科医生Fontana(1720-1853)进一步发展了靶器官毒性概念。

西班牙医生Orfila(1787-1853)被认为是现代毒理学的奠基人,他是系统利用实验动物的第一个科学家,并发展了在组织和体液中鉴定毒物的化学分析方法。

1930年实验毒理学的第一本杂志<<Archives of Toxicology>>创刊,同年在美国成立了NIH 1937年引起急性肾衰竭和死亡的“磺胺事件”,促使了美国FDA的成立(Food and Drug Admistration ),1955年,美国人Lehman和他的同事共同出版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化学物的安全性评价》通过了许多新的法规,创办了许多新的杂志,成立了国际毒理学协会(1965)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农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化学工业, 环境污染严重,发生公害事件基础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和生态学取得的进展,促进了毒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1章-生态毒理学绪论

1章-生态毒理学绪论

生态毒理学
大气生态毒理学 水生生态毒理学 陆生生态毒理学
植物生态毒理学 动物生态毒理学 微生物生态毒理学 分子生态毒理学
25
环境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的区别
区别 点
主要 研究 内容
实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
主要 任务
学科 归属
环境毒理学
生态毒理学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生态系统健康的胁迫
基于动物实验的观察结果 进行推论或对病人进行实
(2) 水环境毒物 重金属和有机物,前者包括危害较小但人体必 需的微量元素和危害较大的累积性毒物;后者 包括石油化工产品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质(如 石油、杀虫剂、除草剂、农药、多环芳烃 等),其中许多物质具有致癌作用。
8
(3) 土壤环境毒物 包括了自然界几乎所有存在的物质,其中以 重金属、石油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其他工业化学品、富营养的废弃物、放射性 核素和致病生物等为主。
(5)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分 子水平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成为可能,尤其在西 方发达国家,由于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 在逐渐下降,随着环境暴露浓度的降低,寻找 新的生物标志物成为迫切的任务。
24
3. 生态毒理学分支学科
理论生态毒理学 实验生态毒理学 应用生态毒理学
工业生态毒理学 农业生态毒理学 矿区生态毒理学 城镇生态毒理学
粉尘
伤害眼睛,视程减少,慢性气管炎、幼儿气喘病和尘肺,死亡 率增加,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
光化学烟雾 眼睛红痛,视力减弱,头疼、胸痛、全身疼痛。麻痹,肺水肿, 严重的在1h内死亡
18
三、生态毒理学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1. 学科定义与内涵
人体健康 核心论
个体生态毒 性为中心

《生态毒理学》课件

《生态毒理学》课件

生态风险评估包括问题识别、风险特征描述、暴露评估、效应评估和风险决策等 步骤。
3
生态风险评估的案例分析
实际案例分析将帮助我们理解和应用生态风险评估方法。
第六部分:环境毒理学应用
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通过对生物体的 观察和测量,评估环境中 化学物质的存在和生物暴 露的潜在危害。
生态毒理学对环境保 护的重要性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发生代谢和 转化,可能产生更有毒的代谢 产物。
污染物的生物毒性
污染物对生物体产生有害的生 理和行为效应,可能导致生物 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受损。
第五部分:生态风定活动或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生物体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
2
生态风险评估的步骤
生态质量评价的方 法
生态质量评价通常通过监测 和评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 能和物质的状态来进行。
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风险评价是一种评估特 定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和生 物体的潜在危害程度的方法。
第四部分: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
污染物的生物累积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积累,可能 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生物 多样性的下降。
《生态毒理学》PPT课件
欢迎来到《生态毒理学》PPT课件!本课程将带你深入了解生态毒理学的基 本概念、毒性评价方法、生态风险评估以及生态毒理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概述
什么是生态毒理学
生态毒理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 科学领域,关注物质对生态系统和生物体的 影响。
生态毒理学的重要性
生态毒理学有助于评估和管理环境中的化学 物质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
第二部分:毒理学基础知识
1 毒性的定义
毒性是指化学物质对生 物体产生的有害效应。

生态毒理学2009复习

生态毒理学2009复习
* 生态毒理学研究需要毒物的多种特性参数,有些很容易测定,但另一些却很难。因此,必须根据易测的特性参数推算难以测定获得的参数
* 化合物的结构特性与其生物活性之间存在的定量关系,被称为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s)。因此可以用这种关系,由结构参数来推测活性参数
* QSARs在环境独立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预测水生生态中毒物的分布、生物有效浓度和毒效方面非常有效,而且对那些很少进行生物降解的亲脂性化合物,非常成功。
* 两相分配——Freundlich方程
CA=KCB1/n logCA=logk+1/nlogCB
K是分配系数,n是非线性常数,CA和CB分别为物质在A相和B相中的浓度。
部分情况下或大部分化合物在低浓度下n=1, 即:CA=KCB K=CA/CB
分配系数可以通过实验获得,关键是达到平衡,化合物稳定,无吸收现象。
* 半衰期Half-life
半衰期是化合物降解转化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
由于:ln(C0/Ct)=kt,所以:t=ln(C0/Ct)/k
故: t1/2 =ln(2/1)/k= ln2/k=常数
在特定环境的特定降解过程中,不同化合物具有其固定的半衰期。但环境中实测数据常变异较大,主要因为受环境酸度、温度、有效的水和氧、以及其他一些因子变异的影响。
四、生物有效性Bioavailability
* 是指环境中的化合物能否被生物吸收的性能。
* 分布进入环境相的化合物都可以被环境相中的生物接触,但只有部分化合物被生物吸收。
* 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必须考虑毒物的生物有效性,因为这样才能获得进入靶标位点的浓度,而不是进入环境相中的浓度。
五、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 (QSARs)

第一章生态毒理学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生态毒理学绪论ppt课件

23
日本米糠油事件
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区 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
• 对后代的影响 ——米糠油事件,女性育龄患者的孩子,头
胎多为流产、畸形(黑体婴、鬼齿)、行 为异常、智力不足
日本的水俣病—甲基汞中毒
《入浴的智子》
日本的骨痛病—铬中毒
2.生态毒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复杂性
1.阐明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
Paracelsus(1493-1548,瑞士) 化学品低剂量时可以治疗疾病,
但高剂量时就变成了毒物。
1567年,《矿工肺尘病和矿工的其他疾病》发表 ---- 开创职业毒理学研究
暴露剂量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大 死亡
疾病
暴 露
失代偿状态
亚临床变化
剂 量
代偿状态
生理学反应
可逆状态
体内环境污染物负荷增加 小
污染规模和影响区域的扩大
污染物种类增多、流域或跨国界污染、全球性环境影响
效应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急性毒性、慢性毒性、食物链转移、 “三致”作用 多种生物同时受累
稀释模式
飞返模式
公害病 放射线(核素暴露)等
15
2. 毒理学的历史沿革
经典毒理学
生态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
• 古代:利用动物毒汁或植物提取物用于狩猎、战争或行刺 。
人口问题 产业规模扩大 资源过度开发 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公害病
生态系统破坏
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资源保护
3
核污染、生化和化学武器
4
海洋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成海洋 生态噩梦
5
海湾战争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环境脆弱带
被代替几率大,竞争程度高 可恢复原状机会小

生态毒理学:第一章环境毒物与生态毒理效应

生态毒理学:第一章环境毒物与生态毒理效应

fine particl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1)易进
对健在康空的气危中害悬极浮大的。时间更长易入道。进深;入部(血呼2液)吸;
(3)易吸
附其他毒物。
空气污染带来的生态问题
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
间接危害
产生温室效应 (Greenhouse effect)
臭氧层空洞(Ozone depletion)
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 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inhalabal particulates IP
可吸入颗粒物 Dp≤10um
particulate matter PM10
能进入人体呼吸道 ,且能长期漂浮于
空气中, 也称飘尘(suspended dusts)。
细粒子 Dp≤2.5um
蒸发加大,改变降水量及降水 分布格局,降水极端事件增加
蒸发增强
第一个因全球变暖 而将要消失的国家
大气污染:大气接纳有害污染物质的量超过大气的自净 能力,污染物浓度增高,甚至超出大气卫生标准的 要求,对居民的身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甚至是潜在 的影响和危害,这种大气质量恶化的状态称为大气 污染。
大气的正常组成
0.93% 20.93%
0.03%
78.10%
0.01%
氮 氧 氩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大气结构
颗粒污染物
大气颗粒物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形态。固体颗粒中较小 的有碳黑、碘化银、燃烧颗粒等,较大的有水泥粉尘 、土尘、铸造尘和煤尘等。液体颗粒物主要有雨滴、 雾和硫酸雾等。
粒径是颗粒物的最重要的性质。它反映了颗粒物来源 的本质,并可影响光散射性质和气候效应。
1. 粉尘 (dust) 2. 烟 (fume) 3. 飞灰 (fly ash) 4. 黑烟 (smoke) 5. 雾 (fog) 6. 煤烟尘 (soot) 7. 总悬浮微粒 (TSP)

整理暨南大学生态生态毒理学必考资料

整理暨南大学生态生态毒理学必考资料

生态毒理学就是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生命现象水平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成分的有害作用和相互影响规律的一门学科。

生态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不良生态学效应,以及从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等不同生命层次和生理、代谢、发育、遗传、生殖等生命现象水平研究其与外源化学物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并揭示生物的适应机制和确定反映环境胁迫的指示表征的学科。

生态毒理学研究的内容:污染物进入环境的行为过程;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和机理;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效应及毒性机理;污染物产生个体、种群或群落层次/水平上的响应。

环境毒理学:核心为环境污染物对人的影响,扩展到动植物;生态毒理学:核心为非人类生物,扩展到人类。

交集:环境生态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研究领域:污染生态学(污染物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和生物系统组分之间的迁移、转化和归趋;生物体和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吸收、富集和降解)生态毒理学(污染物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从生命的不同水平和生长发育繁殖等代谢过程不同生命现象中揭示生物的响应及适应机制以及可反映环境胁迫的指示特征)保护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在不同的水平表现出来: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广义的生物标志物是指生物体系与环境因子(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交互作用引起的所有可测定的变化。

包括生化的、生理的、细胞的、免疫、遗传的或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等一切分子水平的改变以及可测量的体液的代谢物水平等多方面的改变。

标记物分类:接触标志物(机体内测定到外来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内剂量),或外来因子与某些靶分子或细胞相互作用的产物(生物有效剂量或到达剂量)。

如尿中的黄曲霉毒素和苯的代谢物及其他致突变物;头发中的砷、铅等重金属,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等)精品文档效应标志物:机体内可测定的生化、生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

《生态毒理学》课件

《生态毒理学》课件

03
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
野外研究
野外研究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对生物进行直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以评估污 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野外研究通常包括对污染物的监测、生物种群和群落的调查以及生态效应 的评估。
野外研究能够提供更接近自然条件下的数据,但实验控制难度较大,且容 易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实验室研究
实验室研究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 下,模拟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无机毒物是指不含碳元素的化 合物,常见的无机毒物包括重 金属、硫化物、氮化物等。
天然毒物
天然毒物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 有毒物质,如生物碱、植物毒 素等。
合成毒物
合成毒物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 法制备的有毒物质,如农药、
除草剂等。
毒物暴露途径与剂量
01
02
03
暴露途径
生态毒理学中的暴露途径 主要包括吸入、食入、皮 肤接触等。
跨学科合作
生态毒理学需要与生物学、化学、环 境科学等多个学科进行交叉合作,跨 学科合作难度大。
伦理与法规
生态毒理学实验涉及伦理和法规问题 ,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
多学科交叉融合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数据获 取和处理效率,深入挖掘生态毒理学规律 。
加强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 叉融合,推动生态毒理学研究深入发展。
实验技术创新
生态毒理学应用拓展
开发新的实验技术与方法,提高实验效率 和准确性,降低实验成本。
将生态毒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环境保护、 生态修复等领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毒理学研究
总结词
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
详细描述
该研究通过实验室模拟和实地调查,评估了 某河流中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研 究发现,重金属会对水生生物的生理机能产 生负面影响,如降低繁殖率、生长速度和免 疫力等,严重时可导致生物死亡。

生态毒理学_2 实验二

生态毒理学_2 实验二

实验二 铜、镉对青岛大扁藻的联合作用一、 实验目的1. 了解联合作用的定义和种类2. 观察金属离子对海洋微藻的种群生长的影响3. 掌握联合作用实验设计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1)联合作用 联合作用也称交互作用,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称为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

联合作用主要有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和独立作用。

(2)关于血球计数板的使用:1.16×25型的计数板将计数室放大,可见它含16中格,一般取四角:1、4、13、16四个中方格(100个小方格)计数 。

细胞个数/1mL =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100×400×10000×稀释倍数2.25×16型的计数板中央大方格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供细胞计数用。

一般计数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80个小方格)的细胞数。

细胞个数/1mL =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80×400×10000×稀释倍数(3)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注意事项1.每天定时取样计数,记录数据。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下,这样使青岛大扁藻分布均匀。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青岛大扁藻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培养液进行稀释以便于其计数。

具体方法是:摇匀试管,取1mL青岛大扁藻培养液,加入成倍的无菌水稀释,稀释n 倍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稀释倍数。

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青岛大扁藻为宜。

特别是在培养后期的样液需要稀释后计数。

4.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青岛大扁藻应当计数同侧相邻两边上的个数,一般可采取“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处理,另两边不计数。

5.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平均数值来计算,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取其平均值。

计数时应不时调节焦距,才能观察到不同深度的菌体。

按公式计算每1ml (或10mL)藻液中所含的青岛大扁藻个数。

[课件]生态毒理学2011-VPPT

[课件]生态毒理学2011-VPPT
• 毒理学过程与毒物的选择性?
第五章池和基因频率的变化、种群结 构的变化。 • 毒物对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反应在两个方 面,即结构和功能。 • 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均有许多可以测定 和计算的描述参数,生态毒理学研究可以通过比 较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这些参数,分析污染前后或 处理和对照的变化,确定毒物对群落和生态系统 的作用和危害。
• 生物的解毒主要通过3种途径,即解毒代谢、分泌排泄、结 合贮存。
• 毒物代谢通常包括两级代谢,初级代谢主要是在毒物分子内引入 水溶性的活性基团;次级代谢是内源性代谢中间体与初级代谢产 物结合,形成极性更强,可溶于水的代谢物。 • 多功能氧化酶是毒物代谢的重要酶,可以被诱导,不同物种或个 体的活力有明显差异。 • 毒物的代谢,大多是解毒代谢,但也有一些代谢是增毒的 • 吸持作用sequestration(贮存代谢)即将毒物贮存在惰性组织中, 避免其与靶标结合的解毒途径 • 毒物可以诱导生物产生大量特殊的蛋白质,如金属硫蛋白、应激 蛋白等,它们可以结合毒物分子使之失活,保护生物功能大分子, 或修复受伤害的生物大分子。其量的变化可以作为接触毒物的测 试指标。 • 贮存解毒有明显的缺点:饱和、置换和库的消耗。
• 分泌排泄excretion是通过分泌系统从体内 清除毒物及其代谢物的重要解毒途径 • 不同性质的毒物的主要分泌排泄途径不同; 毒物在生物体内的滞留时间通常用生物半衰 期表示。 • 毒理动力学toxicodynamics过程:主要是 毒物如何作用于靶标,并产生毒理学效应。 又称毒理微观动力学 • 干扰和破坏DNA分子的毒物,都具有遗传毒 性。
第四章
结 语
• 毒物必须从环境中被吸收后,并运输至靶标位点,才能发挥 毒效。
• 毒物代谢动力学toxicokinetics过程包括:吸收、运输、代 谢、贮存和分泌5个方面,它决定有多少毒物分子进入靶标 位点并与之作用。又称毒理宏观动力学 • 化合物的吸收必须经过生物膜,涉及的跨膜运输机制有4种, 不同毒物的跨膜机制和运输速率取决于化合物的性质。 • 毒物在特定位点吸收后,可以通过体液循环运输至不同的组 织器官(体内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基本原理第三节联合效应广义理论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毒物暴露与不良效应所谓毒物暴露,是指所涉及的环境毒物的数量或浓度以及与处于风险中的生物机体相互作用时间的函数。

对毒性很强烈的污染物,可忍受的暴露水平应该接近零。

在决定什么是可耐受的暴露水平时,主要的问题在于首先决定什么是有害的或不良的效应。

不良效应是指随着对环境毒物或潜在有毒物质的暴露而产生异常的、令人不快的或有害的生物学变化。

极限不良效应或最大不良效应为死亡,而最低不良效应或许包括食物消费量的改变、体重或生物量和各器官重量的改变、可见的病理变化、体内酶组成的变化等。

在免疫反应中,由于生物体能够产生超敏性或过敏作用,致使当它首次暴露于环境毒物时只可能产生非不良效应,但是,这种过敏作用,却促使生物体对再次污染暴露产生不良反应。

二、生物毒性与生态毒性生物毒性指生物体由于毒物的作用在毒理学上产生不良症状的程度或状况,属于毒理学中的—个基本概念。

生态毒性是指生态系统由于污染物质的作用产生不良效应的程度,属于生态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同的生物或不同的生态系统,暴露于环境毒物或污染物的持续时间和部位不同,其毒性差异很大。

具体可分为:1) 急性毒性:在极短的时间内,通常小于24h内,毒性突然发作,中毒症状也立即显示。

与急性毒性有关的细胞损伤及其病症,一般是可逆的。

生物体能够从其中毒的不良效应恢复过来。

2) 慢性毒性:毒物导致的生物体病症持续时间很长,而且连续,为慢性毒性。

其主要特征是产生不可逆的细胞损伤。

如果细胞损害及有关的功能损伤非常严重,生物体就会死亡。

3) 局部毒性:指中毒症状仅局限于环境毒物开始暴露的点位。

4) 系统毒性:指不良效应扩散至远离环境毒物开始暴露的点位。

就某一生物机体来说,当环境毒物进人生物体血液或淋巴循环系统、就容易扩散到机体全身,引起系统毒性;或者就某一生态系统来说,环境毒物进入水生生态系统或湿地生态系统后,容易随水流的运动进行迁移与扩散,进而引起系统毒性。

5) 即时毒性:当暴露于环境毒物后,不良效应或症状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就迅速出现。

这时,人们就容易发现毒物与病症之间的关系。

6) 延时毒性:在生物体或生态系统中产生毒性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在环境毒物暴露若干年以后才出现症状。

对于延时毒性,建立因果效应关系比较困难。

半数致死剂量与半效应浓度半数致死剂量是指在设定的试验条件下,当单一污染物暴露于一个种群的生物,而导致其50%的死亡率出现时,在统计学上推导所得的期望剂量。

简单地说,就是当污染物暴露条件下观察到50%试验生物死亡时的剂量,通常用LD50表示。

它是衡量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各种环境毒物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对于人群来说,LD50是指通过对哺乳动物实验研究的外推以及对事故性或自杀性毒物暴露人群观察的推论。

半数致死浓度是一个与半数致死剂量相对应的概念,有时采用这一概念代替半数致死剂量。

在定量水平上,它是指在生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生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

由于环境毒物的致死效应与受试生物暴露时间有密切关系,故多用LC50来表示引起生物半数死亡的浓度与暴露时间的乘积,时间(t)一般用分钟表示。

半效应浓度是指在试验系统中或在某一生态系统中50%的试验生物或某一生物种群表现出可观察到的有效反应或不良效应时污染物的剂量,用ED50表示。

其方法是,在试验条件下,对试验生物施加环境毒物等因素,当作用强度达到群体中的半数产生效应(如导致昏迷和发生某一疾病)时,测出环境毒物施加的剂量。

LD50常常被用于环境毒物、污染物或化学品之间毒性的定量比较或分类。

采用这一概念对环境毒物或污染物进行分类,通常把环境毒物或污染物分为有害的、有毒的和极毒的3个比较粗泛的类型(表2.1)。

四、最大允许浓度与临界浓度范围最大允许浓度是指慢性毒性试验中环境毒物对试验生物无影响的最高浓度和有影响的最低浓度之间的阈浓度,有时也称最高容许浓度,是制定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水生生物毒性最大允许浓度的测试,是制定渔业水质标准的基础性工作。

临界浓度指毒性试验中观察到的第一个不良反应时污染物的浓度。

临界浓度范围是指生物毒性测试中,某一环境毒物使试验的生物在48h内全部成活的最高浓度和24h内全部死亡的最低浓度之间的范围。

临界限制值指工人每天暴露8h、每周暴露5天,在其一生的工作中不产生不良效应的污染物最大浓度,即最大允许浓度。

五、无作用浓度与安全极限无作用浓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暴露于环境毒物的生物种群还没有产生不良反应时该污染物的浓度范围,或者说,是指使受试生物能够保持良好状态的环境毒物的浓度。

有时,也称非可观察的效应水平,即不足以引起反应的污染物剂量水平。

无作用效应是指动物没有出现中毒症状,目击时器官正常,尿和血液的化验正常。

安全极限是指无效应或最低效应剂量和致死剂量之间的剂量范围,可以用LD50/ED50的比值表示。

非致死效应是其中一个能够反映安全极限的毒理学概念,指的是不至于导致死亡的其他不良效应,如个体变小、叶子变黄、根腐烂、生物量减少或产量减少、生理上不良反应等。

安全极限的概念对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无损害作用也是一个与安全极限有关的概念,它一般认为无损害作用的特点是不引起生物体形态、生长、发育的改变;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是可逆的,当毒物停止接触后,不能检测出生物体维持体内稳定能力的降低;也不能使生物体对其他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强。

六、蓄积毒性与BCF生物体对一些环境毒物具有富集与积累能力。

生物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生物种群,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吸收、吸附和吞食作用,从周围环境浓缩某种有毒元素或难降解有机毒物,使生物体中该环境毒物的浓度超过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并随着代谢活跃期不同阶段的发展,该有毒元素或难降解有机毒物的浓缩系数有所增加的现象,称为“生物积累作用”或“生物富集效应”。

当低于中毒剂量的环境毒物或外来化合物反复多次地与生物体持续接触,经一定时间后使生物体出现明显的中毒表现,即为蓄积毒性作用(cumulative toxicity action)。

这种蓄积毒性作用,是由于环境毒物或外来化合物进人生物体的速度超过有机体转化和排除的速度,而毒物在生物体内的量不断累积,达到了使生物体引起毒性作用的剂量所致。

环境毒物在体内的蓄积作用过程,表现为两个方面:环境毒物或污染物不断进入机体内,其吸收量大于排出量,使其在体内的量逐渐积累增多,此种量的蓄积称为物质蓄积;不断进入生物体内的环境毒物,有时用分析方法不能检测出体内毒物蓄积,但生物体在毒物反复作用下其功能逐渐下降或不断衰竭,其毒害程度逐渐累积加重,最后导致中毒,此种蓄积称为功能蓄积。

上述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的划分,实际上仅为相对的概念,因为随着分析方法灵敏度的提高,推测很可能目前是功能蓄积的毒物,将来也可能发现有物质蓄积。

同样,在物质蓄积的情况下,肯定存在生物体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BCF,即生物富集系数.也称生物浓缩因子,是指平衡时生物组织(干重)中积累的环境毒物的浓度(Ct)和溶解在环境中的环境毒物的平均浓度(Ce)之比。

也可以认为是生物体对环境毒物的吸收速率与生物体内环境毒物净化速率之比,因而BCF 是一个描述环境毒物在生物体内积累趋势的重要指标。

一般地说,BCF在数值上的范围为1.0-1×106部分植物具有很高的BCF值,这些植物被称为超积累植物。

第二节基本原理一、环境毒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原理在一定的暴露时间内,试验生物对环境毒物或污染物的反应或环境毒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与环境毒物或污染物剂量之间的关系,用相应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即为剂量-效应关系。

(一)剂量—效应关系的类型从理论上讲,剂量可以分为“内剂量”和“外剂量”。

内剂量是指环境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在生物体作用部位的浓度或剂量,通常不易测定;外剂量是指环境毒物暴露或者给予的剂量,剂量—效应关系中的剂量经常以此进行表示。

效应是指环境毒物对生物体的作用而引起的生物学改变,包括量效应和质效应两个方面。

量效应是指各种有程度差别的生物学效应,质效应是指效应的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效应性质不同。

剂量效应关系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定量个体剂量-效应关系,描述不同剂量的环境毒物所引起的生物“个体”的某种生物效应的强度,以及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这类剂量—效应关系中,机体对环境毒物不同剂量都有反应,但反应的强弱程度不一,通常是随着环境毒物剂量的增加,毒性效应的程度随之加重。

定性群体剂量—效应关系,反映不同剂量环境毒物引起的某种生物效应,在一个群体(试验动物或植物群落)中的分布情况,即该效应的发生率,实际上是环境毒物的剂量与生物体的质效应之间的关系。

研究这类关系时,首先要确定观察终点,通常是以试验动植物的死亡率等“有或无”的生物效应作为观察终点,然后根据群体中每一个体出现观察终点的环境毒物的剂量,确立剂量—效应关系。

(二)剂量—效应关系的理论根据尽管剂量-效应关系是相当容易建立,但是需要有许多假设:1)观察到的反应应该完全来自目标污染物的作用。

2)反应的数量维度直接与剂量维度有关。

3)正确观察与测定实验生物对毒物或污染物的反应是可能的。

二、环境毒物的结构-活性相关原理各种环境毒物的毒性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环境毒物的化学结构甚至决定毒物在有机体内可能参与和干扰的生理生化过程.因而对决定毒物的毒性大小和毒性作用特点有很大影响。

(一)化学结构功能团与毒性的关系无机毒物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其毒性增强。

有机毒物中的氢原子,被卤族元素取代,其毒性增强,取代的越多,毒性也就越大;芳香族环境毒物引入羟基后,由于极性增强而使其生物毒性提高。

巯基易与多种金属离子生成硫醇盐,其水溶性较相应的醇化合物低,脂溶性增加,因而比醇更易于渗入生物组织产生毒害效应。

胺基很容易与体内的酶发生作用,因其具碱性,故易与核酸或蛋白质的酸性基团起反应。

不同胺基毒性大小为:伯胺>仲胺>叔胺。

当羧基以及磺酸基引入化合物时,可使其水溶性和电离度提高,相对脂溶性降低,难以在体内深入组织,从而降低其生物毒性。

但是,当羧基以及碳酸基被酯化后,可使其电离度降低,脂溶性增加,吸收率提高,生物毒性相应增大。

以β-萘胺、4—氨基联苯、2—乙酰氨基芴、3,4—二甲基苯胺为核心结构的芳香胺、芳香酰胺等环境毒物,具有较高致癌效应的风险。

(二)光学异构与生物毒性的关系生物体内的酶对光学异构体有高度的特异性。

当化学物质为不对称分子时,酶只能作用于一种光学异构体。

当生物酶与环境毒物作用时,至少必须通过三点结合,才能形成稳定的结合。

因此,光学异构体具有明显的毒性差异。

一般地说,左旋异构体对生物机体的作用较大,右旋体往往无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