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态毒理学期末考试题
生态毒理学考题word版本
⽣态毒理学考题word版本《⽣态毒理学》复习纲要:1962年Rachel Carson (卡逊)《寂静的春天》Ecotoxicology=Ecology +Toxicology⽣态毒理学=⽣态学+毒理学1969年法国Rene Truhaut(萨豪特)最早提出并使⽤⽣态毒理学。
⽣态毒理学的定义:研究环境毒物、污染物对⽣态系统的影响和机理以及环境毒物、污染物在⽣态系统中的运转、循环与归宿规律的⼀门综合性科学。
⽣态毒理学主要研究内容:1. 毒物、污染物在物理环境中释放、分布和⾏为以及与物理、化学环境的相互作⽤;2. 毒物、污染物进⼊⽣态系统的途径、变化及其归宿;3. 毒物、污染物在⽣态系统各种⽔平上的有毒效应。
⽣态毒理学研究意义:1.全⾯认识毒物、污染物对⽣态系统的影响;2.查明毒物直接与间接对⽣物和⼈体健康的危害机制;3.为控制污染、制定环境标准和⽴法提供科学依据。
⽣态毒理学发展趋势:a 深⼊探讨多种环境毒物作⽤于机体或⽣态系统的复合⽣态毒理效应及其机理以及新⽼污染联合胁迫⽣物学变化与反应;b 深⼊研究次⽣毒物的产⽣过程以及所导致的次⽣污染⽣态毒理效应;c 深⼊研究环境毒物低⽔平、长时间暴露的⽣态毒理效应;d 深⼊开展种群、群落和⽣态系统⽔平的⽣态毒理效应研究;e 加强分⼦⽣态毒理学研究,提⾼⽣态毒理效应微观认识⽔平。
第⼆章⽣态毒物及其毒性与剂量效应关系原理第⼀节毒物分类与特性毒物:相对较⼩的剂量,导致⽣物受害或严重的细胞功能损伤、或⽣态系统产⽣不良效应的物质。
污染物(pollutant):指对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物质。
⼀次污染物:污染源直接排⼊环境,其物理、化学性质没有发⽣变化的污染物质。
⼜称为原发性污染物或者“原⽣污染物”。
⼆次污染物:排⼊环境中的⼀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物的作⽤下发⽣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称继发性污染物或者“次⽣污染物”。
生态毒理学题目整理
《生态毒理学》试题整理一、名词解释:生态毒理学:毒物: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半数致死剂量:毒物兴奋效应:水体富营养化:生物放大:生物转化:诱变剂:生长余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代谢抗性:靶标抗性:多样性指数:模拟微系统试验:PFU法:生态风险:生态风险评估:生态受体:风险商值:二、判断题:1.Ecotoxicology是由Rachel Carson于1969年首先提出并使用这个词.()2.二次污染物的危害程度一般比一次污染物轻。
()3.进入动物体内的外源化合物在分布过程中主要与脂蛋白结合。
()4.呼吸道是动物吸收污染物质最主要的途径。
()5.易化扩散需要消耗代谢能量。
()6.生物迁移是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的最重要的形式。
()7.排泄是生物转运的最后一个环节。
()8.水溶性外源化合物可不经过生物转化直接排出体外。
()9.进入机体的极性物质可以不经Ⅰ相反应而直接发生Ⅱ相反应。
()10.在生物转化中,大多数外源化合物代谢产物的毒性低于母体化合物。
( )11.所有外源化合物经过生物转化后,其生物活性都会减弱或消失。
( )12.有机磷农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脂酶而产生毒理学效应。
()13.经酶催化而形成自由基是大多数外源化合物形成自由基的方式。
()14.重金属镉离子可引起钙稳态失调。
()15.缺失、重复与易位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倒位发生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16.由于排除毒物需要消耗能量,接触毒物总是引起生物呼吸率的降低。
()17.在器官形成期易于发生胚胎致畸,也可导致胚胎死亡。
()18.“反应停”事件是毒物胚胎致畸的一个典型事件。
()19.机体阻止过量环境污染物进入体内的能力称为耐性。
( )20.半模拟微系统试验有产生环境污染的风险。
( )三、填空题:1.生态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毒物、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 )以及环境毒物、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 )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显著特性是 , , , , 。
毒理学知识考核题库与答案
毒理学学问考核题库一、单项选择1、化学构造与毒效应之间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单项选择题] 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打算理化性质B、理化性质打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打算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D、化合物的化学构造打算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从而影响其生物活性*E、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影响理化性质2、甲烷上的氢被卤素取代,表现为肝毒性,以下卤化物中毒性最大的是〔〕[单项选择题] A、CH4B、CH3ClC、CH2Cl2D、CHCl3E、CCl4*3、以下关于化学构造对毒效应的影响,不正确的选项是〔〕 [单项选择题] * A、饱和脂肪烃随碳原子数增加,麻醉作用增加*B、碳原子数一样时,成环化合物毒性大于不成环化合物C、乙烷的毒性<乙烯的毒性<乙炔的毒性D、碳原子数一样时直链化合物毒性大于异构体E、环戊烷>戊烷4、一般认为在同系化合物中,水溶性越大,毒性越大;以下铅化物毒性最大的是〔〕[单项选择题]A、铅碳酸铅B、一氧化铅*C、碳酸铅D、硝酸铅E、硫酸铅5、婴儿和老人血浆清蛋白水平都较低,所以〔〕 [单项选择题] A、影响化学物质的吸取B、可以阻挡化学物质进人特定的组织C、对化学物质的去除变慢D、增加游离化学物的浓度*E、增加代谢酶的活性6、在高温条件下,外源化学物质〔〕 [单项选择题] A、经呼吸道吸取增加*B、经胃肠吸取增加C、经皮肤吸取削减D、经尿液排出增加E、经汗液排出削减7、外源化学物质接触途径不同,吸取速度就不同,以下染毒途径中吸取最快的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A、腹腔注射B、口服C、吸入*D、经皮肤给药E、肌肉注射8、关于化学物质的助溶剂,以下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单项选择题] A、无毒B、不与化学物质发生反响C、不影响化学物质的毒性D、化学物质在助溶剂中稳定E、助溶剂的浓度必需低于 5%*9、在临床上用药时,常觉察同时服用两种药物,其中一种药物的疗效会减弱,该现象属于联合作用中的〔〕 [单项选择题]A、相加作用B、独立作用C、协同作用D、加强作用E、拮抗作用*10、急性毒性是〔〕 [单项选择题]A、机体连续屡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C、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 24 小时屡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D、机体接触较大的剂量的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E、机体长期接触较低的剂量的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11、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获得最主要参数是〔〕[单项选择题] * A、NOAELB、LOAELC、阈剂量D、MLDE、LD50*12、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看时间是〔〕[单项选择题] A、1 天B、1 周C、2 周*D、3 周E、4 周13、急性毒性试验对动物年龄的要求是〔〕 [单项选择题] A、刚诞生B、初断乳C、性成熟*D、交配后E、交配前14、关于 LD50 的局限性,以下不正确的选项是〔〕[单项选择题] A、LD50 值赐予有效的信息较少,有用性有限B、LD50 的波动性很大,影响因素多C、LD50 受物种差异影响大D、消耗动物数量大:E、不能推想人类的致死剂量以及中毒后的体征*15、推举的评价皮肤、眼刺激毒性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寇氏法B、霍恩氏法C、上下移动法D、Draize 试验:*E、FCA 方法16、外源化学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取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用分析方法在体内测出物质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A、物质蓄积*B、功能蓄积C、损伤蓄积D、毒性蓄积:E、毒效应蓄积17、亚慢性毒性试验染毒方法的选择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 A、常用灌胃B、常用胃饲C、常用静式染毒D、常用动式染毒E、选择与人的实际接触方式全都*18、关于食物利用率,以下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单项选择题] A、为一般性观看指标B、体重增长减慢,则食物利用率确定降低*C、动物每增加 100g 体重所需要的饲料克数D、常以g 体重/100g 饲料来来表示E、每日食量削减,食物利用率不肯定转变19、关于脏器系数,以下描述错误的选项是〔〕[单项选择题] A、某个脏器的湿重与单位体重的比值B、通常是每 100g 体重中某脏器所占的质量C、表示为脏器质量〔g〕/体重〔100g〕D、比较适用于实质性脏器E、增大表示动物的体重降低*[单项选择题]20、在短期重复剂量毒性试验中,机体与毒物接触的时间为〔〕A、14 天B、14-30 天*C、30-90 天D、90-365 天E、终生21、当前对于动物试验提出的“3R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 A、慎重、替代、削减B、取代、慎重、替代C、替代、优化、削减*D、取代、削减、优化E 、优化、取代、慎重22、以下关于毒物的毒性的说法,以下哪项正确〔〕 [单项选择题] A、毒性是毒物对机体的生物学效应B、毒性是毒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C、毒性是毒物对机体的非损害作用D、毒性是毒物内在的、固有的引起机体有害作用的性质*E、毒物的毒性随毒性试验条件的转变而转变23、毒物对机体发生毒效应取决于以下因素〔〕 [单项选择题] A、毒物的毒性大小B、毒物的剂量大小C、毒物动力学过程D、机体抗损害机制E、以上都正确*24、以下关于毒物的毒性的说法,以下哪项正确〔〕 [单项选择题] A、毒性是毒物对机体的生物学效应B、毒性是毒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C、毒性是毒物对机体的非损害作用D、毒性是毒物内在的、固有的引起机体有害作用的性质*E 、毒物的毒性随毒性试验条件的转变而转变25、毒物对机体发生毒效应取决于以下因素〔〕 [单项选择题] A、毒物的毒性大小B、毒物的剂量大小C、毒物动力学过程D、机体抗损害机制E、以上都正确*26、特异质反响是指〔〕 [单项选择题]A、由于机体遗传物质特别而发生的对外来化学物的反响*B 、由于体质弱、机体防范力量差而导致的对化学物的反响C 、机体对某些特别化学物的共同反响D 、机体在化学物以某种特别的接触方式暴露后的反响E 、机体对化学物的免疫反响27、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 [单项选择题] * A、初成年,未成年动物,初断乳*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E、性刚成熟,初断乳,初成年28、经典的毒理学争论的对象是〔〕[单项选择题] * A、核素B、微波C、细菌D、病毒E、各种化学物质*29、皮肤致敏试验最常用的动物是〔〕 [单项选择题] * A、大鼠B、豚鼠*C、兔D、小鼠E、乳鼠30、在皮肤刺激试验中最好使用〔〕 [单项选择题] * A、小鼠和大鼠B、大鼠和家兔C、家兔和小鼠D、豚鼠和家兔*E、地鼠和豚鼠31、眼刺激试验使用家兔数量为〔〕 [单项选择题] * A、2~3 只B、3~4 只*C、4~5 只D、5~6 只E、6~7 只32、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单项选择题] * A、装置备有颖空气补充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C、保证染毒柜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D、温湿度恒定E、以上都是*33、改进寇氏法要求〔〕 [单项选择题] * A、设 5~7 个剂量组B、每个剂量组小鼠不行少于 10 只C、组距为几何级数D、死亡率呈常态分布E、以上都是*34、大鼠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给入消化道内,多承受〔〕A、喂饲B、灌胃*C、吞咽胶囊D、鼻饲E、饮水35、霍恩法的要求是〔〕 [单项选择题] * A、4 个染毒剂量组B、每组动物 4 只或 5 只C、组距 3、16D、组距 2、15E、以上都是*36、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如下述,但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 A、争论受试物亚慢性毒性的特点及靶器官[单项选择题] *B、争论受试物的亚慢性毒性的剂量-反响关系C、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供给依据D、确定受试物的致死剂量*E、为制定其安全限量标准供给初步参考依据37、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连续染毒的期限为〔〕 [单项选择题] * A、14 天B、20 天C、60 天D、90 天* E、1 年38、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 [单项选择题] * A、环境毒理学 3~6 个月B、食品毒理学 90 天喂养C、工业毒理学 1~3 个月D、食品毒理学 3~6 个月E、以上都对*39、亚慢性毒性试验的一般性指标有〔〕 [单项选择题] * A、特别基团检测B、特别基因测试C、灵敏指标的检查D、动物死亡率E、脏器系数*40、慢性中毒发生的根底是〔〕 [单项选择题] * A、毒物的剂量B、毒物的作用时间C、毒物的蓄积作用*D、毒物的选择作用E、个体差异二、多项选择1、关于LD50的局限性,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 LD50 值赐予有效的信息较少,有用性有限*B、LD50 的波动性很大,影响因素多*C、 LD50 受物种差异影响大*D、消耗动物数量大:*E、不能推想人类的致死剂量以及中毒后的体征2、关于LD50的重要毒理学意义,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评价和比较外源化学物毒性的大小*B、计算药物的治疗指数等参数*C、通过比较不同染毒途径的 LD50,可获得生物利用度的信息*D、可用来推想毒效应的特点和机制E、为后续毒理学试验供给剂量设计依据*3、长期毒性试验中,合理的剂量设计必需符合以下原则〔〕A、至少包括低、中、高三个剂量组*B、高剂量组可以观看到明显的中毒效应*C、中剂量组有轻度的毒性效应*D、低剂量组观看不到任何毒效应*E、不必设立阴性或阳性比照4、亚慢性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要设三个剂量组即可B、低剂量组观看不到损伤效应,相等于NOAEL*C、中剂量组可以观看到明显的损伤效应,相等于LOAELD、高剂量组可以观看到严峻的损伤效应,甚至消灭动物的死亡E、抱负的剂量设计可以观看到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5、重复剂量、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包括〔〕A、长期接触受试物的毒性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毒作用靶器*B、观看长期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可逆性*C、争论重复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剂量-反响〔效应〕关系*D、确定 NOAEL 和 LOAEL,为制定安全限量供给参考*E、为探讨毒性机制供给线索*6、关于外源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对毒效应的影响,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A、脂水安排系数越大,越简洁在脂肪组织中蓄积*B、砒霜在水中溶解度大于雄黄,故其毒性大于雄黄*C、化学物质的粒子越小,分散度越大,外表活性越大*D、挥发性越大的化学物质,其呼吸道吸入的危害性大*E、化学物质微粒的荷电性影响其跨膜转运7、影响化学物质毒效应的环境因素有〔〕A、气象因素*B、动物的年龄C、动物的饲养条件*D、季节或昼夜节律*E、化学物质的接触剂量8、化学物质间的交互作用包括〔〕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加强作用*D、独立作用E、拮抗作用*9、外源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包括〔〕A、急性毒性作用*B、重复剂量毒性作用*C、亚慢性毒性作用*D、慢性毒性作用*E、致突变作用10、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A、对化合物毒性反响与人接近的动物*B、易于饲养治理*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D、生殖力量强*E、价格低廉*三、推断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库是急性中毒的根底,可以缓解慢性中毒。
生态毒理学_山西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生态毒理学_山西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年英国生物学家对桦尺蛾发生的工业黑化现象的报道是环境污染对动物种群影响的最早报道。
答案:18482.效应分析的详细程度和保守性取决于评价的()。
答案:等级3.HC5表示该浓度下受到影响物种不超过总物种数的(),或达到95%物种保护水平时的浓度。
答案:5%4.生物膜主要是由液晶态的脂质双分子层和()构成。
答案:蛋白质5.脂溶性较高的化学物主要蓄积在()组织内。
答案:脂肪6.( )被视为DNA氧化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答案:8-羟基鸟嘌呤7.环境化学物对生物的致死效应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不包括()。
答案:环境的理化性质8.以下哪项不属于臭氧层破坏引发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答案: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效应9.下列农药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最大的是()。
答案:杀菌剂10.汞对鱼类的危害主要是通过()产生。
答案:甲基汞11.植物可以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因此,良好的植被可调节环境温度、减弱光辐射。
答案:光合作用12.()是由昆虫体内产生并释放到体外与同种个体进行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利用这种物质研发昆虫引诱剂和拒避剂用于害虫防治。
答案:昆虫信息素13.由于多氯联苯的持久性与亲脂性,在食物网中呈现出很高的()特征。
答案:生物富集14.不同重金属浓度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发现()浓度的重金属能刺激微生物生长而增加其生物量,()浓度会抑制微生物生长且降低其生物量。
答案:低,高15.一般来说,随着动物体重的增加,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积存量会()。
答案:增加16.生态毒理学模型使环境污染治理成为()的环境生态治理途径或工具。
答案:耗费低廉没有二次污染效果优良操作容易17.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和()两部分。
答案:风险表征方法暴露-效应评估方法18.下列选项中哪些是生态风险评价选择评价终点的标准()。
答案:生态学关联易感性实用性合适的尺度19.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主要有()。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
一、名词解释(8*3)1.外源化学物: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认为的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大多不是正常人体所需组成成分,也不是维持正常生命、生理功能所需的营养物质,但可以由人类生活环境通过一定缓解和途径与人体接触并进入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物学作用。
是一类“外来生物活性物质”,因此成为外源化学物或外来化学物。
2.首过效应:物质在到达体循环之前,经肠道和肝脏时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物质量明显减少。
3.血/气分配系数:当肺泡膜两侧该气态物质动态平衡的时候,吸收量不再增加,血液内浓度与肺泡气当中的浓度之比。
4.肝肠循环及毒理学意义:部分毒物在生物转化的过程中形成结合物而被排出到胆汁中;肠内的肠菌群及葡萄糖苷酸酶可将部分结合物水解而使毒物又重新被吸收的过程。
毒理学意义:排泄减慢、生物半衰期延长、毒作用持续时间长5.生物浓缩:是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特别是水介质中蓄积某种生物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学浓缩或生物学富集。
6. 表观分布容积: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分布相当于血浆最初浓度时所需的体液容积,即体内毒物量与初始血浆浓度的比值。
一般数值越大,分布越广,越易被组织吸收或与生物大分子结合,血浆浓度低。
7. 特异体质反应:一般是指由遗传所决定的特异体质对某种外源化学物的异常反应,又称特发性反应。
8. 吸入中毒的危险性指数:是指某一毒物在20℃时的饱和蒸汽浓度与半数致死浓度的比值。
指数越大,引起急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大;指数越小,引起急性吸入致死的危险性越小。
9. 每日容许摄入量:人类终身每日随食物、饮水、空气摄入外源化学物而不引起任何损害的剂量。
10. 慢性毒作用带: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慢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的比值。
比值越大,毒作用的慢性毒性危险性越大;比值越小,急性毒性危险性越大。
11. 受体: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的功能性蛋白质、核酸、脂质,能够识别周围环境当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并与之结合,通过中间的信息放大系统,放大分化整合触发后继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2023年环境毒理学题库
一、填空题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旳处置包括__吸取___、_分布__、代谢__和_排泄____四个过程。
2.毒物排出体外旳重要途径有_经肾脏随尿排出__、经胆汁随粪便排泄__、__经肺随呼出气体排泄___和_其他排泄途径_ _。
3.机体最重要旳排泄器官是:肾4.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取旳重要方式是(简朴扩散)。
5.有机酸重要在内被吸取,有机碱重要在被吸取。
6.但凡分子量小旳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旳方式()7.但凡逆浓度梯度而转运需要载体能量,脂溶性大分子量旳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旳方式()8.脂/水分派系数大,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方式()9.但凡水溶性旳化合物,分子量大旳运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旳通过生物膜方式(积极运送)10.但凡液滴或大颗粒旳物质通过生物膜旳方式(胞饮或吞饮)11.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旳方式:积极转运12.重要旳体内屏障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营养物质通过旳方式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而大部分环境化学物透过胎盘旳方式是。
13.化学物危险度评价重要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部分构成。
14.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旳类型有: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拮抗作用、独立作用15.化学致癌旳三阶段论中旳三阶段是指:引起阶段、促长阶段、进展阶段16.与细胞恶性转化有关旳基因重要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7.体内旳铅90%以上存在于(红细胞)。
18.化学物在体内旳初次分布取决于血流量,二次分布取决于化学物和组织、器官旳亲和力。
二、选择题1吸取速度最快旳是:cA:皮下注射B皮肤涂布C:经口摄入D:腹腔注射2.如下那些物质不轻易在骨骼中沉积:(d )A:氟B:铅C:锶D:Hg3.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旳器官是:(c)A.心脏B.肾脏C.肝脏D.肠胃4.急性毒性试验旳观测时间是:( )bA:7天B:14天C:30天D:24h5.外来化合物旳概念是( e )。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E.以上都是6.接触化合物旳途径不一样,其毒性大小旳次序是( e )。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生态毒理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分)生态毒理学是研究有毒有害因子,特别是环境污染物对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与防护的科学。
A.对B.错2【判断题】(1分)生态毒理学与环境毒理学是同一个学科。
A.对B.错3【判断题】(1分)生态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A.错B.对4【判断题】(1分)1848年英国生物学家对桦尺蛾发生的工业黑化现象的报道是环境污染对动物种群影响的最早报道。
A.错B.对5【单选题】(2分)生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家禽B.家畜C.野外生物D.植物【单选题】(2分)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前必须进行()。
A.生态风险评价B.生物标志物筛选C.环境生物监测D.环境化学监测7【单选题】(2分)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生态效应的一种试验方法是()。
A.微宇宙生态系统毒性试验B.离体毒性试验C.整体毒性试验D.分子毒理学试验8【多选题】(2分)生态毒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属于生物范畴是()。
A.微生物B.植物C.动物D.环境污染物9【多选题】(2分)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评估或研究环境污染物()。
A.物理性质B.在环境中的浓度C.生物体的吸收水平D.对机体损伤的机制10【多选题】(2分)从学科知识结构来看,生态毒理学分支学科可分为()。
A.理论生态毒理学B.应用生态毒理学C.生态系统生态毒理学D.实验生态毒理学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分)进入体内的环境污染物在不同生物酶的催化下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而发生结构和性质改变并形成其衍生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A.对B.错2【判断题】(1分)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统称为环境污染物的第二相反应。
A.对B.错3【判断题】(1分)内剂量是指吸收进入体内的外源化学物的数量。
A.对B.错4【判断题】(1分)半数致死剂量是指群体中有50个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
A.对B.错5【单选题】(2分)结合反应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是()。
A.谷胱甘肽结合B.乙酰结合C.葡萄糖醛酸结合D.硫酸结合6【单选题】(2分)被动转运主要包括简单扩散和()。
环境毒理学期末选择题
环境毒理学【选择题】1. 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是AA.有机污染物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D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C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B.滤过C.简单扩散D.载体扩散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D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溶解度C.气血分配系数D.以上都是3.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AA.胃B.十二指肠C.小肠D.结肠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DA.动物种属B.年龄C.生理状态D.以上都是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DA.肠道B.唾液C.汗液D.肾脏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DA.肾小球简单扩散B.肾小球主动转运C.肾小球滤过D.肾小管主动转运7.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DA.N一氧化.苯胺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C.环氧化,苯并(α)芘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8.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D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B.酶的含量增加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D.以上都是9.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D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10.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CA.简单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滤过1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AA.肝B.肾C.肺D.小肠1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AA.甲基化B.羟化C.共氧化D.环氧化13.外源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A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B.血流量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14.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AA.简单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胞吞15.外源化学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条件CA.水溶性B.脂溶性C.水溶性和脂溶性D.分子量小于10016.外源化学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CA.食管B.胃C.小肠D.大肠17. 外源化学物体内生物转化I相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AA.微粒体B.线粒体C.细胞膜D.细胞核18.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化学毒物的DA.毒作用发生快慢B.毒作用性质C.代谢解毒D.毒作用持续时间1.毒物是D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的概念是D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统计值)3.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BA.LD100 B.LD50 C.LD01 D.LD04.最大无作用剂量是B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5.最小有作用剂量是D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6.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C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以上都是7.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D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8.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9.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B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0.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C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1.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D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2.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D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D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13.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DA.LD50 B.LD0 C.LD01 E.LD10014.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BA.LD50 B.LD0 C.LD01 D.LD1001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D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16.用“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称为DA.效应B.反应C.量效应D.质效应17.影响化学毒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是化学毒物的AA.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B.吸收途径C.剂量D.作用时间18.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的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AA.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B.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D.宿主的其它因素19.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毒物作用于机体表现出独立作用,主要是由于AA.化学毒物各自作用的受体、靶不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B.化学毒物在化学结构上为同系物C.化学毒物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D.化学毒物在对机体毒作用方面存在竞争作用20.化学结构与毒效应D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21.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DA.电离度B.熔点C.挥发度D.以上都是22.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DA.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B.预测毒牲大小C.推测毒作用机理D.以上都是23.甲烷(CH4)若用Cl取代CH4上H后,其毒性最大的是DA.CH3Cl B.CH2Cl2 C.CHCl3 D.CCl41.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A.大鼠和小鼠AB.果蝇C.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D.鸟类2.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A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3.急性毒性是CA.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融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C.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24 小时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D.一次是指瞬间给予动物快速出现中毒效应4.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好选用两种动物是AA.大鼠和小鼠B.大鼠和家兔C.大鼠和狗D.狗和猴5.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D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B.易于饲养管理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D.以上都是6.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AA.灌胃B.喂饲C.吞咽胶囊D.饮水7.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D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C.腹腔注射﹥经口D.经口﹥经皮8.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DA.设备简单B.操作方便C.消耗受试物少D.以上都是9.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DA.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C.保证染毒柜内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D.以上都是10.急性毒性研究的接触时间是CA.一次B.一次或8小时内多次C.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D.一次或14天内多次11.化学物的一般急性毒性试验,如无特殊要求,则动物性别选择为:BA.雌雄多少都可以B.雌雄各半C.全部为雄性D.全部为雌性12.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CA.1天B.1周C.2周D.3周13.亚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A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B.探讨剂量反应关系C.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D.为其它试验剂量设计提供数据14.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EA.环境毒理学3~6个月B.食品毒理学3~6个月C.工业毒理学1~3个月D.食品毒理学90天喂养E.以上都对15.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DA.成年动物B.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16.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AA.血象、肝、肾功能B.病理学检查C.灵敏指标的检查D.特异指标的检查17.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DA.确定阈计量B.确定最大无作用计量C.进行该化合物的危险度评价D.以上AB正确18.慢性毒性试验设有四个计量组(高、中、低、最低)及对照组,哪个计量组为最大无作用计量DA.高计量组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1 B.中计量组出现了轻微中毒的症状,与对照相比P<0.05 C.低计量组出现了个别动物极轻微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 D.最低计量无任何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
生物农药的生态毒理学评价考核试卷
10.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生物农药的药效?()
A.使用剂量
B.使用时间
C.环境温度
D.土壤类型
11.生物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可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直接毒性
B.间接影响
C.生物富集
D.繁殖能力下降
12.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生物农药的药效?()
A.适当提高使用剂量
B.选择适宜的使用时机
C.生物农药的毒性效应评价可以忽略非靶标生物
D.生物农药的毒性效应评价只需关注急性毒性
19.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生物农药的毒性效应?()
A.使用剂量
B.环境温度
C.土壤类型
D.所有上述因素
20.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农药的局限性?()
A.杀虫谱较窄
B.对环境友好
C.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D.生产成本较高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生物农药残留量评价应考虑其在环境中的降解速率
17.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农药生态风险评估的内容?()
A.毒性效应
B.暴露评估
C.敏感性分析
D.经济效益
18.关于生物农药的毒性效应评价,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生物农药的毒性效应评价只需考虑对靶标生物的影响
B.生物农药的毒性效应评价应涵盖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生物
3.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区别在于前者来源于自然,降解快,对环境友好。优势在于对生态环境影响小,不易产生抗药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
4.以苏云金杆菌为例,应用于控制鳞翅目害虫,生态效应低,使用时需注意剂量、时机和避免与化学农药混用。
( )
标准答案
毒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毒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毒理学是研究以下哪类物质对生物体的有害影响的学科?A. 化学物B. 生物物C. 物理因素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2.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外源性毒物?A. 重金属B. 农药C. 酒精D. 维生素答案:D3. 毒物的毒性通常用哪种参数来表示?A. 半数致死量(LD50)B. 半数有效量(ED50)C. 半数抑制浓度(IC50)D. 以上都是答案:A4. 毒物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呼吸道B. 消化道C. 皮肤D. 血液答案:D5. 以下哪种机制不是毒物的代谢活化机制?A. 氧化B. 还原C. 羟基化D. 脱氢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毒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 毒物的毒性评价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3. 毒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免疫介导作用4. 毒物的剂量-反应关系通常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答案:剂量依赖性、时间依赖性、个体差异性5. 毒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个阶段。
答案:I相代谢、II相代谢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要描述毒理学中的剂量-反应关系。
答案:剂量-反应关系是指毒物的剂量与其在生物体内引起的效应之间的关系。
通常表现为随着剂量的增加,效应的强度或频率也会增加,但这种关系并非总是线性的,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 解释什么是毒物的生物转化,并举例说明。
答案:毒物的生物转化是指毒物在生物体内通过酶的作用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这个过程可以使毒物失活,也可以使其活化,从而增加毒性。
例如,酒精在肝脏中通过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然后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环境毒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填空题1.环境毒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环境化学物。
2.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机理的主要理论是K区理论和湾区理论。
3.香肠、火腿类食品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亚硝胺类化合物。
4.肺泡对于气态物质的吸收主要通过自由扩散方式。
5.化学物在体内的初次分布取决于血流量,二次分布取决于化学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
6.生物转化过程包括4种是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二、名词解释共氧化作用:在机体内的花生四烯酸经氧化作用形成前列腺素,在此氧化过程中,某些外源化学物可同时被氧化,即共氧化作用。
LD50:半数致死剂量,又称致死中量,指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
贮存库:进入血液的环境化学物大部分与血浆蛋白或体内各组织成分结合,积聚在特定部位,有的部位化学物含量虽高,但未显示中毒效应,这些部位称为该化学物的贮存库。
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烃类、NO X等污染物在强烈日光紫外线作用下,经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蓄积于大气中形成的一种浅蓝色烟雾。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电磁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改变健康生物及其子孙或者其群体的内分泌功能,对它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外源性物质或混合物。
三、简答题1.简述致突变作用的不良后果。
答:(1)致死性突变诱发物引起生殖细胞的突变可以是致死性的,这种突变不具有遗传性,而是造成配子死亡、死胎、自发流产等。
(2)可遗传的改变生殖细胞发生非致死突变会影响后代,表现为先天畸形等遗传性疾病、胚胎发育迟滞或导致遗传易感性改变等。
2.简述主动转运的特点。
答:(1)需有载体参加(2)化学物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故需消耗一定的代谢能量,因此,代谢抑制剂可阻止此转运过程。
(3)载体对转运的化学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化学物必须具有一定的适配的基本结构才能被转运;结构稍有改变,即可影响转运过程的进行。
(4)载体有一定容量,当化学物达到一定浓度时,载体可以饱和,转运即达到极限。
毒理期末考试三部分整理答案完整版
几点说明:1.“功能容量”不用掌握,老师说误放了。
2.第一个老师说除了填空,其余题型的复习题还是蛮靠谱的,你们懂的。
3.“人肝细胞的类型”和“试述几种主要的药物身体依赖性实验的异同”感觉总结的不太好,望补充哦。
第一部分复习题一. 名解蓄积毒性:当较长时间连续给药或给药时间间隔和剂量超过机体清除药物的能力时,出现药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排出的速度和总量的现象,这时药物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存起来而产生毒性。
选择毒性: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它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它组织器官不具有毒性作用。
代偿能力:当机体组织或器官局部发生病变时,病变处功能下降,此时病变外组织通过自身功能加强来弥补病变处功能不足的能力。
绝对致死量(LD100):或绝对致死浓度,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致死浓度,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50%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最小致死量(MLD):或最小致死浓度,指药物在最低剂量组的一群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最大耐受量(MTD):或最大耐受浓度,指药物在动物实验中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最大无作用剂量(ED0或EC0):指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查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中毒阈剂量):是能使机体在某项观察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即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略高于最大无作用剂量。
慢性毒性阈剂量:指长期连续接触药物而出现毒性反应的阈剂量。
急性毒作用带(Zac):是用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的比值。
此值越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的差距就越大,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越小。
慢性毒作用带(Zch):是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长期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的比值。
卫生毒理学 43-10-4卫生毒理学期末考试答案题解
卫生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答 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现代毒理学答:以毒物为工具,在实验医学和治疗学的基础上,发展为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科学。
2.biomarker答:生物学标志,是指针对通过生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学标志三类。
3.Z ch答:慢性毒作用带,是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 ch=Lim ac/Lim ch,Z ch值越大,说明由极轻微的毒效应的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4.阈剂量答: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又称为最小有作用剂量。
5.拮抗作用答:指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
6.慢性毒作用答:指实验动物或人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一般指2年,甚至终生染毒。
7.致突变作用答:致突变作用:是指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因子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8.生殖毒理学答:是生殖医学与毒理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重要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环境因素对生殖系统损害作用的原因、机制和后果。
9.危险度答:又称危险或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10.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答:是通过动物试验和对人群的观察,阐明待评物质的毒性及潜在的危害,决定其能否进入市场或阐明安全使用的条件,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减小其危害作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二.选择题:(每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C、2.D、3.A、4.C、5.D、6.C、7.A、8.D、9.D、10.D、11.A、12.B、13.A、14.B、15.C、16.A 、17.D、18.B、19.C、20.D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毒理学主要分为__描述毒理学___、________机制毒理学___和____管理毒理学________三个研究领域。
毒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整理大全附答案
毒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整理(全)附答案第一章绪论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
A描述毒理学B机制毒理学C管理毒理学D生态毒理学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A GrevinB RamazziniC ParacelsusD Fontana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
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
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7、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8、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慢性毒作用B急性毒作用C易感性研究D不易感性研究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物是指(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毒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毒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化学物质B. 生物因素C. 物理因素D. 心理因素答案:A2. 毒物进入体内后,首先经过的屏障是:A. 皮肤B. 呼吸道C. 消化道D. 胎盘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毒物的毒性参数?A. 半数致死剂量(LD50)B. 半数有效剂量(ED50)C. 阈值剂量D. 药物的副作用答案:D4. 毒理学中,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遗传毒性致癌物?A. 黄曲霉素B. 苯并(a)芘C. 石棉D. 咖啡因答案:D5. 毒理学研究中,下列哪项不是毒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A. 吸收B. 分布C. 代谢D. 毒物的合成答案:D6. 毒理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毒物的毒性作用?A. 急性毒性B. 慢性毒性C. 局部毒性D. 治疗作用答案:D7. 毒理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毒物的暴露途径?A. 口服B. 吸入C. 注射D. 皮肤吸收答案:C8. 毒理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毒物的毒性终点?A. 死亡B. 肿瘤C. 突变D. 感染答案:D9. 毒理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毒物的剂量-反应关系?A. 剂量越大,反应越强B. 剂量越小,反应越弱C. 剂量与反应无关D. 剂量-反应曲线答案:C10. 毒理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毒物的风险评估?A. 暴露评估B. 危害特征化C. 风险表征D. 毒物的合成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毒理学研究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毒物的毒性?A. 毒物的化学结构B. 毒物的剂量C. 暴露时间D. 个体差异答案:ABCD12. 毒理学中,下列哪些是毒物的毒性作用类型?A. 局部作用B. 系统作用C. 延迟作用D. 立即作用答案:ABCD13. 毒理学中,下列哪些是毒物的毒性参数?A. LD50B. LC50C. NOAELD. LOAEL答案:ABCD14. 毒理学中,下列哪些是毒物的暴露途径?A. 吸入B. 食入C. 皮肤接触D. 注射答案:ABCD15. 毒理学中,下列哪些是毒物的风险评估步骤?A. 危害识别B. 暴露评估C. 风险表征D. 风险管理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毒理学是一门研究毒物对生物体的有害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