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一着惊海天》PPT优秀课件
![《一着惊海天》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53116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d.png)
副标题:直观、全面,具有事件概括性,能够交代清楚新 闻故事。“目击”突显现场感;“首架次”让主题更集中,事 件更突出;“成功着舰”的结果,也让新闻报道更具价值。
学习任务一 初读感知
2.此文的写作顺序紧扣标题中的哪个字?请据此给课 文划分层次。
紧扣“着”字。 第一部分(1—4):写着舰前的“惊颤”。 第二部分(5—21):写着舰时的“惊魂”。 第三部分(22—26):写着舰后的“惊喜”。
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具体详细、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表现典型人物 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通讯的类型有很多,最常见的 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学习任务一 初读感知
1.此课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主标题:“着”是专业术语,指着舰。“一着”可以理解 为第一次着舰,也可以理解成舰载机着舰的瞬间,由飞行到降 落,戛然而止的状态。“海天”具有双重含义,既指客观的广 阔自然环境,也喻指整个世界。“惊”意蕴丰富,指舰载机惊心 动魄的着舰过程震惊全世界。
学习任务三 再读探究
类别 时效性 报道对象
篇幅
表达方式
消息
新闻 特写
通讯
强 一般 较弱
事件整体
一般而言比较短
以记叙、说明 为主
某一场景
篇幅比较灵活
以记叙、描写 为主
整体及细节
篇幅较长
综合运用多种 表达方式
课堂小结
此文是一篇通讯,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 一极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 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 国情感。通过学习此文,我们也应该为祖国军事上的重大突破 而感到自豪;同时,在现阶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早日 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任务一 初读感知
2.此文的写作顺序紧扣标题中的哪个字?请据此给课 文划分层次。
紧扣“着”字。 第一部分(1—4):写着舰前的“惊颤”。 第二部分(5—21):写着舰时的“惊魂”。 第三部分(22—26):写着舰后的“惊喜”。
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具体详细、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表现典型人物 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通讯的类型有很多,最常见的 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学习任务一 初读感知
1.此课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主标题:“着”是专业术语,指着舰。“一着”可以理解 为第一次着舰,也可以理解成舰载机着舰的瞬间,由飞行到降 落,戛然而止的状态。“海天”具有双重含义,既指客观的广 阔自然环境,也喻指整个世界。“惊”意蕴丰富,指舰载机惊心 动魄的着舰过程震惊全世界。
学习任务三 再读探究
类别 时效性 报道对象
篇幅
表达方式
消息
新闻 特写
通讯
强 一般 较弱
事件整体
一般而言比较短
以记叙、说明 为主
某一场景
篇幅比较灵活
以记叙、描写 为主
整体及细节
篇幅较长
综合运用多种 表达方式
课堂小结
此文是一篇通讯,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 一极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 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 国情感。通过学习此文,我们也应该为祖国军事上的重大突破 而感到自豪;同时,在现阶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早日 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3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49666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1.png)
⑤三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迈出中国人探索浩渺太空中 的又一步,把中国足迹再一次镌刻在浩瀚宇宙。
返回目录
⑥“这是科学探索与航天梦想最美的相遇!”星空摄影师戴建峰凝视 着相机取景器,难掩激动感叹道。他辗转数千公里,早早守候在发射场附 近,捕捉飞船升空的完美轨迹和精彩瞬间。
⑦对神舟飞天的自豪和骄傲洋溢在人们的脸上。牧民乌尼尔的家距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30公里。她跟丈夫平时很早入睡,而今特意熬夜,守在窗 前。“神舟就从我家附近飞天,我们特别骄傲,比过节还欢喜。”她说。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返回目录
情境语言综合运用 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厉害了,我的国”的活动中,收集了一些图片和资 料,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返回目录
1.同学准备把这些图片和资料编辑在一个栏目里,请你给这个栏目起个名 字。(不得使用“厉害了,我的国”) _【_示__例__】__有__一__种__成__就__叫__中__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读感知
课中品读
返回目录
2.文段在描写战斗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 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_①__表__现__人__们__对__我__国__航__母__舰__载__机__首__次__着__舰__的__关__注__;__②__烘__托__当__时__紧__张__的__氛__围__、_ _胜__利__的__喜__悦__等__;__③__增__强__新__闻__的__现__场__感__,__增__强__感__染__力__;__④__侧__面__表__现__舰__载__机__着_ _舰_风__险__极__大__、__意__义__重__大__,__从__而__突__出__了__主__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⑥“这是科学探索与航天梦想最美的相遇!”星空摄影师戴建峰凝视 着相机取景器,难掩激动感叹道。他辗转数千公里,早早守候在发射场附 近,捕捉飞船升空的完美轨迹和精彩瞬间。
⑦对神舟飞天的自豪和骄傲洋溢在人们的脸上。牧民乌尼尔的家距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30公里。她跟丈夫平时很早入睡,而今特意熬夜,守在窗 前。“神舟就从我家附近飞天,我们特别骄傲,比过节还欢喜。”她说。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返回目录
情境语言综合运用 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厉害了,我的国”的活动中,收集了一些图片和资 料,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返回目录
1.同学准备把这些图片和资料编辑在一个栏目里,请你给这个栏目起个名 字。(不得使用“厉害了,我的国”) _【_示__例__】__有__一__种__成__就__叫__中__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读感知
课中品读
返回目录
2.文段在描写战斗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 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_①__表__现__人__们__对__我__国__航__母__舰__载__机__首__次__着__舰__的__关__注__;__②__烘__托__当__时__紧__张__的__氛__围__、_ _胜__利__的__喜__悦__等__;__③__增__强__新__闻__的__现__场__感__,__增__强__感__染__力__;__④__侧__面__表__现__舰__载__机__着_ _舰_风__险__极__大__、__意__义__重__大__,__从__而__突__出__了__主__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eeffa9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f.png)
镌刻(juān) 默契( qì ) 娴熟(xián)
凛冽(lǐn liè )
咆哮( páo xiào )
殚精竭虑(dān )( jié ) (zhuó )着陆
载
zǎi(千载难逢 ) 着
(zháo )着急
zài(满载而归)
(zhāo )高着
字词识记
( 凛冽 )刺骨地寒冷。 ( 镌刻 )雕刻。 ( 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殚精竭虑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 澎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白手起家 )比喻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
语言描写,简单对话交代着舰的动作,渲染紧张氛围; 表现飞行员和指挥员的沉着冷静、专业素养高
再读课文,感受成功惊喜
惊 降落之惊
找出文章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令人揪心的具体语句, 从运用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 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 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 下滑。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再读课文,感受成功惊喜
1.标题解读:
航母舰载战斗机的着
一着惊海天 舰环境和参观的人
Hale Waihona Puke 舰载机成功着舰“一着”惊“海天”,到底惊的是什么?
再读课文,感受成功惊喜
惊 环境之惊
请找出渤海海域环境,以及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从中 你看出了什么?
自然环境: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工作环境: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议论
作用: ①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 ②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 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 ④侧面描写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
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着惊海天教学课件(25张)
![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着惊海天教学课件(25张)](https://img.taocdn.com/s3/m/a151662a0975f46526d3e18f.png)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目录
>激趣导入 >默读,感受通讯评论性特点 >精读,感受通讯新闻性和文学性特点 >问题探究,感受本文通讯独特写法 >推荐阅读
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报道的新闻事实。 2.体会通讯的主要特点。 3.探究通讯的写法特点。
1
激趣导入
中国人的“航母梦”
1930年(民国十九年),第一次提出建立中国航母计划。 1937,中日江阴海战惨败后,未能成功建造。 2011年8月14日,改装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中国拥 有了首艘航母,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付海军。 2012年11月23日,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一消息再次掀起外媒对中国航母计划的关注高潮。 2018年4月23日,中国海军建军69周年之际,航空母舰成 为中国海军最大的热点
深入解析
精读品味 6.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何作用?
彰显出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暗示当时我国航母 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 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的斗志,烘托此时的成功来之不易。
深入解析
归纳总结 本课主旨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成功着 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 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 豪感和爱国情感。
2
默读通讯
(一)略读通讯,结合着预习中提 炼出的新闻基本要素概括出通讯 所报道的新闻事实。 明确:本文记叙了我国“辽宁” 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实 验并取得重大成功的过程。
(二)浏览通讯,借助于你 从文中筛选出的部分客观叙 述语句和修饰语谈谈你体会 到的作者的态度与观点。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目录
>激趣导入 >默读,感受通讯评论性特点 >精读,感受通讯新闻性和文学性特点 >问题探究,感受本文通讯独特写法 >推荐阅读
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报道的新闻事实。 2.体会通讯的主要特点。 3.探究通讯的写法特点。
1
激趣导入
中国人的“航母梦”
1930年(民国十九年),第一次提出建立中国航母计划。 1937,中日江阴海战惨败后,未能成功建造。 2011年8月14日,改装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中国拥 有了首艘航母,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付海军。 2012年11月23日,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一消息再次掀起外媒对中国航母计划的关注高潮。 2018年4月23日,中国海军建军69周年之际,航空母舰成 为中国海军最大的热点
深入解析
精读品味 6.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何作用?
彰显出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暗示当时我国航母 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 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的斗志,烘托此时的成功来之不易。
深入解析
归纳总结 本课主旨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成功着 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 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 豪感和爱国情感。
2
默读通讯
(一)略读通讯,结合着预习中提 炼出的新闻基本要素概括出通讯 所报道的新闻事实。 明确:本文记叙了我国“辽宁” 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实 验并取得重大成功的过程。
(二)浏览通讯,借助于你 从文中筛选出的部分客观叙 述语句和修饰语谈谈你体会 到的作者的态度与观点。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一着惊海天》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一着惊海天》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c8034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d.png)
主题归纳
这篇通讯通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 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再现了我国航母舰 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现了人们自 豪、激动的心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 自豪感。
消息、特写、通讯的区别
消息
特写
通讯
报道新闻事件
描绘新闻瞬间
讲述新闻故事
比较消息、新闻特写、通讯三种文体的不同之处。
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眼中” 海中航母的渺小和起伏不定,突出了降落难度之大。
精读课文
3、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 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 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 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运用具体真实的数据,再次突出航母舰载
8.“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请你结合课 文从修辞的角度做具体分析。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实际上是说“一定会激动”的意思,强调 了人们心情的激动和这次着舰意义重大。
精读课文
9、文中多次描写了人们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 的用意。
① 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 ② 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和胜利的喜悦。 ③ 侧面描写,突出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
主题。
精读课文
10、品析下面这段话。
“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 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
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咔嚓!”“咔嚓!”表达出人们的激动兴奋心情, “定格”“镌刻” 点明了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一事件 的重大意义,表达了自豪之情,照应开头。
了解背景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6张)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6张)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https://img.taocdn.com/s3/m/78d47a2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7.png)
总结全文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 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 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 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通讯的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弱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5.议论色彩较浓。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1.精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简要分析这两段在文中有何 作用。 2.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 态和心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
1.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揭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并交 代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危险性的难题;从结构 上看,这两段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 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 2.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 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作品感染力。④侧 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桅(wéi)桅杆 诡(ɡuǐ)诡计 契(qì)默契 锲(qiè)锲而不舍 娴(xián)娴熟 谰(lán)谰言
记一记词义
娴熟:
熟练
镌刻:
雕刻
白手起家: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 了文章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 感染力。 2.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 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间”“刹那 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 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1847d51ed9ad51f01df2e7.png)
精读品味
1.找出第①②段中的描写,说说有何作用?
简略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庄严紧张而又有条 不紊的氛围。也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 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2.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指出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对中国海军的意义——它承 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突出强调舰载机着舰的难度和风 险——它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②渲染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 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咆哮( páo xiào )
殚精竭虑( dān jié )
◆多音字
(zhuó )穿着 (zháo )着急 着 ( )着数 (zhāo )顺着
zhe
( zǎi )千载难逢载()满载而归zi( chà )一刹那
刹 ( )刹车 shā
镌刻:雕刻。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轮船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支撑 观测台的高杆。 凛冽:刺骨地寒冷。 浩瀚:水势盛大;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一丝不苟:连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辽宁舰
成功着舰的歼-15 552号飞机
《 一 着 惊 海 天》PP T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一 着 惊 海 天》PP T
一着惊海天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 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 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 整个世界。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 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 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acff51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3.png)
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关系到战斗机成功着舰的关键环节就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作 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这些环节在着舰过程中的状态,将着舰前后 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3、文风平实,脉络直观
本篇新闻科技含量较高,作者在叙写中,将紧要处的口令和动作 都用平实的词语准确地阐述,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为读者揭开 高科技的神秘面纱。
新闻稿件的生命力,说到底是要围绕时代主题捕捉具 有宏大意义的典型事件。新闻价值的大小,不仅在于 稿件的思想性、鲜活性,更在于其事件是否具有重大 典型意义。舰载战斗机着舰,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宏大 意义的重大事件。
文中三四段将本篇新闻的价值展现的淋漓尽致。
标题:“着”、“惊”、“海天”,两个动作,一个景象,展现 了强烈的画面感。 导语:“海风呼啸”“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 一军旗迎风招展”等句,一下子把整体布好了局,仿佛一位画家 已将画布底色定格。 第二段:“顶着凛冽的寒风”“不同颜色马甲”“阻拦索”等词 语让读者感觉到一个个镜头展现在眼前。 塔台指挥人员的对话,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增强现场感。 18、19段描写关键的着舰环节时,“咆哮声”“一转弯”“主轮 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等一系列紧凑的细节,作 者详细描述,把读者的眼睛紧紧的吸引在着舰过程中,构成了一 帧帧战鹰着舰的动作画面。
第三部分(21-26):描述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 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之情
1、文章开头环境描写 的作用?
“海风呼啸,海浪澎湃”描写出海面波 澜壮阔动人心的 氛围,又表现了着舰条件之难,技术要 求之高。
2、文章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这样写有 什么用意?
载
着
2.掌握词义
娴熟
熟练。
镌刻
雕刻。
关系到战斗机成功着舰的关键环节就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作 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这些环节在着舰过程中的状态,将着舰前后 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3、文风平实,脉络直观
本篇新闻科技含量较高,作者在叙写中,将紧要处的口令和动作 都用平实的词语准确地阐述,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为读者揭开 高科技的神秘面纱。
新闻稿件的生命力,说到底是要围绕时代主题捕捉具 有宏大意义的典型事件。新闻价值的大小,不仅在于 稿件的思想性、鲜活性,更在于其事件是否具有重大 典型意义。舰载战斗机着舰,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宏大 意义的重大事件。
文中三四段将本篇新闻的价值展现的淋漓尽致。
标题:“着”、“惊”、“海天”,两个动作,一个景象,展现 了强烈的画面感。 导语:“海风呼啸”“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 一军旗迎风招展”等句,一下子把整体布好了局,仿佛一位画家 已将画布底色定格。 第二段:“顶着凛冽的寒风”“不同颜色马甲”“阻拦索”等词 语让读者感觉到一个个镜头展现在眼前。 塔台指挥人员的对话,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增强现场感。 18、19段描写关键的着舰环节时,“咆哮声”“一转弯”“主轮 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等一系列紧凑的细节,作 者详细描述,把读者的眼睛紧紧的吸引在着舰过程中,构成了一 帧帧战鹰着舰的动作画面。
第三部分(21-26):描述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 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之情
1、文章开头环境描写 的作用?
“海风呼啸,海浪澎湃”描写出海面波 澜壮阔动人心的 氛围,又表现了着舰条件之难,技术要 求之高。
2、文章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这样写有 什么用意?
载
着
2.掌握词义
娴熟
熟练。
镌刻
雕刻。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4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4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9459d1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9.png)
插入背景资料,强调着舰难度、风险 和意义,进一步渲染 了氛围。体现了新闻事实的重大 意义和报道价值,是新闻 通讯价值的体现。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何时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 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 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 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结构
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1-4】 开端。准备着舰。 第二部分【5-17】 发展。着舰的经过。 第三部分【18-20】 高潮。着舰成功。 第四部分【21-26】 结局。现场人们的欢庆场面和着舰成功的意义。
探究提升
◢ 思考:三、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题型:分析结构布局】
①从内容上:揭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承载着国人 和海军人强军的梦想。并交待了航母舰载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 风险性的难题。 ②从结构上: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件后人们的喜悦做铺垫。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 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如何:成功着舰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 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能不激动吗?
明确概念——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实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 报道形式,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等。
本文属于事件通讯,主要任务就是讲述新闻故事。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何时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 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 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 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结构
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1-4】 开端。准备着舰。 第二部分【5-17】 发展。着舰的经过。 第三部分【18-20】 高潮。着舰成功。 第四部分【21-26】 结局。现场人们的欢庆场面和着舰成功的意义。
探究提升
◢ 思考:三、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题型:分析结构布局】
①从内容上:揭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承载着国人 和海军人强军的梦想。并交待了航母舰载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 风险性的难题。 ②从结构上: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件后人们的喜悦做铺垫。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 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如何:成功着舰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 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能不激动吗?
明确概念——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实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 报道形式,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等。
本文属于事件通讯,主要任务就是讲述新闻故事。
八年级语文上册4《一着惊海天》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4《一着惊海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6b8b9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d.png)
2.文章开头为什么描写渤海某海域海上的环 境?
对海域环境作全景式的描画,使航母、海洋、风浪 交错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 重重之下成功着舰做铺垫。
3.本文主要报道的是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 首架次成功着舰,第3、4段内容是否多余? 为什么?
不多余
(1)插入两段背景资料,指出航母舰载机首架次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个 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 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个 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军 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坚定了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 道路的信心。
写作特色
❶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系统工程, 每一个环节都与成败密切相关。要把这一切都记录下 来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读者最关心的 是能否成功着舰。成功着舰的关键环节是相关人员的 指挥和配合,所以作者紧紧抓住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 等关键环节展开叙述,集中笔墨叙写这个环节,将着 舰前后过程清楚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强军梦想 民族复兴
拓展延伸
三航母时代,大国巨舰乘风破浪 十年踔厉奋发,十年勇毅前行,人民海军航母部队始终聚焦 使命任务,抓建设、打基础、强能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改装 到国产、从滑跃到弹射的升级跨过,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速度, 新时代的人民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
(一)辽宁舰
辽宁舰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舷号为 “16”),于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付中国人 民解放军海军。入列十年来,辽宁舰始终坚 持忠诚担当使命、强化打赢本领,以昂扬奋 斗的姿态开辟创新,实现了战斗力的一次次 飞跃。在云飞浪卷中,辽宁舰顶风而行、破 浪前进,创造了首次远海演兵、首次实弹射 击、首次昼夜间着舰等我国航母建设发展历 程上多个“首战首捷”。伴随着人民海军迈 向深蓝的壮美航迹,辽宁舰一次又一次远航, 舰载机的轰鸣声一次又一次响彻海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1069b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4.png)
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主-讨论-交流(10分钟)
1、给文章划分层次。 3、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理清文章思路。 2、小组讨论交流。
◆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①-④):开端,导语。写歼-15舰载
机做好了首次着舰飞行的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⑤-⑰):发展。写“刀尖上的舞 蹈”——舰载机着舰飞行——开幕了。
第三部分(⑱-⑳):高潮。写“刀尖上的舞 蹈”——舰载机着舰飞行——成功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舰载战斗机着舰比喻 成“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舰载 战斗机着舰的技术要求之高、风险之大;“捏着 一把汗”写出了当时的紧张氛围。
答题格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 生动形象的写出××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
2.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 激动吗?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 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 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 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出渤海海面的景象, 渲染海面庄严肃穆的气氛,为后文航载机着 舰做铺垫。
3.有人说,第③、④两个自然段插叙航母舰载战斗机 着舰的特殊性,与这次报道歼-15舰载机着舰的关系 不大,可以删除。你认为呢?
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 实际形态,又给新闻带来了 非常强烈的感情宣泄,使作 品具有了更强的阅读震撼力。 这样的想象可圈可点。
6、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彰显出了先进发达国家对我 国的歧视,暗示当时我国航空母 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 时这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 顽强不屈、为国争光地斗志,烘 托了此时的成功。
完成练习册
第四部分(21- 最后 ):结局。写现场的人们欢 庆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
《一着惊海天》优秀课件
![《一着惊海天》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ea672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4.png)
情和民族自信心。
传递正能量
故事中的主人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 了拼搏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传递 了正能量,激励人们积极向上。
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故事中主人公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 ,共同完成着舰任务,提高了读者 的团队协作意识。
05
写作技巧鉴赏
叙事技巧的鉴赏
顺叙法
文章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清晰地叙述了事件的发展过程, 使读者能够迅速了解事件的背景
、经过和结果。
倒叙法
为了强调某些情节或突出某些人 物,文章有时会采用倒叙的方式 ,将后发生的事件或人物提前叙 述,再逐步回溯到事件的发生或
人物的出生。
插叙法
在叙述过程中,为了补充或说明 某些情节,文章会插入一些其他 的信息或故事,以丰富文章的内
容和层次感。
描写技巧的鉴赏
白描法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将人物或场景的真实状态呈现给 读者,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场景的气氛。
时代背景
该课文反映了中国海军舰艇在海上维权行动中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以及中 国海军不断壮大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课文的历史背景
历史渊源
介绍了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渊源,包括近代以来的海 军建设和发展,以及中国海军在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海洋权 益方面的历史使命。
事件影响
本课件详细阐述了《一着惊海天》这篇课文所反映的历史事 件对中国海军和国际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国海军在维护国家 利益和海洋权益方面的作用。
4
主题思想探讨
主题思想的内涵
01
02
03
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讲述中国航母舰载机 首次着舰的感人故事,展 示中国海军的强大和民族 自豪感。
拼搏精神
主人公面对困难不放弃, 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拼搏 精神,激励人们追求梦想 。
传递正能量
故事中的主人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 了拼搏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传递 了正能量,激励人们积极向上。
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故事中主人公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 ,共同完成着舰任务,提高了读者 的团队协作意识。
05
写作技巧鉴赏
叙事技巧的鉴赏
顺叙法
文章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清晰地叙述了事件的发展过程, 使读者能够迅速了解事件的背景
、经过和结果。
倒叙法
为了强调某些情节或突出某些人 物,文章有时会采用倒叙的方式 ,将后发生的事件或人物提前叙 述,再逐步回溯到事件的发生或
人物的出生。
插叙法
在叙述过程中,为了补充或说明 某些情节,文章会插入一些其他 的信息或故事,以丰富文章的内
容和层次感。
描写技巧的鉴赏
白描法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将人物或场景的真实状态呈现给 读者,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场景的气氛。
时代背景
该课文反映了中国海军舰艇在海上维权行动中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以及中 国海军不断壮大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课文的历史背景
历史渊源
介绍了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渊源,包括近代以来的海 军建设和发展,以及中国海军在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海洋权 益方面的历史使命。
事件影响
本课件详细阐述了《一着惊海天》这篇课文所反映的历史事 件对中国海军和国际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国海军在维护国家 利益和海洋权益方面的作用。
4
主题思想探讨
主题思想的内涵
01
02
03
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讲述中国航母舰载机 首次着舰的感人故事,展 示中国海军的强大和民族 自豪感。
拼搏精神
主人公面对困难不放弃, 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拼搏 精神,激励人们追求梦想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4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9ecc1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8.png)
比喻
第三部分(21—26段) 7.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 了现场观众的情态,有什么作用?
运用
的方法
增强了新闻的现
场感和感染力,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和自豪感。
品析语言
细读第18自然段描写歼-15着舰时“惊心动魄的一幕”,体会该 段描写的生动性。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
“震耳欲聋”“轰鸣”
“眨眼之间”“刹那间” “疾如闪电”等词
“牢牢地”“稳稳地”
描绘出战斗机着舰 时发出的巨大声音
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 的速度快;
表现了战斗机着舰 时的安全和平衡。
展现出飞行员的临危不乱、技艺高超。
第三部分(21—26段)
8.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描绘出某大国对我国的轻视,暗示当时 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这 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不怕困 难的斗志,烘托出此时着舰成功的激动心情。
课堂小结
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 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 用通讯的写法,生动再现了我国航母舰 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 刻,表现了英雄飞行员临危不乱、不怕 牺牲的大无畏爱国精神。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
的修辞手
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极具感染力。
品析语言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 ,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 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 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形象地写出了舰载机着舰时的 动作娴熟精湛。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1e53285482fb4daa48d4b60.png)
8.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彰显出了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暗示当时我 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这也更加激发了我 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的斗志,烘托了此时的成功。
9.最后一段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答案】有何作用?重点采用了抒情和记叙的表达方式,进 一步表达出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同时也点明了舰载机 成功着舰这个事件的重大意义。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 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 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 铺垫。
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 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 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 喜悦作铺垫。
以观察所得事实(舰载机着舰的全过程)构成主干框架 以记录所得事实(主要是文中人物说的话)作为精彩的细节 以搜集所得资料(插入的背景资料)作为现场采访所得内容的延伸拓展。
1 - 2段:交代时、地、事,展现出一种庄严、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氛围。 3 - 4段:插入背景资料,指出航母舰载机上舰对于中国海军的意义,并突
出强调舰载机着舰的难度与风险。 5 -17段:连用一连串短段,将舰上的广播、口令,航母与舰载机的航行、
飞行姿态,舰上人员的动作、表情交织在一起,仿佛一连串连续 又定格的镜头。小场景、写舰载机迅速下降、成功着舰的过程。巨大 “V”字,细节呈现,为下面描写舰上人们情感的爆发再次蓄势。
22段:再次插入背景资料,回溯了中国科研工作者和军人顽强攻关、打破 封锁的历程,突出了舰载机着舰的不易,强调了它在精神方面的价 值,进一步将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5fd9ee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d.png)
这篇通讯现场感强,角度新颖,信息量大,震撼力强,是一篇难得的精品佳作,在第四 届解放军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
预学 学习字词
澎湃(pénɡ pài ) 呼啸( xiào) 一丝不苟(ɡǒu ) 桅杆(wéi )
镌刻( juān) 默契( qì )
惊心动魄( pò ) 浩瀚(hàn ) 娴熟( xián )
美哉,至强中华,与天不老;壮哉,我华夏儿女,与国无疆!
9月25日,“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入列以来,全舰完成了上百个训 练科目和试验项目。
(选自2012年11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
阅读研究后完成表格:
角度
消息
通讯
新闻信息 结构形式 语言风格
简略扼要 模式固定,程式化明显
通俗朴实
详细丰富
表达形式丰富, 具有创造性
生动活泼,富有文采
3、本文究竟是特写还是通讯?
任务二 勾画精彩内容,体会通讯的文学性特征
1、文中有哪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有什么好处?
段落 1、2 5---15
17、18
19
内容 辽宁舰着舰前的环境和准备
舰机对话
舰载机成功着落
巨大的“V”字
文学化的表现形式
展现出一种庄严、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画面,营 造氛围,为下文辽宁舰着舰蓄势。
极短的段落,简短的对话,场景化的细节,既体 现出指挥员和飞行员的沉着镇定和他们所具备的 极高专业素养,又再次强化紧张的氛围,增强现 场感。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 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
揭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 意义,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 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渲染出紧张 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 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 人们的喜悦做铺垫。
预学 学习字词
澎湃(pénɡ pài ) 呼啸( xiào) 一丝不苟(ɡǒu ) 桅杆(wéi )
镌刻( juān) 默契( qì )
惊心动魄( pò ) 浩瀚(hàn ) 娴熟( xián )
美哉,至强中华,与天不老;壮哉,我华夏儿女,与国无疆!
9月25日,“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入列以来,全舰完成了上百个训 练科目和试验项目。
(选自2012年11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
阅读研究后完成表格:
角度
消息
通讯
新闻信息 结构形式 语言风格
简略扼要 模式固定,程式化明显
通俗朴实
详细丰富
表达形式丰富, 具有创造性
生动活泼,富有文采
3、本文究竟是特写还是通讯?
任务二 勾画精彩内容,体会通讯的文学性特征
1、文中有哪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有什么好处?
段落 1、2 5---15
17、18
19
内容 辽宁舰着舰前的环境和准备
舰机对话
舰载机成功着落
巨大的“V”字
文学化的表现形式
展现出一种庄严、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画面,营 造氛围,为下文辽宁舰着舰蓄势。
极短的段落,简短的对话,场景化的细节,既体 现出指挥员和飞行员的沉着镇定和他们所具备的 极高专业素养,又再次强化紧张的氛围,增强现 场感。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 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
揭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 意义,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 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渲染出紧张 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 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 人们的喜悦做铺垫。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40张PPT)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aa00d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1.png)
通讯,是详细报道有新闻意义的典型 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 通讯社常用的文体。要及时准确地报道 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 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的特点 新闻性 文学性 评论性
通讯的分类:
按内容分
通讯一般分为人物 通讯、事件通讯、 工作通讯等。
多少年来,航母建设一直承载着国人百年强 国强军的梦想,“着舰”和“起飞”是航母建设 的两道坎,其中着舰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 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我国科技工作者付出 无数的心血,创造出了大国奇迹。航空母舰已是 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综 合国力的象征。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 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本文报道的就是这场 训练的情况。
1.精读课文第1—4段,想一想:文章开头为什么描写渤海某海域 海上恶劣的环境?文中引用着舰遇难事故数据有何作用?
第三段
从历史角度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 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 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 最具风险性的难题。
第四段
列举数字,真实准确,再一次突出 着舰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危险,渲染 紧张气氛。
按形式分
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 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 小故事、纪实、见闻、特写、 速写、采访等。
辽宁舰简介
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舷号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 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改装后中国将其称为001型航空母舰。
这篇通讯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具体地 勾勒出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上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
默读课文思考: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围绕舰载战斗机首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2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22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1e1ca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2.png)
作铺垫。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 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5.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
此处的对话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 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口令,是对当时紧张、 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
4 一着惊海天
教 学 目 标
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
壹
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感受我
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中国
海军的豪迈气魄。
貮
品读课文,欣赏文章映衬、烘托的手法特点。
叁
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炽热的爱国主
义激情。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 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 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雕刻。 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
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个 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 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 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5.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
此处的对话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 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口令,是对当时紧张、 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
4 一着惊海天
教 学 目 标
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
壹
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感受我
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中国
海军的豪迈气魄。
貮
品读课文,欣赏文章映衬、烘托的手法特点。
叁
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炽热的爱国主
义激情。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 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 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雕刻。 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
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个 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 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读感知
1、通读全文,概括一下这篇通讯记录 了什么事件? 2、快速浏览课文,从这篇通讯中你获 取了哪些信息? 3、归纳文章的层次。
1、通读全文,概括一下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 这篇通讯生动地再现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 宁舰”上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 2、快速浏览课文,从这篇通讯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辽宁舰的航行位置 歼-15舰载机着舰训练的时间 舰载机着舰的难度和意义 歼-15成功着舰的过程 歼-15成功着舰后工作人员的欢呼和庆祝
重点词语
娴熟:熟练。 镌刻:雕刻。 浩瀚:水势盛大,形容广大或繁多。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 的了解。 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 事认真。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 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辽宁舰简介
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我国人民解放军第一 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 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 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 续建造改进。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 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2012年9月25 日,正式更名辽宁号,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2013年11月,辽宁舰从青岛赴中国南海展开为期47天的海 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 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这是自冷 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 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 力。
通讯和消息的区别
相同点:两者都是新闻体裁都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要求迅速及时。 不同点: 1、从题材上说,消息选材范围广泛,通讯选材较严,它一般只报道有意义 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 2、从内容上说,消息通常只作概括、简要的报道,通讯不但要告诉读者生 活中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而且还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3、从结构形式上来说,消息通常要遵守一定的格式,按照导语、主体、结 尾、背景材料等几个部分来写,通讯往往根据写作对象不同而采取灵活 多样的结构; 4、从表达方式上说,消息以叙述为主,通讯则多种表达方式综和运用; 5、从语言上来说,消息要求简洁、明了,通讯则要求生动、形象; 6、从时效性说,消息要争分夺秒,耽误了时间就丧失了新闻的价值。通讯 则不像消息那样严格,同一题材的内容,往往是先发消息,后发通讯。
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 勇敢、自强不息”,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
们去发扬光大,使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
通讯的特点
• • • • • 严格的真实性。 报道的客观性。 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 描写的形象性。 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
事件通讯、概貌 通讯、工作通讯。 • 按形式分 • 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 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 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 记。
文章的结构
第一层(1-4):交待时间、地点及事件的重 要性。 第二层(5-19):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层(20-25):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及人们 的激动心情。
合作探究
1、标题“一着惊海天”给你什么感受? 2、为何要详细描述塔台和飞行员的对话? 3、找出文中的比喻修辞,仔细品味。 4、文章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这 样写有什么用意?
1、标题“一着惊海天”给你什么感受?
主标题概括了歼-15首次成功 着舰的意义,运用夸张手法,很容 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着继续往 下读。
2、为何要详细描述塔台和飞 行员的对话?
一方面通过对话交代着舰的动作; 另一方面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感同身受,扣人心弦,突出了飞机 着舰前的紧张有序。
3、找出文中的比喻修辞,仔细品味。
主旨归纳
写作特色
拓展延伸
这则通讯被评为当年中国人民 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深受广大读 者和评论家的喜爱,你能用自己的 话说说你的收获吗?
无数的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 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我们的祖国!一 个民族要独立,要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军
事实力,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需要一种更
一着惊海天
辽宁舰
歼-15飞机552号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通讯的有关知识,明确通讯 的一些特点。 2、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品味富有表现 力的语言,理解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3、强化爱国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 信心。
走近作者
背景介绍
字音检测
着陆(zhuó)桅杆(wéi )咆哮(xiào) 娴熟(xián)默契( qì )镌刻(juān ) zhàn )浩瀚(hàn ) 舰艉(wěi )湛蓝( 凛冽( lĭn liè )无怨无悔( huĭ ) 一丝不苟( gŏu )殚精竭虑(dān )
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
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 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 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 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 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 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 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刀尖上的舞蹈”
生动形象地写出着舰的危险性。
“凌波海燕”
生动形象地写出下降的歼-15轻巧的飞行姿态。
“疾如闪电”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舰载机飞行的速度之快。
4、文章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 和心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 着舰的关注;烘托当时紧张的气氛; 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 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 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