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音乐风格资料
a2009年10月07日星期三下午02:40法国作曲家德彪西(Debussy 1862-1918)是印象派作曲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彪西早年曾以作品大合唱《浪子》获巴黎音乐学院的最高荣誉——“罗马大奖”并得以前往罗马深造。
他虽然研究过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作曲家,但他的创作却受到当时的文学与绘画的创作理念的影响,即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
也正是因此,德彪西的作品脱离了当时传统的音乐创作理念,他把自己的作品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给世人。
印象派画家们的主张对德彪西有启示作用。
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大胆革新,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光与色的表现效果,他们的画色彩明快,笔法简练。
这一切正是德彪西在音乐上所向往和追求的。
他决心闯出一条路子,用音乐去描绘事物的瞬间变化、大自然的一个景致,力求像印象派画家画的画一样,不追求实物清晰的轮廓,而着力在色彩、光线的明丽。
这时,另一个事件对德彪西道路也发生了很大影响,这就是1889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在这个博览会上,德彪西接触到东方音乐。
中国音乐、越南音乐以及印尼的爪哇音乐,引起了德彪西兴趣。
在博览会期间,他经常跑去听东方音乐的演奏。
尤其是印尼的爪哇音乐给德彪西太深刻了。
爪哇人跳着宗教性舞蹈,给舞者伴奏的是一个独特的乐队,乐队除了一种三弦的提琴外,大都是铜锣、铙钹、鼓这类打击乐器。
看着这些原始的、动作简单的舞蹈,听着这种旋律、节奏奇异的演奏,不少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但是,这节奏丰富、和声微妙的爪哇音乐却引起了德彪西注意。
这些东方音乐对德彪西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德彪西印象派音乐之作是1892年创作的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
这是根据象征派诗人玛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的。
德彪西以印象派艺术手法,用音乐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爱琴海边,太阳晒热的土地散发着浓郁的芳香,一群森林女神在沐浴。
牧神吹着婉转动听的笛声,他悄然走近森林女神,她们惊叫着逃开。
在中午的阳光下,牧神吹奏着迷人的牧笛。
德彪西梦幻曲作品简介
德彪西梦幻曲作品简介
德彪西的《梦幻曲》出版于1890年,是他早期的作品之一。
这首作品虽然短小,只有101小节,但已经展现出了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神秘莫测和变幻万千的和声色彩,以及飘逸奇美的调性特征。
全曲以F大调二级和弦第一转位开始,经过g小调、C大调、c小调、F大调等数次起承转合,半音化的推动方式使乐曲调性愈加模糊,如漾在银河里万般星辰的迷离轨迹,似明似暗难以琢磨。
悠长的旋律线条如同蜿蜒隽秀的叠嶂峰峦绵延不绝,无数不稳定的音程与和弦缀于绵长飘逸的乐句里,营造出轻雾笼罩迷蒙万状的幻梦。
此外,这首作品的触键力度整体极轻极弱,但在乐曲的三分之一处出现了明显的强弱对比,紧接着出现了突强的力度变化,将悬而未决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这种力度变化与乐曲的篇幅形成了倒置的黄金分割点,体现了逻辑数学与艺术创作之间关于美的高度契合。
德彪西在《梦幻曲》中展现了他对东方音乐的热爱,乐曲中流淌着东方美学中重“意”不重“象”的隽永与洒脱。
同时,这首作品也预示了德彪西后期作品的风格,突出了音乐的冥想性质。
总的来说,德彪西的《梦幻曲》是一首短小精悍、充满梦幻气氛的钢琴作品,展现了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独特魅力。
浅谈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浅谈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作者:张利娜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年第07期印象主义音乐(ImDressiDnistmu.slc)是19世纪末萌生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c A DebussH 1862一1918)首创的一种新音乐风格。
印象主义音乐深受当时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派诗歌的影响.追求刻画实物周围的色彩与光影在瞬问的迷离变幻,用暗示和隐喻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一种意象或心境,用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以满足人们感官对于美丽、愉悦的最大享受。
因此。
在印象派的音乐巾.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
不仅如此,印象主义音乐在听觉感受、观念意识和心灵体验上都超越传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更新。
印象主义音乐反对后期浪漫派音乐以自我为中心的英雄崇拜以及音乐过度庞大膨胀,从当代法国的社会背景.心理特质和美学观点出发,力图恢复法国音乐明晰、典雅的特征,追求艺术形象的真实与新颖独创。
喜欢表现微妙和难以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隐喻、暗示.而叫i喜欢直率和过分夸张。
因此.腺胧的色彩.模糊的轮廓,难以分辨的色稠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标志。
德彪西曾经说过:“文字无能为力的地方.才开始音乐的作用.音乐是为无法表现的东西而设的。
我希望它仿佛从朦胧中来。
又回到朦胧中去,所以它永远是简单而朴素的。
”德彪西的一生创作r大量成功的作品,包括《牧神午后》、《夜曲》、《海》、《意象集》等管弦乐作品以及《月光》、《雨中花园》、《快乐岛》和《焰火》等钢琴音乐作品,此外还创作了一部歌剧《佩里盟斯与梅丽桑德》。
这些作品正代表营音乐中的“印象主义”,都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成熟之作。
也【F是由于他在管弦乐、钢琴和歌曲中创造了这种新型音乐风格,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才使法国音乐在20世纪音乐文化中占有了一席重要的地位。
德彪西的这种印象主义音乐与当时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德彪西《欢乐岛》的艺术价值及演奏技巧综述
53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21了,贴键虽然只有一个较短的时间,但是手指在弹下的速度仍旧不能太慢,就算是在pp力度下也要有一定的速度才能确保声音的发出。
如第9和10小节,通过手指的动作来完成触键,可以恰当地表现欢乐的气氛。
在9小节中的三连音通过“贴键”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营造背景音乐,11小节的三连音同样是用“贴键”的方式,而8小节和11小节下方除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外,其他跳音都可以使用这一触键方式。
在下方声部的第三拍中,e1除了“贴键”外,“进”触键的方式也要应用。
分解和弦在《欢乐岛》中有很重要的位置,练习分解和弦需要做到均等地触键,这需要手指的伸张程度较大,所以可能导致肌肉难以放松,这需要更多的练习提升肌肉的控制能力。
在《欢乐岛》中,出现的分解和弦大多都省略了和弦的三音,因此在听觉上就产生了一种空幻的艺术感觉。
通过第99只第104小节的分解和弦可以看出,每一个小节都有一个保持音记号和重音记号,所以在演奏中,演奏者要增加一定的力度,重音记号的力度需要强于保持音记号的力度。
不仅第99小节至第104小节中出现了大量三十二分音符之外,还出现了三连音,这给分解和弦带来了更多的律动变化。
(三)均衡弹奏均衡弹奏是弹奏钢琴作品必备的弹奏能力,均衡弹奏需要从速度和动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节奏是音乐作品流动的脉搏,钢琴弹奏的速度则是其行进的步伐。
个人的节奏感是可以通过后天练习来培养的,不过速度并不仅仅取决于演奏者个人,还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所以,作为演奏者应该明白,在乐谱中作曲者所使用的速度术语是为了提示演奏者乐曲传达出的气氛,并不是说要演奏者实际演奏动作的快慢。
因为速度这一概念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所以在实际演奏中,不同的演奏者在弹奏相同的曲目、相同的速度时,会产生不同的差异,就算是同一个演奏者在实际演奏中,演奏的速度也会因为不同原因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为了让速度保持稳定,演奏者在练习时需要节拍器的帮助。
分析德彪西《叙事曲》的和声手法与演奏技巧
48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1883-1900年,作品有《两首阿拉伯风格曲》(1888)、《冥想曲》(1890)、《叙事曲》(1890)、《为钢琴而作组曲》(1900)等。
第二时期:1901-1904年,为印象主义成熟阶段,作品主要有《版画集》(1903)、《意象集》(1905-1907)等。
德彪西进行早期创作的第一时期正值浪漫主义的全盛期,德彪西在这一阶段还处于不断探索的状态,故其作曲风格基本以浪漫派晚期风格为主。
1890年,德彪西与以马拉美为首的一些青年艺术家相识,在这些艺术家的音乐、绘画、文学的深深触动下,谱写了《叙事曲》这一精致小巧的作品。
这一时期,德彪西在音乐创作中倾向于使用较简单的形式,规模也较小。
虽然受到该时期其他作曲家的影响,但仍能从中感受到德彪西的个人特点,《叙事曲》就把印象派的特色完全表达了出来。
二、德彪西《叙事曲》的和声手法《叙事曲》是一首短小的非主流作品,它主要是用和声语言来表现出缥缈空灵的音响效果,展现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特色。
笔者主要从纵向的和弦和横向的和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其和声手法。
(一)纵向和弦20世纪,作曲家注重对和声音效的多种使用,以追求理想的音响效果。
在《叙事曲》中就有许多三度叠置的多和弦的运用,在其开头,就能见到这种写作技法。
如图1中第一个小节,它是一个构建在F 大调上的属九和弦,依次是C、E、G、bB、D,展现出来就是一个一拍的六连音。
由此,我们可以说,这个音乐材料是由C 为低音的大三和弦和由G 为低音的小三和弦共同组成的。
接下去的一拍将和弦进行了转位。
第二小节是以D为低音的导和弦,由E、G、bB、D、F 构成,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和第一二小节相同。
同理,第二小节可以看作是一个以E 为低音的小三和弦和一个以bB 为低音的大三和弦。
因此,它们都是三度叠置的多和弦。
图1此外,不协和和弦也在《叙事曲》中多次出现。
不协和和弦,就是指和弦中含有不和谐音程。
论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特点
“
一
个 人 的流 派 ” 是 有 原 因的 。这 主 要 归 功 于 其 颠 覆 常 理 的 音 乐 创 作 理 念 ,在 同 时 代 印象 主 义 音
新 ,尝试 使 用 古 典 传 统 调 式 以 外 的调 式 调 性 。和 声 运 用 更 是 颠 覆 传 统 的手 法 ,注 重 音 乐 色 彩 感 受 ,朦 胧 而 又 丰满 。跳 跃 的 音 乐 思 维 和 反 传 统 的 音 乐 主 题 发 展 是 其 印 象 主 义 音 乐 主 要 的表 现 手 法 。同 一 时代 其 他 音 乐 家 在 这 种 音 乐 创 作 中浅 尝 辄 止 的 时候 ,他 的 音 乐 创 作 手 法 已经 有 了鲜 明 的
品中。
收 稿 日期 :2 0 1 4 —0 2—1 7
作 者 简 介 :李 华 东 ( 1 9 7 2 一) ,男 ,云 南 丽 江 人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艺 术 系 副 教 授 ,研 究 方 向 :声 乐 、
音乐理论 。
・
1 02 ・
楚 雄 师范学 院学 报 2 01 4年 第 4期
多 而 简 短 ,音 乐 结 构 自 由 ,强 调 音 乐 色 彩 ,讲 求 力 度 和 配 器 的协 调 ,呈 现 出 一 种 “ 印象 ” 的 风 格
特 征 ,在 当时 的 法 国 被称 为 “ 新音 乐 ” 。德 彪 西 在 长 期 的音 乐 创 作 中逐 渐 形 成 了 属 于 自 己 的独 特
不 单 单 只 是 一 种形 式 上 的变 化 ,其 表 现 手 法 运 用 象 征 、暗示 和 隐 喻 等 ,使 得 音 乐 作 品沉 静 中蕴 含 爆 发 力 。他创 作 的 作 品 ,和 声 运 用 细 腻 、繁 复 ,配 器 新 奇 而 富 有 色 彩 ,旋 律 略 带 慵 懒 飘 忽 的 感 觉 ,作 品 传递 给 听众 “ 印象 ” 表 征 的 同时 ,也 给 人 一 种 不稳 定 之 感 ,这 其 间虽 然偶 尔 冒 出一 些 隐 约 的旋 律 ,但 这样 不 稳 定 的 感 觉 却 一 直 延 续 到 结 束 。作 品 体 现 了 一 种 让 人 很 难 捕 捉 的 声 音 或 色 彩 ,并 有 着 “ 即兴 ” 特 点 。德 彪 西 的音 乐 成 就 还 得 益 于他 拥 有 一 双 有 着 敏 锐 听 觉 的耳 朵 。他 在 管
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演奏分析
一、创作背景及作品概述(一)德彪西生平及其贡献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 ),186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西部圣日耳曼昂莱,1918年因病逝世。
他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是十九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作曲家之一,推动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
他的父母在小城经营一家瓷器店,祖父是一名木匠,德彪西虽然没有出生在音乐世家,但他从小就展露出异于常人的音乐才能。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德彪西全家迁至姑姐克莱门汀家,克莱门汀发现幼小的德彪西对音乐有十足的兴趣与超乎同龄孩童的才能。
十一岁的德彪西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在音乐学院他先后学习了作曲、钢琴、和声、声乐等专业课程。
这期间德彪西非常认真努力,每一门课程都得到老师的认可,特别是他的钢琴演奏可以达到专业演奏级别,在校期间演奏了许多著名曲目。
除了演奏专业著名曲目之外,他还时常自己创作,弹奏一些不符合传统的和弦,构造许多旁人听起来新奇的音响组合。
十八岁时,德彪西的音乐学习成果得到认可,担任了俄国富孀梅克夫人的家庭钢琴师,梅克夫人带德彪西去了许多地方,这期间德彪西结交了许多俄国作曲家,并深受他们的影响。
1884年德彪西凭借自己创作的大合唱曲目《浪荡儿》获得罗马大奖。
二十五岁时,德彪西参加了以马拉美为首的艺术沙龙活动,结交了很多像马拉美一样的印象派诗人和画家。
1889年,二十七岁的德彪西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无意中听到了东方风格的乐曲,那些乐曲在他脑海里久久不能离去,从这个时候他开始慢慢摆脱浪漫主义音乐创作风格,逐渐融入他独有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特点,最后形成完整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二)印象主义及其风格特征德彪西是十九世纪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钢琴作品《月光》是德彪西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属于《贝加莫组曲》的第三首。
《月光》中蕴藏着德彪西独特的音乐色彩,展现出其“音画合一”的音乐特性。
乐曲通过婉转的旋律、巧妙变化的伴奏织体等,描绘了一幅幽静美妙的月下夜景图画,在缓缓流淌的旋律中,人们仿佛看见如水般的月光倾泻在静谧广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演奏分析□ 汝慧玉摘 要: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他的钢琴作品具有特别的演奏效果,丰富的音乐由他奇特的想象力所创造,灵动多样的演奏技巧刻画出人们的真实内心感受,并描绘出如诗画一般的梦幻景色。
牧神午后德彪西名词解释
牧神午后德彪西名词解释
《牧神午后》是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创作的交响诗,取材于马拉美的同名诗篇。
这首作品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也是德彪西创作的顶峰,它使德彪西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
马拉美的诗篇《牧神午后》描述的是一位半人半神的牧神在午后的情景,他躺在树荫下沉思,梦见自己在追求水中的仙女,却又仿佛听见树丛中传来其他仙女们的嘲笑声。
这首诗篇充满了梦幻和象征的色彩,对时间和空间有着独特的表达。
德彪西采用了象征主义音乐的写作手法,运用了丰富的和声和音色变化,以及自由的节奏和结构,来表现马拉美诗篇中的梦幻和象征的色彩。
他通过音乐来描绘出诗篇中的情景和情感,同时也通过音乐来表达出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受。
总之,《牧神午后》是一首充满梦幻和象征色彩的印象主义音乐作品,通过德彪西的音乐表达,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体验。
浅析德彪西钢琴作品
浅析德彪西钢琴作品《水中倒影》德彪西(ClaudeDebussy,1862一1918)是法国杰出的作曲家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钢琴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早期的《阿拉伯斯克》、《贝加摩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版画》、《欢乐岛》、两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则是印象主义的精品。
《水中倒影》创作于1905年,是德彪西根据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写成。
当作者追忆那荒无人烟的原野时,使他坐立不安,即刻产生了创作的愿望,于是用此作品记载了他一瞬间的强烈印象。
艾米尔·韦尔英斯普评述说:“德彪西的《水中倒影》是通过音乐对水进行直观描绘,以达到对水的感觉的体验。
该曲在印象派的音乐中是一首杰出的作品,德彪西相信这首乐曲将列在舒曼之左或列于肖邦之右占有一席座位。
一、结构布局《水中倒影》整体上采用三段体的曲式原则,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大部分:A(呈示,1—35小节);第二大部分:B(变奏性发展,36—71小节);第三大部分:A,(紧缩再现—结束,72—95小节)。
第一大部分——A(呈示,1—35小节)第一小部分——a,1—24小节,①1—8小节,“波与声”。
“三音动机”隐伏于1—2、5—6小节波浪似的“和弦流”的音响”②9—15小节,“闪烁的波光”。
9—10、14小节,上、下行平行运动的“音集”(9—10小节的“音集”,是一个五声音阶音调(在上方)与半音阶(在下方)的混合体),犹如“水的涌动”③16—24小节,“倒影——飘落物——荡开的涟漪”。
16—19小节,“倒影——飘落物及其激起的涟漪”。
由五声音阶五、八度构成的大空间反向平行进行(16、17小节),象征着“地上景物及其水中倒影”(17、19小节),象征着从空间降于水面的“飘落物”;三度结构的分解延宕和弦(18、19小节),象征着“飘落物激起的涟漪”;20—23小节的上行模进音型,象征着“荡开的涟漪”23小节末拍以后,将“分解和弦音型”改为“纯四度四音列音型”,象轻拂水面的阵风。
从《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中浅析印象主义音乐
作为 背景 音乐 , 并插 入法 国具有代 表 性 的美丽 建 筑 的图片 头 发 的少 女 》, 分析 这 首 作 品是西 方音 乐 还是 东方音 乐 ?
“ 印象主 义” 起初 也作为贬 义词用于 音乐 。 8 7 , 17年 德 钟 , 新 安静 , 清 动人心 弦 。 学生 凭借 联 想 , 佛看 到初 春 让 仿
2 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 品分析
作 为印象 派音 乐 的创始 人 , 彪 西的创 作 特点与浪 漫 德
美, 带有朦胧的色彩来揭示图画带给人们的印象。
古 典 主 义 音 乐 的创 作 原 则 与 风 格 是 严 谨 、 规 整 ,
主义 有着 直接 的传承 关 系 , 把创 作 寄 托 于梦 幻 世 界 , 这 与 之 相 比 , 印象 主义 音 乐 并 不是 通 过 音 乐来 直 接描 绘 实 而 正是浪 漫主义音 乐的一大特点 。 种朦 胧 的音 乐感 觉, 这 要让 际 生 活 中 的 图画 , 而是 更 多地 描 写 那 些 图画 给人 们 的感 学生 自主地 在音 乐 中进 行深 刻 地 体会 。 表 性 的音 乐 《 代 大 觉 或 印 象 ,渲 染 出一 种 神 秘朦 胧 、若 隐若 现 的气 氛 和 色 海》, 首作 品比较 长 , 这 而且 学生不容 易体 会其 中音 乐所 要 调 。印 象主 义 带 有 一种 完 全抽 象 的、 超越 现 实 的 色彩 , 表达 的含义 , 因此可 以在欣 赏作 品之前讲述一个 简短 的故事 是 音 乐进入 现代 主 义的 开端 。
西 ” ,从 课 题 上 来 看 ,就 给 人 较 为 浓 厚 的 单 一 感 ,但 的神 秘, 浩大 的声 响令人心旷神怡 , 以忘记 。 难 是 又有 着 特 殊 气 息 的蔓 延 。这 种 音 乐 盛 行 的时 间 不是 很 开始 一个 具有 根本 意义 的转 变 。 古典 乐 派 的 乐 圣 贝多 芬 的 《 月光 》同德 彪 西 的 《 月 是 贝 多芬月光 的最 大 特 点 的话 , 么 “ ”便 是 德彪 西 月 那 动 长 ,却是 音 乐 发展 史 上 一个 重 要 的 阶段 ,从 此 音 乐艺 术 光 》作 比较 , 律 、 奏 、 彩 都有 所 不 同 。 旋 节 色 如果 说 “ ” 静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探析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探析1. 引言1.1 介绍德彪西和《月光》的背景《月光》是德彪西于1890年创作的一首钢琴曲,收录在他的钢琴组曲《泉》中。
这首曲子的名字来源于法国诗人保尔·韦尔兰的同名诗集中的一首诗,描绘了月光下的幻境和神秘的情感。
德彪西通过音乐的表现力,将这种神秘和诗意充分地展现出来,使得这首曲子成为了钢琴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月光》的音乐语言充满了德彪西特有的印象主义色彩,利用和声的变化和音符的流动,展现出了月夜中静谧而浪漫的氛围。
这首曲子通过细腻的音响效果和独特的旋律构思,给人以如梦如幻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迷人的世界之中。
【2000字】1.2 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进行深入探析,揭示其音乐风格特点、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音乐结构分析、演奏技巧和表现要点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月光》这首著名作品,深入探讨德彪西作品的艺术特点以及其在钢琴音乐领域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也将针对《月光》在钢琴演奏中的挑战与技巧进行解析,帮助钢琴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首曲目。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德彪西的音乐创作风格和技巧,提升对钢琴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月光》所带来的艺术美感和情感张力,体会到这首作品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2. 正文2.1 德彪西的音乐风格特点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作曲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音乐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特点。
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充满了丰富的和声色彩和细腻的音乐表达。
他擅长运用和声上的变化和革命性的节奏结构,为他的音乐创作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德彪西的作品中常常可以听到他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
他善于利用琴键上的音符来表现不同情绪和意境,使得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德彪西的音乐中,常常可以听到他对旋律的发挥和对和声的创新。
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教学设计20
六、课堂小结
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20世
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流派。其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或感受;在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2)、请两位同学谈谈自己根据音乐现场创作的印象主义的绘画《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展示并介绍。
3、谈论《大海》:
(1)、(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思考和讨论过程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拓展研究。)关于本曲,曾有这样一段逸话:本世纪初,巴黎有一位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大海的绅士,在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仿佛真的看到了惊涛拍岸、浪花飞溅的大海景象,这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后来当他到海滨旅游时,见到了真正的大海,反而觉得有些"不够劲"了。待他旅游归来,得以再次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才找回当初的感觉。此时他不禁惊叹道:“哦!这才是大海啊!”在交响素描《大海》问世之初,曾有评论家用“我没有听到大海,没有看到大海,没有感觉到大海”来表示不满,但德彪西认为他要创造的不是大海的复制品,而是大海的意象。你对此有何看法?并请谈谈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印象派绘画作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创作手法,音乐抽象中的具体,具体中的抽象。从德彪西作品中感受音乐的飘逸、模糊,色彩的变幻等独特的美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欣赏两幅很出名的油画,观察这两幅画的风格有何
不同?
油画1:清晰、细致、具体、写实
油画2:模糊、朦胧、抽象、写意——印象主义画派2、受到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19世纪后期法国兴起了印象主义
浅谈对德彪西钢琴作品《版画集》的音乐理解
浅谈对德彪西钢琴作品《版画集》的音乐理解【摘要】德彪西钢琴作品《版画集》展现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和特色,不仅表现出深厚的情感,更体现出德彪西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技巧。
各个乐曲都有不同的表现主题和情感,让听众在音乐中体验到丰富的情绪和意境。
通过深入解读作品中的音乐细节和表现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德彪西对于音乐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与其他类似音乐作品相比,《版画集》在情感表达和音乐创意上有着独特之处。
作品的艺术成就和音乐表现力都非常突出,深入理解作品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德彪西作品的音乐哲学和创作背景,以更好地理解这位伟大作曲家的音乐思想和影响力。
【关键词】德彪西, 钢琴作品, 版画集, 音乐理解, 音乐元素, 特色, 表现主题, 情感, 技巧, 风格, 听众, 情感, 心灵, 艺术成就, 音乐表现力, 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介绍德彪西钢琴作品《版画集》德彪西(Claude Debussy)是法国著名作曲家,被誉为20世纪音乐的先驱之一。
他的钢琴作品《版画集》(Estampes)是他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由三首独立的乐曲组成,分别是《清晨在塞维利亚》("Séville"),《雨中的岛屿》("Soirée dans Grenade")和《竹林中的寺庙》("Jardins sous la pluie")。
每首乐曲都描绘了不同的风景和情感,展现了德彪西独特的音乐想象力和技巧。
《版画集》是德彪西探索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充满了浓厚的色彩和情感。
他运用了丰富的和声和复杂的旋律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景象,让听众仿佛置身于画家的画布中。
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音乐表现力,展现了德彪西作为音乐大师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版画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德彪西的音乐世界,感受他独特的音乐语言和想象力。
浅析德彪西钢琴曲《月光》
浅析德彪西钢琴曲《月光》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1862~1918),法国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他的作品以诗、画、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调变化引起联想,表现感觉世界中的主观印象,与印象派画家对光、色的理解一样,德彪西通过音响来表现自然界中光和色的变化。
《月光》是德彪西钢琴组曲《贝加摩组曲》中的第3首,也是流传、普及最为广泛的一首,属于由浪漫主义风格向印象主义风格过渡时期的作品,作于1890年。
组曲的曲名来源于德彪西在意大利留学期间,对北部的贝加摩地区的优美景象留下深刻印象,有感而发而创作了此部作品。
乐曲《月光》通过柔美的旋律、浓郁的调性(降D大调)、清澈的和声、流畅的织体,形象鲜明地描绘了月光下大自然美妙的景致。
一、创作特征(一)旋律在旋律创作上,德彪西放弃了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歌唱性旋律的表现手法,转而汲取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绘画派的技巧,以朦胧的、有多重指向的旋律让听者进行音――画重构。
德彪西不采用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各种反复扩大模进等手法,也不采用气息悠长、起伏婉转的浪漫主义旋律,而是运用了一种将旋律线肢解并重组的片段性的乐句组合,其支离破碎的、片段性的乐句组织,使得乐曲的旋律线时断时续,忽隐忽现,营造了一种朦胧、瓢逸的气氛。
例如乐曲开头的3小节,右手三度音程的旋律就由短小的动机所组成,但是旋律连绵而朦胧。
(二)和声德彪西的和声是以色彩性为主的。
因为他强调瞬间的感觉与记忆。
在他的乐曲中,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打破了传统和声中以和弦连接声部进行所形成的动力展开为主的手法,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取得了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
1.四五度叠置和弦按四五度关系叠置起来的特殊音响就是四五度叠置和弦。
德彪西从古代“奥尔加侬”的四五度和声以及许多乐器的自然和音中得到启发。
同时也从李斯特、瓦格纳、格里格、鲍罗丁等人所运用的非三度和声中汲取经验摸索新的结构方法。
以德彪西为例浅谈印象主义音乐的起源与艺术特征
以德彪西为例浅谈印象主义音乐的起源与艺术特征引言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是介于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与20世纪现代音乐之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阶段。
印象主义音乐在作品的题材、调式、和声、织体、音响等音乐基本构成的一切方面创造性地进行了深刻的变革。
印象主义音乐将音响与音色作为其追求的目标,认为音乐艺术只能以暗示或者提供一种一向的手法来表现其魅力,主张用织体、色彩和力度来取代由浪漫主义音乐家完善的调式原则、和声进行规范和音乐结构模式,因而形成了印象主义音乐所特有的一种朦胧、纤巧、诡谲的音乐风格。
其中,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创作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被誉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之作。
德彪西以其创作的印象主义音乐叩开了20世纪音乐之门,影响了其后几代作曲家,给20世纪音乐带来了色彩缤纷的景象。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一)、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在西方音乐近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音乐风格总是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的变化和形形色色音乐流派的产生而不断呈现出新的景象。
19世纪末和20世纪之交在法国产生的印象主义音乐,给19世纪的音乐提供了最后一种典型的风格。
关于它的产生,通常被认为是来自于印象派绘画,而这只能算其产生的直接来源。
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后浪漫主义的一个必然结果。
此外,还有其民族、文化的因素。
虽然这种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在后期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音乐中演变出来的,但它毕竟以自己独特、崭新和开创性的音乐风格,实现了从浪漫主义音乐向20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成为连接两个世纪的纽带。
它的风格是奇异而复杂的,既有古典主义的精美、理性的倾向,同时又有浪漫主义的自我的幻想。
音乐历史的发展,总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进行的,当一种观念、风格已发展到了极至,达到“饱和”状态时,必然导致另一种观念、风格的滋生、增长,而先前的那种观念却逐渐衰落。
“两种观念、风格相互抵触、互为消长,构成了历史发展的二元冲突。
德彪西的音乐特点
德彪西的音乐特点
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的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
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在巴黎萌生出的一种艺术风格,并为20世纪以“现代派”面目出现的各种艺术形式做好了准备,也是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
由于印象主义首先在绘画中出现,所以谈论音乐的印象主义,得先从印象主义绘画说起。
印象主义的名字源于法国画家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
1874年,巴黎一些反对学院繁琐教学、向传统绘画原则发出挑战的青年艺术家,第一次独立举办与官方抗衡的画展。
这次画展得到的更多的奚落,人们就随便以其中一幅画的名字为这批画家命名。
很快,印象主义扩展到了音乐领域。
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
德彪西的创作特点及特征
德彪西旳创作特点及特性论文关健词:印象主义钢琴音乐创作特性演奏论文摘要:德彪西旳印象主义音乐被视作架通十九世纪未、二十世纪初音乐发展旳重要桥梁之一理解他旳钢琴音乐创作特点,时于演奏者更好旳论释、演奏他旳作品有极其深旳意义。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旳一种新旳音乐风格、当时,一名叫莫奈旳法国印象主义绘画流派一反从老式宗教和神话中吸取创作题材,而主张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捕获体现对象,注重给人留下旳瞬问印象,而不太注重对象旳主题思想和内容,这一作法与当时象证派诗人马拉美强调诗歌创作应当用扑朔迷离旳语言来象征隐藏在现实生活背后旳抱负世界有着相似之处。
在这样旳文化氛围影响下,巴黎阁楼里新一代作曲家也在进行着,将来音乐旳大胆尝试。
1887年1由于德彪西旳参赛作品《春天》追求鲜明旳音乐色彩和丰富旳感觉容量.使评委忠告他要警惕模糊旳印象主义一这个评委初次把德彪西旳作品与印象主义联系在一起。
随着这种艺长潮流旳发展气们逐渐结识到它独特旳艺术魅力和价值,用印象主义音乐概括以德彪西为代表旳音乐风格不再具有贬义.德西在绘画印象主义和文学象征主义旳直接影响下,找到了一条挣脱德奥浪漫主义音乐旳影响,并具有更新技法和风格旳创作道路.一方面在选择题材内容方面,德彪西放弃了古典浪漫主义音乐家热衷体现旳具有重大变革意义旳社会题材。
在他旳钢琴音乐中.既没有古典主义音乐旳哲理性思考和贝多芬旳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已没有浪漫主义音乐旳个人激情体现和冥思苦想;强调朦胧旳感觉印象和变化多端旳色彩氛围。
克制浪漫主义旳感情宣泄,追求静穆、暗示旳体现方式,避免艺术形象和内容旳清晰,借助标题和丰富旳色彩变化引起人们多种联想。
他说一音乐是为无法体现旳东西而设旳。
我但愿他仿佛从朦胧中来又从朦胧中去“。
这已成为他音乐体现旳重要特性。
我们在德彪西旳诸多标题钢琴作品中,就能感觉到他旳追求和艺术情感。
《如笔月光》中花园》《水中倒影》《沉没旳教堂》、《透过树间旳钟声》等不同限度旳体现出作曲家通过听觉.视觉.幻觉甚至嗅觉所捕获到旳对自然现象旳感受和印象。
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中对东方音乐元素的吸收和体现
6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2/ 22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中对东方音乐元素的吸收和体现宋一霄摘 要:德彪西作为法国20世纪之初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以自己独特而又富有创造力和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开创了印象主义音乐流派。
在德彪西一生的创作道路上,吸收了诸多异国音乐文化和风格,其中就包括一些东方音乐文化。
德彪西将这些东方音乐文化吸收、融入到自己的印象主义音乐创作中,完成了一部部优秀的音乐作品。
于是,本文从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和相关的东方音乐文化两个内容着手,讨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探讨这些东方音乐文化在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发掘这些东方音乐文化的意识价值;其次,具体探讨德彪西如何将五声音阶和甘美兰音色、节奏等东方音乐文化运用到自己的印象主义音乐作品中,从而发掘东方音乐文化在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中体现出的形态价值。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甘美兰;五声音阶;泛音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宋一霄(2001-),男,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印象主义一词首先出现于绘画艺术,随后才出现在音乐领域中。
印象主义者的目标就是要记录自然对他们感官带来的最初印象。
法国印象主义音乐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音乐界探讨的重要焦点乐派之一。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作为印象主义乐派的创始人,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德彪西而言,他的印象主义音乐的目的就是要记录各种自然物给他带来的最初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发展过程中,一些东方音乐文化对其产生了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东方音乐文化在印象主义音乐中的意识体现和形态体现,探讨德彪西如何将东方音乐文化吸收并运用到其印象主义音乐中。
一、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中对东方音乐元素的吸收(一)来自东方的乐器——前所未有的新音色1889年,德彪西在万国博览会上,首次接触到了来自东方的声音——特殊的音色和带有神秘色彩的音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大海》,使学生初步了解西方近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赏析《大海》,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领会和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具: 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投影仪、磁带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交流本课预习“关于海的文学描述
(二)讲明本课学习内容
1.了解印象派的音乐风格;
2.欣赏交响素描《大海》第二首《海浪的嬉戏》。
二、欣赏乐曲
(一)展示思考题:这部作品与以往欣赏过的作品有不同吗: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
(二)学生初听《海浪的嬉戏》。
(三)老师引导学生回答思考题
三、向学生展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
1.学生讲述对画的理解
2.老师讲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画派。
他们把颜色彻底分离.用颜色的冷暖来交织画面,是一种艺术的革命。
他们采取交阳光下直接作画的方法,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实际上就是冲淡理性的东西,追求瞬间的感觉。
《印象:日出》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
四、简介印象主义音乐:
(一)设疑:你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吗?
(二)学生交流和讨论。
(三)教师归纳: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
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五、赏析《海浪的嬉戏》片断:
(一)请思考:
1.这个片断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这个片断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
(二)教师归纳: 这首乐曲几乎都是由这样短小的动机,和不大有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的。
这些旋律片断生动而迷人地表现出海浪的泡沫和水珠,以及阳光在起伏的海面上映出的闪光。
这个片断是由长笛、单簧管及小提琴演奏的:
(三)作者简介: 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他着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
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
罗曼·罗兰对德彪西是这样描绘的:“这是一“伟大的梦境画家。
”
六、聆听《海与辛马德的船》片断(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曲)
(一)请思考:
1.听后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2.你能哼唱主题旋律吗?能辨别音色吗?
3.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哪一个音乐流派的代表?(民族乐派)
此过程由学生简单讨论问题并回答,教师小结
在舍赫拉查达主题结束后,一望无际波光闪烁的大海主题出现了,接着长笛吹出了辛马的主题。
它是那样地从容不迫,使人联想起辛马德的小船在平静的大海中缓缓行驶的情景。
另一段主题描绘了大海的不平静,渐渐地风刮起来了,水面激荡起来了,暴风雨来临了,大海在怒吼。
七、复听《海浪的嬉戏》
(一)请思考:
1.德彪西对海的描述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海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2.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记下自己瞬间的感觉。
(二)简单讨论分析作品,让学生辨别音色。
乐曲开始在引子中可以听到长笛和单簧管的对话,然后是英国管和双簧管。
这时它的主旋律好像也在弦乐器的颤奏中发展着。
乐曲几乎都是由这样短小的动机和不大有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的,不太容易哼唱。
这一段主题稍经反复,在木管乐器上列闪烁的伴奏音型,乐曲中段的新主题便表情地奏出: 这是由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和单簧管同时演奏着的一个对题,它构成一个增二度的复调,第二主题逐渐成为乐章的主体。
(三)根据讨论分析归纳:
1.旋律方面:不易歌唱,瞬息万变,轮廓朦胧模糊,但有踪迹可寻。
而在其他音乐流派中,特别是民族乐派的旋律,尤其易于歌唱。
2.节奏上不强调节拍重音。
在作品中,音乐小心地柔和流动地遮掩了节奏的律动,从一个小节滑向下一个小节。
3.和声方面:追求模糊的混合色彩,具有捉摸不定闪烁的图画性质。
德彪西强调音程八、五度的平行进行,而这样的平行运动在古典时期是禁用的,他多用其他乐派认为不协和的和声,如二度进行及九和弦等:这样就使他的作品出现了奇妙的色彩。
4.调式方面:由于更多地运用上述手法,使得印象派的音乐既不在大调上也不在小调上,而在二者之间摇摆,在各种调的边缘徘徊,创造出难以捉摸的效果,就像是印象派绘画中朦胧的轮廓。
5.在曲式结构上:倾向于小型作品,用简单灵活的形式代替奏鸣曲式结构。
八、再听《海浪的嬉戏》: (一)要求学生边听边把自己想到的内容用文字或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展示学生的文字描述或绘画。
九、总结(用德彪西的一段话) 我非常热爱音乐。
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
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
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的艺术。
总之,印象主义的音乐就是打破传统的束缚,在艺术手法上追求更新的东西。
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飘浮,都是印象派音乐明显的标志。
它反映了时代变化的初步迹象,是现代音乐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