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必备考点汇总(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边缘)科学。

二、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方面,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1)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如果没有对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认识,没有情绪情

感的体验,没有积极地与困难做斗争的意志活动,心理的个性差异就无从形成和表现;

(2)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

三、心理是脑的机能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心理活动的产生方式:反射活动,器官:脑

人类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神经系统

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反射弧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在大脑两半皮层上各有条主要沟裂,将大脑分为四叶,包括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顶叶主要是

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枕叶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进行加工。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运算和推理等;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它主要处理的信息是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情感、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 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等。

2. 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根据条件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1)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它以声、光、化学性和机械性等具体刺激,作为条件刺激的信号;

(2)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它与第一信号的本质区别是不仅以声、光等形式的刺激实现信号作用,并且经过语言中枢参与而具有一定的含义。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3.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大脑皮层活动。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前者是指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后者是指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以下两点:

(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四、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社会生活条件是人的心理源泉,是心理内容的决定性部分。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五、感觉的种类

1. 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大类。视敏度,也称视力,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2. 内部感觉

内部感觉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运动觉就是关节肌肉的感觉。

六、知觉的种类

根据人脑反映的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1. 物体知觉

物体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

(1)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2)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

①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

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②诱导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导运动。

③自主运动。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现象。

④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七、感知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

(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2)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二)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1)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明适应的时间很短暂。在1

分钟的时间内,由明适应引起的阈限值的上升,就已很明显。

(2)暗适应是指照

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在暗适应的最初7~10分钟内,感觉阈限骤降,而感受性骤升。整个暗适应持续大约30~40分钟。(三)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四)感觉后像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像(感觉后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