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界余华小说研究述评(1998-2018)
关于余华小说研究综述
关于余华小说研究综述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虽然出产的作品不是特别多,但是质量都很高。
从1989年的第一篇小说《第一宿舍》到2013年的《第七天》,他在文坛上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
随着写作时间的推进,余华已从当初的“嫩笔小生”发展为一位成熟的作家。
自1987年《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发行以来,余华那种“先锋精神”和与众不同的写作态度,很快受到许多评论家的关注。
截止到现在,研究余华的文章已不计其数,回望这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对这些“余华研究”进行一下梳理与分类是很有必要的。
总的看来,对余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于华创作观的思考1987年以来,余华作品中的审美情趣、生活逻辑、叙述想象给了人们以巨大冲击,他的创作理念便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这个方面。
余华主张的“精神真实”及文本背离现状的“虚伪的形式”是研究的热点。
以1987年余华发表的《虚伪的作品》[1]为界,我们可以把改领域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这段时间对余华创作观的研究主要是感官式的、印象式的评论。
研究者的印象就是余华的小说“更鲜明的映出了现实的阴霾”[2],不仅“无视文明的禁忌”,而且“非要亲手扯下这道虚伪的面纱”[3],这些感觉是准确的。
余华在作品中确实把人类理智与文明牢牢的抑制,把惨不忍睹的人生展现在我们面前,这表明他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
第二阶段:余华小说创作观的研究逐步的系统化起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余华通过文明和理性的反叛,揭露了人性的凶残。
有些认为这是“世纪末意识”,有的却把余华提升到哲学家的高度来看待。
二、关于余华先锋视野和转型的研究对于华身上多显示出的先锋性,对此有不同看法。
有的认为:先锋不是一个持久的概念,当随着作家风格的变化,先锋作家的语言与文字逐步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这时先锋性就会削弱,甚至逐步消失。
第二种看法认为:先锋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持续的概念。
研究者在审视余华创作转型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把握其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作品是否还有先锋性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余华小说研究述评
总体 看来 ,这一时期 的研究 抓住 了余华 创作 中的独特 性 。研究者把 重点放在小 说形式 的先锋性上 , 并对 小说主题 有一定 的涉及 , 但缺少对余 华个人精 神肌理 的探求 。研究视 野 较为狭 窄 , 整 体上 限于对 余华文 本表 层意 义 的解 读 , 未 能 全 面探讨小 说 中的深层精 神 内涵 ,未能 系统地认 知余 华本
“ 人性恶 ” 的 主 题 m。
十余年 来对余华 小说研 究 的典型观 点和 代表 性成果 ,试 图 勾勒 出余华小 说 的研 究轨迹 , 并 呈 现 出学 界 的研究方 法 、 特
点及存 在的问题 。
一
在 前期小说 中 , 余华 还塑造 了一 系列精神 病人形象 。有 人认 为 . 余华 笔下的精神病人 和鲁迅先 生笔下 的狂人有 契合
究趋 向。较 之2 0 世纪8 O 年代 的研究概 况 , 笔 者将从承续 性和
突破性两 方面梳理 这一时期 的研 究成果 。
在余 华创 作发 生 大转 变 以来 . 对 小 说 中“ 暴力 ” 叙 述 的 关注并 未减 弱 . 这 体现 了对暴 力研 究 的一脉相 承 , 不过 相较 于8 0 年 代 的研究 成果 ,这一 时期 的暴力 研究 出现 了新 的视 角 。暴力 与死 亡 是贯 穿余 华前 后 期小 说 的 主词 , 却 达 到 了 不 同 的效果 。有人 认 为前 期 的暴 力是 肉体 的暴力 , 而 后期 的暴 力则 是 生 活 的暴 力 。 这 是 一 种 更强 大 、 更 难 以抗 拒 的 暴力 l l 1 ] 。有 人认 为 , 余华 书写的 “ 暴力 与伤痕 , 似乎 已经挪 向 制度 内合法化 的暴力 , 合理化 的伤痕” , 进 而对余华 的创作 是
余华分析——精选推荐
余华分析余华是先锋⼩说的代表作家之⼀,⾃初登⽂坛以来,作品的数量并不多,但⼤多有影响并受到评论界的好评。
评论界对余华⼩说创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个⽅⾯:⼩说的主题思想及成因;创作风格的变化;独特的叙事艺术以及⽐较研究等等。
本⽂正是从这些主要的问题出发,系统地勾勒余华研究的运⾏轨迹,梳理研究成果,供关⼼喜爱余华研究的学者参考。
(⼀)1987年余华发表了短篇⼩说《⼗⼋岁出门远⾏》,以其独特的语⾔风格,个⼈感知及所开拓出来的与传统不同的艺术天地⽽受到关注,这其中要数莫⾔的评论最为切中肯肇。
站在同时代作家的⽴场上,莫⾔肯定了余华⽤哲学上的突破来设计⾃⼰的创作⽅向的做法,称余华为“仿梦⼩说”的制作⼈和“清醒的说梦者”[1].这篇评论为提⾼余华的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作⽤,也为以后真正的学术评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余华在第⼀阶段发表的⼩说,带有很强的先锋⾊彩。
⼩说的主题以暴⼒和死亡为主要描写对向,作者采取⼀种冷漠不动声⾊的叙述态度,⼩说在结构、语⾔和叙述⽅式等⽅⾯都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这⼀时期的评论⼤多是围绕这⼏个⽅⾯展开的。
余华前期⼩说中充满了暴⼒和死亡,甚⾄可以说他完全以发掘“⼈性恶”为⼰任,专注于揭⽰⼈的兽性的⼀⾯,或者说是⼈性中最丑陋、最残酷、最肮脏的⼀⾯,沉醉于⽤冷漠的态度对死亡、暴⼒以及各种天灾⼈祸进⾏富有诗情画意地叙述,让⼈不寒⽽栗。
谢有顺认为:“余华早期⼩说⾥,死亡、暴⼒和⾎并不仅仅是⼀种记忆,⽽是经由余华的叙述被指证为这个世界的基本现实,或者说,是这个世界的内在本质”。
[2]⽽黄蕴州,昌切还把余华⼩说中暴⼒书写和我们民族的历史联系了起来,“余华借助暴⼒这⼀中介对我们传统的善的历史观进⾏了解构,揭开了其对⼈之正常⽣存之摧残的恶⼀⾯,从⽽对历史暴⼒进⾏了冷峻的控诉”。
[3]对于余华总是近乎偏执地迷恋暴⼒,多数评论者多从余华的童年记忆中寻找答案。
也有的评论者根据作家的⾃述认为是缘于作家和现实的紧张关系。
余华小说创作研究述评
余华小说创作研究述评[日期:2010-08-02] 来源:天府新论2003年第3期(总111期) 作者:黄妍[字体:大中小][摘要]余华是一个笔耕不辍,风格多变的当代小说家。
综观90年代以来对余华小说的研究,无论是创作思想、主题内涵、叙事风格还是小说其他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00年以来又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
[关键词]余华;先锋;承继与转变;比较研究余华是我国8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
余华的小说创作迄今为止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1987年~1990年,完成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中短篇小说的创作;第二阶段: 1991年~1999年,完成了《在细雨中呼喊》等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黄昏里的男孩》等短篇小说。
近年来余华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西、荷、日、韩八种外文传播海外,代表作《活着》在台湾、香港、意大利获奖。
作为一名小说家,余华具有格外强烈的自我挑战和超越意识。
无论是在个人的创作思想上还是在作品主题内涵或文体结构上,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和发展,使得他在当代作家中脱颖而出,也使其研究呈现出评论者态度褒贬不一,研究视角多元化以及后来居上、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早在1991年,莫言发表了有关余华的评论文章《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
站在同时代作家的立场上,莫言以深入浅出的笔法谈了他对余华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为代表的小说的理解,肯定了余华用哲学上的突破来设计自己的创作方向的做法。
这篇作家笔下的作家评论还是切中肯綮的。
〔1〕但是真正学术性评论文章是在1996年之后才大量出现的。
余华在第一阶段创作的小说,评论者都将其纳入先锋小说的范畴。
对这一阶段小说的评价,评论者多从余华小说的内容题材、主题内涵、叙事模式、语言特色等方面分析了余华小说的先锋特点。
评论者都认为暴力是余华小说的一个重要题材。
分析暴力之所以会成为余华先锋小说反复涉及的一个主题,多数评论者都从余华的童年的记忆中寻找答案。
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_论余华前期小说的表现主义特征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09No.2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崛起于中国文坛的一批先锋小说作家中,余华是比较特殊的一位。
从1986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余华接连写出了一批令人震惊的小说:《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直到1991年的《在细雨中呼喊》以及稍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的创作风格才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余华前期的这批小说引起了评论界、学术界广泛的关注。
但长久以来,这些研究几乎都被导向一个较大、较笼统的范畴———先锋性,从而未能将余华区别于这一时期其他先锋小说家的独特艺术方法更为清晰地凸现出来。
关于“先锋”与否,余华本人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先锋文学其实只是一个借口,它的先锋性很值得怀疑,而且它是在世界范围内先锋文学运动完全结束后产生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写下这一部分作品的理由,是我对真实性概念的重新认识。
”很明显,作家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界定时,并不是立足于中国文学范围内的“先锋性”,而是放置于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中来衡量、考虑的。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余华前期小说的文本解读,结合作家的创作思想和理念,来把握它们的艺术倾向和风格特征。
从内容上看,余华这一时期的小说通过对疯狂、暴力、绝望和死亡等主题的聚焦,展示了一个阴郁、冷酷、恐怖、血腥、完全丧失理性的荒谬世界。
《十八岁出门远行》写一个刚刚成年的男孩第一次出门去“认识外面的世界”,在旅途中遭遇到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他礼貌地请求搭车被粗暴地拒绝,而凶恶地强行上车则遇到友好、亲切的笑容;人们哄抢司机的苹果,司机居然无动于衷,装作没看见;他阻止抢劫被打得遍体鳞伤,司机不仅幸灾乐祸,最后还抢劫了他所有的财产,并和一大群抢劫者一起离开了。
《一九八六年》写一个被文革折磨成疯子的中学历史教师,将自己大学时代曾研究过的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一种一种地实践到了自己身上:先是炮烙,然后割鼻、自宫、锯腿、割肉……直至死亡;而他的妻子、女儿和整个社会都迫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论余华前期小说的表现主义特征杜光霞摘要余华的前期小说通过对疯狂、暴力、绝望和死亡等主题的聚焦,展示了一幅阴郁、冷酷、恐怖、血腥、完全丧失理性的荒谬世界图景,这正是他把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直觉”外化、表现为小说世界的结果,因而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特征。
余华小说叙事伦理研究综述
“ 余华对常理的拆解立场使其小说 中的生存 意识一 开始 就与存在 主义关 于生 存 的 论 说有 了某 种 契 合。 u 贾 忠 良 ”2 (0 9 指出 , 20 ) 余华小说 是人 的存在境 况 的寓言 , 体上是 关 整 于人类生存境遇和 生存方 式 的未来 可能性 的想 象。余华 小 说给 出的是一个存在性 的主题— —“ 着” 出示 的是人 的存 活 ,
12 呈 示 了人 的一种生存方 式—— 爱与善 , . 体现人 文关怀
在境况—— “ 活着的可能性 ” 。余华 通过 人物 的不幸 遭遇 和 生命姿态的展 示 , 向我们 出示 了人生 的可 能性 、 生存 的可能 性, 存在的可能性 , 我们看 见了我们的世 界和我们 自己 J 让 。
黄海 (0 3 、 阿平 (0 7 认 为 , 华所 表述 的是具 有人 类 20 ) 郑 20 ) 余
21 00年 1 1月
第2 3卷第 6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u a o e og agV ct nl ntueo clg a E g er g or l f i nj n oao a Istt f E o i l n n e n n H l i i i oc i i
N V2 O O . 01 Vo. 3 No 6 12 .
余 华小 说叙 事伦 理 研 究 综 述
唐 静
(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 与社会发展学院 , 山东 曲阜 236 ) 7 15 摘 要: 在近年来的 小说叙事伦理研 究领域 , 对余华的作品争议较 大。通过对近年来 国 内 余华 小说叙事伦理研 究文献 的收 集和整理 , 国内研 究进行评析 。从 以下几个 方面对其 小说叙事伦理做初 步的总结 : 小说揭示 了人 对 余华
中国当代小说在韩国的接受情况研究
中国当代小说在韩国的接受情况研究
本文在接受美学和媒介学的理论背景下,以戴厚英、余华和曹文轩三位在韩国最为流行的中国当代作家为代表,考察了中国当代小说在韩国的接受情况。
本文首先从接受媒介、接受背景、研究热点与误读等方面,分别对三位作家的名作——《人啊,人!》、《许三观卖血记》和《红瓦》在韩国的接受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文学在韩国的接受情况与规律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
本文认为:韩国读者在接受中国当代小说时,首先需要有好的媒介,这一媒介可能是优秀的译介者、西方文学界的认可、影视的推动或者国内权威机构的推介。
但是,好的媒介只是一个直接的外在的原因,真正对一本小说的接受情况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在原因:读者的期待视野。
在接受中国当代文学时,韩国读者的期待视野主要有一下几个特征:一、在主题上重视人道主义价值观。
二、题材上期待异域背景和大主题下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三、倾向于读到有浓郁感情色彩的作品;四、喜爱带有趣味性的情节和古典美学色彩的作品。
正是这几个特征,决定了一部中国的翻译小说在韩国是否能受到广泛欢迎。
韩国的中国新文学研究近十七年的情况简析
韩国的中国新文学研究近十七年的情况简析
朴宰雨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卷),期】1997(0)2
【总页数】25页(P273-297)
【关键词】新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新文学;汉城大学;中国文学;韩国学;比较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小说研究;学位论文
【作者】朴宰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一九九七年出版情况简析 [J],
2.简析近10年中国体育外交研究进展 [J], 莫尼克
3.简析近10年中国体育外交研究进展 [J], 莫尼克;
4.同原撤地设市十年城镇居民收支简析——固原撤地设市十年城镇居民收支简析[J], 李荣智;石虹媛
5.韩国男子高中汉语教学情况简析 [J], 杨帆;杨小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余华小说研究述评
余华小说研究述评作者:刘娜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04期摘要:自80年代步入文坛,余华就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作家,无论是前期先锋形式的代表作品,还是后期写实主义的小说,都引起了文坛的密切关注。
依据创作分期,研究者的研究视点和评价标准相应发生转变,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文本形式、表现主题及中外比较三方面,研究成果数量众多,研究方法和角度各异,各种观点和立场交汇碰撞。
关键词:余华小说研究形式主题比较余华最初以先锋作家的姿态步入文坛,以冷静的笔调描写人性中原初的暴力与血腥。
之后,作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叙述视角建构了写实的话语体系。
笔者以创作时间为纵轴,将余华的小说研究分为三个时期,通过梳理学术界三十余年来对余华小说研究的典型观点和代表性成果,试图勾勒出余华小说的研究轨迹,并呈现出学界的研究方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先锋的狂颠余华80年代的代表作从《十八岁出门远行》伊始,在文本形式上以暴力叙述和“无我地叙述”为主,表现主题则以人性之恶、精神病形象为主。
暴力是余华前期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景观,正如张颐武所言“余华好像迷上了暴力,他总在虚构着一个又一个关于暴力的故事”[1]。
余华通过暴力手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荒谬而颠覆的世界,给中国文坛带来了眩晕的刺激。
对暴力在小说中高频率的出现,研究者各有看法。
有人从表现欲望入手,认为“暴力描写是将人类惯常的攻击欲望现实化的表现”[2]。
有人将文本中的残酷描写放置在中国文化的文本体系中分析,余华文本中的残酷描写是一种历史的提纯,一种总结方式[3]。
也有人从人的生存困境入手,认为小说中的死亡场景和鲜血物象只是表面的征象和辅助性的手段,内核则是作者用心良苦的对于人无法克服的荒谬和困境的隐喻或昭示[4]。
有人指出,余华在用非理性的思维构造疯癫与狂欢的世界的同时,叙述的角度却是客观而无我的。
这种通过冷静而无情的腔调叙述的小说,有人称之为“无色彩和无深度的知觉作品”,指出他的作品无情感,只有一副中性的客观态度[5]。
余华作品韩语译介的抗译性研究
余华作品韩语译介的抗译性研究摘要:文学翻译的困难来自于文本的抗译性,所以对文学作品抗译性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文学文本的翻译质量。
而在中国文学作品韩译的过程中,由于中韩两国在时空、文化、文学手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往往难以被韩国读者接纳。
但余华的作品却冲破重重桎梏,走进了韩国读者的视野。
因此,本文首先对余华作品在韩国译介出版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从时空抗译性、文化抗译性以及文学手法抗译性出发,探讨了余华作品在进行韩语译介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希望能为今后的中国文学作品的韩语翻译实践提供新思路和新经验,从而提升译本的质量,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更好地走向世界。
关键词:余华,时空抗译性,文化抗译性,文学手法抗译性,中译韩一、前言余华作为韩国人最熟悉的中国作家之一,其作品一直是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
目前,国内关于余华作品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而其中以文学研究成果居多。
关于余华作品韩译本的翻译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刘天骄,2018)、翻译批评研究(崔贤植,2013)、余华作品在韩国的译介情况研究(张雨晨,2018;辛喜晶,2019;王乐,2022)等。
此外,在改编自余华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韩国电影《许三观》上映后,也有学者围绕原著小说与改编电影进行了比较研究(张引,2015;权旻娥,2015;任雪菲,2018等)。
相较于其他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作品自1997年至2022年一直在韩国不断地翻译出版及再版,深受韩国读者的持续欢迎。
但是,余华作品在韩国的译介与传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探讨与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余华作品在韩国译介情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成功经验方面,缺少对余华作品在韩国译介问题的研究。
因此,本文在对余华作品在韩国译介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后,从余华作品本身的抗译性出发,分析余华作品在韩国译介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此探讨如何能够更好地在韩国译介以余华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推荐】余华作品赏析-优秀word范文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余华作品赏析篇一:余华及其作品赏析余华及其作品赏析姓名,班级,学号目录一、余华简介及其作品特色二、作者笔下的冷酷及人类的阴暗面三、赏析《许三观卖血记》悲剧色彩四、真正去了解作者的内心摘要80年代中期余华等作家在中国文坛上的崛起,无疑是中国先锋小说历史上的大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代表了当代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余华的小说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手法直面描写生活中最丑陋而远离理性的区域,往往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也对当代文学共鸣的状态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关键字真实残酷人类阴暗面悲剧意识余华,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
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
余华在中国文坛上以独行侠著称,其较有影响的作品当推《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
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
余华的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
余华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
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
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由于先锋文本读者甚少,成名之后的余华及时地做出了调整,自《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他的作品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在现实的叙述中注入适度的现代意识,以简洁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尽可能地获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
1987年,余华以一篇风格独特的短篇小说《十八岁的出门远行》正式踏上文坛,小说讲述了一个以少年出次离家的一段行程,其中充满了一种梦魇般的惊异与恐惧。
余华对现实生活中人生存现状的极端刻画让人匪夷所思。
中国当代小说在韩国的接受情况研究
中国当代小说在韩国的接受情况研究中国当代小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在韩国的文学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种接受情况的变化,不仅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
首先,中国当代小说在韩国的接受情况受到了韩国读者的热烈欢迎。
中国当代小说以其鲜明的个体经历和独特的社会写实手法,深深吸引了韩国读者的兴趣。
特别是一些著名作家如莫言和余华的作品,通过其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观察,揭示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真实面貌,引发了韩国读者的共鸣。
这些作品通过翻译和出版,使韩国读者更加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丰富了他们的文化视野。
其次,中国当代小说在韩国的接受情况也与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加强密不可分。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文化交流渊源,而近年来的文化交流活动更加频繁。
中国当代小说的引入,为中韩两国的文学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国作家的访韩、参加文学交流活动,为韩国读者提供了与作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这种亲身接触和交流,使韩国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增强了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接受和理解。
最后,中国当代小说在韩国的接受情况也受到翻译和出版的影响。
随着翻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出版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当代小说被翻译成韩文并在韩国出版。
这些翻译作品的出版,极大地丰富了韩国读者的阅读选择,并且为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小说在韩国的接受情况研究表明,其受到了韩国读者的热烈欢迎,与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加强密不可分,以及翻译和出版的影响。
这种接受情况的变化不仅促进了中韩两国文化的互动交流,也为中国当代小说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余华研究综述
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综述摘要:余华是一位成就突出的中国当代先锋作家,自1984 年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其一系列实验性极强的作品一直倍受评论界和文艺界关注。
受到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深刻影响,余华的语言简洁明快、新锐诡异,通过语言的尖新求变阐释自己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余华小说语言的研究,受到了关注。
关键词: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综述;语言学与文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语言是小说及其他文学样式的载体,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风格正是通过语言表达和体现出来的。
风格成熟的作家在作品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都会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余华是一位成就突出的中国当代先锋作家,其作品一直是学术界和评论界讨论的热点。
自1984 年评论家肖复兴发表的第一篇余华研究论文《一月清新的风》开始,关于余华其人其作品的研究从未间断。
早期主要是针对单篇作品的研究论文,进入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对余华作品多角度多方位解读的论著。
综观20 余年的余华研究历程,评论界对余华文学创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从五个方面展开:小说的主题思想及成因;创作母题及演化;创作风格的前后转变;独特的叙事艺术,以及比较研究等等。
这其中对于余华小说语言的探索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加以简单的评述,系统地勾勒出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的运行轨迹。
一、纯文学角度谈语言特色余华作为先锋作家中的佼佼者,他表现出对文学的语言和文本的巨大热情。
他作品中关于暴力、死亡、苦难和欲望的主题,对人物的刻画等都因其语言的独特运用而引起文坛的关注。
评论界也纷纷从文本分析的文学角度谈语言特色。
研究余华的著名学者李平教授说:“在小说的语言上,语言的‘诗话意味’没有了,少了些文人气,而多了些民间文学的喜剧风格。
”邓大琥的《余华小说的语言特色》中,用“简洁又动感十足的语言”、“诗兴的比喻”来强调作品语言的“真实性”;正如马知遥在《论余华小说创作的先锋性》(2007)中说:“让语言决定思维的形成。
20年来余华研究综述
20年来余华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余华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及其研究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本文旨在综述这二十年来余华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全面的参考和启示。
余华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而著称。
他的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不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研究热潮。
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对余华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包括主题研究、叙事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旨在揭示余华作品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余华研究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逐步深化的过程。
研究者们对余华作品的解读也日益多元化和深入化。
本文将从余华作品的主题思想、叙事手法、人物形象、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梳理,以期全面展现这二十年来余华研究的成果和进展。
本文还将对余华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推动余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二、余华生平及创作历程余华,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人物,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活跃于文坛,凭借其深刻的作品内涵和独特的叙述风格,逐渐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余华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便展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1983年,余华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早期作品多以短篇小说为主,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1987年,余华发表了他的代表作《活着》,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人性挖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迅速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
随后的《许三观卖血记》更是将余华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部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许三观卖血生涯的描写,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
进入21世纪,余华的创作风格开始发生变化,他开始尝试将历史、现实与虚构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如《兄弟》和《第七天》等。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余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反思。
余华小说研究述评
余华小说研究述评
刘娜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7(000)004
【摘要】自80年代步入文坛,余华就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作家,无论是前期先锋形式的代表作品,还是后期写实主义的小说,都引起了文坛的密切关注.依据创作分期,研究者的研究视点和评价标准相应发生转变,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文本形式、表现主题及中外比较三方面,研究成果数量众多,研究方法和角度各异,各种观点和立场交汇碰撞.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刘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世纪余华小说研究述评
2.余华小说创作研究述评
3.余华小说创作研究述评
4.韩国学界余华小说研究述评(1998-2018)
5.余华小说中的受难与体恤对比研究——以余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小说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韩国对“苦难”母题的接受特点——以余华《活着》为中心的考察
韩国对“苦难”母题的接受特点
——以余华《活着》为中心的考察
◎ [韩] 朴政径
摘要:余华无疑是最受韩国读者关注的中国作家之一,他的小说 《活着》 是在 1990 年代 中韩政治文化交流重新展开的背景下传入韩国的。显然,余华在韩国获得如此巨大的影响, 不仅有许多外在原因,其小说本身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关键。余华小说更加符合韩国读者对苦 难母题的期待视野。本文以余华小说 《活着》 为中心,试图探讨对韩国人而言,在政治历 史、经济社会等侧面,“苦难”意味着什么,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试图解析余华作品在 韩国的解读及其影响。
即便如此,多篇学位论文还遵循了中方研究的既定 道路,有所脱离于小说 《活着》 研究的核心轨道,仍集 中谈及作家的写作转型以及深受影响的外国作家。再 说,虽然研究的重点是 《活着》 中所包含的历史问题, 但却不足以深入探究其时空背景和文艺创作的深刻内
涵。与中国研究自身的历史问题相比,韩国是作为对外 研究,相对保持着更为宽松自由的学术空间,而足以多 涉及政治内容。为此,探求韩国研究界独有的研究视角 与方法论,是当务之急的课题。只要具备这一点,学术 界可以脱离社会对作家造成的既定形象,而以文学作品 为中心,对文学作品和余华作出更加客观的评价,并在 这一过程中,挖掘出韩国独有的研究视角。
157
2018 年第 6 期
着》 中除此之外,还讲到长江两岸等较为具体的地点, 也都可以看出两部作品所反映的基本是中国江南的江浙 皖地区。这里的自然环境虽然不是非常恶劣,但人们的生 活如此艰难与困难,可见社会与政治等制度的问题。”③
以上所引的是,揭露出余华将苦难的社会因素有意 注入 《活着》 作品里,其在众多中方研究中有独到之 处。但主要以审美价值与叙述艺术进行评价,于是从苦 难的属性侧面,尽管认同社会背景确实影响主人公命 运,乃至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但仍然保留将 《活着》 评为社会批判作品。
2012年余华研究综述
2012年余华研究综述黄沈俊;王有亮【期刊名称】《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24)2【摘要】As a famous writer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circles , rehabilitation period, Yu Hua has always been popular concern . In 2012, the researches about Yu Hua and his works are nearly 200, showing a more diverse research situation.His novel "A-live"has drawn comments boom;"Brothers","Kind of Reality"and"Xu San-guan Selling Blood"and so on also have been re-searched a lot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reative origins of Yu Hua has broke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previous research such as Kawabata Yasunari and Kafka.In the future, we can broaden the research scope and research method on Yu Hua's essays and ar-ticles.% 作为当代文坛著名作家,自新时期以来,余华一直颇受关注。
2012年,余华及其作品研究近200篇,呈现出以下特点:小说《活着》再度引起评论热潮;《兄弟》、《现实一种》和《许三观卖血记》等的解读繁花似锦;对余华创作渊源的考察,突破了以往川端康成和卡夫卡影响研究的藩篱。
余华作品语言研究综述
余华作品语言研究综述
王萍
【期刊名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对余华作品的研究数量巨大,但多是从文学视角切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语言学转向"的影响,研究者逐渐把目光聚焦到了语言层面.本文从语言学和文学两大视野的不同研究视域和方法入手,对余华作品语言研究的概况进行梳理和论析,并比较两者的异同,以期建立一个语言学与文学对话的研究余华语言的新思路.【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王萍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
【相关文献】
1.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研究综述 [J], 刘桠;欧阳文风
2.论余华作品语言变异修辞--以新作《第七天》为例 [J], 李娟
3.20世纪余华创作研究综述 [J], 张雅楠
4.20世纪余华创作研究综述 [J], 张雅楠
5.余华小说中涉父问题研究综述 [J], 王溪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06期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从余华小说在韩国的接受看当代韩国读者的‘期待视野’”(项目编号JJKH20181151SK )作者简介:林春颖(1985-),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朝鲜语教学与中韩比较文学。
收稿日期:2019年1月15日。
1引言1997年余华长篇小说《活着》韩译本面世时,书中附有译者白元淡题为“人和他命运的友情以及读史”的评论,翌年白元淡发表了研究余华的学术论文。
自此,几乎每年在韩国学术界都有余华研究论文发表。
韩国学界的余华小说研究,虽然在体量上难以企及国内,但就韩国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来说,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研究角度也具代表性。
本文以近20年韩国学界对余华小说的研究为对象进行述评,既可观照20年来韩国的余华小说研究面貌,为国内的余华研究提供域外研究参照系,又可窥见中国当代文学在韩国研究现状之一隅。
2研究述评韩国学界的余华小说研究可分为三大类,即文学研究、翻译研究、汉语教育研究。
文学研究是韩国学界最热衷的研究视角,是本文着重阐述的部分(详见后文)。
翻译研究主要围绕《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一九八六年》、《我胆小如鼠》等小说,探讨误译、漏译等翻译上存在的问题(刘倩,2006;全暎美,2009;张微[音译],2012等),或以作品为例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崔姬英,2004;王文昌,2016;姜衍禑,2017)。
汉语教育研究主要以《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为文本素材,探讨小说在汉语语法教学(金银姬,2004;韩多荣,2012)、提高汉语课效率(李美贤,2015)、提高中国文学文化素养(都美映,2011;申义莲,2015)等方面的工具性、材料性作用,研究者多为中文教育专业出身。
从文学角度开展研究的主要为中文专业师生,并且出现了持续关注余华的研究者,如白元淡、申义莲、沈惠英、尹泳裪等均发表了两篇以上余华研究论文。
这类研究可分两部分,一是小说与电影的比较研究,二是专注于小说文本的研究。
小说与电影的比较研究,主要比较电影《活着》(1994)和原著《活着》、电影《许三观》(2015)和原著《许三观卖血记》,探讨电影对原著的改编和继承(金英淑,2006;全炯俊,2007;朴成爱,2012;赵映显,2015;朴莲珠,2016等)。
这种比较侧重从文学和文化的角度进行,从电影角度的专业性探讨较少;研究者多为文学专业出身,电影相关专业人士较少。
这说明对于改编自余华小说的电影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文学圈内,尚未引起电影评论人士的广泛关注。
专注于小说文本的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研究侧重亦有特色。
少数学者概论余华小说的创作倾向和创作特点,多数针对余华某一时期的小说进行研究,如对余华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亦即“转向”之后的长篇小说的研究,下面将分项详述。
2.1概论余华小说的创作倾向和创作特点研究者集中探讨余华小说的创作倾向和创作特点,意图捕捉余华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创作的共性。
研究者认为,从表面上看余华的80年代小说和90年代小说在主题、叙事方式等方面迥异,但创作倾向和特点始终如一。
白元淡[1]称余华小说表现的是“复原的‘和’”。
在与韩国作家崔仁硕的比较研究中,白元淡认为,在经历初期作品与作家个人生活之间白炽化的紧张关系之后,余华讲述的故事表现出诸如人类本性在牺牲中最闪光、现实的波折总会过去、人有对苦难的承受能力、面对世界应持乐观态度等“和”的倾向。
白元淡将崔仁硕的创作称为对现实的作家式“复仇”,它带来新的紧张,而余华不复仇,他相信“复原的可能性”。
申义莲[2]认为余华的创作历程体现出他对中国现实的参与精神。
余华30年创作期间以10年为一个周期不断变换叙事方式,因为其主题意识与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轨迹同步。
余华小说从未离开过“中国”这个时空,余华唯一关心的是在中国现代史的激变中生存过来的和即将生存下去的人。
金震共[3]认为在研究余华作品时必须联系并理解“文革”这个社会背景。
他援引美国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在《论暴力》中的论述,认为由于“文革”时期现实的不稳定性和价值混沌导致的不安感等“文革”体验,使余华及其同代人具有了“决定性记忆”,即使脱离事件的影响,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下,“决定性记忆”也成为决定其思考和行为幅度的无意识的压力,造就了余华作品中以恐惧的视线看待现实变化的“话者”。
2.2对余华某一时期小说的研究2.2.1对20世纪80年代余华“先锋文学”的研究韩国学界对余华“先锋文学”的研究,集中于对暴力叙事的探讨(申义莲,2009;金奉延,2011;李美玉[音译],2018等),在观点上基本与中国学界一致,但会提出“线”或“点”来试图把握余华这一时期的小说。
例如,申义莲[4]试图找到贯穿余华80年代小说的线性关系,认为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北风呼啸的中午》、《四月三日事件》这些揭露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小说,到《死亡叙述》、《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难逃劫数》、《世事如烟》、《古典爱情》,展现出对现实施加暴力、导致死亡、再到虚无的线性过程。
申义莲认为,先锋派作家当时不迎合政府主导的文学重建,找到这种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法来颠覆和挑战传统价值,具有表现当时找不到发泄渠道的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时代意义。
金奉延[5]的博士论文以余华中短篇小说的“暴力”为切入点,提出“圈”的概念,用以阐释“暴力”的意义。
金奉延认为在中立与不介入的原则下,余华小说中被公开处刑的人和观看处刑的人分别成了“圈”里人和“圈”外人。
在一个人从出生到被强制死亡的过程中,权力的力量变质为恐怖,监视并统治着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说,权力具有了暴力的面貌。
对于暴力在长篇小说中逐渐被弱化的原因,金奉延解释说是因为中短篇中的暴力主要从个人的攻击性体现出来,长篇中的暴力是个人难以克服的“文革”暴力,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资本主义自身的暴力。
2.2.2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余华长篇小说的研究韩国学界余华小说研究述评(1998-2018)林春颖(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摘要:韩国学界的余华小说研究,虽然在体量上难以企及国内,但就韩国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来说,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从政治历史性角度进行的研究亦具有代表性。
关键词:韩国学界;余华小说;研究述评;文学性;政治历史性历史·文化1992019年第06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90年代以后的余华长篇小说,在主题、叙事方式、语言等方面增强了可读性,加之以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赢得了意图通过小说了解近现代中国的韩国学者的青睐。
韩国学者对这一时期小说的研究呈现两种路径:一是研究小说文本的文学性,二是研究小说文本的政治历史性。
(1)小说文本的文学性研究韩国学界从文学性角度展开的研究,多引用中国学者的观点,从人物、叙事、死亡主题、苦难主题、家族爱、谐谑美、人性、民间等方面研究余华小说。
此类研究论文较多,粗略统计达20余篇,其中半数为硕博士学位论文。
个别研究者从周易的角度探讨余华小说(李保皋[音译],2004;李芮承,2007)。
部分韩国学者援引西方哲学家的观点,试图探讨这一时期余华小说的哲学意味,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余华创作思想的深度,与中国部分当代学者从中西方思想、中西文学的角度探讨余华小说的方法相契合。
如沈惠英[6]认为,从《在细雨中呼喊》到《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如果将余华小说的中心主题归结为“有关事件和记忆”、“囿于自身”和“替他人负载的代赎的主体”,那么余华小说体现的对于人和生活的根本观点就表现出同“有关时间和记忆”的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哲学、“关于主体的自我确立和自我超越”的法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的哲学的相关性。
(2)小说文本的政治历史性研究从政治历史角度分析余华小说的研究者,试图从政治、历史、社会中找到造成小说人物悲惨命运的原因,韩国学界的这种研究倾向其来有自。
1998年,《活着》的韩文译者白元淡发表了题为“通过文学读历史的两种类型———陈思和的《新文学整体观》和余华的《活着》”的论文。
这篇论文可视作韩国余华学术研究的处女作,似乎从这时起便奠定了从政治、社会、历史角度研究余华小说的基调,此后涌现出众多此类研究,多围绕《活着》、《兄弟》和《第七天》展开。
白元淡[7]在对比陈思和的《新文学整体观》和余华的《活着》之后指出,二者的历史解读均具有将历史从教科书的抽象定义中解放出来的意义,但《新文学整体观》执着于“知识分子的没落”,思考知识分子生活的同时,将民众及其生活作为对象来考察;与之相反,《活着》刷新了民间意识,不把民众看成改造的对象,而是看作具有自身道德标准和审美原则的主体,并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捕捉民众生活的真实性,品味真正的“历史解放”的意义。
同时指出,余华的新历史小说在“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这一点上,还不能说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性。
虽然在反映90年代中国式问题方面,余华的写作具有很强的过程性意义,但为了完整构筑民族文学的当代形态,还必须在当下中国社会文化危机、贯彻市场经济原理的社会中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困惑方面,注入强烈的作家意识。
高惠京[8]在题为“余华《活着》的现代史解读———以大众政治权利和个人为中心”的学术论文中表露出强烈的政治谈论意味,认为小说中反复诉说的悲惨故事的根源在于尚未能解决的中国政治权利和个人的关系。
申义莲[9]援引法国学者罗兰·巴特的可读文本与可写文本理论,认为《兄弟》既是可读文本,又是可写文本,具有“轻松阅读”、“批判阅读”和“再生产阅读”的多层结构。
余华积极参与现实的写作方式使其成功摆脱90年代以来对“高尚且理想的民间”的写作,成为直接批判现实的写作。
申义莲认为,这得益于中国当下缓和的政治氛围和社会氛围,更重要的是余华对历史现实和社会现实的责任感有所增强。
李琮敏[10]分析《兄弟》中李光头的致富过程与宋钢的失业和死亡,认为80年代以后中国国有资产向市场化、民营化转型的过程中,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国有资产分配不公,因此导致区域间、阶层间的贫富差距严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李光头利用商业手腕和政府优惠政策致富,而宋钢的失业也不能单纯归因于个人能力问题,还要考虑当时国家层面福利政策的缺失。
尹泳裪[11]认为,余华在《兄弟》中坚持了现实批判的问题意识,这一作家精神应得到高度评价。
同时指出,余华在洞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生的事件所反映出的社会结构矛盾,以及对复杂、多重的人的内在的深刻反思方面尚存遗憾。
在另一篇论文中,尹泳裪采用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对“情绪反应(affect )”的阐释,从“情绪反应”层面,以“荒诞”和“残酷”为关键词分析余华的两部小说《兄弟》和《第七天》存在争议性批评的原因,认为原因在于社会变革以及由后社会主义改造和个体孤立化引起的读者的“情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