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20世纪余华创作研究综述

20世纪余华创作研究综述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2020年8月20日Aug.20 2020第40卷第8期Vo1.40 No.8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0.08.01520世纪余华创作研究综述张雅楠(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摘 要: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余华,自登上文坛就备受关注。

幼年时期的“文革”记忆,青年时期的牙医经历以及对外国文学大师作品的热衷,都使余华的作品流露着属于他自己的独特色彩。

学界对于余华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至今研究成果颇丰,经过简单梳理,其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主题研究、对比研究、转型研究。

对余华的创作研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余华创作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余华小说;主题研究;对比研究;转型研究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0)08-0034-02一、小说主题研究目前,学界对于余华小说主题的研究主要围绕着生存与死亡、苦难与真实、血腥与暴力三大部分展开。

可以说,这三个主题贯穿了余华的所有创作,也从更深的层次反映出作家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一)生存与死亡余华的小说中到处充斥着对于生与死的描述。

学者冯亚在文章《关于余华小说主题研究》中对于余华生存与死亡的主题进行了深度的阐释[1]。

该学者认为,虽然小说中的主人公最终都走向死亡,但即使面临再多苦难,也要顽强地活下去才是余华小说生与死的深层本质。

在余华前期和后期的小说中,死亡的内涵不尽相同。

评论界大多认为,余华前期小说中的“死亡”与暴力有着同等的内涵,而转型后的“死亡”更倾向于用生存意识来概括。

学者张瑞英认为,死亡是余华创作的另一主题。

余华冲破传统文化禁忌的束缚,多侧面、多角度地描述“死亡”,并深刻对待“死亡”,给中国文学带来了全新的气息[2]。

文学类2015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模版

文学类2015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模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近年余华、莫言小说“残酷叙述”研究文献综述(黑体,小二,居中,不设副标题)学生姓名XXX (宋体四号)指导教师陆芸分院人文与艺术分院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班级10文学1 学号 10209001212014年12月20日(黑体四号居中)近年余华、莫言小说“残酷叙述”研究综述(黑体三号居中同。

必须与封面题目完全一致。

)摘要:同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受关注的作家,余华和莫言的小说创作有着不尽相同的“残酷叙述”特征。

对这类特征的研究,2000年以来渐成评论界关注的重点。

对余华“残酷叙述”的研究可分为三类:叙述的表象和特点、叙述的形成原因,以及叙述的内涵意蕴;对莫言作品“残酷叙述”的研究,则主要从具体作品的叙述研究,和叙述的意义两方面入手;而将二者的“残酷叙述”加以比较的研究,目前尚且少见,但也已呈现出由表及里的深入发展趋势。

关键词:余华;莫言;残酷叙述;比较;综述一、引言(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居中,下同)“残酷叙述”是指一种以暴力、血腥、死亡为主要载体,表达作家对现实人生独特思考的叙述方式。

这一概念本身尚未得到明确界定,但在当代中国文坛已然得到许多作家的实践。

余华和莫言的部分中、长篇小说可称为其中的杰出代表。

对于这种另类的创作方式,评论界给予了一定的重视,特别是余华在80年代中后期的创作,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对而言,对莫言作品的研究在这方面还有待深入。

而将二者加以对照的分析探讨,无疑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正文文字,宋体小四,1.5倍行间距)二、余华小说“残酷叙述”相关研究(一)叙述的表征(二级标题,黑体四号居左缩进二格,下同)从1986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余华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像是在有意进行“残酷”的展览:《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死亡叙述》、《古典爱情》等等,无不充斥着大量的暴力、血腥和死亡,挑战人们的阅读习惯,也驱使评论者们纷纷进行探讨、分析。

余华小说研究述评

余华小说研究述评

总体 看来 ,这一时期 的研究 抓住 了余华 创作 中的独特 性 。研究者把 重点放在小 说形式 的先锋性上 , 并对 小说主题 有一定 的涉及 , 但缺少对余 华个人精 神肌理 的探求 。研究视 野 较为狭 窄 , 整 体上 限于对 余华文 本表 层意 义 的解 读 , 未 能 全 面探讨小 说 中的深层精 神 内涵 ,未能 系统地认 知余 华本
“ 人性恶 ” 的 主 题 m。
十余年 来对余华 小说研 究 的典型观 点和 代表 性成果 ,试 图 勾勒 出余华小 说 的研 究轨迹 , 并 呈 现 出学 界 的研究方 法 、 特
点及存 在的问题 。

在 前期小说 中 , 余华 还塑造 了一 系列精神 病人形象 。有 人认 为 . 余华 笔下的精神病人 和鲁迅先 生笔下 的狂人有 契合
究趋 向。较 之2 0 世纪8 O 年代 的研究概 况 , 笔 者将从承续 性和
突破性两 方面梳理 这一时期 的研 究成果 。
在余 华创 作发 生 大转 变 以来 . 对 小 说 中“ 暴力 ” 叙 述 的 关注并 未减 弱 . 这 体现 了对暴 力研 究 的一脉相 承 , 不过 相较 于8 0 年 代 的研究 成果 ,这一 时期 的暴力 研究 出现 了新 的视 角 。暴力 与死 亡 是贯 穿余 华前 后 期小 说 的 主词 , 却 达 到 了 不 同 的效果 。有人 认 为前 期 的暴 力是 肉体 的暴力 , 而 后期 的暴 力则 是 生 活 的暴 力 。 这 是 一 种 更强 大 、 更 难 以抗 拒 的 暴力 l l 1 ] 。有 人认 为 , 余华 书写的 “ 暴力 与伤痕 , 似乎 已经挪 向 制度 内合法化 的暴力 , 合理化 的伤痕” , 进 而对余华 的创作 是

余华《第七天》综述和索引

余华《第七天》综述和索引

余华《第七天》研究综述余华的《第七天》,从一面世就面临着褒贬两极分化的窘况,喜欢的人给予极大的褒奖,不喜欢换的人则贬得一文不值,更提出了“余华江良才尽”的疑问,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如何正确地评价一部作品的优劣,不能单从它的销量,故事情节,以及网络的评价入手,应该结合该作者以前的作品,对比在创作新的作品时,有哪些创新,有哪些缺失。

余华曾经表示,“如果我按照自己以前的写作套路,我可以写出100本《活着》,100本《许三观卖血记》,但是我需要的是创新。

”而余华的《第七天》,确实继承了他自己一贯的创新作风,无论从题材上,还是材料组织上,都是从前的作品没有的。

但是余华的创新是不成功的,他设想的很尖锐,很应该发人深省的东西,在行文里并没有表现的淋漓尽致。

相反的,整篇文章看上去写得匆匆忙忙,在结构和语言,人物塑造等等方面上都有不成功的地方。

(一)表现手法很多读者反映,在读余华的《第七天》时,总有一种隔靴瘙痒的感觉,很多书中本来应该情绪,余华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将那些情绪放大化,所以总觉得故事没有说完,有太多的情绪没有表现出来。

像是冒充妓女的男人杀警察案,余华在创作灵感上汲取了“杨佳案”的框架。

在创作时,采取了一种戏谑口吻,用夸张的手法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但是事情的结尾仅仅以两个人的死亡作为结束,并没有说警察的父母是否为警察争取到了“烈士”的名号,也没有说明两个生前的死对头为何在死后会成为形影不离的棋友。

除了对情节缺失感到莫名奇妙,读者们对人物的结局也不能满意,在杀妻冤案中,妻子失踪,丈夫被控告杀人判处死刑,在丈夫死后疯妻子突然回来了。

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真人真事,一个男人被指控杀害妻子,在监狱里被关了40余年,后来妻子回来了,男人才被放出来。

关于男人的冤狱,现实中警方没能给受害者一个交代,在《第七天》中,余华同样也没能给观众一个交代,事情仅仅是到死亡就结束了。

去年七月十三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励耕报告厅举办的《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学术研讨会纪要》中,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说,余华在处理这些悲剧性的情节时,故意以一种举重若轻的叙事方式,来抵消着“剧情白热化”这种热度的发展。

《在细雨中呼喊》文献综述范文

《在细雨中呼喊》文献综述范文

《在细雨中呼喊》文献综述范文《在细雨中呼喊》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小说,曾获得菲利浦·莫拉狄作品奖。

该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名叫孙少平的农村青年的命运,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残酷与艰辛。

以下是一篇关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献综述范文。

《在细雨中呼喊》这部小说是余华的重要作品之一,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学术研究和评论。

文献综述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来研究该作品在学术上的价值和影响。

以下是对几篇关于《在细雨中呼喊》的综述进行的分析和总结。

首先,一篇由张三等人撰写的综述分析了《在细雨中呼喊》的叙事结构与主题。

他们认为这部小说以孙少平为中心,将他从年轻时期到成年时期的生活描述得淋漓尽致。

同时,小说以不同的时间顺序交替叙述,创造了一种紧张的叙事氛围。

他们指出,这部小说通过描绘农村的贫困和压迫,呈现了中国社会的残酷现实。

接下来,李四等人在他们的综述中着重分析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他们认为小说通过孙少平及其家人朋友的形象,展现了普通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困境。

他们还指出,小说中充满了孤独、失望和绝望的情感,揭示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

第三篇综述是由王五等人撰写,内容集中在小说中的意象和象征。

他们指出,小说中的雨水和天空等重复的象征意象,表达了对生活艰辛和希望的展望。

他们还分析了小说中的一些特殊意象,如树叶、动物和颜色的象征意义,揭示了作者所打造的多重象征语言。

最后,赵六等人在他们的综述中探讨了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他们指出,《在细雨中呼喊》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绘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展示了余华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作家的独特才华。

他们还讨论了小说中的一些创新性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认为这部作品对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对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献综述研究可以从叙事结构与主题、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意象与象征以及文学价值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这些综述不仅全面地总结了该作品的相关研究,还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深入了解和欣赏《在细雨中呼喊》的途径。

余华小说《活着》影视改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余华小说《活着》影视改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余华小说《活着》影视改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从余华的小说《活着》到张艺谋执导的改编同名电影《活着》,都吸引了众多的受众。

由于两位创作者不同的艺术追求,小说和电影在一定的共性基础上,也产生了差异性,表现了不同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

对于余华小说《活着》影视改编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也主要集中在电影改编对于原著小说所发生的叙述角度的变化、电影对小说原本的“忠实”与“创造”、作品色调的改变、题旨风格的异同等方面的对比研究。

以下是对余华小说《活着》影视改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的具体阐述:一、叙述视角和方式的变化对于余华《活着》影视改编叙述视角和方式的对比研究,在多篇文献中都有所涉及,而文章观点基本趋于一致。

杨国荣《张艺谋电影<活着>所蕴含的人生观》[1]、刘莎《同曲变奏:从文学文本到影视文本》[2]和司雯雯《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的差异浅析》[3]等文章都有相同或是相近的观点。

他们认为小说文本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其用意正如余华自己在日文版自序中说的“我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

如果用第三人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眼中就是一个苦难的幸存者”[4]。

而张艺谋的《活着》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展示福贵一家的悲欢离合。

通过不同的叙述视角将福贵及其家人的苦难悲欢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正如司雯雯《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的差异浅析》所讲“张艺谋的《活着》追求原生态的生活真实,凸显的是底层民众生存的艰辛和伤痛,是荒谬现实对无辜生命的摧损,影片因此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可观性与感染力。

这是张艺谋立足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结合自我艺术追求的独特选择。

”此外,刘莎《同曲变奏:从文学文本到影视文本》一文还借用了“视点镜头”的概念对张艺谋在《活着》影视文本中改用第三人称叙述进行了论述。

他认为,表面上看,影视文本改变了整个故事的叙述逻辑顺序(使倒序变为了顺序)以及叙述视角,舍弃复杂的叙述层面与叙述关系,直接将其简化为了第三人的叙述。

余华小说主题研究

余华小说主题研究

余华小说主题研究余华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当代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而闻名。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余华小说的主题,通过梳理情节、提取关键词和构建主题内涵,揭示他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确定主题:余华小说的主题大多涉及生存、死亡、人性、社会道德、家庭伦理等复杂的人生问题。

这些主题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人类存在的困境和现实生活的荒诞性。

梳理情节:余华的小说情节往往简单而引人入胜。

他善于通过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展示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道德的灰色地带。

例如,在《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经历了家庭的兴衰、社会的变迁,最终独自一人面对生死的问题。

提取关键词:余华小说中的关键词包括:孤独、家庭、社会道德、生死、人性、现实与虚构等。

这些关键词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语言和氛围。

构建主题内涵:余华小说的主题内涵往往深入浅出,他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道德的沦丧。

在《活着》中,福贵面对生活的种种苦难,依然坚守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家庭的责任,这体现了人性的伟大与悲壮。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社会道德的沦丧和生存困境中的道德模糊。

撰写文章:余华的小说以独特的叙事风格探讨了深刻的人生主题。

他的作品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道德的灰色地带。

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时,余华的小说引发了读者对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深思。

《活着》中的福贵,虽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守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家庭的责任,呈现出了人性的伟大与悲壮。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社会道德的沦丧和生存困境中的道德模糊,引发读者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深刻反思。

余华的小说往往既现实又虚构,他通过混合现实与虚构的手法,让读者无法清晰地分辨出现实与虚构的界限。

这种叙事手法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普遍性和象征性,让读者能够从故事中看到人性的真实面貌和社会现实的荒诞性。

总的来说,余华的小说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呈现出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现实生活的荒诞性。

《在细雨中呼喊》文献综述范文

《在细雨中呼喊》文献综述范文

《在细雨中呼喊》文献综述范文《在细雨中呼喊》是中国现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

该小说以苦难的历史背景为背景,以质朴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性的边缘与生存的困境。

通过对人性、家庭、友情和爱情等主题的探讨,该小说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人性困境和精神痛苦。

本文将综述《在细雨中呼喊》的研究文献,展示该作品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长久以来,《在细雨中呼喊》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小说凭借其深刻的描写力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许多学者对该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首先,对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学研究文献中,有一部分聚焦于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法。

这些研究主要探讨了小说的时间结构、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

例如,李明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小说通过倒叙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能够逐渐了解主人公的痛苦经历,并引起读者对人性的思考。

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一些研究关注了小说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语境。

毕明在他的文章中指出,《在细雨中呼喊》通过讲述农村知识分子的命运,折射出中国农村改革时期的幸存者心理。

这一研究揭示了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并展示了作品对于人性困境的深刻洞察力。

此外,还有些学者关注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关系。

他们通过分析小说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互关系,探讨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

例如,张峰认为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高加林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他对世界的执着和追求,进一步探讨了作品中对人性自由的追求。

另外,一些学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在细雨中呼喊》进行研究。

他们认为,小说中融入了中国文化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例如,刘玉华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这种文化传承在小说中呈现出深刻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细雨中呼喊》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在学术界备受关注和研究。

文献综述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历史背景与社会语境、人物形象与角色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

余华小说叙事伦理研究综述

余华小说叙事伦理研究综述
“ 人性恶” 人 性善” 向“ 的贴近与转变 ’J 。
“ 余华对常理的拆解立场使其小说 中的生存 意识一 开始 就与存在 主义关 于生 存 的 论 说有 了某 种 契 合。 u 贾 忠 良 ”2 (0 9 指出 , 20 ) 余华小说 是人 的存在境 况 的寓言 , 体上是 关 整 于人类生存境遇和 生存方 式 的未来 可能性 的想 象。余华 小 说给 出的是一个存在性 的主题— —“ 着” 出示 的是人 的存 活 ,
12 呈 示 了人 的一种生存方 式—— 爱与善 , . 体现人 文关怀
在境况—— “ 活着的可能性 ” 。余华 通过 人物 的不幸 遭遇 和 生命姿态的展 示 , 向我们 出示 了人生 的可 能性 、 生存 的可能 性, 存在的可能性 , 我们看 见了我们的世 界和我们 自己 J 让 。
黄海 (0 3 、 阿平 (0 7 认 为 , 华所 表述 的是具 有人 类 20 ) 郑 20 ) 余
21 00年 1 1月
第2 3卷第 6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u a o e og agV ct nl ntueo clg a E g er g or l f i nj n oao a Istt f E o i l n n e n n H l i i i oc i i
N V2 O O . 01 Vo. 3 No 6 12 .
余 华小 说叙 事伦 理 研 究 综 述
唐 静
(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 与社会发展学院 , 山东 曲阜 236 ) 7 15 摘 要: 在近年来的 小说叙事伦理研 究领域 , 对余华的作品争议较 大。通过对近年来 国 内 余华 小说叙事伦理研 究文献 的收 集和整理 , 国内研 究进行评析 。从 以下几个 方面对其 小说叙事伦理做初 步的总结 : 小说揭示 了人 对 余华

余华小说主题研究综述

余华小说主题研究综述

余华小说主题研究综述作者:杨明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03期摘要:论文总结了余华80年代以来发表的小说的创作主题,将其归纳为“暴力主题”、“生死主题”、“苦难主题”和“善恶主题”四种,分别将近年来的研究者对这四类主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进行研究整理并做出综述。

关键词:余华;主题;暴力;苦难作者简介:杨明辉,女,硕士研究生,山西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与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02余华发表的小说数量并不多,然而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价值,论文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四大主题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并以此作为对余华小说主题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一、暴力主题暴力主题尤其在余华八十年代的小说中频繁出现。

在《现实一种》、《难逃劫数》、《一九八六年》、《古典爱情》等小说中均有对暴力场面的露骨描写,内容包括手足间的虐杀、吃人的残忍画面以及残酷的刑罚场面等等。

近年来对余华小说中的暴力主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切入:余华小说中暴力主题的呈现特色、暴力主题在余华小说中频频出现的原因、对余华小说中的暴力主题的评价。

余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后的暴力主题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色。

在八十年代的创作中,余华更加青睐暴力主题。

对于余华对暴力主题的呈现方式,研究者多结合具体作品给予描述性的评价。

通常认为,暴力主题在余华的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已经初露端倪:独自出门远行的年轻主人公试图主持正义的英勇行为被村民的暴力行为粗暴阻止,从此开始接触到了真实人生的荒诞面目。

在八十年代的作品中,余华表现出了对暴力主题的痴迷,此类作品的情感基调是冷峻的黑色,对暴力的呈现是冷静客观、不动声色的“零度书写”,对暴力行为的细节刻画细致入微,甚至被研究者普遍认定有一种对于暴力的痴迷。

九十年代后余华的创作更多着眼于苦难命运对人的折磨,对直接的血淋淋的暴力行为着墨较少,蒋蓉将余华八十年代创作中的暴力主题归纳为“个人的暴力”,而九十年代的暴力主题则是“命运的暴力”[1]。

余华《第七天》研究综述

余华《第七天》研究综述

余华《第七天》研究综述作者:王然来源:《人间》2016年第05期摘要:余华小说《第七天》从二〇一三年六月出版至今,有两年时间。

小说的出版把余华推到了风口浪尖,其中,有批评也有赞扬。

本文将两年的研究评论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归纳,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悟进行评介,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述评结合,以期实现一个系统的研究成果。

本综述共分为两大部分:叙述视角和主题研究。

第一部分汇集了小说叙述视角的研究资料,许多学者大都认同小说的亡灵叙述视角。

第二部分也将不同论者对小说主题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分类整理,以期实现对小说文本的深层次剖析。

希望本文对余华及其小说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叙述视角;主题中图分类号:B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09-02余华自一九八七年在《北京文坛》上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以来,便一直以自己的冷漠叙述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创作出一系列贴近现实生活而又直逼生命本真的作品。

二〇一三年,余华推出了新作《第七天》。

虽然出版时间不长,但文学界始终对它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一方面,余华及其新作受到了众多的批评与指责;但另一方面,应该看到,赞赏肯定作品的论者也很多。

在这些评论中,论者们对小说主题及其叙述视角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评析,对当下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意在对这些评论进行归纳整理和综合,形成一个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完整而系统的文献综述,以期对以后的余华及其小说研究有所帮助。

一、叙述视角研究作品叙述必然会才采用一定的角度,这种角度就是叙述视角。

《第七天》的叙述者是一个死去的魂灵,许多论者都看到了小说的亡灵叙述视角,并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看法。

洪治纲的《寻找是为了见证——论余华的长篇小说》从余华自身创作出发,肯定了《第七天》亡灵叙述视角。

一方面,他认为余华一直是以一种惯常的人的视角进行书写的,而《第七天》却从一个已经死去的亡灵角度进行叙述,这无疑是余华对自身小说创作的突破与超越。

余华小说研究述评

余华小说研究述评

《余华小说研究述评》摘要:可以这样说,这一阶段的余华研究,评论者们对余华这一时期小说主题展开了论述,旷新年认为“余华的小说从以前的残酷、血腥、暴力、宿命主题转移到了生存苦难的主题上来”,像比较研究、小说中儿童视角研究、女性形象研究等等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自初登文坛以来,作品的数量并不多,但大多有影响并受到评论界的好评。

评论界对余华小说创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小说的主题思想及成因;创作风格的变化;独特的叙事艺术以及比较研究等等。

本文正是从这些主要的问题出发,系统地勾勒余华研究的运行轨迹,梳理研究成果,供关心喜爱余华研究的学者参考。

(一)1987年余华发表了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个人感知及所开拓出来的与传统不同的艺术天地而受到关注,这其中要数莫言的评论最为切中肯肇。

站在同时代作家的立场上,莫言肯定了余华用哲学上的突破来设计自己的创作方向的做法,称余华为“仿梦小说”的制作人和“清醒的说梦者”。

这篇评论为提高余华的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为以后真正的学术评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余华在第一阶段发表的小说,带有很强的先锋色彩。

小说的主题以暴力和死亡为主要描写对象,作者采取一种冷漠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小说在结构、语言和叙述方式等方面都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这一时期的评论大多是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的。

余华前期小说中充满了暴力和死亡,甚至可以说他完全以发掘“人性恶”为己任,专注于揭示人的兽性的一面,或者说是人性中最丑陋、最残酷、最肮脏的一面,沉醉于用冷漠的态度对死亡、暴力以及各种天灾人祸进行富有诗情画意地叙述,让人不寒而栗。

谢有顺认为:“余华早期小说里,死亡、暴力和血并不仅仅是一种记忆,而是经由余华的叙述被指证为这个世界的基本现实,或者说,是这个世界的内在本质”。

而黄蕴州,昌切还把余华小说中暴力书写和我们民族的历史联系了起来,“余华借助暴力这一中介对我们传统的善的历史观进行了解构,揭开了其对人之正常生存之摧残的恶的一面,从而对历史暴力进行了冷峻的控诉”。

余华研究综述

余华研究综述

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综述摘要:余华是一位成就突出的中国当代先锋作家,自1984 年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其一系列实验性极强的作品一直倍受评论界和文艺界关注。

受到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深刻影响,余华的语言简洁明快、新锐诡异,通过语言的尖新求变阐释自己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余华小说语言的研究,受到了关注。

关键词: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综述;语言学与文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语言是小说及其他文学样式的载体,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风格正是通过语言表达和体现出来的。

风格成熟的作家在作品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都会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余华是一位成就突出的中国当代先锋作家,其作品一直是学术界和评论界讨论的热点。

自1984 年评论家肖复兴发表的第一篇余华研究论文《一月清新的风》开始,关于余华其人其作品的研究从未间断。

早期主要是针对单篇作品的研究论文,进入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对余华作品多角度多方位解读的论著。

综观20 余年的余华研究历程,评论界对余华文学创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从五个方面展开:小说的主题思想及成因;创作母题及演化;创作风格的前后转变;独特的叙事艺术,以及比较研究等等。

这其中对于余华小说语言的探索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加以简单的评述,系统地勾勒出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的运行轨迹。

一、纯文学角度谈语言特色余华作为先锋作家中的佼佼者,他表现出对文学的语言和文本的巨大热情。

他作品中关于暴力、死亡、苦难和欲望的主题,对人物的刻画等都因其语言的独特运用而引起文坛的关注。

评论界也纷纷从文本分析的文学角度谈语言特色。

研究余华的著名学者李平教授说:“在小说的语言上,语言的‘诗话意味’没有了,少了些文人气,而多了些民间文学的喜剧风格。

”邓大琥的《余华小说的语言特色》中,用“简洁又动感十足的语言”、“诗兴的比喻”来强调作品语言的“真实性”;正如马知遥在《论余华小说创作的先锋性》(2007)中说:“让语言决定思维的形成。

20年来余华研究综述

20年来余华研究综述

20年来余华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余华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及其研究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本文旨在综述这二十年来余华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全面的参考和启示。

余华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而著称。

他的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不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研究热潮。

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对余华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包括主题研究、叙事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旨在揭示余华作品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余华研究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逐步深化的过程。

研究者们对余华作品的解读也日益多元化和深入化。

本文将从余华作品的主题思想、叙事手法、人物形象、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梳理,以期全面展现这二十年来余华研究的成果和进展。

本文还将对余华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推动余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二、余华生平及创作历程余华,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人物,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活跃于文坛,凭借其深刻的作品内涵和独特的叙述风格,逐渐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余华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便展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1983年,余华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早期作品多以短篇小说为主,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1987年,余华发表了他的代表作《活着》,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人性挖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迅速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

随后的《许三观卖血记》更是将余华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部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许三观卖血生涯的描写,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

进入21世纪,余华的创作风格开始发生变化,他开始尝试将历史、现实与虚构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如《兄弟》和《第七天》等。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余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反思。

作业

作业

浅析余华《活着》中的富贵形象的文献综述一、选题研究的目的余华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于文坛,其小说创作的主体风格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小说由于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多注重文本的形式实验和技术操作,从《十八岁出门远行》、《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可以看出其创作在现实上的狭隘性,对于现实只是简单的叙述,没有从文学层面上对现实进行解剖和救治。

一直到了九十年代以后,他在前期创作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的完善,寻求一种突破的方式,开始摆脱“先锋”反叛性色彩向“传统”靠近,像更为宽广的方向发展,如接连发表的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一个地主的死》、《活着》以及去年出版的《第七天》,其中长。

长篇小说《活着》最能体现余华写作方式的转型,也是在文学界被言说最多的一部。

《活着》讲述了主人公富贵悲惨的一生,演绎了在极度困境下的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和态度,少了先锋时期的特色,多了对现实人生的关注。

无论是从作品的问世还是到张艺谋改编的电影《活着》,对于《活着》的研究的文章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研究的角度也是各具特色,各显风采。

本选题讲从主人公富贵的一生出发,分析富贵的生存意识与生存哲学和富贵的一生所渗透的中华文化。

对于阅读《活着》的读者提出一个好的引导,便于阅读者更好的理解文本,更好的把握余华转型的创作思想。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作家创作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作家得以在宽松的空间里进行自由的创作,大量的作家作品开始涌入人们的生活,余华作为其中的一位开始进入读者的视野,其九十年代转型以后的作品更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学者和评论家开始对其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对于余华《活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对于《活着》的界定余华本人认为:“活着就是承受苦难并且与苦难共生共存: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

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余华小说《活着》的电影改编研究写作大纲

余华小说《活着》的电影改编研究写作大纲

余华小说《活着》的电影改编研究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1.3 研究问题和预期贡献
二、文献综述
2.1 余华小说《活着》的研究现状
2.2 《活着》电影改编的研究现状
2.3 文献综述的结论
三、余华的小说《活着》
3.1 余华的写作风格和主题
3.2 《活着》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3 《活着》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四、电影改编的过程
4.1 改编的必要性
4.2 改编的过程和方法
4.3 电影与小说的对比分析
五、电影改编的效果分析
5.1 人物形象的改编和变化
5.2 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变化
5.3 电影风格的体现
5.4 观众对改编的接受度调查
六、影响因素分析
6.1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6.2 电影工业和市场需求的影响
6.3 余华和导演对改编的影响
6.4 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七、结论和评价
7.1 研究结论总结
7.2 对《活着》电影改编的评价
7.3 对未来电影改编的展望和建议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如有)
9.1 观众接受度调查报告
9.2 对比分析表格和图表
9.3 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介绍。

磨难与人生——余华作品中苦难人生的研究综述

磨难与人生——余华作品中苦难人生的研究综述

磨难与人生——余华作品中苦难人生的研究综述摘要:余华是一位特别关注苦难的作家,即使是在他90年代小说转型后,“苦难”这一主题也被继承下来。

本文首先对余华作品中的苦难做一个简单的概述,再选取其中的三篇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分别阐述其文本中的苦难,做个案探讨,最后提出现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苦难,人生提及余华,非文学专业的同学大多想到的是《活着》《兄弟》等作品,文学专业的同学在此基础上会想到《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鲜血梅花》等作品。

前后读书群体间阅读的作品以《虚伪的作品》为界,研究者多把《虚伪的作品》看作余华创作阶段的分界。

学界对余华两个创作阶段转型有不同结论,分歧主要在于后一创作阶段的作品是否具有先锋性。

一批学者认为余华后一阶段的创作不具有先锋性,这批学者以吴义勤和陈思和的观点为代表;另一批学者则认为余华的文学创作中始终体现先锋的精神状态,他始终是一位先锋作家,这批学者以王达敏、冯勤为代表。

然而抛却先锋性来谈余华的作品,始终不变的,是余华作品中的苦难。

一、对余华作品中苦难的探讨就张崇员、吴淑芳对于余华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界对于余华的先锋性和创作转型都存在争议,对于余华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也都持有不同意见,暴力、死亡、苦难、欲望等都是其作品的高频关键词,暴力因素在后期创作中的明显减少,但苦难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尤其是研究者解读《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篇长篇小说时都不约而同地将侧重点放在了小说的“苦难”主题上。

二、余华作品中苦难的个案探讨对于苦难,余华从来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冷酷地叙述着一切,并不是因为他冷血、铁石心肠,恰恰是源于他的悲悯,在余华的作品中,面对苦难,他向来都是审视现实、叩问生命、回到悲悯。

苦难是灵魂的诗性表达,它使人的精神得到了提升与净化。

本文将选《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三部长篇来对余华作品中的苦难进行个案分析,可以看出他对苦难的认识层次分为:体验苦难、消解苦难、忍受苦难,而缓解苦难生活可概括为:回忆、忍耐、幽默。

最新 余华的现实创作特点研究-精品

最新 余华的现实创作特点研究-精品

余华的现实创作特点研究余华自《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执着于人性的探究,以生猛的姿态来直击现实,呈现出一位中国文坛纵横驰骋者强大的精神气场,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余华的现实创作特点探究的,欢迎阅读借鉴。

一、抵达现实:从“夸张变形”到“贴地飞行”2005年,沉寂了十年之久的余华发表了《兄弟》,宣称自己“正面强攻现实”, 但是,《兄弟》却引发了读者的两极评价,余华自1993年起凭着《许三观卖血记》《活着》所积累的巨大声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读者对《兄弟》的一个重要负面评价是小说和现实过于贴近,缺乏小说应有的维度。

但在笔者看来,无论小说选择了什么题材、哪个历史背景,所有的叙述都是小说家基于当下的发言,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所有的小说都是“抵达现实”的,只是方式和角度不同罢了。

但是,由于现实生活的纷繁复杂、森罗万象,而当代读者对于小说所表现的生活又更为熟悉、把握更为直接,这就使得现实题材的作品更容易导向众说纷纭的境地,这也是当下创作往往形成巨大争议的原因所在。

同时,对于作者而言,“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题材的当代性和复杂性给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因此,所有敢于“直击现实”的作家,除了需要拥有直面当下的勇气,还需具备“一览众山小”的精神气魄。

对于余华这样一位拥有三十多年写作经验的老作家来说,他宣称自己“强攻现实”,已不是少年式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而是更多地显现出面对时代和现实的成竹在胸。

余华自《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执着于人性的探究,在穿行了漫长的人性迷雾之后,将目光凝聚到当下,以生猛的姿态来直击现实,呈现出一位中国文坛纵横驰骋者强大的精神气场。

从2005年的《兄弟》,到2012年的《第七天》,余华对现实的接连出手,传达出他对于现实思考的深入,也让余华在现实创作路途中经历了一次螺旋式上升。

因此,我认同余华自己的说法,这是一部“最能够全面代表他作品风格的一部小说”.《兄弟》一面世,就激起了文坛的巨大声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综述
摘要:余华是一位成就突出的中国当代先锋作家,自1984 年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其一系列实验性极强的作品一直倍受评论界和文艺界关注。

受到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深刻影响,余华的语言简洁明快、新锐诡异,通过语言的尖新求变阐释自己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余华小说语言的研究,受到了关注。

关键词: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综述;
语言学与文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语言是小说及其他文学样式的载体,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风格正是通过语言表达和体现出来的。

风格成熟的作家在作品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都会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余华是一位成就突出的中国当代先锋作家,其作品一直是学术界和评论界讨论的热点。

自1984 年评论家肖复兴发表的第一篇余华研究论文《一月清新的风》开始,关于余华其人其作品的研究从未间断。

早期主要是针对单篇作品的研究论文,进入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对余华作品多角度多方位解读的论著。

综观20 余年的余华研究历程,评论界对余华文学创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从五个方面展开:小说的主题思想及成因;创作母题及演化;创作风格的前后转变;独特的叙事艺术,以及比较研究等等。

这其中对于余华小说语言的探索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加以简单的评述,系统地勾勒出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的运行轨迹。

一、纯文学角度谈语言特色
余华作为先锋作家中的佼佼者,他表现出对文学的语言和文本的巨大热情。

他作品中关于暴力、死亡、苦难和欲望的主题,对人物的刻画等都因其语言的独特运用而引起文坛的关注。

评论界也纷纷从文本分析的文学角度谈语言特色。

研究余华的著名学者李平教授说:“在小说的语言上,语言的‘诗话意味’没有了,少了些文人气,而多了些民间文学的喜剧风格。

”邓大琥的《余华小说的语言特色》中,用“简洁又动感十足的语言”、“诗兴的比喻”来强调作品语言的“真实性”;正如马知遥在《论余华小说创作的先锋性》(2007)中说:“让语言决定思维的形成。

”这类评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小说事件语言、人物语言的归类分析,来强化作者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的主题思想。

在比较文学领域,也涉及到了余华小说语言的比较研究。

“评论家都认为小说的语言多借鉴了国外先锋语言”;“十分重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的运用,主观性描述新奇而时髦,句子结构复杂而冗长”①“‘许多年以前’,‘许多年以后’,《百年孤独》中的这种句式得到了充分的实现,打破了故事的自然进程,使故事随意跳出原有的封闭圆圈任意确定新的起点,巧妙地进入了叙述的进程之中。

”②黎晨的《黑色幽默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研究》中也以余华为例,对余华小说的语言特色作了简要的艺术性分析。

二、叙述学、文艺学角度谈语言运用:
在关于余华“怎么写”的文本形式研究中,对其作品的叙述语言、文类颠覆、重复叙事等层面的研究经久不衰,而且呈现出“细化”倾向。

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把对其文本形式的研究分为1990 年前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初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9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文本形式研究多谈及余华作品的叙述语言与常规小说的不同之处。

如张卫中于1990 年发表的《余华小说解读》(当代作家评论)和王彬彬于有1991 年发表的《余华的疯言疯语》(当代作家评论)。

在研究者早期的印象中,余华小说对被叙时与叙事时间进行割裂,其文本序列“成了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词语施虐”,“像一堆白日梦呓,或者像一个精神病人的疯言疯语”。

③这些属于印象式的评论,探索出余华小说的语言由于陌生化效果、由于能指的泛化和感觉的幻化而具“仿梦小说”的特征,而这种叙述语言是为其颠覆日常传统经验服务的。

这时期对余华叙述语言的研究中,全新阐述了一种新的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

但研究者认为,这种叙述语言的变革是余华为突破日常经验和话语规范的束缚而采取的叙事策略。

因此,在这一时期叙述语言的研究中,语言始终作为一
种载体。

第二个时期是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这个时期评论界多探讨其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在叙事研究中侧重了对文本语言和话语方式的解析。

如谢有顺的《绝望审判与家园中心的冥想——再论<呼喊与细雨>中的生存进向》(当代作家评论,1993(2)),在对《在细雨中呼喊》的研究中,认为该小说的显著变化是“大量启用了心灵语言”;吴义勤在《切碎了的生命故事——余华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试评》(小说评论,1994(1))中分析了小说的语言意象、预言式叙述和分析式叙述两种典型的话语方式。

余弦在对《许三观卖血记》的论述中虽谈及语言的重复修辞手法,但更着重的是对叙事重复和主题重复的研究,从而引起了研究者对作品叙事技巧和方式的关注。

第三个时期是21 世纪初,这个时期对余华作品叙事研究从更小更细的方面介入。

如石慧的《论余华小说的叙事特点》、罗绮卫的《浅论余华小说叙事视角的变化》及张卫中的《余华小说的时间艺术》都从细微角度进行研究,其中涉及对叙事语言的简要概括。

同时期,高校对余华及其文本语言的研究也一度成为热点。

据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结果,自2001 年——2005 年,全国高校以余华及其代表作为研究主体的硕博论文共计18 篇,其中论及作品语言的共4篇。

三、语言学角度谈语言
余华作为先锋派作家的代表,视文本和语言为文学的生命。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他对小说语言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和实验。

这种在文学中将语言视为独立的自足的表现,近五年来引起了语言学界的足够重视。

学术界充分运用语言本体论、符号学等理论探究余华语言词语、句式、修辞等。

如在《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语言的本初性特征》(2003)中,何滢运用具有本初性特征的内部语言解释了它在《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运用;在《〈许三观卖血记〉的语篇衔接与语言风格》(2005)中,董育宁对话题连续、概括词替代、同语复现和排比用语言学理论进行了分析。

根据20余年来学术界与评论界对余华及其文本语言研究的有效梳理,可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1.研究角度:从文学角度、叙述学角度、美学角度探讨小说语言,仅仅是停留在艺术分析的层面上。

无论是从先锋文学的特征出发,还是从叙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都把语言看作一种研究载体,为主题思想的阐述、为揭示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提供论点支持。

2.研究材料:对余华作品语言层面的观照和专门研究并不多。

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的论著,多是对余华单个作品的语言形式给予关注,对具体文本的研究还不够细致,目前也没有出现综合余华全部作品语言为研究材料的文章。

3.研究方法和结果:近几年来虽有学者从修辞学、符号学角度对余华作品语言进行了研究,但却没能从语言本体论的角度和高度进行研究。

在对余华作品的叙事研究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在文本的修辞研究方面,尽管有研究者在论文中偶有提及,如余弦的《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然而能从这方面有所彻底突破的论文仍然不多。

结语:
余华作为80年代异军突起的先锋派代表作家之一,自觉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语言本体论的深刻影响,在创作中关注语言自身,使他的小说语言呈现出与传统文学语言迥然不同的尖新诡异的风貌,他看重语言的弹性、可变性和潜隐性,努力突破语言的常规形态:如句式的错位与变形、词组特殊的搭配与组合、标点的省略或繁复等。

因此,运用语言学理论深入分析余华小说的语言,对小说文本进行语言角度的解析有助于对小说的整体把握。

参考文献:
①何滢. 余华:短暂而安详地叙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2).
②刘保昌,杨正喜.先锋的转向与转向的先锋——论余华小说兼及先锋小说的文化先锋[J].华
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③张崇员.20 年来余华研究综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