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问题语文

合集下载

丰富语文学科教学贵在课堂内外实践

丰富语文学科教学贵在课堂内外实践

龙源期刊网 丰富语文学科教学贵在课堂内外实践作者:张宏达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1期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为了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开展课堂内外实践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适当开展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和独立思考,更好地积累素材,丰富生活经验。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内外实践;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者”,教师讲解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一个循环过程。

同时教师也忽略了关于实践的重要性,虽说课本是学习的基础是重中之重,但其实实践活动的开展也不容忽视。

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任何学习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所学知识的目的也是运用生活当中。

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课堂内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去观察社会生活,在二者的有机整合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一、当今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学者萨迪曾经说过:“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一般来说,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基本内容是基础,但是适当的实践活动也是有必要性的。

语文学科是一门需要交流、观察和思考的学科。

虽说教师制定全面的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获得高分数。

但是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可能会成为一个只会刷题的学习机器,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最终进入社会也早晚会被淘汰,成为人生舞台的失败者。

课堂内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指教师课后组织的学习活动,兴趣社团,英语角等等都可以作为实践活动参与,感受学习的快乐。

浅谈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偏 差 低 效
语 文 是 一 门工 具 学 科 。这 是 我 们 的一 贯 认 识 基于此 , 有 些 教 师在 教学 中仅 将 音 、 形、 义和语 、 修、 逻作 为教学重点难点 。 背 定义 , 解 概念 , 讲规则 . 将 语 文 肢解 为 枯 燥 乏 味 的 死 点 . 抽象死板 . 严 重 挫 伤 楚 了学 生 学 习 语 文 的 积 极 性 . 自然 难 以培 养 学 生 较 高 凹 的和 实 用 的 语 文 能 力 还有些教师喜欢将与教学 目 标、 教 学 内容 关 系 不 大 的花 边 内 容 搬 上 课 堂 . 引 起 学生兴趣 . 或是 将 学 生 无 法 理 解 、 没必要理解 、 也 并 不实用 的内容大讲特 讲 , 一节课下来 , 无 论 课 堂 活 跃与否 . 学 生 的 收效 并 不 大 。 一 章熊先生 说过 : “ 语 文 教 学 的灵 活 性 给语 文 教 学 带 来 了 广 阔 的 天 地 和舞 台 。 也带来 了困惑 : 语 文 教 学 的 随意 性 则 使 学 生 水 平 相 应 地 缺 乏 有 效 的 保 障 ” 我们 自 然 反对闭塞乏 味的课堂教学 , 但是也 反对华 而不实 、 任 意 而 为 的做 法 。这 两 种 倾 向 的产 生 . 根 本 原 因在 于 对 语 文学 科 的 本 质 认识浮浅片 面。 不可否认 , 在新 形 势 下 , 语 文 学 科 所 负 载 的 内 容 任 务 更 加 丰 富复 杂 , 语 言学 、 文章学 、 信息学 、 逻辑学 、 哲学、 美 学 等 社 会 学 科 和 自然 学 科 的许 多 领 域 都 是 语 文 触 及 的 范 围 . 由
教 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究
在 教 学 改 革 的浪 潮 中 .语 文 教 学 改 革 声 势 之 刘 大 . 可 以说 是 其 他 学 科 无 法 相 比 的 。几 乎 所 有 的 语 清 文教育 工作者 . 在否定 旧的教育观念 . 批 判 旧 的 教 华 学方式的同时 . 都 试 图从 更 深 层 面 把 握 语 文 教 学 的 规律 , 探 索 适 应 新 的形 势 、 新 的 要 求 的 教 改 之路 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阶段三测试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阶段三测试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阶段三测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大力提高()的效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A、阅读教学B、口语交际教学C、习作教学D、识字教学正确答案:A解析:大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见教材P175。

2、吕叔湘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

”A、口语交际能力B、语感能力C、习作能力D、阅读技巧正确答案:B解析:吕叔湘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参见教材P175。

3、课程标准提出了1?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A、200万字以上B、400万字以上C、145万字以上D、150万字以上正确答案:C解析:课程标准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要求,其中1?6年级145万字以上。

参见教材P179。

4、课文教学应体现()的教学顺序。

A、整体—部分—整体B、部分—整体—部分C、部分—整体D、整体—部分正确答案:A解析:课文教学应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顺序,遵循“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教学规律。

参见教材P182。

5、围绕学法设计教法,即采用“导读—扶读—自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式是()。

A、举一反三式B、跳跃阅读式C、一篇带多篇式D、直接切入式正确答案:A解析:举一反三式:这种方式是围绕学法设计教法,即采用“导读—扶读—自读”的方式进行教学,适用于侧重教给学生某种读书方法的课型,尤其适用于几个部分结构、写法基本相似的课文。

参见教材P183。

6、由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判断、推理、评价、解决问题等智力行为构成的认知过程是()。

A、理解B、阅读D、叙述正确答案:B解析:阅读是由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判断、推理、评价、解决问题等智力行为构成的认知过程。

参见教材P184。

7、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地、有目的地、有效地阅读文字材料,并获取所需信息的方法是()。

A、读写结合B、导读教学C、快速阅读D、主题教学正确答案:C解析:快速阅读指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地、有目的地、有效地阅读文字材料,并获取所需信息的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_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_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_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近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不断进步,新课程理念得到明显体现,譬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问题、动手活动机会比以前多了,也不乏精彩的课堂教学,令人赞赏。

但是,仍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有意或无意)仍沿袭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传道、授业、解惑”,不注重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来看,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得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

这种现象虽然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有所改观,但是,他的共性和普遍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年龄愈大的教师这种现象愈突出,地理位置愈偏远、学校规模愈小的学校问题愈严重。

2.过分重视人文性,在对作者的情感、课文的态度和价值观、审美教育方面讲得多,甚至分析很到位;而对语文的工具性比较轻视,淡化了基本的语言训练。

表现的形式是:学生对文本朗读不足,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不够,教师分析讲解多,学生质疑问难少。

学生学到的东西都是教师准备好的、标准的、“步调一致”的“参考答案”。

因而,导致学生基础薄弱,只记住了一些已有定论的答案,分析问题的技能欠缺,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足。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

接受新课程理念熏陶后,分组学习讨论、学生表演、比赛等活动形式常常能在课堂教学中见到,但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这些活动大多属于花架子、走过场,一时热闹而已,不能与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学生的真正需求这些实质性东西相联系。

4.重视知识传授的结果,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过程。

这主要表现在对考试分数的追求上,只要学生能取得高分,不管这种教法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都是好教法,都是值得推广的。

单调刻板的答案背诵、大题量作业练习这一方法得到了多数人的推崇。

5.教学形式单一,仅限于课堂教学一种形式。

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综合性活动被当做“语文课”来上,这些“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也表现为不是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是为对付考试。

“双减”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深度变革的思考

“双减”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深度变革的思考

“双减”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深度变革的思考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由来已久针对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吕叔湘先生早于1978 年就在《人民日报》上发文质疑过:“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

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

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 课时,语文是2749 课时,恰好是30%。

十年的时间,2700 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1989 年,斯霞老师在《减轻学生负担,救救孩子们》一文中大声疾呼过“凡加重学生负担的经验,都不是成功的”。

2005年,李吉林老师在《搬掉“两座山”》一文中也呼吁“语文教学要搬掉两座大山——课上问答如山,课后习题如山”。

2019 年12 月,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 年结果公布,我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关键能力素养均居参测国家(地区)第一,但测试结果还显示:我国四省市学生平均校内课堂学习时间为31.8小时/周,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4位。

阅读单项的平均学习时间为4.6小时/周,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7位,阅读的学习效率为119.8分/小时,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44位。

我国四省市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指数为-0.19,满意度平均分为6.64 分,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分别排第51 位和第61 位。

这表明我国学生的总体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幸福感偏低。

1.重知识轻素养。

我们的学生虽然在PISA 阅读测试中拿到了全球第一的好成绩,但年轻一代语言使用不规范、逻辑思维水平低下的情况却普遍存在,甚至还有一些从事教育行业的青年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语言逻辑混乱、公开演讲能力较差等问题。

年轻一代语文素养的缺失令人痛心。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曾经非常形象地比喻“知识、能力、素养”之间的关系,参加驾校学习获得的是与驾驶有关的知识,能上路开车是技能,在行驶过程中所有的表现是素养。

吕叔湘新时期语文教学思想略论

吕叔湘新时期语文教学思想略论

吕叔湘新时期语文教学思想略论吕叔湘先生不仅在语言研究领域著述等身,是我国语言学界造诣殊深、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家;而且他长期关注语文教学,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有着鞭辟近里的研究和独具只眼的见解,是一位备受人们尊敬的语文教育家。

他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涉及各个方面,性质也多种多样。

他的有关言论,既包括对语文教学的总体认识,又包括对文言文教学、作文教学及阅读教学的具体意见;既有对语文教学的性质、任务及原则的精要阐释,也有对语文教学的过程、步骤及方法的透辟说明。

通览吕叔湘先生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论文论著,不难发现,他在对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研究中,开创性地形成了系统的语文教学思想体系。

这种教学思想体系,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学改革,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

本文拟着重就吕叔湘先生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思想,谈一点儿粗浅的认识。

十年动乱,教育战线同其他战线一样遭受了严重而巨大的破坏,语文教学也是备受摧残。

因此,“文革”结束以后,语文教学质量亟待提高,语文教学界就此展开了热烈的探讨,首先尖锐的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是吕叔湘先生。

吕先生于1978年3月16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

文中说:“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

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

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

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67页—68页。

本文引注的页码,系《吕叔湘论语文教学》一书的页码,下同)吕叔湘先生的这篇文章切中了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要害——“少、慢、差、费”,提出了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

历时性阅读指导让整本书阅读教学真正发生意义

历时性阅读指导让整本书阅读教学真正发生意义

历时性阅读指导让整本书阅读教学真正发生意义作者:林巧来源:《师道·教研》2019年第10期语文教学引入整本书阅读教学试图解决吕叔湘先生指出“少、慢、差、费”的问题。

一、“三心”批注法让阅读有真感悟思:侧重内容与主题的感悟。

如对章节内容的概括,人物性情的评价,主旨思想的感悟等。

感:侧重于对言语表达技巧的感悟。

如字词的锤炼,修辞的应用,前后情节的呼应等。

惑: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跟作者并肩站着,指向内容主旨等不明白读不懂的地方;站在作者的对立面,以审视的眼光,提出批判性问题。

“三心”批注法,即关注到内容、主题、人物个性等基础层面,又引导学生深入文字肌理,品味鉴赏语文,并将阅读指向思维提升与发展层面。

班级共读《西游记》所选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彩插励志版”,白话压缩本,目的在于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

《西游记》是以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取胜的章回小说,适合“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

但是为了检查学生阅读进度与质量,笔者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结合“三心”批注法,每章选择三处做批注。

策略是引导,也是提示,并且还能凸显出学生的个性差异。

心思细腻的女生往往在“感”上用功较多,如晓仪同学侧重关注言语表达技巧,善于结合人物动词剖析人物个性。

而男生侧重于“惑”,如罗炯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逻辑性的困惑:既然孙悟空被关在八卦炉里,眼睛熏得通红,说明眼睛就是他的弱点,那么如果天兵天将利用这一弱点,孙悟空是否就能被降服呢?高品质的批注,使读后交流也有了思维的含量。

一节交流课的头脑风暴,学生碰撞出十几个可以统摄全书的综合性问题:为何取经团队非得向西行呢,为什么没有“东游记”?猪八戒好吃懒做又何德何能参加取经团队呢?为何天上的神仙下凡“只好”做妖怪呢?倾听着学生彼此“倾听——应对”,教室里正形成一种探究式阅读的场域,开展研究性阅读正是时候。

二、检索取舍让阅读有真聚焦在阅读策略的训练上,应小步走,先示范,再练习。

为此笔者带领学生阅读崔岱远《看罢西游不成精》一书中的《猪八戒的快乐生活》《有种心病叫卖弄》等篇目,学习作者根据观点需要,检索、提炼、整合文本信息的方法。

语文教育如何走出“吕叔湘之问”

语文教育如何走出“吕叔湘之问”

语文教育如何走出“吕叔湘之问”作者:许振东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40期1978年3月16日,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

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

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Vo。

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叔湘之问”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果不佳。

此问发出至今的四十年间,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改革,推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取得成就和收获也不少。

然而,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当年的困惑和疑问并没有真正解决,“吕叔湘之问”依旧悬在头上。

适量与慢读如何才能走出语文教育的困境?著名学者温儒敏提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最管用最有效的办法是读书,是培养读书兴趣,这是关键,是牛鼻子。

如何抓住这个牛鼻子?温儒敏先生主张语文课要教读书方法,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互文阅读、“连滚带爬”地读,以及如何读一本书,如何进行检索阅读等等,各有各的技巧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

对于“连滚带爬”地读、读整本的书、海量阅读等提升语文能力新途径,有业内人士则忧心忡忡,以为这会使本来就不堪重负的学生雪上加霜,难以承受。

针对学生负担过大的现状,有人建议,应当理性而精当地确定阅读范围,不必将诸多经典与好书提前纳入中小学生必读或建议阅读的书目中。

要让孩子适量适时阅读,而不是大量超前阅读。

学生疏于阅读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课业负担太重,挤压得学生几乎没有整块的闲暇时间。

也有人认为是在当下的网络时代,负面的影响过多,从手机网游“王者荣耀”到短视频应用“抖音”“快手”,学生所受诱惑五光十色,不胜枚举。

吕叔湘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少

吕叔湘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少

3、针对“没有掌握一整套选材方法”进行培养 作文选材“方法链”:纪实法——联想法——移植法——虚构法 ❖ 纪实法。当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时,首先就循纪实法去选材。所谓
纪实,就是写真实,即写真实的人、事、景、物。有三种情况, 其一是运用回忆的方式,从过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中选取真实 的材料来写;其二是运用观察的方式,写自己眼前所见所闻,包 括所思;其三是写自己眼前所做的事情,即一边做一边写或先做 后写。 ❖ 联想法。当我们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时,可首先循纪实法选材,如 果“纪实”所取之材不够或不典型或不新颖,那么,就可以以 “纪实”为基点,迅速联想开去,循联想法去选材。 所谓联想,就是由此人此事此物想到彼人彼事彼物。 ❖ 移植法。当人们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时,首先循纪实法、联想法去 选材,如果所取之材不够或不典型或不新颖,那么,我们就可以 以纪实、联想或纪实联想为基点进行移植。所谓移植,就是将发 生在彼时彼地彼人身上的事写到(移植)此时此地此人身上。 ❖ 虚构法。当我们当人们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时,首先循纪实法、联 想法、移植法去选材,如果所取之材不够或不典型或不新颖,那 么,我们就可以以纪实、联想、移植或纪实联想移植为基点进行 虚构。
时间,第四要扩大视域。四者结合。
针对“没有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进行培养
第一,默读时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的读;第二,尽可 能做到“四要”(要提高扫视速度、要减少回视次数、要减 少眼停时间、要扩大视域);第三,有意识地调动一切已有 的经验解决默读遇到的新问题;第四,要圈点勾画,必要时 还要摘抄;第五,不懂时读后要查阅资料或向人请教。
第一,归类整理多音字。 第二,多音字运用记忆。 第三,定时朗读法。
(二)记形能力培养
1、针对“受客观因素影响而写错”进行培养
第一,部件拆卸法。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摘要:语文学习中,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而教师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

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语言感受力最主要是依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而形成的。

语文学习中,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而教师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

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是依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

具体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着手。

1.培养对字词的感受力。

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但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2.注意意象积累。

从阅读角度来说,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标志着语言感受力的高低。

要提高学生语感,丰富学生头脑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3.强调诵读。

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

”周振甫先生将诵读与默读相比较,“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虽然可以得到启益,但跟因声求气达到的“心凝形释,冥合于言议之表”的境界还有区别。

一、语感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1.塑造人格。

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是作者人格的伟大体现。

正如德国大诗人歌德所讲:“要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激越,笔带锋芒,在于他是战事纷繁年代里力阻“霸道”主“王道”的纵横家、雄辩家;鲁迅杂文如匕首、似投枪,犀利尖锐,深刻辛辣,因为他是风雨如磐的旧中国里愤世嫉俗的革命干将:毛泽东诗文境界开阔,语锋毕现,活泼鲜明,因为他具有一代伟人的胸怀和卓越政治家的气魄。

吕叔湘:语文常谈

吕叔湘:语文常谈

吕叔湘:语文常谈吕叔湘(1904―2019),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汉语语法研究,创论颇丰,在语言文字应用和语文知识普及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语文常谈》是一部讨论汉语常识问题的文集。

全书分八章,分别阐述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汉字读音、文字三要素、语句的结构、词义与句义、古今语言变化、方言与普通话、汉字改革与拼音问题。

本书采用聊家常式的口吻与语言,叙述精要,深入浅出,生动幽默,澄清了很多错误观点和认识,对提高语文水平甚有帮助。

目录序1.语言和文字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文字不能超脱语言语言和文字也不完全一致语言文字要两条腿走路2.声、韵、调从绕口令说起怎样给汉字注音字音的三要素:声、韵、调声、韵、调在文学上的应用不必“谈音色变”3.形、音、义形、音、义的纠葛异体字利少弊多异读字要尽量减少同音字数量繁多一字多义与数字同形汉字为汉语服务并不尽善尽美4.字、词、句语言的单位三位一体的“字”语音的“句”和语法的“句”“词”的今昔汉语语法的特点5.意内言外字义约定俗成字义和词义辗转相生什么是“意义”?语言的地面上坎坷不平6.古今言殊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7.四方谈异汉语有多少方言?方言语汇的差别主要的语音分歧方言和方言之间的界限要推广普通话8.文字改革汉字能满足我们对文字的要求吗? 早就有人主张改革汉字拼音文字的优点超过缺点为拼音化积极准备条件简化汉字只是治标。

论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

论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

论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摘要: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从事语言学的研究和实践60多年。

同时吕叔湘先生又是中国20世纪语文教育家中的杰出代表。

他非常关心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针对当时语文教育现状发表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论文,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语文教育观。

关键词: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宏观视野教学观启示一、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的宏观视野1.语文教学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吕叔湘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对语言发展的了解使吕叔湘先生深刻地意识到中国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站在语言学的高度,对我国语文教学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和指导,并富有前瞻性地构筑了一个语文教育发展的宏观视野。

语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就决定了我国当前和以后需要什么样的语文。

通过对过去我国语文教育状况的分析,吕叔湘指出:“当代中国要实现一种‘文言一致’的语文,普遍提高我国人们使用语文的能力,从而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以白话代文言的白话运动,既是对中国语言的发展,也是对传统观念的颠覆,白话文自然而然地成为语文教育的主体,事实上,这也是为“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那么,如何对待文言文便成了语文教育界的争论对象,中学生要不要学文言文?学多少文言文?文言作为古老中国的文化载体,虽然已经不再使用,但是为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文言文又不可完全被摒弃。

吕老认为,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培养阅读文言的能力,使学生能自由阅读历代文献,做学习和研究的工具;二是接受文学遗产;三是了解现代文中的文言成分。

”那么基于以上考虑,吕老认为现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有点“不上不下”的味道,他建议:“让一部分学生少学或者不学文言,多学点数理化,让另一部分学生少学点数理化,多学点文言、历史。

”不得不承认,吕叔湘先生的很多观点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这种观点实际上就是现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最早理论基础。

站在培养一代新人的高度,吕叔湘先生赋予了语文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宏观视野。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

在朗读中感受美,展示美——《夏夜多美》案例反思案例背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

“以读为本,以读促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大声地诵读,有感情地表演读,轻声地读,默默地读,边读边想,这都是读。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光要提倡“书声琅琅”,也要提倡“静思默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案例描述:我在《夏夜多美》教学中努力实践着这一理念,学习课文时,我就引导学生按“读、说、问、想、读”的学习步骤学习。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你问一问。

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小动物的特点?接着师生分角色读,指名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总结学习方法,最后让学生戴着头饰表演读,一边想象表演一边有感情地背诵。

这样,在感情朗读中,学生就“形象”而“直观”地表现了语言,调动了身心的每一个部位传情达意,表现自我,使得感情朗读过程本身就成为了学习个体化的过程。

因此,感情朗读“个体化”应成为感情朗读教学优化的基本策略之一。

师:还有那些小伙伴也想送小蚂蚁回家呢?生踊跃回答。

师根据回答板书:睡莲、蜻蜓、萤火虫并呈上图片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么多朋友,你喜欢谁?为什么?生非常愿意说喜欢的伙伴的名字。

师:你喜欢谁就读谁的话,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

师: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他读错了你一定要帮助他啊!生同桌互相合作,学习气氛很浓。

师指名读后小结:是啊!睡莲不仅帮助小蚂蚁爬上叶子,而且还邀请小蚂蚁住下,它多爱帮助别人啊!我也非常喜欢他,还有那些孩子愿意邀请小蚂蚁住下呢?出示: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纷纷举手读。

江苏省吕叔湘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9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吕叔湘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9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吕叔湘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9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与众多西欧事物的“迁地弗良”不同,文学史这一著述形式进入中国以后,很快便___________,而今已经变得枝繁叶茂。

欧洲十九世纪兴盛一时的文学史,在十九世纪末遭遇了来自审美主义的___________;二十世纪中叶,在美国学院占据主流的“新批评”更是公然拒绝文学史;尽管后来随着文学社会学、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研究路径的展开,文学史一度有复兴之势,但对这一学科进行理论反思的声音,一直___________。

A. 落地生根置疑不绝如缕B. 入乡随俗质疑若隐若现C. 落地生根质疑不绝如缕D. 入乡随俗置疑若隐若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落地生根: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入乡随俗:是指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这个成语常形容外乡人尊重、适应和主动融入当地风俗文化。

本题所给文段说文学史进入中国,如今已经“枝繁叶茂”,用“落地生根”恰当。

质疑:提出疑问。

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

文中不是否定句,用“质疑”正确。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形容形势危急或者声音细微悠长。

若隐若现,强调的是模糊、不清楚。

文中用“不绝如缕”恰当。

故此题答案应为A项。

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

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发展要讲节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的节奏,该发芽时发芽,该结果时结果,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管窥语文课堂教学的“活”与“实”

管窥语文课堂教学的“活”与“实”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活” 吕叔湘 先 生 说 过:“成 功 的 教 师 之 所 以 成 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法是 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上还有总钥匙,它 的名字就叫‘活’。”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课 程理念下 的 教 学 改 革,语 文 教 学 永 无 定 法,而 这无“定法”主要体现在一个“活”字上。 1.语文课堂的灵气与活力 著名的现代教育家魏书生,大家都很熟悉 吧,他上课 喜 欢 让 学 生 猜 他 这 节 课 干 什 么,有 意识地制造悬念,打起学生精神,充满趣味;全 国十杰教 师,吉 林 特 级 教 师 赵 谦 翔,在 一 次 公 开课上让学生演唱《潇洒走一回》,既为了调节 课堂气氛,又 为 了 实 现 人 生 感 悟;再 如 于 漪 的 情境导入,钱 梦 龙 的 巧 妙 设 问 等,无 不 体 现 了
备课参考
种方式:改造与迁移。改造就是把语文课本中 的一篇篇课文想方设法加以改造,尽可能使它 趣味化、剧 目 化,成 为 生 动 活 泼、引 人 入 胜、便 于消化的东西;迁移就是通过内引、联、比较 等做法,用 一 种 知 识 产 生 对 其 他 知 识 的 联 想, 做到温故 知 新,及 时 反 刍,让 学 生 在 课 堂 学 习 中举一反 三,触 类 旁 通,这 样 的 教 学 就 是 成 功 的教学。
特级教师的“特”!有句名言说得好:“我不一 定能成为强者,但我愿意沿着强者的路去走。” 在此,我想盗用一下,“我不一定能成为名家, 但我愿以名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学习《出师表》时,先用“草船借箭”的故 事来导入;教 学 《闻 一 多 先 生 的 说 和 做 》,带 着 《七子之歌》的音乐走进教室;早读时常在黑板 上写句名言;课堂提问时甚至以巧克力做奖励 ……有时不经意地吟诵古诗名言,偶尔间穿插 一个笑话,读一个短信,引用一句歌词,或者以 一个笑容,一 个 眼 神,一 个 手 势 去 跟 学 生 进 行 平等的对 话,情 感 的 交 流。 所 以,我 的 学 生 比 较喜欢语文课,我也能感受到这样的语文课是 充满灵气和活力的。

吕叔湘语文教育理论浅释

吕叔湘语文教育理论浅释

吕叔湘语文教育理论浅释吕叔湘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

他不仅在语言研究领域著述等身,而且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做出过卓著贡献。

60年代,他发表了重要论文《谈语言的学习、教学和研究》和《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等,以一位语言学家特有的感受,审视了语文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吕叔湘语文思想主要包括:1、语文性质论:“语文”指“语言与文字”,即口头语言与书面语;2、语文教育目的论: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养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达到运用语言文字的高境界;3、语文教学论:以学生练习为主,营造良好的语文环境,教会学生自学。

先生对语文研究有“业余”的特点,其思想既有作为一个旁观者的冷静观察和思考,也不免有重复前人成说、缺少系统研究等特点。

吕叔湘认为,从事语文教学的人要做到两个“必须认清”。

首先,必须认清“教的是什么”。

这是语文学科的一个根本问题。

人们对“语文”的解释有多种:“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等等。

吕叔湘认为,应取第一义。

“这里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

(《吕叔湘论语文教学》,第46页,山东教育出版社)语文课应当是语言文字课,而不是文学课。

中学里学习文学作品与大学里不同,并不是为了评论这些作品的思想和地位,也不是为了模仿作品去学习文学创作,而是为了学习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

尽管语文课也有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但也不可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不能“不恰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地位”。

这些论述,从纵向上把中学语文课与大学中文系的文学课作了区分,从横向上把语文与文学课、政治课等课程作了比较。

在学科内部,他对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作了透彻的论述,针对中学教学实际作了分析论证。

他认为,“语言是文字的根本。

人类先有语言,后有文字;世界上多的是没有文字的语言,可找不着没有语言的文字。

人们总是在幼儿时期就学会说话,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使用文字。

”(《吕叔湘论语文教学》,第4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因此,他主张,学校里的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

对语文教学的探究

对语文教学的探究

对语文教学的探究摘要: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就要求语文教师运用独特的方法进行语文教学,并且不断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把握关系;多媒体技术;培养情感掌握知识和获得应用技巧,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复杂的认知活动。

这一活动成功完成的主要动力来自学生对掌握知识的热切愿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

而兴趣能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学生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讨某种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持久地集中注意,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

这时,记忆活跃了,思维清晰敏捷了,想象丰富了,能最佳地接受信息;同时兴趣也总伴随着积极的情感,即使有困难也易克服。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前提。

现就如何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做一粗浅探讨。

在《期待语文教学的美景》一文中,于漪老师曾经这样写道:“教学已蜕变成一种交易,试图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的分数。

”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漪老师对当前语文教学某些现状的洞察力。

或许是当前太多功利的东西迫使个别教师采取了短视行为,教学机械、不讲科学、违背儿童的认知规律。

省时高效始终是语文教学的愿景。

语文教师期待并努力寻找着一条语文教学的光明坦途,在“半亩方塘”之中“简单、完全、扎实”地践行职责。

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早作了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是说,“语文”姓“语”名“文”,是基础工具学科,小学语文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随着实践的深入,对这一点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也许把握不好分寸,陈先云老师提醒我们:“要找准关系的双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慎防教学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拿阅读教学来说,便是既需感悟,又需历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问题
在今天的中学和小学里,语文课的教学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现在有一个相当普遍的意见,认为多数青年人在学校里没把语文课学好,使用语文的能力差,不能适应工作上的需要。

语文教师,校长,以及学生家长,都很着急,都希望改变这一情况。

近年来在教材和教学法上也不断有所改变,例如要求不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或者文学理论课,作文要精批细改,在中学课本里增加文言文比重,等等。

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问题,至少已经闹了三十多年了。

闹了三十多年还没有很好解决,可见这个问题十分复杂,因素很多,需要好好地调查研究一番。

比如光说语文能力“差”就很笼统。

究竟“差”在哪里?“差”到什么程度?哪些方面还比较好,哪些方面比较严重?有没有语文学得好的学生?他们是怎样学习的?好的和“差”的,他们的差距有多大?人数是怎样的比例?教学效果的好坏,有多少是由于教材?有多少是由于教学法?有多少是由于教师的修养?做过些什么试验?有些什么先进经验可以肯定?等等。

这些都需要有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

有了正确的诊断,才能有正确的处方。

我在这里只能从语文教学的原则出发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们参考。

我觉得对于语文教学首先得有两点基本认识:(1)语文的性质,主要是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
程。

就第一点来说,语言是文字的根本。

人类先有语言(口语),后有文字(书面语);人们总是在幼儿时期就学会说话,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使用文字。

文字和语言基本上是一致的,用的字眼大致相同,词句的组织也没有很大的差别,可是说话往往是现想现说,来不及仔细推敲,写文章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斟酌。

鲜明生动是语言固有的特色,文字在这方面可以也应该尽量发挥语言的潜力。

准确和细密是文字的优点,一个受过文字训练的人说起话来,有可能更准确,更细密。

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

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就是说,文字的教学应该从语言出发,又反过来影响语言,提高语言。

就第二点来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

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

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称之为工具课。

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生摹仿什么,怎么摹仿,检查学生的实践,是否正确,是否熟练。

技能的获得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

从这两点基本认识出发,谈几个具体问题。

(1)语言训练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儿童七岁入学,口语早
已学会了,不用老师操心,只要教他识字、读书、作文就是了。

现在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也就是说,只注意文字的学习,不注意甚至不理会语言的学习。

尽管我们天天讲“语文”教学,实际上我们教的和学的都仅仅是“文”,并不包括“语”,我们的语文教学仿佛有点半身不遂似的.
首先有一个学习普通话的问题。

推广普通话是国家语文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

但是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

有的地区做得好些,有的地区就差些;有的学校做得好些,有的学校就差些;有的班级做得好些,有的班级就差些。

很多教师,甚至是语文教师.还在用方言教课,当然也就不要求学生学习普通话了。

尤其值得担心的是,小学低年级的情况还比较好些,高年级就不如低年级,中学又不如小学,步步后退,形成一种“倒流”现象。

这样下去,我们的普通话到哪年哪月才能普及呢?要做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不可放过中小学这一关;中小学教师的来源在师范院校,尤其应该抓紧师范院校这个环节。

语言训练的内容不仅仅是学习普通话,还包括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用语言的时间比用文字的时间多得多。

职业上或者职务上经常要跟文字打交道的人不算,一般人一年里边除了写上几封信,开上几张便条,有时候记个笔记之外,拿笔的时候就不多了。

可是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
能不说话,有时候还得说很多话,不光是说一些零零碎碎的话,还得说整段整篇的话。

人人要开会,时时得发言,许多人要作报告,教学生,带徒弟,更多人要彼此接洽事务,办交涉,或是讨论问题,摆事实,讲道理。

口头表达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这好像不用多说大家也会承认的。

可是在语文教学上采取什么措施没有呢?没有。

我们这一代人很少受过语言训练,因而我们的说话,一般说,是不太高明的:我们摆脱不了方言的影响,有时候严重到叫人听不懂;我们的选词造句跟不上说话内容的进展速度,有时候只顾咭咭呱呱地说下去,不管用词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有时候又磕磕巴巴,把应该连贯的话说得支离破碎;我们不善于全面掌握说话的内容,常常颠来倒去,说过的又说,可是说完了又发现还有该说的没说进去。

这样的说话,听起来非常吃力,不能让人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它的内容。

语言和文字本来应该是两条腿走路的,可是我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不良于行”。

我们吃尽了不会说话的亏,不能让现在的青少年走上我们的老路。

另一方面,我们也遇到过一些人,说起话来有条不紊,清楚而又流利,很容易懂,也很容易记住。

这多半是靠自己刻苦锻炼得来的。

如果能在学校的语文课里,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使一般人的说话效率都能大大提高,岂不是更好吗?
有些教师把学习普通话和语言训练看成额外负担。

他们认
为,光是识字、阅读、作文,学生还学不好,再加上这些额外负担,更加要顾此失彼了。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语言的训练对于文字的学习不但没有妨害,而且大有帮助。

让学生在语言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说起话来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造句连贯,用词恰当,还愁他不会作文?放过这个环节,让他说话随随便便,乱七八糟,只在两星期一次的作文课上才要求他立意谋篇,字斟句酌,那是一曝十寒,文字的提高也就不可能太快了,语言训练和文字训练,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教学的角度看,这也是个两条腿走路的问题。

(2)学习文言的同题。

现在中学课本里文言课文的比重已经大大增加了,可是教文言文的目的还是不很明确。

好像有这么一种意见,认为只有多读文言,才能写好白话。

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

读点文言,对于白话文的写作当然有些帮助,但是这种帮助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

要讲有些帮助,学习一种外语对于汉语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可是没听见过有谁主张,为了提高汉语水平,必须学习外语。

“五四”以后一段时期,很多受过长期文言训练的人改写白话,就是写不好。

而现在有许多作者并没有受过多少文言训练,写的文章可真不赖。

欧洲也曾流行过要学好本国文字必须先学好希腊、拉丁文的理论,也早已为事实所否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