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导学案第【1】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学内容:教材P64~65及练习十四第4、5题。

教学目标: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

教学准备:天平、茶壶、茶杯、墨水、铅笔盒。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号两边完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同学们,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

(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二、互动新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这说明一个茶壶的重量与2个茶杯的重量相等。

引导学生小结: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

追问: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n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让学生尝试写出:a=2b(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

再追问: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加上的重量一样多。

教师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生观察。

再演示这一过程,并明确:两边仍然相等。

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

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式子:a+b=2b+b(师板书)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同样的一把茶壶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并让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a+2b=2b+2b a+a=2b+a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是什么样的?(平衡)追问:如果用a表示一个花盆的重量,用b表示一个花瓶的重量,怎样用等式来表示这幅图呢?生尝试写出:a+b=4b再问:如果把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先让学生猜一猜,再演示。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导学案第【1】篇〗一、设计理念:随着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既巩固了小学基础知识,又为初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运用相关规律,熟练的进行解方程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移项解方程的历程,观察、比较,进而归纳出解各类方程的快捷方法,得出一些相关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适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让学生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掌握各类解方程的一些规律,运用相关规律,熟练的进行解方程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移项解方程的历程,观察、比较,进而归纳出解各类方程的快捷方法,得出一些相关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归纳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勾人入境:同学们,利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学会了解方程,其实上,熟练后,我们可以不用写得那么麻烦,三言两语就可以轻松地解方程了啊!想学吗?(二)、漏知互学:我们先按运算符号把方程分成四大块:一、加法方程,二、乘法方程;三、减法方程;四、除法方程先来看第一大块的加法方程186+x=200用等式的性质这样解:186+x=200解:x+186—186=200—186X=14熟练后可以这样解:186+x=200解:x=200—186X=14有什么规律呢?先看符号(+——--符号相反)再看数字(数字顺序也相反),那合起来说就是:加法方程,数符相反。

有趣吗?现在我们再看第二大块的乘法方程36×x=108用等式的'性质这样解:36×x=108解:X×36÷36=108÷36X=3熟练后可以这样解:36×x=108解:X=108÷36X=3师:他们又有什么规律呢?(课件展示)哦真聪明!乘法方程与加法方程的规律一样,数字顺序和运算符号都相反了,所以我们把乘法方程与加法方程合在一起称为:乘加方程,数符相反。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学习目标1. 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法则。

2. 能够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学习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概念以实例为例,讲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含义,让学生明确当除数为整数时,如何进行小数除法计算。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a. 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b. 将除数乘以相应的倍数,使其成为整数。

c. 进行整数除法计算。

d. 将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举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跟随讲解,逐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批改,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当除数是小数时,如何进行小数除法计算?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教学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掌握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的导学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关键。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数除法的概念小数除法是指除数和被除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小数的除法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3.4《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导学案【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如何用计算器探索循环小数的规律。

预习内容:1.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和举例;2.了解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字的运算和观察。

导学环节: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部分内容。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今天我们将通过计算器的探索,来更深入地了解循环小数的规律。

我们知道,在小数的运算中,有些小数会循环出现,这就是循环小数。

通过计算器的帮助,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循环小数的规律,相信在本节课中我们会对循环小数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发现规律1.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计算1/3= 。

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进行相除,将得到的结果观察并写下,然后再进行计算,直到尽可能多的位数,观察有什么规律。

2.接下来我们再计算1/6= ,同样利用计算器,将结果观察并写下,然后再进行计算,观察是否和1/3=有一样的循环规律。

3.最后,我们再计算1/7=、1/11=,同样将结果写下并观察是否有循环规律。

三、总结规律通过以上的计算和观察,我们可以先总结一些规律:1.对于1/3、1/6在计算时,我们发现它们的小数部分都会有6位数字循环;2.对于1/7来说,它的小数部分也会循环,但是循环的位数有所不同;3.对于1/11来说,它的小数部分也会循环,那么循环的位数是什么呢?四、做练习1.请同学们利用计算器,计算1/8、1/12的结果,并观察它们的循环规律,写下你们的发现。

2.请同学们再分别计算1/13和1/17的结果,观察它们的循环规律。

五、展示成果请同学们将你们的计算结果和观察到的循环规律进行展示,我们一起来讨论并总结出关于循环小数的规律。

六、课后拓展根据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上网或者查找资料,寻找更多的循环小数的例子进行计算和观察,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的新发现。

【课后作业】1. 计算1/9的结果并观察其循环规律。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4-86页。

教学目标:通过用面积单位测量三角形的面积探索出计算三角形的方法,从而概括出求三角的面积公式,通过间接测量体会数学的简捷美。

教学过程:一、用直接测量法计算面积1.老师指导学生把给定的三角形画在绘画纸(1 ㎝ 1 ㎝)上,如下图:2.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汇报,可能说:正好是一个单位的面积太少了,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也太难了吧。

二、用转化法计算面积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现在我们如何把三角形变成学过的图形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呢?学生可能说:1.在直角三角形的右上角再画一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就变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12㎝2,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的一半,是6㎝2。

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就不好办了。

2.在锐角三角形右边的右边再画一个同样的三角形,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是6㎝2。

3.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计算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6㎝2。

4.在直角三角形的左边再画一个同样的三角形,也是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样,所有的三角形都变成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5.在高的一半的地方剪开,上半部分旋转一下,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与三角形的一样,是6㎝2。

三、概括面积公式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用任意三角形通过间接测量法归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可能说:1.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用间接测量法测量底和高的长度,三角形也是底和高互相垂直,也应该是测量底和高的长度。

2.用两个完全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S=ah2。

3.在高的一半的地方剪开,上半部分旋转一下,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它的高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S=ah2。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学习目标:1.我要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我要学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3.我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数学万花筒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

早在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了把整个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徽数。

小数的名称是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

在13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

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符号。

课前测评:1.根据250×9=2250 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25×9= 25×90=25×900 = 2500×9=2.2.5+2.5+2.5= 2.5 ×( )=( )6.3+6.3+6.3+6.3+6.3= ( )×( )=(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 ( )来进行简便计算。

3.把0.4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把75缩小到它的1001是( )。

4.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5.两个因数相乘(0除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积( )。

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2页主题图,理解图意。

1、有()位同学去店里买风筝,3.5元的每人买一个需要多少钱?,列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用自己理解的方法算出算式的结果。

(把算的方法写在下面)(1).加法算式:(2)乘法算式:怎么计算?方法一:把3.5元分解成3元和5角,3元×3=()元,5角×3=()角=()元()元+()元=()元方法二:把3.5元转化成35角3. 5元 3 5 角× 3 × 31 0. 5元 1 0 5 角结果:3.5元×3= ()元(3)练一练:5个单价是4.6元的风筝多少钱?2.我发现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导学案第【1】篇〗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重点: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难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建立。

课件、写式子的卡片、磁钉。

师(出示天平图):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天平的用途吗?一般在称东西时,我们在天平的左边放上要称的东西,右边放上砝码。

如果天平左右两边达到平衡,左边东西的质量就等于右边砝码的质量。

这种平衡的状态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等号。

1.天平演示,初步感知等与不等。

(1)出示教材第62页天平图1。

师:现在这种状态,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50+50=100。

)(2)(出示天平图2和图3)天平向左倾斜表示什么?如果水的质量用x g表示,那么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呢?(100+x。

)(3)如果老师在天平右边再加一个100 g的砝码,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式子来表示。

100+x>100+100=200;100+x=100+100=200;100+x<100+100=200。

(分别板书。

)这三个式子体现在天平上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咱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4)来看看究竟是哪种情况?(先出示天平图4,后出示天平图5。

)用式子来表示一下。

100+x>200;100+x<300;100+x=250。

(分别板书。

)(5)(出示教材第63页最上面的图)这样的图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板书:3x=2.4。

)2.分类整理,建构概念。

(1)观察黑板上出现的式子,尝试根据式子的特点进行分类。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再与同桌进行交流。

)(2)学生反馈,教师根据反馈在黑板上移动式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导学案第【1】篇〗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4课时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7页118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规律。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教具:挂图、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每位小朋友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右手,请每一位学生高举起右手,并将五指伸直,关拢。

师:现在请每位小朋友将五指张开,数一数,张开后有几个空格?(4个)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格叫间隔。

刚才,我们把五指张开,有4个空格,也就是4个间隔。

2、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比如:在马路边种树,每两棵树之间有一段距离,我们就把这一段距离叫做一个间隔,楼梯、锯木头等。

3、大家清楚地看到,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么,将手指换成小树,5棵小树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6棵呢?7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植树问题。

(一)出示: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同桌相互讨论。

2)有线段图表示你的方法3)学生汇报4)引导总结:两端要栽的时候,比较间隔数和棵数,你得出什么规律?(生:棵树比间隔数多1)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端都栽的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吗?板书:棵数=间隔数+15)在线段图上,又有怎样的关系呢?点数=间隔数+16)这个问题应是:1005=20(个)间隔数20+1=21(棵)棵数巩固练习(一)书第118页的做一做独立完成,指名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小数乘整数(课本2、3页)班级五()姓名评价主备人:赵继超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小数乘整数的意义1、计算并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125×8 39×40 12×17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3、我准备买个单价是的风筝,要花的钱(列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计算);我买的是个单价是的风筝,要花的钱(列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计算);4、我发现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5、读教材第2页,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

学习任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145×3=435,1450×3= 14500×3= 145×3000=2阅读教材第3页例2。

理解:计算0.72×5时,先将0.72扩大到它的100倍,变成72,计算出72×5的积后,将积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得到0.72×5的积。

3计算1.345 ×18时,先把1.345 ,转化成1345,计算出1345 ×18的积后,又将积。

就得到1.345 ×18= (小数末尾的0要划去)4 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先将,再按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

注意积中小数末尾的0 。

2、0.075×33= 0.46×15=3、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

过关检测:1、1.56 ×17的积有()位小数,0.059×7的积有()小数。

2、5个2.04的和是多少?3、《小小科学》(月刊)每本5.80元,小华打算订一年的,要花多少钱?4、填写下面发票的“金额”和“总计金额”。

巨人文化用品商店发票购货单位:西路小学货名数量单位单价(元)金额百十元角分白纸15 张0.38蓝墨水 5 大瓶 3.72总计人民币:佰拾元角分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教后反思:课题:小数乘小数(课本4、5页)班级五()姓名评价主备人:赵继超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4、5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掌握一个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我能正确进行一个数乘小数的计算。

3、培养了我的迁移、类推能力,初步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学习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一、自主学习任务:小数乘一个数的计算法则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积()。

2、阅读教材第4页,需要换这块玻璃实际上就是求这块玻璃的,算式是:。

3、计算时,可以将1.2米化为分米,0.8米化为分米,再将平方分米改写成平方米,得。

也可以将1.2转化成12,0.8转化成8,算出12×8的积后再,就得到1.2×0.8= 。

4、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5、小数乘一个数的计算方法是:。

任务:确定小数点的位置1、阅读教材第五页,看不明白的有红笔勾画出来。

2、给下列各式的积打上小数点:8.7×0.9=783 72.9×0.04=291616.5×0.6=990 6.3×0.006=3783、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4、计算6.7×0.3时,先按算出积,再看因数一共有位小数,就从积的边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7.2×0.006的积只有位数,我们就在积的面添上个0再打上小数点。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

(不能解答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2、交流、展示:(1)讨论解决各组出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2)小数乘一个数的计算法则:(3)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的确定:三、过关检测1、不用计算,说出下表中各栏的积有几位小数。

因数0.4 12.13 28 1.2 1.26因数 6 0.5 0.26 3.3 0.08积的小数位数2、计算下列各题8.02×15 2.8×0.65 0.25×0.08 3.6×0.743、李林和刘燕去买红丝绳编织中国结。

每米售价1.83元,李林和刘燕分别买了2.5米和1.8米,他们分别应付多少钱?4先计算前三道题,然后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在填数。

2.1×0.9=3.21 ×0.9=4.321×0.9= ()×0.9= ()×0.9= ()×0.9=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教后反思:课题: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乘法验算(课本6页)班级五()姓名评价主备人:赵继超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1、我理解了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我能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验算的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一、自主学习任务:倍数是小数的问题的解法1、王大爷家养了20只鸭,养鸡的只数是鸭的2倍,其中()是一倍量,求鸡的只数的式子:()。

如果养的鸭是鸡的2倍,其中一倍量是()的只数。

2、阅读教材第6页,一倍量是()的速度,你觉得野狗追()上鸵鸟;如果鸵鸟的速度等于野狗的速度,野狗追()上鸵鸟。

3、求鸵鸟的速度用()倍量乘()数,列式计算()。

﹡4、倍数是小数的解题方法和倍数是整数倍的解题方法(),几倍量=()×()任务:小数乘法的验算1、整数乘法的验算可以用()或()。

2、验算刚才的计算是否正确()。

3、验算下列计算正确吗?3.2×2.5=0.8 验算()2.6×1.08=2.708验算()4、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来验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是否正确。

5、计算1.8×23 0.37×0.4 1.06×257×0.86 0.6×0.39 27×0.43上面各式积大于第一个因数的式子有()积小于第一个因数的式子有()﹡6、观察上面的分类,你有发现()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

(不能解答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2、交流、展示:(1)讨论解决各组出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2)倍数是小数的解题方法:(3)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3、分组探究:什么情况下两个数的积大于第一个因数,什么情况下两个数积小于第一个因数,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原因。

4、一组展示探究结果,其余组补充完善。

三、过关检测1、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2.7×1.8= 25×0.6=2、在()里填上“﹤”、“﹥”或“=”123×0.8()123 1×0.86()13.18()3.18×1.2 26.3()26.3×2.13、河马的最长寿命是52岁,蓝鲸的最长寿命是河马的1.7倍,你能算出蓝鲸的最长寿命是多少吗?4、张老师到商店给7名同学买奖品,一副羽毛球拍15.6元,如果每人一副,张老师买奖品共花多少钱?﹡5、计算:71.7×4.06-59.4×2.83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教后反思:课题:积的近似数(课本10页)班级五()姓名评价主备人:赵继超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阅读例6的主题图及题目,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2独立思考自主完成P.10页的“做一做”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3、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正确求出积的近似值。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学习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一、自主学习预习(课前)任务: 用“四舍五人法”求积的近似数1、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86422、阅读教材第10页主题图,理解图意,并把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3、练一练:P.10页的“做一做”。

4、想一想:要保留一、两位小数,如何求积的近似数?5、思考发现:求积的近似数所用的方法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关键是看( )任务:探究积的近似数方法(课内):1、按要求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435.5 (整数) 14.53 (一位小数) 4.537(两位小数)2、阅读教材第10页例6。

理解: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计算狗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积是2.205亿个,要求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尾数是0和5,关键看尾数最高位上0比5小,所以舍去尾数后约是2.2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求积的近似数方法:先根据,再按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关键是看。

2、按要求保留积的小数位数(依次分别保留一位、两位、三位小数)7.5×2.3 1.56 ×0.173、“四舍五人法”求积的近似数关键是看 .是否满五.过关检测:1、1.61×1.5的积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0059×1.7的积有()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