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培养中学生的探索精神
探究性学习培养中学生的探索精神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主动探索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自主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参与和独立思考,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培养探索精神。
首先,探究性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是老师的知识灌输,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而探究性学习追求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具体任务。
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实践精神。
其次,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常常需要与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共同探索问题。
他们需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个别的知识接收者,更是一个团队中的一员。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此外,探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应用知识。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这种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最后,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要自主选择问题、自主寻找资源、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
他们需要主动把握学习进程,有自主选择学习的能力。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有效方法。
通过实践、合作、创新和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引言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发现的学习方法,它强调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实验和观察来深入理解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探讨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发现和探索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不同,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积极探索、实验和观察来构建知识结构。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起到主体作用,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积极提出问题,并通过实践和实地观察来积累经验和知识。
2.发现和探索: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深入理解知识,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
3.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和质量。
4.深入学习: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他们可以通过实践和实验探索知识的本质和原理,从而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和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设计情境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景,并通过观察诗词中的描绘,发现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问题导向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在学习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写作命题,让他们通过调查和资料收集来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写成作文。
3.实践探究:通过实践和实验来深入理解语文知识。
比如,在学习生字和词语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字形结构和语义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贯穿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帮助者的角色,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多领域的、融合的合理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就我对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中的“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举例:探究酸雨的危害教学功能价值是:通过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认识酸雨的危害。
实现上述功能的原因:酸雨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人体、建筑、机械、城市等都能造成很大的危害,认识酸雨的危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预防酸雨形成的原因,掌握预防酸雨形成的措施。
教学过程:《探究酸雨的危害》根据情况可分为两课时。
一、提供背景知识:1、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酸性物质,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雨。
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富集,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物质,随雨水降落下来。
二、教学过程:1、分组讨论,设计对照试验:根据老师提供的模拟酸雨来设计探究试验。
注意:教学活动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制定方案,动手试验: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试验方案。
B、实施方案:注意试验过程中数据的记录。
C、得出结论: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科学的结论。
注意:教学活动中重在培养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学习形式,它具有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等基本特征。
探究性学习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具有广泛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一种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处理,以增强教学的开放性,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自主探究知识,实现知识技能与学生智能的同步发展。
大家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探究性学习,其积极、有效的体验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1、开放数学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视认知技能的目标,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状态。
探究性学习首先突破了教学目标的封闭性,关注发展性领域目标,注重让学生在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达到数学知识的获取与智能的同步发展。
2、灵活处理教材——让数学教学更接近学生生活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恪守“以纲为本、以本为本”的信条,严格按照数学教材的编排意图进行教学,是多数教师的做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能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提炼、转化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使学生的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以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教学“蔬菜专业户计划在 2250 平方米的大棚里种植青菜和黄瓜,种植面积是 4:2。
两种蔬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由于种蔬菜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普遍比较陌生,教师可创设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体育老师要把24 个实心球分给男、女两在组同学进行练习,可以怎么分?于是学生得出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采取平均分,男女同学各 12 个,另一种意见认为可以按照男、女同学的比例来分,即按5:3 的比例来分。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不是面对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题,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
探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
应注意的是:(1).不能将探究学习等同于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一种以发现新知识为目的的探究学习。
除了发现新知识这一目的外,探究学习的目的还包括解决具体问题、表达抽象观念或描述复杂事物、培养特定技能或能力。
根据目的不同,探究学习可以分为发现型探究学习,应用型探究学习(即项目学习,project learning),表达型探究学习(写作、形式设计等),训练型探究学习(经常以游戏的形式出现)等。
(2).不能将探究学习局限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中科学学科中的探究主要是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探究学习。
除了自然现象以外,探究学习的对象还包括社会现象、人造事物、心理现象、各类人造符号系统(如语言、数字、图画)等。
根据对象不同,探究学习可以分为科学探究、社会探究、技术探究、心理以及各种形式的符号探究(如语言探究、数学探究、艺术探究等)。
根据这一分析,科学学科中的探究学习主要是针对自然现象的科学探究,但同时也应包括其他形式的探究;而其他学科也有针对一个主要对象的探究学习,并包含其他形式的探究学习。
(3).探究学习并不等于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那些依靠机械记忆(或翻阅书本)加简单推理就能获得答案的问题是谈不上探究的,实际上,这类问题大量地存在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中。
因此,我们不能将探究学习与启发式教学混淆在一起。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一」透过这次的探究性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比如说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从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多的知识,了解到原来早餐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我们要每一天都要吃早餐,那样才会有精神学习,也不会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疾病。
因此,十分感谢能有这次实践活动。
透过这次的探究性学习,让我体会到团队的精神。
也给了我们发挥生活实践的.平台。
我们的研究主题是阳光早餐,健康全天。
我们透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
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用群众力量,团对精神去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我们的研究调查。
我们亲临其境。
亲自动手。
亲身体验,使我们经历激动人心的操作和探究,使我们的实践才能和创新潜质得到充分的展示。
这是一个绚丽多彩的调查,它使我们拓展视野,深刻认识创造精神。
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综合起来,能够提高综合应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质,使我们领略学习的境界。
坚信透过这次的调查,学习,必须会成就我们青春年华力实基础,挑战自我,享受创造与发展乐趣的完美生活的一部分。
这次探究性学习让我感触很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不懂怎样做,但最后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路途中艰辛汗水有过想放下,但在我们相互鼓励下,我们坚持了下来,从中获得友谊,这次活动会成为我们宝贵的回忆,期望下次的到来。
这次探究性学习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关于早餐的,由于没参加过这种课外活动,因此在开题报告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
完成开题报告后,我们接下来展开一系列的活动,群众走访,问卷调查,查阅资料我们合作着完成了一样样工作,得出了一些结论,了解中学生的早餐状况,完成了探究性学习的工作。
透过这次研究,使我们对于早餐的重要性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了。
透过这次的探究性学习使我认识到知识只有透过不断发奋才能获得,虽然这中间困难重重,有过汗水,有过泪水,但是更多的得到的是同伴之间的鼓励和支持,也让我懂得可身体是生命的本钱,因此我们就应按时吃早餐,才能够身体健康这是我所得到的收获,用乐观态度对待生活。
探究性学习
定义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 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 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在教育学中,人们公认“探究学习”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 布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报告《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 (Teaching of Science of Inquiry)中首次提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 演员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 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 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 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
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彰扬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 让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 例如:读一篇课文让学生多谈谈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看法,老师 不能左右学生的阅读感受,对那些有新意的见解和主张,要大胆肯 定。而对那些胆小不敢发言的要多加鼓励,让他们能勇敢地在全班 站起来,对他们些微的进步要及时表扬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素: 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一是学习者自己提出一个问题; 二是学习者从所提供的问题中选择, 据此提出新的问题 三是学习者探究的问题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但 问题不那么直接, 需要有所改变或自己体会其含义; 四是学习者探究直接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的问 题。
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定位
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老师和学生共同寻找存在 于每个人身边的人和事,共同探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是美丽的, 同时也是最容易破碎的,它所给予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引导学生 讨论:为了人类共同的家园,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探究性学习
相关信息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因为没有 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 能停留在表面。所以现代学习方法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便形成了学习的 动力和起点,同时它也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末。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探究性学习更要注重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培养。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以及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冲动性”, 激发学生活跃的思想,更不可能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 一种在常态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去学习。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 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学生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 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各种让他们困惑的问题的时候,他就要作出各种 猜测,要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 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查阅文献资料、检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资料,通过对获得的资 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 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探究性学习设计心得体会六篇
探究性学习设计心得体会六篇探究性学习设计心得体会篇一1、探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接受式学习,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如果忽略或否定了接受性学习,全面推行探究教学也是行不通的,探究性教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探究性学习在具体活动的安排上,应遵行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探究力度,活动的的数量安排也应考虑由少到多,使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切忌搞“一刀切”。
3、探究性学习的设计上,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水平,对于每一个探究活动,教师都应当周密考虑,认真安排每一个环节。
4、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上,应注重于过程性和主体性,切忌只注重结果。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做到:1、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2、关注探究性问题的价值。
具有“挑战性”和“深刻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多元潜能的开发,问题就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3、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发挥“促进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说明。
4、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环境条件。
探究性学习设计心得体会篇二倡导探究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不可能单纯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必须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变学生被动的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质疑、调查、实验、搜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中,既发展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又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还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对情感的体验、科学态度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材中出现的分层次的多侧面的探究活动,是教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中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守住这条线,教师是关键,工作中要扎扎实实地把每一节探究活动课上好,从备课到材料的准备,从活动设计到指导学生实施,从课堂组织到活动的完成,都要做大量的工作。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实施方法及策略文山县职业高级中学蒋世跃探究性学习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和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而提出来的,它要求从学生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目标及类型1.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常常表现为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是与接受式学习本质不同的学习方式[2]。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素是问题,广西师大的罗星凯教授认为探究学习的问题来自于四个途径: 一是学习者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二是学习者从所提供的问题中选择, 据此提出新的问题;三是学习者探究的问题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但问题不那么直接, 需要有所改变或自己体会其含义;四是学习者探究直接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的问题。
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参与能力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于落实,更难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探究性学习强调从“做中学”,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能动的实践过程,学生的主体活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
因此,探究性学习是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载体。
(2)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建筑在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渴望探究的学习欲望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实践,提供给学生的学习任务情景具有真实性特征,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有着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能够充分地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感、自我价值感和成功的自豪感。
探究性学习
六、怎样选择和确定专题
(三)指导学生将发现和提出的问题 转化为可研究性专题
六、怎样选择和确定专题
(四)选择研究性学习专题应注意的原则 1. 2. 3. 4. 5. 兴趣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 应用性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可行性原则
七、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 第二步
探究性学习目标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材料与媒体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组织形式
另有人提出
7)从教学效果上看:不看教师表演 )从教学效果上看: 而看学生从知识、 而看学生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 的提高,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的提高,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四、探究性学习的要素和模式
1.要素 要素 疑惑、自主意识、 疑惑、自主意识、方法论和反思 2.模式 模式 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 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交流和 评价
施瓦布
1961年 “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 年 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 1964年 探究性学习 年 首先 分析了作为探究的科学所具有的 本质特征 其次 认为教学过程也应是探究过程
诱发探究
策略划分为四个阶段: 策略划分为四个阶段: 1)使学生接触问题情景 ) 2) 帮助学生认识材料中包含的概念 ) 或方法上的问题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 ) 4) 诱发学生设计实验 、 收集和组织 ) 诱发学生设计实验、 材料、 材料、形成结论
d 使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 使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 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 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 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e 学生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 学习。 学习。 f 学习者不是从他人口头表达中得到一个概念 或原则, 或原则,而是处于从教师组织的程度不等的学 习经历中得出概念或得出原则。 习经历中得出概念或得出原则。 g 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或社会 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并确定研究 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知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引言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的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比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发现知识和解决问题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扮演着主角的角色,教师则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探究性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1.问题导向: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并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2.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合作,通过相互交流和协作来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4.解决实际问题:探究性学习注重将学习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学生通过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来应用所学知识,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要实施探究性学习,通常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明确探究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明确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例如,要研究如何改善学校的食堂饮食环境。
2.提出问题:学生和教师一起提出相关的问题,并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
例如,食堂的健康饮食选择有哪些问题?如何改善食堂的饮食环境?3.制定研究计划:学生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目标制定研究计划,包括收集数据、设计实验、进行调查等。
4.实施研究:学生按照研究计划进行研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根据需要进行实验和调查。
5.总结和展示:学生总结研究的结果,并通过报告、展示等形式向其他人分享他们的发现。
探究性学习的优势探究性学习有以下几个优势:1.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导向和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创新思维: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3篇)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问题解决和知识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我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许多优势和收获。
首先,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大多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缺乏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而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被赋予了主动学习的角色,他们需要自己提出问题、寻找资源、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分享想法、研讨问题,相互激发思维和创造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也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其次,探究性学习培养了我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探究性学习中,我需要自己提问、探索和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这让我学会了质疑和分析问题,不再一味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和结论。
在探究性学习中,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搜索和整理,培养了我整体把握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再次,探究性学习培养了我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我们往往只以记忆和传递知识为目的,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在探究性学习中,我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的方法。
这样的学习方式激发了我的创造潜力,让我学会了寻找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并且尝试将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产生出新的创新成果。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培养了从不同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而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或理解的过程,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有三个,分别是:1、主动性;2、自主性;3、合作性。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是什么?1、根据教材特点,确立探究问题。
(1)确立研读问题。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运作,关键是择定研读专题,即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时的探究目标。
在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能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课文本身的内容和意义,值得学生去挖掘、探究;二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有能力探究;三是容易获得探究信息。
如一老师在教《赤壁之战》时,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然后引出杜牧的一首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问学生:“杜牧认为如果没有东风,曹操就会胜,你认为他说得对吗?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论据来说明你的观点。
”学生们立即组成合作式学习小组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
十分钟后,学生中出现了三种观点,即:认为作者说得对,认为作者说得不对,认为作者说得不全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辨论。
辩论中学生逐渐明白了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结果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正确表述问题。
教师要善于将课文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景,根据课文的情趣特点,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情感态度等等发生矛盾,从而产生困惑,引起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最重要的应当是让学生自行梳理问题,做到提出的问题表达清楚、完整、准确,而且有价值。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要匆匆走过场;二要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三要引导学生往深处想,不浅尝辄止;四要联系生活实际与常理去思考反常之处。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年来,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备受关注,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从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意义、实施策略以及具体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实践活动、调查研究,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学习方式。
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
二、探究性学习的意义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检索和分析,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1. 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设计任务。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寻找解决方案,例如设计一个小程序、制作一个网页等。
3. 提供资源。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络资源等,或者引导学生如何获取相关资源。
4. 引导探究。
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要注重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四、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情况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推广。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都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创新,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进行教学。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欲。
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中。
以探究性学习代替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以构建主义理论基础为指导方式,是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在加以意义建构。
其实质是不直接把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老师创造一种智力的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般和序为: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分析起疑,提出假设——讨论探究,丰富感知——自我评价,归纳达标。
现以我在教学中的几个实用事例供同行们探讨。
一、改进实验方案,创设有价值的问题再实验探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大胆作出设想,提出解决方案,选择合理方案进行实验,而其中提出问题是最为关键,提出的问题要科学性可行性,提出问题不可行,或难以实施,就失去了探究性价值。
例一:1我在教灭火原理时,问:点有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如果用烧杯罩上,是哪根先熄灭?学生讨论热烈,让学生充分讨论后,让学生代表发言,认为哪个先灭的说出理由。
两种意风分歧就很明显而且多数认为矮的先灭,理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也有少数同学认为是高的先灭,理由是热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小。
好的大家动手试一下,结果一出恍然大悟,不信真的是高的先灭,再来一次,结果还是一样。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探究:亦称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探究:亦称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探(tàn)究(jiū)。
探(tàn)究(jiū):亦称发现学习。
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
阅读。
发现问题。
搜集数据。
形成解释。
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
检验。
探(tàn)究(jiū)性学习。
中文名,探(tàn)究(jiū)。
拼音,tàn jiū。
注音,ㄊㄢˋ ㄐㄧㄨ。
基本解释。
探索研究。
他深入探(tàn)究(jiū)这个问题。
我想把原因探(tàn)究(jiū)出来。
探究性学习——巴金《化雪的日子》探(tàn)究(jiū)史前人类的奥秘。
引证解释。
指探索研究。
例证:唐元行冲《释疑论》:“ 康成於窜伏之中。
理纷挐之典。
志存探(tàn)究(jiū)。
靡所咨谋。
” 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高人固多暇。
探(tàn)究(jiū)亦颇熟。
” 清姚范《方颂椒山居记》:“与之登巉巖。
披蓊茸。
盘桓寄思。
探(tàn)究(jiū)窈窕。
” 巴金《化雪的日子》:“我想把原因探(tàn)究(jiū)出来。
”。
其它相关。
探究性学习科学探(tàn)究(jiū)科学探(tàn)究(jiū)可以有双层含义:一是指科学家的探(tàn)究(jiū)活动,一是指学生的探(tàn)究(jiū)性学习。
一般步骤:①提出问题;②建立假设;③设计实验方案;④收集事实与证据;⑤检验假设;⑥交流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设置里有探(tàn)究(jiū)课。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和自主实践,主动构建和积累知识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益于学生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的学习方式。
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探究性学习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1.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思考,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和创造思维,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倾听、相互讨论,通过分享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探究性学习开放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问题解决中创新,在实践探索中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探究性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更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判断力和表达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实施策略1.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这些问题既可以是一篇文章的主题,也可以是一个问题背后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设计出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2.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索和实践,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是图书、文献、实物、图片、视频、网络资源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观察、实践等多种方式,获取新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作者:陆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一、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要研究探究性学习,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探究。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
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1]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有几种用法:1.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样化的方式。
” [2]2. 基于探究的教学/以探究为本的教学。
“对产生于学生的经验的真实问题的探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策略”。
探究可以用于以下内容的教学:(1)物理,生活,地球空间科学的学科内容;(2)科学事业的性质(例如关于科学探究的性质);以及(3)进行科学探究所要求的能力。
但是,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
虽然探究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师都应该追求一种单一的方法来教科学。
”3. 以探究为本的学习。
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也指学习过程。
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 something that students do, 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3]。
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
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一词的用法可以看出,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
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学习的灵魂在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目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中独立思考,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使得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实施方法及策略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促进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改革的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理科各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均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并在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对探究性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在课程实施上,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纲要》提出要处理好知识传授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和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而提出来的,它要求从学生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建筑在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渴望探究的学习欲望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实践,提供给学生的学习任务情景具有真实性特征,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有着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能够充分地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感、自我价值感和成功的自豪感。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要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探究性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自我反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学习能力在探究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发展。
2.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难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学习强调从“做中学”,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能动的实践过程,学生的主体活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探究性学习是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载体。
(2)合作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师生共同合作进行探究教学活动的学习方式。教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是学习任务情境和探究方法手段设计的帮助者,是探究材料的提供者和探究过程的参与者。
(3)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学习是高层次的探究性学习,它特别强调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自主选择探究材料和探究方法,独立或者协作解决问题,最后由师生共同对探究的问题、方法、结果进行评价。教师只是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究学习过程。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目标及类型
1.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InquiringLearning)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常常表现为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是与接受式学习本质不同的学习方式[2]。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素是问题,广西师大的罗星凯教授认为探究学习的问题来自于四个途径:一是学习者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二是学习者从所提供的问题中选择,据此提出新的问题;三是学习者探究的问题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但问题不那么直接,需要有所改变或自己体会其含义;四是学习者探究直接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的问题。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师的指导程度和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层次,探究性学习可分成引导探究、合作探究、自主探究三种学习水平层次。
(1)引导探究学习:引导探究学习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在学习的各个环节,都预先为学生设计好学习情境,并帮助学生按照教师预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学生虽然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但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相对要差一些。因此,从学生自主的程度这个意义上讲,引导探究学习是一种低水平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4.如何正确认识探究性学习
对于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以下几点是应该注意的[3]:
(1)探究性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界定为:“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地参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其中包括思维、情感和动作等方面的活动),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4]。探究性学习是模仿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来进行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和感悟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培养科学思想和意识。
3.探究性学习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探究性学习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按照研究问题的范围大小不同,可分为基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和基于专题研究的探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是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过程,使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主动地探究、体验、发现,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展创新。问题探究学习始于问题的提出,重在问题的解决过程。基于专题研究的探究性学习是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出一组具有挑战性的专题研究项目(或者由学生自己选择研究的专题),然后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学习,寻求答案,独立完成探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