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卫星变轨问题专题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卫星变轨问题

高中物理卫星变轨问题

作业:
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p
1 23 Q
❖ 卫星变轨
练习如图所示;a b 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3颗
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 b 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 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到同一轨道上的c D a卫星由于某种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变小
卫星在圆轨 道运行速度
V1
R
1
2
V2
mv12 r
G
Mm r2
F引
θ>900
v 减小
卫星变轨原理
r
v3
F引
椭圆mv32 r
GMr2m
使



v4


v3






运 动
使卫星 v4, 加m 使 速 r42v到 GM r2 m
卫 星 的 回 收
❖ 卫星变轨
卫星如何变轨 以发射同步卫星为例;先进入一
专题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 卫星比较问题 2 卫星变轨 问题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它 们的质量相等;轨道半径不同;比较它们的向心加 速度an 线速度v 角速度ω 周期T
地球
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M 密度ρ
1某星体m围绕中心天体M做圆 周运动的周期为T;圆周运动
的轨道半径为r
M
4 2r3
练习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

第5章 专题强化练7 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第5章 专题强化练7 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1.(多选)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C.由于稀薄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D.卫星克服稀薄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量2.2021年5月15日,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执行探测任务的飞船“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若飞船“天问一号”从地球上发射到着陆火星,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椭圆所示,飞向火星过程中,太阳对飞船“天问一号”的引力远大于地球和火星对它的吸引力,认为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天问一号”椭圆运动的周期小于地球公转的周期B.在与火星会合前,飞船“天问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C.飞船“天问一号”在无动力飞向火星过程中,引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少,机械能守恒D.飞船“天问一号”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3.(2023·重庆市模拟)我国2021年9月27日发射的试验十号卫星,轨道Ⅱ与Ⅰ、Ⅲ分别相切于A、B两点,如图所示,停泊轨道Ⅰ距地面约200 km,卫星沿轨道Ⅰ过A点的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分别为v1、a1;卫星沿转移椭圆轨道Ⅱ过A点的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分别为v2、a2,过B点的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分别为v3、a3;同步轨道Ⅲ距地面约36 000 km,卫星沿轨道Ⅲ过B点的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分别为v4、a4.下列关于试验十号卫星说法正确的是()A .a 1<a 2 v 1<v 2B .a 2>a 3 v 2=v 3C .a 3=a 4 v 3<v 4D .a 2=a 4 v 2<v 44.一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 0,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 ,则地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不因自转而瓦解的最小密度之比为( ) A.T 0T B.T T 0 C.T 02T 2 D.T 2T 02 5.(多选)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 、B 绕其连线上的某固定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 、B 两星球到O 点的距离之比为3∶1,则( )A .星球A 与星球B 所受引力大小之比为1∶1B .星球A 与星球B 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3C .星球A 与星球B 的质量之比为3∶1D .星球A 与星球B 的动能之比为3∶16.(2023·安徽蚌埠市检测)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中国“问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问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2年7月25日3时13分,成功对接于离地约400 km 的“天和”核心舱.“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随后进入“问天”实验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航天员在核心舱中完全失重,不受地球的引力B .为了实现对接,实验舱和核心舱应在同一轨道上运行,且两者的速度都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对接后,组合体运动的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 .若对接后组合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运行速度为v ,引力常量为G ,利用这些条件可估算出地球的质量7.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对接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天和核心舱处于半径为r 3的圆轨道Ⅲ;神舟十二号飞船处于半径为r 1的圆轨道Ⅰ,运行周期为T 1,通过变轨操作后,沿椭圆轨道Ⅱ运动到B 处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则神舟十二号飞船( )A .在轨道Ⅰ和轨道Ⅱ运动经过A 点时速度大小相等B .沿轨道Ⅱ从A 运动到对接点B 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C .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为T 1(r 1+r 32r 1)3 D .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大于天和核心舱沿轨道Ⅲ运行的周期8.(2023·贵州省贵阳一中高三检测)宇宙中有很多恒星组成的双星运动系统,两颗恒星仅在彼此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共同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假设该双星1、2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 1、r 2,且r 1小于r 2,共同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星1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 m 2r 12 B .恒星1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大于恒星2表面的重力加速度C .恒星1的动量一定大于恒星2的动量D .某些双星运动晚期,两者间距逐渐减小,一者不断吸食另一者的物质,则它们在未合并前,共同圆周运动的周期不断减小9.(多选)(2023·广东省模拟)如图所示为发射某卫星的情景图,该卫星发射后,先在椭圆轨道Ⅰ上运动,卫星在椭圆轨道Ⅰ的近地点A 的加速度大小为a 0,线速度大小为v 0,A 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 ,远地点B 到地心的距离为3R ,卫星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 变轨进入圆轨道Ⅱ,卫星质量为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为13a 0 B .卫星在轨道Ⅱ上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3a 0R 3C .卫星在轨道Ⅱ上运行周期为在轨道Ⅰ上运行周期的33倍D .卫星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发动机需要做的功为ma 0R 6-m v 021810.(多选)如图为一种四颗星体组成的稳定系统,四颗质量均为m 的星体位于边长为L 的正方形四个顶点,四颗星体在同一平面内围绕同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不一定是正方形的中心B .每颗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均为(4+2)Gm 2L 3C .若边长L 和星体质量m 均是原来的两倍,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原来的两倍D .若边长L 和星体质量m 均是原来的两倍,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11.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引力极大的天体,以至于光都无法逃逸,科学家一般通过观测绕黑洞运行的天体的运动规律间接研究黑洞.已知某黑洞的逃逸速度为v =2GM R,其中引力常量为G ,M 是该黑洞的质量,R 是该黑洞的半径.若天文学家观测到与该黑洞相距为r 的天体以周期T 绕该黑洞做匀速圆周运动,光速为c ,则下列关于该黑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黑洞的质量为GT 24πr3 B .该黑洞的质量为4πr 3GT 2 C .该黑洞的最大半径为4π2r 3c2 D .该黑洞的最大半径为8π2r 3c 2T 2 12.质量均为m 的两个星球A 和B ,相距为L ,它们围绕着连线中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观测到两星球的运行周期T 小于按照双星模型计算出的周期T 0,且T T 0=k .于是有人猜想在A 、B 连线的中点有一未知天体C ,假如猜想正确,则C 的质量为( )A.1-k 24k2m B.1+k 24k 2m C.1-k 2k 2m D.1+k 2k 2m。

2025高考物理 卫星变轨、对接、追及相遇问题

2025高考物理 卫星变轨、对接、追及相遇问题

2025高考物理 卫星变轨、对接、追及相遇问题一、单选题1.如图是一次卫星发射过程。

先将卫星发射进入绕地球的较低圆形轨道Ⅰ,然后在a 点使卫星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Ⅰ,再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 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Ⅰ的速率小于卫星在轨道Ⅰ的速率B .卫星在轨道Ⅰ的周期大于卫星在轨道Ⅰ的周期C .卫星运动到轨道Ⅰ的b 点时的加速度与轨道Ⅰ的b 点加速度相等D .卫星运动到轨道Ⅰ的a 点时,需减速才可进入轨道Ⅰ二、多选题2.在空间运行的某人造地球卫星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运行轨道将发生变化,则卫星运行轨道发生变化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的线速度将减小B .卫星的角速度将变大C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将变大D .卫星的运行周期将要变大三、单选题3.物体在万有引力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做引力势能。

取两物体相距无穷远时的引力势能为零,一个质量为m 0的质点距离质量为M 0的引力源中心为r 0时。

其引力势能00p 0M m E G r =-(式中G 为引力常数)。

现有一颗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以圆形轨道环绕地球飞行,由于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卫星的圆轨道半径从r 1缓慢减小到r 2.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此过程中卫星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 )A .12112mgR r r ⎛⎫- ⎪⎝⎭B .21112mgR r r ⎛⎫- ⎪⎝⎭C .221112mgR r r ⎛⎫- ⎪⎝⎭D .212112mgR r r ⎛⎫- ⎪⎝⎭四、多选题4.嫦娥工程分为三期,简称“绕、落、回”三步走。

嫦娥探测器在历经主动减速、快速调整、悬停避障、缓速下降等阶段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最后稳稳地落于月面。

如图所示为我国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卫星的飞行轨道示意图。

则A .登月探测器在环月轨道2(椭圆轨道)上绕行时P 点处速度最大B .登月探测器在环月轨道1(圆轨道)的速度比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小C .登月探测器在接近月面过程喷火以减速,该过程机械能增加D .登月探测器在环月轨道1上P 点的速度大于在环月轨道2上P 点的速度五、单选题5.2022年5月,我国成功完成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形成的组合体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约90分钟。

宇宙航行专题:人造卫星、变轨、对接问题

宇宙航行专题:人造卫星、变轨、对接问题

卫星变轨原理
卫星在圆轨 道运行速度 V1
R
1
F引
θ>900
3.072 km s
≈3.0km/s
确定值
地球同步卫星特点
1、定周期: T = 24 h
2、定轨道:地球同步卫星在通过赤道的平面 上运行, 3、定高度:离开地面的高度h为定值,约为地 球轨道半径的6倍。 h = 36000千米 4、定速率:所有同步卫星环绕 地球的速度(V) 都相同。 V = 3千米/秒
提示: 典型的三个圆运动:随地圆周运动、近地圆周运动、同步圆 周运动,应从运动和力两个角度区别和联系三个圆周运动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高一物理组
三、极地轨道和倾斜轨道卫星
极地卫星
倾斜轨道卫星
北极
北极
南极
南极
四、卫星变轨问题
卫星变轨问题
卫星变轨原理
V
m
A
F引
F引<F向
F引>F向
M
在A点万有引力相同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高一物理组
下午9时18分28秒
引导探究一
运 行 半径r 运 行 周期T
线速度 的计算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
近地卫星 同步卫星
地球赤道上的 物体
R地
R地 85分钟(1.4h)
GM v r近
v
6.6R地
24h v=ωR地
=GMm/R地2-mg
24h
GM r同 r同
向心力 2R ma=mω 的计算
ma= GMm/r近2
ma=mω2r =GMm/r同2
向心加 速度之 比
a同/a物 a同/a近=r近 2/r同2 =r同/ R =1/(6.6)2 =6.6/1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高一物理组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专题强化4 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学生版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专题强化4   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学生版

专题强化4 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学生版[学习目标] 1.会分析卫星的变轨问题,知道卫星变轨的原因和变轨前后卫星速度的变化.2.掌握双星运动的特点,会分析求解双星运动的周期和角速度.一、人造卫星的变轨问题1.变轨问题概述(1)稳定运行卫星绕天体稳定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 Mm r 2=m v 2r. (2)变轨运行卫星变轨时,先是线速度v 发生变化导致需要的向心力发生变化,进而使轨道半径r 发生变化.①当卫星减速时,卫星所需的向心力F 向=m v 2r减小,万有引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向低轨道变迁.②当卫星加速时,卫星所需的向心力F 向=m v 2r增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向高轨道变迁.2.实例分析(1)飞船对接问题飞船与在轨空间站对接先使飞船位于较低轨道上,然后让飞船合理地加速,使飞船沿椭圆轨道做离心运动,追上高轨道飞船完成对接(如图1甲所示).注意:若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飞船加速时无法追上空间站,因为飞船加速时,将做离心运动,从而离开这个轨道.通常先使后面的飞船减速降低高度,再加速提升高度,通过适当控制,使飞船追上空间站时恰好具有相同的速度,如图乙.图1(2)同步卫星的发射、变轨问题如图2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在Q 点点火加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2,在P 点点火加速,使其满足GMm r 2=m v 2r,进入同步圆轨道3做圆周运动.图2例1 (2019·通许县实验中学期末)如图3所示为卫星发射过程的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一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大于在轨道2上的周期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针对训练 (多选)(2019·定远育才实验学校期末)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4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图4A.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点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速度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二、双星或多星问题1.双星模型(1)如图5所示,宇宙中有相距较近、质量相差不大的两个星球,它们离其他星球都较远,其他星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将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通常,我们把这样的两个星球称为“双星”.图5(2)双星问题的特点①两星围绕它们之间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两星的运行周期、角速度相同. ②两星的向心力大小相等,由它们间的万有引力提供.③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之间的距离,即r 1+r 2=L .(3)双星问题的处理方法: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m 1m 2L 2=m 1ω2r 1,G m 1m 2L2=m 2ω2r 2. 2.多星系统在宇宙中存在类似于“双星”的系统,如“三星”、“四星”等多星系统,在多星系统中:(1)各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角速度相同.(2)某一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其他星体对它引力的合力提供的.例2 两个靠得很近的天体,离其他天体非常遥远,它们以其连线上某一点O 为圆心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两者的距离保持不变,科学家把这样的两个天体称为“双星”,如图6所示.已知双星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 ,引力常量为G ,求双星的运行轨道半径r 1和r 2及运行周期T .图6例3 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如图7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L ,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Gm L3B.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C.若距离L和每颗星的质量m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周期变为原来的2倍D.若距离L和每颗星的质量m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线速度变为原来的4倍1.(卫星变轨问题)(2019·启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2019年春节期间,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作品《流浪地球》热播,影片中为了让地球逃离太阳系,人们在地球上建造特大功率发动机,使地球完成一系列变轨操作,其逃离过程如图8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Ⅰ上运行到远日点B变轨,进入圆形轨道Ⅱ.在圆形轨道Ⅱ上运行到B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8A.沿轨道Ⅰ运动至B点时,需向前喷气减速才能进入轨道ⅡB.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C.沿轨道Ⅰ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D.在轨道Ⅰ上由A点运行到B点的过程,速度逐渐增大2.(卫星、飞船的对接问题)如图9所示,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10月19日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假设对接前“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图9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轨道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轨道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3.(双星问题)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冥王星与星体卡戎的质量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 点运动的( )A.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17B.角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17C.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D.向心力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4.(双星问题)(多选)宇宙中两颗相距很近的恒星常常组成一个双星系统.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彼此提供向心力,从而使它们绕着某一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某双星系统的运转周期为T ,两星到共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引力常量为G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必定相等B.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和为4π2(R 1+R 2)3GT 2C.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比m 1∶m 2=R 2∶R 1D.其中必有一颗恒星的质量为4π2R 1(R 1+R 2)2GT 2一、选择题1.(2019·江苏卷)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1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图1A.v1>v2,v1=GM rB.v1>v2,v1>GM rC.v1<v2,v1=GM rD.v1<v2,v1>GM r2.(2019·北京市石景山区一模)两个质量不同的天体构成双星系统,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天体线速度较大B.质量小的天体角速度较大C.两个天体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D.两个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3.(2019·定州中学期末)如图2所示,“嫦娥三号”探测器经轨道Ⅰ到达P点后经过调整速度进入圆轨道Ⅱ,再经过调整速度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Ⅲ,最后降落到月球表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嫦娥三号”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大于11.2 km/sB.“嫦娥三号”由轨道Ⅰ经过P 点进入轨道Ⅱ时要加速C.“嫦娥三号”在轨道Ⅲ上经过P 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 点的速度D.“嫦娥三号”稳定运行时,在轨道Ⅱ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与在轨道Ⅲ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相等4.(多选)如图3所示,a 、b 、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3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线速度B.a 加速可能会追上bC.c 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 ,b 减速可等到同一轨道上的cD.a 卫星由于某种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其线速度将变大5.(2019·杨村一中期末)如图4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其连线上的O 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 ,质量之比为m 1∶m 2=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m 1、m 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B.m 1、m 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C.m 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 D.m 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6.(2019·榆树一中期末)如图5所示,我国发射“神舟十号”飞船时,先将飞船发送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M 距地面200 km ,远地点N 距地面340 km.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通过M 、N 点时的速率分别是v 1和v 2,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和a 2.当某次飞船通过N 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40 km 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飞船的速率为v 3,加速度大小为a 3,比较飞船在M 、N 、P 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段)的速率和加速度大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5A.v 1>v 3>v 2,a 1>a 3>a 2B.v 1>v 2>v 3,a 1>a 2=a 3C.v 1>v 2=v 3,a 1>a 2>a 3D.v 1>v 3>v 2,a 1>a 2=a 37.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6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仅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的近月点B 处与空间站对接.已知空间站C 绕月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那么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图6A.月球的质量为4π2r 3GT 2 B.航天飞机到达B 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圆轨道时必须加速C.航天飞机从A 处到B 处做减速运动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4π2R T 28.(2019·武邑中学调研)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S 1到C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之间的距离为r ,已知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A.4π2r 2(r -r 1)GT 2B.4π2r 13GT 2C.4π2r 3GT2 D.4π2r 2r 1GT 29.(多选)如图7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飞船在半径为4R 的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 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 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忽略月球的自转,则( )图7A.飞船在轨道Ⅲ上的运行速率大于g 0RB.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运行速率C.飞船在轨道Ⅰ上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向心加速度D.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T Ⅰ∶T Ⅲ=4∶110.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则此时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A.n 3k 2T B.n 3k T C.n 2k T D.n kT11.(多选)(2019·雅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8所示,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被吸食星体的质量远大于吸食星体的质量.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 )图8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保持不变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变大C.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D.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变大12.(2019·扬州中学模拟)进行科学研究有时需要大胆的想象,假设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这四颗星恰好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正方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若此正方形边长变为原来的一半,要使此系统依然稳定存在,星体的角速度应变为原来的( )A.1倍B.2倍C.12倍 D.22倍二、非选择题13.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号”飞船,目前已经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A 、远地点为B 的椭圆轨道上,A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 1,飞船飞行5圈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9所示.设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 圈所用时间为t ,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忽略地球的自转,求:图9(1)飞船在B 点经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时是加速还是减速?(2)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 时的加速度大小.(3)椭圆轨道远地点B 距地面的高度h 2.14.(2019·厦门一中模拟)如图10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已知星球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星球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量为G(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记为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kg 和7.35×1022 kg.求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11。

专题六:卫星变轨问题问题的理解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

专题六:卫星变轨问题问题的理解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

P地球 Q 轨道1 轨道2 专题六:卫星变轨问题问题的理解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1.假如一个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作匀速圆周运动,则:A.根据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B.根据公式,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C.根据公式,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D.根据上述(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2.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形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

轨道1、2相切于P 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运行速率大于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3.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气体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某次测量中卫星的轨道半径为1r ,后来变为2r 且1r >2r 。

以1K E 、2K E 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的动能.1T 、2T 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有 ( )A. 1K E <2K E 2T <1TB. 1K E <2K E 2T >1TC. 1K E >2K E 2T <1T D .1K E >2K E 2T >1T4.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 1慢慢变到r 2,用E Kl .E 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A)r 1<r 2,E K1<E K2 (B)r 1>r 2,E K1<E K2 (C)r 1<r 2,E K1>E K2 (D)r 1>r 2,E K1>E K25.人造飞船首先进入的是距地面高度近地点为200km ,远地点为340km 的的椭圆轨道,在飞行第五圈的时候,飞船从椭圆轨道运行到以远地点为半径的圆行轨道上,如图所示,试处理下面几个问题(地球的半径R=6370km ,g=9.8m/s 2):(1)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运行,Q 为近地点,P 为远地点,当飞船运动到P 点时点火,使飞船沿圆轨道2运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飞船在Q 点的万有引力大于该点所需的向心力B .飞船在P 点的万有引力大于该点所需的向心力C .飞船在轨道1上P 的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P 的速度D .飞船在轨道1上P 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P 的加速度(2)假设由于飞船的特殊需要,美国的一艘原来在圆轨道运行的飞船前往与之对接,则飞船一定是A .从较低轨道上加速B .从较高轨道上加速C .从同一轨道上加速D .从任意轨道上加速6.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

专题强化训练二 卫星(近地、同步、极地)的宇宙航行运动规律与变轨问题

专题强化训练二 卫星(近地、同步、极地)的宇宙航行运动规律与变轨问题

专题强化训练二:卫星(近地、同步、极地)的宇宙航行运动规律与变轨问题技巧归纳:人造卫星的变轨问题1.变轨问题概述 (1)稳定运行卫星绕天体稳定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 Mmr 2=m v 2r .(2)变轨运行卫星变轨时,先是线速度大小v 发生变化导致需要的向心力发生变化,进而使轨道半径r 发生变化.①当卫星减速时,卫星所需的向心力F 向=m v 2r 减小,万有引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向低轨道变轨.②当卫星加速时,卫星所需的向心力F 向=m v 2r 增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向高轨道变轨. 2.实例分析 (1)飞船对接问题①低轨道飞船与高轨道空间站对接时,让飞船合理地加速,使飞船沿椭圆轨道做离心运动,追上高轨道空间站完成对接(如图甲所示).②若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飞船加速时无法追上空间站,因为飞船加速时,将做离心运动,从而离开这个轨道.通常先使后面的飞船减速降低高度,再加速提升高度,通过适当控制,使飞船追上空间站时恰好具有相同的速度,如图乙所示.(2)卫星的发射、变轨问题如图发射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在Q 点点火加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2,在P 点点火加速,使其满足GMmr 2=m v 2r,进入圆轨道3做圆周运动.一、单选题1.(2022·江苏省江都中学高三开学考试)据报道,一颗来自太阳系外的彗星擦火星而过。

如图所示,设火星绕太阳在圆轨道上运动,运动半径为r ,周期为T 。

该彗星在穿过太阳系时由于受到太阳的引力,轨道发生弯曲,彗星与火星在圆轨道的A 点“擦肩而过”。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 ,则( )A.可计算出火星的质量B.可计算出彗星经过A点时受到的引力C.可确定太阳分别对彗星和火星的引力在A点产生的加速度相等D.可确定彗星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2r vTπ=2.(2022·云南·昆明一中模拟预测)随着“嫦娥奔月”梦想的实现,我国不断刷新深空探测的“中国高度”。

专题02 变轨问题(原卷版)

专题02 变轨问题(原卷版)

02.变轨问题—万有引力与航天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r m r T m ma r v m r GMm 222224ωπ====,轨道半径r 确定后(在轨),与之对应的卫星线速度r GM v =,周期GMr T 32π=,向心加速度=a 2r GM 等也都是唯一确定的。

如果卫星的质量是确定的,那么,与轨道半径r 对应的卫星的动能、重力势能、总机械能也是唯一确定的。

一旦卫星发生了变轨,即轨道半径r 发生了变化,上述所有物理量都将随之变化。

一类变轨是卫星因为受稀薄大气的影响速度变小,从而做向心运动,使卫星在更低的轨道运行;另一类变轨例如发射同步卫星,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I ,使其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1v ,变轨时在P 点点火加速,短时间内将速率由1v 增加到2v ,使卫星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 II ;卫星运行到远地点Q 时,速率为3v ,此时进行第二次点火加速,短时间内将速率由3v 增加到4v ,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III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1.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 运行,在P 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B.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量2.如图6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轨道2。

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A.动能大B.向心加速度大C.运行周期长D.角速度小3. 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C.周期之比为1:8D.轨道半径之比为1:24.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微小的阻力,轨道半径将缓慢减小。

专题八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专题八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第五单元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专题八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热点题型探究
教师备用习题
作业手册
题型一 卫星变轨和对接问题
1.变轨原理
(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近地卫星到圆轨道Ⅰ上,如图所示.
(2)在 点(近地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卫星在轨道Ⅰ上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
1.[2022·广东中山一中模拟] 天链一号04星是我国发射的第4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与天链一号02星、03星实现组网运行,为我国神舟飞船、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提供
B
A.天链一号04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是 B.天链一号04星的运行速度小于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C.为了便于测控,天链一号04星相对于地面静止于北京飞控中心的正上方D.天链一号04星如果想追上天链一号03星,可以直接通过点火加速实现
2.[2022·天津一中模拟] 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开始实施近月制动,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首先进入月圆轨道Ⅰ,其次进入椭圆着陆轨道Ⅱ,如图 所示, 为近月点, 为远月点.关于嫦娥四号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卫星在轨道Ⅱ上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 点的加速度B.卫星沿轨道Ⅰ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科考仪器处于超重状态C.卫星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机械能增大D.卫星在轨道Ⅱ经过 点时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Ⅱ经过 点时的动能
例1 (变轨原理)(多选)如图所示是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运动轨迹示意图.首先在地面上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探测器发射升空,然后经过漫长的七个月地火转移飞行,到
AC
A.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需要把“天问一号”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B.近火点的“刹车”是为了减小火星对“天问一号”的引力C.从火星停泊轨道向遥感轨道变轨过程,“天问一号”还需要在近火点制动减速D.“天问一号”沿遥感轨道运行时在近火点处的动能最小

变轨问题主题练习有答案

变轨问题主题练习有答案

变轨问题专题练习一1、(05江苏)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1慢慢变到r2,用EKl.E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A、r1<r2,EK1<EK2B、r1>r2,EK1<EK2C、r1<r2,EK1>EK2D、r1>r2,EK1>EK22、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

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3、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变轨前后的速度相等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超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4、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

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A.卫星速度增大,角速度减小 B.卫星速度增大,角速度增大C.卫星速度减小,角速度增加 D.卫星速度减小,角速度减小5、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运动,若飞船想与前面的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可采取的方法是( )A. 飞船加速直到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B. 飞船从原轨道减速至一个较低轨道,再加速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C. 飞船加速至一个较高轨道再减速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D. 无论飞船采取何种措施,均不能与空间站对接航天飞月空间站 B 6、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半径较小的轨道A 上运行时机械能为E A ,它若进入轨道半径较大的轨道B 运行时机械能为E B ,在轨道变化后这颗卫星( ) A.动能减小,势能增加,E B >E A B.动能减小,势能增加,E B =E AC.动能减小,势能增加,E B <E A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E B >E A7、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如图所示,则卫星分别在轨道1、2、3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角速度的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8、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于太阳内部的核反应而使太阳发光,在这个过程中,太阳的质量在不断减小.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知,在若干年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情况与现在相比( ) A.运动半径变大 B.运动周期变大 C.运动速率变大 D.运动角速度变大9、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动力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经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与空间站在B 处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航天飞机在飞向B 处的过程中,月球引力做正功 B .航天飞机在B 处由椭圆轨道可直接进入空间一站轨道C .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D .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空间站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10、 在“嫦娥一号”奔月飞行过程中,在月球上空有一次变轨是由椭圆轨道a 变为近月圆形轨道b,如图所示.在a 、b 切点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运行的速度v a = v b B.卫星受月球的引力F a = F b C.卫星的加速度 a a > a b D.卫星的动能E ka < E kb21 3P Q参考答案:1、B 2、BD 3、C 4、D 5、B 6、A 7、BC 8、AB 9、AC 10、B。

卫星变轨专题

卫星变轨专题

B 卫星在转移轨道上的周期小于24h
C 卫星在近地轨道及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相等
D 卫星在同步轨道及转移轨道上经过Q点时所需的向心力相等
例1.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
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
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
圆周运动,速率为v1,第一次在P点点 火加速,在短时间内将速率由v1增加
v4
到v2,使卫星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
Ⅱ;卫星运行到远地点Q时的速率为
v3,此时进行第二次点火加速,在短
时间内将速率由v3增加到v4,使卫星
进入同步轨道Ⅲ,绕地球做匀速圆周
运动。则有( ABC )
v3 Q
v1 Ⅰ Ⅱ

P v2
A v2>v1>v4>v3
a
课堂练习
1、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 月飞行器的圆形工作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 为200km和100km,运行速率分别为v1和v2。 那么,v1和v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km)
A 19 B 18 C 18 D 19
18
19
19
18
答案:C
课堂练习
2、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 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 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 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 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C )
❖ D. 无论飞船采取何种措施,均不能与空间站 对接
◆例:4、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 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 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 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 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比为b,卫星在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 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C ) A.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 之比为(a/b)1/2 B.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 之比为(b/a)1/2 C.卫星从停泊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 卫星必须加速 D.卫星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 第一宇宙速度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专题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专题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专题一、人造卫星基本原理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轨道半径r 确定后,与之对应的卫星线速度r GM v =、周期GMr T 32π=、向心加速度2r GM a =也都是唯一确定的。

如果卫星的质量是确定的,那么与轨道半径r 对应的卫星的动能E k 、重力势能E p 和总机械能E 机也是唯一确定的。

一旦卫星发生了变轨,即轨道半径r 发生变化,上述所有物理量都将随之变化(E k 由线速度变化决定、E p 由卫星高度变化决定、E 机不守恒,其增减由该过程的能量转换情况决定)。

同理,只要上述七个物理量之一发生变化,另外六个也必将随之变化。

在高中物理中,涉及到人造卫星的两种变轨问题。

二、渐变由于某个因素的影响使原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轨道半径发生缓慢的变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由于半径变化缓慢,卫星每一周的运动仍可以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判断这种变轨是离心还是向心,即轨道半径r 是增大还是减小,然后再判断卫星的其他相关物理量如何变化。

如: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无论轨道多高,都会受到稀薄大气的阻力作用。

如果不及时进行轨道维持(即通过启动星上小型发动机,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保持卫星应具有的状态),卫星就会自动变轨,偏离原来的圆周轨道,从而引起各个物理量的变化。

这种变轨的起因是阻力。

阻力对卫星做负功,使卫星速度减小,卫星所需要的向心力rmv 2减小了,而万有引力2r GMm的大小没有变,因此卫星将做向心运动,即轨道半径r 将减小。

由基本原理中的结论可知:卫星线速度v 将增大,周期T 将减小,向心加速度a 将增大,动能E k 将增大,势能E p 将减小,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摩擦生热),卫星机械能E 机将减小。

为什么卫星克服阻力做功,动能反而增加了呢?这是因为一旦轨道半径减小,在卫星克服阻力做功的同时,万有引力(即重力)将对卫星做正功。

专题 卫星的变轨问题(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专题  卫星的变轨问题(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垂直起飞、转弯飞行、进入轨道这样三个阶段。
由于在地球表面附近大气稠密,对火箭的阻力很大,为了尽快离开大气层,
通常采用垂直向上发射;垂直发射的另一个优点有时要在适当的位
置短时间启动卫星上的
发动机,使卫星的速度
发生突变,让其运行轨
道发生改变,最终到达
于动力飞行状态,要消耗大量燃料。如果发射同步卫星,还必须在赤道上
建立发射场,有一定局限性。
变轨发射(即近地发射):运载火箭消耗的燃料少,发射场的位置也不
受限制。目前,各国发射同步卫星都采用第二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在操
作和控制上都比较复杂。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一般分为三级,其发射后的飞行过程大致包括
2
向前点火减速
Mm
v
G 2 m
r
r
近心运动
三、变轨过程1——低轨到高轨
低圆轨道(Ⅰ)——P点加速(向后喷气)


P
v1
v2
·

离心运动
v4
v3
Q
椭圆转移轨道(Ⅱ)——Q点加速(向后喷气)
离心运动
高圆轨道(Ⅲ)
3
使卫星加速到v 2
切点Q
切点P
2
mv 2
Mm
使
G 2
R
R
v4
2
v3
1
加速
v1
v2>v1
度的大小关系是(

P
1
2
3
Q
)所以VQ2与VQ3速
问题4、卫星在1轨道和3轨道做的都是圆周运动,所以根据“高轨低速长周期”,得
Vp1与VQ3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问题5、综合以上分析得出卫星在轨道上各点速度的大小关系(

第五章 第3课时 专题强化: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2025年高中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3课时 专题强化: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2025年高中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3课时专题强化:卫星变轨问题双星模型目标要求 1.会处理人造卫星的变轨和对接问题。

2.掌握双星、多星系统,会解决相关问题。

3.会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星球“瓦解”和黑洞问题。

考点一卫星的变轨和对接问题1.卫星发射模型(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先发射卫星到圆轨道Ⅰ上,卫星在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有G Mmr12=mv2r1,如图所示。

(2)在A点(近地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所需向心力变大,G Mmr12<mv A2r1,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

(3)在椭圆轨道B点(远地点),G Mmr22>mv B2r2,将做近心运动,再次点火加速,使GMmr22=mv B′2r2,进入圆轨道Ⅲ。

思考若使在轨道Ⅲ运行的宇宙飞船返回地面,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变轨过程分析(1)速度: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1、v3,在椭圆轨道Ⅱ上过A点和B 点时速率分别为v A、v B,四个速度关系为v A>v1>v3>v B。

(2)向心加速度在A 点,轨道Ⅰ上和轨道Ⅱ上的向心加速度关系a ⅠA ________a ⅡA ,在B 点,轨道Ⅱ上和轨道Ⅲ上的向心加速度关系a ⅡB ________a ⅢB ,A 、B 两点向心加速度关系a A ________a B 。

(均选填“>”“=”或“<”)(3)周期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的运行周期T 1、T 2、T 3的关系为T 1<T 2<T 3。

(4)机械能在一个确定的圆(椭圆)轨道上机械能______。

若卫星在Ⅰ、Ⅱ、Ⅲ轨道的机械能分别为E 1、E 2、E 3,从轨道Ⅰ到轨道Ⅱ和从轨道Ⅱ到轨道Ⅲ都需要点火加速,则机械能关系为____________。

专题强化一: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

专题强化一: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
√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轨道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
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轨道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
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第六章专题强化一:卫星变轨问题和 双星问 题—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课件 (共17张PPT)
√B.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
C.沿轨道 Ⅰ 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D.在轨道 Ⅰ 上由A点运行到B点的过程,速度逐渐增大
第六章专题强化一:卫星变轨问题和 双星问 题—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课件 (共17张PPT)
第六章专题强化一:卫星变轨问题和 双星问 题—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课件 (共17张PPT)
一、人造卫星的变轨问题
2.实例分析 (1)飞船对接问题 飞船与在轨空间站对接 先使飞船位于较低轨道上,然后让飞船合理地加速,使飞船沿 椭圆轨道做离心运动,追上高轨道飞船完成对接(如图甲所示). 注意:若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飞船加速时无法追上空 间站,因为飞船加速时,将做离心运动,从而离开这个轨道. 通常先使后面的飞船减速降低高度,再加速提升高度,通过适 当控制,使飞船追上空间站时恰好具有相同的速度,如图乙.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第六章专题强化一:卫星变轨问题和 双星问 题—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课件 (共17张PPT)
第六章专题强化一:卫星变轨问题和 双星问 题—人 教版高 中物理 必修二 课件 (共17张PPT)
达标检测
1.(卫星变轨问题)2019年春节期间,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作品《流浪地球》热播, 影片中为了让地球逃离太阳系,人们在地球上建造特大功率发动机,使地球完成一 系列变轨操作,其逃离过程如图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 Ⅰ 上运行到远日点B变轨, 进入圆形轨道 Ⅱ.在圆形轨道 Ⅱ 上运行到B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 束缚.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轨道 Ⅰ 运动至B点时,需向前喷气减速才能进入轨道 Ⅱ

专题 卫星的变轨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解析版)

专题 卫星的变轨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解析版)

专题11 卫星的变轨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一、卫星的变轨问题1.2018年5月21日5点28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升空。

卫星由火箭送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0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1。

在远地点40万公里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40万公里的圆轨道2,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等于月球公转周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1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2的运行周期B .卫星在圆轨道2的P 点向心加速度小于轨道1上的P 点向心加速度C .卫星在此圆轨道2上运动的角速度等于月球公转运动的角速度D .卫星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答案】C【解析】A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33122212R R T T 轨道1的半长轴小于轨道2的半径,故卫星在轨道1的运行周期小于在轨道2的运行周期,A 错误;B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提供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同一位置,万有引力一定,向心加速度相等,卫星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BD 错误;C .圆轨道2上飞船运行周期等于月球公转周期,故卫星在此圆轨道2上运动的角速度等于月球公转运动的角速度,C 正确。

故选C 。

2.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后,首先在椭圆轨道Ⅰ上运动,P 、Q 两点是轨道Ⅰ的近月点和远月点,Ⅰ是卫星绕月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轨道Ⅰ和Ⅰ在P 点相切,关于该探月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周期大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B .卫星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Ⅰ必须要在P 点加速C .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时,P 点的速度小于Q 点的速度D .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时,P 点的加速度小于Q 点的加速度 【答案】A【解析】A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周期大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故A 正确;B .卫星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Ⅰ必须要在P 点减速,做近心运动,故B 错误;C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时,近地点P 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Q 点的速度,故C 错误;D .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时,根据2MmG ma R ,P 点的加速度大于Q 点的加速度,故D 错误。

高一物理【人造卫星的发射、变轨问题】专题

高一物理【人造卫星的发射、变轨问题】专题

高一物理【人造卫星的发射、变轨问题】专题1.卫星发射及变轨过程概述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如图所示。

(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到圆轨道Ⅰ上。

(2)在A点(近地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卫星在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

(3)在B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Ⅲ。

2.三个运行物理量的大小比较(1)速度: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1、v3,在轨道Ⅱ上过A点和B 点速率分别为v A、v B。

在A点加速,则v A>v1,在B点加速,则v3>v B,又因v1>v3,故有v A>v1>v3>v B。

(2)加速度:因为在A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A点,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同理,经过B点加速度也相同。

(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T3,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半长轴)、r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可知T1<T2<T3。

我国正在进行的探月工程是高新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科技活动,在探月工程中飞行器成功变轨至关重要。

如图所示,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行器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则()A.飞行器在B点处点火后,速度增加B.由已知条件不能求出飞行器在轨道Ⅱ上的运行周期C.在只有万有引力作用的情况下,飞行器在轨道Ⅱ上通过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Ⅲ上通过B点的加速度D.飞行器在轨道Ⅲ上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πR g0[解析]在椭圆轨道近月点变轨成为圆轨道,要实现变轨应给飞行器点火减速,减小所需的向心力,故点火后速度减小,故A错误;设飞行器在近月轨道Ⅲ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T 3,则mg 0=mR 4π2T 32,解得T 3=2π R g 0,根据几何关系可知,轨道Ⅱ的半长轴a =2.5R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a 3T2=k 以及飞行器在轨道Ⅲ上的运行周期,可求出飞行器在轨道Ⅱ上的运行周期,故B 错误,D 正确;在只有万有引力作用的情况下,飞行器在轨道Ⅱ上通过B 点的加速度与在轨道Ⅲ上通过B 点的加速度相等,故C 错误。

(完整版)人造卫星变轨问题

(完整版)人造卫星变轨问题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一、人造卫星基本原理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轨道半径r 确定后,与之对应的卫星线速度r GM v =、周期GMr T 32π=、向心加速度2r GM a =也都是确定的。

如果卫星的质量也确定,一旦卫星发生变轨,即轨道半径r 发生变化,上述物理量都将随之变化。

同理,只要上述物理量之一发生变化,另外几个也必将随之变化。

在高中物理中,会涉及到人造卫星的两种变轨问题。

二、渐变由于某个因素的影响使卫星的轨道半径发生缓慢的变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由于半径变化缓慢,卫星每一周的运动仍可以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判断这种变轨是离心还是向心,即轨道半径是增大还是减小,然后再判断卫星的其他相关物理量如何变化。

如: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无论轨道多高,都会受到稀薄大气的阻力作用。

如果不及时进行轨道维持(即通过启动星上小型火箭,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保持卫星应具有的速度),卫星就会自动变轨,偏离原来的圆周轨道,从而引起各个物理量的变化。

由于这种变轨的起因是阻力,阻力对卫星做负功,使卫星速度减小,所需要的向心力r mv 2减小了,而万有引力大小2r GMm 没有变,因此卫星将做向心运动,即半径r 将减小。

由㈠中结论可知:卫星线速度v 将增大,周期T 将减小,向心加速度a 将增大。

三、突变由于技术上的需要,有时要在适当的位置短时间启动飞行器上的发动机,使飞行器轨道发生突变,使其到达预定的目标。

如:发射同步卫星时,通常先将卫星发送到近地轨道Ⅰ,使其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 1,第一次在P 点点火加速,在短时间内将速率由v 1增加到v 2,使卫星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Ⅱ;卫星运行到远地点Q 时的速率为v 3,此时进行第二次点火加速,在短时间内将速率由v 3增加到v 4,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Ⅲ,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第一次加速:卫星需要的向心力r mv 2增大了,但万有引力2rGMm 没变,因此卫星将开始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专题 2014.4.15一、人造卫星基本原理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轨道半径r 确定后,与之对应的卫星线速度r GM v =、周期GMr T 32π=、向心加速度2r GM a =也都是确定的。

如果卫星的质量也确定,那么与轨道半径r 对应的卫星的动能E k (由线速度大小决定)、重力势能E p (由卫星高度决定)和总机械能E 机(由能量转换情况决定)也是确定的。

一旦卫星发生变轨,即轨道半径r 发生变化,上述物理量都将随之变化。

同理,只要上述七个物理量之一发生变化,另外六个也必将随之变化。

在高中物理中,会涉及到人造卫星的两种变轨问题。

二、渐变由于某个因素的影响使卫星的轨道半径发生缓慢的变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由于半径变化缓慢,卫星每一周的运动仍可以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判断这种变轨是离心还是向心,即轨道半径是增大还是减小,然后再判断卫星的其他相关物理量如何变化。

如: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无论轨道多高,都会受到稀薄大气的阻力作用。

如果不及时进行轨道维持(即通过启动星上小型火箭,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保持卫星应具有的速度),卫星就会自动变轨,偏离原来的圆周轨道,从而引起各个物理量的变化。

由于这种变轨的起因是阻力,阻力对卫星做负功,使卫星速度减小,所需要的向心力r m v 2减小了,而万有引力大小2r GMm 没有变,因此卫星将做向心运动,即半径r 将减小。

由此可知:卫星线速度v 将增大,周期T 将减小,向心加速度a 将增大,动能E k 将增大,势能E p 将减小,该过程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摩擦生热),因此卫星机械能E 机将减小。

为什么卫星克服阻力做功,动能反而增加了呢?这是因为一旦轨道半径减小,在卫星克服阻力做功的同时,万有引力(即重力)将对卫星做正功。

而且万有引力做的正功远大于克服大气阻力做的功,外力对卫星做的总功是正的,因此卫星动能增加。

根据E 机=E k +E p ,该过程重力势能的减少总是大于动能的增加。

三、突变由于技术上的需要,有时要在适当的位置短时间启动飞行器上的发动机,使飞行器轨道发生突变,使其到达预定的目标。

如:发射同步卫星时,通常先将卫星发送到近地轨道Ⅰ,使其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 1,第一次在P 点点火加速,在短时间内将速率由v 1增加到v 2,使卫星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Ⅱ;卫星运行到远地点Q 时的速率为v 3,此时进行第二次点火加速,在短时间内将速率由v 3增加到v 4,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Ⅲ,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第一次加速:卫星需要的向心力rm v 2增大了,但万有引力2r GMm 没变,因此卫星将开始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Ⅱ。

点火过程有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卫星的机械能增大。

在转移轨道上,卫星从近地点P 向远地点Q 运动过程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在远地点Q 时如果不进行再次点火,卫星将继续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远地点Q 回到近地点P ,不会自动进入同步轨道。

这种情况下卫星在Q 点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以速率v 3沿同步轨道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因此卫星做向心运动。

为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在卫星运动到Q 点时必须再次启动卫星上的小火箭,短时间内使卫星的速率由v 3增加到v 4,使它所需要的向心力rm v 24增大到和该位置的万有引力相等,这样就能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Ⅲ而做匀速圆周运动。

该过程再次启动火箭加速,又有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卫星的机械能再次增大。

结论是:要使卫星由较低的圆轨道进入较高的圆轨道,即增大轨道半径(增大轨道高度h ),一定要给卫星增加能量。

与在低轨道Ⅰ时比较,卫星在同步轨道Ⅲ上的动能E k 减小了,势能E p 增大了,机械能E 机也增大了。

增加的机械能由化学能转化而来。

四、巩固练习题1. 图7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B .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C .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 .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2 .人造飞船首先进入的是距地面高度近地点为200km ,远地点为340km 的的椭圆轨道,在飞行第五圈的时候,飞船从椭圆轨道运行到以远地点为半径的圆行轨道上,如图所示,试处理下面几个问题(地球的半径R=6370km ,g=9.8m/s 2):(1)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运行,Q 为近地点,P 为远地点,当飞船运动 到P 点时点火,使飞船沿圆轨道2运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船在Q 点的万有引力大于该点所需的向心力B .飞船在P 点的万有引力大于该点所需的向心力C .飞船在轨道1上P 的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P 的速度D .飞船在轨道1上P 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P 的加速度(2)假设由于飞船的特殊需要,美国的一艘原来在圆轨道运行的飞船前往与之对接,则飞船一定是( )A .从较低轨道上加速B .从较高轨道上加速C .从同一轨道上加速D .从任意轨道上加速3.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

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4. 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的速度(B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5.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比为b,卫星在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B.C.卫星从停泊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卫星必须加速D.卫星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6.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在P 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绕月飞行,如图所示。

已知“嫦娥一号”的质量为m ,远月点Q 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 ,运行到Q 点时它的角速度为ω、加速度为a 。

月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则它在远月点时对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2Mm G R B.ma C.22()mgR R h + D.2()m R h ω+第4题 第3题 第5题 第6题7.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 的P 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俘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然后,卫星在P 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月球QP地月转移轨道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比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长B.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比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短C.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加速度小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加度度D.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加速度8.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短时间开动小型发动机进行变轨,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机械能大于经过B的机械能B.在A点短时间开动发动机后航天飞机的动能增大了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9.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

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A.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B.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C.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减小D.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10.已知地球半径为R,一飞船先在高度为R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后开动发动机变轨到高度为2R的轨道上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轨后飞船的运行周期小于原来的2倍B变轨后飞船的运行加速度为原来的49倍C变轨后飞船的运行速度为原来的23倍D变轨过程,发动机做功大于引力势能的增量11.一颗围绕地球运行的飞船,其轨道为椭圆。

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飞船在近地点瞬间减速转移到绕地圆轨道后,周期一定变小C飞船在远地点瞬间加速转移到绕地圆轨道后,机械能一定变小D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的周期可能等于12.“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 km 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I绕月飞行,如图所示。

之后,卫星在P点经过几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 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用T1、T2、T3分别表示卫星在椭圆轨道I、Ⅱ和圆形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用a1、a2、a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1>a2>a3 B.a1<a2<a3C.T1<T2<T3 D.T1>T2> T313.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动,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2与轨道1相切于近地点Q,轨道2与轨道3相切于远地点P,如图所示。

设卫星在圆轨道1运动的速率为V1,在圆轨道3运行的速率为V3,在椭圆轨道2的近地点的速率为V2,在远地点的速率为V4,则:它们的速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加速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