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 促进有效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有效情境促进有效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或具有丰富情感,或能给以美的享受和熏陶,或能启迪学生智慧,点燃学生思想火花,学生的情感素养、思维能力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很多教学情境,虽有色彩鲜明的视觉效果、悦耳的听觉效应,但难以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情境的教学功能没有很好的体现。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课上创设情境的做法已经非常普遍,其中不乏优秀的设计。然而也有教师对于教学情境问题缺乏全面深入的理性思考,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物力,却未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甚至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率。

误区一、情境创设目的不明

案例1:一位老师讲《再见了,亲人》一课,伴随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老师说:“同学们,当年志愿军战士就是唱着这首歌踏上了朝鲜的土地,在那里,他们和朝鲜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再见了,亲人》。”显然,这位老师把情境当成了装点课堂的手段,当成了让学生饱耳福、饱眼福的工具。

我们分析一下教学情境激发兴趣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在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匠心独运地创设与教材意蕴相符合的情境,这样产生的兴趣具有明确的指向,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泛化的或是与文本无关联的情境可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但它达不到促进学习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反作用。就如案例1

中老师选择的豪迈激昂的音乐与文本所表达的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基调是不吻合,创设的情境与文本相剥离,非但不能带学生入境,反而成了学生情感体验的干扰因素。

误区二、情境创设内容不精

案例2:《永生的眼睛》一课,为了提升孩子们的情感认识,老师找来了大量相关资料,邓小平、戴安娜……有伟人、有平常人,有出生仅100天的孩子,他们都在死后捐献了自己的角膜。老师所选择的事例很具有代表性,画面很感人,讲解词很煽情,朗诵很投入,看起来学生也是沉浸其中,可是,偷偷看看时间,5分钟过去了!

以上案例反映出了老师们在创设情境时又一个常见问题──找到了与文本

链接的情境创设点,甚至也选择了比较适宜的形式,然而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情境的创设缺乏精心的设计。

误区三、情境创设时机不当

有时我们会发现,老师们讲《鸟的天堂》《桂林山水》《草原》这类描写景物的课文,在导入环节一定会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配的实景风光片;讲《晏子使楚》《将相和》《草船借箭》这类有故事情节的课文,一定在重点段落学习之前节选一段影视片断播放;讲《一夜的工作》《再见了,亲人》《梅花魂》这类情感比较丰沛的课文,必会在结课之前做一次配乐朗读。

看到以上的教学现象,我们会发现,老师们往往比较关注在课的一头一尾处着力。这样的做法也不无道理。一般来说,在课的启始阶段创设情境,更容易使学生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让他们带着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状态;而课的结尾处,随着理解的深入,创设情境往往会带来一个情感的高潮,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问题在于切不可将这样的做法程式化,更不能只管两头不顾中间。教学是一个逐步推进,层层深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上,根据某一环节具体的教学内容及要求,还需创设形式、角度及强度不同的情境以品赏语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的情感活动向前推进,并一步步得到深化。

误区四、情境创设主体单一

当教师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呈现情境之时,学生处于聆听、观看、静思的状态,之后,老师会让沉浸于情境中的学生谈由此引发的感受,对文本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不能否认,这样的做法也能达到创设情境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显是受用者,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具有现实性、趣味性、探索性、开放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创设具有一定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的教学情境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的要求,教师要深入观察学生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具有一定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例如,《索溪峪的“野”》这一课的教学,有位老师在上课伊始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师:同学们小小年纪,眼界却很开阔。请用三言两语,讲一讲你到过的景区。生:我去过华山,自古华山一条路,那里很险。生:我游览过石林,姿态万千,那里很奇。生:我到过敦煌,那里的石窟别具一格,很震撼。……师:中华大地蕴含丰富,风景名胜数不胜数。请欣赏下图,(出示了一组索溪峪的风景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足不出户,却要一起神游的索溪峪。结合你查阅的资料,继续讲下去。生:索溪峪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种类繁多,具有原始大自然的风韵。生:索溪峪因索溪而得名,那里景点众多,美不胜收。生:那里秀美如画,景观养眼。……师:好一个秀美如画景观养眼之地啊。这是同学们眼中的索溪峪,在作者曹敬庄看来“一

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的一切意念便都净化了,单单的只剩下一个字--野”。今天就让我们在作者的引导下,去体会他所感悟到的风景。这样的情境创设,贴近生活,让教材活化,是学生所需要的。天性爱玩的孩子上课伊始就可以畅谈游山玩水的感想,情绪必然高涨。接下来的美图欣赏给了他们更为新鲜直观的刺激,对资料的归纳则是理性的提升。创设这样的情景引出课文水到渠成。

(二)创设人文性的、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当特别注意选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如背诵、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对话表演、多媒体演示等。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情境

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学习者的理解才是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就要求教学情境创设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对学生具有挑战性,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创设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我们以形象生动的画面,生动逼真的情境,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并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从而调动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例如在教《索溪峪的“野”》时,教师在顺利导入新课后,可先用多媒体依次播放描绘索溪峪的山、索溪峪的水、索溪峪的猴子、索溪峪的游人图,同时配以相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对此有充分的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然后再回转开篇,点拨导学:如此野的山,我们又怎能不去急切观赏呢?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把握作者感情的流露。继而圈点全文主旨,自然贯通“赞美大自然”的主旨,这样就使课堂结构条理清晰,更好地促使学生随教师的思维导向理解和感悟文章内容,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常用类型

创设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

(一)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任何一篇文章都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结合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借助于情境的创设,把课文所描述的情景和现象展现出来,生动形象地再现课文描绘的生活画面,就能帮助学生从文中知道作者立意、选材、谋篇、运用语言的高明,才能领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因此,在教读课文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观察、感受、体会,让学生先入情而后入文,先讨“源”而后沿“波”,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便学文时的理解和运用。

(二)加强直观创设情境

1、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