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合集下载

基于高职技能大赛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高职技能大赛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部 在 《 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求还 有一 定 差距 ,在 专业 教 学 改 革 中应 该 注 意 到 这种 差 ( 2 0 1 0 — 2 0 2 0年 ) 》 中提 出“ 职 业 教 育 要 面 向人 人 、 面 向社 距, 在 教 学 中突 出培养 学 生 的岗位 技 能 , 使 课 堂 教 学 既 与 会 ,着 力 培 养 学 生 的职 业 道德 、职 业 技 能和 就 业 创 业 能 技 能大赛 要求接 轨 , 也与 实 际工作 要求 接轨 。 力 。” 提倡 开展 职 业技 能竞 赛 , 形 成行 行 出状 元 的 良好 社会 2 . 3 增强 学 生 的广泛 参与。一般来 说技 能大 赛只在 最 氛围 。近 年来 , 随着 建筑 行 业对 技 能型人 才需 求 的不 断扩 初 选拔 阶 段 有学生 的广泛 参 与 , 在 后期 只 剩下较 优 秀 的选 大, 如 何 培养 出具 有优 秀 的职 业 素养 、 职 业 能力 和 创 新 能 手 进行 备 赛 , 其 余 的大 部 分学 生得 不到 后期 备 赛 中资 源丰 力, 能够 适应 行业 岗位 需求 的人 才成 为建 筑 工程 专 业 高等 富的培 训工作 。今后 应将 技 能大赛 中 的备赛 资源 向常态 工 职 业教 育 面 临 的重要 问题 , 职 业 技 能大赛 作 为提 升 技 能教 作 中逐 渐 分布 , 并 将 学 生 参加 范 围 扩 大 , 使技 能 大赛 成 为 育 的一 种 有效 手段 , 对促 进教 学 改革 有着 重要作 用 。 师生共 同成 长 的重要平 台, 推动 良好 的校 园学 习氛 围。 1 高职 技 能大 赛对 学生 技能 培养 的作 用 3 高职 技能 大赛对 教 学改 革的 意义 1 . 1 提 高学 生实 际操作 能力 。建筑 工 程技 术专 业 的技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计 价 等课 程 ,占 总学 时 比例 的 6 %。实 践课 程 体 系 主要包 括 :包 0 括建 筑结 构课 程设 计 、建筑 施工 组织 课 程设 计 等 ,建筑 构造 实 习 、 建筑工 程测量 实 习 、毕 业综合 实践 等 。占总学 时 的比例为 加 %。实 践 教 学 环节 在 教 学计 划 中 占有 较 大 比重 ,并将 实践 教学 分 为 基础 实 验 、课程 设计 、专 业 实训 、现 场实 习 ,使 其形 成一 个 完整 体系 。 2建 筑 工程 技 术 专 业 实践教 学环 节的 改 革 . ( )理 论 教 学 与实 践 教学 相 互 穿 插 融 合 渗 透 1 建筑 工 程技 术专 业 课 程 内容 广 泛 ,实 验 项 目和次 数较 多 ,在 理论 授 课 过 程 中 ,与 工地 现 场 密切 结 合 ,把 工 程 实践 性 教学 贯 穿 于学 生 的整个 学 习过 程 中 。这样 可 以激 发 学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达 到增 加 专业 知 识 ,提 高实 践 能力 的 目的 。如 将 实 际工 程施 工 图 纸 引入 到 课堂 教 学 ,结 合 实 际 工程 图纸 学 习建 筑 构造 、建筑 结 构 等 课程 使 专 业 基 础 知 识 、基 本理 论 教 学 内容 与 工 程 实 际 紧密 结 合 , 让学 生 建立 起 清 晰 的工 程 形 象 。在讲 到钢 筋 混 凝土 工 程 的模 板 工 程 时 , 学 生 带 到 施 工 现 场 ,实 地 实 物 介 绍 钢 筋 混 凝 土 柱 粱板 墙 将 等 模 板 的构 造 特 点 基 本 组成 、搭 设 要 求 及 质 量标 准 。桩 基 工 程 、 砌 筑 工程 、钢 筋 工 程混 凝 土工 程 、装 饰 工程 等 内 容的教 学 , 可融 均 入 部 分 的现 场 教 学 , 而 使课 堂教 学 用 时大 幅 度 降 低 , 课 质 量 大 从 授 幅 度 的提 高, 效果 突 出。在 建筑 工 程测 量 、建筑 施 工技术 、建筑 材 料 等课 程 中 ,结 合 现 场施 工 的要 求 ,增加 具 体 岗 位实 际操 作 的 内 容 ,删 减理 论 性 过 强 或 已被 淘 汰 的内 容 ,这 样 ,让学 生更 多 的 熟 悉 实 际 工程 中 的 岗位 需 求 ,一 旦 从 事 岗位 工 作 就 能顶 岗作 业 。 二 、 建筑 工 程 技术 专 业实 践教 学 的改 革 ( 规 范 基 础课 程 的 实 验 ,注重 学 员 的动手 能力 和创 新 能 力 2) 1制 定 比较 科 学合理 的教 学计 划 及 专 业培 养 方 案 . 的 培 养 由于 高 等 职业 教 育 人 才培 养 的 目标 重 点在 实 用 性 上 ,更 强 调 根 据 建筑 工 程 技 术 专业 的特 点 ,我 们 把 三年 的实验 教 学作 为 实践 性 环节 和专 业技 能训 练 ,因此应 与 传 统 的学术 型人 才 培 养 手 个 整 体来 统 一 考 虑 ,为 学 生提 供便 利 的实 验 条 件 。结 合 工 程测 段不 尽 相 同 ,课 程设 置 应 比传 统 高等 教 育 有所 改 革 ,基 础 理 论 以 量 、工程 材 料 等基 础 课 的实验 教 学 ,帮 助 学 生掌 握 各 种实 验设 备 能够 满 足 职 业 技 能 应 用 要 求为 限度 ,力 求精 简 ,如 《 料 力 学 》 材 和仪 器 的操 作 ,了解 实 验 环境 和 实验 室 管 理 ,掌 握基 础 性 验证 实 和 《 构力 学 》 合并 为 《 结 可 建筑力 学 》 《 筋 混凝 土结 构 》和 《 、钢 砌 验 的基 本 步 骤 和 数据 处 理 的方 法 。如建 筑 材 料这 门课程 ,在实 验 体 结 构 》合 并 为 《 筑 结 构 》 建 ,这 样 ,一方 面 可 以避 免 内容 上 的 报 告 中设 有 混 凝 土强 度 实 验 ,首 先 由学 员 根 据要 求 进行 配 合 比计 重 复 讲授 ,有利 于 教 学 内容 上 的前 后 衔接 ,另一 方 面 还 有 利 于课 算 ,然 后 根 据计 算 结 果 制作 试 块 ,待 试 块 达到 一 定 时问 进行 强 度 程 内容 重 点 和难 点 的 把 握 ,并 节省 大 量学 时 ,用于 开 设 其 他实 用 试 验 ,并 将实 验 结 果 填入 实 验 报告 ;测 量实 习为 了加 深对 测 绘 技 性 的课 程 。专 业 课 程教 学 应 以适 用 为 原则 ,密切 结 合 专业 领 域 最 术 理论 知 识 的 理解 及 对 常 规测 绘 仪 器 的熟 练 使用 而 安 排 的 ,实训 新 技术 进 展 ,从 而 使 培养 出来 的人 才 具有 时 效 性 和可 用 性 ,避 免 结束 后 ,学生 要 上 交 个 人实 习总结 和小 组 所 有 的 内外业 资 料 和 图 出 现人 才还 没有 走 出 校 门 ,技术 就 已 过时 的现象 。专业 课 程 的 理 纸 。这 样 ,可 使 学生 掌 握 和 了解 仪 器设 备 的 使 用规 程 ,熟 悉 有关 论 以能 够解 释应 用 中 出现 的基本 问题 和现 象 为 限 ,不 宜 过 深 , 以 试验 、检测 的技 术 规 范 、规 程 、标 准 ,提 高动 手 操作 能 力 ,提 高 免使 学 生把 过 多 的精 力 投 入 到理 论 研 究上 ,影 响 了对 专业 应 用 技 处理 试 验数 据 ,分 析试 验 结 果 ,编 写试 验报 告 能力 ,以适 应 工程 能 的掌 握 ( 鼓 励 学 生 自觉学 习 以适 应 技 术 发展 的需 要 ) 应 。课 堂 线 的需 要 。 教 学 以 提高 能 力 素质 为 原 则 ,纯理 论 的课 程较 少 ,基 础 课 更是 以 ( 加 强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做 好实 训 教 学 的服 务 保 障 3) 够 用 为度 。为 了强 化 实 践教 学 ,培 养 学生 实 践动 手 能 力 ,我 系 首 建 筑 工程 技 术 专业 的实 训 课 程 的教 学 ,充分 利 用我 校 的 校外 先从实践教学课时数上保证学生具有较多地动手机会 ,将建筑工 实训基地进行 。目前 ,我系已有 2 多家校外实习合作单位 ,基本 O 程 技 术 专业 理 论 教 学 与 实 践教 学 的 课 时数 比例 定 为 3 。其 次 , 上满足了学生的实习需要。企业根据学校所提供 的实训计划具体 :2 遵循 “ 多实 践 ,早 实 践 ,三年 实 践不 断 线 ” 的原 则 ,设 置 了一 系 安排 确 定 实 训 地点 、时 间 、实训 内容 、实 训 方式 。我们 采 用分 散 列 的 课 程 化 方 向 的迅 速 发 展 ,设 计 和 专 业实 习 。 学生 到校 外各 施 工 现 场 ,现 场 指 定技 术 人 员 随时 进 行指 导 ,校 内 本专 业 教 学 计 戈分 为 两 个课 程 体 系 ,即基 础 理 论 课 程体 系 和 指 导 老师 定期 或不 定 期 到 工地 走 访 实训 管 理 方式 ,随时 掌 握着 学 U 实践课程体 系。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主要包括 :建筑制图、建筑力 生的实习情况 ,保证实训课程教学的真实;学生实训结束后 ,每 学 、建筑 测量 、建 筑设 备 、房屋 建筑 学 、建 筑结 构 、地 基与 基 础 、 人要 交 实 习报 告 、每周 周 记 和 实 习单位 鉴定 ,还有 口试抽 查 ,以 建筑 施 工技 术 、建筑 施 工组 织 、建筑 抗 震设 计 、建筑 工 程 计 量 与 保证 施 工实 训 效 果 。实 践 证 明 ,这是 一 种 理 论 与实 际结 合 的 生动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探索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探索
高职建筑 工程技术专业发展探 索
刘 鑫 ( 辽宁城市建 设职业 技术学院 )
摘 要 : 筑 工 程 技 术 专 业 是 许 多 高职 院校 都 开 设 的专 业 。 多 年 建
来 , 于 建 筑 业 的 持 续 高 发 展 和 国 家 对 职 业 教 育 的 大力 扶 持 , 得 由 使 本 专 业 学 生 就 业 率 和 专 业 对 口率 一 直 保 持 在 非 常 高 的水 平 。 这 种 高 热 度 背 后 不 能 掩 盖 本 专 业 内 涵 建 设 的 缺 失 。 本 文 以辽 宁 的 实 际
关键 词 : 筑 工程 技 术 建 专业发展 专 业 建 设
同 城市 建设 行业 的工程 类专 业 为主。 中建筑 工程 技术 专业 的企业 一线 技术人 员为兼 职教 师 , 时选 派专业 教 师到企 其 业 进行 挂职 锻炼 。 每年 开展 一定数 量 的岗位和 职业 资格 培 为我院 首批招 生专 业 , 有高职在 校 生 5 。 现 1 7人 训, 为企 业 和行 业 发展 做 出贡 献 , 提升 专 业知 名 度 和 社会 1 专业发 展基 础
3 专业 发展规 划 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1 推进校 企 对接 .
311 建 立校企 合作体 系 建 立完善 的校 企 合作 制度 , .. 形 成一 套 内容完整 、 制度 明确 、 方互惠 的管理 体 系。 强 双 加 情 况 为 背 景 , 以辽 宁 城 市 建 设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技 术 专 业 为 与企业 的 多层 次、 方位 合作 , 全 聘请 企业 管理 人 员、 技术专 例 , 谈 对 本 专 业 专 业 发 展 的 一 些 看 法 , 望 对 本 专 业 建 设 提 供 有 谈 希 家和技 术 能手参 与专 业 指导 委员 会工作 , 同制订 人 才培 共 益帮助。 养 方案 、 程标 准 、 定 教 学 方法 、 建教 学 评价 体 系 , 课 确 构 保 证专 业定 位 的准确 性 , 使培 养 目标 、 业 建 设 、 程 设置 、 专 课 辽 宁 城市 建 设职 业 技 术学 院隶 属 于辽 宁省 住 房和 城 教 乡建 设厅 , 前身 是辽 宁省 城市 建 设学校 ,0 21 0年 3月 经辽 教学 内容 、 学组 织 实施等 更适合 企业 的需 求。 312 校企 共建 与企 业合作 , 请有 丰富 的实践 经验 .. 聘 宁 省人 民政府 批准 成立。 学院 现有 1 5个 高职 专 业 , 以面 向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改革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改革

浅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改革【摘要】本文探索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途径:首先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建筑制图课程结合房屋建筑学课程;建筑材料课程中穿插建筑力学课程;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以实践为主;学好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和基础工程。

其次,充分利用实验室,加大实训力度,建立好实训基地;再次,加大培训,让学生“带证”毕业,实现人才培养专业性与多元化;最后,加强与施工企业的合作,引进一线技术人员授课。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教学建设;改革建筑行业,作为我们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我们建筑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百分之九十是来自大专院校中培养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

特别是我们的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工程技术人才,做为工程一线人员,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目前,我们教育机制书本化,与实践脱节,技术落后,工艺陈旧。

而社会对这类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究“实践性”,“应用性”。

特别是对于高职来说,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但与传统学科型教育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尤其不同。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有计划地加强课程改革和加大实训教学环节,并将校内实训环境的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强与外部施工企业的合作。

一、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1、建筑制图课程结合房屋建筑学课程关于建筑制图课程对于高职学生应该主要以工程识图为主,只要讲清视图产生的原理就可以。

从知识体系来看制图主要以投影理论为基础,几何学理论为依据,通过投影来确定各个视图(平面、立面、剖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正确地表达图形。

在图形的设计表达和分析过程中,要重视基本体的概念,一切形体都是由基本体组合而成的。

而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介绍了房屋建筑的设计原理、分类方法、建筑的主要组成及常规构造。

因此,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标准,应该结合选取医药简单完整的实际工程施工图,结合房屋建筑学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构造进行教学。

高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探讨 。
关词 : 高职
建筑工程施工 技术
教学方法
探讨
“ 专业 技 术 与 岗 位 技 能 ” 段 的 教 学 设 计 的思 路 是 : 绕 建 筑 工 阶 围 程技术专业所涉及 的 1 O余 个 单 项职 业 , 充 分 利 用 学 校 和 企 业 教 育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课程是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 专业的一门 资 源 , 据 各 单 项 职 业 的 行 动 领 域 , 工 作 过 程 为 导 向 , 企 合 作 构 根 以 校 核 心课 程 。 本课 程 主要 研 究建 筑 工 程 专 业 领 域 的施 工 技 术 的一 般 规 建 单 项 职 业 能 力 培 养 的 学 习领 域 课 程 体 系 。 律 。 通 过 本 课程 的 学 习, 学 生 掌 握 建 筑 工 程 图 的 识 读 与 绘 制 、 筑 使 建 “ 综合职 业能力” 阶段 的教学设计的思路是 : 围绕建筑工程技术 工程材 料的选择 与检 测、 建筑功能及建筑构造分析 、 建筑受力分析与 专 业 所 涉 及 的 核 心 能力 , 多 个单 项 职 业 的基 础 上 , 照 施工 员 等 综 在 按 计 算 、 筑 结 构 构 造 及 计 算 、 筑 施 工进 度 计 划 编 制 、 筑 工 程 计 价 合 职 业 的 能 力 要 求 进行 综 合 培 养 , 分 利 用 学 校和 企 业 教 育 资 源 , 建 建 建 充 根 与 管 理 、 筑 工 程 测 量 、 基 与 基 础 工 程 施 工 、 筋 混 凝 土 主 体 结 构 据 各 单 项 职 业 的 行 动领 域 , 综 合职 业 工 作 过 程 为 导 向 , 企 合 作 构 建 地 钢 以 校 施 工 、 体 结 构 工 程 施 工 、 筑 设备 安 装 、 筑 节 能 施 工 、 程 竣 工 验 砌 建 建 工 建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培 养 的 学 习领 域 课 程 体 系 。 收 及 交 付 等 基 本理 论知 识 , 获 得 设 计 制 图 、 量 放 线 、 工 管理 、 并 测 施 预 “ 岗位 ” 段 教 学 设计 的思 路 是 : 阶 围绕 培 养 目标 , 分 利用 企 业 教 充 算 编 制 、 料 组 卷 归档 等 职 业 技 能 训 练 的高 素 质 技 能 型 专 门人 才 。 资 与 育资源 , 引入 “ 导 师制 ”让 学 生 在 真 实 的 工程 环 境 和 素质 教 育 环 境 双 , 其他 专业课程相 比,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了进一步 为 中、 正 的 工作 岗位 上 学 习做 人做 事。 真 优 化课程结构 , 提高教学质量 , 学的过程 中, 对< 在教 我校 建筑工程施 222 针 对 本 课 程 具 有 实践 性 强 、 识 面 广 、 生 理 解 困 难 等 特 -. 知 学 工技术》 课程体 系的构建 、 教学 内容 、 教学方法、 实践性教学环节等 方 点, 制作 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件 中采用 了大量的教学演示视频, 面 进行 了初 步 的 探 索和 改 革。 如 施 工 图 片 、 工 录 像 等 。 文并 茂 , 静 结 合 , 动 形 象 , 显 易 懂 , 施 图 动 生 浅 1《 建筑 工程施 工技术》 课程教 学现状 增 大 了信 息 量 , 高 了教 学 效 果 。 提

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摘要]:结合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现状,本文从笔者授课的过程经历来对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进行探讨,提出了“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现状;探讨;教学改革1 课程特点“建筑工程测量”是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中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其理论与实践并重,且更加突出技能培养,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并且实践教学还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训。

由于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各种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设工程、特种精密建设工程等不断增多,使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为适应市场需求,许多高职院校新办建筑工程的积极性很高。

其中大多数专业课实际上是以过去的工程测量学科为主,毕业后学生的去向也主要是到工程测量相关的单位。

这也就是说“建筑工程测量”对于建筑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地位显得更加突出,“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2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 师资力量不足我院自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开办以来,教师就严重不足,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建筑工程类专业不断增多、学生数量急剧增长,然而教师的数量十分有限,大部分的教师都得承担两门课程以上的授课任务,但学院又没有安排专职的实训指导老师,在此情况下,笔者必须同时承担理论课及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样对于课程实践教学的安排带来很大的麻烦。

2.2 实训条件不足在工程测量教学中,实践教学占主导地位,实现实践教学目的的基本条件是要保证实训测量仪器的满足与实训场地的提供。

工程测量教学使用的测量仪器种类较多,除了常规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全站仪外,还有许多专用的测量仪器,如测深仪、垂准仪、陀螺仪、扫平仪等,一般只在工程单位才有,而学校一般较少或没有。

我院目前只有常规的测量仪器,并且数量上存在严重不足,像全站仪,只能安排15人共同使用一台仪器。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摘要:建筑结构是一门集试验、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笔者就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探索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化。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高职教育的特有属性,突出“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相关教师面临的难题。

笔者以《建筑结构》为例,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希望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1 课程介绍《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通过介绍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以及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等。

本课程由“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三大部分组成。

教材中共20多个章节,100多个计算公式和大量的试验实践,涵盖内容多,涉及广,实践性强。

2 教学现状作为高职院校开设多年的重点课程,《建筑结构》的授课效果并不理想,课程特点也没得到体现。

无论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材内容陈旧,缺乏适用性目前,高职类建筑结构的教材是将本科教材中三大结构简单的叠加。

课程内容体系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侧重设计与计算,不符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施工一线培养人才的宗旨。

再者,教材内容较陈旧,建筑行业中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未得到体现,这对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造成一定影响。

2.2 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较少高职类院校授课方式多以理论教学为主。

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实践环节,整个课程上下来,不仅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也会感到枯燥乏味。

2.3 课程理论基础高,学生学习有畏难情绪《建筑结构》需要以高等数学、建筑材料和建筑力学等课程为支撑,其中建筑力学与本门课程联系极为紧密。

力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六双”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六双”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术专业在新的教育模式 下, 顺应 了当前 高职教 育改革的要求 , 动 了建筑专业的教 学效果和教 学 推
质量。依 据“ 六双 ” 模式 的内涵, 对建 筑工程技 术专业教学进行探 索, 出相应的 改革措施 并对取 提
得 的 成 效进 行 分 析 , 以期 为 高职 院校 建 筑 工程 技 术 专 业 建设 提 供 借 鉴 。
关键词 : 六双 ; 筑工程技 术; 建 培养模式 ; 改革 中 图分 类 号 : 7 0 G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14 2 1 )8 0 7 2 17  ̄9 5 (0 1O —0 5 —0
科 学技 术 的进步 , 才素 质要 求 的提升 , 广大 职 人 对 业 院校 的教 育模 式提 出 了新 的要求 和挑 战 。职业 院 校 的教 育 工作 者应 该 在 科 学 的现 代 教育 理 论 、 育 思 想 教 指 导下 , 照特定 的培养 目标 和人 才规 格 , 按 以相 对稳 定 的教 学 内容 、 程 体 系 、 课 管理 制度 和评 估 方 式 , 施 高 实
育教 学 改革 和 人 才培 养 质量 的提 高 。所 谓 “ 双 ” 其 六 , 主要 内 涵是 : 德 育 人 、 纲 导 教 、 堂施 教 、 师 执 双 双 双 双
教 、 向考 核 和双证 就业 。 双

程施 工》 《 、框架结构工程施工》 《 、钢结构工程施工》 、
《 筑 工程 质 量检 查 》 建 等七 门 专业 核 心课 程 , 出专业 突
纲 , 以指导 建筑 工程 技术 专业 的教 学实 践 。 用
作 者 简 介 : 波 ( 9 4 )男 , 南 罗 山人 ,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 士 , 要 研 究方 向 : 程 项 目管 理 。 黄 18一 , 河 信 硕 主 工

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架构,以职业技能提高为宗旨,采取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过程考核,重新架构考核指标体系。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模块化教学体系现场教学教学方法“建筑施工技术”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中主要的施工技术及工艺原理,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以及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为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笔者对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设置目标是培养大批实际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并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银领”。

而长久以来,传统高职高专教材的教学内容多是沿用了本科院校的学科模式体系,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与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学生以职业工作应用为目的,而本科院校的学生以创造研究为导向,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应该打破“学科完整”的传统教学体系的束缚,将工作过程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因此,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依据工作任务开发相关学习领域,实施整体课程“多项目、活模块”的教学模式,划分学习情境与学习单元,推进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将原有的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装饰工程、冬期与雨期施工这九个章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整合为土方施工、基础工程施工、砌体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防水工程施工五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又基于工作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见表1)。

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让 学 生 死 记 不
硬 背 , 学生 讲 清 为 什 么 , 别 是 其 中 的力 给 特
学道理 。 ( ) 当取 舍 传 统 教 学 内容 , 理 确 四 恰 合
定 教 学 重 点
对 高 职 建 筑 工 程 技 术 专 业 的 学 生 而
No 5 . Vo . 11 ( 0I ) 2 1
内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NE JANGZ YE I HUX II Hl J S UE UANX Y UE Ao B
・ ・ 9
高职 院校 建筑 结构 课 程教 学 内容 改革探 索
刘 涛
6 10 ) 4 10
(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四 】 内 江 内 l l
育 的基 本 原 则 。这 一 原 则 在 教 学 内 容 体 系 中 的 具 体 体 现 , 是 教 学 内 容 要 “ 向 职 就 面 业 ” 即要 根 据 未 来 职业 工 作 的需 要 确 定 教 , 学 内容 , 时 与 “ 养 建 筑 施 工 一 线 的技 术 同 培 与管 理人 才” 一专 业 培 养 目标 相 协 调 。 这 为 此 , 据 专 业 培 养 目标 。 打 破 传 统 的“ 根 学 科 化 ” 容 体 系 。构 建 面 向 施 工 的 教 学 内 内 容 体 系 , 现 高 职 特 色 , 为 建 筑 结 构 课 程 体 成
结 构 问题 的能 力 。 二 、 学 内容 体 系 改革 教
教 学 内容 改 革 的 深 入 , 响 了 人 才 培 养 质 影
量 。我 院 秉 承 “ 就 业 为 导 向 , 向 职 业 ” 以 面
这 一理 念 , 据 专 业 培 养 目标 , 极 探 索 以 根 积 “ 建 面 向施 工 的 建 筑 结 构 课 程 内 容 体 系 ” 构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实训教学改革与探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实训教学改革与探索

1 传 统做 法及存 在 的 问题
过程 中还 面临着 找工作 的压力 , 完成 的质 量可想 而之。其次 , 建
这可 以从 建 三年制建筑工程 技术 专业是 在原建 筑工 程专业 专科 培养计 筑工 程专业 的实习与一般专业 的实习有很大 的不 同 , 筑产 品生 产的特点 看 出。即建 筑产 品的 固定 性 、 生产 的流动性 、 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 其毕业实训环节绝 大多数也 是沿袭 了其
校 实验 室 工作 研 究 ,09 12 :16 . 2 0 (0 ) 6 —2
将土力学实验作为单独 课程进行考核 , 实验成绩按 以下 比例 [ 教学新体 系的研 究与 实践
[]科技信 息,09 2 )5 2 J. 2 0 (5 :3 . 实验 室科 学,0 9 4 :72 . 2 0 ( )2 —8 [] 山西建 筑,0 9 3 ( )2 72 8 J. 2 0 ,5 6 :1 —1 .
建筑 工程 技 术 专 业 毕 业 实训 教 学改 革 与探 索
徐 艳华

赵 艳 敏
要: 鉴于毕业实训是建 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 学 中非常重要 的内容 , 总结 了传统做 法存在 的问题 , 对毕 业实训环
节的教 学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 了改革 与探 索, 出合理 对策 , 提 以取得较好 的教学效果。
第3 6卷 第 2 6期

10 ・ 9
20 10 年 9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o . 6 No 2 13 . 6 S p 2 0 e. 01
文章编号 :0 96 2 {00)60 9 .2 10 .8 52 1 2 .1 00

高职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摘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加强实践教学是确保高职学生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保证。

本文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讨高职课程的教学改革,从专业定位、专业基础、选用的教材、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多个方面分析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建筑类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例,提出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及适用的教学模式,为提高和促进高职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体策略和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加强实践教学是确保高职学生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保证。

作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的《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测量》、《施工工种操作》等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如何根据当前建筑市场的需要,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岗位的需求,将成为建筑类高职亟待解决的课题。

1、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职业能力高职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其最后落脚点就是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具体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培养目标及职业能力则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进取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强,适应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管理岗位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既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又属于高等教育序列,它既与中等职业教育不同,又同属职业教育的范畴,同时,它又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实施,在从职业角度为学生奠定坚实必要的技术理论基础,并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又要直面学生的职业岗位需要,着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和建筑市场的岗位需要,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并技・ 探索・ 争l 乌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项目棚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吉海 军 石 枫 胡小 勇 ( 西 安职 业技 术学 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7 7 )

式. 最初 的考虑是“ 原装引进 、 原装试点 、 原装推广 ” , 但 实践证 明“ 原装 引进” 容易 . “ 原装试 点” 难 于持续 . “ 原装推广 ” 几 乎无法实施 。其原 因 主要在于高等职业 教育课程与经济 发展 、 国情状 态紧密相关 , 决定高 职的经验只能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 尤其在课程领域 只能在借鉴 的基 础上大胆改革 . 办出特色 1 . 3 专业建设 的人才培养 目标定位 没有面向工作 岗位 长期 以来 . 由于受普通 高等教育培养 目标定势 的影 响 . 人们对 高 等职业教育培养 目标的定位往往重“ 高” 而轻“ 职” , 但这个 “ 高” 又看不 到“ 高” 在 哪里 . 因为 目前“ 高职 ” 有许 多专业与 “ 中职” 相似, 没有 体现 出与 “ 中职” 的具体 区别 高职 的定位 问题 直接影 响到培养 目标 的制 定. 而培养 目标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出发点 因此 目 前 高职定 位不 清. 已经严重影 响到 了高职 的课程改革 1 . 4 教师没有转变思想 主动进行课程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的历史较短 .大部分从事高职教育 的管理者 、 教师等都是从普通教育转型而来 , 教育思维存在学科教 育的定势。虽 然 大家都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 中的职业教 育 . 应当突 出其 职业性和实践性 但 由于学科教育 的定势 思维 给高职教 师留下 了深刻 的烙印 . 使得教师很少转变思想 . 主动进行课 程改革 。 1 . 5 教学环境无法满足课改要求 教学环境可 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 . 高职课程改革 的过 程 中为加强实践性 教学 . 需要 建成一批相应 的校 内实训基 地 、 实训 中心 或实训室 但 由于课程改革对实验实训要求较高 , 设 备的投入较大 , 目 前很多高 职院校因经费 紧张 . 投入不足 . 造成实验 室实训条件无 法满 足课改需求 。 1 . 6 课程改革 的保障体系不完善 第一 . 对教师课改 的激励机制不够 . 教师是否参 与课改 与其薪酬 、 收入没有 关系 . 课改成果也与教师职称评定关系不大 。因而 目前在高 职院校一线教师对课改 的“ 参与度 ” 并不高 。事实上 除了观念 、 方法 问

基于工学结合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工学结合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专 业课 程 的教 学 内容 。 ‘
成 为 当前 职业 教 育改 革 与发 展 的突 出 问题 .具 有 重 要 的
实 际意 义 。 首 先 , 工 学 结 合 下 的 建 筑 工 程 专 业 课 程 改 革 是 中 国
特 色社 会 主义 现代 化 建设 的需要 。人 类 社 会正 处 在从 工
会 快 速 发 展 的 具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思 路 , 已 经
内容 。针 对 目前 多 内容 、少 学时 ,又要 给学 生扩 展 一定 的信息 量 和 留有 必要 的思考 空 间 ,开 阔学 生 视野 ,对 学
生 进行 必 要 的工 程训 练 的实 际情 况 ,必 须优 化重 组 主干
【 关键 词 】工 学结合 建筑 工程 课 程 改革


工 学 结 合 下 的 课 程 改 革 背 景 及 意 义
职 教育 事 业发 展 的需 要 。 目前 ,国外 发 达 国 家有 关 高职 教 育 工学 结合 理 论 已经 被教 育 理论 界所 接 受 ,并 且 在具
建 筑工 程 专业 高 等职 业 技术 教 育 的人 才 培养 目标是 培 养能 适应 建 设 管理 等第 一 线需 要 的 、能 为社 会 所 接纳
学 改革 思路 。
二 、 基 于 工 学 结 合 下 的 课 程 改 革 探 讨
1 化 课 程教 学 内容 ,结 合 社会 建筑 专 业 的 认证 实 . 优 际 。在 各 门主 干专 业课 程 相互 独 立 的教 材 中有 许 多 重复
体 系 。推进 工学 结 合 的人 才培 养 模式 ,探 索适 应 经 济社
为高 等 职业 教育 的发 展进 一步 指 明 了方 向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和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和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文化视野427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和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周 军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本文从目前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走访企业调研,分析了该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和应具备的岗位能力,构建了学生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培养体系。

以工作过程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职业能力中图分类号:TU7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9-0427-01一、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事业的不断推进,技能型建筑工程技术人才越来越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如何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融入学生专业课程体系之中,成为众多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过去办学体制的影响。

在人才培养、课程目标、职业能力培养上很多还是照搬本科的学科教育模式,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塑造和培养。

当前建筑技术迅速发展,技术技能不断创新,对于技术人才不论是在学识还是在技能水平上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高职高专的办学目标就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可是现在仍存在毕业生不能直接胜任工作岗位的问题,笔者分析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企业方的论证,与市场存在脱节的情况。

在目前的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设计中,很多还停留在本科教育学科化的体系,这样学生单一的学习知识,无法与今后的工作岗位对接。

2.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不一致。

在课程体系设计时,没有特定的就业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导致了开设课程的盲目性。

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是施工员,其应该具备识读图纸、施工组织、验收等方面的能力。

3.实践类课程缺乏职业环境,锻炼效果不明显。

主要表现在教学工作中缺乏相关的素材,没有大量的工程图纸可供阅读,实践类课程大部分还是在模拟项目去做,让学生不能有效预见实际工作中各种复杂的情况,导致组织能力的欠缺,对规范和图纸理解的不深。

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摘要】近年来,建筑业蓬勃迅猛的发展,给土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要求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相关课程必须与之相适应。

为了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建筑结构课程在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改变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建筑结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一、引言建筑结构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该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必修课。

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具有在工程实践中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对一般结构、构件进行设计计算的能力,具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结构设计和规范的能力,同时具有熟练识读施工图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就目前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适应学生将来面对的就业岗位需要,以下提出了几点在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思路。

二、优化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直接在建筑工程生产、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化重点、弱化难点。

建筑结构课程主要由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结构抗震知识四大部分组成。

大部分的教材中往往只是对这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排列组合,单独讲解,并没有把它们有机的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学起来知识点过于独立,不容易理解。

以下是对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的改革意见。

(一)整合教学内容。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应获取的专业能力是施工能力,而不是结构设计能力,施工的首要任务就是识读施工图纸,同时应具备在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中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

而大部分的建筑结构课本的内容偏向设计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精选授课内容。

可以从结构材料、基本受力构件、结构设计方法、结构抗震知识及结构施工图识读等几个方面整合教学内容。

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项目教学实践与探索

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项目教学实践与探索

程施 工 操 作 步骤 的传 授 ,施 工 工 艺 割 裂 于 现 实 施 工 过
程 。传 统 《 筑施 工技 术 》教材 的广 大受 众 ,在理 清教 建


《 筑 工 程 施 工 》 项 目 课 程 改 革 的 背 景 建
材 内容之 后 ,绝大 多数 学生 到现 场表 现得束 手无 策 .知
助 学”调 动 学生的 学 习潜 能。为 学生定位 岗位 工作 ,培 育 “ 全至 上” 的职 业素养 ,坚定就 业、择 安
业 信 心 作 了准 备 。
关键词 :建 筑工程 ;项 目教 学;改革 实践 :信 心
中 图分 类 号 :G7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 5 8 (0 0 9 0 3 — 3 1 6 1 0 6 2 1 )2 — 0 0 0
最 近 几 十 年 没有 大 的 改变 的 《 筑 施 工 技 术 》 教 建
材 ,侧 重 于施 工工 艺 的介 绍 ,章节 安排 上拘 泥 于分项 工
研 、理性 分析 的基 础上 ,江 苏联合 职业 技术 学院 常州建
设分 院 ( 以下简 称 “ 院 ” 我 )对 《 筑 工 程施 工 》课 程 建 进行 了项 目化课 程改革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教 学效果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企业 进行 产 品研 发 、生 产相 仿 。抓住 市场 需求 就
能抓住 学校 发展 的命 脉 。市场 人才 需求 调研 表 明 :在 房 屋 建造 等劳 动密 集型企 业 中 ,企 业 的基 层管 理人员 、技 术 人员 需要 会合 作 、讲 团结 ,能吃苦 、善 动脑 的综 合能 力 。而教 师 讲授 、学生 听讲 的教 学模 式 只需要 “ 不关 事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科教文 化 l j l

高职高专《 建筑工程定额与 预算》 课程教学改 革探索
( 山东工业职 业学院, 山东 淄来自 2 6 1 ) 54 4 摘 要 :建筑工程 定额 与预算》 《 是建筑工程造价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 础课 。本文从该课程教 学过程 中所 面临的问题 出 , 发 结合现代 市场对 高职 高专教育人 才的需求和培养 目 , 标 分析了该课程 目 前教 学上存在的 问 以及改革的 内容以及方法和教 学手段 , 题 通过 多 种途径加强本 门课程的

21 — 0
教 学 等 问题 。
关键词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工程造价 ; 《 ; 高职高专 ; 学改革 教
《 建筑工程定 额与预算》 是工 程造价专业 、 专业的最新 内容和能力要求 , 尽量减小学校和 有计划地改变教学环境 , 以有效缓解学 可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 是学 用人单位的供需距 离,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可将 生的认知疲劳 , 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 如计算工程 生取得预算员岗位资格 、编审资格等社会职业 课程内容做如下调整 : 量时需要 了解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方案和施工 资格考试 的主要内容。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 31 基本 概念性 的知识点要介绍主要的 , 方法等, .1 . 这样才能更接近实际, 可把教室转移到 响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乃至今后的就业 。根据 做 到点到为止, 只要让学生理解其内涵 即可 , 不 学校临近的建筑工地 ,现场介绍有关脚手架工 本人多年在该课程方面的教学经验 , 发现在此 用长篇概论 , 这样反而会另学生失去兴趣 , 因为 程、 砌筑工程、 模板工程以及安装工程等。通过 教学过程中有许 多问题还是有待改进 的,现就 这些知识点对于首次接触概预算的人来说太抽 组织学生现场教学 ,既培养学生的识 图能力又 健 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课程在教学 中的几个问 象 ,作者认为可以在案例讲解过程 中穿插着介 能让他们在生 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掌握知识 。 题做一下分析。 绍这些内容 , 这样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 , 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 、 投影仪 、 1 教材内容多且相对滞后 31 .2尽 量多 的搜集 或 自己拍摄 一些实 际 电化教学等手段 , . 根据授课内容 , 穿插图片和录 现有的《 建筑 工程定 额与预算 》 教材 的知 工程的照片 以便上课 时给学生演示 ,这样对 于 像 内容 , 以帮助再现施工过程 、 可 展示结构 、 动 识覆盖面比较宽泛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都有所 那些缺乏实践经验 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课堂 态演示施工原理等作为传授知识的平台,采用 增加 , 还在专门章节里加进有关工 程造价 的相 内的现场实习 , 比如地沟的讲解 , 没有实践经验 多样化教学手段 , 如课堂讨论 、 网上答疑、 工程 关法律法规知识。 这些内容是 可以适当压缩的 , 的学生很难理解实际的样子,更不用说准确的 模拟 、 学习报告 、 专题讲座等 , 提高教 师与学生 只是介绍重要的知识点就可以 ,一些 和别的相 计算工程量、 套用定额、 定额换算了。 之间的交流 , 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 获得 关教材重复的内容大可少涉人或不涉入 ,尤其 31 .3理论教学 中积极采用“ 案例教学法” 科学 合 理 的 教学 成 果 。 , 是一些高职高专教材 ,要符合现今 高职高专教 即围绕具体工程项 目组织教学 ,让学生身临实 34改 革 教学 评 价模 式 . ‘ 育的特点 ,在教学 中应多用工程实例进行预算 景 , 在实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计算过程 中遇到 改变传统 的考核模式 ,使之适应现在的就 编制、 结算编制和投标报价编制 、 清单编制 , 虽 查图籍等情况时引导着学生 自己动手。本人在 业 特 点 ,比如 由 以前 的校 内 考核 改 为 考取 社 会 然一些教材中引用 了部分工程实例 ,但是错误 教学时主要 以学生上课的教学楼为实例进行教 上认可的预算员证书,因预算员 岗位证 书是衡 太多 , 没有代表性并且采用 的材料 、 施工技术往 学 ,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叉加强 了 量建筑企业资质认证 的关键 , 对企业 的资质年 往滞后。 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 , 提高 了学生的学 习效 检有用, 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所以 , 以企业 应 2 实践环节跟不上 果。 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些经典的案例 , 通过对工 需求为导 向将考取预算员资格证书作为该课程 依据教学大纲对课程的基本要求 , 教师应 程案例的分析 , 帮助解释教材 中的条 例、 规范 , 合格的标准。 该把教学理论课时全部讲完后 , 再安排一两周 使其具体化 , 直观化 , 这样减少 了 教学过程的枯 3 继续深化 “ . 5 双师型” 建设 。 强调教师的实 时间做一个综合课程设计 ,这样就使得学生一 燥感 ,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同时还有助于学 践 教学 经 验 下子面对一个大的综合设计题 目会感觉不知从 生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 法, 培养学生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在不断完善 中,新 出 何下手 。我所带的这几届学生就 出现了这样 的 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 台的改革措施还很多 ,这些都给课程相关知识 问题 , 虽然我已在课堂上加大 了案例的讲解, 但 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内容的实现带来困难,只能根据形势的发展逐 是 遇到完整工程的计算时,同学们还是无从下 3 . 预算课程的课堂教学完成后 , 开设 步提高 教 师应逐步提高 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4 I 要 手, 这样 就会影 响学生 的积极 性、 自信心 , 很难 相应的课程设计,完成一套完整图纸的实训练 积极探索本课程相关内容与企业的联系与技术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习, 从识图 、 工程量的计算、 定额套用 、 换算 、 材 交流 , 在社会上主持参与实际工程技术工作 , 并 3教学手段单一 料价差的调整 、 取费、 预算软件的使用 , 以学生 成为具有高风险性项 目经济管理工作 的核心组 陈旧的教学 方式 主要 以教师讲授理论 为 自主完成 为主 , 师引导 为辅 , 整体、 教 从 全面的 织者和决策者 ,同时对企业和项 目的成败担负 主 , 种教 学 以 教 室为 主 要 场所 , 堂 课 所 讲 内 角度 熟 悉 造价 的编 制 技巧 ,对 编 制预 算 书 有 了 重要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使教学与实际相 这 一 容非常有限 , 讲课效率不高。 即使有多媒体的辅 更具体更形象 的认识。 结合。 助, 有些 内容还是不能十分清楚地表述出来 。 如 3 . 2改革课程结构体系 , 增强学生整体素质 《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课程政策性 、 实践 涉及施工工艺流程 、 结构构件内部配筋情况等 , 教学 内容 以关键能力培养为 主旨,理论课 性强 ,其课程 内容作为建筑工程造价理论 的重 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 , 是很难理解的。 与实践教学课程结合起来。在课程 内容设置方 要组成部分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相应的 那么针对这些 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如何 面打破原有的设 置模式 , 实践教学 、 将 实践训练 改革。 在不断的改革中寻求进步, 争取实现把学 才能让学生 在有限的时问内掌握预、结算方面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引导学 生以实践为主, 教师 生培养成为真正适应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 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不断 授课为辅 , 讲练结合 , 在授课过程 中完成 相应 的 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而努力。 的总结经验和认真思考, 我认为《 建筑工程定额 课程练习题 同, 减少学生 面对综合设计项 目的 参考 文 献 与预算》 门课程需要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 , 这 这 盲 目性 ,大幅度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和专业技 『1 建 国. 程 计 量 与 造 价 管理 f . 海: 济 1陈 工 上 M1 同 大 学 出版 社 . 样才能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 ,具体的措施 能培训课的教学时数。 有如下几点 : 33 .改革教学手段 与教学环境及教学方法 , 【l 2 洗萍, 彭珍 荣. 材改革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叨. 教 3 改革课程 内容 , . 1 增强学生听课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高等教育研 究,05 ()5 6 . 20 , : 6 4 为加强高职高专 就业培养 的针对性 , 程 课 在教学过程中 , 采用新型教学手段 , 比如理 『1 3 韩景玮, 洋. 汪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 程教 学改革 教学受 限于理论教学课时,对于教材全部内容 论知识可 以采用引导式教学 ,工程量计算可以 fl 江 工 商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0 762:7 。 J浙 2 0 ,( 7 — ) 2 不可能面面俱到,由于教材涉及的内容多而杂 采用案例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 ,这样师生双向 8 . 且滞后 的特点 ,教师要 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学 内 互动式 的教学方法 大大提升 了学生 的学 习兴 容的关系 。 依据专业培养 目标 , 在教学中体现本 趣。 责任编辑 : 王明荣

基于高职技能大赛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高职技能大赛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高职技能大赛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关键词: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教学改革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提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如何培养出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成为建筑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提升技能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促进教学改革有着重要作用。

1 高职技能大赛对学生技能培养的作用1.1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技能大赛根据岗位类别,设置了建筑识图、cad建筑制图、工程测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等命题方向,命题内容均按照实际岗位工艺、流程、标准等技能要求,通过技能大赛的备赛和参赛,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均有明显提高,同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

1.2 强化学生理论知识。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项目是以典型工作任务设置的,其中除了实际动手操作内容以外还需要一定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技能大赛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如此,例如在cad建筑制图比赛中,除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图纸识读、cad软件绘制等能力外,还应具备建筑构造基本知识,能发现图纸中的问题,根据变更要求对图纸进行变更设计。

所以技能大赛考验的是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全面知识能力,也只有具备这样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工作要求。

1.3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才能顺利融合到工作团体中,技能大赛中包括个人赛和团体赛,既能锻炼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团队成员之间交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技巧,形成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高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

高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



课 程改革 的背景 与意 义
改 革 实 践 ,办 好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探 索 应 用 型 本科 办 学 规 律 ,不 断提 高办 学质 量 ,提 高服 务社 会水 平 。
( ) 课 程 改 革 的 意 义 二
( ) 课 程 改 革 的 背 景 一
20 0 6年 5月 ,教 育部 原 副部 长吴 启迪 在 “ 高教 学 质 提 量 深化 教学 改革 工 作研 讨 会 ”上 提 出 ,今 后 高 等教 育 的人 才 培 养工 作 ,要 以能 力 培 养 为重 点 ,深 化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 着 力培 养大 学生 的创新 能 力 、实践 能 力 、就 业 能力 和 创业 能 力 。所 以 ,教 育 教 学 研 究 工 作 在 高 等学 校 处 于 理 论 创 位 ,是 推 动高 校教 育教 学改 革 与创 新 的先 导性 工 作 。
在传统 教材 中 ,存 在体例 传统 、知识 陈 旧 ,且 与 国家现 行 加 学 生 学 习 动 力 ,调 动 学 习 积 极 性 。 论知识 多工 程案例 少 ,不能 贴近工 程实 际 的问题 。三是 原 程实际 案例 ,强调 理论联 系实 际 ,理 论 为实践 服 务 ,力 求
位职业 技能培养 的需要 。 目前 ,建 筑工 程造价课 程 教学 中存 在如 下问题 :一 是 造 价体 制改 革相脱 节 的问题 。二是在 传统 教材 中 ,存在 理 有课 程教学 内容 中 ,存在 着理 论讲 得多 ,实 践 内容少 ,且

是 在教 学 中增 加 “ 国建 设工 程造 价员 管理 制度 介 全
方 面 的基本 知识 、基本理 论 和基本 技能 ,培养 学生 分析 问 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使 学生 具备 编制工 程造 价文 件 的能 力 ,基 本实 现造价 员的 能力 和技能 培养 。课 程 对应 的就 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高职课程改革的任务更为紧迫,需要进行模式的根本转变,并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能力本位
1 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

课程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随着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职教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正向新的深度展开,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革也逐渐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探索领域。

然而,各高职院校在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高职项目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必须深刻把握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存在的问题,从课程项目的选择、项目体系的构建等多方面分析出发,进而深层次推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 学科本位的思想在课程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
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主要表现在教育领导部门、办学机构的各类文件中仍大量使用诸如“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学科本位课程中经常使用,而能力本位课程中不存在的概念;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中,从教学内容到方法手段几乎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

1.2 国外经验与我国国情的结合关系尚未处理好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就开始引进国外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最初的考虑是“原装引进、原装试点、原装推广”,但实践证明“原装引进”容易,“原装试点”难于持续,“原装推广”几乎无法实施。

其原因主要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经济发展、国情状态紧密相关,决定高职的经验只能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

尤其在课程领域只能在借鉴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办出特色。

1.3 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面向工作岗位
长期以来,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定势的影响,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往往重“高”而轻“职”,但这个“高”又看不到“高”在哪里,因为目前“高职”有许多专业与“中职”相似,没有体现出与“中职”的具体区别。

高职的定位问题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制定,而培养目标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出发
点。

因此目前高职定位不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职的课程改革。

1.4 教师没有转变思想主动进行课程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大部分从事高职教育的管理者、教师等都是从普通教育转型而来,教育思维存在学科教育的定势。

虽然大家都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应当突出其职业性和实践性。

但由于学科教育的定势思维给高职教师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使得教师很少转变思想,主动进行课程改革。

1.5 教学环境无法满足课改要求
教学环境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高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为加强实践性教学,需要建成一批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中心或实训室。

但由于课程改革对实验实训要求较高,设备的投入较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因经费紧张,投入不足,造成实验室实训条件无法满足课改需求。

1.6 课程改革的保障体系不完善
第一,对教师课改的激励机制不够,教师是否参与课改与其薪酬、收入没有关系,课改成果也与教师职称评定关系不大。

因而目前在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对课改的“参与度”并不高。

事实上除了观念、方法问题之外,没有一套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是教师不愿意积极参与课改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不健全。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是每一个从事职业教育相关工作者都清楚的,但这恰恰是我国高职教育的最难之处。

我们都意识到其重要性,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首先,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还没有在政策制度上形成校企合作的机制。

其次,高职课程改革都是学校自发进行的,政府缺乏必要的指导、评价和监督,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三,课改支持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参与课程改革的机制还没有形成,真正从事科研的机构没有发挥科研层面引导的作用,仅仅靠教师个体摸索、研究,实施结果显然是不理想的。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
要进行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改革,首先必须明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

2.1 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建筑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采用三年制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工程管理综合素质,
熟悉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和施工工艺及验收规范,具有一定的建筑CAD绘图能力、结构验算能力、工程预算能力、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管理能力。

在建筑行业,从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及技术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预结算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2 业务规格
(1)专业技术能力:具有正确识读和熟练绘制建筑专业施工图的基本能力;具有正确使用建筑工程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具有一般结构构件计算、设计和验算的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处理施工中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及招投标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的基本能力;具有1~2个主要工种操作的初步技能;具有项目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及口语会话的基本能力;
(2)专业知识: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材料供应与检测、工程质量验评、施工技术内业档案、工程监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有关岗位知识;具有扩展专业知识和拓宽业务范围的基本条件。

(3)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技术及管理岗位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技能;掌握综合处理有关施工现场技术及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挫折,不断进取;具有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力,适应各种社会环境;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问题。

具有公平竞争与组织协调的能力;具有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

3 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革实施的建议
3.1 加强教师对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相关概念的理解
实践证明,仅仅把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为目的的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设计是不够的。

项目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正确理解项目的涵义,正确区分项目与任务、项目与技能的关系。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即不能延用原有的学科体系的教学设计,忽视复杂的工作情境,也不能一味的强调动手能力而忽略知识的学习。

组织教师参加学习与培训,选拔优秀教师公开展示自己的课程设计成果,讲述设计过程和设计心得体会,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能加深教师对项目课程相关概念的理解,科学的选择项目内容,更好的达到项目课程改革的实效。

3.2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跨学科研究能力
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从宏观和微观上都要求教师走合作之路。

由于项目教学涉及多学科教学内容,因此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单靠个人力量是很难完成项目教学设计和实施任务的。

一方面,改革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能力,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相邻学科、相关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更好的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另一方面,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合作的
能力,群思广义,形成合力,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从不同专业的角度对现有课程体系的改革献计献策,有效进行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设计出最好的改革作品。

同时,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将“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重点,实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的质的突破。

教学团队要把协作作为团队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制定明确的改革目标、分工负责的机制和实现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科学步骤,互通信息,有效沟通。

3.3 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
随着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深入,与企业深度合作,让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之中,突破教学资源瓶颈,成为推动课程改革,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

校企深度合作不是形式上的一纸协议,不是停留在表层的合作,也不是仅仅在某一个单纯项目上的合作,而是要行业企业真正参与到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的确立,参与到专业设置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评价制度改革过程中来,真正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专家共同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工作分析,共同开发课程,设计出更实用、更具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稳健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使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与来自行业企业第一线兼职教师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新的师资队伍组织模式,实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的质的突破;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大力引进企业先进技术,吸纳企业资金、设备,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共同建立实验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形成多方位、多元化的合作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9-11.
[2]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4(1).
[3]施雨丹.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基本特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22):67-69.
[4]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156-163.
[5]朱吉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职教论坛,2005,7(20):19-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