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基层卫生服务详解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

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

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

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

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

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

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

医改政策解读

医改政策解读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
非竞争性也称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是指在消费过程 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同时 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获益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也 同时获益。就是说,增加消费者的消费边际成本零。
非排他性也称消费上的非排斥性,是指公共产品在 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或某些人所专有, 而将一些人排斥在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利益是不可 能,或不经济的。
四、初步成效
1、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 初步形成,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13亿人,筹 资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保障范围从大病延伸到门 诊小病,城乡医疗救助力度不断加大。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政府办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药品 安全保障得到明显加强;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同步推进,开 始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 机制。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 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 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 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 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 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进一步提高。
医改主要任务
“四梁”是指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设,
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八柱”是指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 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 元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可持续发展的医药 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实用共享的医 药卫生信息系统、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

我国卫生改革的基本框架

我国卫生改革的基本框架

我国卫生改革的基本框架一、引言卫生改革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我国卫生改革的基本框架。

首先,我们将介绍卫生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接着,我们将详细分析卫生改革的五大重点领域和相关政策。

最后,我们将总结卫生改革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二、背景和目标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医疗需求。

然而,长期以来,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医疗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医疗费用的负担过重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推进卫生改革,以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卫生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卫生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具体来说,目标包括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促进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五大重点领域和相关政策1. 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为了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建立了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城乡居民。

其次,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其诊疗能力和服务质量。

此外,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就近就医,减轻大医院的压力。

同时,加强基本药物制度建设,降低患者药品费用负担。

2.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卫生改革的关键环节。

中国政府通过多种措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首先,提高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

其次,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此外,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

中国政府致力于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人民能够享受到合理的医疗保障。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医疗卫生事业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医疗资源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体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

一、医疗资源配置医疗资源配置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医院和医生资源相对过剩,而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医生数量稀缺。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医院改革、医保制度改革以及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措施。

这些改革政策的目的是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保障全国人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基本保障。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建立起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网络。

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基本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服务,方便了人民群众就医。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优秀医生到基层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关键环节。

我国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推进医药分开改革和推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医药分开改革限制了医生的药品经营权,减少了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商业利益纠葛,保证了医生处方的独立性和药品的合理使用。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则通过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等方式,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四、医学教育与科研创新医学教育与科研创新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实现了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我国的医学科研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不断推动医疗技术和医学创新的发展。

这些进步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导语:近年来,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逐渐完善,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进行全面评估,并分享个人对该框架的理解和观点。

一、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的深度评估1. 综合性健康保险制度(医保)的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的核心是建立了综合性健康保险制度,即医疗保险制度。

该制度通过将城乡居民和职工纳入医保范围,实现了全民覆盖,为人民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

这一制度的建立极大地降低了医疗费用负担,改善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了优质医疗服务。

2. 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在医疗服务体系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不断加强,医联体、分级诊疗制度等也取得了积极成果。

通过完善医疗服务网络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人们的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提高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3. 慢性病防治的加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加强了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干预,提高了人们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这不仅降低了慢性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还减轻了医疗系统的负担,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的广度评估1. 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设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将农村居民纳入医保范围,加强了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设。

通过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居民医保和农村人口健康档案等措施,提高了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强化了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

2. 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队伍的建设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注重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队伍的建设,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培养优秀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保障了基层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基层卫生服务详解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基层卫生服务详解

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 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 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卫生体 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 务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医疗 卫生体制改革的措施和要求。
02
基层卫生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基层卫生服务的概念与定位
要点三
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 务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公益性岗位 等方式,增加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供 给,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推进基层卫生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层卫生服务领域
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层卫生服务领域,增加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
推广基层中医药服务
基层卫生服务的概念
基层卫生服务是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组织,其定位在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提供全面、连续的 医疗卫生服务。
基层卫生服务的定位
基层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旨在方便群众就医、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在维护 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层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
基层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人才短缺
基层卫生机构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和留住,影响了服 务质量。
服务水平不高
部分基层卫生机构存在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设备陈旧、技术更 新缓慢,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医保报销限制
部分医保政策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存在限制, 导致部分群众更倾向于选择上级医院就诊。
03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基层卫生服务的 影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政策支持
扩大医保覆盖范围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40页PPT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40页PPT

中高收入国家
2003年人均GDP为5106美元,10.5%的居民人均日收入低于1
美元。
各种人群(包括农民)健康保障制度均已建立,城乡健康保
障制度逐步并轨,覆盖率逐步扩大到城乡所有家庭
2003年人均卫生总费用为325美元(占GDP的6.1%),公共筹
资占57.6%,个人筹资占42.4%;政府卫生筹资占政府总支 出的11.0%
的最低收入家庭两倍

以上的平均年收入。

根据研究,35%以上的
均 消
城市家庭和 43%的农

村家庭难于承受医疗

保健费用,他们要么
百 分
不去就医,要么因医

疗费而致贫。

) 住院期间个人自付费用占总住院费的百分比(%)
%
挑战--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
全球化 生态环境因素 老龄化 人口流动 生活方式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2.6亿 - 职业病、精神疾患……
美国,如含:3300美元,占11.4%)
除新加坡(30.9%)、美国(44.9%)政府卫生筹资比
例较低以外,其他国家公共筹资占76%,个人占24%, 一些高收入国家(如瑞士、冰岛、挪威、英国、丹麦 日本等)政府筹资比例超过80%
三种主要模式
德国模式 英国模式 美国模式
国际卫生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农 民 由 于 经 济 原 因 应 住 院 而 未 住 院 的 比 例 : 1998 年
63.7%,2003年75.4%,2008年55.1%
住院费用中个人自付费用的比例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6.)


住 院
现在一次住院的平均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注重基层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注重基层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1年第5期Popular Science一、政策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卫生事业方面的投入也是逐年增加,但在整个社会投入结构中的比例却呈不合状,1990年政府在卫生的投入占GDP的1%,此后5年一直递减,2002年仅为0.82%,后期逐年增加,目前所占比重约为5%~6%。

而居民的医疗支出占收入比例却逐年上涨,由23%上升至38%。

我国现有人口有14亿多,但分布不均衡,其中,还有少数人需要政府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6万所,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2.6万所,我国现有各类医务人员600多万(其中执业医师为220万),而这其中几乎全部的优质资源都有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中,这就造成了不管是发达的城市还是落后的偏远地区的广大患者都要到极少数的医院就医,不断上涨的费用也难以承受,据有关资料:2003年第三次全国医疗卫生调查发现,居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的占48.9%,应住院而不住院的占29.6%,提前出院的占43.3%,近几年,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涨。

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政府自2009年4月开始实施医疗体制改革,目的是让广大民众都能享受到均等的、廉价的医疗资源。

二、医疗体制改革现状自2009年新医改正式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和当初的期望相比差之甚远,其路还很长,而且困难重重,绝非易事,正如某些专家讲的,能做的已经在做,难以实行的依然没有好的办法。

新方案的亮点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倾向基层、全民覆盖、均等化公益性”。

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并且将在10年内得以实现,为此要进行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四大体系建设,其改革现状如何:1.医院卫生费用快速上涨的势头依旧据权威部门统计,1999年,全国卫生事业总费用达到4180亿元,人均使用卫生费用332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4.6倍和4.1倍。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对医用耗材市场的影响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秘书长 孟建国 2014年7月 合肥
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建设现代化国家,保障和改善民 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贯穿经济社会领域 的综合改革。 (一)总体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 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 务。 (二)原则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三)措施 :完善制度,加大投入,统筹推进。
术的进步,国家投入持续增加,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用耗材市 场快速增长,同时对医疗总费用增长造成了压力。
2013年公立医院卫生材料费用为2229.21亿元,基层卫生机构为129.55 亿元。国产卫生材料为1398亿元,进口为960.76亿元。其中高值耗材为 475.44亿元,绝大多数为进口产品。
人工关节(椎体、椎板),固定板(钉、针、架、棒、钩), 人工骨、修补材料等
神经外科
颅内植入物、管等
起搏器类 涉及:心脏、膀胱等
永久、临时、起搏导管、心脏复律除颤器、起搏导线等
体外循环及血液净化
人工心肺辅助材料、透析管路、滤器、分离器、附件等
眼科材料 口腔科 其他
晶体、眼内填充物等
1
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疗卫生市场的引导作用
(四)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 度
1. 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 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3. 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 4. 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2
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疗卫生市场的引导作用
(五)深化医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1、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4.83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3.2/10万,婴儿死

新医改的主要内容介绍是什么

新医改的主要内容介绍是什么

新医改的主要内容介绍是什么新医改是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新医改的主要内容,供大家阅读!新医改的主要内容《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新医改的医改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则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卫生改革与分析

卫生改革与分析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2000年全国各省市人均期望寿命
3、诸多问题的存在,致使卫生事业的发展陷入了
“恶性循环”
简政放权、放宽政
策、新项目新价格
宏观环境: 经济增长 政府卫生 投入下降
卫生政策 调整
财务管理:鼓励创 收、以药补医、收 入归己、自行支配
弥补公立部门的不足,促进公私竞争,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
第五节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卫生改革的背景
(一)建国以来卫生事业发展成绩显著 1、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康
保护能力明显增强
城市以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 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农村建立了县级医院、乡镇 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
将卫生服务的购买与提供分开,引入内部市 场,开展竞争性卫生资源配置。以英国和新 西兰为代表
管理竞争(managed competition)
在健康保险机构间建立管理竞争体系,提高 健康保险管理效率。
Department of Health NHSE
8 Regional Offices
100 Health Authorities
GP Fundholders
Non-GP fundholders
425 NHS Trusts
Purchasers
Providers
1996英格兰的NHS组织结构
权力下放(decentralization)
下放卫生管理权力,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和地 方政府卫生决策自主权。
发挥私营部门的作用 (private sector/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简述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内容

简述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内容

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1. 现状:从农村到城市,各地区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存在差异,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不均衡。

2. 政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和促进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包括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设施设备、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

3. 改进: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积极推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督和指导,不断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

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内容1. 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常规的医学检查等。

2. 预防保健:基层医疗机构还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婴幼儿保健等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3. 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健康管理服务,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长期的健康管理。

三、基层卫生人员队伍建设1. 人员结构:基层卫生人员中既有医生、护士,也有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等。

2. 人员素质:国家加大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和学历提升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3. 人员流动:近年来,基层卫生人员队伍的流动性增大,需要加强对人才的流动管理与引导。

四、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管理1. 监管机制:国家建立了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评估检查,保障服务质量。

2. 社会监督:加强对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社会监督力度,促进医疗机构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患者权益。

3. 改进措施:针对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加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五、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未来展望1. 政策:国家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

2. 人才: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队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3. 提升:未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将面临全面提升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促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梳理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梳理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 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 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 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 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 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 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 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政策梳理
目录
一 中国新医改的两个阶段 二 新医改取得的成绩 三 新医改矛盾点
中国新医改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医改总体设计2009-2011年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 中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同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提出2009—2011年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一是加快推进基本 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 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 院改革试点.
阶段目标 主要任务
新医改取得的成绩
取得成绩
1、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建成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成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显著增强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5、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 6、社会办医取得显著进展,多元化办医初步形成 7、财政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改善支出结构
阶段目标 主要任务
政第策二制阶定段过:程攻视坚角阶段规划设计 2012-2015年
➢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大病保险、支付方式、分级诊疗
➢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运行新机制 ➢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拓展深化城市 公立医院改革 ➢ 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 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 创新卫生人才培养使用制度 推进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 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 健全医药卫生监管体制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基层卫生服务详解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基层卫生服务详解

研究不足之处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政策支持
互联网+医疗
人才培养
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03
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机遇
02
01
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改革方向
加大基层卫生服务资源投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动城乡医疗服务均衡发展。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完善基层卫生服务模式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保障广大群众就近获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投入力度,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机制,切实保障贫困人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权益。
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
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03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大型医院和医疗中心主要集中在城市,基层卫生服务资源相对匮乏。
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整体效率有待提高。
人才短缺和流失严重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数量不足,且存在专业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挑战
政府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投入,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向基层延伸。
鼓励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更多全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
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待遇水平,引导更多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工作。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布局,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覆盖面和服务能力。

医疗健康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医疗健康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医疗健康服务的改革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现实却是医疗服务不足、医疗费用高,就诊难、就医贵等问题突出。

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医疗健康服务的改革与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不断地推进医疗卫生领域改革和创新,为人民提供更加健康、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医疗体制改革作为医疗健康服务的基础,医疗体制改革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关键所在。

自 1978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也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和改革。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这次改革的重点是通过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生育服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等综合措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降低群众看病负担,以实现全民健康保障的目标。

二、预防医学的发展为了降低全社会的医疗压力,提升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我国医疗健康改革也在不断推进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

这一方面的工作包括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医学政策,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建立健康促进医院等,并相应调整医疗卫生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另一方面,促进普及全民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了以“健康中国”为主题的全国性计划,大力推广“健康教育”理念,激励和提高人民保健自我管理素质和能力。

三、数字化医疗服务的创新全球医疗技术的进步不仅给现代医学带来了很多新技术,也促进了全球医疗市场的转化。

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化医疗服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医疗服务模式、移动医疗设备、人工智能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医疗健康服务在多个方面迎来了升级换代。

互联网使得医疗服务变得更加普及化和保障的可及性变得更加强大,让患者能够更加便利和高效的获得医疗服务。

总而言之,医疗健康服务的改革与发展正是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的。

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普及科技应用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建国时期的卫生与医疗体制改革

中国建国时期的卫生与医疗体制改革

中国建国时期的卫生与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建国时期,卫生与医疗体制改革成为了关乎人民福祉的重要议题。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改善卫生与医疗服务的措施,为人民提供了更加平等和普惠的医疗保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建国时期的卫生与医疗体制改革。

一、建立基层卫生服务网络中国建国初期,为了改善人民的卫生状况,政府首先着手建立了基层卫生服务网络。

这一网络由农村卫生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覆盖了全国范围的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

通过建立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民可以获得更加便利和经济的医疗服务。

二、实施全民医疗保障制度随着卫生服务网络的建立,中国政府还实施了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确保人民享有平等的医疗保健权益。

根据这一制度,政府为人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覆盖了诊疗、手术、住院等方面的费用。

这一举措大大减轻了人民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三、培养和发展医疗人才为了支持卫生与医疗体制改革,中国政府还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医疗人才。

建立了一系列的医学院校和医疗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医疗人才。

与此同时,政府加大了对医学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支持,促进了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四、推广中医药服务中国建国时期,政府还积极推广中医药服务,旨在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的优势,提升全民的健康水平。

政府支持中医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和经费支持,鼓励人民积极采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和保健。

五、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为了提升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中国政府在建国时期还加强了公共卫生管理。

通过普及卫生知识、推广预防接种和妇幼保健等措施,政府致力于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发生,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中国建国时期的卫生与医疗体制改革为人民提供了更加平等和普惠的医疗保障。

通过建立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实施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培养和发展医疗人才、推广中医药服务以及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中国政府在这个时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这些改革举措的实施为人民的健康和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意义

做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意义

精 品JINGPIN做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意义■高磊李沧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山东青岛 266000摘 要:当前的社区服务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和方式达到医疗服务的基本需求,并在解决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控制医疗服务费用。

社区卫生对于建设医疗体制的新一轮变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社区卫生进行有效的制约,才能让社区的服务迎头赶上社会的变革。

若是无法让医疗体制市场当中充满竞争力,那么也就无法形成切实有效的医疗体制的改革。

这篇文章通过提出改革基层医疗社区服务工作,旨在为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关键词:社区服务;医疗体制改革;基层1.基层医疗卫生的涵义及功能定位社区医疗卫生也就是基层医疗卫生,其主要是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进行服务的。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对卫生服务的研究方向有所探究,并与上个世纪70年代就不断的向全世界扩展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个能够优化资源结构,加快全国卫生服务水平的体系。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能够加强卫生服务处理的效率水平,增加居民生活的健康水准。

当前社会卫生服务的发展已经迈入了较为成熟的水平,国家的基层卫生服务也变得越来越规范,这也是符合国际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的。

对于卫生服务的本质,国务院早在2006年就针对社区服务管理提出了相关的论述意见。

社区服务在建立服务型社区的功能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主体是基层卫生机构,旨在通过卫生机构的建设来合理安排社会的资源,建造一个适合与居民居住的社区环境。

社区医疗卫生的服务主体主要是妇女、儿童、残疾人,其存在的意义是满足这些被服务者的基本需求,从而达到基层卫生服务的目的。

通过社区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够为我国居民构建一个集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卫生服务组织。

在此情况之下能够让基层卫生服务达到居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其存在主题必须是要以居民生活所需为导向的。

社区医疗服务应当超越其医疗疾病的内容,更多的应当是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居民生活服务,让社会居民能够在负担得起的范围之内进行消费。

基层卫生与健康服务

基层卫生与健康服务
特点
基层卫生服务具有广泛性、综合 性、连续性和可及性的特点,旨 在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康复 和健康促进等一体化服务。
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性
促进居民健康
促进社会公平
基层卫生服务是居民获取基本医疗卫 生服务的重要途径,能够提供全面的 预防、医疗和康复服务,有助于提高 居民健康水平。
基层卫生服务具有公平性和可及性, 能够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卫生需求, 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制定合理的医保报销政策、价格政策等,引导居民合理就医,减轻 患者负担。
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01
加大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通过定向培养、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
能力。
02
吸引和留住优秀卫生人才
完善基层卫生人才的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政策,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和生活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卫生人才。
加强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协作
加强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协作,形成分级诊疗 和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
THANKS
感谢观看
为康复期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确保康 复效果。
康复训练
根据康复计划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 练和指导。
康复转诊
将康复效果不佳的患者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 进行进一步治疗。
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筛查
开展慢性病筛查和检测,及早发现慢 性病患者。
个体化管理
为慢性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 ,进行长期跟踪管理。
缓解医疗资源紧张
通过加强基层卫生服务建设,能够分 流患者,减轻大医院的负担,优化医 疗资源配置,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状况 。
基层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现状
目前,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网络基 本形成。然而,仍存在资源配置不均、服务能力不足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卫生投入绩效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大大 超过GDP增长速度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大 多数国家的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但国民健康结果 改善程度却明显低于可比的大多数国家,一些卫生 问题还有加剧之势,投入绩效过于低下。国际机构 80年代初对中国的评价和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有 关成员国卫生投入绩效的评价非常能够说明问题 --卫生投入绩效低下不仅影响国民健康结果,也 影响公平性,还有其他诸多负面后果
我们的观点:基于中国国情,在基本保障方面,应选择财政预算 投入;非基本保障可通过保险实施
12
改革讨论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第五,在基本保障层面是认可差别还是追求统一? 目前,在如何处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基本保障水平 差异问题上,有人主张应继续坚持城乡有别、因地制 宜的原则
我们的观点:必须追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保障水平 的基本一致,特别是在基本政府责任(基本公共品提 供)方面 --基本保障是基本公共服务,必须体现公民权利的 平等 --社会政策必须立足于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 --解决问题的基本出路是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关系
14
改革讨论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第七,医疗服务机构能否以营利性部门为主? 目前,打破“公立医院垄断”、全面向民间资本放开服务市场、通 过强化竞争提高效率、降低价格的思路也很流行
我们的观点:不行,公立机构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 --利益目标冲突无法避免 --垄断并非都有害 --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竞争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医疗服务要讲效率,但需要对“效率”有明确认识;公立机 构微观效率也并非一定低下。当前公立机构出现的问题是管理问 题,不能因其存在问题就否认其存在意义和价值 --国际经验值得注意 --可以发展部分私营医院,但他们与公立机构的关系只能是补 充关系,不应该也不可能“平等竞争”
我们的观点:普惠方式更好 --医疗风险的不确定性比较大,需对所有人提供保 障 --针对特定人群不容易组织 --专门针对贫困群体实施保障,还难以避免贫困陷 阱问题,导致群体间矛盾
11
改革讨论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第四,医疗保障的筹资模式应当选择保险方式,还是财政预算投入 方式?
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基本保障制度究竟应采取保险方式筹资还是 税收筹资(财政预算投入)是目前有很大争议的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上看,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在公平性、费用控制和反应性方面各有利弊 --保险筹资对就业结构的要求高,管理难度大
我们的观点:不能!政府应承担保障责任 --普通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边界很难划分 --即使个体性疾病,如果完全由个人承担责任,很可能 带来负面的社会后果;相反,如政府承担相关责任,则可 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9
改革讨论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第二,医疗保障的重点是大病还是常见病与多发病? 不少人主张,医疗保障特别是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障应 保大病,因大病费用高,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常见 病、多发病花费少,可以由个人和家庭承担。
3
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大多数人缺乏基本保障带来的问题和后果很突出 --影响多数公众基本社会权利,医疗卫生事业公平 性低下,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不利于疾病预防和早期干预,导致疾病负担上升 --很多小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拖成大病,导致因病 致贫等社会问题
4
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保障形式 城镇职工基本医 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 城镇居民医保 医疗救助 覆盖人口 1.57亿 超过8亿 所占比例 约1/3(占城镇户籍 人口) 基本实现全覆盖 年内在50%的城市 实施 保障水平 相对较高,但对部分人群 只保大病(住院) 基本只保大病(住院), 实际报销比例30%左右 报销比例稍稍高于新农合 总体上还是象征性制度
13
改革讨论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第六,能否主要靠市场配臵医疗服务资源? 目前仍有观点认为,医疗服务应当靠市场配臵资源、发 挥医院的市场主体作用 我们的观点:不行,必须强化政府的统筹规划职能 --市场自发配臵资源无法解决地域可及性问题 --市场自发配臵资源无法保证层级结构的合理 --国际经验值得注意
具有奢侈品性质的服务例外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 基层卫生服务
葛延风
1
报告结构
一、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二、改革讨论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三、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前景展望
四、关于社区卫生服务
2
一、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一)很多城乡居民无有效保障

医疗保障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的核心。我国目前的基本现实是, 大多数城乡居民无保障或无有效保障,仍必须主要靠个人及家 庭力量抗拒疾病风险
我们的观点:基于中国国情,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障重 点只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中国的经济现实决定了保大病的思路行不通!
10
改革讨论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第三,基本医疗保障是针对特定人群还是采取普惠方式? 针对部分低收入居民看不起病的问题,有人主张政府 应建立专门针对贫困者的保障制度。中高收入群体因 有支付能力,可以自己承担责任
5
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出现问题的根源:政府责任的全面弱化(缺失)
--在保障体制建设方面,公共筹资和分配职能弱化
政府投入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只有 17% 左右,不仅 低于所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
最后的结果:能够享受医疗保障的人口数量低,对大 部分人来讲,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演变为纯粹的私人消 费品
7
二、改革讨论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全面推进医疗卫 生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核心是要全面强化 政府责任,包括规划、投入、监管等。对 此,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全面共识。
--但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具体政策选择方面, 仍有不少分歧。一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 讨论
8
改革讨论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第一,一般医疗问题能否完全视为私人消费品? 有观点认为,公共卫生是政府责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但一般医疗问题不是 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品,应主要靠个人和家庭承担责任。
6
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布局和结构调整责任弱化; 投入责任弱化; 激励机制选择扭曲; 监管责任弱化;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事实上走向全面追求经济目标,公 益性质全面淡化,进而导致可及性降低、干预目标和 干预手段选择出现严重偏差,致使费用大幅度攀升, 卫生投入绩效却全面降低 --其他领域的责任弱化问题也很突出:药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