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1)

合集下载

05061项目成本管理-考试大纲

05061项目成本管理-考试大纲

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自学考试证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项目成本管理课程代码:05061 2011年1月版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体系(IPMP)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证书课程之一,它既是一门项目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以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为依据的认证考试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兼具的课程。

本课程重点讲述项目成本的概念、项目成本的构成、项目成本管理的理论框架;沿着项目资源计划、项目成本估算、预算、控制、决算和审计的思路展开论述。

通过学习可以使考生对上述内容有系统认识。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培养目标编写的,立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项目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

本大纲叙述的内容尽可能简明实用,便于自学。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和辅导考试,掌握项目成本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项目成本管理的新发展,从而为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项目资源计划的编制,了解典型类型项目资源单价的构成。

2、掌握项目成本估算和预算的编制方法,熟悉成本估算的编制依据,了解工程项目和软件开发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

3、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熟悉价值工程的原理及其运用。

4、熟悉项目成本决算的编制步骤和相关表格,熟悉项目审计的有关原理。

5、熟悉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组成,了解项目成本管理的网上资源。

6、全面掌握项目成本、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熟悉项目成本管理的一般过程。

7 了解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全过程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的产生及发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在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被列为专业课,本课程将与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范围管理共同构成项目管理系统。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项目成本管理导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项目成本及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理解项目成本与项目造价、投资、费用的关系,掌握项目成本的构成、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及成本管理的原则。

基础设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基础设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基础设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项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成本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基础设施项目的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基础设施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概念、目标、重要性以及实施的关键要素。

一、概念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指在基础设施项目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到退役的整个过程中,对各阶段的成本进行有效的预测、控制和评估,从而达到项目财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不仅仅关注项目建设阶段的成本,更注重项目运营和维护阶段的成本控制。

二、目标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基础设施项目的总体成本,并确保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具有可持续性。

具体目标包括:1. 实现成本控制:通过预测和规划各个阶段的成本,及时调整和控制项目进程,避免成本超支和浪费。

2. 提高效率:优化设计和施工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项目周期和成本。

3. 提高质量:通过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确保项目质量符合预期,减少维护和修复成本。

4. 持续改进:通过全过程的成本评估和比较,不断改进项目管理和执行,提高项目成本效益。

三、重要性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基础设施项目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前预测成本:通过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可以在项目早期对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预测,为项目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2. 综合考虑各阶段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将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整合,使项目管理者能够全面了解项目的整体成本,并做出综合决策。

3. 降低运营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注重项目的运营和维护阶段,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降低维护和运营成本,延长设施使用寿命。

4. 提高成本效益:通过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的成本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关键要素实施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素:1. 数据采集和分析:收集和整理项目的成本数据,分析成本的组成和变动情况,为决策和控制提供依据。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研究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研究

摘要: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资本保值增值的压力,货车行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也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充分真实体现产品盈利能力,深入挖潜,提质增效,货车修造企业有必要对市场产品开展项目成本管理,现仅就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内容、项目成本管理的意义、目前实施项目成本管理面临的困难、实施过程中一些建议以及笔者所在企业正在进行的项目成本管理进行探讨,以期通过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内容;策略一、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内容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完成一个产品项目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控制、统计核算、分析等管理工作。

项目实施过程,就是通过有效管理措施,缩小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偏差,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盈利能力的过程。

项目全生命周期对应产品项目成本控制阶段,具体包括:产品设计开发阶段、产品生产制造阶段、产品销售维护阶段,各个阶段对应产品成本来讲即研发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

一个完整的项目成本管控,必须涵盖所有项目周期,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随着项目的每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持续跟进,不偏离目标成本,才能提升项目整体盈利水平。

二、实施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意义目前,一般货车造修企业均以“预算”为引领带动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具体实施中,企业的费用性管控。

企业更多的重视了生产阶段的成本,没有对项目全部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反馈及总结。

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理念的提出,顺应了项目全阶段成本费用归集要求,准确核定了某一单项项目的盈利水平,从而对项目进行了客观评价。

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重视项目的盈利分析,关注各环节的支出水平,在既定目标下最大程度解决成本管理过程问题,将项目运行的轨迹运行在一个良性平台上,实现费用可控、目标可控,结果可追溯,经验可借鉴,甚至可以通过以点带面,推动企业整体成本管控水平提升。

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摘要:建设项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为保证业主和建设企业经济收益,务必要重视成本管理,以成本管理为手段提高项目收益水平。

基于此,本文先简单介绍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然后详细分析了成本精细化管理方法。

以期通过灵活应用精细化管理,关注成本管理细节,达到成本控制目标,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引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建设行业的发展,建设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在激烈竞争下健康发展,各参建方需要严格控制成本,压缩成本支出,来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经济收益。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要求聚焦施工全程各个阶段,严格控制成本目标,以达到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

一、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对于建设工程而言,全生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土地、资金、施工以及管理四个方面,展开成本管理是为了提高建设资金利用率,减少非必要性支出,提高资金利用率[1]。

建设工程业主根据工程性能以及利润目标,计算工程性价比,通过管理手段,压缩成本支出,提高工程利润。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主要是目标管理法和动态管理法的联合应用,跟随项目施工周期展开管理,深入施工各个细节,提高成本管理质量。

二、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精细化管理方法建设工程施工步骤多,施工内容繁琐,为提高成本管理效果,需要关注各流程细节,执行精细化管理。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要求管理措施贯穿于项目全程,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总结精细化管理方法如下:(一)决策阶段在决策阶段对成本的管理起到总体控制作用,需要认真讨论各个建设方案的优势和可行性,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这一阶段对成本的管理控制作为成本管理首步工作,会直接影响业主方效益。

在决策阶段为提高投资合理性,会影响建设质量以及成本管理,建设企业应当采取科学措施详细分析建设方案的优势。

业主方也应参与管理讨论会议,综合全生命周期各项因素展开管理。

同时要考虑到施工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为价格浮动预留少量空间,估算成本需要依据市场数据,保证成本估算的准确性。

基础设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基础设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基础设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当今社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维护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它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和环节,其中成本管理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一、项目规划阶段在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阶段,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应该被充分考虑。

在项目规划中,需要对项目的整体预算进行评估和制定,并将成本分配到各个具体的工程阶段中。

同时,还需要考虑项目所需的资源、人力、物料等成本,并进行详细的成本估算和风险分析。

二、设计阶段在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阶段,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需要参与到具体的设计过程中。

通过运用成本管理工具和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成本分析,寻找节约成本的潜力,并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成本效益的评估。

通过科学的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可以在设计阶段就降低项目的成本,并确保项目质量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实施阶段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阶段,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需要与项目运营和施工相结合。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项目进度、人力资源、物料采购和工程施工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控和控制,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同时,还需要注意项目运营和施工的成本控制,合理分配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及时对项目存在的成本风险进行调整和预防。

四、运营和维护阶段基础设施项目的运营和维护阶段是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最长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尤为重要。

对项目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不仅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还能降低维护成本和维修费用。

通过对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控制项目的运营成本,并保证其高效稳定地运行。

综上所述,基础设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

通过在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营维护阶段积极进行成本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项目的总体成本,实现项目运营的可持续性,从而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未来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应更加重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意义和应用,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和科学性。

解析EPC总承包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解析EPC总承包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解析 EPC总承包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摘要:现阶段 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不断增多,总承包管理模式展示出的优越性更为显著。

借助 EPC 总承包管理系统,可以切实提升成本管理工作的其有效性,促进工程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实现。

为确保 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出应有优势,还需要着重分析存在于此类工程建设期间的成本管理问题,为此,本文将重点分析EPC总承包模式下水利工程成本管理措施,对各个环节的管控优化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EPC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1概述EPC项目管理EPC 项目管理模式就是在项目管理中,以总承包方为主,公司受业主委托,依照委托合同开展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并对工程总体建设质量、监督与成本管控负责。

EPC 项目管理模式更加强调了决策与设计环节在工程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利于项目设计与施工方案的不断优化。

同时,EPC 项目管理模式也可将项目设计、采购与施工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确保项目各实施阶段有效衔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质量、进度、成本管控目标。

在 EPC 项目管理模式中,各参与单位的职责明确,便于后期责任落实,对提升项目整体管控水平意义重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趋向于全球化发展,EPC 项目管理模式也使我国建设行业与海外项目进行了有效对接,加快了我国建设行业发展进程。

2.EPC总承包模式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2.1可研阶段建设单位委托有咨询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根据项目特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编制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文件报市规划部门审批。

第三方咨询机构要先详细了解项目情况,利用国家、地方、行业的相关资料,参照同类型项目的投资、技术、边界条件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编制合理的初步设计概算金额。

2.2通过招标择优确定分包商根据上面的招标标准来确定分包商,可以选用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方式来询价招标:对工程项目工序分包、施工作业分包,从已报价的分包商中选择几个合格要求的分包商,再根据其报价竞标,从而确定出中标者。

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方案

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方案

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方案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项目变得日益复杂和庞大。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除了项目建设阶段的初期投资外,项目运营维护、更新改造和拆除清理等后期成本也逐渐凸显出影响工程项目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可能无法全面考虑到全生命周期成本,因此需要使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方法,全面、系统地考虑项目的所有成本因素,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

1.2 研究意义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旨在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全面、系统地评估和控制项目的成本,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最大化。

通过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和管理,可以更精准地把握项目运作的全貌和发展趋势,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促进项目成本的合理控制,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3 研究内容本文将围绕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从概念界定、理论探讨、方法应用、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包括: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方法论、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案例分析等。

第二章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基础2.1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概念全生命周期成本(Life-Cycle Cost,LCC)是指在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到拆除清理等全过程中,由项目所有方支付的、与决策方案有关的全部成本总和。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Life-Cycle Cost Management,LCCM)是指对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等全过程中,进行全面、系统的成本评估和控制,以最大化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时间价值”、“不确定性”、“风险”和“系统思维”等方面。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
我国的创新原则,由于我国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创造利 润,而利润的创造以及实现只能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和进行, 所以,管理创新应该遵循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管理创新 所产生的增值产品,要进一步通过相关的部门合作协调形成。
3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策略 3.1 强化成本管理意识,树立全局观念 建筑企业内部对于成本管理工作的认知不够全面,浅显的
2 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创新原则 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我国整个建筑行业虽然在不断地
发展,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现代的国际社会当中,我 国的建筑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必须要进一步加快我国的管 理化水平的步伐,改善不足之处,增强创新管理的观念以及理 念。从整体上看,工程施工人员的创新管理观念以及可持续性 发展的观念排除共享,在建筑关系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没 有考虑到设计与社会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并没有考虑到该建筑 的独特性所在,不把重点放在进一步的可行性上,在施工的过 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是对环境的影响较大,资源浪费 的情况较严重,回收资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建筑施工与管理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
丁丹 浙江乔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 要 维持企业稳定长远发展,开源节流,减耗增效才是当前企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此经营管理
思想的指导下,建筑企业务必要提升内部成本管理工作水平,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更好地解决企业当前成本
建筑与装饰2021年7月中 61
建筑施工与管理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3.4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以及绩效考评机制 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监督管理体系,更好地提升企业内部

建筑施工项目全生命周期资金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建筑施工项目全生命周期资金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四)投资回报对策 投资回报是建筑施工项目的最终目标,也是投 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实现投资回报最大 化,需要采取一些投资回报对策,以降低投资风险 和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回报计划是保证项目投资 回报成功的前提。在制订投资回报计划时,需要考 虑项目的投资规模、预期收益、投资期限等因素,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投资回报计划需 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能够在市场环境变化的 情况下进行调整和改进。
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提高项目融 资成功率。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例如 开展投资者交流和沟通,了解投资者需求和关注点, 提高投资者的参与度和投资意愿;建立透明度较高 的财务管理体系,提供准确的财务报告和数据,增 强投资者的信心和认可度;加强项目宣传和推广, 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投资 者和融资机构。这些措施可以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 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提高项目融资成功率。
一、建筑施工项目全生命周期资金管理概述 (一)建筑施工项目全生命周期定义 建筑施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是指从项目前期的 规划、设计、策划、招标等阶段,到施工、验收、 交付、维保等后期阶段的整个过程。全生命周期资 金管理是指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对项目资金的预算、 管理和控制以及投资回报的评估和管理。 (二)资金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资金管理是指对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监 督、管理和控制等活动的全过程。在建筑施工项目 中,资金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取得投资回报 的重要保障。
MANAGEMENT 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全生命周期资金管理的 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吴 迪 (湖北武汉)
实际工作中,针对建筑施工项目全生命
在周期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资金预算和成本控制、资金流量管理、 融资问题和投资回报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 策和建议。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和帮助,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取得一定的投资回报。

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理论

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理论
d i n g ,c o n s t r u ti c o n ,c o mp l e t i o n nd a he t l a t e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ma i n t e n nc a e a n d s o o n ,i n o r d e r t o ma k e b e s t b la a n c e o f
加。
p r o j e t c c o n s t r u t c i o n c o s t nd a o p e r a t i o n m a i n t e n nc a e c o s t .
晰 ,应 先对 项 目全 生命周期成本 费用 的组 成有所了 解 ,项 目全 生命 周期包括决策阶段 、招投 标阶段、
衡。
项 目的生命周期成本 的计 算方法公式 :生命周期 成 本= 初始化建设成本+ 运行 成本+日常维护成本+ 修理
成 本一 残值 。
2 .工程项 目全生命周期费用管理 ( L C C M ) 是一种实现工程 项 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 设前 期、建设期 、使用 期、翻 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总 费用 最 小 化 的方 法 。它 是 一 种 可 审 查 、跟 踪 的体 系 , 是
接的、社会的、环境的等等 。 三 、 项 目全 生 命 周 期 成 本 费 用 的 组 成
为 了 使 项 目全 生 命 周 期 的 成 本 控 制 管 理 更 清
最佳的工期 内完工 ,才 能使项 目保持在最合 理的成 本下完工 。在计算 最低 成本时 ,一定要确定 出实际 的持续时间分布状 态和 最接近的可 以实现 的最低成 本 。这一点如不 限定,成本就会随着工期变 动而增
c y c l e , wh o l e p r o c e s s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片段)绪论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

而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帐的后果。

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经济观念和成本控制意识淡薄,使得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难于提高。

项目成本的控制目标长期难以实现。

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学术界最先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全过程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概念,有关部门也就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预决算向两头延伸的要求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把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现在的任务应当是把现代化成本管理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结合起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成本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工程成本的管理水平。

我国传统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根据我国项目成本管理发展的历史可知,我国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是从苏联引进的一种基于国家统一定额的工程成本管理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这就注定了它是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要求。

原因很简单,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价格确定的基本机制,而不是按某些人所编制的国家或地方统一定额作为资源配置和价格确定的基本机制。

所以我们必须抛弃这种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我国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已走过了二十几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项目管理机制,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更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历2007年底以来的楼市寒冬后,房地产企业纷纷认识到,仅仅关注外部市场的“开源”还远不能适应残酷现实,向管理要效益,大幅度削减成本,实现有效“节流”将是未来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谁不修好这门功课,未来将会受到市场无情的抛弃。

在成本管理实践和创新中,我发现有些企业将2009年定义为“成本管理年”。

但目前大部分的房企还普遍停留在粗放向规范管理过渡阶段,成本管理在地产企业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困惑和难题。

基础设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基础设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基础设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当今社会,基础设施项目对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道路桥梁到水电供应,从通信网络到公共建筑,这些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影响着当下,更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在基础设施项目的管理中,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正逐渐成为一个关键的理念和方法。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简单来说,就是考虑一个基础设施项目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到拆除或更新的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成本。

这不仅仅包括初始的建设投资,还包括后续的运营维护成本、能源消耗成本、环境成本以及可能的拆除和处置成本等。

在项目的规划阶段,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就应该介入。

这个阶段需要对项目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确定项目的规模和功能。

如果在规划阶段没有充分考虑未来的运营和维护需求,很可能会导致项目在建设完成后出现功能不足或者运营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

例如,在规划一条公路时,如果没有准确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增长,可能会导致道路宽度不足,后续需要进行扩建,这无疑会增加大量的成本。

设计阶段是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个好的设计方案不仅要满足项目的功能需求,还要尽可能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合理性、施工的便利性等因素。

比如,在建筑设计中,选择耐久性好但价格相对较高的建筑材料,虽然初始投资会增加,但可以大大减少后期的维修和更换成本,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可能是更经济的选择。

建设阶段的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施工成本的控制上。

这包括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优化施工组织,严格控制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成本等。

同时,要确保施工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和修复成本增加。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还应该考虑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运营阶段是基础设施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因此运营成本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运营成本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能源消耗、人员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

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涵盖了从项目初始构想到最终竣工后维护的各个环节。

此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决策不仅影响当前阶段的成本,还会引发长远效应。

因此,了解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对于确保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建筑项目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几个关键阶段:规划与设计、施工、运营与维护,最后是拆除。

这些阶段各有其成本构成,合理的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意外支出。

规划与设计阶段是项目开端,通常包括市场调研、需求分析以及设计方案的制定。

在这一阶段,投资者和设计师的协作至关重要。

设计的合理性、功能性直接影响未来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在此阶段,采用建筑信息建模(BIM)等技术,可以预见问题,减少后续阶段不必要的返工。

施工阶段涉及到人力、材料及设备的投入。

施工现场的管理尤为重要。

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不仅需要精确预算,还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减少浪费。

例如,使用“拉动生产”方式的施工组织,可以有效控制库存和资源的使用,提升施工效率。

运营与维护阶段是建筑项目生命周期中最长的部分,通常占到总成本的一大块。

建筑物的日常运行需要维护、修理、管理等方面的开支,如供暖、供水、电力等基础建设的维护。

因此,合理的维护计划和管理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拆除阶段常常被忽视,然而恰当的拆除策略可以带来潜在的经济利益。

合理评估建筑材料的回收价值,采取环保的方法进行拆除,不仅有助于资源的再利用,还能减少因拆除而产生的环境影响。

成本构成与管理策略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核心在于每个阶段的成本细分以及对潜在风险的预测。

在不同阶段,成本的构成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在设计阶段,通过规范设计标准、采用可持续材料以及优化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后续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例如,在设计阶段引入先进的材料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同时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LCC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办法及案例

LCC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办法及案例

LCC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办法及案例LCC(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一种将产品或项目的所有相关成本考虑在内的管理方法,包括从设计、制造、使用、运输、维护到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成本。

LCC管理旨在帮助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明确成本,并综合考虑长期效益与可持续性。

LCC管理的关键是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考虑成本,并选择最经济、最可持续的方案。

这种方法强调长期利益,并追求整体成本最小化,而非仅关注短期成本。

LCC管理也鼓励组织在产品设计和选择供应商时考虑维修和维护成本。

下面以一个建筑项目为例,说明LCC管理的实施过程。

首先,需要收集项目的所有相关成本数据,例如设计费用、材料成本、建筑设备和维护费用等。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预算、供应商报价、历史数据等。

然后,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分类,例如,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再进一步细分成物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等。

对成本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环节的开销,从而更好地进行决策。

接下来,需要评估每个阶段的成本,包括设计、建造、使用和维护等。

这可以通过估算每个阶段的成本,并计算出总成本来实现。

然后,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为不同方式的成本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并进行量化处理。

例如,可以使用折现率法评估不同时期的成本,并计算出净现值。

还可以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估不同方案的利益和成本。

最后,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成本,以找到最经济、可持续的方案。

这可能需要权衡不同的因素,如成本、质量、可靠性、环境影响等,并选择对整个生命周期来说最佳的方案。

通过LCC管理可以帮助组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并更好地考虑可持续性因素。

如果在建筑项目中应用LCC管理,可以通过选择低维护成本的材料和设备、优化设计和施工过程等实现成本降低。

此外,LCC管理还可以帮助评估产品或项目的长期效益,以及确定最佳替代选择。

综上所述,LCC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一种通过综合考虑产品或项目从设计到结束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的管理方法。

建筑生命全周期的成本控制刘侃

建筑生命全周期的成本控制刘侃

建筑生命全周期的成本控制刘侃发布时间:2021-09-23T02:53:01.576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13期作者:刘侃[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需要以目标成本为中心。

深圳市深福保东部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资源相对匮乏。

如何保持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这也是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面临的挑战。

注重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在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工程建设阶段和运维阶段降低总成本,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价值工程;设计优化前置;动态成本管控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需要以目标成本为中心。

从项目开发全生命周期的统筹考虑,确定目标成本作为项目开发的成本管理依据。

在此基础上,在设计前期进行有效的成本优化,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合理安排成本支出,增加收益,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

一、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的目标成本管理要把成本效益放在首位,不仅要从节约成本的理念出发,还要从价值工程的角度来分析成本的合理性。

成本管理不仅应用于项目的建设和开发过程,还需要把成本控制放在设计阶段。

也就是说,成本控制要贯穿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初步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和工程结算阶段的成本管理,体现建筑功能的需求和价值,提高性价比。

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实质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目标成本的确定。

目标成本是资源配置的量化结果。

从财政收入、营销定位、运营维护等角度强调支出成本的价值取向和统筹规划。

二、可研阶段的成本管控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进行成本控制并不是尽可能地控制成本,而是综合考虑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和使用功能。

价值工程的基本要素是价值、功能和成本。

分析项目的使用功能,以最低的投入成本反映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价值。

浅析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1)

浅析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1)

浅析全生命周期造价成本管理Some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ctual workers and engineering cost of scholars put forward a new theory of project cost In the late 1970s and early 80s, the whole life cy cost theory. Then it evolved into a very standard and perfect theory system under promoting of the royal surveyors groups and vigorously. Through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constantly improve and promote,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t pres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gradually perfect, from the whol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to whole lifecycle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1 WHC理论概述In the late 1970s and early 80s, British and American scholars put forward the whole life cos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minimizing the total life cycle cost management (WLC, whole life cost). Total life cycle theory of engineering cost is the total life cycle cost analysis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engineering cost theory, that has become the project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and is an effective analysis tool, also a kind of alternative mathematical method used to select project.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英美的一些实际工作者和造价工程界的学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工程造价理论—全生命周期造价工程理论,此后在英国皇家测量师的组织和大力推动下,演变成一个非常规范和完善的理论体系。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摘要: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存在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如何保持城镇化的高速良性发展,就需要降低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也是我们房地产开发行业需要面对的挑战。

重视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实现开发工程的可研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工程建设阶段及使用运维阶段等总成本最低。

关键词:价值工程;设计优化前置;动态成本管控引言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关系着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是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当中以工程项目质量为前提实现经济效益获取的根本保障。

一方面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且融入了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大量的环保材料和高新技术涌入建筑市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也会对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带来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们对物质质量追求的不断上涨,建筑工程项目把质量和功能以及安全性也不断升高,这无疑对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施工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重视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如此才能够确保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获取。

1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的目标成本管理应把成本效益放在首位,不能仅从节约成本的观念出发,需从价值工程的角度来分析成本的合理性。

成本管理不仅运用在项目的建造开发过程中,且需将成本控制前置到设计阶段,即成本管控应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包括前期设计阶段、工程建设阶段、工程结算阶段的成本管理;并聚焦在建筑工程本身及使用者的体验感上,体现出建筑功能的需求和价值,提高成本投入的性价比。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本质,是对资源的合理分配管理,建立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是资源分配的量化结果,讲究支出成本的价值导向,站在财务收益、营销定位、使用运维等多角度的统筹规划。

2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的原则其一,成本最低化原则。

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即在保障工程项目实施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使建设单位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策略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策略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策略在当今经济背景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成本控制成为项目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从项目的初步设想到最终完工,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功与否。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分析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及其实施方法。

项目立项阶段的成本估算项目立项阶段是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起点,合理的成本估算为后续的成本控制打下基础。

在这一阶段,通常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预期成本进行初步评估。

这一评估不仅包括材料、劳动力价格,还应考虑潜在的风险因素。

通过建立详细的预算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和市场调查,项目管理者可形成初步的成本框架。

合理的应急预算也非常重要,以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潜在费用。

为保证预算的精准性,建议运用多种成本分析工具,如动态预算和敏感性分析,来不断调整和优化成本预测模型。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设计阶段是项目成本控制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成本及运营维护费用,因此在这一阶段实现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项目管理团队必须与设计师紧密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符合预算限制。

采用设计与施工并行的方式(即“平行设计”),可有效降低因设计变更所产生的额外费用。

聚焦于设计的可建性也是一个关键点。

通过加强设计方案的审查,确保选用材料和构建方法既达到技术标准,又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能够显著降低后期成本的风险。

施工阶段的实时监控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与实时监控密切相关。

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单位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进行实时追踪。

这一过程可以借助项目管理软件,生成实时报告,帮助管理者随时掌握项目的资金流向。

在施工现场,建立健全的费用审批制度能够对不必要的开销进行制约。

施行绩效考核,将成本控制与施工人员的绩效挂钩,能够激励团队成员更加专注于控制成本,从而提升整体施工效率。

变更管理的规范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变更是常态。

有效的变更管理策略可以减少由于设计变更或其他不可预见因素所引起的成本增加。

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制度

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制度

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制度第一部分:引言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从规划、执行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项目管理过程,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管理规定和方法。

本制度旨在明确项目管理的流程和要求,确保项目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

第二部分:制度目的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项目的管理,保证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确保项目的投资产出比达到预期目标。

具体目的包括:1、确保项目管理过程合法合规,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2、规范项目管理的流程,明确项目管理的职责、权限和义务;3、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降低项目风险;4、加强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提高管理的智能化水平;5、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投资产出比。

第三部分: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项目,包括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阶段的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人员和项目参与者都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四部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1、项目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达到预期目标。

2、项目管理应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需要全程、全方位的管理。

3、项目管理要遵循科学、合理、安全、可行的原则,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4、项目管理要注重沟通、协调和合作,形成集体智慧,实现协同效应。

5、项目管理要注重风险管理,降低风险和提高抗风险能力。

第五部分: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本公司设立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整体项目管理的协调、指导和监督。

项目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项目管理的总体策略、政策和规划。

项目管理委员会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项目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项目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统一公司的项目管理规范和流程,制定项目管理指南和标准,组织项目管理培训和考核,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引言:工程项目管理涵盖了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营和维护。

其中,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控制和管理项目的成本。

本文将探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并提供相关的实用建议。

一、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定义与概念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对项目的成本进行规划、评估、预测、控制和管理的综合性管理方法。

它考虑了项目从规划到维护的全过程,并以整体思维和长远视角对项目成本进行管理。

二、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重要性1.综合性视角: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从整体的视角考虑项目成本,避免了项目各个阶段之间隔阂,确保项目成本的统一规划和控制。

2.长远性思维:相比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注重项目的长期效益,有助于避免短期成本牺牲长期投资的问题。

3.持续改进:通过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项目团队可以持续改进成本效益,提高项目的绩效和质量。

三、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应用实践1.规划阶段:在项目规划阶段,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关键是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和成本目标。

项目团队应该通过对前期市场调研、风险分析等工作,合理把握项目的成本预期,并根据项目的特点确定可行的成本目标。

2.设计阶段:在项目设计阶段,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重点是进行成本风险评估和成本效益分析。

项目团队可以通过评估不同设计方案对成本的影响,选择具有较低成本风险和更高成本效益的设计方案。

3.建设阶段:在项目建设阶段,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关键是有效控制成本,避免成本超支和效益低下的问题。

项目团队应该建立成本控制机制,对成本进行监督和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和成本目标。

4.运营和维护阶段:在项目运营和维护阶段,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重点是持续改进和优化成本效益。

项目团队应该采用成本分析工具,对项目运营和维护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措施,提高成本效益和项目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片段)绪论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

而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帐的后果。

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经济观念和成本控制意识淡薄,使得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难于提高。

项目成本的控制目标长期难以实现。

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学术界最先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全过程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概念,有关部门也就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预决算向两头延伸的要求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把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现在的任务应当是把现代化成本管理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结合起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成本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工程成本的管理水平。

我国传统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根据我国项目成本管理发展的历史可知,我国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是从苏联引进的一种基于国家统一定额的工程成本管理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这就注定了它是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要求。

原因很简单,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价格确定的基本机制,而不是按某些人所编制的国家或地方统一定额作为资源配置和价格确定的基本机制。

所以我们必须抛弃这种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我国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已走过了二十几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项目管理机制,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更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历2007年底以来的楼市寒冬后,房地产企业纷纷认识到,仅仅关注外部市场的“开源”还远不能适应残酷现实,向管理要效益,大幅度削减成本,实现有效“节流”将是未来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谁不修好这门功课,未来将会受到市场无情的抛弃。

在成本管理实践和创新中,我发现有些企业将2009年定义为“成本管理年”。

但目前大部分的房企还普遍停留在粗放向规范管理过渡阶段,成本管理在地产企业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困惑和难题。

如何才能将成本算得精、算得准?如何使成本控得住、控得牢?“成本管理四步法”虽然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我发现大多企业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基本上都在5%以上,大部分企业的目标成本在现实中都演变为“伪目标”,基本上是“形同虚设”。

我也欣喜的发现,国内一些标杆企业通过自己的独特理念和高效执行,已经成功将误差控制在2%的范围内,我通过对这部分企业的经典做法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了一套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新思路。

对于房地产成本管理,我一直反对用孤立、单一的封闭视野去看待项目的每一环节成本管理。

我更提倡基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视野来俯视成本。

那么,什么是房地产成本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我认为就成本自身而言,从最初成本测算、到目标成本、动态成本、成本回顾、再到成本核算、最后经过成本数据库,整个成本演变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成本全生命周期的过程。

所以,本文针对项目成本管理,对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使我们了解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方法,以及怎样去运用。

第1章工程项目成本管理1.1房地产项目成本的构成项目成本:是指预测和管理项目成本,它包括设计前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施工前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施工过程阶段的成本管理、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管理、动用前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保修服务阶段的成本管理等。

(1)土地费用土地费用包括城镇土地出让金,土地征用费或拆迁安置补偿费。

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土地方式有三种:协议出让,招标出让,拍卖出让。

目前基本以后两种方式为主。

随着国家对土地宏观管理政策趋紧,通过拍卖方式获得开发用地成为大多数开发商获取开发用地的有效方式。

目前在我国城镇商品房住宅价格构成中,土地费用约占20%,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2)前期工程费前期工程费主要指房屋开发的前期规划,设计费,可行性研究费,地质勘查费以及“三通一平”等土地开发费用。

他在整个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一般不会超过6%。

(3)建筑安装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指房屋建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建筑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用等,又被称为房屋建筑安装造价。

他在整个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约占整个成本的40%左右。

(4)市政公共设施费用市政公共设施费用包含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两部分。

基础设施建设费主要指道路,自来水,污水,电力,电信,绿化等的建设费用。

公公配套设施建设费用指在建设用地内建设的为居民提供配套服务的各种非营利性的公用设施(如学校,幼儿园,医院,派出所等)和各种营利性的配套设施(如粮店,菜市场等商业网点)等所发生的费用。

他同时还包括一些诸如煤气调压站,变电室,自行车棚等室外工程。

在房地产开发成本构成中,该项目所占比例较大,我国一般在20%30%左右。

(5)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主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它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差旅费,办公费,保险费,职工教育费,养老保险费等。

在整个成本构成所占比例很小,一般不会超过2%。

(6)贷款利息房地产因开发周期长,需要投资数额大,因此必须借助银行的信贷资金,在开发经营过程中通过借贷筹集资金而应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利息也成为开发成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它的大小与所开发项目的大小,融资额度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所以占成本构成比例相对不稳定。

(7)税费税费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税收,与房地产开发建设有关的税收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有税,土地增值税,两税一费(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契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等;另一部分是行政性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取的费用,项目繁多且不规范。

包括诸如征地管理费,商品房交易管理费,大市政配套费,人防费,煤气水电增容费,开发管理费等。

在我国目前房地产开发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在15%25%左右。

(8)其他费用其他费用主要指不能列入前七项的所有费用。

它主要包括销售广告费,各种不可预见费等,在成本构成中一般不会超过10%。

1.2 项目成本管理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主要由当时企业设置的职能部门——财务处或科行使成本管理的职能,当时是计划、工程、统计、财务几个部门是分离的。

在一个工程局或处落实一个工程后,工程处或科熟悉图纸、熟悉工程地点的相关自然条件,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统计处或科熟悉图纸,统计工程量;计划处或科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相关自然条件,编制该工程的单位估价表,再将工程方面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统计方面统计出的工程量汇在一起,进行整个项目的工料分析,得出整个工程的人工、材料、机具使用总量。

根据工程项目的总体完工时间要求,计划处或科编制劳动力使用计划、机具使用计划、材料使用计划。

财务处根据上述计划,编制工程项目资金使用计划,银行信贷计划。

在当时的环境下,一个单位的财务资金情况属于保密的,工程的、计划的、统计的一般普通人员根本不知道,而财务也不多管工程等其他部门的实际工作状态、工程进展情况。

因此就出现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成本管理等于秋后算帐,没起到监督和控制作用。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工程建设基本程序中强制引入工程项目监理制后,才将工程建设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引入工程管理的过程,监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事前控制为主,事中控制为辅坚持事后反馈控制,在这一时期,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主要是项目工程建设阶段。

当然,作为一个开发项目来说,工程成本80%以上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相当数量的开发商把成本控制的主要精力集中于本阶段。

就是这种过分强调某一阶段成本,而轻视了其他阶段的有形成本(如物业管理成本)、无形成本(如社会效益、业主口碑),致使少量开发商失去一部分业主、失去一部分市场。

1.3 项目成本管理理论成本管理理论就是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资源的耗费和使用进行预算和控制的理论、程序和方法的总称。

它源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

并由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

21世纪以来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面临挑战,成本管理的重心也由事中的成本控制向前进一步扩展到事前的成本预测、计划阶段,并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它标志着成本管理理论日趋成熟。

1.3.1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

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1.3.2 目标成本管理理论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在企业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测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考核、评价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

它以管理为核心,核算为手段,效益为目的,对成本进行事前测定、日常控制和和事后考核,从而形成一个全企业、全过程、全员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成本体系,以达到少投入多产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因而深受企业组织的青睐。

目标成本的内容如下(图1-1):1.3.3 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实行目标成本分解,加强成本控制。

(1)决策阶段:一是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认证搜集有关资料,如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技术参数、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二是切实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规模及建筑标准。

编写具有较强的说服性和可行性的立项申请,争取项目早日立项。

三是科学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

(2)设计阶段:建设工程成本影响因素主要为设计、物资采购和施工管理几个方面,对工程投资效益的好坏、工程成本的高低其决定作用的是设计,因此要做好建设项目的有效控制则应实行限额设计,即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设计深度以及工程数量和投资额各方面实现有效控制。

(3)招投标阶段:合理确定标价。

在招投标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其监督,并不断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从本质上避免压标或低价中标现象,同时也应防止招标人人为的要求施工企业压价让利或要求垫资等条件,最终实现在确定标底的原则上实现招投标双方均有利可图、实现双赢。

在评标过程中在合理低价中标的原则下充分考虑投标单位的社会信誉、资质情况、工程业绩等,以便选择具有相应实力的单位中标。

(4)工程实施阶段:资料收集整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将工程造价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并应实现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化,资料收集内容应包括工程基本情况、项目中各单项、单位工程的主要参数,单项工程造价的资料和单位工程预算、结算以及决算数据;主要设备价格、生产周期及其适用性和可靠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