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一、引言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肾脏疾病,其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通过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二、核心观点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依据1. 中医理论:中医认为肾病综合征主要与脾肾亏虚、湿热内蕴有关。

中药治疗通过调理脏腑功能,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茯苓等,这些药物具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的作用。

2. 西医理论:西医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来控制病情,常用药物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蛋白尿,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

3. 结合优势: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中医调理整体机能,西医快速控制病情,两者互补,提高治疗效果。

三、数据统计分析一:疗效对比研究1. 研究对象:选择100名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

一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另一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2. 治疗方案:西医组:口服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

结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每日一剂,连续服用三个月。

3. 结果分析:三个月后,西医组的总有效率为60%,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0%。

结合组在改善症状、降低蛋白尿方面显著优于西医组。

4. 讨论:数据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疗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性较高。

四、核心观点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安全性分析1. 西药副作用: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感染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等问题。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药物依赖性,停药后病情反复。

2. 中药安全性:中药多为天然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小。

合理配伍的中药方剂可以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增强患者的耐受性。

3. 结合治疗的优势:通过中药的辅助作用,可以减少西药的用量,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38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38例临床观察
me ii e a he e i i c n f c c n s r i d c n c iv s s f a te ia y o t od—r ss n e h oi y d o , t o e u r n e r t n n g i e e it tn p r t s n r me wi lw r c re c ae a d a c h
治疗后 , 对照组 总有效率 为 5 . % , 1 6 治疗组 为 8.% , 16 两组总有效率 比较有显示著性差异 ( 0 0 ) P< .1 。治疗组 患者 治疗后 尿蛋 白与血浆 白蛋 白
水平与对照组 比较 , 有显著性差异 ( 0 0 ) P< .5 。结论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激素抵抗 性 肾病 综合征疗 效
o tr i — e it n e h oi y d o . e h d 6 u l e a e e e rn o yd v d d i t e t n n se od— r ssa t p r t s n r me M t o s 9 q ai d c s s w r a d ml ii e o t ame t n c i f n r
r t n , i i c n i e e c swe ep e e td i es f i rme t s n f a tdf r n e r r s ne nt e lv l o r ep o en a d p a maab mi o a i e g i f h e u n n —

10・ 2
世 界 中西 医结 合 杂志 20 09年 第 4卷 第 2期
Wol Junl fnertdTa ioa adWet M dcn 20 , o 4 N . r ora o It a rdtnl n d g e i s r eii e n e 09 V 1 , o2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纳入西医组与中西医组,均为45例,分别予以低分子肝素+卡托普利治疗、低分子肝素+卡托普利+肾安汤治疗,对比其疗效。

结果:西医组的缓解率为68.9%,中西医组为86.7%,两组对比,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中西医组皆优于西医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肾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行。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肾病综合征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原因诸多,以肾小球相关病症为主[1]。

该病若不及早治疗,病情严重时可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不全,会危及生命[2]。

基于此,本文为了进一步探讨肾病综合征的有效疗法,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90例,对其病历展开分析,见下述汇报。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病综合征患者90例,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有效;②经相关检查证实,满足国家医学会制定的诊断要求;③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②伴有精神方面疾病者;③有其他系统疾病史;④对药物有过敏史;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将患者纳入西医组与中西医组,均为45例。

西医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3~67岁,平均(39.8±10.1)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3.1±1.4)年。

中西医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3~66岁,平均(40.1±10.3)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3.0±1.6)年。

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西医组:予以低分子肝素+卡托普利治疗,连续3个月。

低分子肝素治疗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生产企业: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90006)5000IU/次,1次/d。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一、引言1. 研究背景与意义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目前,西医治疗肾病综合征主要依赖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这些药物的副作用较大,且疗效并不理想。

因此,寻找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

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与方法本论文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我们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中西医的病因病机认识、治疗方法的选择等。

然后,我们将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估。

我们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理论探讨1. 中西医病因病机认识的比较在中医理论中,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肾气不足、肾阳虚衰、湿热内蕴等。

而在西医理论中,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等。

可以看出,中西医在病因病机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中医认为肾气不足会导致水液代谢失调,这与西医认为的肾功能异常导致的水钠潴留有一定的相似性。

2. 治疗方法的选择与优化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西医主要依赖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而中医则主要依赖于中药和针灸等。

这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需要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轻度的肾病综合征,我们可以首选中药治疗;对于重度的肾病综合征,我们可以首选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配合中药和针灸等辅助治疗。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1. 数据统计分析一我们收集了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50例采用西医治疗,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激素联合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N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用激素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中医治疗。

结果:(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64%。

两组比较,P<0.05;(2)试验组血脂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3)试验组肾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4)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激素联合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是有效途径。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进行了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作了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2004年1月~2006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N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2 年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中NS的诊断标准[2]。

试验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5~55岁,平均(37.5±3.4)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9±0.6)年。

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5~56岁,平均(38.8±4.2)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8±0.5)年。

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激素治疗,具体方法为:强的松首始剂量 1 mg/(kg·d),清晨一次顿服,连服8周后逐渐减量。

通常每周减5 mg,减至0.5 mg/(kg·d)时,将2天剂量改为隔日清晨1次顿服,维持量服用6个月。

以后缓慢减量,至隔日0.4 mg/(kg·d) 再缓慢减量至停服。

同时保持用药前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禁用影响血脂代谢及血流变学状态的药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53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53例疗效观察

2 1 两组 疗 效 比较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7 . , 照 . 6 7/ 对 9 6
组 5 . , < O 0 , 异有 显 著性 ( 65 P . 5差 见表 1 。 )
2 2 疗 程 结 束 后 稳 定 期 比较 治疗 组 ( 8 6 1 . ) . 1 . ± 2 4 月, 对照组 ( 12 . ) ( dO 0 )差异 有显著性 。 1. ±9 2 月 P . 5 , 2 3 复 发 情 况 比 较 治 疗 组 复 发 2例 , 发 率 . 复
常 ; 显著缓 解 : 次 测 尿 蛋 白< 0 2 / , 清 白蛋 白 ② 多 .gd血
量 显著改善 ; ③部 分缓解 : 尿蛋 白减 少 5 以上 , 次测 O 多
尿 蛋 白<3 O / , 清 白蛋 白有所 改善 ; .gd血 ④无 效 : 蛋 白 尿
表 l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疗 效 比较
l g ( g・d , 起 顿 服 , 用 8 1 n i /k )晨 连 ~ 2周 , 后 减 量 。 然 每 l 2 减原 用 量 的 1 %, ~ 周 O 当减 至 2 mg d时 , 0 / 放缓 减量 , 持 6 8个 月 , 后 以 1 mg d再 维 持 6个 月 维 ~ 最 0 / 左右 , 可采 用两 日量 隔 日一 次 顿 服 。在减 量 期 间 加 用
1 S a o F . h d ig l h n d u r n p r tu t r n h r m J S e dn i to r g ta s o tsr cu e a d g
f nc in of t p gl opr t i m ulir g t a s r e u to he - yc oan td u r n po tr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的疗效。

方法:择取我院从2013年8月开始,到2015年7月结束,接收入院的肾病综合症患者,共计78例。

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78例患者等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法。

观察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计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84.62%。

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用药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0例,所占百分比为0;对照组共5例,所占百分比为12.82%。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肾病综合症中,不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还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临床效果;肾病综合症;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188-02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我院接收的肾病综合症患者,共计78例。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78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均39例。

实验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21至57岁的范围之内,平均(36.92±7.13)岁;病程在0.2至5年的范围之内,平均(2.9±0.7)年;合并高血压者,共13例;高脂血症者,共11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22至59岁的范围之内,平均(37.04±7.58)岁;病程在0.3至6年的范围之内,平均(3.1±0.6)年;合并高血压者,共14例;高脂血症者,共12例。

两组在年龄与合并症等方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均不具备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1]1.2.1伴有心脑等系统功能损害的患者。

中西医结合在肾病综合征中的治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在肾病综合征中的治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在肾病综合征中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肾病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及体会。

方法:我院住院及门诊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予激素、利尿剂、降脂药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4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0%(36例),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肾病综合征中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的临床诊疗途径,具有重要有意义。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肾病综合征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4-0123-02肾病综合征(NS)在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

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以抑制免疫反应,或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霉酚酸脂、环孢霉素等),其优点是起效快,但易出现复发、产生激素依赖和不良反应大等众多问题。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NS临床经验不断增加,可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结合我院肾内科对肾病综合征诊疗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在肾病综合征中的治疗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均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1]。

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22~58岁,平均37.9±6.8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3.6±0.5年。

临床症状:均有蛋白尿及水肿症状,合并高脂血症49例,高血压41例。

将9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3.5g)、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60g/L、白蛋白<30g/L)、高度水肿、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250mg/dL)。

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摘要: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在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月来就诊的53例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调查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n=28)采用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对照组(n=25)采用西药诊疗方案,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变化情况。

结果:根据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变化情况来看,实验组治疗优势更加显著,其中实验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56.00%,且P<0.05。

结论:根据统计结果发现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在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相较于西医诊疗具有显著优势,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实验组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变化情况更加显著。

关键词: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引言: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是指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的激素治疗8-12周无显著效果,或者初期使用激素有效,复发后继续使用则无效的一种临床表现。

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多见于儿童,目前在临床上医生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即根据患者表现出的“虚中挟实之证”,利用中医理论结合西医方法设计诊疗方案,这在应对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笔者通过对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的应用价值,现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月来就诊的53例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调查样本,患者临床表现均为脂性肾病。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在6-14岁,平均年龄为(11.21±1.01)岁,病程10天-5个月;对组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在6-14岁,平均年龄为(10.41±1.73)岁,病程6天-5.5个月。

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来看,并无明显差异,P>0.05符合统计要求。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透析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西医可采用透析治疗,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方式,替代肾脏排泄功能, 维持患者生命。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中西药联合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时,可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发挥两者的优势。中药可调理身体内外环 境,减轻西药的副作用;西药则可迅速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痛苦。
针灸与药物结合
针灸与药物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针灸疗法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 质量。同时,针灸还可促进药物吸收,增强药物治疗效果。
03
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指标与方法
观察指标 主要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脂等生化指标。 次要指标:水肿程度、肾功能、血压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01
优势互补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西医治疗针对 病因病理,两者结合能够发挥各自优势 ,提高治疗效果。
02
03
减少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少单纯西医治 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临床意义与价值
拓展治疗思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成功实践,为肾病治疗领域提供了 新的思路和方法疗,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观察周期:一般为3个月至半年,定期随访并记录观察 指标变化。
观察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如中药汤剂 、针灸等。
治疗效果评估
评估标准
完全缓解: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血清白蛋白 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部分缓解: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50%,血清 白蛋白明显升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02
拓展应用范围
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 经验推广至其他肾病领域,为更 多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季平【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科技》【年(卷),期】2014(021)004【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1例;单纯西医组应用泼尼松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应用泼尼松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血清Alb水平(36.23±3.23) g/L高于单纯西医组的85.37%、(32.12±2.98) g/L(P <0.05);24h尿蛋白(0.14±0.12) g/24h、泼尼松副反应46.34%低于单纯西医组的(1.21±0.24) g/24h、68.29% (P <0.05);随访中西医结合组复发率4.88%低与单纯西医组的17.07% (P <0.05).结论:对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在合理使用激素的基础上恰当辨证地施以中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激素不良反应及减少停用激素后的反跳现象,值得临床应用.【总页数】2页(P418,420)【作者】季平【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泉市中医院龙泉3237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J], 于建霞;高启国2.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激素依赖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 [J], 王洁;叶任高3.强的松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频复发或激素依赖型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周建坤;张蕙元;张雄文;张守遐4.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53例疗效观察 [J], 贾静5.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J], 于敏;于杰;田谧;史耀勋;王安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索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23年1月到2023年9月因肾病综合征就诊的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

利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

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醋酸泼尼松),研究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醋酸泼尼松+健脾益肾化瘀疗法),对比临床疗效。

结果:总治疗有效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改善肾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肾病综合征为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以高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为典型症状表现,即“三高一低”[1]。

西医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机制为目的,但单一西药的效果受限。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在治疗肾病综合征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

因此,本文以2023年1月到2023年9月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2023年1月到2023年9月,研究对象: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

对照组30例,18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年龄42岁~65岁,平均(55.45±3.67)岁。

研究组30例,20例为男性,10例为女性;年龄40岁~67岁,平均(55.62±3.65)岁。

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醋酸泼尼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5mg),口服用药,初始剂量为0.8mg/(kg·d),晨起时一次顿服,症状有明显改善后对剂量予以调整,维持10mg/d,以三个月为治疗周期。

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醋酸泼尼松+健脾益肾化瘀疗法。

中西医结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选取10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激素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加施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与治疗前后血浆与尿蛋白水平。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蛋白组间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尿蛋白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激素;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泛指因各项综合原因而引发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与滤过率增加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具有反复发作、激素耐药与抵抗等特点而得名,在临床上颇为常见[1]。

临床上针治疗仍以激素干预为主,但长期治疗下易产生耐药与药物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提高改善治疗方法[2]。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笔者对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10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所有患者均满足《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与《内科学》中关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之诊断[3],同时排除:①合并其他肾病患者;②药物禁忌症患者;③半年内复发2次以上的患者等。

实验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为(442±97)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2±09)年;对照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为(431±105)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5±11)年。

两组性别、年龄与病程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3021207,批号B1420202851,5mg×100s)治疗,即初始剂量10mg/(kg·d),每日1次,服至第八周后逐渐减少至05mg/(kg·d),隔日顿服;强化治疗时可连续冲击10mg/d的强的松,冲击完毕后继续口服,并连续静脉滴注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0857,批号A14200154583,02g)500mL两日,每月1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

方法观察病例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临床疗效好。

标签:中医中药分阶段辨证论治;双冲疗法;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常见原因,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大量蛋白尿得不到控制者,常进展至慢性肾衰竭,预后差,目前西医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为探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该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双冲击配合中药分阶段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该院住院患者,年龄12~57岁,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北大病理报告)并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肝炎,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糖尿病,肝功能异常者(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股骨头坏死,血肌酐超过177 μmol/L。

随机分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6例,其中治疗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12~56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36个月,对照组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14~57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34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自住院起观察12个月。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0.5~1 g,1次/d,连用3 d,视病情轻重给予1~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给予强的松0.5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30 mg,以后逐渐减量,至最小剂量10 mg/d时维持3~18个月,逐渐减量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6-05-03T15:31:56.8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作者:钱娜[导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医院肾内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能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医院肾内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确诊的7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激素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药黄葵胶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血胆固醇含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能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治疗;肾病综合症【中图分类号】R5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145-02 当前肾病综合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且治疗不及时易引起患者并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本次研究中以7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确诊的7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6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6.5±2.3)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病程(1.2±0.3)年。

36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6.1±3.3)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病程(1.4±0.6)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要点一
不足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 间较短,未能充分考虑患者的长期预后和药物经济学 等方面的问题。
要点二
展望
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比较中 西医结合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以及探讨该治 疗的机制和适用范围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考虑 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等更为严谨的研究,以验 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优势。
渐改善。
病例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典型案例
患者基本情况
一位21岁的女性,因持续蛋白尿、血尿、水 肿入院。经检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了中医和西医联合治疗。中医治疗包括针 灸、中药汤剂等,西医治疗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 等。
治疗效果
经过2个月的治疗,患者水肿消失,蛋白尿 和血尿减少,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林某某, 黄某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免疫学机制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8, 25(6): 643-647.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体力恢复
治疗前体力差的患者治疗后体力明显 恢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评估
01
总有效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总 有效率为85%,明显高于单纯西 医治疗的70%。
复发率
02
03
副作用发生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复 发率为15%,明显低于单纯西医 治疗的3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副 作用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单 纯西医治疗的20%。
病例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典型案例
患者基本情况
一位58岁的女性,有长期高 血压、糖尿病病史,因水肿、 蛋白尿入院。经检查诊断为肾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方案。

方法将10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激素组、中药组,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

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激素组和中药组(P&gt;0.01),激素组与中药组无明显的差异。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优、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药;激素肾病综合征(PNS)临床上主要特点为高蛋白、高脂血症、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

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3种类型。

最常见的原发性肾病又分为单纯型和肾炎型,在儿科主要为单纯型。

西药主要用皮质激素治疗,但由于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临床用药受到限制,为探讨快捷、高效、复发率低、副作用少的用药方法,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较好疗效,现对比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11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男78例,女36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2岁,其中6~12岁81例。

临床表现:蛋白尿114例,水肿92例,低蛋白血症114例,高脂血症80例,血尿12例,高血压12例,上感58例,BUN升高8例,CH50,C3下降30例。

将其随机分成3组,中西药组38例,激素组38例,中药组38例,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

1.2 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第5版)中PNS的诊断标准[1]。

1.3 治疗方法三组患者均采用随机抽样选择。

1.3.1 激素组分为3个阶段使用泼尼松。

(1)冲击阶段:服用大剂量泼尼松2.0mg/(kg·d),总量&lt;60mg/d,宜凌晨1次顿服,疗程为8周。

(2)减量治疗阶段:每2~4周减量1次,直至减量到0.4mg/(kg·d),疗程为6~9个月。

(3)维持治疗阶段:按0.4mg/kg,隔日凌晨顿服,疗程为1.5~2年。

同时使用利尿、降压等传统疗法[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 ; 激素抵抗性 肾病综合征 ; 临床分析 【 bt c】 O j teT vsgtt e f h e d sr m d i etetfto —es nnpris d m . A s at b cv onei eh u i s a t n ein ta nosri r iat ehi nr e r e i : i ta e soC n e n We e c er m e d st t y o c
3 讨 论
激素抵抗性 肾病综合征是 临床上常见的疑难性疾 病 ,
21 0 2年 3月 第 4卷 第 3期
M ac 2 2 rh 01 Vo . No 3 1 4 .
中国中医药咨 讯
J un l f iaT a iin lC ie eMe cn fr to o ra n rdt a hn s diieI omain o Ch o n
【 e od 】 cmbn a ioa C iee n s r e in ;tri s tn np risn rmecii n yi K yw rs o ie rdtnl hns dWet m dc e s odr iat e hic ydo ; l c aa s t i a e n i e es t na l s l
Meh d : 4 c s s o t r i —r ssa tn p rt y d o a int we e r t s e t ey a ay e , b e v t n g o p wi n e r td C — t o s 7 a e fse od e itn e h ii s n r mep t s r e r p c v l n lz d o s r ai r u t i tg a e hi c e o i o h n s n e tm d c n e t n , o to o p t r e t e p r se n me i i e t ame t o a io fte t n fe t f Re e e a d W se me i i et ame t c n r lg u o u g h u ewe tr d c n r t n .C mp rs n o a me te fc . — r r e r o s h : r m e a ay i o ee fc f r ame t t e o s r ain g o p i e tt f ce c s7 3% . o a e o t o to o p i u s fo t l ss ft fe t e t n . h b e v t r u n t oa e i n y wa 8 h n h ot o h l i c mp d t c n r lg u n r he r t e tt f ce c s 5 % ; o t e t e t n i e ef cs wo g o p f 1 o r h n 2 c mp ia in r t s r s c iey 3 - % , h o a e i n y wa 4 l i r f m h r ame tsd f t,t u s o rmo e t a o l t ae i e pe tv l 2 4 e r c o
Ch n s n e tr d cn r a me to tr i e it tn p rt y d o l i a f c sr l bl, d r d c h i e ef c d i e e a d W se n me i i e te t n fse od r ssa e h i c s n r me ci c e e ti ei e a e u e t e sd fe ta n i n l f a n n a v r er a t n wo h f ln c l p l ai n d e s e ci ,  ̄ y o i ia p i t . o c a c o
结果 : 从治疗后 的效果分析 , 观察组 的总有效率 为 7 3 , 照组的总有效率 为 5 %; 8% 对 4 从治疗后 副作 用看 , 两组 的 1 和 2种 种 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3 .%、3 %;8 %、 . 2 4 1 . 1 . 2 %。以上两 者之 间均存 在明显 的差异 ( 0 5 , 统计学 意义。结 5 9 7 P< . )均有 0 论: 运用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激素抵抗性 。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可靠 , 肾 且降低了副作用和不 良反应 , 值得临床推广 。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激 素 抵 抗 性 肾病 综 合 征 效 果观 察
冯 勤
( 阳市乐至县人 民医院, 资 四川 资 阳,4 50 6 10 )
【 摘要 】 目的 : 探讨运用 中西医结合 方法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 : 将我院 7 例激素抵抗性 肾病综 4
合征患者的病例进 行回顾性分析 , 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 对照组予 以督促单纯西医治疗 。比较治疗后的效果情况 。
中国中 医药 咨讯

21 年 3 第 4 第 3 02 月 卷 期
Ma c 2
J un l f iaTrdt n lChn s dcn fr to o ra n a io a ieeMe iieI omain o Ch i n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P< .5 00 。 22 从服药后 的副作用情况看 , . 对照组 中 现 1 并发症 种 的有 1 , 2例 出现 2种 以上的有 7例 , 主要有满月脸 5例 , 多 毛 2例 , 座疮 2例 , 失眠烦躁 1 , 例 感染 1 , 例 白细胞减少 3 例, 恶心呕吐 5 ; 例 观察组 中出现 1种并发症的有 5例 , 出 现 2种 以上的有 3例 , 主要 有满月脸 3例 , 多毛 0例 , 座疮 0例 , 失眠烦躁 0 , 例 感染 0例 , 白细胞减少 1 , 例 恶心呕 吐 4例 。两 组 的 1种 和 2种 以上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率分 别 为 3 .%、35 1.%、.%。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 ( 2 4 1 .%;8 9 27 P < .5 , 00 )有统计学 意义 。
1.%, .%, 35 I e enteew r i icn ieecs ( 9 27 1.%.nbt e r ees nf at f rn e P<O0 ,h wn aiiays icn. ocui :h s f 8 w h gi df .5)so ig ttt l i f atC nls n teueo s sc l g i n o
上加服用温阳补 肾药物 , 附子 、 如 肉桂 、 萸肉 、 熟地 、 山药 、 淮 杜仲等 。另外 , 对于偏热者 , 加用金银花 、 菊花 、 板蓝根等清 热解 毒的药物 ; 对水肿 明显患者加用利水药物 , 如大腹皮 、 茯苓 、 车前子等 ; 体质虚弱者加用生黄芪 、 党参 、 白术等 。以 L 药均在辩证基础上加减 , 方 日一剂 , 2 0 左右 的汤 , 取 0ml 分 2次服完 , 服药期间禁烟酒和饮食刺激 的食物。 1 疗效观察 疗效判定标 准『 全缓解 : . 3 l 1 : 完 多次测定尿蛋 白阴性 , 白定量 < . 2 h 血 白蛋 白正常或接近 正常 ; 蛋 02 4 ,  ̄ 显 著缓解 : 多次测定尿蛋 白 < g2 h血 白蛋 白显著改善 ; l/4 , 部分 缓解 : 多次测定 尿蛋 白减轻 , 尿蛋 白定量 <  ̄2h 血 白蛋 白 3 4, 有改善 ; 无效 : 连续 治疗 2个疗程 以上 , 尿蛋 白及 自蛋 白与 治疗前 比较无改善 。 2 治 疗 结 果 21 从治疗后 的效果分析 ,观察组 的总有效率为 7 _% ; . 83 对 照组 的总有效 率为 5 %. 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 ( 4 两 p< 00 )有统计学意义 。( .5 , 详见表 1 ) 表 1 两组治疗 后效果 比较分析( ) 例
反复发作 的肾病综合 征中存在着激素抵抗性 ,也有 常 发作性 的肾病综合征 ,仅仅依靠单一 的治疗方法往 往难 以 达到最好 的疗效效果 , 面就我院 3 下 7例激素抵抗性 肾病综 合征采用 中西 医结合方法治疗 的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 例均 为本 院 2 1 年 6月 一 0 1 . 1 00 2 1 年 5月的患者 ,均是在我院住院后 门诊 随访 的患者 ,共计 7 4 例。 随机分 为 2 。 组 对照组 3 : 2 例 , 1 ; 7例 男 1 女 6例 年龄最 小 8岁 , 最大 4 8岁 , 均年龄 3 . 平 49 ; 4岁 病程最短 8个月 , 最长 5年 , 平均 1 个 月 , 8 病理检查 : 膜增生性 。 7例 , A 肾炎 [ g 肾病( Ⅳ级 以上 ) , 6例 局灶节段性 肾小球硬化 1 5例 , 腹性 肾病 ( V期 ) 例 。 Ⅳ一 9 观察组 3 , 2 例 , 1 , 7例 男 0 女 7例 年龄 最 小 7岁 , 最大 4 7岁 , 平均年龄 3 . 48 ; 4岁 病程最 短 75 . 个 月, 最长 5 . , 均 1 3年 平 9个月 , 病理 检查 : 膜增 生性 肾炎 8 例 , A肾病 ( I g Ⅳ级 以上 ) 例 ,局灶 节段性 肾小球硬化 1 7 4 例, 腹性 肾病( V期 ) Ⅳ一 8例。 2组在病情 、 病程、 年龄等一般 资料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 )具有可 比性。 P O0 , 5 所有病例均 符合尿蛋 白大于 3  ̄ 4 , . 2 h 血浆 白蛋 白小于 3 g , 5 0 仃 均排除 由 慢性肾损害及 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 的。 肾功能损害患者 。都 经I 肾活检证 实其病理类型为对激素不敏感者 。 1 治疗方法 对 照组予 以单纯 的西 医治疗 , . 2 具体为激素 每 k 体重 l g的标准 , g m 连续 治疗 8周 , 局灶 节段性。 肾小球 硬化 时间加倍 ; 若无效则递减剂量至 05 g . 时加用 C X治 a r T 疗, 采用 02 配 4 m 生理盐 水静脉 推注 , 日一次 , .g 0l 隔 总剂 量 为 01gk。 若 以上 方 法 仍 无 效 ,则 将 激 素 维 持 在 .5/g 02 /g后加用 环孢 素 A (m /g . k mg 5 g ,每 日一次 )或者 MMF k ( . ,每 日 3 ) O5 g 次 ,每月减 一个 单位 后环 孢素 A保 持在 3 g MM m , F保持在 03 后维持治疗 。 .g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 依据中医辨证论治 的方法 , 予以中药治疗 。基础方为 : 桃仁 1g 红花 1g丹参 1 g益 0、 0、 5、 母草 2 g生石膏 1g黄芪 3g 淡竹叶 6 、 0、 5、 0、 甘草 6。在疾 g 病的初期 , 加用滋阴降火药物 , 如知母 、 黄柏 、 生地 、 丹皮等 ; 若西药的治疗 时间较长 , 在疾病 的晚期 , 则在基础方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