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良心理(1)

合集下载

离异家庭儿童不良性格分析及教育对策-精品教育文档

离异家庭儿童不良性格分析及教育对策-精品教育文档
(二)儿童在不良的学校环境中也会形成不良性格特征学校是儿童生活的另一重要环境,对儿童性格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学校中教师的教育对其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父母离异、家庭解体给离异家庭孩子带来的巨大的挫折,出现各方面的消极表现。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若不给予关心与帮助,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卑、缺乏主动性等性格特征。此外,在同伴间的交往中,若同伴们对他们进行冷嘲热讽,则会使离异家庭儿童形成自卑、孤僻、冷漠和拒绝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三)怯懦
据统计,父母离异的儿童占29.63%,怯懦性格源于恐惧感,而在孩子小的时候引起恐惧感多源于成人,主要表现为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打击。
(四)孤僻
孤僻是离异家庭儿童表现最明显的性格特征。离异家庭儿童消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别人,主要表现为沉默孤独,少与人交流,往往无友或少友,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心中充满了孤寂愁苦、凄凉和被遗弃的感觉,越发与外界疏远,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
(二)注重学校的教育作用
在学校环境中,教师应尽可能帮助离异家庭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平时多注意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变化;
2.尽力去发现和肯定离异家庭儿童的长,对他们的进步给予鼓励;
3.为了提高儿童的自信心,教师应尽量给他们分配一些任务,如当班级干部等;
4.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去接受他们已经改变的家庭;
三、培养离异家庭儿童良好性格的对策
(一)注重让儿童获得应有的爱
离婚家庭将如何处理与子女的关系,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离婚夫妇应慎重对待。绝大多数父母离异的儿童能够正确对待父母的批评和教育,他们希望得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亲的指导和帮助,渴望继续得到父母完整的爱。父母在面临婚姻危机时应设法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知道,父母虽然离婚但孩子仍然是父母的孩子,唯一不同的是父母分开了。不要让孩子体验消极情绪,并且在家庭解体之后,父母仍应尽可能地给孩子应得的爱护与照顾。让孩子获得心理满足,身心仍能够健康成长。

幼儿常见心理异常(1)

幼儿常见心理异常(1)
不良的家庭氛围,儿童心理压力大,没有安全感,容易 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不讲礼貌
父母吵闹——行为紊乱、夜惊、梦魇、遗尿症
父母的文化和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与行为
文化素质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较高相关 父母的心理障碍会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往往从父母那里模 仿到不健康的性格、行为习惯
王老师把他介绍给小朋友时,大家表
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表达自己对
新朋友的友好,但却不见这个小娃娃
说话。最后在老师的鼓励下,新娃娃
开口了“我……我……你……们……
好……”。原来新娃娃有口吃的毛病,
小朋友一下子哄笑起来精品,课件 学着样子
3
“我……”。
案例3
琪琪和妈妈去逛商店,琪琪很喜欢柜台
上的芭比娃娃,妈妈出于各种原因没有 买,此时的琪琪就开始哭闹、尖叫、在 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 的头发等行为。
2、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就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 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精品课件
12
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意义和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
加强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是维护和增进婴幼 儿心理健康乃至人一生健康的重要保证
婴幼儿年龄尚小,经验与能力都很欠缺,而且也极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现代社会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 ,婴幼儿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
动机冲突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强烈的情绪波动
3、情绪 消极情绪容易导致儿童心理异常和障碍。焦虑和恐惧影响比较明显
4、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个性的健全发展
精品课件
15
(三)社会因素
1、家庭
家庭结构 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有着消极的影响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案例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案例
霸道的孩子,他刚来的时候不守纪律,每当 作错事被老师一批评就打老师,踢老师;上课 时到处乱跑搞破坏,摔凳子,踢门,撕课本 等等,而且只要他想要的东西都必须得到才 行。有一次,小朋友吃完午点准备去上课, 这时他发现桌子上还剩一块饼干,马上爬到 桌子上去拿,老师把饼干收起来不给他,结 果他又踢桌子,又摔凳子,还打老师,闹得 天翻地覆,直到他踢累了才停下下来,连连 几天都如此,没有改观。 于是老师找其家长了解情况,他们都认为他 是个环孩子,住乡下的父母管不了才送到县 城和叔叔婶婶一块住,因为他非常调皮,不 听话。乱捣蛋,所以都不喜欢他,婶婶还经
首先,成人必须以身作则,克服自身 的说谎行为,决不对孩子说谎。
其次,要耐心,亲切地和孩子讲道理, 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和文艺作品中 的形象去揭露说谎行为的丑恶,赞美 诚实行为的美好,帮助孩子分清是非。
再次,对孩子无意中造成的过失不能 严加指责。
案例2: 中班来了一位小男孩,是个非常任性,倔强,
点评: 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比较慢,攻击性行为
较多。 表现:这类孩子一般活动多而杂乱,缺
乏组织性和目的性,注意力不集中,情 绪不易控制,行动冲动,不考虑后果, 有不良行为如好打架,好顶嘴,执拗, 霸道,纪律性差等不良行为,可能是俗 称的“多动症”。 可以采用行为治疗法,行为治疗主要采 用合适的认知活动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并通过合适的训练程序,减少孩子的过 多活动和不良行为。 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案例3:
小女孩的父母都到外地打工了,她跟爷爷奶奶 住在家里,他们家住在六楼,很少有小朋友跟 她一起玩,她不爱说话,爱爬高,攻击性行为 很强。奶奶每天送她来幼儿园,她不哭也不闹, 自己走进教室,奶奶走的时候,她只看一眼, 也不跟奶奶说早点来接之类的话。
每天,她都一个人玩玩具,坐滑梯,她自己拿 自己想要的东西,拿不到就抢别的小朋友的, 如果抢不到的话,就打别的小朋友。喝水的时 候,她从来不说要,如果倒水给她,她口渴就 喝,不渴的话,她就不理你,走到一边去玩。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一)入学适应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

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

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

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

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

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1995 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60% ,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70%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9 小时。

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

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

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

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 —— 10% 。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及防治方法如下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及防治方法如下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及防治方法如下:(一)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指发生在儿童期的行为偏异.狭义上等同于行为问题,广义上则泛指所有的心理社会问题,也就足那些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问上都超过相应年龄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儿童期有以下较多见的心理一行为问题:1.学业相关问题: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其中有些问题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适应不良。

2.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强迫观念、过分任性或冲动、退缩、恐惧等.此类问题表现程度严重者,须排除精神性疾患。

3。

品行问题:如偷窃、经常说谎、逃学、破坏公物、攻击行为、各种破坏性行为等,男孩显著多于女孩。

4.不良习惯:如习惯性抽动、吮指、咬指甲、摩擦癖、遗尿、口吃、偏食等.判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时,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的占主导地位的、典型、本质的特征,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有不同的教育期望和要求。

只有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育要求联系起来,才能对其是否存在心理一行为问题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

第二,不能把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行为表现都视为心理一行为问题.只有那些具有特殊性、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行为,才作为行为问题来对待.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心理、行为方面的暂时性适应不良,称“心理社会发展失调”,经适当的行为指导可痊愈;若久拖不治,问题常变得复杂而严重,导致心理障碍发生.(二)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有多种多样表现.在基层幼儿园、学校中应着重针对以下四类(尤其第一类)问题进行预防和矫治:1.学业相关问题(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儿童多动症”,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障碍、冲动、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患病率约占学龄儿童总数的3%~5%,男孩多于女孩。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应对策略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应对策略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应对策略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一)入学适合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合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

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个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合的严峻挑战。

对于局部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合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局部儿童则会出现适合不良现象。

这种适合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

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合,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

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合不良。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生理心理学研究说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因为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度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1995 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60% ,而很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70%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缺乏9 小时。

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

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

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假如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缺乏,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

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缺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 ——10% 。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即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及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及预防

(2)原因
罹患恐怖症的孩子多数敏感、胆小,容易受 外界的影响。
父母的不良性格,错误的教育方法,如常用 鬼怪、黑暗等来吓唬孩子,会加重孩子的胆 小和害怕心理。此时如再碰到意外的惊吓, 如狗咬、猫抓、目睹车祸、被人耻笑或被人 欺负等情况,就会促使突然发病。
(3)治疗措施
①心理治疗 ②放松或生物反馈治疗 ③药物治疗
另外,情境——言语训练可有效开发语 言功能。
三、睡眠障碍
(一)夜惊 夜惊症常见于2-5岁儿童,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左
右发作,表现为突然惊叫、哭闹、惊恐表情、手足 乱动、呼吸急促、心跳增快、出汗、瞳孔散大。
每次夜惊发作可持续1-10分钟,发作过后再入睡, 醒后完全遗忘。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夜惊可自行消 失。
(2)要注意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进 行行为训练 。
(3)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小儿两岁时尚不 能说单字,或至3岁时尚不能说短语。
成因
(1)严重的营养不良或者慢性的消耗性疾病,会影响孩 子语言中枢的正常发育。
(2)生活环境比较单一,或者长期受到忽视,缺乏锻炼 和教育机会也会导致孩子语言发育缓慢。
2、恐怖症
恐怖症是指对某些物体或某些特殊环境,明知对自 己不存在真实的危险,却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怖,常伴有 焦虑情绪、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以及回避行为。
儿童恐怖症根据内容可分三大类: 对身体损伤的恐怖,如流血、受伤、怕死; 对自然事件的恐怖,如怕黑暗、怕动物、怕高台; 社交性恐怖,如上台回答问题、当众表演等。
速眼动睡眠多在后半夜,所以梦魇在后半夜发 生的机会更多。做恶梦时,心跳和呼吸会增快, 但是不会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反应。儿童从梦 魇中醒来,常常会哭,会说害怕,家长的安慰 能使他们安静下来继续入睡。

儿童心理问题的十大预警信号 再不了解后悔莫及!

儿童心理问题的十大预警信号 再不了解后悔莫及!

儿童心理问题的十大预警信号再不了解后悔莫及!1、宝宝大了依旧爱吸吮手指表现:一些较大的宝宝经常吸吮手指或脚趾,以吸吮大拇指多见,严重时还会导致大拇指变形,有些孩子不吸吮手指睡不着觉。

主要原因:1岁以内的宝宝爱吸吮手指属于正常现象,这是因为宝宝通过嘴巴认识世界,而手对于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的宝*说,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不是自己身体的一个器官,即所谓的自我分化不良。

随着大脑发育的完善,多数宝宝会逐渐改变吸吮手指的行为,但是较大的宝宝仍有吸吮行为就属于心理问题,如曾经受到较大的心理创伤,吸吮手指可以起到抚慰作用。

查彩慧举了一个案例:一位妈妈为了给6个月的宝宝断奶,狠心将孩子寄放在老家,孩子哭了几天,这个孩子后来有严重的吸吮行为。

干预技巧:分散宝宝的注意力父母应多跟孩子沟通,找出孩子的心理问题,此外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多陪孩子玩,用有趣的玩具逗孩子开心,或是让孩子帮忙做些小事,增加手的活动,逐渐纠正吃手指的习惯。

2、喜欢咬指甲、撕手皮表现:有些孩子特别喜欢咬指甲,以至于撕裂指甲床或指尖咬出了血,而且明知道咬指甲不对还是控制不了。

有的孩子还喜欢撕手皮,一看到有一点手皮就要去撕。

主要原因:孩子爱咬指甲,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等身体原因,但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包括家长关心不够,家庭关系不和谐造成孩子压抑、情绪紧张,父母期望过高或学习压力大等。

干预技巧:寻找心理焦虑原因,转移注意力对于爱咬指甲的孩子,父母平时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游戏或外出活动,对减少孩子焦虑,纠正咬指甲有好处。

另外要注意正面引导孩子纠正咬指甲行为,比如可以订立亲子合约,切忌斥责孩子的不良行为,否则可能会加重心理问题。

除了心理治疗,对于爱撕手皮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减少皮肤起皮的现象,有利于减少孩子撕手皮的机会。

3、容易冲动发脾气或暴怒发作表现:有些孩子非常冲动易怒,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而且攻击性非常强,有些家长以为这是天生的性格,或是低情商的表情,其实很多时候是心理问题。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22种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22种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22种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注重。

不过很多年轻的父母面对孩子出现的异常行为,往往感到疑惑,不知道是否该求教心理医生。

您的孩子有心理上的问题吗?育儿专家说:孩子的有些表现是家长难以控制的,比如说孩子拼命得哭闹,不停地动,或者坐在那里不理人,那是因为孩子的心理活动与成人不同,非常复杂,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以下介绍的主要是6岁以下的孩子常见的心理疾病:1.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

水准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

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2.吮吸手指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

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3.屏气发作是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

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

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4.口吃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

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

5.言语发育延迟是指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

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6.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语言水平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

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

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7.遗尿症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

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8.抽动症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

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9.入睡困难是指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造成儿童不良情绪的原因

造成儿童不良情绪的原因

造成儿童不良情绪的原因造成儿童不良情绪的原因1、家庭环境在家庭中,儿童往往处于一种从属的位置。

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在家庭中,父母是儿童生活中接触最密切的人,也是对儿童最有影响的人。

因此是孩子情绪的榜样。

儿童在父母的不良情绪面前,很容易产生内心冲突。

一方面,他们不得不依赖父母的照顾,以满足某些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喜欢父母的这些不良情绪及其一些行为方式。

长期处于父母不良情绪氛围中的儿童,心情不舒畅,不知不觉将这种困扰压抑到自己的潜意识里。

因此,儿童心理问题与家长的不良行为、情绪往往互为因果,需要双方进行调整,但成人更应该自制。

作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任教师的家长,首先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是防范和矫治儿童心理问题的良策。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儿童都会遇到亲人病故、父母离异等一些家庭重大变故。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会给儿童心理上带来一定的创伤,失去安全感。

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这就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一定的影响。

产生多种不良的情绪,如哀伤、苦闷、低落、焦虑等。

如果这种情绪长期集聚,又不能被周围的人所注意,不知不觉地,这种不良情绪就容易转变成为一种情绪障碍。

所谓情绪障碍,是心理异常的表现,一般是指一个人经常有过分超越社会规范的行为。

表现特征为:为所欲为,难以自制,性格情绪难为一般人所接受。

此外,家庭的教育不当、过分的溺爱或者是过分严格苛求、态度粗暴等都会使儿童产生不良情绪。

2、社会环境(1)社交团体活动少。

由于儿童的学业负担较重,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学习。

所以参家社交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就非常少,久而久之对社交活动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失去自信。

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在特定场合,例如学校或陌生人面前沉默不语,而在熟悉的环境中则言谈自如。

(2)不良的社会舆论。

孩子生活的范围不大,周围人对儿童的看法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种看法是不公正的,或者是过激的,往往会直接影响其情绪。

【常见儿童心理异常行为】儿童心理异常行为表现

【常见儿童心理异常行为】儿童心理异常行为表现

【常见儿童心理异常行为】儿童心理异常行为表现*导读:儿童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儿童期心理就开始不健康,那么就影响他的一生。

常见儿童心理异常行为有哪些呢?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常见儿童心理异常行为的表现吧!*22种常见儿童心理异常行为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

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

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吮吸手指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

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屏气发作是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

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

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口吃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

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

言语发育延迟是指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

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

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

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遗尿症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

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抽动症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

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入睡困难是指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夜惊指在睡眠中突然惊醒,瞪眼坐起,惊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气急、出汗等症状,多半发生在入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

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

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长远。

一、留守儿童不良心理主要表现在(一)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即使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身边无父母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在调查中发现,有41.1%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4.1%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3%的父母多年不打电话,甚至不知去向;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感觉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二)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所以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很多希望和需求无处可求,老是实现不了,产生失落感,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据调查,仅有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绝大部分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不过46%的孩子在家里学习无人辅导,学习上的债越来越深,失去学习信心;还有很多孩子爷爷奶奶管不了,上网成瘾,放弃学习。

(三)寂寞无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感到无助,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

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形成及矫正

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形成及矫正

作为老师 , 应积极主动地关心爱护留守儿童 , 教育学生不要 歧视他们 , 更不能挖苦讽 刺。对他们的处境要理解和同情 , 主动 和这些学生交朋友 , 给他们以精神上 的慰藉 , 使他们忘却痛苦 。 帮 助他们克服生活上和学 习上 的各种 困难 , 使他们感受 到集体
要进行家访 , 与家长建立联 系, 开展讲座 、 主题校会 、 主题班会等 活动 向家长灌输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 促进家长和子女 的交流 , 使家长理解孩子 的心理变化 、 情绪变化 , 分担孩子学习上 、 生活 上的压力 , 家长明 白对 孩子的教育要得法 , 使 要科 学 , 要积极配
事孤僻不合群 , 部分学生对读 书失 去信趣 , 有些甚 至产生憎恨 、 仇视的畸形心态。因此 , 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 , 认识和研 究留守
儿 童 心理 的 问题 尤 为 重要 。


不 良心 理形 成 的原 因
( ) 良的 家庭 环 境 一 不
留守学生的家庭 ,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 , 中的监护人文化水 家 平 有限 , 他们对孩子的希望不是从孩子 的心理 、 智力 、 身体等方 面的实 际情况 出发 , 而是习惯于按照 自己的想 法约束孩子的发 展方 向。 这种 超负荷的期望和畸形 的爱 , 孩子无法承受。 一旦孩 子违背他们的想法 , 常常采用粗暴 的打骂方式来教育孩子 , 或让 学生挑起家中劳动的重担 ,以示 其尊严和权威。殊不知这种粗 暴的家教形式 , 使孩子的性格变得淡漠 、 悲观 。 ( 不 良的家庭人际关系 二) 家庭气氛 , 可使孩子对生活充满希望 , 易形成 良好 的性格特
学 0第 羁鲎年3 2 窒 0 期 1 塑
留守 儿童 不 良心理 的形成 及 矫 正
杨 帆 ( 肃省庄 浪县 南湖镇石峡 小学 甘 740 ) 4 6 3

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关注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 快乐心情 健康行为
健康的定义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的两大指标
⑴适应性指标——一切不适应社会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 现都属于不健康。 △嫉妒 △自卑 △任性 △孤僻 △焦虑 △逆反心理 △社交困难…
⑵发展性指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智力和人格的发 展出现受阻也属于不健康。 △智力发展得不到及时的促进 △社会化发展不够积极而稳定
ADHD对人生的不同阶段造成的损害
行为紊乱
学习问题 社会交往困难 自尊问题 法律问题,吸烟和外伤
职业失败
自尊问题 社会关系问题 外伤/事故 物质滥用
学龄前
学龄
青少年
成人
大学阶段
行为紊乱 学习问题 社交困难 自尊问题
学业失败 职业困难 自尊问题 物质滥用 外伤/事故
Barkley RA.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Handbook, Third edition. 2005.
儿童多动症筛查量表
项目

0
1、动个不停
2、容易兴奋和冲动
3、打扰其他同学
4、做事有头无尾
5、坐不住
6、注意力只能短暂集中,容易随环 境转移
7、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
8、好大声叫喊
9、情绪改变快
10、脾气暴躁,有不可预料的行为
程度(以√表示)
有一点 较多 很多
1
2
3
治疗目标
近期目标
症状减轻或消失 学习成绩上升 人际关系改善
我国孙凌、苏林雁等于2000年对长沙市中小学 生调查显示ODD的患病率7.98%(男11%,女 5%)。以男孩多见,男女之比约为2:1。

培养好习惯,育新时代少年——培智学校特殊儿童不良心理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培养好习惯,育新时代少年——培智学校特殊儿童不良心理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培养好习惯,育新时代少年——培智学校特殊儿童不良心理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朱某,男,十岁,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少与人交流。

在一次体育课上,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做游戏,学生们的兴致都很高。

当游戏结束时,其他学生虽也余兴未了,但也能按老师的要求做,只有这名学生突然用手掌使劲击打旁边的同学,并且表现出愤怒的情绪。

老师问其为什么要打同学时,朱某只是反复说:“我没打,我玩!”类似事情在该生身上时常发生,几乎每次他都否认自己打人。

董某,女,十八岁,曾在普通中学上过学,中途转到我校。

董某有比较好的计算能力和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强,有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的能力。

然而,在校园里却常有异常行为,如顶撞、辱骂教师,欺辱同学等。

在和其他同学的交往中,只要一发生矛盾,董某就必须占上风,甚至用打人的方式来解决,她自己会感到很威风。

经老师多次教育,有时虽口头上答应,但自我约束能力很差,遇事儿就犯,而且脾气非常倔强,老师对其采取说服教育,她就采用拽老师的衣服、掐老师、辱骂威胁老师进行反抗,情绪极为不稳定。

二、现象分析案例一:有的教师觉得这名学生不但有攻击行为,而且还说谎。

我认为这种看法是有些偏颇的,因为说谎是指故意编造谎言,虽然该生的行为客观上具有攻击性,但该生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是没有意识的,因此他认为自己没有打人。

这也与其不想与其他学生沟通有关,他有语言却不去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没玩够”的情感,所以用打人来发泄。

此种攻击性行为还可以表现为尖叫、怒斥、摔东西、自伤等情况。

案例二:针对第二个事例中的董某,我则认为原因有:(1)家庭环境的影响。

(2)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

(3)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当。

以上这些情况,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都应该考虑到:这是一些具有攻击性异常心理的智力障碍儿童,必须经过辅导帮助他们早日纠正,以达到正常。

上述事例中,董某属于情绪性攻击行为,朱某则属于品德不良的攻击行为。

对于品德不良的攻击性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及时改变。

而对于情绪性攻击行为,如不能及时得到矫正,就可能积累和发展,形成暴躁、易怒、任性等不良性格。

造成儿童不良情绪的原因

造成儿童不良情绪的原因

造成儿童不良情绪的原因儿童不良情绪是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出现的。

那么,造成儿童不良情绪的原因有哪些?儿童不良情绪的行为表现有哪些?儿童不良情绪的影响是什么?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造成儿童不良情绪的原因吧!造成儿童不良情绪的原因1、家庭环境在家庭中,儿童往往处于一种从属的位置。

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在家庭中,父母是儿童生活中接触最密切的人,也是对儿童最有影响的人。

因此是孩子情绪的榜样。

儿童在父母的不良情绪面前,很容易产生内心冲突。

一方面,他们不得不依赖父母的照顾,以满足某些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喜欢父母的这些不良情绪及其一些行为方式。

长期处于父母不良情绪氛围中的儿童,心情不舒畅,不知不觉将这种困扰压抑到自己的潜意识里。

因此,儿童心理问题与家长的不良行为、情绪往往互为因果,需要双方进行调整,但成人更应该自制。

作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任教师的家长,首先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是防范和矫治儿童心理问题的良策。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儿童都会遇到亲人病故、父母离异等一些家庭重大变故。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会给儿童心理上带来一定的创伤,失去安全感。

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这就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一定的影响。

产生多种不良的情绪,如哀伤、苦闷、低落、焦虑等。

如果这种情绪长期集聚,又不能被周围的人所注意,不知不觉地,这种不良情绪就容易转变成为一种情绪障碍。

所谓情绪障碍,是心理异常的表现,一般是指一个人经常有过分超越社会规范的行为。

表现特征为:为所欲为,难以自制,性格情绪难为一般人所接受。

此外,家庭的教育不当、过分的溺爱或者是过分严格苛求、态度粗暴等都会使儿童产生不良情绪。

2、社会环境(1)社交团体活动少。

由于儿童的学业负担较重,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学习。

所以参家社交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就非常少,久而久之对社交活动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失去自信。

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在特定场合,例如学校或陌生人面前沉默不语,而在熟悉的环境中则言谈自如。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成因1.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绝大局部儿童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其中年龄越小的儿童表现越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

(1)情绪问题为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所迫,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艰难。

一方面,因为远离父母,缺少家庭温暖,寂寞无聊,留守儿童易产生心理躁动和抑郁问题。

他们在情绪方面极不稳定,固执、孤僻、不合群、多疑、敏感,以致同周围的人关系紧张,甚至仇视一切。

另一方面,复杂的社会和生活的压力,导致留守儿童过早地思考一些对他们来说太过沉重的人生问题,如我们为什么这么穷?怎样才能挣很多钱?在经历了生活的贫困、父母的离别和生活的改变等一系列过程后,孩子变得比同龄人敏感、早熟。

(2)人际交往问题的失落心理,在一段时间里不爱交谈,不愿和别人交往,性格内向、抑郁。

即使有隔代监护或代理监护,但因为长期缺少自己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有心事无处倾诉,很容易造成精神或人格障碍。

没有父母的关爱,他们自惭形秽,怕被他人看不起,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严实地封闭起来。

他们缺乏交往又会导致心理失衡,这种失衡往往会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封闭自己,以伤感的心态来对待外部世界和他人,尤以女生为多;二是过度宣泄内心的不满,多表现为寻衅心态,严重地干扰或破坏了人际关系,以男生为多。

(3)自卑心理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存有。

内向的儿童易形成自卑、孤僻等性格。

和正常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贴身呵护,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有被遗弃之感。

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有些儿童甚至觉得是因为自己的缘故,父母才离家外出,结果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导致极度自卑。

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他们没有求助的对象,不像其他正常儿童那样有父母的指导,只能依靠自己解决;出现错误和问题后,他们又后悔不已,缺乏自信心。

注意孩子的不良心理表现

注意孩子的不良心理表现

若 家 长 发 现孩 子有 上述 不 良心 理 ,必 须 及 早 采 取
措施加以纠正, 以免影响其健康成长, 带来不 良后果。够
( 江 ) (6 3 9 黎 005 )
r。”
小 和 尚 觉 得 这 真 足 个 好 办法 ,于是 隔 犬 他 起 了个
其在秋冬之际 ,每 一次起风时 ,树 叶总随 风飞舞落满
家庭 , 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及 学习漠 不关心 , 任 放
自由 这种家 庭的孩子性格孤僻 , 放荡不羁 : 难以合群 。 疑惑心 理 有的父母 对孩子 的要 求信 口应诺 , 大
多 数却 不能兑现 ,久而久之 ,菝予对父母 产生不信 任
感 。孩 予 受 父 拇 彬 响 , 父母 安排 要做 的事 , 是 口头 对 只
在 于自我的想像 中. 往往 不会 出现 。 许多人心里潜藏 着

只 名 宁 叫 做 “ 恼 ” 小 蚂 蚁 , 常放 养 出 来 吃 掉 自 烦 的 常
己 的难 得 的 快 乐 。其实 不 用 预 支 明 天 的烦恼 , 用 想 早 不

步解 决 掉 明 天 的烦 恼 。 天 如果 有 烦 恼 , 今 天 是 无 明 你
维普资讯
律 , 顾 孩 子 的 必 趣 爱 好 发 个 性 心 理 , 味 强 行 加 压 旌 不 一
教0孩子 一旦 达不 到父母 预期 的 目的 ,父母便意冷心
灰, 责骂孩子蠢驴 、 笨蛋 、 没出息。父母对弦 子失望 , 孩
注 的 不 意 良
地。 每天 早 上 都需 要 花 赞 许 多 时 间才 能 清 扫 完树 叶 。 这
大早 , 使劲猛摇 树 , 这样 , 就 呵以把今犬跟 明天的落 他

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作者:李颖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14期摘要:留守儿童是中国的农村一群“制度性孤儿”,他们虽然有父母,但是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表现成因对策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的一群“制度性孤儿”。

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

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地离开自己的工作,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留守儿童不良心理主要表现(1)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身边无父母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感觉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很多希望和需求无处可求,老是实现不了,产生失落感,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3)寂寞无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感到无助,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

一位六年级的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你和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

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看到别的孩子与妈妈一散步时,我就暗暗流泪,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不良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危害剖析与矫治方法的研究江苏省如皋市长庄幼儿园教师丁美华人们常说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幼儿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学校,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然而,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多变的过程,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如何把儿童的不良心理素质转化为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特别应重视对儿童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创设儿童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及时矫正儿童不良心理,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下面主要针对三个“儿童不良心理”的成因和危害进行剖析,探讨其矫治教育方法。

一、儿童的反抗心理常常听到一些母亲抱怨孩子不听话,而且把这种不听话的行为,归结为孩子的性格特点。

实际上这是儿童,特别是二三岁的孩子,在发展成长中形成的一个必然规律,即出现的一种正常心态。

通常二三岁以前的孩子,都是很听父母的话。

此后,突然开始有了一种变化,对于父母的话,开始提出否定意见,提出了:“不”字,有时甚至和父母的意见逆道而行,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图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有些父母则为此而担忧:“孩子不听话了”,“开始反抗父母了”,觉得这样下去孩子就不好教育了。

其实,这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心态。

在婴儿时期,大部分儿童都没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模仿阶段。

母亲的话,有助于他对事物的模仿,处处”听话”,凡是父母讲的话,大都按照去作,可以说他的行为是由父母来控制的,这个时期,可以称为“顺从期”或叫“模仿期”。

儿童在生理和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周围的事物,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判断,而且在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中表现出来,当父母的话和他的兴趣,爱好不同时,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这个时期可以称为“反抗期”。

所谓“反抗期”,说明儿童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有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事物的选择和判断能力。

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儿童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后,就会产生自尊心。

什么是自尊心呢?可以有几种解释;一是逞强、好胜的心理;二是自豪的心理;三是竞争心里。

这些解释归纳起来,就是的生活和周围产生强烈的自信心。

这种对周围事物充满信心的心态。

是人发展自己的内在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一一个性品质的一个良好开端。

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儿童的“反抗期”。

在婴儿时期,孩子和母亲有一种体感的情绪,母亲有把孩子当作自己一部分的强烈感情。

而在“反抗期”中,孩子完全把自己当作独立的主体,不能完全无保留地接受母亲的感情,这使母亲会有一种失落感。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父母采取施加压力的方法,迫使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做,企图控制孩子的行为,使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发展。

这些父母的控制行为会产生两种效果;一是孩子增加了“逆反心理”,他不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坚持要用自己的意图来办,甚至反对父母任何控制行为,即使父母的想法符合自己的兴趣,也坚持进行反抗,决不和父母合作。

二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压抑下去,使自己正在发展的个性特点进行扭曲。

虽然对父母的意见不公开反抗,但也形成了一种对立心态。

这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变成了一个阻力。

在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后,会对父母发展成为一种对立情绪,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形成一种忧郁感和自卑感,这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但是,另一种倾向也值得注意的,在目前独生子女中,父母都有对孩子的娇纵情绪,生怕孩子受到委屈。

因此,在孩子进入“反抗期”以后,即完全按照孩子的兴趣、爱好,任其自由发展,以至使孩子在发展中,形成了为我独尊、完全不允许任何违反自己的愿望的倾向。

这也是孩子在发展中的一个缺陷,是独生子女教养的一个弊病。

在孩子的“反抗期”中,既不得控制孩子的行为,又不能任其自己发展,这似乎是一个矛盾。

其实这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现象。

因为,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这是生理、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父母应该促其发展而不能阻碍其发展。

孩子对周围的判断、思考能力是有限的,他的思维方法不一定是正确的,判断能力也不是准确的。

如果判断、思维都不正确,发展下去会形成一种不健全的个性。

孩子的个性发展主要是自发的,由自己的思维、判断形成自己的个性特点。

但是,他又需要有一个帮助他发展个性的指导人。

因此,父母既不能控制孩子的思维和行为,又不能放任孩子的所有行为。

关键的是不能压制,就是不能用父母的个性特点来控制孩子,因为,父母本身也有其个性的缺陷。

由于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靠自己思维活动来确定的,任何控制孩子的方法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放任也同样适得其反。

父母应该站在一个客观立场上来认真观察和理解孩子的兴趣、思维,用诱导的方法、增加知识的办法,诱导孩子利用知识判断自己的思维。

以使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增加,增加自觉的选择性,是孩子思维正常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儿童的依赖心理独生子女在生活上的依赖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父母亲的溺爱,特别是在儿童时期特别突出。

独生子女的一切生活都由父母代劳,甚至不准子女去独立劳动。

这种生活上的过分照顾,实际上压抑了孩子独立能力的发展。

孩子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是通过自己动手,而是依靠“中介”——即父母的劳动,来达到目的。

父母的这种“中介作用”,久之,会使孩子产生极端的依靠性。

这种依赖性,使孩子逐渐丧失处理问题的勇气、方法和决心。

一旦单独发生问题,只能束手无策,用哭泣来呼唤父母协助自己。

独生子女的依赖性,使他们缺乏生活能力。

但就独生子女本身来说,只是父母压抑了他们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说明他们不具备生活能力。

据有关调查材料表明,在一些初入幼儿园的独生子女中,大都生活能力低下。

在三四岁的独生子女中,近80%不会脱衣服;60%以上的不会洗脸、洗手和洗脚;做事情有始有终的只占14·13%;在生活卫生习惯上偏食者高达51·9%。

从这些统计中可以看出,独生子女缺乏生活能力的表现十分突出。

但是,经过入园以后,独生子女开始过着集体生活,又经过老师针对性教育,如常规教育,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只用1个月的时间就有了很大变化。

其中,以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更为明显,文明礼貌与卫生习惯也有转变。

能脱衣、脱裤的由22·8%提高到54·35%;会洗脸和洗手、洗脚的由36·96%提高90·20%;有偏食毛病的由51·35%下降到16·30%;做事有始有终的由14·13%提高到43·48%;能养成良好习惯的由26·09%上升到64·13%。

这些数字都表明独生子女和多子女的孩子,同样都具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只是由于父母的溺爱,才压抑了生活能力的发展。

由于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使独生子女在性格上出现了很多缺陷,如在面对困难时的畏缩性,在接触社会事物方面的自卑心,对于学习、生活中缺乏自信心,以及在学习、工作中的软弱性,这些性格特点的形成,都直接与家庭的教育有关。

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都有两种愿望:一种愿望是希望孩子能够有很高的智力发展,能在每种技艺上有所专长,许多父母出于这种愿望,从多方面来培养教育孩子,如教孩子绘画,弹琴,练习声乐以及从事体育活动,但独生子女的成功率比多子女的成功率要低;另一种愿望是希望孩子生活得幸福些,不要受委屈,于是在生活中过多的照顾,甚至认为只要学习方面好,智力发展快,生活自理能力差些没有关系。

许多父母不让孩子从事家务劳动,甚至上学时也不让孩子走路,宁可坐在自行车上,由母亲推着走,一切生活劳动,都由父母代理,似乎这样才体现了对孩子的爱。

事实上,这两种愿望是互相矛盾的。

一个孩子的发展成长,都是具备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正常的智力发展;另一方面是非智力因素,包括毅力、耐心、坚持、克服困难的能力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形成,才可能使智力因素得到正常迅速的发展。

智力因素主要是生理因素,即人的感觉、知觉的反应速度,思维的周密性和灵活性等。

而非智力因素则是从社会实践中现成的一种性格特征,而有的父母只重视开发孩子的智力因素而忽视了性格的培养,则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起了阻碍作用。

培养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孩子的个性形成是由重要意义的。

孩子通过劳动,能够养成一种独立思维和判断的能力;通过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能够培养出坚毅的性格;通过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养成一个有秩序、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这些性格的形成,对于智力开展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三、儿童的自私心理。

独生子女在性格的特异性中突出的表现为自私性,即在各种问题上总是以我为主。

这种性格的特异性,严重的影响着孩子的社交活动。

当然,自私性表现的程度各有不同,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看,与一般孩子相比,独生子女自私性表现更特出些。

其实,在许多儿童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私性。

因为,整个社会处于商品经济之中,这种商品经济的影响,触及社会的各个角落,自然也触及儿童的心灵。

从很小的时候,孩子就会向父母要钱,当他得到钱时,就会知道钱是属于我的,玩具是属于我的,食品是属于我的。

我的东西别人不能侵犯。

这些实际生活中的价值观,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心态。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生活单位,家庭的本身就存在私有财产,私有观念一定影响着每个家庭成员,也影响着孩子。

这种家庭观念,实质也是一种私有观念。

在这种社会现象影响下,孩子都会产生不同的自私性。

但这种自私性簿弱的,当孩子接触生活后,社会生活会使孩子们认识到群体的力量,很快就用集体的观念掩盖或减轻了自私性。

这样,孩子很快能适应社会生活,自私性就会减弱。

独生子女却与此不同,独生子女的自私性首先是由父母溺爱型教育所促成的。

独生子女除生活在一般家庭中,产生一些私有观念外,更重要的是他在家庭圈子里,是以我为核心。

父母大部分都在照顾自己的独生子女,一切都为独生子女服务,一切都服从孩子的要求。

独生子女在这种家庭气氛下,除一般孩子从家庭观念产生的自私性外,独生子女却在家庭里又以我为核心,形成了比较固执的自私性。

这些自私性表现在我的要求必须实现,周围的人必须服从我的愿望,我的东西别人不能动,而别人的东西只要我爱,必须成为我的。

在满足不了这些要求时,就会暴发起来。

由于在家中是以我为核心,对父母都不能平等相待,而把自己变成“小皇帝”,这种性格,必然会在群体中表现出来,使得独生子女在儿童群体中不合群,在自己的愿望不能在群体中实现时,就会变得孤独、低沉,甚至怨恨群体生活,养成一种固执的性格。

这种性格的形成完全是由于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促成的。

首先,家长本身的私有观念和自私性在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心态。

父母的溺爱,实际上是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

他们对孩子的爱,基点是放在这是我唯一的孩子的自私观念上,而孩子所接受的,也是因为我是父母唯一的孩子,所以,爱是属于我个人。

这样,父母输出的爱越多,孩子输入的自私性也越多,逐渐形成了“小皇帝”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