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
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

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篇一: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教学设计说明教师:陈小路一.指导思想本节体育课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宗旨,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在认知、情感和态度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
同时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力求给学生一个亲切、和谐、灵活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探索性学习,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
二.教学对象与教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思维也较活跃。
田径是小学体育教学基本内容之一,本节课结合五年级学生身体特点,选择主教材“蹲踞式跳远”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三.课的构思:根据学校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要求,真正促进身心两健,体育课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特别是小学阶段,更应让学生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身体得到强健,技能得到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准备部分首先是设计了一个慢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其次是设计一个捕鱼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课的基本部分“蹲踞式跳远”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达到身心两健。
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充分运用情境引导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陶冶情操,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并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方法:教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以比赛竞争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与学习,提高“蹲踞式跳远”基本技术以及各方面身体素质。
蹲踞式跳远的助跑与起跳

蹲踞式跳远的助跑与起跳
众所周知,就“蹲踞式跳远技术”而言,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而以上各个环节的重点环节应是“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检验这两者结合效果的指标是“腾空步”),也就是说,只要“腾空步”做得好,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就比较成功,否则,反之。
既然“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是单元教学重点,那么我们在单元教学中就应该安排较多的学时。
而上述的单元教学计划,“助跑与起跳的结合”这个教学重点。
把助跑与起跳放在第一节课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利用小游戏等体会起跳和助跑,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蹲踞式跳远

重点:起跳技术和起跳后的腾空技术
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
动作要领:
蹲踞式跳远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助跑:一般采用12~16步助跑,助跑积极,逐渐加速,最后四步助跑节奏加快,步点准确,踏跳果断。
起跳:起跳脚踏上起跳标志后,蹬伸用力起跳快,摆臂摆腿配合快。
腾空:起跳腾空后,起跳腿向前上方提举,起跳腿向摆动腿靠拢,屈膝团身,两臂向前下摆,在空中成蹲踞式的姿势,
落地:小腿前伸落沙坑,收腹、屈膝为缓冲,用前倒或侧倒的方式落地。
练习方法:
1、组织学生进行原地收腹起跳练习,过渡到高抬腿跑结合起跳练习,感受蹬地和起跳的感觉。
2、学生进行短、中距离助跑的腾空步练习,起跳时步点准确,踏跳果断,两臂协调摆动,摆动腿积极向前,体会腾空步的技术。
3、男女生分组,进行8~10步助跑,做蹲踞式跳远练习,重点体会落地技术。
4、用12~16步助跑进行完整的蹲踞式跳远练习,充分感受完整的技术动作。
易范错误及纠正:
1、针对学生助跑步点不准确的情况,一是调整助跑距离,二是掌握助跑的步幅、步频、节奏,固定助跑的启动姿势。
2、针对学生助跑起跳衔接不协调的情况,产生的原因是最后两步节奏不稳,我会组织学生从上一步到上三步助跑练习,逐渐加长助跑距离。
三年级体育素材蹲踞式跳远助跑起跳

蹲踞式跳远是一项基本的体育动作,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跳远方式。
蹲踞式跳远助跑起跳是指在跳远动作中,先做一个蹲踞姿势,然后起跳跳远。
下面是一篇关于三年级体育素材蹲踞式跳远助跑起跳的文章,供你参考。
蹲踞式跳远是一项要求身体协调和爆发力的体育运动。
在这个项目中,蹲踞是起跳的动作关键。
蹲踞姿势要求同学们双腿弯曲,身体稍微向前倾斜,双臂伸直向后平行于地面。
这样的姿势可以让同学们集中力量,迅速爆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用于起跳。
在进行蹲踞式跳远之前,同学们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
一般来说,可以先进行一些热身运动,如慢跑、摆臂、扭腰等,以帮助同学们热身,增加关节的灵活度。
然后,可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蛙跳、深蹲等动作,以增强同学们的爆发力。
在跳远的过程中,起跳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
起跳时,同学们需要在助跑的过程中积蓄能量,然后在蹲踞姿势中发力起跳。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起跳,教练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来提高同学们的爆发力和灵活性。
首先,可以进行一些助跑练习。
同学们可以站在一条直线上,教练在前方放置一个标志,同学们需要在助跑的过程中,迅速奔跑到标志处,然后起跳跳远。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同学们锻炼助跑的速度和灵活性。
其次,可以进行一些起跳练习。
同学们可以站在一个起跳板上,然后利用蹲踞姿势迅速发力起跳。
在起跳的瞬间,同学们要注意双臂的使用,可以向前伸展,以增加起跳的力量。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同学们锻炼起跳的爆发力和动作的稳定性。
最后,可以进行一些整合练习。
同学们可以在一个设定好的跳远场地上进行综合性训练。
他们需要进行助跑、蹲踞、起跳和跳远的动作。
教练可以根据同学们的表现来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调整,以帮助他们提高跳远的成绩。
通过以上的训练,同学们可以提高他们的蹲踞式跳远水平。
他们会发现,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和动作要领,跳远并不是一件难事。
跳远不仅能够锻炼同学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个训练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跳远水平。
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

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教案: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蹲踞式跳远的作用和意义。
技能目标:通过研究,使学生学会蹲踞式跳远的助跑和起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一、常规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和器材。
2.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并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安排见生。
二、准备活动1.领做徒手操,包括上肢、扩胸、踢腿、全身、正压腿、侧压腿、膝关节活动和踝腕关节活动。
2.给学生分组,每一排为一组,进行小组练。
教学重点:助跑和起跳的衔接。
教学难点:助跑和起跳的协调和配合。
一、准备部分1.学生将器材拿至场地。
2.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汇报人数。
3.师生问好,认真听讲,分明确要求。
二、基本部分1.组织辅助练,包括高抬腿、弓步跳、收腹跳、上一步练单腿跳双脚落地和三步练起跳。
2.示范蹲踞式跳远的完整动作。
3.让学生先试着做蹲踞式跳远的完整动作,并鼓励提出问题。
4.讲解和示范蹲踞式跳远的助跑和起跳。
5.助跑速度要快,节奏要稳定,踏板前要达到最快速度;起跳时,脚上板要快,两臂和摆腿要配合摆动快,起跳腿要瞪伸起跳快。
6.组织学生进行助跑起跳练,包括原地摆腿起跳练和跨一步起跳练。
教学次数:4次×8拍目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改写了一些表述,使文章更加流畅。
1.提出疑问在进行训练之前,我们需要大胆地提出疑问,以确保我们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注意听讲解和示范我们需要认真听取教练的讲解和观察示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训练内容。
3.认真体会每个动作的要领在进行训练时,我们需要认真体会每个动作的要领,以确保我们能够正确地执行每个动作。
4.重点练助跑起跳动作在进行挺身跳训练时,我们需要重点练助跑起跳动作,以确保我们能够正确地完成整个动作。
5.纠正自己的错误在训练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纠正自己所犯的错误,以确保我们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

年级 班级 内容 主题 跳:蹲踞式跳远 综合练习: “同舟共济” 人数 组班形式 人 自然班 日期 周次 重点 难点 12 执教 课次 2
快速助跑中积极有力起跳 助跑与起跳衔接连贯
学习 目标
1.借助踏跳板、橡皮筋、吊球等辅助物,感知快速助跑中积极有力起跳动作方法,学会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 2.经历多种起跳学练形式,体会起跳时身体协调用力过程,发展下肢爆发力、身体灵活性和动作协调性。 3.参与“同舟共济”竞赛活动,获取同伴间协同与互赖的经验,具有勇于竞争的品质和合作进取的意识。 教学 内容 一.课堂常规 运动负荷 次 数 时间 强 度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与队形
35±2%
38±2%
课 后 小 结
◎:
1) 2) 提出要求,口令指挥。 练习中语言提示。 按要求进行
跑步中变换队形: 由四列 横队→ 圆形 队 形→四 路纵队 →三角 形队形 →四个 圆形队 形→八字形队形
◇: ☆:
1) 2) 2、击掌操(音伴) 1) 2) 3) 4) 5) 6) 7) 头部运动 上肢运动 扩胸运动 体侧运动 下蹲运动 全身运动 跳跃运动 4 * 8 拍 2′ 30″ ∣ 3′ 小 积极认真。 准确到位。
4 ∣ 6 次
1′ ∣ 1′ 30″ 小
◎:
1) 2) 3) 1) 2) 提示起跳腿蹬地起跳的方法。 提示摆动腿和两臂摆动的方法。 巡视、纠正、鼓励。 反复起跳,体会全身协调用力。 自我揣摩、纠正动作。 蹬地积极有力。 摆动迅速协调。
队形:
◇:
☆:
1) 2)
’
2)跨一步起跳练习 跨一步,起跳腿用力 蹬地,摆动腿和两臂向 前上方积极摆动起跳。
水平四(八年级)《蹲距式跳远——助跑起跳》教案

水平四(八年级)《蹲距式跳远——助跑起跳》教案作者:赵宏斌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第04期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理念为指导,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以课时目标统领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技能教学的同时渗透体能教学,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蹬地提膝进行设计并开展教学,即所有的教学设计为主教材服务。
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学生练习采用参与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蹬地提膝的动作,同时发展学生下肢力量、身体控制能力及跑跳结合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蹲踞式跳远属于跳跃类项目是田径教学当中的一个主要项目,是中学阶段必修内容,在浙教版《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中,作为重要教材内容出现。
对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跑跳结合能力及身体控制能力有积极作用,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在整个技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跳远成绩的好坏。
本节课作为单元计划5课时中的第2课时,以起跳技术中的蹬地提膝动作学习为载体,发展学生跑跳结合的运动能力,同时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为后面几次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有着较强的表现欲和争强好胜的心理。
该年级的学生有着一定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相帮助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经过初一年级的学习,学生们的跳跃能力已有了一定基础,学生身体素质较好,接受能力强,富有创造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学生有一定的跑跳结合能力及身体控制能力,这些都为快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
但学生对助跑与踏跳衔接技术掌握得不够熟练,在教学中将采用多样的诱导练习,使学生掌握助跑与踏跳的衔接技术。
简述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

简述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
蹲踞式跳远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跳远项目,它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跑、助跑、起跳、飞行、落地等多个环节。
起跑阶段,运动员需要在起跳线前蹲下,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或者放在身体后方,双腿微微分开,保持身体平衡。
随后运动员迈开一步,将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并将另一只脚向前迈出一步,进入助跑阶段。
助跑阶段,运动员需要加快速度,双臂自然摆动,双腿交替迈步,保持平稳的动作节奏。
起跳阶段,运动员需要在起跳线前短暂停留,双脚并拢,双臂自然摆动向上提起,整个身体向上跃起,同时双膝迅速向上抬起。
飞行阶段,运动员需要保持身体姿势,身体呈向前俯冲的姿态,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双臂向前伸直,双腿向前摆出踢腿动作,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落地阶段,运动员需要双腿轮流着地,先落地的脚掌着地,然后整个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减缓着陆冲击力,双脚连续着地并向前迈出一步,完成跳远动作。
在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起跑动作需要准确,保持平衡,加快速度,为后续的跳远做好准备。
其次,在起跳、飞行和落地阶段,需要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以
免影响跳远的成绩。
最后,需要注意着陆时的姿势和方式,避免受伤。
蹲踞式跳远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田径运动项目,需要在训练中加强技术练习,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爆发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蹲踞式跳远教案

热身活动与运动技
02
能
热身活动设计
01
02
03
关节活动
进行脚踝、膝盖、髋关节 的旋转和屈伸活动,预防 运动损伤。
慢跑或快走
持续5-10分钟,提高身体 温度和心率。
动态拉伸
包括大腿后侧、大腿前侧 、小腿、臀部等部位的拉 伸动作,提高肌肉弹性。
运动技能训练方法
起跳训练
练习爆发式起跳,强调起 跳速度和角度。可使用起 跳板进行辅助训练。
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学生需要理解助跑速度、节奏和步点对起跳的影响,以及如何调整 自己的助跑和起跳动作。
腾空步与落地动作的掌握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在空中保持平衡、调整身体姿态,以及正确的落 地缓冲技术。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技术动作掌握情况
学生可以评价自己在蹲踞式跳远各个环节的技术掌握情况,包括 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
03
根据个人身体素质和运 动能力,合理安排训练 负荷,避免过度疲劳和 受伤。
04
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 行训练,确保训练的科 学性和安全性。
蹲踞式跳远技术要
03
点
起跑和加速技巧
起跑姿势
采用蹲踞式起跑,身体重心前移 ,双手撑地,双腿弯曲,保持身
体稳定。
加速动作
起跑后迅速蹬地,双臂积极前后摆 动,加快步频和步幅,提高速度。
身体素质提升情况
学生可以评估自己在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性等方面的提升情况 。
心理调适与自信心增强
学生可以反思自己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心理调适能力,以及自信 心的增强情况。
下一步教学计划安排
针对学生技术动作的不足进行纠正
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报告,教师将针对学生在技术动作上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和指 导。
蹲踞式跳远规则

蹲踞式跳远规则
蹲踞式跳远是田径运动跳远项目中的一种姿势,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动作组成。
下面是蹲踞式跳远的规则:
1. 助跑:运动员在助跑区内助跑,助跑距离一般为 10-20 米,助跑时必须在自己的跑道内进行,不能踩线或越线。
2. 起跳:运动员在助跑结束后,起跳脚踏上起跳区,同时起跳腿蹬地,双臂向上摆动,身体向前上方跃起。
3. 腾空: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保持蹲踞姿势,双臂继续向前摆动,身体在空中呈抛物线状。
4. 落地:运动员在空中飞行到最高点后,开始下落,双脚同时着地,身体保持平衡。
5. 成绩判定:运动员的成绩以跳远的距离为准,测量从起跳线到落地后身体最近点的距离。
在比赛中,每个运动员有三次试跳机会,取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如果运动员在试跳中出现犯规行为,如踩线、越线、起跳时脚离开地面等,该次试跳成绩无效。
【原创】《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26′
恢复整理部分
1.整理放松
2.学练总结
3.宣布下次课内容
4.安排值日生
一、组织1:六列横队
××××××××
××××××××
××××××××
××××××××
××××××××
××××××××
△
教与学:1.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活动
2.教师总结,学生认真听讲
3.布置课外作业,宣布下次课学习内容,以便预习
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次数与时间
开始热身部分
一、上课常规
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5.组织队列
二、热身活动
1.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在教师的引导下随音乐进行慢跑热身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练习
要求: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
2.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按要求进行练习
五、组织5:六路纵队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比赛规则,提出要求
2.教师组织分组,指挥学生到指定位置站好
3.担任裁判员,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要求:1.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记住游戏规则
1.提问,讲解,示范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动作
动过要领:助跑轻松自然,有节奏,逐渐加速,最后几步加快步频,起跳时起跳腿积极蹬地,用脚后跟过渡到前脚掌着地,摆动腿屈膝高抬,同时手臂向上提,上下肢协调配合。
易犯错误:
①助跑节奏不稳定,最后几步减速
②起跳腿蹬不直
2.原地徒手模仿练习
体育-《蹲踞式跳远》教案

2)、1、2两组并为一大组;3、4两组并为一大组。前后两名学生进行讨论,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定要求,教师巡回指导,并练习2~3次。
□ □□□
□ □□□
□ □□□
□ □□□
4、游戏:滑雪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安全第一,比赛第二。
★ ★ ★ ★ ★ ★
★ ★ ★ ★ ★ ★
课 题
1、蹲踞式跳远 2、游戏
第 1 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对蹲踞式跳远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善学,乐学。
运动技能:通过教学,努力使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方法。
身心健康: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下肢力量。
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单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
教学难点
助跑起跳动作的协调与配合。
教学过程
关注差异
一、准备部分:
教学内容: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3、热身活动:“逃离地雷区”
组织:由教师带领四组学生进行“S”型热身跑,而后再进行“S”型跨跳练习。
要求: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保持队形。
4、准备活动:伸展、体转、腹背、膝绕环、弓步压腿、侧压腿、手腕脚踝绕环。
场地器材:鞋盒40个。
教后反思:我在教学中还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互助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利用即时评价和指导的良好反馈作用,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评价和指导中获得帮助,看到进步,增强信心,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 ★ ★ ★ ★ ★
★ ★ ★ ★ ★ ★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蹲踞式跳远

难点
• 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 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 作。 •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 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 • 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 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分解动作
准备动作 空中动作 收腹动作 落地动作
准备动作
■
问:为什么我们要下蹲
易范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三)
• 错误动作:落地点偏左或右 • 原因:两脚用力有大小或摆臂方向
不正
• 纠正方法:两脚用力一致,向正前
方摆臂
小结:(1)提问学生本节课的收获
(2)点评课堂表现
地,着地缓冲, 是落地站稳的关 健。
易范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一)
• 错误动作:摆臂与蹬地配合不协调
• 原因:动作不熟练、紧张,或摆臂和蹬
地在时间上不一致
• 纠正方法:放松、不用全力的跳。
特别注意摆臂与腿蹬伸配合
易范错误太低 • 原因:1、蹬地角太小
• 2、上体太直或摆臂不充分 • 纠正方法:1、向下后蹬地(起跳角接近 45度) • 2、准备时膝稍前移,上体前 傾
蹲踞式跳远
完整示范
•
• 动作要点
要领
难点
动作要点
• 助跑 起跳 腾空 落地
• 助跑:放松自然,逐渐加速,最后几步加快步频,步点准确 • 。 • 起跳:起跳脚踏在起跳标志后,蹬伸用力,起跳快,摆臂摆腿配 合快。
• • 腾空:腾空步后,起跳腿向前上方提举,身体呈团身蹲踞姿势。 • 落地:两腿前伸落沙坑,屈膝缓冲安全着地。
要领
• • • • 技术动作要领: 1 助跑步调要准确; 2 助跑起跳衔接自然; 3 蹬踏跳起的时候,手臂要全力向上摆动,带动身 体腾空; • 4 腾空的时候,头要向斜上方顶; • 5 腾空以后,要全力收腹(大腿向胸前靠拢),小 腿要尽力前伸(不要怕坐在地上); • 6 落地的时候不要怕重,要注意脚落地后,臀部向 小腿自然靠拢。(许多人都是落地的时候原地站立, 那样成绩会差不少)
三年级体育教案蹲踞式跳远助跑起跳

三年级《蹲踞式跳远——助跑、起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助跑、起跳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小组学练使学生初步建立蹲踞式跳远中助跑有节奏、由慢到快,单腿有力起跳的知识技能。
2.技能目标:通过不同节奏助跑、起跳,用起跳腿用力踏起跳板等多种方式的练习,80%以上的学生能够完成助跑节奏由慢到快并逐渐加快、单腿有力起跳,20%的学生能够体验通过有节奏的助跑、踏跳有力达到一定起跳高度和远度,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性和弹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练克服对器械的畏惧,逐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乐意融入团队,能有序练习,安静观察,能给予同伴适当的评价。
重点:助跑有节奏、起跳有力。
难点:助跑、起跳的连贯协调。
教学阶段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礼节。
3.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
4.检查整理服装、安排见习生。
学生活动1.体委向教师汇报上课情况,学生向教师问好2. 认真听老师关于本课的要求3. 学生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二、游戏热身《看谁反应快》游戏方法:跑进中老师喊出一种颜色,学生快速站到对应的一种颜色跟前,看看谁反应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2、语言鼓励3、教师领做踏板操。
语言亲切营造良好氛围讲解游戏规则与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游戏中学生通过教师不同的口令,做出相应动作。
学生活动1. 认真聆听游戏规则,明确游戏方法,在游戏过程中遵守游戏规则,精神饱满积极参与。
2. 游戏中学生精神集中根据老师的指令,迅速找到对应的泡沫板颜色并站在该颜色的泡沫板旁3. 模仿老师动作,跟上节拍积极认真做热身操,充分活动身心。
基本部分一、任务一:体验助跑几步踏踏板起跳练习。
二、任务二:体验由快到慢、由慢到快两种不同节奏的助跑方式。
三、任务三:体验、自主学练助跑方法、节奏。
方法:利用地上摆放好的不同颜色的泡沫板练习由慢到快的助跑节奏。
四、任务三:体验、自主学练起跳有力方法:助跑用力踏跳起跳板末端,使起跳板发出声音五、拓展与提升:学生尝试体验助跑、起跳越过一定高度的栏架后落入泡沫圈六、游戏:齐心协力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任务卡一的学练内容和要求,运用平板自主学练助跑几步踏板起跳练习二、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平板电脑上的任务内容及要求体验由快到慢、由慢到快两种不同节奏的助跑方式2.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方式跳得更远?三、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自主学练助跑的方法与节奏四、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自主学练起跳有力五、教师引导学生挑战运用助跑、起跳的方法越过一定高度的栏架落入一定的目标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短距助跑,一脚 踏跳,用头触高悬 物,目的起跳有一 定的高度。
组织教法: ♀♀♀♀♀
教法、要求:按能力分成两组,短距 助跑,一脚踏跳,用头触高悬物。要 求踏跳腿充分蹬直。
分组练习助跑起跳
(1) 行进间做1步踏跳. (2) 行进间3步踏跳 (3) 完全助跑进沙坑 (4) 在快速助跑下完成
起跳动作.
场地器材
1.跳远沙坑两块 2.四块踏跳板 3.标志物四个
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3) 准备部分(7) 基本部分(30) 结束部分(5)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席人数,师生相互问候。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的内容。 3.提出课堂要求:
(1)纪律方面。 (2)练法—主动练习,学法—动脑练习。
4.见习生安排: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及工作。
(二)、准备部分(8’)
1.课堂游戏:“报数成团”(5’) 目的是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使学 生在游戏中达到热身的目的。
2.徒手操(3’) 目的充分活动开各关节、肌肉,通过原地纵
跳、原地高抬腿等练习进一步热身和增强学生 的身体素质。教育学生:认真对待热身活动, 认识准备活动的意义,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结束部分(5’)
1.通过肢体抖动及拍打肌肉,达到放松的目的。 2.总结本课的情况:
(1)提问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构成。 (2)本节课学生练习情况与目标达成情况。
3.组织学生整理收还器材。 4.师生再见。
八、课堂效果预测
1.掌握知识:85%以上的学生能知道蹲踞式 跳远完整技术的构成;60%以上的学生能 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
组织: 成4列纵队让学生在 跑道上进行1到3步的 踏跳练习。之后在跑 道上加4块跳板,让学 生上板练习体会踏跳
动作。
完整动作
助跑、踏跳的衔接
教法步骤: 1.教学情境,让学生对踏
跳有个基本认识。 2.教师讲解做完整示范 3.分组短距助跑,单脚踏
跳,教师巡回指导 4.快速助跑,用有力一腿
踏板起跳,落地时身体前倾, 屈膝缓冲,保持平衡。
(二)图片法、示范法: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表现 自己的特点,应用图片和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吸引及 激起学生的练习兴趣。本课着重采用: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及 讲解相结合,力求让学生多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了 解蹲踞式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培养学生动脑和自觉练习的 习(惯三。)对比练习法:练习中相互观察,提高对技术的认识。
(三)、基本部分(30’)
1.完整示范并结合图片讲解要领。使学生对蹲踞式跳远 技术建立一个完整技术概念,以及了解蹲踞是跳远的技 术结构。(3‘)
2.分解教学:助跑与起跳
①原地起跳腾空落地练习。
②上1步助跑起跳示范教学:(动作要领)两脚前后站 立,摆动腿稍屈在前。动作开始时,重心前移,起跳脚 积极向前落地,脚后跟先落地,并迅速滚动至前脚掌进 入起跳,摆动腿与两臂配合。 ③上3、5、7步助跑起跳示范教学:在以上①②练习的 基础上提高助跑距离,进而体会助跑与踏跳的接合技术 。
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
一、教材分析
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 运动形式,蹲踞式跳远是跳远中最基础的技术方 式。它的技术要求不高,简便易学且具有一定的 挑战性和趣味性,是颇受学生喜爱的田径项目。 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 、落地四个部分。助跑和起跳相结合是本次课的 教学难点,助跑和起跳良好的结合,有利于学生 更好地掌握完整技术,进而提高跳远的远度。
3.完整技术动作示范教学:(动作要领) 助跑快速,节奏稳定,踏跳前达到最佳速 度;起跳脚上板快,摆动腿及两臂协调配 合摆动快,起跳脚蹬伸快;腾空后,起跳 腿前提与摆动腿屈膝并拢,尽量靠拢胸部, 在空中完成蹲踞式姿势;即将落地时小腿 积极前伸,同时两臂由身后向前摆动。落 地时身体前倾,屈膝缓冲落地。
迎面接力比赛(8’) 方法:全班分成男女各四组,30米往返接力比赛 目的通过接力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 提高快速跑的能力,运动强度大,要注意安全。
(三)、基本部分(30’)
一.起跳练习
组织教法: ♀♀♀♀♀→ ♀♀♀♀♀→ 按身体能力分成两组,依次以腾空步 跨上跳箱,上一步起跳腿几乎伸直。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苦,勇敢果断 的优良品质,建立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助跑踏跳,踏跳练习时手脚协调配合. 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五、教法
(一)游戏法:通过“报数成团” 的游戏,进一步活动学 生身体,锻炼学生的灵敏和跳跃能力,提高练习兴趣,培 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及团队意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分组练习。(根据自身能力选择 助跑距离的练习方式)
①上助跳板1—5步助跑完整技术练习。 ②5—7步助跑完整技术练习。
③全程助跑完整技术练习。
5.请优秀学生做完整动作展 示(5’):通过对展示学生 动作的观摩和教师的及时点 评,使学生对跳远技术的了 解更清楚,对比自身练习情 况,改进动作技术,进一步 激发练习热情,努力练习。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该年龄 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有较强 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有一定合作精神。在 教学中运用模仿、游戏、分层教学等多种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建立正 确的技术动作,并通过分组,激发学生不断挑战 自我,超越自我,追求成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 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蹲踞式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 地四个部分组成,并知道其各部分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增强下肢力量及跳跃能力,发展身体 协调性、灵敏性。8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蹲踞式 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65%以上的学生能较好地运 用蹲踞式跳远的技术进行练习,并有一定的远度。
(四)指导、纠正错误法: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个 别指导与集体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学习 和规范自身动作。
六、学法指导
分层练习法: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与接 授能力可做完整动作练习或在教师的指导 下学习。(目的:注重个体差异,做到因 人施教,教育学生敢于面对挑战,积极对 待每一次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