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1)

合集下载

5.1.1质量守恒定律(1)【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5.1.1质量守恒定律(1)【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随堂演练
2. 如图,它是通过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试回答:
(1)称取反应前装置的总质量; (2)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产__生__大__量__白__烟__; (3)锥形瓶底部放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____防__止__瓶__底__受__热__不__均__匀__,__使__瓶__底__炸__裂____________; (4)实验中观察气球的变化是_先__胀__大__后__变__瘪__; (5)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天平的指针_在__分__度__盘__中__央__ (填“偏左”“偏右”或“在分度盘中央”),该实验说明 _参__加__反__应__的__各__物__质__的__质__量__和__等__于__反__应__后__生__成__的__各__物__质__的__质__量__和__。
反应前
m前 = m后
反应后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知识梳理
实验分析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红磷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等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五氧化二磷 氮气
稀有气体等
结论:参加反应的__红__磷__和__氧__气__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五__氧__化__二__磷___的质量。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知识导航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其应用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本节重点 本节难点
木炭烤肉
新课导入
根据生活常识我们知道,木炭燃烧剩下灰烬的质量相对于木炭的质量,其质量是减少的, 这是一个化学反应,那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呢?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PPT

氢分子
水分子
H
O
H
H
H
O
O
H
H
H
H
O
氧分子
水分子
H
O
H
H
O
H
2H2O
H
H
O
H H
O
通电
===
氢分子 氧分子
HH
O
HH
O
2H2 + O2
知识链接:
宏观: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
(四不变)
原子种类没变。
微观: 原子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思考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 守恒定律的化学反 应呢?
方案2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 测定
铁钉放入 硫酸铜溶液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平衡
反应原理: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Fe + CuSO4
Cu + FeSO4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
m(Fe)+ m(CuSO4) = m(FeSO4) + m(Cu)
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
结冰质量不变
2、请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能否点石成金?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石头中没有金元素,所以不能点石成金。
点燃
镁+氧气
氧化镁
点燃
Mg + O2
MgO
活动与探究
7.表达与交流 1、根据上面两个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 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反应有气体参 加或生成的缘故。 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 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1.1质量守恒定律(原卷版+解析)

1.1质量守恒定律(原卷版+解析)

一、质量守恒定律1、(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所以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质量守恒定律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①运用范围:解释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②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气体体积。

③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指真正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有剩余)。

④很多化学反应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的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前后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变化有意义,对物理变化无意义。

(2)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如反应前后的体积不一定守恒。

(3)不能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简单理解成“反应物”,因为有些反应物不一定全部参与反应,有“过量”问题。

(4)对于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可以先确定已知一方各个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再对应查找另一方,左右相减就可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知识点详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推断物质的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3)推断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及比值(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4)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5)求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种物质的质量,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及推断反应类型等(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6)对微观反应示意图进行解读。

课题1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课题1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想一想
怎样设计实验让碳酸钠与盐酸 反应后的天平平衡?
小结
1.下列实验方案有无气体参加反应或反 应之后有无气体生成? 2.三个实验方案所选择的装置是否密闭?
用有气体参加反应或反应之后有气体生成的实验 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所用的装置应选密闭装置
【设计实验】方案四、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 的长镁条和一个陶土网,将它 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记录所称的质量m1。在陶土 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现象。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 杯放回托盘天平上。天平是否仍然 平衡?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填写表格 课本p94做笔记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天平是否平衡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反应发生后天平不平衡
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 的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 和,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导致 天平失衡。
细 沙:防止红 磷燃烧时集气瓶 底受热不均炸裂
想一想 方案二、硫酸铜和铁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为什么要打磨铁钉?
除去铁钉表面的杂质,避免影响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三、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 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 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 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
存在什么关系?
【做出假设】
①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②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③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设计实验】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化学人教版(24新版本)九年级初三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1)教学教案含答案

化学人教版(24新版本)九年级初三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1)教学教案含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它不仅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也是后续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基础。

该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的规律,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和理论推导,引导学生从“质”到“量”的过渡,逐步理解并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应用。

二、设计思路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变化、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等。

然而,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实验演示、动画模拟等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守恒的概念。

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应用。

此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需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培养。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科学思维: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科学探究: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提高分析及推理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成长共同体的合作和提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会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五、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六、教学过程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化学世界中的一个重要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在正式进入课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

(播放一段关于科学家拉瓦锡实验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拉瓦锡如何通过精确的实验验证了氧化汞分解后生成的氧气和汞的总质量恰好等于氧化汞的质量。

)老师:视频中的故事让我们回到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时代。

他用自己的实验为我们揭示了化学反应中一个惊人的秘密,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揭开这个定律的神秘面纱。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面的守恒(如体积)
▪ 4、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化学反应,应包括参加反
应气体的质量和反应后气体的质量实验设计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应考虑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议一议:为什么“参加化学反 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呢?你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 守恒定律作出解释吗?态的物 质均要讨论
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出,所 以蜡烛质量变小
知识应用
请你帮助分析一下,这些反应也遵守质量 守恒定律吗?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3)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
改变
元素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 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 学家波义耳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 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 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 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 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做了大量精度极 高的实验,确认拉瓦锡的结论是正确的.因此,科 学家一致承认了质量守恒定律.
铁丝燃烧
木材的燃烧
蜡烛燃烧后什么 也没有留下,难道物 质从世上消失了吗?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 蜡烛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 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想 一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想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 变大,所以化学反应 后质量是变大的.

九年级化学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答案】D【解析】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而A、B、C 三项中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只是发生了物理变化,因此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只有D是化学变化因此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应选D3、如图是某反响的微观示意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响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C.反响后分子总数减少D.参加反响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D【解答】由微观反响示意图可知,该反响是由硫化氢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响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A.由方程式和化合价原则可知,硫元素由﹣2价变为+4价,反响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故正确;B.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水,均为氧化物,故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个分子变化成了4个分子,反响后分子总数减少,故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响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3,故不正确。

应选:D。

O,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2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响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2××﹣9.6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2碳、氢、氧三种元素。

应选C。

5、在一密闭容器内参加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响,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响前物质质量/g 8 2 8 12反响后物质质量/g 4 16 X 2A.反响后X的值为8 B.参加反响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5C.该反响为化合反响D.丙一定为该反响的催化剂【答案】D【解答】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响前后的质量减少了8g-4g=4g,故是反响物,参加反响的质量为4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6g-2g=14g;丁是反响物,参加反响的质量为12g-2g=10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响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响。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

分裂
重新组合 原子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H
HH
O
+
HH
O
H H
H
氢气
氧气
(H2) + (O2)

(H2O)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 质量 都不变。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物质总质量 变 元素质量
新课导入
1673年, 波义耳在密闭容器 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固体 的质量增加。他认为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
1777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 分解和合成时,发现化学反 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01 质量守恒定律
01 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 内容 导览
01 质量守恒定律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 2.通过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释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体验科学探究 的基本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 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科普片推荐 物质之谜 寻找元素01
简介:这部三集纪录片通过情景再现和专家的讲解的方式讲述了化学发展史上 最重要的位七科学家寻求识别、理解和组织物质的基本组成的故事。第一集讲前总质量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第6讲《质量守恒定律》(共38张PPT)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第6讲《质量守恒定律》(共38张PPT)

知识精讲
通关笔记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②质量一定守恒,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的微观实质是原子守恒; ④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探究质量守恒时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典例讲解
例题1 (考查内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三硝酸甘油酯,三硝 酸甘油酯的化学式为C3H5N3O9,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 4C3H5N3O9=12CO2↑+10H2O↑+6X↑+O2↑,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NH3 C.N2 D.N2O4
反应前质量m1小于反应后质量m2
知识精讲
知识一 质量守恒定律
7.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宏观现象; (2)根据“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3)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4)根据“原子三不变”,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记忆重点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元素种类、质量都不变
针对练习
练 习 1-2 为 了 减 少 污 染 , 某 工 厂 用 硫 化 钠 溶 液 来 吸 收 工 厂 烟 气 中 的 SO2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2Na2S+5SO2+2H2O=4X+3S↓,则X的化学式为( ) A. NaHSO3 B. Na2SO4 C. Na2SO3 D. H2SO4
质量守恒
知识精讲
知识一 质量守恒定律
2.对定律的理解
化学反应 参加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化学变化,不适用物理变化,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 律。 概念中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催化剂不能视为反应物。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4.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 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x为22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解析】由图可知,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8 g+(20
10. 16 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36 g水,关于该物质组成的论断正确的 是( C )。
①一定含C、H ②一定不含O ③可能含O ④一定含O 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 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⑦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6∶1 A. ①④⑦ B. ①②⑤ C. ①②⑥ D. ①④⑤
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
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
质量为9
g×16=8 18
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1
g×32=8 44
g,两者的质量和为16
g,
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20 g-8 g=12 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故C错误;W中
11. 下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 ”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改变 C.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
12.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D )。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 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含义,即在封闭系统中,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3.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即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但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4.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答,如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
5.作业小结:我布置相关的作业,以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作业包括解答相关的习题和进行小研究。学生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和问题解答,进一步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些亮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以及作业小结等教学策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化学学科的兴趣。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能够:
1.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原理,对理解和解释化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2.培养对科学的curiosity和探索精神,愿意主动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究活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首先,我通过引入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如烹饪、制作饮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接着,我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现象,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一定律的理解。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和视频,形象地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情境创设:通过引入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如烹饪、制作饮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
不变
,所
化学反应前后
“622”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的种类
可能
分子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改变
【课堂练习】
1.(课本P98 第2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Fe3+----
黄色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提出问题】
这个规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反应物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
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物
生成的各物质
分子种类
原子种类
分子总数
原子总数
反应物(H2O)
1种
2种
2个分子
6个原子
生成物(H2、O2)
2 种
2 种
3 个分子
6 个原子
得出结论:
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增减,
质量
宏观上,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
没有改变,________
数目
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种类
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
m1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说课稿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说课稿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些前置知识,如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此外,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在学习障碍方面,学生可能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存在困难,尤其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解释。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概念理解不深,难以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计划采用以下导入方式:
1.生活实例引入:开始上课时,我会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我们在烹饪过程中,食材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这个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想要进一步了解质量守恒定律。
2.实验现象展示:接着,我会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烧碱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让学生观察实验前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变化。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
这些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和互动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首先,在实验环节,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协助。其次,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进行点评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应用能力。最后,在课后作业环节,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1)

【讲解】强调质量守 应的各物质的质 息 的 水 平 以 及 表 达 量总和等于反应 与交流的水平。
恒定律中的关键点 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引发学生理解
的冲突,引起学生思
提出问题:质量
维火花的碰撞,引导
守恒定律是否适用
给出答案:有 学 生 积 极 思 考 培 养
的说是,有的说 学生分析问题的水
环 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3)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 点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学 分 析
教学难 点
难点 解决办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采取实验演示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探究过
学 程中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
教学设计
教材名称:《化学》 九年级 上册
授课内容: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设计 要素
内容 分析
设计内容
本课题教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出质量守 恒定律,并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质量守恒规律”的根本原因, 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探究的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质量守恒定 律”的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主动参 与各项学习的探究者。并学会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同 时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否。
平。

: 实
【验证实验一】
通过这两个实

碳酸钠与盐酸
验进一步的增强了 仔细观察实

验现象,讨论分析 学 生 对 质 量 守 恒 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25张)(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25张)(共25张PPT)

训 练
·




3.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1)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氯化钾,则例 解

·


探 究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a_-_c。) g
一 反
·

互 动
(2)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剩余固体,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a_+_b_-_c,) 其g 中二氧
训 练
·
化锰的质量为__b_g__。
中不应有这三种元素以外的元素,A中含有H,B中含有S都不梯 度

符合题意,N2没有气味,选项C符合题意。

3.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
娥二号”卫星,此次卫星的成功发射
精 题

主标志着我们国家已经向探月计划迈出
解 ·


探究了新的一步。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
一 反
·

互动(用R表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梯 度


是含钠的化合物,将稀盐酸滴入此化合物时,放出
精 题

主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解 ·


探浊,这种化合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
)
一 反
·
互动A.Na2CO3
B.NaCl
C.Na2SO4
D.NaOH 三
课 堂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
全 能
种类不变,该钠的化合物中应该含有碳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氧化铜 CuO
气球的作用: (1)密封系统,防止瓶内外物质交换。 (2)平衡压强,防止橡皮塞冲开。
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如:NaCl 如:NaOH
×
×

判断正误
铁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砂纸打磨: 去除铁丝表面的氧化物
现象: 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 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M1=86.2g
M2=86.2g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会守恒?
不一致,不矛盾, 没有称量气体
“六不变,二变,一可能变“
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二变,一可能变“
化学反应前后 化学反应前后 化学反应前后 一定不变的是 一定改变的是 可能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种类 微观 ②原子的数目 ①分子的种类
③原子的质量
④元素的种类 宏观 ⑤元素的质量 ②物质的种类
思考:哪个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哪个能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遵守且

能验证
Cu + O2 △ CuO

验 三


验 二
遵守且 能验证
Fe + CuSO4 → Cu + FeSO4




反应前
反应后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遵守但不能验证
反应前
反应前
Mg+O2 点燃 MgO
遵守但不能验证
34.5g - 34.3g = 0.2g
反应前
反应前
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 体,质量增加了。
分析: 镁条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气体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网站建设 https工B.消协工作人员C.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D.中国民主同盟机关的工作人员 简述波利亚怎样解题的教学步骤。 等渗性缺本病人,补充液体攒疗应首选A.平衡盐溶液B.等渗盐水C.10%葡萄糖D.5%葡萄精E.5%碳酸氢钠 磨牙修复体邻面接触点的位置应恢复在A.邻面颊1/3处B.邻面中1/3处C.邻面颊1/2处D.邻面舌1/2处E.邻面龈1/3处 女性,40岁。外伤致股骨内外髁部骨折,关节面不平,相差0.6cm。虽经治疗,骨折移位未见改变。其最可能出现的晚期并发症是。A.骨化性肌炎B.褥疮C.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D.膝关节僵硬E.膝关节外翻 最大呼吸流量(PEF)变异率达到怎样的标准,可诊断为哮喘。A.日内或昼夜波动率&le;10%B.日内或昼夜波动率&ge;20%C.日内或昼夜波动率&ge;10%D.日内或昼夜波动率&le;20%E.无变化 根据《电信条例》,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典型业务经营者。A.获得市场地位的有效资源B.取得经济收益的附加条件C.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基础D.进入电信业务市场的法定凭证 数字证书采用公钥体制时,每个用户庙宇一把公钥,由本人公开,用其进行。A.加密和验证签名B.解密和签名C.加密D.解密 导致岩石物理风化的主要原因有、和等。 ___是通过与自己熟悉的人沟通,达到交流感情、减轻烦恼困扰的一种心理调适方法。A.暗示调适法B.交往调适法C.活动调适法D.自我放松 "Allen"试验用于检查。A.桡、尺动脉的通畅和相互吻合的情况B.腕管综合征C.胸廓出口综合征D.颈肋畸形E.神经根型颈椎病 关于深感觉传导束:A.第二级神经元在脊髓后角B.由内向外依次来自颈、胸、腰、骶C.受损易出现昂伯征阳性D.薄束在楔柬的外侧E.在脊髓前联合交叉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测试项目不包括A.书写检查B.听觉理解C.复述检查D.命名检查E.自发言语 断电后,计算机内存RAM和ROM中的数据。A、RAM,ROM都丢失B、RAM丢失,ROM存在C、RAM存在,ROM丢失D、RAM、ROM都保存 没有故障而同时停运的输变电设施,按“”统计。 ___是整个电子政务的源头,是各部门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的前提。A.信息资源数据库B.全融管理信息库C.海关管理信息库D.财政管理信息库 某施工工地脚手架垮塌,造成l0人重伤,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该事故的等级属于。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 下列实验室检查中,对诊断甲亢最可靠的是A.甲状腺肿大B.基础代谢率增高C.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D.T3、T4增高E.多食、消瘦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关于防止地表水污染的具体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水体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B.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C.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水体的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D.禁止排放含病原体的污水 商品包装根据其目的分为A、商业包装B、工业包装C、销售包装D、运输包装 根据理论,应采取强硬的或“松弛”的方法,或“权变”论进行管理.A.需要层次理论;B."X"理论和"Y"理论;C.保健因素理论;D.公平理论 患者反复头痛,突发上睑下垂,眼球不能向上、向内运动,向下运动也受到很大限制。出现复视、瞳孔散大。最可能的诊断是A.面神经麻痹B.动眼神经麻痹C.外展神经麻痹D.眼神经麻痹 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来源的不同方式,航运公司的融资方式可以分为。A.内部融资B.外部融资C.股权融资D.债务融资E.长期融资 细水雾具有良好的点绝缘性,对环境无污染,可以降低火灾总烟气含量的毒性.A.正确B.错误 女性,58岁,服毒自杀后半小时出现头晕、头痛、多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急诊入院后体格检查:意识模糊,两肺满布湿啰音,呼出气体有浓烈的大蒜味。可通过何种检查方法判断患者中毒程度A.测定呕吐物中有机磷的含量B.测定尿中三氯乙醇的含量C.测定全血胆碱酯酶的活力D 包装一般可分为:商业包装、。A.出售包装B.储存包装C.运输包装D.简单包装 2007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进行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试点,标志着资本项下外汇管制开始松动。A.上海浦东新区B.深圳光明新区C.青岛四力新区D.天津滨海新区 张某为严重烧伤患者,体质虚弱,为了营养支持和治疗,请营养师进行会诊。营养师会诊后给出的治疗膳食为。A.低蛋白膳食B.低脂肪膳食C.低盐膳食D.高纤维膳食E.高能量高蛋白膳食 交通安全设施除里程标、百米标和公路界碑以外,还包括下列方面。A.交通标志、交通标线B.防撞设施、隔离栅C.可变情报板D.桥梁防抛网E.视线诱导设施、防眩设施 患者男性34岁,2周来右侧后牙咬物不适,喝冷热水引起疼痛。近2日来,夜痛影响睡眠,并引起半侧头、面部痛,痛不能定位。检查时见右侧上、下后牙多个充填体。应进行继续检查。当日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A.局麻下开髓,封失活剂B.局麻封闭止痛C.服水炎止痛D.针灸为合谷、平安穴E 右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机制,主要为A.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B.心肌供血减少C.右心房及上腔静脉压力升高D.下肢静脉回流增多E.肺淤血 根据膨出物的内容,可将显性颅裂引起的膨出分为、、和。 电力变压器按防潮方式分类,有。A.芯式变压器B.密封式变压器C.开放式变压器D.灌封式变压器 信息整序的目的在于信息流的混乱程度。 车身前立柱切割后,可用的方式连接。A.搭接B.无插入件对接C.有插入件对接 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包括:、、、。 国产汽车的编号规则中,车辆类别代号2表示的是。A、载货汽车B、牵引汽车C、越野汽车D、轿车 对工程项目组织影响的组织内部因素包括。A.国家经济管理环境B.项目的经济合同关系C.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方法D.组织领导及成员的素质 电力事业投资实行什么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