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优秀教学案例《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优秀教学案例《质量守恒定律》
3.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通过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外延。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对质量守恒定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4.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化学实验和观察生活中的质量守恒现象,学生能够亲自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证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掌握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能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规律。
2.分享成果: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3.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并解答问题,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四)总结归纳
1.归纳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点: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原理和应用,让学生清晰地掌握这一概念。
2.强调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这一定律的重视。
4.学会关爱环境,提高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规律
3.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4.生活实例中的质量守恒现象
四、教学策略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2.利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践能力。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微专题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微专题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微专题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角度1】化学式和化学计量数的推断推断化学方程式中未知的化学式,主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原子守恒。

例如:X+6O24CO2+SO2+2H2O元素种类 C H O S反应物中原子个数0 0 12 0生成物中原子个数 4 4 12 1差值 4 4 0 1X的化学式C4H4S【强化训练】1.(2023·铁岭中考)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为我国化学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主要反应为X+NH3+H2O+CO2===NaHCO3+NH4Cl,其中X的化学式是(A)A.NaClB.NaNO3C.NaClO D.Na2O22.某火箭发射时两种推进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x N2↑+2CO2↑+4H2O,x的数值为 (C)A.1B.2C.3D.4【角度2】物质组成的推断推断物质的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常用的两种解题方法:(1)根据反应物中存在的元素,定性的判断生成物中存在的元素。

(2)根据生成物中所含有的元素的质量,定量的判断反应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

【强化训练】3.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它质轻、吸水性好,可作防滑剂。

“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Mg5(OH)2(CO3)4],其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分解,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C)A.CO2B.MgO C.MgCl2D.O24.3 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1.8 g水。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A.无法计算出该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D.3 g该物质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6 g【角度3】微观反应示意图1.先对应表示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若小球代表的原子已知,则可以根据反应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小球代表的原子未知,则根据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配平。

2.根据书写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或分子个数比、判断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判断物质的分类等。

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总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总结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1、涵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适用范围: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

3、守恒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

4、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①不改变:从宏观来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不变以及元素种类不变。

从微观来看有三不变,即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②改变:从宏观来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来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③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5、应用:①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组成②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③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计算④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守恒对象是物质质量6、注意:①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反应物的任意质量之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知识点2】化学方程式1、涵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写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①客观事实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

②质量守恒定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适当的计量数使反应物、生成物各原子数相同。

3、书写步骤:(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平方程式,方法有:①观察法②最小公倍数法③奇数配偶数法④待定系数法⑤假定计量数“1”法⑥原子守恒法(3)注明反应条件,加热用“△”(点燃、高温都不能用“△”符号取代)。

(4)标出生成物状态。

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其化学式后面标上“↑”;若反应物无固体,生成物有固体,在其化学式后面标上“↓”。

4、表示的意义:从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从量的方面,在宏观角度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在微观角度表明反应物、生成物间粒子数之比。

5、读法:可以从质的角度、量的角度、粒子的角度来读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3】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错误1、错写物质的化学式2、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方程式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或所配的计量数没有约成最简整数比)4、错标或遗漏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物(↓)的有关符号5、错写或漏写反应条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4.学会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重难点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P+O2P2O5 Fe+CuSO4-→ Cu+FeSO4【实验1】质量守恒定律——白磷的燃烧【实验2】质量守恒定律——硫酸铜与铁反应1.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解释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如1 g水加热后变成1g水蒸气,该变化前后虽然质量不变,但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同步训练】1.下列变化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的是()A.10 g水变成10 g冰B.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C.9 g水完全电解成1 g氢气和8 g氧气D.5 g糖放入25 g水得到30 g糖水2.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m g水受热变为m g的水蒸气B.62 g磷和80 g的氧反应生成142 g五氧化二磷C.20 g食盐溶于80 g水得到100 g的食盐水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3.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探究活动中,陆红同学在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下列叙述错点燃误的是()A.部分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B.天平不平衡C.此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锥形瓶的瓶塞会被冲出来②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如体积或分子个数的守恒等【同步训练】1.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 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C.在10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 g过氧化氢和70 g水D.1.2 g碳与3.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2.判断下列语句的正误(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生成2 L水()(2)10 g食盐溶解在100 g水中,形成110 g食盐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每2体积的CO和1体积的O2发生反应时只能生成2体积的CO2,其体积在反应前后并不相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没有参加反应的和不是生成的物质不能计入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3、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则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4、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有: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改变的有: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和。

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改变的有: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练习:2.3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

二、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的意义: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

■量的意义: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微观意义:表示各反应物及各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C + O2 CO2为例。

■种类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质量读法: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个数读法: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课题2 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1)要遵守客观事实;(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写二配三注四改。

一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之间或生成物之间连“+”,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连“==”。

二配:配平,使每种原子在等号两方的个数相等。

三注:注明条件、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

◆配平方法1: 定1法三、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标准:1、看化学式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看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贴近生活: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质量守恒定律,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我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全面发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设计有趣的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思考。
2.通过示例和实验现象,向学生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3.引导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使其对这一定律有全面的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看法。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讨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实验现象,掌握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实质。
2.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了解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认识其局限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现象。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宏观的质量守恒认知,实现从整个体系到具体反应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实现从客观物质质量到微观原子质量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分析,实现从质量总和到质量比例的思维转换;通过元素守恒的本质认知,实现从物质改变到元素不变的思维转换。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本课题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题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时的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对化学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开展实验探究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奠定了操作基础。

元素、原子、分子、化学式、化合价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学习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和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本单元主要内容是物质中质量守恒的基本概念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能够了解物质中的质量守恒现象及其应用,并通过实验与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物质中质量守恒的基本概念;–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作用和原理;–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注重实证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质量守恒定律的引入(10分钟)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入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如:将一块蜡烛点燃,用天平称量蜡烛燃烧前后的质量,观察质量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质量是否守恒,为什么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原理(15分钟)通过讲解、小组讨论和实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原理。

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意义。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0分钟)通过实验和问题解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如,将一固定质量的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观察物体在空中与地面碰撞前后的质量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质量守恒定律在此实验中的应用。

4. 巩固与拓展(20分钟)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的方式,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进行巩固与拓展。

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引导法:通过小实验引入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2.讲解法: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1. 定义。

-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 例如: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2. 适用范围。

-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 例如:将10g水加热变成10g水蒸气,这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但如果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变化,就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 从原子的角度。

-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 以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为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_2+O_2{点燃}{===}2H_2O。

反应前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反应后水分子也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也是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所以质量守恒。

2. 从分子和离子的角度(对于有分子或离子参加的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对于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但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 例如在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NaOH + HCl===NaCl + H_2O中,反应前是Na^+、OH^-、H^+和Cl^-,反应后是Na^+和Cl^-以及H_2O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也不变。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解释化学现象。

- 例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这是因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是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所以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2.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 在化学反应A + 3B===2C + 3D中,已知2.3gA和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知识点总结《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知识点总结《质量守恒定律》

1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一)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过程说明①集气瓶底部细沙的作用:。

②橡胶塞上的导管下端能接触到红磷的目的:;上端套气球的作用:;。

③气球的变化,红磷燃烧时,因为;降温过程中逐渐变;冷却到室温时的情形是,因为。

④引燃红磷后,迅速的原因,塞紧的原因:。

⑤再次称量时,为什么要等到冷却:;。

2、现象:;;;。

3、结论:。

4、反思1)若不用玻璃管并且套气球可以直接用塞子塞紧锥形瓶吗?答:,。

2)若整个实验中,小气球无变化,可能原因是什么?答:。

3)文字表达式。

4)实验若要成功,关键因素是:。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过程的说明:本实验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是体现定量实验的严谨性,注意密闭性。

但若改为开放式(即容器口敞开)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2、现象:;;。

3、结论:①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和实际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之和等于最后生成的铜的质量和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之和。

(注意,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不能叙述为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②Fe+CuSO 4=FeSO 4+Cu4、拓展:①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②因为反应后生成的Cu 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Fe 的质量,故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比起始溶液的质量(选填“大”、“小”,下同),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最后所得溶液的密度较反应前变。

③反应前CuSO 4溶液中存在Cu 2+、SO 42-、H 2O 三种粒子,反应后FeSO 4溶液中存在着Fe 2+、SO 42-、H 2O 三种粒子,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铁比铜活泼,在这个反应中转移2个电子给,结果生成了和,而在这整个变化过程中和根本没有发生变化。

(用“Cu 2+”、“Fe 2+”、“SO 42-”、“H 2O”、“Fe”、“Cu”填空)④凡是含(用“Cu 2+”或“Fe 2+”填空,下同)的溶液的颜色都是蓝色的,凡是含的溶液的颜色都是绿色的。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
2.采用讲解、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3.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动画或视频,形象地展示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向学生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理。
2.讲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详细介绍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5.教学内容与过程亮点:本案例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得非常详细和具体。从导入新课到讲授新知,再到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突出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这种详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在每一步学习中都得到充分的引导和启发,确保了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内涵和外延。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现象。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素养。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会分析实验结果。
3.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有答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假设,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学习难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应用: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1. ____________的反应物的____________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相对质量____________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相对质量____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前后,因为原子的种类____________,原子的数目____________,所以宏观表现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__________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_____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

4.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

1.答案: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质量总和总和总和2.答案:没有改变没有增减3.答案:质量守恒化学计量数种类数目4.答案:C H O二、预习展示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学案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1.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克,在点燃的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9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A.8克 B.12克C.11克D.无法确定2.Y2+2□====4XY中方框里应填写的化学式为( )A.X2Y2 B.X2Y C.X3Y4 D.XY23.在X+2O2点燃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A.CH4 B.C2H5OH C.CH3OH D.CH3COOH4.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答案:1.B2.B3.A4.C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目标一:质量守恒定律学生作出假设:假设1、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假设2、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假设3、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探究】通过什么方式可以验证你的假设呢?下面请大家结合教材90页的活动与探究讨论一下如何设计这两个实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实验和讨论中与同学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意识到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例如讲解化学肥料的使用原理,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作。
3.问题导向: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解答问题,学生能够逐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共同讨论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教学案例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为内容,旨在通过实际教学过程,展示如何有效地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传授给学生,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掌握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实质,并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规律,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二)问题导向
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让学生主动探索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2.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寻找规律,逐步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汇总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1)白磷燃烧实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锥形瓶、玻璃棒、小气球【化学方程式】【实验示意图】【实验步骤】①在底部铺有细沙【防止锥形瓶炸裂】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白磷。

②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防止受热的空气膨胀弹开橡胶塞甚至炸裂锥形瓶】,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方便利用玻璃管点燃白磷】 ③将锥形瓶和玻璃棒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盛的质量1m④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⑤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在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量的质量2m【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称量的21m m =【实验结论】反应前各反应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烧杯【化学方程式】【实验示意图】【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出去铁钉表面的氧化层】,将盛有稀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1m②将铁钉浸到稀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③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稀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2m ,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实验称量的21m m =【实验结论】反应前各反应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上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4、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对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或化学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
镁+氧气
氧化镁
点燃
Mg + O 2
MgO
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指针向左倾斜(变重)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
? 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 ? 2、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
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 3、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未反应的物 质和催化剂
质完全反应,则生成 C物质的质量为 ( B )
A、 8克 B、18克
C、10克 D、无法确定
5、将27.5克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
物质的质量为 17.9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 )
A、9.6克 B、12.6克 C、6.6克 D、14.9克

2KMnO 4 = 2K 2MnO 4+MnO 2+O 2↑
? 4、不能忽略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气 体质量,此类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化学反应实质是什么?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
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 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水分子
H
O
H
H
O
H
2H2O
H
H
O
H
H
O
通电
===
氢分子
HH HH
氧分子
O O
2H2 + O2
思考:反应中原子种类、原子数
别漏了 我
27.5g
=
17.9g +氧气的质量
目、原子质量有什么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变、不变、可能改变:
元素种类不变;Βιβλιοθήκη 元素质量不变;宏观
六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微观
物质的种类改变;
两改变
分子的种类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现象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D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C、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结冰质量不变 2、请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能否点石成金?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实验现象: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反应原理: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Na2CO3+HCl
NaCl+CO2+H2O
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
镁条燃烧前后 质量总和的测定
实验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白色固体, 同
时还有白烟产生
反应原理: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石头中没有金元素,所以不能点石成金。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知,铁丝在氧气中燃
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 C)
A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B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D无法确定质量大小
4、在化学反应 A +B = C 中,10克A物质恰好与 8克B物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 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白磷燃烧前后 质量总和的测定
实验前
实验中
实验后
现象: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气球先鼓起后瘪掉 ,天平仍保持平衡。
=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量总和 m(P)+ m(O2)= m(P2O5)
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 质量总和的测定
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
? 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 ? 2、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
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 3、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未反应的物
质和催化剂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 质量总和的测定
现象:铁溶钉液表由面蓝有色红变色成固浅体绿物色。质析天出平,平衡
反应原理: 铁 +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结论F:e +反C应uS物O质4 量总和=C生u 成+ F物eS质O量4 总和
m(Fe)+ m(CuSO4) = m(FeSO4) + m(Cu)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