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东北寒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思考

东北寒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思考
艺 术 论 丛
对 州பைடு நூலகம்
10 1 30 2
东北寒地高校校 园景观设计 的思考
褚 金
吉 林 动 画 学 院 吉 林 艺 术 学 院在 读 硕 士研 究生
高 校 校 园 景 观 设 计 是 高 校 整 体 布 局 全 面规 划 的 环 境 设 【 要 】现 代 教 育理 念 下 , 园景 观 , 为 校 园 环 境 建 设 摘 : 校 作 来 地 历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同 时 也是 现 代 校 园精 神 文 明 建 设 的 重 要 体 计 . 自于 对 校 园 自然 环 境 条 件 、 理 位 置 、 史 文 化 等 因 素
的简 要 历 史 .对 美 学 的 研 究 对 象 、范 围和 意 义有 了初 步 的认
识 。 这使 得 作 为 艺 术 专 业 的 学 生 的 我 对 专 业 有 了更 进 一 步得 了解 和 认 识 。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 产 生 了 一 些 个 人 想 法 , 本 篇 我 在 文 章 中做 以 简 要 概 述 , 不 属 于创 新 一 类 , 却 对 于 我个 人 来 并 但 说 是 一 个 个 人 专 业 和 综 合 素 质 的提 高 。
的就 此 中止 , 是 继 续 有 演 奏 着延 续 着 它 的 生 命 , 通 常 也 被 而 这 称 为 “ 度 创作 ” 而 这 一 过 程 也 正 是 音 乐 所 独 有 的 , 是 音 乐 二 。 正
和 看 法 层 出 不 穷 , 一 学 期 的美 学 学 习 过 程 中 , 学 会 了 美 学 在 我
园 的文 化 气 息 。校 园景 观 设 计 的多 样 化 特 点 , 括 功 能 、 式 包 形 及 配 置 的 多 样 化 。如 不 同草 坪 、 山 , 体 景 观 的造 型 、 度 、 假 水 尺 色彩 、 质 、 图等多种变化 。 材 构

东北地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东北地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学校花园的景观设 计使用冰和冰 景的独特 景观 也可以丰 富冬季
的校园空间 , 丰富师生的学 习、 工作 、 生活 , 比如开展冬季冰 景户 外景观的设计 , 尽可能带动 学生和教 师参 加 , 在校园 内手 工制作
冰雕, 形成东北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
3 小 结
设计独特的大学校 园景观在 中国东 北论述 了原理和方 法, 中
的趋势。在 冬季. 东北地 区有 一种占主导地位 的风, 这需要在建
园景观建设 , 研究 的范围很 广, 它涉及很多学科, 再加上 我自己的 经验 和能力, 缺 乏经验, 所以研究结果校 园景观设 计的原则不 可
以完全反映在东北大学 , 这还 需要进一步 的研究在许 多领 域 , 本
筑物 的北面进行合理的配置, 以达到抵御风 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 东北地 区 ; 校 园景观 ; 设 计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4 .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7 8 9 7 ( 2 0 1 7 ) 1 4 — 0 1 4 0 一 【 ) l 因素校 园环境 , 我们应 该利 用冬季元 素现场, 使 用独特 的冰雪资
国东北在校 园景观 建设的设 计方 法, 应该反映 区域特征 . 反映历
必须首 先考 虑的是选择绿色植物 ,可以为黯淡的冬季东 北地 区 的校园景观设计进行 改善, 以树 叶和 常绿植物 的搭 配, 快 速和缓
并与该地 区的城市 建设和整合性 的景观和 冬季 景观 相结 慢 增长 的结合, 树和灌木 的组合 平等等等 , 达到完美 结合 的颜色 史遗产 , 合 , 为大学景观设计提供一些新的设 计思 维。论述在 中国东 北校 和香味。由于东北地 区的天气和地理位置, 它的种植也有季节性

基于水文环境模拟的寒地海绵校园优化设计研究

基于水文环境模拟的寒地海绵校园优化设计研究

基于水文环境模拟的寒地海绵校园优化设计研究刘生军,杨凯,崔诗敏,杨晓萍,董云帆,郭子威(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辽宁沈阳 110180)摘要:文章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研究了东北大学浑南校区的校园自然地理现状、校园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并运用InfoWorks ICM软件进行了校园水文环境的模型模拟,分析了东北大学浑南校区在不同降雨情况下的积水情况,总结了基于沈阳降雨特点的校园自然汇流所出现的雨水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了结合校园海绵设计具有可实施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从校园规划视角,为东北大学浑南校区校园构建良好的海绵空间系统层次,充分利用寒地雨雪资源的分布特点建设生态校园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

关键词:海绵校园;雨水管理;模拟评估;寒冷地区[中图分类号] TU985.12 [文献标识码] A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Cold Ground Sponge Campus Based onHydrological Environment SimulationLiu Shengjun, Yang Kai, Cui Shimin, Yang Xiaoping, Dong Yunfan, Guo Ziwei(JangHo Architecture, Northeast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80, China)Abstract: U nder the concept of sponge city, this paper studi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ampus physical geography, campus spatial structure and land use layout of Hunnan campus of th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nd used some software such as Infoworks ICM to simulate the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ampus, analyzed the ponding situation of Hunnan campus of th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under various rainfall conditions, and summarized the rainwater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arising from the natural confluence of the campus based on the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of Shenyang. Furthermore,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combined with campus sponge design,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design basis for constructing a good sponge space system level in Hunnan campus of Northeast University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in and snow resources in cold regions to construct an ecological campus. Key words: sponge campus; rainwater management; simulation evaluation; cold area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

寒地校园公共设施设计探析

寒地校园公共设施设计探析
2 . 2 细 节 上 的 改善
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 很多校 园地处严寒地区 , 这就需 要在 寒地这一特殊的地理 背景下 ,探讨校 园的建设 以加 、 地理特 征以 及在 校人 员行为模式 的研究 ,提 出具 有寒 地特 色的大学校园设
多校 园都地处于严寒地带 , 相对于温暖地域环境下 的校 园, 自然 环境 、 地域 文化 特征无 疑更加咀显。 作为寒地校 园独有的个性化 特征 , 在进行寒地校 园建设 时需要特 别从 当地 自然环境 、 地域特
点出发 , 仔细研究校园的空 间形 态, 这对建立具 有独 特特 色且保 持持 久生命力的校 园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
不 同层次 的划分 , 限定不同领域 , 增加空 间领悟 感 , 将 空 间进行
校园作为我 国社 会发展 的重要元素 以及适应社会 变革 的重 要基础性设施 ,其发 展的顺利与否直接影 响着 国家能否在激烈 的国 际竞争 中处 于有利地位 。 随着国家对 教育的 日渐重视 , 校园
的个性化 建设已经被越来越 多的人所重视 , 而我国幅员辽阔 , 很
计方法。
寒地校 园建设需要考虑到长 期 的大风天气为 日常 的教学活
动所带来 的影 响 , 特 别是冬 季强 烈的西北风影响更为严 重。 因此
关键词 :寒 地; 校园; 公共设施 ; 设计; 个性化 特色
在进行校 园设 施的规划时 , 可以利用风屏 障设 计原 理 , 将建筑布 置在主要 动空 间的西北向 , 这样 可以有效 阻挡西北风 的侵袭 , 对 于微观气 候的 良性发展 以及改善校园冬季活动都 有很大的促进 作 用。 此外 , 在进行寒地 校园设施规划时还需要 充分 考虑日照的 因素 , 冬 季较 为寒冷 , 要 想使师生感受到 良好 的舒适度 , 就必须 加 大阳光 的辐射量 ,这就 要求在设 计时合理 布局 日照间距 以满 足 室内的 日照条件 , 除此 以外 , 还需要特别重视室 外活 动场 地的 日照条件 , 力求更多地获取 阳光照射 , 创 造出更加 舒适 的微 气候 环境【 3 】 。在 具体 实施 上 , 可以在建筑物 的南侧保 留更多的室外 空 间, 以此获取 更多的校 园交往环境。 学校作为 学生 学习阶段主 要 的活动 场所 , 在进行校 园建设 时应尽可 能多地体现人性关怀 , 提升校园空间品质 , 为学生提供 更加 舒适 的学 习环境 , 让 学生 之 间更多的交流 接触 ,在保证 足够 室内研讨 活动的 同时增大室外 的活动时间和活动量 。但寒地校 园地处严寒地带 ,对 此影 响较 大, 在进行校 园基础设施规 划时可以采用创造 多层 次、 多功能校 园 室外空 间环境的方 法改 善现状 。 从具体 实施 层面上讲 , 寒 地校 园建筑 日照间距较大 , 很容易给人带来冷清的感觉 , 这 对校 园环 境微气候是十分不利 的,设计师可 以在校 园中的 空旷 空间进行

东北寒地大学校园水景设计研究

东北寒地大学校园水景设计研究

东北寒地大学校园水景设计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高等学校的持续“扩招”和新校园建设迅速推进,使得人们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要求不断提高。

如何更好地设计满足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和精神需求,营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的校园水景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本论文正是从这一背景和要求出发,应用文献查阅、实地查等方法对东北寒地大学校园水景设计进行研究,提出水景设计的原则、表达方式等,以不断完善大学校园水景营造的理论和方法。

全部内容共分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重点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对水景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对“水景”、“水景设计”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就水景的形态、类型、作用以及水景的文化内涵、构景要素、构景形式等进行了叙述;第三部分主要总结凝练了东北寒地大学校园水景设计所应遵循的地域性、人本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等原则,探讨了大学校园水景营造所要考虑的自然、人文以及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等诸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北寒地大学校园水景的设计表达方式;第四部分主要以东北寒地典型大学校园——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明确了水景的现状并梳理出水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景优化设计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和优化设计的主要策略,并对校园水景优化设计提出了具体方案。

通过对东北寒地大学校园水景设计的研究和思考,不仅可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设计的理论体系,还能对东北寒地大学校园的水景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使东北寒地大学校园水景设计少走或不走弯路,踏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北方寒地大学校园景观场所精神的构建

北方寒地大学校园景观场所精神的构建

2022年第16期现代园艺近年来,人们对景观设计有了更高要求,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等更高层面的需求。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不仅能为师生提供学习的场所,而且校园景观场所精神的构建能直接对师生产生积极影响。

目前,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而寒地高校景观场所设计体系并不完善,因而其校园景观场所精神的构建和表达就显得尤为迫切。

1场所精神概述场所精神()一词出自拉丁文,古罗马人相信人在自然中生存必须有守护神,证明他生活的环境具有确定的特征,即一切事物都具有独特而内在的精神意义和特性。

场所精神表现是一个场所区别于其他场所的特征和氛围,能帮助人们区分不同的场所,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场所精神”概念由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提出,且他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阐述了具体的场所精神,认为所有场所都由天和地的某些具体特殊本质所决定,包含2个相互作用并影响自然场所的因素———“地景”“天空”。

其中,“地景”的基本元素为起伏的地表、植物、水体,是场所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环境表达和场所精神营造的基础条件。

身处校园内的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的氛围及感知到的存在意义就是一所大学的场所精神。

简言之,大学校园景观场所精神的营造是通过校园景观设计体现学校特色,赋予独特的生命力。

2构建大学校园景观场所精神的意义2.1体现校园自身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对于任何事物,有历史才有积淀;对于一个场所,历史文脉是最具内涵的特征,如果一个空间具有一定的历史感,能更加容易唤起人们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从而对场所产生认同感,进而生成场所精神。

学校的历史文化,包括校风校训、学校发展历程以及办学特色等在发展中形成的历史积淀都涵盖于校园历史文脉中。

而校园景观场所中的小品、花草树木、空间布局等,往往承载着校园特色文化,师生身处其中就能感受到景观场所的精神与内涵。

地域精神又称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人们,为了适应地区自然、社会环境而创造的个体文化。

寒地城市校园广场可行性研究最终版课件

寒地城市校园广场可行性研究最终版课件
寒地校园广场微环境调节化设计 寒地大学外部空间微气候的营造对于寒地大学校园广场使用有巨大的影响。 对于地处寒冷气候条件下的校园广场而言,微气候环境设计提升广场空间的热环境质量为目标, 主要以获得良好的光环境和改善风环境为手段。
寒地城市校园广场可行性研究最终版
风环境——“风口”设置风屏障
调节风环境的要考虑两种主 要因素:主导风向风的疏导 和广场围合形式 建筑设计要素:建筑布置在 西北向,同时,三面围合型 广场,主导风向有建筑阻挡, 冬季寒风会受到阻挡增大, 围而不堵,其风速比其他类 型的广场要小,是比较理想 的围合方式。
02
环境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对策
主体行为交往尺度空间设计对策
体现地域性特色的细节设计对策
以吉林建筑大学校园广场为例分析
03 吉建大校园广场概况
吉建大校园广场环境空间问题及设计对策
吉建大校园广场交往活动空间问题及设计对策
寒地城市校园广场可行性研究最终版
寒地高校室外空间特点
关键词:风雪 风向 规律性
1
寒地校园广场设计缺点
主体行为模式空间设计
空间围合尺度 D/H影响空间视觉感受 空间归属感
寒地城市校园广场可行性研究最终版
黑 龙 江 大 学 广 场
寒地城市校园广场可行性研究最终版
黑龙江大学实验楼前广场 通过景观树木、灌木对场地进行一次划分,通过假山、水池、休闲座椅对场地进行二次限 定,再配以景观石,雕塑,使得尺度较大的楼前广场尺度宜人,吸引人们在此停留。
关键词:地域性 使用率 尺度
校园广场定义及作用
关键词:边界 活动空间
寒地城市校园广场可行性研究最终版
寒地高校室外空间特点
根据寒地的地域气候特点,总结出室外空间特点如下: (1)冬季风雪影响大,冬季主导风向是西北方,降雪量较大,室外物理环境恶劣。 (2)冬季时间长,对日照要求高,漫长的寒冷气候使得建筑对对阳光需求强烈。 (3)空间使用频率具有规律性:根据课程安排有规律可循,学生的生活方式相对简单,每天大部分时 间可能在教室、宿舍、食堂、体育场度过。

寒地城市校园广场可行性研究最终版

寒地城市校园广场可行性研究最终版

校园广场作用
校园广场是校园规划中的核心部分,是高校展示 其校园文化内涵的窗口:连接广场周边建筑的场 地:供在校师生散步休闲;举办小型聚会、露天 活动。
寒地大学校园广场设计存在问题
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分析寒地高校校园广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关于校园广场很少有成套系统的理论和时间经验作支撑,校园广场的发展缺乏地 域特色: 其次,校园广场空间设计与寒地高校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模式有一定背离,致使出现广 场空间使用率低,空间浪费等现象; 再次,广场尺度、唱的铺装、绿化设置、附属设置、边缘的处理存在不足,缺乏季节 性考虑等问题。 校园广场是校园景观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4、景观——广场植物配比问题
植物季节性明显
广场植物季节性明显,春季重新 种植,秋冬季节一片荒芜,使得 广场没有生机。
植物层次性不明显,种类单一
广场植物均为低矮小灌木,削弱 了空间层次感,夏季起不到遮阳 蔽日的作用。广场植物种植在花 坛里,与人的关系不紧密,无亲 和力。
调整意象
多种类种植植物,丰富校园色彩, 降低花坛高度,使人与自然互动, 高大乔木,增加空间层次感。
视觉效果
地域性特色细节设计
公共设施的围合可以形成个 体空间,具有私密性,满足 个人需求和交往,夏季防晒, 冬季防风
校园广场标志元素是形成广 场景观的重要因素,也是提 升校园形象的重要手段,是 表达校园主题的重要手段之 一。也为冬季寒地单一的空 间点缀活力。突出表达校园 主题。
以吉林建筑大学校园广场为例分析
根据寒地的地域气候特点,总结出室外空间特点如下: (1)冬季风雪影响大,冬季主导风向是西北方,降雪量较大,室外物理环境恶劣。 (2)冬季时间长,对日照要求高,漫长的寒冷气候使得建筑对对阳光需求强烈。 (3)空间使用频率具有规律性:根据课程安排有规律可循,学生的生活方式相对简单,每天大部分时 间可能在教室、宿舍、食堂、体育场度过。

寒地大学校园设计探索

寒地大学校园设计探索
张向宁等 : 寒地大学校园设计 探索
3l
D OI : I O . 1 3 9 0 5 / j . e n k i . d w j z . 2 0 1 5 . 0 9 . 0 1 2
寒 地 大 学校 园设 计 探 索
张 向宁 , 朱
( 1 .哈尔滨 工业大 学建筑设计研究 院。 哈尔滨
动和噪音等 影 响。室外 实训 场 地结 合基 地 周边 绿 化 设置 , 集约高效利用土 地 , 实现 教学 、 实 验与 实训 紧密 集合 。建筑组 团内部 近距 离 以室 内暖廊相 连 , 确保 师
生冬季足不 出户 、 联 系便捷 。远距离则 采用 开 敞连廊 相连 , 减 少雨雪 天 气 的影 响 , 为师 生提 供最 温暖 与人
模式, 以“ 一心 、 一环 、 一带 , 三轴 、 多组 团” 进行 空间架
构, 体现 了刚柔相济 的布局 特色 。图书馆作 为校 园核

心建 筑统 领全 局 , 工字 形平 面组 织 , 建 筑语 言舒 展大
气、 简练刚毅 , 隐喻学 校严谨 与秩序 并重 的工科 特征 。 总体布局采用环状 路 网、 结 合校 园景观带 串联 教学科 研 区、 行政 办公 区 、 文 体 活动 区 、 生活 服 务 区 , 各 功 能 区间以景 观 、 绿化 、 休 闲 区彼此 相 间 和联 系 。路 网尺
度适宜 , 确 保 土地集 约 , 管 网集 中 、 联 系便捷 、 资 源 共
享、 运 营低 耗 。建 筑 主人 口位于 基地 东 侧 , 临 近香樟
建筑之 中, 为师 生提 供 高 品质 的就 餐环 境 。校 医院 、 体育活动 区临近校 园南入 口, 方便 家属 区使用 。文 体
活 动区位 于基 地北 侧 , 临近 红梅 大街 , 与其 他功 能分 区动静分离 , 既方便 师生 又利于对 社会 开放 。该 区域 结合校 园 自然景 观 , 以大学 生文体 活动 中心为核 心呈

寒地大学校园个性化设计探讨

寒地大学校园个性化设计探讨

园空间 的发展 , 近年 来 随着高等教育 事业 的发 展、 科学 技术 的进步 , 带动了寒地大学 校园建设水 平 的不 断提高 , 变化 是
有 目共 睹的 , 但是仍然是存在着不少问题。
例如 。 校园空间设计忽视寒地特殊的地理条 件和气候 条 件 。 目模仿南方校 园的设计手 法 。 盲 在空 间形态 和景观设 计
寒地 大学 校 园个 性 化 设 计探 讨
张 璐 廖 , 宁
大连 16 1 ) 1 0 2
(.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0 ; 2 大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辽宁 50 1 .
【 要】 在“ 摘 寒地” 这一特定气候区域背景下, 探讨大学校园如何适应高校建设的发展趋势、 地域特征及校
1 寒地大学校园现存问题 寒地冬季漫长 、 气候严酷 , 在一定 程度上 制约着 大学校
间形态上具有中 国园林 建筑 的特 色。但是 , 在新 技术革命 的 冲击和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 , 中式布局在 寒地校 园建 集 设 中展 现出明显 的优势。例如 , 中紧凑的校园空间形态使 集 建筑外部交通路线短捷 , 以有效地减少冬季由于寒 冷和冰 可
以尊重 自然生态 为优先 , 强调绿色校园的营造。对 于寒地 冬 季漫长的气候特 点 , 适应气候 的生态设计显得更加重 要。因
景观要素如挡风墙和挡风树在校 园空 间中的灵活组合 , 也可 以改善风环境 。 调整微气候状况。一般在建筑南侧布置落 叶 树。 冬季叶落不遮挡 阳光 。 夏季树 叶茂盛可 以遮 阳; 而在建筑 北侧布 置常绿树 以引导风流 。 起屏障作用 。
维普资讯
1 8
蟊』越 蕊“ ¨ !l 瓣}i . 醋甜 _ _ 一 一~ i 箍 盘 煞 ““ 盘{ _ 蘩~i P { - . } i j

严寒地区冬季校园广场空间微气候环境研究--以大庆市为例

严寒地区冬季校园广场空间微气候环境研究--以大庆市为例

2019.22科学技术创新广场空间作为高校校园室外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影响校园生态环境和改善校园微气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校园广场是指为了满足高校校园生活需要而建造的,以图书馆、宿舍楼等功能性的建筑、道路、绿化、水体等要素围合,可供个体、组群、集体进行行为活动并具有一定的规模的结点型的校园公共活动空间。

微气候是指地面边界层部分,其温度和湿度受地面植被、土壤和地形影响。

同时,微气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其因子数量很多,主要因子包括温度、湿度、风、太阳辐射等,这些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微气候环境。

严寒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改善校园微气候环境可以提高校园整体舒适度。

对于校园微气候已有的研究,主要为校园不同类型绿地、植被结构对微气候的影响以及校园内建筑单体的微气候研究,但缺乏校园广场空间与微气候关系的实测研究。

本文研究严寒地区冬季校园广场空间和微气候的关系,对不同广场空间进行微气候环境的现场实测,以提高校园环境质量,提升校园户外活动的舒适性。

1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以大庆市高校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测试与研究。

大庆市属于严寒地区,冬季严寒漫长且多为寒风冰雪天气,最冷月平均温度≤-10℃,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145天。

广场空间是校园公共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建筑群体,绿化和交通道路等要素都会影响校园广场的空间形态,因此,校园广场空间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师生们常活动的室外空间微气候环境。

根据围合程度的不同,校园广场空间主要可以分为开放式广场空间、半封闭半开放式广场空间和封闭式广场空间,广场周围不同的建筑布局方式,道路交通走向以及水体绿化分布和下垫面材料等的选取和设计,会不同程度地改善微气候环境。

本文选取东北石油大学和八一农垦大学两所校园内广场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座校园的广场空间结构特征;结合实地测试分析对比不同校园广场空间微气候环境特点,探索严寒地区冬季校园广场空间微气候改善的方法与策略。

寒地高校校园广场环境设计研究

寒地高校校园广场环境设计研究

寒地高校校园广场环境设计研究作者:孔繁欣来源:《中国住宅设施》 2019年第7期孔繁欣摘要:寒地校园因为地域气候的因素,使得寒地的校园广场设计要考虑众多因素。

本论文研究在调研分析寒地高校校园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寒地高校校园广场的设计方法,充分发挥寒地校园广场的功能作用和艺术效果。

关键词:寒地高校;广场空间;地域性;景观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层次的提高,越来越重视教育。

随之校园的建设也迎来了挑战,要改善校园广场的设计,要以人为本,让学生老师有个好的生活环境。

通过调研及网上资料查询关于寒地校园广场景观的情况。

1 校园广场案例分析调查研究1.1 校园广场案例调研对哈尔滨理工大学南校区进行调研,校园广场的空间过大,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校园的硬质铺装整体还是运用传统设计理念,在材质和样式的选择上给人感觉略显单一,使得校园空间缺乏设计感。

如:图1 - 1 。

1.2 广场调研评析当前大学校园广场通常存在广场的规模、尺度偏大;广场中交通人员流动较乱;空间没有考虑细节设计。

校园广场的设计上缺乏想象与创新的挑战,还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设计和对传统设计理念的固定思维框架中,我认为建设不仅是为了设计,而是一种对于艺术追求的表现,也是用心去寻找美的过程,所以我们看到的有些景观环境缺乏人文情感在里面,而导致这一矛盾的产生因素就在于设计者对寒地高校地域特征的理解与情感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设计上体现地域特色的景观是设计校园广场的根本。

2 寒地高校校园广场空间设计寒地高校校园广场设计中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2.1 基于寒地地理环境空间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寒地广场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让学生有了充足的锻炼的空间,并且协调了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让人与设计场所的环境、设施、与整体文化充分结合,让校园特色和美感得到增加,使总体看来的设计更加的贴心合理。

2.2 场地铺装的文化性表达能够做到设计思维与建设多样化的高校学院少之又少,仅有部分校园空间在硬质铺地上进行了创新大胆的设计改革。

东北地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

东北地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

东北地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摘要:高校校园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景观形式,不仅可以反映校园特色,同时也应该表达出一定的地域特征,并且体现出育人功能。

特别是坐落于东北地区校园景观,由于地处严寒地带,具有特殊的气候条件人文历史等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更应当体现其特色。

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特殊环境对校园景观的影响以及归纳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为例,从多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大学校园景观应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及教育功能,并且提出了对师生启迪意义的生活、学习的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问题。

关键词:东北校园景观人文文化教育功能景观设计一.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作为一个需要并且能够直接体现校园文化氛围的地方,高校校园景观更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从而满足师生的使用要求和审美需求;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高校校园景观不仅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作用,并且同时需要体现其校园环境所特有的特征。

所以,高校校园景观的建设更家应该受到大家的重视,尤其是营造校园氛围,展现地域特征的同时,应当把校园景观设计放在第一位来考虑,通过良好的景观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氛围,并且通过景观环境的设计可以更一步体现其文化品质。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特殊,气候寒冷。

也正是由于寒冷因素的影响,使东北地区高校的校园景观建设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所以,在这种复杂的条件之下,如何才能更好的协调东北地区气候和高校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今东北地区校园景观设计的重点。

二.东北地区环境对校园景观的影响分析由于东北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冬季寒冷且漫长,不利于一下植物花卉的生长,并且水体景观在冬季大多时候也没有办法显现出其本来的面貌。

这些因素都对东北地区高校的校园景观的设计和表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对于冬季的气候,春、夏、秋三个季节能够更好的体现校园景观的特色。

东北地区的夏季,是一个比较舒适气候条件较好的一个季节,温度适宜,不同种类的树木花卉业都展现生机。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寒地高校宿舍内庭院优化设计研究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寒地高校宿舍内庭院优化设计研究

could provides complete facilities, be convenient and suitable for viewing and traveling.Key words college dormitories; courtyard;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学生宿舍楼围合出的内庭院,是连接宿舍楼建筑与外部校园环境的过渡空间,也是高频的人际交往发生地。

它承载着疏散人流、晾衣晒被、停放车辆等功能;其中的小型景观绿地,也可调节庭院内的小气候,有自然空调的作用。

文章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调研、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综合受测人群属性、活动情况、现状满意程度等调研结果分析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需要,发掘学生宿舍内庭院的人性化设计方法,从植物、小品、服务设施三个内庭院环境的构成要素着手,从功能规划及物质空间、行为引导,以及使用需要和心理需要两个层面提出优化策略,营造设施齐全、便利学生、宜观宜游的内庭院环境。

1研究理论综述1.1生态知觉理论生态知觉理论强调人的生存适应,是在自然环境中机体会因为环境的刺激出现有规律的本能反应,这种能力是机体在环境中进化适应的结果。

从环境角度分析,在生活中,一旦环境提供的某些特征向需要它的人暗示了它的使用价值,人们自然就会发掘和利用它。

从人的角度分析,人类知觉反映出人的先天本能,知觉是机体适应环境的结果。

摘要 作为承载大学生休息及学习娱乐行为的主要场所,学生宿舍内部环境往往备受人们关注。

而作为连接其与外部校园环境的过渡空间,同样也是高频的人际交往发生地的宿舍内庭院,其功能设施、环境布局往往受到忽视。

依据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从大学生的行为心理需要出发,以东北大学浑南校区学生第一宿舍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测、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其户外空间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研究依据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也期望相关策略能够实践于其他寒地高校宿舍内庭院的空间设计当中,营造设施齐全、便利学生、宜观宜游的生活环境。

东北寒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思考

东北寒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思考

东北寒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思考作者:褚金来源:《神州》2011年第29期摘要:现代教育理念下,校园景观作为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我国东北寒地高校的校园景观建设,因其特殊的地域性气候环境条件,寒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关键词:寒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探索与思考校园景观设计是现代学校校园环境规划建设的重要指标和人文性标志。

它涉及到生态、建筑、环艺等诸多科技领域,综合性较强。

寒地高校的校园景观设计,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相对来说规划管理较为困难。

本文针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东北寒地高校环境的特点,阐述了寒地高校景观设计的开发措施。

一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内涵与特征:景观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开发过程中,对周围自然或人工环境要素的整体规划与合理布局,以便于建筑主体与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和谐互应的关系,为人们生活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空间,提高整体艺术性能的景物规划活动行为。

校园景观是现代校园环境建设及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域性、功能性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是高校整体布局全面规划的环境设计,来自于对校园自然环境条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性发掘,是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各项功能需求,具有促进师生学识交流、激发灵感智慧、陶冶情操修养的功能。

2生态性、人文性校园景观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开发的局域性景观生态系统。

它是针对教师和学生等校园活动主体,把握其群体性活动的行为规律,满足师生共通的环境心理需求,而进行的自然或人工环境的规划建设。

校园景观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3文化性、多元性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以突出校园文化特色为原则,充分挖掘校园环境与文化内涵,运用雕塑、植物等环境点缀,强化校园的文化气息。

校园景观设计的多样化特点,包括功能、形式及配置的多样化。

二影响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决定性因素:1自然气候环境条件自然气候环境包括光照、温度、湿度、风力等自然因素,这些生态因素影响着校园景观的设计规划,对与校园景观空间的配置、绿化植被的选择、景观绿化的养护等等环节优质极其重要的制约作用。

浅谈寒地城市校园景观设计

浅谈寒地城市校园景观设计

浅谈寒地城市校园景观设计作者:孙凤丹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34期摘要:校园环境是影响高校校园品质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师生的心灵和情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校园规划与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广大师生的需求。

文章以吉林建筑大学南校区景观设计为例,对寒地城市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进行探讨。

结合寒地城市特殊的气候条件,将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塑造寒地城市校园的品牌形象,创造个性化的校园景观。

关键词:寒地城市;校园;景观设计1 项目概况吉林建筑大学南校区项目位于长春市净月旅游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约70公顷。

总体场地地势起伏,建筑、自然景观丰富,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景观。

场地南面为福祉大路,西面为新城大街。

校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校区已建成投入使用,为主要的教学区。

南校区占地面积为22公顷,场地地势相对平整,场地中心有一条河流自东向西贯穿其中,河道周围生态良好,河岸两侧有大片乔木保留完整,生长年限较长,是比较宝贵的自然资源。

2 项目定位3 设计概念的提出基于该项目场地原是农田的一部分,便以大地斑块为元素进行联想,而大地景观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河流。

对这两种元素进行选择、提取形成校园中的板块布局。

将大地板块布局成场地建筑,建筑布局结合气候特点建筑上采用了围合式的布局形式,形成若干个庭院空间,冬季方便师生的交通联系,夏季为师生提供一个纳凉休闲的户外庭院。

而河流布局成两条景观带,绿带是学生主要交通流线,通过这条流线可以通向校园的各个区域,也是个区域之间最短的交通联系。

蓝带是原有河流经过改造的密植树林滨水景观带,是学生休闲活动的最佳区域,也是主要景观带。

4 寒地城市校园景观设计要素4.1 景观种植绿化设计要满足散步、小憩、交谈、读书、观赏等师生在校园绿地中最常发生的活动[1]。

绿化设计强调环保、尊重环境,保留原有树木和补植密林区,来增强空间层次感。

原有树木有些地块绿化稀疏、发育不全、杂乱无章,需要对树木进行补种、填种。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总结词
舒适性设计策略在学术交流中心 内部空间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 了学生的学术体验和参与度,促 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06
CATALOGUE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对于 提升注意力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 实践研究,发现合理的空间布局、绿 化配置及休息空间规划可以有效促进 注意力的恢复。
舒适性设计策略
人性化设计
从人的需求出发,考虑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进行人性化设计。
安全性设计
确保校园空间的安全性,如道路交通的安全、水 景区域的安全等。
舒适性设施
提供舒适的座椅、亭子、灯光等设施,使学生能 够在校园内舒适地学习和生活。
05
CATALOGUE
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的寒地大学校园空间 环境优化设计实践
注意力恢复目标 下寒地大学校园 空间环境设计策 略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现状及问题 • 注意力恢复理论及其应用价值 •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
设计策略 • 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的寒地大学校园空间
环境优化设计实践 • 结论与展望
01
CATALOGUE
渗透性设计策略在教学区与生 活区连接带中的应用,有效地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 质量,促进了学术与生活的相 互融合。
案例四
总结词
舒适性设计策略在学术交流中心 内部空间中的应用,旨在通过舒 适的室内环境,提高学生的学术 体验和参与度。
详细描述
学术交流中心是一个集会议、讲 座和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 设有舒适的座椅、清晰的标识、 便捷的交通等。舒适性的空间设 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 的学习环境。

寒地校园冬季景观对大学生脑疲劳的感知恢复效用研究

寒地校园冬季景观对大学生脑疲劳的感知恢复效用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Xi'an Univ, of Arch . & Tech.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52卷第6期2020年12月Vol52 No6Dec2020DOI : 10. 15986/j. 1006-7930. 2020. 06. 018寒地校园冬季景观对大学生脑疲劳的感知恢复效用研究付婧莞12,陆明12(1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6;2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绿色景观对脑疲劳的恢复效用已被广泛证实,但寒地城市冬季具有绿色资源匮乏以及主要活动场所转向室内的特殊性.因此,探讨冬季景观是否具有脑疲劳的恢复效用尤为重要.研究选取了大学校园的室内外以及绿色和非绿色4个典型场景进行随机对照实验.通过自评价问卷和感知恢复量表获取大学生对实验场景的感知评价,量化统计了各场景的恢复效用、环境恢复性特征以及参与者的个体特征.研究结果证实了冬季在室内也可获得恢复性体验,非绿色景观可补充寒地冬季校园的恢复性环境,为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提供了新视角.最后针对寒地校园提出了促进脑疲劳恢复的景观设计应用,对营造恢复性校园景观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寒地城市;大学校园;恢复性环境;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930(2020)06-0905-07Perceived restorative effects of winter campus landscape on university students 7 mental fatigue in winter citiesFU Jingxvan 1,2 , LU Ming 1,2(1. School of Archiecture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Harbin 15006 , China ;2. School of Archiecture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Key Laboratory of Cold Regin Urban and Rru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Harbin 15001, China)Abstract : The restorative effect of green landscape on brain fatigue has been widely confirmed , however , winter cities have the particularity of lack of green resources and the shift of main activity places to indoor in winter . Therefore , it is critical to explore whether the winter landscape has a recovery effect on brain fatigue. This studyperformed random controlled experiments with four settings of indoor and outdoor , green , and non-green environments. The students' perceived evalu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settings was obtained through the self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and perceived restorativeness scale , and the restorative effects , environmental restorative characteristics ,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were quantified .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restorative experience can also be obtained indoors in winter , and the non-green landscape can make up for the restorative environment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in winter cities , and provided a new perspective for creating a healthy campus environment . Finally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in winter Cities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brain fatigue , which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storative campus landscape.Key words : winter cities ; university campus ; restorative environment ; landscape design学生的脑疲劳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针对恢复性环境的研究从物质空间角度提供了缓解 脑疲劳的景观设计依据[1].寒地城市冬季的气候条 件严苛,不仅缺乏绿色景观资源,也严重影响了人 们户外活动以及接触自然的需求[2].尤其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冬季课间休息时更偏好留在室内,对恢 复性景观的需求更为迫切.目前恢复性环境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室内绿植、绿色窗景[34],或户外的绿地、花园、树林等[56],甚至包含了常绿植物类的 松树林[7 ],但均以绿色景观为主],对冬季缺乏绿色景观的情况探讨不足.那么,冬季是否仍有必 要鼓励学生外出进行休息放松,非绿色景观是否也 能够起到恢复效用,成为研究的聚焦点.因此,本文在恢复性环境以及寒地大学校园冬收稿日期:2020-05-04修改稿日期:2020-11-18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8IFC0704705)第一作者:付婧莞(1989-),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健康环境规划设计研究,E-mail : *****************通信作者:陆 明/ 1969 -),女,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乡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空间规划研究.E-mail : hitml969 @hit. edu. cn90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2卷季典型环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课间时间进行恢复性体验的3个假设.H1:冬季景观对大学生具有缓解脑疲劳的恢复效用;H2:在冬季景观恢复效用上,户外比室内的恢复效用好,绿色比非绿色景观的恢复效用好;H3:在环境的恢复性特征上,户外优于室内,绿色优于非绿色景观.研究利用环境感知从心理学角度量化环境的恢复效用[10],提供了基于使用者需求的直接依据.通过比较冬季典型景观的恢复效用,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恢复性环境提供参考,并为校园景观设计提供依据1冬季景观恢复效用的实验1.1实验流程实验共分为疲劳、准备和测试三个阶段.(1)疲劳阶段,要求教师在布置相同的教室内完成相同的授课内容,使参与者达到相同的脑疲劳程度.(2)准备阶段包括场景布置和实验前指导,下课后参与者在研究人员指导下填写问卷.(3)测试阶段为场景体验,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冬季场景中,进行10min的休息.休息时参与者需以放松的静态坐姿或站姿进行实验.休息完毕后参与者再次填写问卷.实验时研究人员应规避参与者视线,以免影响其感知体验1.2实验场景设置实验设置了疲劳积累和恢复两种场景.疲劳积累场景为大学教室,采用投影仪授课,关闭窗帘,屏蔽外界景色,形成无装饰的白色空间.疲劳恢复场景为四类校园冬季的典型景观,如图1所示:(1)窗景组,室内无绿色植物,观看窗外落叶植物;(2)绿植组,教室无窗,只观看绿植盆栽;(3)落叶组,在户外观看只有落叶植物的风景;(4)常绿组,在户外观看只有常绿植物的风景.由此,形成室内图(a)和(b)与户外图(c)和(d);绿色图(b)和(d)与非绿色图(a)和(c)的两类对照场景.户外场景距离教室步行时间少于1min.实验时间选择冬季学期的晴朗天气,时间为10〜15时.户外实验选择气温在一10C士2C的天气进行,教室的温度因冬季供暖一般恒定在20 C.1.3参与者概况参与者为无精神类疾病,且无视力缺陷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使用G*Power3.0.10软件来确定参与者的样本量[11].效应量设为0.5,a误差概率值设为0.05,统计检验能力设为0.95时,总样本量至少为42.研究样本选取了同一教师指图1疲劳恢复的实验场景Fig.1Experimental settings of fatigue recovery导的4个不同班级的本科生,共计106位大学生,有效样本量为102,检验能力达到0.99,满足统计分析的标准.参与者个体特征在性别(男生占57.8%,女生占42.2%:;年级(1年级占8.8%,2年级占3.9%,3年级占21.6%,4年级占65.7%:;专业(与建筑和环境相关的设计类专业占91.2%,非设计类专业占8.8%:;常住环境(城市环境占86.3%,郊区占3.9%,乡村占9.8%:上都呈现较强的异质性,可有效反映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状态.1.4问卷设计问卷设计采用了恢复效用的自评价量表[12■和感知恢复量表(perceived restorativeness scale, PRS)[13],对寒地冬季典型景观的恢复性进行双重评价.两组量表均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法.其中,第6期付婧莞,等:寒地校园冬季景观对大学生脑疲劳的感知恢复效用研究907自评价量表用于参与者休息前后对自身脑疲劳程度的评价PRS则是参与者对所体验场景的恢复性特征评价PRS被广泛应用于恢复性环境的评价中,成为量化环境恢复性特征的依据[14].PRS共包含26个问题,可以归纳为4个环境的恢复性特征,分别是远离性(Being Away)、魅力性(Fascina­tion)、丰富性(Extent)及兼容性(Compatibility).远离性要求环境设置让个体产生远离日常环境和纷扰的感觉.魅力性指某些特定事物、内容、事件或过程的本质能轻易地吸引人们的注意与兴趣.丰富性可以视为环境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延伸感,此时的环境能让人对所感知的事物产生丰富的联想.兼容性指个人行为的目的与环境提供的需求相符合[15],各项特征的得分越高则表明环境的恢复性越强.1.5统计方法统计方法主要分为三类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每个场景中休息前后的恢复效用差异[16].采用两因素方差比较各对照组的场景差异,包括恢复效用的提升率以及环境的恢复性特征指标.采用多元方差比较基于参与者个体特征的恢复效用差异.此外,使用箱图和均值图对数据间的差异进行表达.统计软件为SPSS22.0.2冬季景观恢复效用的结果分析2.1基于感知评价的冬季景观恢复效用比较2.11各场景均具有恢复效用分别对各场景进行休息前后脑疲劳评分的统计检验,得出在95%的置信区间,狆值均小于0.05,表明各场景的恢复效用存在差异•恢复效用通过休息前后的均值量化得出,其绝对值越大表明恢复效用越好如表1所示,4个场景均具有恢复效用,排序为:落叶组〉常绿组〉绿植组〉窗景组.表1恢复效用的成对样本检验(4个场景)成对差分Tab.1Paired sample tests of restorative effects(4settings)休息前〜休息后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差分的95%置信区间狋df Sig.(双侧)下限上限窗景组—720843169—1.068—372—427224000绿植组—760926185—1.142—378—410624000落叶组—1115816160—1.445—786—696825000常绿组—8851275250—1400—370—353725002如图2所示,各场景的恢复效用提升率均为20%.在提升率区间上,常绿组比较分散(0〜40%),且呈对称分布;两组室内场景主要集中在0〜20%;落叶组则集中在20%〜40%.结果表明,各场景具有相似的恢复效用,但落叶组的提升率区间高于其他三个场景.图2各场景的恢复效用提升率比较Fig.2Comparison of restorative effects improvementforeachsetng 2.12户外场景的恢复效用稍优于室内场景室内与户外场景的恢复效用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后符合方差齐性,不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中狋=—1.342,狆=0.183〉0.01,得出室内与户外场景对恢复效用的提升不存在差异室内场景的提升率集中在0〜20%,户外场景则分布在0〜40%,两者的恢复效用提升率均为20%(图3 (a))结果表明,室内和户外场景的恢复效用相当,但户外场景对于某些个体可以起到更好的恢复效用2.13非绿色场景的恢复效用稍优于绿色场景同样方法比较绿色与非绿色场景的恢复效用差异,不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中t=—0.704,狆= 0.483〉0.01,得出绿色与非绿色场景对恢复效用的提升不存在差异.绿色场景的提升率集中在0〜20%,非绿色场景则主要分布在0〜30%,两者的恢复效用提升率均为20%(图3(b)).结果表明,绿色和非绿色场景的恢复效用相当,但非绿色场景对于某些个体可以起到更好的恢复效用90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2卷图3恢复效用提升率比较(2类场景)Fig.3Comparison of restorative effects improvement(2scenarios)2.2基于PRS得分的环境恢复性特征比较2. 2.1各场景的环境恢复性特征存在差异各场景PRS得分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恢复性特征在不同场景中存在差异(场景因素狆= 0.001V0.05).如表2所示,总分上,户外场景(3.41)〉室内场景(3.14);分项得分上,落叶组在远离性和魅力性的得分最高,而常绿组在丰富性和兼容性的得分最高.结果表明各冬季景观的环境恢复性特征存在差异表2环境恢复性特征评分(4个场景)Tab.2Score of restorativ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4settings)PRS指标场景窗景组Mean(SD)绿植组Mean(SD)落叶组M(SD)常绿组M(SD)远离性338(049)313(053)366(055)355(059)魅力性 2.91(0.77) 2.91(0.85)308(074)304(070)丰富性340(082)333(101)363(060)375(053)兼容性 2.91(0.81)316(083)325(093)332(101)总分 3.15(0.72)313(081)341(070) 3.41(0.71)注:M-均值,SD-标准差2.2.2户外场景的环境恢复性特征优于室内室内与户外场景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恢复性特征在两类场景中存在差异(场景因素狆= 0.000<0.05).如图4(a)所示,户外场景的PRS 分项得分均高于室内场景,表明户外场景的环境恢复性特征优于室内场景.户外场景的优越性也证实了自然环境符合人类的环境偏好并具有较强的恢复效用[17].2.2.3绿色与非绿色场景的环境恢复性特征各有优势绿色与非绿色场景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恢复性特征在两类场景中存在差异(场景因素狆=0.000<0.05).如图4(b)所示,两类场景的魅力性(绿色=2.97,非绿色=2.99)和丰富性(绿色=3.54,非绿色=3.52)得分无显著差异;在远离性上,非绿色(3.52)〉绿色(3.34),表明冬季落叶植物的观感可以带给人们置身事外的感觉;相反,在兼容性上,绿色(3.24)〉非绿色(3.08),表明常绿植物和绿植盆栽的绿色景观特质可以满足人们与自然互动的需求.综上,绿色与非绿色场景的环境恢复性特征在PRS的分项指标上各有优势.第6期付婧莞,等:寒地校园冬季景观对大学生脑疲劳的感知恢复效用研究909赳河嵯刃飒担男女图4环境恢复性特征比较(2类场景)Fig.4Comparison of restorative environmentalcharacteristics(2scenarios)2.3基于参与者个体特征的恢复效用差异2.3.1恢复效用提升存在个体差异以参与者个体为单位比较各场景的感知恢复效用,大部分参与者认为冬季景观对脑疲劳的恢复有促进效用,少部分参与者认为不明显(图5).虽然由于环境偏好、气温等影响因素,导致户外常绿植物(11.54%的参与者恢复效用降低)在恢复效用上不如室内场景(4%的参与者恢复效用降低),但总体上参与者在各场景休息后平均可提升18%的感知恢复效用提升三个分数档・4.00%提升三个分数档.4.00%提升两个分数档16.00%提升两个分数档■5.00%提升_个分数档36.00%提升一个分数档前后没有变化40.00%前后没有变化36.00%降低一个分数档・4.()0%降低一个分数档■4.00%0.()0%10.00%20.00%3().()0%40.<»0%5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参与者比例参与者比例提升三个分数档■3.85%提升三个分数档■■7-69%____________提升两个分数档23.08%提升两个分数档26.92%提升一个分数档38.46%提升一个分数档46.15%前后没有变化19.23%___________ 降低一个分数档■85%前后没有变化^^^^23.06%降低两个分数档7.69%().()0%10.()()%20.()0%3().(>()%40.<)()%50.00%().()0%10.00%20.()()%»().00%4().<>0%50.00%参与者比例参与者比例图5参与者的恢复效用变化特征(4个场景) Fig.5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ipants'restorative effectschanges(4setings)2.3.2个体特征对恢复效用影响不显著虽然均值图反映了参与者的个体特征(性别、年龄、年级、常住环境和专业因素)在各场景中的恢复效用差异(图6),但多元方差的统计结果显示,个体特征对各场景的恢复效用无显著影响狆>0.05),即大学生在冬季景观中均可获得脑疲劳的恢复.3基于脑疲劳恢复的寒地校园冬季景观设计应用3.1增加冬季室内绿植布置实验表明冬季无须追求户外场景进行恢复性体验.虽然室内外景观的恢复效用相似,但由于户外52切團匱刃飒也O52110绿色盆栽窗外落叶户外落叶户外针叶冶物精物植畅场景(a)性别2220绿色盆栽窗外落叶户外落叶户外针叶柚物植物植物场景(b)年龄年级-本科1年级-本科2年级X-本科3年级8642811±1±113530绿色盆栽窗外落叶户外落叶户外针叶冶物植物植物场景(c)年级常住环境—城市户外针叶植物绿色盆栽窗外落叶户外落叶植物植物场景(d)常住环境52专业—设计类非设计类Fg・201510绿色盆栽窗外落叶户外落叶户外针叶植物植物植物场景(e)专业16个体特征的恢复效用提升率比较(4个场景)6Comparison of restorative effects improvement o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4settings)9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2卷气候寒冷,学生更愿意选择温暖舒适的室内.特别是大部分参与者反映密集布置的绿植营造了身处花园的美好感受,并表示要购买此类盆栽置于书桌.因此,增加室内的绿植布置可起到减缓疲劳、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18].室内可选择观叶型植物进行集中式布置,如绿萝、常春藤、吊兰、白鹤芋等[19]3.2丰富冬季观赏植物配置实验表明冬季非绿色植物同样具有恢复性用,因此建议校园的植物配置以冬季植物的景观效果为主,优先考虑冬季时期可以观叶、观干、观果的落叶植物.观叶类如蒙古栋、五角枫等;观干类如白色树干的白桦、黄色树干的金枝垂柳、红色枝条的红瑞木、野蔷薇、杏等;观果类如山荆子经冬不落的红色果实等[20].3.3提升窗景的景观可见度虽然户外场景更符合恢复性环境的特征,但是在窗外风景良好或室内布置大量绿色植栽的条件下,大学生在室内同样可以获得相似的脑疲劳恢复效用.而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往往忽视了窗景的营造,尤其为减少遮挡、提高冬季日照率而牺牲了建筑周边植物的种植.因此,应根据校园实际场地情况,利用窗景视线可达的楼前空间、可见度好的围合式庭院空间,合理布置落叶及常绿植物,从而提升户外景观的可见度,为大学生提供室内窗景的恢复体验3.4改善户外景观可达性实验发现从疲劳场景至恢复场景的距离较远时,学生滞留在寒冷空气中的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恢复效果.因此,缩短学习场所到达恢复性环境的距离或优化路径,将有效提升恢复效用:(1)应增加邻近教学建筑的恢复性景观,缩短到达距离.(2)在校园的花园、树林等恢复性景观入口处设置健康景观使用导视牌,介绍恢复性景观的植物类型和使用方法,从而帮助学生依据个人偏好选择最优的体验路径4结论研究从恢复效用以及环境的恢复性特征角度,比较了寒地大学校园冬季的4类典型景观,研究结果支持了假设H1,否定了假设H2和H3,具体结论如下:(1)冬季景观对大学生具有缓解脑疲劳的恢复效用;(2)不同冬季景观对大学生脑疲劳的恢复效用无显著差异,休息后可提升约20%;(3)在环境的恢复性特征上,户外场景均优于室内场景,绿色场景在兼容性上具有优势,而非绿色场景在远离性上具有优势;综上,在大学校园设计时,应增加室内的绿植布置、丰富冬季观赏植物的配置、提升窗景的景观可见度、改善户外景观的可达性,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冬季恢复性景观此外,建议大学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选择偏好的环境进行恢复性体验.未来的研究应丰富冬季景观的实验场景,并结合生理实测等手段,进一步量化冬季环境的恢复效用.参考文献References[1]LU M,FUJ A t entionrestorationspaceonauniver-sity campus:exploring restorative campus designbasedonenvironmentalpreferencesofstu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Public Health2019,16(14):2629[2]孙莞,张伶伶,单鹏宇.严寒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冬季景观使用影响因子分析[]现代城市研究.2018(1):78-85SUN Wan,ZHANG Lingling,SHAN Pengyu Anal-ysisofinfluencefactorsonwinterlandscapeuseofpub-licspaceinacoldcity[J]Modern Urban Research2018(1):78-85[3]VAN Den Bogerd N,DIJKSTRA S C,SEIDELLl J C,et al Greenery in the university environment:Students'preferences and perceived restoration likeli-hood[J]PLOS ONE2018,13(2):e192429[4]LI D,SULLIVAN W C.Impact of views to schoollandscapes on recovery from stress and mental fatigu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6,148:149-158[5]COX D,SHANAHAN D,HUDSON H,et al.Dosesof nearby nature simultaneously associated with multi­pie health benefi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7,14(2):172[6]邢嘉欣.北方医疗环境中植物景观叶色恢复性效果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9.XING Jiaxing.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landscape leaf color restorative in northern medical environment[D]Harbin: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9.[7]SONNTAG-oSTRoM E,NORDIN M,JaRVHOLM L,etal.Can the boreal forest be used for rehabilitation and re­covery from stress-related exhaustion?A pilot stud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2011(26):245-256第6期付婧莞,等:寒地校园冬季景观对大学生脑疲劳的感知恢复效用研究911[8]马明,蔡镇钰.健康视角下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研究——健康效用及设计应对[]中国园林.2016,32(11):66-70MA Ming,CAI Zhenyu.Researchon health and urbangreen open space—Health Benefits and Design Strate­gy[J]■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6,32(11):66-70[9]王亚茹,盛明洁.国外城市绿色空间对体力活动的影响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19(12):97103.WANG Yaru,SHENG Mingjie.Review on the influ­ences of urban green space on physical activities in for­eign cities[J].Urban Problems.2019(12):97-103.[10]纳德•韦纳著.人类动机:比喻、理论和研究[M]孙煜明,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BERNARD Weiner.Humanmotivation:metaphors,theories,and research]M]SUN Yuming,Translated.Hangzhou:Zhejiang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1999[11]FAUL F,ERDFELDER E,LANG A G,et al.G*Power3:a flexible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program for the social,behavioral,and biomedical sciences[J]BehavRes Methods2007,39(2):175-191[12]HAN K.A reliable and valid self-rating measure of the re­storative quality of naturalenvironment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3,64(4):209-232.[13]HIPPJA,GULWADI G B,ALVESS,etal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greenness and perceived restorativeness of university campuses and student-re­ported quality of life[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16,48(10):1292-1308[14]王欣歆,吴承照,颜隽.中文版知觉恢复量表(PRS)在城市公园恢复性评估中的实验研究[].中国园林.2019,35(2):45-48WANG Xinxin,WU Chengzhao,YAN Jun.Experimental­study of the perceived restorative scale(PRS)in Chinese by evaluating the restorative qualities of urban park scenes]J].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9,35(2):45-48. [15]HARTIG T,KAISER F G,BOWLERr P A Fur-ther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restorativeness(Working Paper井5[J]1997.[16]JIANG B,SCHMILLEN R,SULLIVAN W C.Howtowaste a break:using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sub­stantially counteracts attention enhancement effects of greenspaces]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18,51(9/10):1133-1160.[17]KAPLAN S.The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nature: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Psychology1995,15(3):169-182[18]WOOD R A,ORWELL R L,TARRAN J,et al.In­door plants:improving the indoor environment for health,well-being and productivity]].Acta Horticul-turae2008(790):151-156[19]孙迟,刘跃.冬季的东北地区绿色植物在家庭的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设计.2016(20):138-139.SUN Chi,LIU Yue.Winter green plants in the family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ior design [J].Design.2016(20):138-139.[20]FU J,LU M.Plants arrangement design in winter city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C]//Guang-dang:Guangzhou,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l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ICCET2015).2015:1025-1028(编辑吴海西沈波)。

基于群体智能的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研究

基于群体智能的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研究

contents •引言•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研究现状•基于群体智能的校园品质提升设计研究•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案例分析•基于群体智能的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实践与效果评估•结论与展望目录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的重要性群体智能在校园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群体智能方法,对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进行系统研究和设计,以提高校园的整体环境、功能和形象。

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实地调查、模拟仿真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与方法本研究将从寒地大学校园环境的现状分析入手,研究现有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在此基础上,利用群体智能方法进行校园品质提升设计的方案制定和优化,最后进行方案实施和效果评估。

研究结构本研究将按照“现状分析-方案制定-方案优化-方案实施-效果评估”的思路进行展开,以系统地研究基于群体智能的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与结构VS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研究相对较早,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

一些发达国家在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

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目前针对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空白,例如在寒地大学校园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研究尚不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研究不足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寒地大学校园品质提升设计的系统性、综合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同时还需要更加注重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

研究空白VS群体智能的定义:群体智能是指由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和信息共享,分布式性:群体智能的个体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和环境中,可以独立地完成任务和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地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寒地大学地理位置偏北,拥有特殊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景观。

在对寒地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时,应努力反映寒地的自然和文化特征,并充分体现大学的精神,以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并让师生受到熏陶、感染和启迪。

标签:寒地;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一、相关概念内涵
大学也称高校或普通高等学校。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定义,《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中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是指以通过国家规定的专门入学考试的高级中学毕业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的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1]。

本文所指大学即指此类学校。

大学校园景观是指在大学校园里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表现,一般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它是高校历史发展过程和校园文化沉积的综合体现,是整个校园环境的精髓所在。

校园景观是一个由建筑、广场、树木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综合体,这些要素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动态要素(见表1)。

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地形地貌因素、水体因素、植物因素等;人工因素包括校园内的道路、广场、小品等构筑物;动态因素包括人的活动、人与景观间相互作用等[2]。

表1校园景观要素
寒冷地区的高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气温较低,夏季较短,春秋凉爽,非耐寒性植物无法生存,故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在人文景观方面,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而形成了不同于南方大学校园的建筑风格、教学风格、文化活动等。

二、寒地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寒冷地区不同于南方温暖地区,其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和规划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设计、规划和构建寒地的大学校园景观,必须全面掌握寒地的大学校园景观现实状况,必须对影响校园景观的气候进行全面分析。

综合分析发现,影响寒地校园景观设计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因素、建筑因素和文化因素三类。

(一)气候因素
气候是影响景观设计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处于寒冷地区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更是如此。

一般来说,寒冷地区的气候负面影响主要包括气温较低、阳光照射不充分、冬季寒风凛冽等等。

1)气温较低。

尤其是在冬季气温常常达到
-0℃以下,在某些地方甚至能达到-30℃以下,给人的刺激较大,因此校园里的师生室外活动相对减少;同时,由于气温较低,导致很多非耐寒性植物无法生长,直接的影响就是冬季绿色的植物景观较少。

2)阳光照射不充分。

由于地处北方,因此在冬季很多地方光照较少,造成建筑或景观可能因采光不足,形成明显的阴影区,导致景观利用率的降低。

3)冬季寒风凛冽。

由于校园大都处在北方寒冷地区,因此冬季多数情况下西北风盛行,且寒冷刺骨,室外舒适度大打折扣,同时要是校园建筑或景观安排不当会加大风速。

当然,寒冷地区的气候也存在着一些有利于校园景观塑造的地方,主要表现为:1)季相变化明显,四季分明,具有“春花秋实、夏绿冬白”特色;2)冬季冰雪景观独特,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景观,如果能够加以设计营造,完全可以形成较具吸引力的寒地高校的特色景观效果。

(二)建筑因素
建筑是校园景观的主体部分,在寒地校园景观设计中,建筑要素对景观的建造、重塑和再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寒地校园建筑的风格、材料等方面往往受到当地城市建筑的影响,但由于独特的校园传统文化,也会使校园建筑具有一些自身的特色,如名人雕塑、书香气息较浓等。

在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很多高校由于在历史上受到前苏联建筑风格的影响,现今保留了较多苏联风格的建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了校园景观。

当然,决定寒地建筑风格特点的最重要因素还是自然因素,如寒冷的气候和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设计因地制宜,此来充分反映寒冷地区建筑的总体特点,如,坐北朝南、墙体较厚、颜色较为暗淡等。

(三)文化因素
文化和景观相融相生,文化是景观的精髓,而景观是所在校园和地区文化的升华和提炼。

寒地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受到了多种文化要素的影响:1)往往会受到所在地区的文化和城市精神的影响。

例如,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设计时,设计师将基地及其周围环境中的火车、铁轨、田埂的景观元素加以提炼,在形式上与场所特色元素建立一种呼应关系,横跨东西的长廊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火车的“隐喻”,恢复了原有的稻田,体现出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城市面貌,以及设计师对原有地貌的尊重[3]。

2)校园景观营建还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大学历史、传统、文化等的综合凝练和体现。

校园文化因校而异,不同的校园孕育了不同的校园文化,体现出各自的校园精神。

校园景观中的植物、广场、教学楼、小路等都有可能成为校园文化的载体,既彰显校园文化,又受校园文化的影响。

3)寒地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还可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如社会流行文化、政治文化因素、民族传统文化、国内外其他大学景观设计理念等等的影响。

三、寒地大学校园设计——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一)东北师范大学校园概况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市,属于典型的寒地校园。

学校本部校区地处人民大街中段,净月校区设在风景如画的净月潭旅游开发区。

学校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其中本部校区占地73万平方米,净月校区占地94万平方米。

东北师范大学素有“花园式”学校的美誉。

夏日的校园,绿草如茵,杨柳依依;冬日的校园,瑞雪飘飞,银妆素裹[4]。

校园有生命广场、静湖广场、塔楼广场、旭日广场、东师文化园、学林景区、静湖景区、气象园景区、理化景区、文學院景区及牡丹园、芍药园等园林设施,仁爱阁和智爱亭等标志性景点。

每一个广场、景区、景点都安置了相当数量的廊亭、台阶、石桌、木椅,方便师生室外活动、休闲、学习。

这些设施不但美化了校园,同时在设计中蕴涵了比较深厚的文化含义,蕴涵了很多科学、生态和人生哲理,使有心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启迪[5]。

(二)景观设计的思考与建议
1.校园文脉挖掘与延续
校园的文化历史是校园景观的灵魂,整个校园景观设计在形式、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应传递出校园文化的气息[6]。

东北师范大学建校于194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张如心、成仿吾、丁浩川等教育家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职务。

为了彰显这种历史悠久的特色校园文化,延续具有革命传统的校园文脉,在景观设计时可以专门通过图片、雕塑、文字、道路名称、标识等形式在校园的公共空间对校园历史、文化、理念等加以塑造,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并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和启迪。

2.体现寒地独特的景观特色
寒冷地区的大学校园由于自然因素,形成了明显的季相,其中冬季的冰雪、保暖性建筑物、寒区特色冬季民俗文化等构成了其独特的景观。

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与南方大学有所不同,应全面兼顾植物种类、季相变化,建筑布局方式、建筑体量和尺度、建筑色彩和材质,雕塑系统,道路系统等方面,突出地域独特的景观特色。

3.标志性人文景观和特殊景点
寒地高校内有很多能够充分代表中国历史发展以及学校历史发展的景观形式。

这些特定历史文化景观的出现丰富了校园的文化底蕴,深刻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建设[7]。

在东北师范大学校园内有多栋前苏联风格建筑,象征了那个历史时期的峥嵘岁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应该加以保护。

同时,可以为一些已逝学者和专家建造雕塑,树立榜样,鼓舞后者。

4.校园景观建设的多方参与
校园景观建设是多个群体共同集成的结果,包括学校领导、主管部门、教职工、在校生以及校友们[8]。

在校园景观建设中,除了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参
与外,更要鼓励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及校友们积极参与,建言献策,避免景观建设成为专家或领导个人意志的反映。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深藏“象牙塔”的校园景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为,校园景观不仅担负了积淀学校历史文化的重任,同时还起到教育师生、感召师生努力奋斗的作用。

从东方古国的学堂到现代西方的大学校园,都有着多姿多彩的校园景观与文化渊源。

独特的校园景观,早已上升为大学校园的一种文化符号与文化品牌,成为彰显大学人文积淀与文化精神的鲜明旗帜,发挥着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灵感、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素质的巨大作用[9]。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Z].1986 -12-15.
[2]罗伯特.鲍威尔,学校建筑——新一代校园[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李锦.东北地区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8.
[4]东北师范大学.学校简介[EB/OL].http:///nenu- list.php?cid=1&id=1.
[5]张常钟.用理念指导绿色、节约、和谐校园建设[EB/OL].http:///jyx/20090225.htm.
[6]金敏华.浅析大学校园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
[7]刘宏.寒地高校特色景观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8]李瑞,范红艳,刘竞.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的文化表达[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47-50.
[9]于成宝,王兆立.论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4):123-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