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解剖

合集下载

鼻和鼻窦CT解剖

鼻和鼻窦CT解剖

上颌骨额突冠状层面
鼻骨层面
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omeatal complex,OMC) 第三节
★ 广泛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时提出的新概念
◆ 独立的解剖学结构,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 区域
◆ 是指上颌窦开口、筛漏斗、半月裂孔、钩突和 中鼻道构成的一含气通道
◆ 提供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的空气引流和借 助于黏膜纤毛运动将窦腔内分泌物排出
◆ 窦口鼻道复合体附近有轻微的黏膜病理改变就 可以干扰黏膜清除功能,进而干扰鼻旁窦的通 风换气和引流

鼻 道 窦 口 复 合 体
窦口鼻道复合体
钩突 筛漏斗 半月裂孔 中鼻道 上颌窦开口
常见变异的CT表现
中鼻甲气房、 肥厚或中鼻甲 反向
钩突气房、钩 突偏斜和钩突 肥大
下鼻甲水平
鼻咽层面
中鼻甲水平

眶上裂
蝶窦水平
鼻窦卵圆孔层面
鼻窦垂体层面
鼻窦前床突层面Βιβλιοθήκη 鼻窦圆孔层面鼻窦视神经管层面
鼻窦眶下裂后部层面
鼻窦眶下裂中部层面
鼻窦眶下裂前部层面
鼻窦眶下沟层面
鼻窦筛泡层面
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层面
鼻窦眶下管层面
鼻窦鼻丘气房层面
窦腔大小及形态变化较大鼻窦ct正常解剖图鼻窦ct正常解剖图4上颌窦上颌窦复合体复合体鼻窦卵圆孔层面鼻窦卵圆孔层面鼻窦垂体层面鼻窦垂体层面鼻窦前床突层面鼻窦前床突层面鼻窦圆孔层面鼻窦圆孔层面鼻窦视神经管层面鼻窦视神经管层面鼻窦眶下裂后部层面鼻窦眶下裂后部层面鼻窦眶下裂中部层面鼻窦眶下裂中部层面鼻窦眶下裂前部层面鼻窦眶下裂前部层面鼻窦眶下沟层面鼻窦眶下沟层面鼻窦筛泡层面鼻窦筛泡层面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层面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层面鼻窦眶下管层面鼻窦眶下管层面鼻窦鼻丘气房层面鼻窦鼻丘气房层面上颌骨额突冠状层面上颌骨额突冠状层面鼻骨层面鼻骨层面第三节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omc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omc广泛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时提出的新概念广泛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时提出的新概念独立的解剖学结构独立的解剖学结构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区域是指上颌窦开口是指上颌窦开口筛漏斗筛漏斗半月裂孔半月裂孔钩突和中鼻道构成的一含气通道中鼻道构成的一含气通道提供上颌窦提供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的空气引流和借助于黏膜纤毛运动将窦腔内分泌物排出助于黏膜纤毛运动将窦腔内分泌物排出窦口鼻道复合体附近有轻微的黏膜病理改变就窦口鼻道复合体附近有轻微的黏膜病理改变就可以干扰黏膜清除功能可以干扰黏膜清除功能进而干扰鼻旁窦的通进而干扰鼻旁窦的通风换气和引流风换气和引流窦口鼻道复合体窦口鼻道复合体筛漏斗筛漏斗半月裂孔半月裂孔上颌窦开口上颌窦开口常见变异的ct表现常见变异的ct表现中鼻甲气房中鼻甲气房肥厚或中鼻甲肥厚或中鼻甲反向反向钩突气房钩钩突偏斜和钩突突偏斜和钩突肥大肥大hallerhaller气气?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通气引流的共同通道

鼻及鼻窦的解剖及生理.

鼻及鼻窦的解剖及生理.

第一篇耳鼻咽喉基础第一章耳鼻咽喉的解剖及生理第一节鼻及鼻窦的解剖及生理鼻(nose由外鼻、鼻腔、鼻窦三部分构成。

外鼻位于面部中央。

鼻腔是位于两侧面颅之间的腔隙,其上、后、旁由左右成对的鼻窦环绕,与颅前凹、颅中凹、口腔和眼眶紧密眦邻,仅由一层薄骨板相互隔开,故严重的鼻外伤可伴发其周围结构的外伤,鼻疾病亦可向邻近器官扩散。

鼻窦开口于鼻腔,两者粘膜互相移行连为一整体。

一、外鼻外鼻(external nose由骨、软骨构成支架,外覆软组织和皮肤,略似锥形,有鼻根(nasal root 、鼻尖(nasal apex、鼻梁(nasal bridge、鼻翼(nasal alae、鼻前孔(anterior nares,nostril、鼻小柱(nasal columella、等几个部分(图1-1。

图1-1 外鼻外鼻的骨性支架:由鼻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组成。

鼻骨左右成对,中线相接,上接额骨鼻突,两侧与上颌骨额突相连。

鼻骨下缘、上颌骨额突内缘及上颌骨腭突游离缘共同构成梨状孔(pyriform aperture。

外鼻软骨性支架:由鼻中隔软骨(septal cartilage、侧鼻软骨(lateral nasal cartilage、大、小翼软骨(alar cartilage等组成。

各软骨之间为结缔组织所联系。

大翼软骨左右各一,底面呈马蹄形,各有内外两脚,外侧脚构成鼻翼的支架,两内侧脚夹鼻中隔软骨的前下构成鼻小柱的主要支架(图1-2。

图1-2 外鼻骨和软骨支架鼻尖、鼻翼及鼻前庭皮肤较厚,且与皮下组织及软骨膜粘连紧密,并富有皮脂腺、汗腺,为粉刺、痤疮和酒渣鼻的好发部位,当疖肿炎症时,稍有肿胀,疼痛较剧。

外鼻的静脉经内眦静脉及面静脉汇入颈内、颈外静脉,内眦静脉与眼上静脉、眼下静脉相通,最后汇入颅内海绵窦。

面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上下流通,当鼻或上唇(称危险三角区患疖肿处理不当或随意挤压,则有可能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颅内并发症的危险(图1-3。

鼻鼻窦解剖

鼻鼻窦解剖
血管和神经
眶上动脉-板障支-额窦及板障 静脉-眼上静脉 筛前神经和额神经的眶上支分布于额窦内粘膜
鼻窦
筛窦
鼻腔外上筛骨迷路内,每侧有3-18个大小不等的气房,变 异大;前窄后宽、上窄下宽长立方体,以中鼻甲基板为界 分为前后筛;外侧壁为眶纸板,菲薄
血管和神经
蝶腭动脉的后外侧支和筛前动脉、眶上动脉、筛后 动脉的分支供应
血管、淋巴及神经支配 动脉
鼻根、鼻背及鼻外侧面——鼻背动脉(眼动脉)、面 动脉鼻外侧支、上颌动脉的眶下动脉
鼻翼和鼻中隔下部分——面动脉的鼻翼支和鼻中隔支
1 – 鼻背动脉 2 – 外侧鼻动脉 3 – 角形静脉 4 – 小柱动脉
外鼻
静脉
与动脉伴行,注入面静脉和眼静脉,二者通过内眦静 脉相吻合,经眼静脉注入海绵窦
鼻腔
下鼻道:距前鼻孔3cm前 上部有鼻泪管开口
中鼻道:鼻丘、钩突、筛 泡、漏斗、窦口鼻道复 合体
上鼻道:后组筛窦的开口 最上鼻道
鼻腔外侧壁
鼻腔
鼻腔外侧壁血管和神经 血管 动脉
筛前动脉:眼动脉—与筛前神经伴行—(筛前孔)— (颅)—鼻腔—鼻腔外侧壁前上部
筛后动脉:眼动脉—(筛后孔)—鼻腔外侧壁后上部
鼻窦
血管和神经 面动脉、眶下动脉、腭大动脉及上齿槽前、后 动脉分支
静脉入翼丛 淋巴入下颌下淋巴结 神经分布是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和上牙槽神经
前、中、后支
谢谢
由鼻中隔分为两个腔,衬有粘膜和皮肤。冠状切 面上每腔呈三角形,上窄下宽,前经鼻前孔通外 界,后经后鼻孔通鼻咽部
组成: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鼻前庭
前——鼻缘(前鼻孔) 后——鼻阈(鼻内孔) 外——鼻翼 内——鼻小柱

鼻窦名词解释解剖学

鼻窦名词解释解剖学

鼻窦名词解释解剖学
鼻窦是鼻腔周围的一系列含气的骨性腔隙,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它们位于颅底,与鼻腔相通,是鼻腔的附加腔隙,可提供空间用于嗅觉和面部发育。

上颌窦是最大的鼻窦,位于鼻腔下方的面部骨性结构中。

上颌窦的入口位于鼻腔的侧壁,窦腔与鼻腔之间通过窦口相连。

上颌窦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空间用于嗅觉和为鼻腔提供额外的湿度。

筛窦位于鼻腔上方的面部骨性结构中,包括两个小骨头——筛骨和蝶骨。

筛窦的入口位于鼻腔的顶部,窦腔与鼻腔之间通过筛孔相连。

筛窦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空间用于嗅觉,并防止鼻腔过度干燥。

额窦位于面部的上方,位于蝶骨和颞骨之间。

额窦的入口位于鼻腔的顶部,窦腔与鼻腔之间通过额窦口相连。

额窦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空间用于嗅觉和为鼻腔提供额外的湿度。

蝶窦位于鼻腔和颅底之间的骨性结构中。

蝶窦的入口位于鼻腔的侧壁,窦腔与鼻腔之间通过蝶窦口相连。

蝶窦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空间用于嗅觉和为鼻腔提供额外的湿度,同时也为颅底提供空间。

鼻窦的解剖学结构对于鼻腔和鼻窦的疾病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了解鼻窦的结构和毗邻关系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鼻腔和鼻窦的疾病。

鼻鼻窦解剖医学PPT

鼻鼻窦解剖医学PPT

04
诊断方法与技巧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出现时 间、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有助于 初步判断鼻鼻窦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 度。
体格检查
通过视诊、触诊、叩诊等方法,检查 患者鼻部外形、鼻腔通气情况、鼻窦 压痛等,为鼻鼻窦疾病的诊断提供重 要线索。
影像学检查在鼻鼻窦疾病中应用
嗅觉功能
鼻内嗅觉受体对气味分子敏感,能够 将气味分子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 大脑进行识别。
黏液纤毛清除系统
黏液分泌
鼻黏膜分泌黏液,能够吸附和清除空气中的尘埃、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
纤毛摆动
鼻黏膜上的纤毛通过有规律的摆动,将黏液和有害物质向咽部推送,最终通过 咳嗽或吞咽排出体外。
免疫功能及作用
免疫屏障
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 严重时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由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鼻塞、流脓 涕、面部疼痛等,严重时可出现骨质 破坏和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
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发作,包括鼻塞、 流脓涕、嗅觉减退等,可伴有头痛、 头晕等不适。
鼻息肉与囊肿形成
鼻息肉
鼻腔内生长的良性肿瘤,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和 睡眠。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出血
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出血,需 采取止血措施,如填塞、冷敷
等。
感染
术后可能发生感染,需使用抗 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粘连和狭窄
术后鼻腔粘连和狭窄是常见并 发症,需定期清理鼻腔、使用
支撑物等预防措施。
复发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复发, 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
措施。
06

鼻窦解剖

鼻窦解剖

鼻骨和鼻窦解剖筛骨:为骨质菲薄的含气骨。

位于两眶之间,呈“巾”字形,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分。

筛板呈水平位,分隔颅前窝与鼻腔,板上有许多小孔称筛孔。

垂直板构成鼻中隔的一部分,分隔左右鼻腔。

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两侧,由菲薄的骨板围城许多小房,称筛窦。

筛窦有10余个互相相通的小房,分前、中、后组,前、中组开口于中鼻道的筛漏斗和筛泡,后组开口于上鼻道。

迷路内侧壁有三个向下卷曲的骨片,即上鼻甲、中鼻甲和钩突。

迷路的外侧壁为眶板,参与构成眶的内侧壁。

筛骨(上面观)倾斜式高台式上颌骨:成对,与下颌骨构成颜面的大部分。

上颌骨有一个体和四个突起。

体内中空,称上颌窦。

四个突起为额突,接额骨;颧突,与颧骨相连;牙槽突自体向下方突出;腭突伸向内侧,与对侧的腭突在中线会合,构成骨腭的前部。

鼻骨:上窄下宽的骨板,成对。

与同侧上颌骨额突形成上颌鼻骨缝,两鼻骨于中线形成鼻骨间缝,鼻骨与额骨形成鼻额缝。

鼻骨中下部可见小孔或小管样结构,为鼻骨孔,其内有鼻外动脉、静脉、神经通过,双侧可对称或不对称,也可仅一侧显示或双侧均辨别不清。

鼻骨下缘常呈锯齿状。

前筛窦:指位于中鼻甲基板前的筛窦,包括鼻丘气房、泪气房、泡气房、漏斗气房和Haller气房等。

上颌窦:是鼻窦中最大的一对。

位于上颌骨体内,近似锥体形。

前壁可见尖牙窝、眶下孔。

后壁呈“S”型,中后1/3骨质菲薄,窦后脂肪间隙与翼腭窝、颞下窝比邻。

上壁是眶的下壁,可见眶下管,也可为裂隙。

下壁窦底紧邻上颌磨牙。

内壁有骨部、囟门部和上颌窦开口。

开口位于中鼻道半月裂孔的后部(筛泡中点之后,下鼻甲附着处上方),由于开口高于窦底,分泌物不易排出。

骨性窦口的前、后为膜性结构(双层粘膜和结缔组织),称前、后鼻囟。

额窦:位于额骨内,其数目、大小、形态极不一致。

出生时没有,2~7岁间才发育。

一般为三角形,常有中隔分隔左右额窦。

额窦口位于窦底,开口于中鼻道,在额隐窝者占26.2%,在筛泡者占3.8%,在筛漏斗者占49.5%,在漏斗上隐窝者占20.5%。

鼻和鼻窦CT解剖

鼻和鼻窦CT解剖
注意事项
在评估外伤性鼻骨骨折时,需注意与先天性鼻骨畸形、陈旧性鼻骨骨折等疾病鉴 别。同时,还需关注患者有无颅脑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06 鼻和鼻窦CT检查注意事项 与误区提示
检查前患者准备事项
去除金属饰品
患者应取下所有金属饰品,如项 链、耳环等,以避免对CT图像产
生干扰。
保持安静
患者应在检查前保持安静,避免剧 烈运动或情绪波动,以确保图像质 量。
引流通道主要包括上颌窦自然开口、筛窦气房开 口、额窦开口以及蝶窦开口等。
3
在CT图像上,可以清晰地显示这些分隔和引流通 道的位置、形态和大小,对于鼻窦炎等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5 鼻和鼻窦CT在疾病诊断中 应用
鼻窦炎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鼻窦炎的CT表现包括窦腔密度增高、黏膜增厚,有时可见气液平面或息肉样软 组织影。增强扫描可见黏膜强化,有助于与肿瘤鉴别。
04 鼻窦CT解剖结构分析
上颌窦形态特点及毗邻关系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呈 锥形或三角形。
内侧壁为鼻腔的外侧壁, 包括中鼻道和下鼻道。
上颌窦的顶壁为眶下壁, 底壁为上颌骨的牙槽突。
外侧壁为颧宽较大的一部 分,近底处较薄。
筛窦、额窦和蝶窦形态特点及毗邻关系
01 02 03 04
筛窦位于筛骨内,由大小不等的含气小房组成,分为前、中、后三群 。
鉴别诊断
鼻部肿瘤需与鼻息肉、内翻性乳头状瘤等疾病鉴别。鼻息肉 CT表现为鼻腔内软组织影,无骨质破坏;内翻性乳头状瘤则 表现为鼻腔或鼻窦内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有轻度强 化。
外伤性鼻骨骨折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
外伤性鼻骨骨折的CT评估包括骨折类型、骨折移位情况、是否合并其他面部骨折 等。CT三维重建技术可立体显示骨折形态和移位情况,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鼻窦解剖》课件

《鼻窦解剖》课件

颧窦
位于颧骨内、分为数个小分区域、靠近眼眶 的一侧、齿系牙齿可能引起上颌窦炎。
蝶窦
位于眶上面、蝶骨内、分为两个部分、与其 他窦相比较稳定。
鼻窦的功能
1
减轻鼻腔重量
在头部运动时减轻脑颅的负荷压力。
2
声音共鸣
在说话和唱歌时起到对声音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3
污染粘液的排放
帮助排泄过多的粘液,将其引流到鼻咽部和口腔。
鼻腔分类
1 鼻前庭腔
靠前、指示鼻腔前端部分、包括鼻毛、较大毛细血管等。
2 鼻中腔
较大的空腔,左右和前后各有一个开口。中隔位于中间,鼻中腔前端开口处呈半月形。
3 鼻后腔
靠后、与口咽有关联、主要有结节、咽扁桃体、悬雍垂等构成。
鼻窦的位置与分类
额窦
前额部分、内壁与筛骨板相连、有三个小分 区域。
筛窦
位于筛骨内、分为导板、前窦和后窦三个部 分、是最大的鼻窦系统。
《鼻窦解剖》PPT课件
研究鼻窦解剖学对于我们理解鼻部各种结构的功能,以及鼻腔和鼻窦的常见 问题至关重要。通过本课件,您将深入了解人体呼吸系统中鼻窦的分布、分 类、功能。
鼻腔结构
鼻中隔
分隔鼻腔内的两个部分,它由骨和软骨组成。
嗅球
位于上颌骨内胆突的顶端,负责人类嗅觉感受。
衬里组织
覆盖在鼻腔上,含有许多细胞结构,有助于防止 病菌感染。
结束语
深入探究
学习人体鼻腔和鼻窦的结构与功能,可以帮助我 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身体的各种机制。
探索未知
医学科技不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治疗 手段来帮助患者。
鼻窦的常见问题
1 鼻窦炎
鼻黏膜感染和炎症引发,症状包括喉咙痛、头痛等。

鼻窦的解剖和鼻窦炎的临床表现

鼻窦的解剖和鼻窦炎的临床表现

鼻窦解剖变异
(1)鼻中隔 (2)中鼻甲 (3)下鼻甲 (4)钩突 (5)额隐窝
47
临床体现
• 全身症状 • 局部症状
– 多脓涕 – 鼻塞 – 头面部闷胀感 – 嗅觉减退或消失
48
检验和诊疗
• 病史 • 鼻腔检验:前鼻镜和鼻内镜检验 • X线检验。首选鼻窦CT扫描 • 其他检验 穿刺、超声波检验等
急慢性鼻窦炎
34
急性鼻-鼻窦炎
• 多继发于急性鼻炎。鼻窦粘膜旳急性化脓 性感染。
– 定义:从时间上能够定义为,鼻窦炎症状,如 头痛、鼻塞、脓鼻涕等连续存在,12周以内。
35
发病机理
• 与鼻窦解剖有关性
36
病因
– 细菌感染 – 邻近器官感染 – 外界感染:外伤、骨折、异物残留、游泳37致病微生物65
• 急性鼻窦炎继发 眶骨膜下脓肿
66
鼻源性并发症
• 颅内并发症
– 硬膜外脓肿 – 硬膜内脓肿 –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 化脓性脑膜炎 – 脑脓肿
67
68
69
70
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旳特征
孢子--繁殖
菌丝--生长状 态
合适环境 温热 潮湿
杀灭真菌
3%碘酊 10%福尔马林
( 8-20分钟) 70℃高温30分钟
49
• 鼻内镜检验
50
51
52
53
54
总体治疗原则
(1)双途径抗感染治疗:局部糖皮质激素局 部治疗和全身小剂量长久大环内酯类药物 治疗
(2)利用药物或手术旳措施改善鼻腔鼻窦旳 引流通畅
(3)伴发鼻息肉、明显解剖异常并影响鼻窦 引流通畅旳情况采用手术治疗
55
药物治疗

鼻窦应有解剖PPT参考课件

鼻窦应有解剖PPT参考课件

2018 9

底壁:为牙槽突,常低于鼻腔 底部,与上颌第二前磨牙及第一、 二磨牙根部以菲薄骨板相隔,有的 磨牙的牙根直接埋藏于窦内粘膜下, 故牙根感染可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 反之,上颌窦炎症或肿瘤的侵犯亦 常引起牙痛、牙麻木及牙松动等症 状。
2018 10
2018
11
(二)筛窦(ethmoid sinus)
2018 18
谢谢大家!
2018
19
2018 3


2018
4
鼻窦开口

临床上按其解剖部位及窦口所在位 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前组鼻 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其 窦口均在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 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在上鼻道,后 者窦口在蝶筛隐窝。
201xillary sinus)

鼻窦应用解剖
2018
1
鼻窦(nasal sinuses)为 鼻腔周围颅骨含气空腔, 按其所在颅骨命名为额窦、 筛窦、上颌窦及蝶窦,共 四对。各鼻窦的发育进度 不一致,初生儿只有上颌 窦和筛窦,到三岁时额窦 和蝶窦才开始出现,各鼻 窦形状、大小随着年龄、 性别和发育状况而有所不 同。
2018 2
鼻窦的体表投影
2018 8

后外壁: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毗邻, 可经此行上颌动脉加扎术;上颌窦肿 瘤破坏此壁侵入及翼内肌时可致张口 困难。 内壁:为鼻腔外侧壁的下部,前上 方有上颌窦窦口通入中鼻道;下鼻甲 附着处骨质薄,经此行上颌窦穿刺术。 其骨性窦口为上颌窦裂孔;因钩突与 下鼻甲的筛突呈十字形连接而将上颌 窦分为四个象限。鼻囟门是上颌窦自 然开口扩大术的常用径路。
后壁:即蝶筛板,与蝶窦毗邻。后组筛窦与视神经 管、颈内动脉毗邻。视神经结节、Onodi气房、蝶 上筛房。

鼻鼻窦解剖医学PPT

鼻鼻窦解剖医学PPT
功能:保护、湿润,吸附、清除
YY
27
鼻腔
嗅部
鼻腔上部(中隔上部和上鼻甲以上的部分) 嗅上皮和固有膜组成,粘膜较厚 假复层柱状上皮(嗅细胞、支持细胞和基底细胞) 嗅细胞为双极神经细胞,细胞体向内发出一无髓轴突,
多个轴突集合成小束而形成嗅丝
YY
28
鼻窦
鼻腔周围含气腔,共四对 内衬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纤毛摆动呈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向,
淋巴
外鼻下部淋巴管沿面静脉注入下颌下淋巴结,外鼻上 部经上、下睑注入腮腺淋巴结,外鼻和鼻腔淋巴管相 吻合
YY
6
外鼻
神经支配
鼻根、鼻桥和鼻侧面上部皮肤—眼神经的滑车上、下 神经的鼻外支
鼻下半的皮肤—(上颌神经)眶下神经鼻外支 鼻背下部、鼻翼和鼻尖皮肤—筛前神经(眼神经)的
鼻外支
YY
7
鼻腔
YY
16
鼻腔
下鼻道:距前鼻孔3cm前 上部有鼻泪管开口
中鼻道:鼻丘、钩突、筛 泡、漏斗、窦口鼻道复 合体
上鼻道:后组筛窦的开口 最上鼻道
YY
17
鼻腔外侧壁
YY
18
鼻腔
鼻腔外侧壁血管和神经 血管 动脉
筛前动脉:眼动脉—与筛前神经伴行—(筛前孔)— (颅)—鼻腔—鼻腔外侧壁前上部
筛后动脉:眼动脉—(筛后孔)—鼻腔外侧壁后上部
呼吸部淋巴网稀疏 前-鼻前庭淋巴管-面淋巴管-下颌下淋巴结 后上--咽后淋巴结 中下-颈上深淋巴结
YY
26
鼻腔
鼻腔粘膜
呼吸部
大部鼻腔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间有杯状细胞,纤毛向咽方向 作节律性颤动
固有膜内有混合腺、粘液腺及弥散的淋巴组织或淋巴 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2)、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 )、 对于鼻窦内的感染并不常规使用 对比剂,在怀疑肿瘤或怀疑病变累及 对比剂, 窦外结构时可进行增强扫描。 窦外结构时可进行增强扫描。 用量0.1mmol/kg,静脉注射对比 , 用量 剂后立即进行T1加权扫描。 剂后立即进行 加权扫描。 加权扫描
一、 检查方法
1、X 线检查 、
鼻腔与鼻窦照片一般用 Water’s 位, 或体层片。 必要时辅以侧位片和 / 或体层片。鼻骨 照片通常用侧位片,必要时辅以轴位片。 照片通常用侧位片,必要时辅以轴位片。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2、C T扫描 、 扫描
由于鼻窦解剖结构精细复杂, 由于鼻窦解剖结构精细复杂,C T 扫描必须进行多方位和薄层扫描方能准 确、全面地显示其解剖结构及病变,必 全面地显示其解剖结构及病变, 须有横轴位和冠状位扫描。 须有横轴位和冠状位扫描。
2)、冠状位扫描 )、冠状位扫描 )、 仰卧位,头过伸, 仰卧位,头过伸, 扫描基线垂直 IOML。 。 扫描范围从额窦前壁 开始, 开始,至蝶窦后壁结 束。层厚、层间距一 层厚、 般为5mm。 。 般为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3)、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 )、 一般仅作平扫, 一般仅作平扫,如有征象提示 肿瘤、 肿瘤、富血管病变或提示病灶累及 窦外结构均应辅以增强扫描。 窦外结构均应辅以增强扫描。
鼻腔与鼻窦Waters 位片 鼻腔与鼻窦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外 鼻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2、正常CT表现 、正常 表现 CT对显示鼻腔及鼻窦结构更清楚, 对显示鼻腔及鼻窦结构更清楚, 对显示鼻腔及鼻窦结构更清楚 窦腔内含气体,C T上呈空气密度影, 上呈空气密度影, 窦腔内含气体, 上呈空气密度影 内壁衬以菲薄粘膜<1mm,CT不能显 , 不能显 内壁衬以菲薄粘膜 示。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1)、横轴位扫描 )、横轴位扫描 )、 仰卧位, 仰卧位,基线与 听眶下线( 听眶下线( IOML inferior orbitomeatal line )平行从上颌窦 底开始, 底开始,至额窦顶结 束。 层厚、 层厚、层间距一般 5mm以下。 以下。 以下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鼻腔及鼻甲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上颌窦 鼻泪管
翼腭窝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1{ 4
2 3
1、前组筛窦 、 2、鸡冠(筛骨垂直板) 、鸡冠(筛骨垂直板)
3、后组筛窦 、 4、蝶窦 、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正常MRI 正常
额窦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MRI
蝶窦冠状位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MRI
上颌窦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4、CT及MRI在鼻窦疾患检查中的比较 、 及 在鼻窦疾患检查中的比较 1) CT、 ) 、 CT扫描速度快,对于不合作的病人 扫描速度快, 扫描速度快 产生的运动伪影较少;发现骨骼受侵蚀的 产生的运动伪影较少; 敏感性较高;对于不能做 的病人( 敏感性较高;对于不能做MRI的病人(安 的病人 放起搏器、金属夹等) 较为适宜 较为适宜; 放起搏器、金属夹等)CT较为适宜;费 用较低。 鼻、 轴位 能显示外鼻、中下甲全 能显示外鼻 长和位于鼻甲与上颌窦内侧壁间的鼻 道。 冠状位CT对了解鼻腔与鼻窦的 冠状位CT对了解鼻腔与鼻窦的 解剖关系, 解剖关系,理解鼻窦炎的病理机制以 及配合鼻内镜检查显示较好。 及配合鼻内镜检查显示较好。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4)、窗宽、窗位 )、窗宽、 )、窗宽 通常采用低窗位( 通常采用低窗位(10~30HU)、 )、 宽窗宽(200~400HU)观察软组织及 宽窗宽( ) 窦腔内情况, 窦腔内情况,同时用骨窗了解窦壁是 否受累。 否受累。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3、MRI检查 、 检查
1)、扫描序列: )、扫描序列: )、扫描序列 一般采用自旋回波序列(S E),仰卧位,标 准头颅正位,常规 准头颅正位,常规T1WI横轴位和冠状位成像及 横轴位和冠状位成像及 T2WI横轴位成像。必要时辅助以矢状位 横轴位成像。 横轴位成像 必要时辅助以矢状位T1WI扫 扫 描。扫描基线、层厚、层间距及扫描范围与CT相 扫描基线、层厚、层间距及扫描范围与 相 同。 对于肿瘤病人可使用脂肪抑制技术T1WI扫描, 扫描, 对于肿瘤病人可使用脂肪抑制技术 扫描 对病灶及淋巴结显示清晰。 对病灶及淋巴结显示清晰。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二、 鼻与鼻旁窦正常解剖
1、外鼻 、 由鼻骨、鼻软骨、皮肤及肌肉 由鼻骨、鼻软骨、 (鼻额缝及鼻骨间缝) 鼻额缝及鼻骨间缝)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2、鼻腔 、
位于筛窦和上颌窦之间, 位于筛窦和上颌窦之间,鼻中隔 将其分成左右两半,前通鼻前庭,后 将其分成左右两半,前通鼻前庭, 达鼻咽腔,呈顶窄底宽的狭长腔隙。 达鼻咽腔,呈顶窄底宽的狭长腔隙。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2)MRI: ) : 由于不使用含碘造影剂, 由于不使用含碘造影剂,对于碘过敏 或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较好;无放射性损伤; 或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较好;无放射性损伤; 可获得多轴位的图像;无牙及其充填物的 可获得多轴位的图像; 伪影,软组织对比度优良; 伪影,软组织对比度优良;由于可区分内 肿瘤与瘤周水肿, 肿瘤与瘤周水肿,对肿瘤大小的确定较准 确,对原发肿瘤的分期诊断优于CT。 对原发肿瘤的分期诊断优于 。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额窦位于额骨内,2岁时开始发育, 额窦位于额骨内, 岁时开始发育, 岁时开始发育 6-7岁时气化迅速,20岁时达成年形态。 岁时气化迅速, 岁时达成年形态 岁时达成年形态。 岁时气化迅速 常双侧不对称,也可完全不发育或气化 过度。 过度。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筛窦出生后即形成, 岁发育迅速 岁发育迅速, 筛窦出生后即形成,1-2岁发育迅速, 20岁左右气化完成,位于筛骨两侧的筛 岁左右气化完成, 岁左右气化完成 迷路内,结构最复杂, 迷路内,结构最复杂,筛窦被中鼻甲附 着缘分为前后两组。 着缘分为前后两组。前组筛窦有时分为 前中组,经筛漏斗、 前中组,经筛漏斗、半月裂开口于中鼻 道,后组开口于上鼻道。 后组开口于上鼻道。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鼻腔由内、 鼻腔由内、外、顶、底壁围成,顶壁 底壁围成, 大部分由筛骨的筛板构成;底壁前 为上 大部分由筛骨的筛板构成;底壁前2/3为上 颌骨腭突;后1/3为腭骨水平部;内壁为鼻 为腭骨水平部; 颌骨腭突; 为腭骨水平部 中隔;外壁由鼻骨、 中隔;外壁由鼻骨、上颌骨额突和泪骨组 成,外侧壁从上至下附着上、中、下鼻甲。 外侧壁从上至下附着上、 下鼻甲。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3、鼻旁窦 、
左、右成对,包括额窦、筛窦、上颌窦 右成对,包括额窦、筛窦、 和蝶窦, 上颌窦、 中组筛窦 中组筛窦、 和蝶窦,前组鼻窦(上颌窦、前-中组筛窦、 额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后组筛窦 和蝶窦)分别引流于上鼻道的后部和蝶筛隐 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 窝。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鼻甲与鼻中隔之 间的间隙称总鼻道。 间的间隙称总鼻道。
第二节 鼻及鼻旁窦影像
本节学习要求: 本节学习要求: 掌握鼻及鼻窦正常影像解剖; 掌握鼻及鼻窦正常影像解剖;化脓性鼻 鼻及鼻窦正常影像解剖 窦炎、粘液囊肿、鼻窦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 窦炎、粘液囊肿、鼻窦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 熟悉鼻及鼻窦真菌病、息肉、 熟悉鼻及鼻窦真菌病、息肉、乳头状瘤 鼻及鼻窦真菌病 及鼻骨、上颌骨骨折影像。 及鼻骨、上颌骨骨折影像。 了解粘膜潴留囊肿、血管瘤及脑脊液鼻瘘。 了解粘膜潴留囊肿、血管瘤及脑脊液鼻瘘。 粘膜潴留囊肿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左右各一。 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左右各一。蝶 窦在出生后即有很小的气房,双侧对称, 窦在出生后即有很小的气房,双侧对称, 9岁后窦腔较明显,青春期发育迅速, 岁后窦腔较明显,青春期发育迅速, 岁后窦腔较明显 此时双侧多不对称, 岁发育完全 岁发育完全。 此时双侧多不对称,20岁发育完全。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三、正常影像学表现
1、正常X线表现 、正常 线表现 鼻与鼻窦平片检查主要是顶骸位 (Waters位,华氏位片),是显示 上 ),是显示 位 华氏位片), 颌窦最好的位置,还可观察额窦、 颌窦最好的位置,还可观察额窦、筛 窦、鼻腔。还有侧位及体层片。 鼻腔。还有侧位及体层片。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左右各一,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左右各一, 是各鼻窦中体积最大者, 是各鼻窦中体积最大者,也是发育成熟 最早的,上颌窦出生时即存在, 最早的,上颌窦出生时即存在,为一管 状含气腔, 岁明显可见 岁明显可见, 岁时发 状含气腔,2-4岁明显可见,6-7岁时发 育迅速,恒牙出齐后上颌窦已接近成人。 育迅速,恒牙出齐后上颌窦已接近成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