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包括以下方面

合集下载

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分类1

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分类1

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分类一、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即根据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而确立。

人们现在规定教育目的时必须以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为前提。

教育规律分为两点:1、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影响和制约。

2、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影响和制约。

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因素:(一)生产力的影响:一般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时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受教育者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才能获得发展。

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建立在一定生产方式之上上的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等。

其中,物质生产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绝对条件和永恒基础。

一ID难过的生产力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要求,它是确定教育目的的物质基础。

(二)生产关系的影响: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的规定也有直接的影响。

(三)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制约:在制定教育目的时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发展速度的不均匀性以及个别差异性等特点。

我们在把教育目的总体要求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培养目标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使实际教育活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具有针对性。

其次,教育目的的确立要考虑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目的必须考虑到受教育者在不同环境、不同时代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机。

关于这两点,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有所提及,他的观点是:1)学生除了适合他们班级的书本以外,不可得到别的书本。

2)无论什么事情,除非不是青年人的年龄与心理的力量所许可,而且真是他们所要求的,都不应教他们。

二、教育目的的分类:1.已制定教育目的的主体为依据进行的的分类(制定教育目的的主体及时整理规定教育目的的个人或团体),可分为:1)外在的教育目的和内在的教育目的。

所谓外在的教育目的,即作为主体的社会既定的教育目的,是一种通过合法化形式而表现出来的教育目的,因而又称为“正规的教育目的”。

高等教育的目的 重点试题

高等教育的目的 重点试题

高等教育的目的重点试题一、选择题1.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2.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是( )。

A.专业培养目标 B.高等教育目的 C.课程目标 D.教学计划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6.体育是以( )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7.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8.按照美的规律对自己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日用品、服饰等方面按照美的观念做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属于( )。

A.感受美 B.鉴赏美 C.创造美 D.领悟美9.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

A.直接育美功能 B.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C.超越性美育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10.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为( )。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11.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 )。

A.教育目的 B.课程 C.教育评价 D.教学1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A.个性自由发展 B.具有开拓精神 C.具有独立个性的 D.具有创造才能13.“美育”一词最早是( )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A.培根 B.康德 C.席勒 D.卢梭14.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体育的功能?( )A.教育功能 B.娱乐功能 C.健体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15.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

A.一般与个别 B.普及和提高 C.抽象与具体 D.普遍与特殊二、填空题1.教育方针规定了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 ),明确了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 )。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作业7——试论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安奉媛历史上出现的不同的教育目的论证明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想。

但是教育目的的主观性又以客观性为在在的前提,恰当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又必须考虑到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所以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从主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

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哲学观念影响教育目的的设定。

柏拉图认为理性的培养是教育目的论的核心;而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认为教育目的应当是培养人对外在环境的兴趣,包括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影响,从而形成他所谓的“绅士”;中国古代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教学生领悟宇宙和人生的根本,从而从根本上修身养性。

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性善论者孟子认为,教育目的无非是要让人将失掉的善心找回来,恢复人的本性并且发扬光大;主张性恶论的荀子则认为教育应当使人云性而起伪;古代基督教思想家们曾经由原罪说引申出必须对儿童采取严厉的态度,以去除他们身上的“撒旦”的结论;卢梭则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求得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

教育目的的设定会受到主体有关理想人格之观念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从大的文化系统看,佛教倡导与世无争的佛陀人格,道教塑造了长生久视的神仙世界,儒家则大力倡导成仁取义的圣贤人格。

对于中国古代的学者而言,其修身或学问的总目标就只能是成圣成贤。

在西方,卢梭所主张的自然发展的人,洛克的“绅士”,杜威所谓的民主社会的公民等,也都寄托了他们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

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二)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1、教育目的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教育目的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与社会政治经济有着直接的制约关系。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 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 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鼎盛时期:19世纪到20世纪初。
纳托 普
孔德
德 国
凯兴
代表 人物
斯泰纳
涂尔 干
法 国
两个角度
基于社会(国家或民族)稳 定或延续的重要性来主张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在 他们看来,注重人本性发 展的教育,难以形成人的 社会意识,容易导致人的 社会观念淡化,甚至使人 的本性疏离社会,使人的 自由行为与社会冲突,不 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卢梭
康德
裴斯泰
代表 人物
洛奇
马斯 洛
评析::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不失一定
的合理之处。但在变革社会和教育 的探讨过程中,不免带有历史唯心 主义色彩和过激的观念意识,如果 把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看成 是不可调和的,这种倾向容易在现 实中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 绝对化。
(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三)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
历史上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价值取向的理论 都有一定的启示,但不能以其各自的理论主张 来简单代替教育目的的选择。事实上,这两者 都割裂了人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否定了人与社 会在教育目的中的合理性存在。
如何认识和解决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
事实上,人与社会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 不同的方面。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虽各有 一定的道理,但都有其方法上的僵化性和绝对性。
当前不可忽视教育的人文价值。 (物的世界、功利主义对精神世界的遮蔽)

教育学第三章 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第三章  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培养劳动者是( A )。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C、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C )。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德、智、体全面发展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B )。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4、“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A )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B、科学本位C、社会本位D、个人本位5、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D )。

A、哲学观念B、人性假设C、理想人格D、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6、( C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7、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C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8、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 D )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B、教育无目的论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9、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学生具有( A )A、创新精神B、艰苦奋斗的精神C、团结协作精神D、革命传统精神10、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和总要求是( C )A、培养爱国主义者B、培养高科技人才C、培养劳动者D、培养有知识的人11、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是(B )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D、发展科技和经济12、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教育的学说C、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相结合产生的理论D、中国传统文化二、多项选择题1、教育目的有哪些作用( ABCDE )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评价作用D、选择作用E、协调作用2、教育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是(AC )A、为谁培养人B、怎样培养人C、培养什么人D、怎样办教育E、办什么样的教育3、在制定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必须涉及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是(CE )A、人的全面发展问题B、教育与文化的问题C、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D、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问题E、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问题4、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ACD )。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6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6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简答题试述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素质教育的提法与全面发展教育并不矛盾,从本质上讲,二者是一致的。

(1) 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正是以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历史上和现阶段的“全面发展教育”为基础的。

没有这个“基础” ,素质教育就失去了历史继承性,也就无从提出,无从发展。

因此,无论从科学的视角和现实的视角来考察,素质教育都与全面发展教育保持了本质上的一致。

(2)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我国在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片面追求升学率,过于注重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他方面教育的情况。

要纠正这些倾向,就要求教育目的发挥它应有的定向、评价和调控功能。

于是,素质教育应运而生,它提出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能只注重智育。

所以,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为了纠正教育实践对教育目的的背离,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进行调控的一个结果,当然也是教育目的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2、简答题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 (1)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2) 坚持全面发展;(3) 培养独立个性; (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5)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3、简答题试述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联系: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和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要素。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之一。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特训最新版(二)_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特训最新版(二)_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特训最新版(二)1、单选题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 卢梭B : 裴斯泰洛齐C : 赫尔巴特D : 洛克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掌握。

【参考答案】C【名师点晴】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最容易作为考点的是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取向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取向。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取向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其代表人物是中国的孔子,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以及赫尔、巴特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取向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

2、单选题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这是在说_____。

A : 教学目标B : 教育目的C : 培养目标D : 课程标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概念考查。

3、简答题某学校为贯彻上级减负精神,决定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的课外活动不再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自修,而是让学生去操场上活动。

结果发现,学习用功的好学生,任凭老师怎么劝也不出去,而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却玩得很高兴。

后来,校领导发现了问题,说等检查过去了,一定要收回来……”结合这一案例,谈谈你对减负问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沉重的课业负担是素质教育的严重阻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是国家减负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

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成为教育的“顽症” ,久治不愈,其原因还是在于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

该校贯彻国家的减负政策,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

从具体做法上来看,似乎认为,减负就是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

首先,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应根据___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来确立教育目的。

A : 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B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 : 政治制度和经济形式D : 人的身心发展现状和预期目标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单选题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_____。

A : 教育内容B : 教育方法C : 教育目的D : 教学组织形式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略3、单选题“生活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怎样使用它”——卢梭。

这句话体现了哪种理论_____A : 社会本位论B : 个人本位论C : 教育无目的论D : 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统一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4、单选题在整个教育体系中,_____属于核心地位,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类进行改革的依据。

A : 教育目的B : 教育内容C : 受教育者D : 教育手段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地位的掌握。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教育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能在何种程度上明确地想象到自己活动的目的。

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育目的处于核心地位,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类进行改革的依据。

5、单选题教育目的不仅能指导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推动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也包含了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和要求。

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_____作用。

A : 导向B : 激励C : 评价D : 调控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教育能够推动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体现了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生重点冲刺题试题三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生重点冲刺题试题三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标志着规范教育学建立。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民主主义与教育》D.《普通教育学》2.不是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的是()。

A.新授课B.实验课C.练习课D.演示课3.()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小组教学4.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诺笃尔普B.卢梭C.夸美纽斯D.杜威5.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高度发展便合并成()。

A.道德信念B.道德情操C.道德品质D.道德行为6.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要求的是()。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7.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正式提出了“班级”一词。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马卡连柯D.杜威8.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A.发现学习教学法B.探究一研讨法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D.暗示教学法9.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教学原则。

A.系统性B.启发性C.思想性D.巩固性10.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

A.研究一探讨法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11.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12.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13.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

A.教育B.教学C.教授D.学习14.()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A.练习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参观法15.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_____A : 哲学观念B : 人性假设C : 理想人格D :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2、简答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学校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做到:①正确认识创新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②创新:是人的自由活动;③正确理解创新和守旧的辩证关系;④要把握创新的正确导向。

(2) 学校教育要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应做到:①培养科学精神;②增强社会责任感。

3、单选题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_____。

A : 教育内容B : 教育方法C : 教育目的D : 教学组织形式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略4、填空题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教育家是____。

参考答案: 蔡元培5、单选题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_____。

A :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 : 良好习惯和自主意识C : 良好个性和品德D : 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教育方针的掌握。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我国的教育方针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盾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针对应试教育以分数为取向的弊端,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6、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_____A : 与时俱进B :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C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 实事求是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略。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最新版(二)1、多选题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_____。

A :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B :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C : 人们的教育思想D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E : 教育者的能力素质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CD【解析】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_____A :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 : 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C : 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D : 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指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一是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二是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3、填空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我国当前的____。

参考答案: 教育方针4、简答题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有哪些?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改变教育观念; (2) 转变学生观; (3) 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4) 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5) 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6)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5、简答题简述美育的任务。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 (2) 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6、简答题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

”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特训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特训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特训最新版(二)1、多选题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指的是_____。

A : 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B : 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C : 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D : 教育方法的选择E : 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参考答案: ACE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CE【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评价学校的办学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都要依据教育目的。

2、填空题教育家____曾说我十分明确地把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当作国家国民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

”这是教育史上较为典型的社会本位目的论思想。

参考答案: 凯兴斯泰纳3、多选题教育目的的功能有_____。

A : 导向功能B : 强制功能C : 激励功能D : 示范功能E : 评价功能参考答案: ACE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CE【解析】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

4、填空题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____上。

参考答案: 教育目的5、单选题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_____A : 德育B : 智育C : 体育D : 美育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

6、简答题简述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教育目的地内容结构是指教育目的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 完整的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培养具有何种功能的社会成员;二是所培养人的身心素质结构。

7、单选题下列哪项观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_____A : 学生应该什么都学,而且什么都要学好B : 为减轻负担,不给学生留作业C : 不要学生考试,尤其是百分制考试D : 教育应该使学生主动、生动、愉快地发展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A、B、C 三个选项均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误区8、单选题下列人物中不属于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的是_____A : 柏拉图B : 马利坦.C : 纳托普D : 巴格莱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马利坦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6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6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2.【答案】×。解析:孤立地坚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思想都是错误的。
3.【答案】×。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4.【答案】×。解析: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11.【答案】D。解析: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2.【答案】B。解析: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
13.【答案】A。解析:解决应用题的策略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判断问题的性质、选择算法和寻找条件四个步骤。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
总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 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实践,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3. 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4. 简要说明教师的心理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结合实际阐述学校教育应如何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12. 力求本学期考得好,力求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属于( )。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_____。

A : 面向全体学生B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2、单选题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_____活动之中。

A : 家庭教育B : 社会教育C : 学校教育D : 一切教育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狭义的教育目的仅存在学校教育中,而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却存在一切教育活动中。

3、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和根本途径是_____。

A : 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 : 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C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 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4、填空题 ____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参考答案: 机器大工业生产5、单选题美育最高层次的目的是_____A :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B :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C : 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 :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选项 A、B、D 都是美育的较低层次的目的,它们的发展都是为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奠定基础的,因此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美育最高层次的目的。

6、简答题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4)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7、单选题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_____A : 哲学观念B : 人性假设C : 理想人格D :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必看考点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必看考点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目的》必看考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4)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2、多选题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正确的是_____。

A : 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B : 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C : 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 :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参考答案: AB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概念以及制定教育目的依据的了解。

【参考答案】ABD【名师点睛】C 项中“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等同。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所提出的要求是具体可操作的。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其教育目的偏重于生存和生活领域;生产力越发达的国家,越有物质条件去创造更半昌的教育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任何教育目的的制定都不能脱离历史时代和政治的大背景。

3、简答题简述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教育目的地内容结构是指教育目的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 完整的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培养具有何种功能的社会成员;二是所培养人的身心素质结构。

4、单选题下列属于生活本位论的代表人物的是_____A : 赫尔巴特B : 巴格莱C : 斯宾塞D : 卢梭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生活本位论的教育目的理论认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或认为教育即生活本身,斯宾塞是生活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试论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试论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试论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语文学科教学:王蒙蒙教育目的是一种指向未来、超越现实的人才培养方针。

它所规定的是现实进行的活动,要培养的却是一定时期后参与社会生活的人。

教育目的的确定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

从其提出主体来看,教育目的总是由人制定的,体现着人的主观意志。

但就其确定的最终依据来看,都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

历史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所以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其原因就在于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因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需求。

因此,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一)教育目的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教育目的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与社会政治经济有着直接的制约关系。

教育目的作为统治阶级人才标准的集中体现,一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政治倾向和思想意识,需要哪些类型与规格的劳动力,都集中地反映在所制定的教育目的上。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又首先表现为要符合统治阶级或执政党的利益和需要。

由此可以说,有什么性质的社会政治经济,便会有什么性质的教育目的。

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党的人才标准不同,教育目的便会有所不同。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其内容和要求可能因时代和国家的不同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专制的社会决定了教育的专制,统治阶级对教育的独享以培养本阶级的继承人,剥夺被统治阶级子弟的受教育权以达到愚民的目的。

资本主义倡导教育的民主与公平,但教育中渗透资本主义天堂论的目的亦明显地体现为教育要为培养具有心甘情愿为资本主义发展奉献终生的人服务。

所有这些都是社会政治经济需要对教育目的直接制约的结果。

从规律的角度说,一个社会办教育以培养本阶级需要的各种人才,这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政治集团确立一个违反本阶级需要的教育目的,这种反常规的事恐怕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不存在的。

(二)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目的的确立直接受制于政治统治集团的主观意志,但根本上看,则必须反映客观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教育目的上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一)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 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
卢梭、裴斯泰洛奇、康德
主张:
1、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 自然发展。 2、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 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 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 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第三章
第二节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一、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教育目的选择即对人的培养目的或目标 所进行的选择或抉择。 教育目的确立即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对教 育目的进行确认和确定,是对教育目的或 目标选择结果的肯定。 (一)社会依据 1、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2、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即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确定。
(三)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 1、整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和满 足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把重视人的价值和重视社 会价值结合起来,把人与社会发展的互依性、互 动性、互利性作为社会整体教育目的的根本价值 所在,既有利于避免一个社会的教育对人的压抑, 也利于便面教育对人的培养脱离开社会实际与发 展的需要。 2、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各有侧重。 3、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教育的社会 价值和人的价值实现的着眼点。人的发展带动社 会群体的发展,社会群体的发展促进人更好的发 展。
(二)人的依据 1、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 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 2、从人的需要来说,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目的选 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教育目的选择、确定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 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价值取向是教育目的 中的核心。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价值取向涉及的基本问 题是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实质上,仍然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一个认识。

《现代教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师范类)

《现代教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师范类)

《现代教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师范类)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一、概念解释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2.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旨在促进人的素质结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系统教育。

3.个体本位论----个体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4.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5.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它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教育质量的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甄别功能,是一种“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学生”的教育。

6.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

二、问题简答1.教育目的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教育目的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宏观性。

它是国家指导全国教育事业的总的要求,是制定各项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依据,它规定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第二,预期性。

它是指社会或个人对教育对象未来发展状况的期望,所展现的是一种预期的状态。

第三,强制性。

它在内容上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政府的主张和政党的利益。

第四,时代性。

任何一个教育目的都具有时代的气息。

2.基于教育主体的教育目的类型有哪几种?参考答案:基于教育主体的教育目的类型有以下两种:第一,外在的教育目的和内在的教育目的:所谓外在的教育目的,即作为主体的社会既定的教育目的,是一种通过合法化形式(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而表现出来的教育目的,因而又称为“正规的教育目的”;所谓内在的教育目的,则是作为个体主体的教育过程中当事人的目的,是一种实实在在对参与教育活动者的教育行为起作用的目的。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作业7——试论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安奉媛历史上出现的不同的教育目的论证明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想。

但是教育目的的主观性又以客观性为在在的前提,恰当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又必须考虑到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所以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从主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

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哲学观念影响教育目的的设定。

柏拉图认为理性的培养是教育目的论的核心;而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认为教育目的应当是培养人对外在环境的兴趣,包括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影响,从而形成他所谓的“绅士”;中国古代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教学生领悟宇宙和人生的根本,从而从根本上修身养性。

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性善论者孟子认为,教育目的无非是要让人将失掉的善心找回来,恢复人的本性并且发扬光大;主张性恶论的荀子则认为教育应当使人云性而起伪;古代基督教思想家们曾经由原罪说引申出必须对儿童采取严厉的态度,以去除他们身上的“撒旦”的结论;卢梭则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求得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

教育目的的设定会受到主体有关理想人格之观念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从大的文化系统看,佛教倡导与世无争的佛陀人格,道教塑造了长生久视的神仙世界,儒家则大力倡导成仁取义的圣贤人格。

对于中国古代的学者而言,其修身或学问的总目标就只能是成圣成贤。

在西方,卢梭所主张的自然发展的人,洛克的“绅士”,杜威所谓的民主社会的公民等,也都寄托了他们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

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二)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1、教育目的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2、教育目的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与社会政治经济有着直接的制约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包括以下方面:
(1)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与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及其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必须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首先,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其次,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再次,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2)教育目的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

人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有所不同。

以此为依据确定教育目标,才能使实际教育活动满足对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具有针对性,而不至于过低或过高、过易或过难。

从人的需要来看,人的发展,具有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生存的和发展的需要等。

如果不考虑人的发展需要,就不能唤起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不能很好地培养造就具有积极主动精神和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体。

人是社会的主体,正视人的主体性需求,满足人的主体性需要的教育目的,才更有利于人的价值的提升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增强,才能对培养人的实际教育赋予根本的活动宗旨或活动追求。

1010131413001发表于2010-12-4 19:30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及原则
[b]一、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b](一)确立教育目的社会依据
1、现实依据
第一、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第二、一定的生产关系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确立教育目的的直接依据。

2、历史依据
首先,教育目的本身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二,教育目的的确立都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定社会或民族的文化积淀也是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之一。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哲学理论依据
任何特定教育目的的确立都有其内在的哲学理论基础,哲学理论中对人、社会乃至对整个世界本质的看法都会决定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基本方向。

在此我们选取个人本位及社会本位这一维度的哲学基础进行探讨。

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提供深层次理论支持的是个人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哲学。

个人主义哲学认为,个人是原始自足的独立实体,社会只是抽象的,只是一个虚名;个人先天地具有一个独立、超验的自我,在这种超验的自我中,个人都有一种独立于
社会环境的冲动、兴趣和需要,这些心理特征普遍而固定;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是自给自足的,具有一种逻辑上先于社会中政治生活的固有特征或品质,国家和社会的构成原则是从这种自然状态下推导出来的。

与个人主义哲学相反,社会主义哲学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个人生活的一切均来源于社会,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个人”只不过是一个抽象的观念,社会才是真正存在的有机体,它并不是单个个体的累加与集合,具有超乎个人存在的性质。

(三)确立教育目的依据之三:人的因素
人作为教育目的得以确立的中介及最终的归宿,它必然制约于人的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是确立教育目的的直接依据。

第一、教育目的确立者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
第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确立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
1010131413001发表于2010-12-4 19:30
确立教育目的的原则
(一)统一性原则
确立教育目的的统一性原则是矛盾对立统一律在确立教育目的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二)偏移性原则
在具体的社会现实及教育现实面前,教育目的所暗含的价值倾向往往会向一种倾向偏移。

偏移性原则是确立教育主导价值的重要原则,根据这种指向,教育目的中价值倾向不能统一的前提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只能根据现实条件向其中一方偏移,从而在特定教育目的中体现出鲜明的主导价值倾向。

(三)时代性原则
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体现时代的精神。

所谓时代精神,应该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共同意志、共同理想的结晶,它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强大的凝聚力。

在其影响之下,整个国民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无疑会打上时代的烙印。

就当代来说,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这是时代对教育所培养人的素质所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育目的中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进而也构成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本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